資源簡介 淺談2012年中考物理復習方法為迎接2012年中考,莘莘學子都在全力以赴。我校在三月下旬結束新課了,到中考還有八十天左右的時間,怎樣在最后的短短八十天時間內,對二年的物理進行全面的有針對性的有效的復習,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談談自己一點粗淺認識,僅供大家參考。一.分析近三年中考試卷特點1.試卷整體結構題 型 填空題 選擇題 實驗與探究 計算與推導題量 23 10 7 3 3分值 90 26 21 432.各部分內容所占的分值時間 力學 光學 聲學 熱學 電學 電磁學 新能源2009 37 8 2 4 33 3 32010 35 8 2 9 32 2 22011 40 4 2 11 25 5 3平均值 37.3 6.7 2 8 30 3.3 2.73.試題特點 試卷中的命題立足于學生學習生活實踐,注重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規律的簡單應用,注重考查學生最基本的科學素質。摒棄純粹考查記憶性知識的試題,例如09年第1、2(2)、3、4、7題分別以神舟7號、3G、H1N1、焚燒秸稈、家電待機等內容為背景,切實有效地發揮了試題的教育功能。自2009年物理中考堅持了“從物理到社會”的基本理念,題目中創設了石油開采、天文望遠鏡、火星探測器、汽車功與能源等社會生產和生活情景加強了試題與社會實際的聯系。在全卷23道小題中,有11道試題的設計是從日常生活、科學技術和學生實驗探究中設置情景的。題目設置將多個知識點融合在起,例如:2009年第11、12、13、21、22試題,2010年第8題是杠桿最省力情況的考察,第11題自行車構造中摩擦力知識的運用,第12題導體和絕緣體的判斷等等,都體現了“從物理到生活”的思想。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要求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答。此類題難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強,涉及面廣。中考試題在科學探究的考查上有所創新,從不同的角度對科學探究進行了考查,重點在實驗題中進一步突出了對物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關注探究的過程和評價交流,在其它題型中也會適當滲透對科學探究的考查。例如:2009年第18題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為依托,摒棄了回憶性答題,關注學生的科學素養。2010年第20題用“伏阻法”測電阻,把串聯電路特點與伏安法巧妙結合。2011年第9題通過“分子環流”考察安培定則。考生不知分子環流模型,電流方向與電子運動方向相反。二.研讀考綱,明確方向作為物理教師,要認真研讀考綱(目前還沒發,看去年的),明確考試的方向。具體任務是根據《考試綱要》對知識點的細化,明確中考對各章、各知識塊的知識點的能級要求。指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分類,讓學生明確考點、明確考察要求。三.科學制定計劃,穩步扎實推進我校將物理中考復習分成以下三個階段:1.第一輪復習(3月25日——5月5日):依托綜合訓練冊、重視雙基、夯實基礎這一輪主要是全面地進行基礎知識的復習。這一輪復習中,我們以《初中畢業班綜合訓練冊》上的內容為主,除了復習內容全面性以外,在學生方面也是全面照顧,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復習中講質量,力求全部學生都能夠過關。邊復習邊檢測,這一輪的檢測準備每章都進行,及時反饋掌握學生的復習情況,學生和教師都做到了心中有數,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及時地做出調整和補救。 為此學生要做到復習細致,在廣度上力爭不留漏洞。比如2010年填空題第1題,寫出下列事例中用到的物理知識:(1)自去年冬天以來,我省出現比較嚴重的旱情,有關部門利用于冰升華時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的特點進行了人工降雨。(2)夏天的晚上,為了驅趕蚊蟲,小敏在房間里使用電蚊香,過了會房間里就充滿蚊香的氣味,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道基礎知識考查非常典型的試題?;A知識的復習是個很繁重任務,在復習過程中我們來不得半點含糊。最佳方法是以課本為“本”,在復習過程中指導學生對物理現象、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單位換算等等,做到全面梳理,做到識記、理解、運用融會貫通,有正對性的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復習要聯系實際,貼近生活。這是中考命題的指導思想,那些最常見的生活現象最可能成為命題的素材。例如:2011年填空題第8題.沿東西方向直線運動的火車突然剎車,車箱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著自己滾動過來(如圖所示),這是由于小球具有______的緣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著的,則列車是向____(選填“東”或“西”)運動的。復習要求同學們應在近兩年的相關題目中了解此類題的出處、分類和答題技巧,更主要的是發現不懂的問題多親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觀察、分析能力。2.第二輪復習(5月5日——5月25日):以專題為主線,進行專題復習這個階段所要完成的目標是通過師生共同歸納和總結,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巧,將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素質。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熱、光、聲,電,電磁,新能源七大板塊。復習中要重視學生通過主觀努力把所學知識化厚為薄,不斷建構或完善新的知識結構。要在“認真”兩字下功夫,搞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間的區別和聯系。如“高度”與“深度”、“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懸浮”與“漂浮”、實像與虛像的區別等等。還有一些重點字眼的意思,如“光滑”說明f=0,電阻值與電壓變化無關等。理解規律時,要弄清成立條件及適用范圍,公式表達形式及每個符號的意義,各量的單位,表格和圖象的表達形式,規律間的區別和聯系,如何利用規律解題。3.第三輪復習(5月26日——中考前):以綜合模擬為主,進行適應性的強化訓練。期間學校組織兩次大的模擬考試,這一期間教師參考中考的動向和信息共同討論,每人出一份緊扣中考的模擬試題供學校參考。中間穿插兩到三次的模擬考試,這些考試主要采用其他優秀學校的模擬試題和在我校老師出的卷子整理出一套。每次考試都以最快的速度批出卷子.以上做法,既讓學生得以考前練兵,熟悉中考的試題類型,也可讓提高學生解題速度和正確率,并通過評講試卷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四.調整心態——減壓中考復習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重,學習壓力大,易出現復習疲勞。當然,復習課的適度緊張是完全必要的,但物極必反,復習課的密度過大,造成學生的過度疲勞則不會有好的效果。在最后沖刺階段要注意把學生的心理狀態調整好,把握節奏,愉快復習,對待學生的心理問題,要努力做好針對性的疏導工作,力爭使學生能以較好的競技狀態進入考場,發揮出他們的最佳學習和復,還應突出對學生良好解題習慣訓練,如要求做到作圖清晰明了,解題規范,書寫整潔,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總而言之,復習的方法很多,但是無論我們采取那種方法和思路,都要有一定的目標和計劃。只有緊扣課本,挖掘教材,明確中考方向,夯實基礎,突出重點,關注熱點,聯系生活,歸納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復習效果,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