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文獻綜述的寫作方法一、文獻綜述的概念對某一學科、專業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根據其涉及的內容范圍不同,綜述可分為綜合性綜述和專題性綜述兩種類型。二、文獻綜述的作用不僅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勞動節省了用于查閱分析文獻的大量寶貴時間,而且還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員借鑒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領導者進行科學決策。三、學寫文獻綜述的意義1、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2、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科研選題及進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后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3、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于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4、了解前人關于這一課題研究的基本情況。第一,綜合性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時期同一課題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綜合概括。因此,要盡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認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種流派的觀點清楚明晰,不要遺漏重要的流派和觀點。四、文獻綜述的基本特征第二,描述性文獻綜述在對各種流派的觀點作介紹時,應該保持這些觀點的“原味”,這就要求對被介紹的觀點作客觀性的描述。因此,撰寫文獻綜述,首先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轉述各派的重要觀點;同時,在歸納各種觀點時要抓住要點,表述時應簡明扼要。第三,評價性文獻綜述不能局限于介紹研究成果,傳遞學術信息,還要對各種成果進行恰當而中肯的評價,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觀點和主張。文獻綜述重點在于“述”,要點在于“評”。由于評價的傾向性,通過文獻綜述,就會引導出對課題今后發展動向或趨勢的說明。五、文獻綜述的選題一、結合所學知識選自己專長的或有基礎的題目,否則難以寫出水平較高的綜述。二、根據所占有文獻資料的質和量選題。三、選題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學科矛盾的焦點、新成果、新動向。四、題目不宜過大、范圍不宜過寬。六、文獻資料的搜集和整理1、文獻資料的搜集途徑(1)利用原始文獻(包括專業期刊、科技報告、專利文獻、學位論文、會議文獻、專著和標準等)搜集文獻資料。(2)通過Interent網搜集文獻資料。2、文獻資料的查閱技巧根據自己所選定的題目,查找內容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遠)期刊,再按照文獻后面的參考文獻,去收集原始資料。這樣"滾雪球"式的查找文獻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獻。3、文獻資料的加工處理對閱讀過的資料必須進行加工處理,這是寫綜述的必要準備過程。按照綜述的主題要求,把寫下的文摘卡片或筆記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條理化,力爭做到論點鮮明而又有確切依據,闡述層次清晰而合乎邏輯。按分類整理好的資料輪廓,再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后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體會。七、文獻綜述的格式一般都包含以下部分具體格式:①綜述題目;②作者單位;③摘要;④關鍵詞;⑤前言;⑥主題;⑦總結;⑧參考文獻。標題: 綜述性文章的標題一般來說應緊扣主題,高度地概括,突出重點,揭示主題內容,使人一看標題就可了解綜述的大致內容。摘要:文章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關鍵詞:4-6個反映文章特征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詞組,避免使用分析、特性等普通詞組。前言:是對整篇綜述的一個簡短開場白。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主題部分:綜述的主體,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八、寫作步驟框架的設計:在全面閱讀、分析、研究有關文獻,充分占有資料的基礎上考慮將已經系統化的資料如何有機地組織起來。提綱的擬定: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逐級展開的,由序號和文字組成的有層次的大小標題”。擬定大綱:設計文章綜述的一級標題,列舉要論述的各個綜述主題,即將文章綜述按照所綜述的主題或問題給一個標題,表明所論述的問題和內容是什么。細化大綱:確定綜述的二、三級標題或內容,列出各個標題的分論點。初稿的撰寫:根據提綱的邏輯順序,逐個問題、逐個層次地加以論述,準確表達原文的觀點與內容;運用分析與綜合的能力,表明觀點,得出結論。大體完成綜述文章的撰寫工作。修改與定稿:結構、內容、形式修改。列出參考文獻:格式要按照最新國家標準。八、 注意事項1、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2、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3、要圍繞主題對文獻的各種觀點作比較分析,不要教科書式地將有關的理論和學派觀點簡要地匯總陳述一遍。4、文獻綜述在邏輯上要合理,即做到由遠而近先引用關系較遠的文獻,最后才是關聯最密切的文獻。5、評述(特別是批評前人不足時)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對原作者論點的誤解),不要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不能從二手材料來判定原作者的“錯誤”。6、文獻綜述結果要說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襯托出作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論價值。7、采用了文獻中的觀點和內容應注明來源,模型、圖表、數據應注明出處,不要含糊不清。8、文獻綜述最后要有簡要總結,表明前人為該領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礎。9、所有提到的參考文獻都應和所研究問題直接相關。10、文獻綜述所用的文獻,應主要選自學術期刊或學術會議。11、所引用的文獻應是親自讀過的原著全文,不可只根據摘要即加以引用,更不能引用由文獻引用的內容而并末見到被引用的原文,因為這往往是造成誤解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有時可給綜述的科學價值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12、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生物信息學 – 研究方向基因組序列裝配基因識別基因功能預報基因多態性分析基因進化mRNA結構預測基因芯片設計基因芯片數據分析疾病相關基因分析蛋白質序列分析蛋白質家族分類蛋白質結構預測蛋白質折疊研究代謝途徑分析轉錄調控機制蛋白質芯片設計蛋白質芯片數據分析藥物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