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目歷史年級初二班級時間年月日課題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教學目標了解基督教的興起;了解法蘭克王國的建立;知道法蘭克王國對土地分封形式進行的改革、封君與封臣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知道查理曼帝國的統治、擴張及分裂。分析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繪制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示意圖,提高運用不同方式表述歷史現象的能力和動手能力;通過查理鼓勵基督教的發展和羅馬教皇為查理舉行加冕禮的史實,理解王權和教權的相互利用關系及其聯盟的建立。通過對西羅馬帝國滅亡、法蘭克王國建立和發展的學習,認識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文化的進步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也是人類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教材分析教學重點:基督教的興起;封君與封臣;查理曼帝國。教訓難點:封君與封臣的實質實施教學過程設計導入: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后,日耳曼人在西羅馬的廢墟上建立起許多王國,并逐漸確立了封建制度。封建時代的西歐大地,教堂與莊園星羅棋布,到處回響著教堂的鐘聲,到處可見基督教的十字架。人們不禁要問:基督教是如何興起的?它的興起對西歐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呢?一、基督教的興起閱讀教材P32第一段正文,完成下列問題,找到答案要點后,請在課文中鉛筆標注。2分鐘Q:基督教誕生的背景、時間、地點、創始人、教義、傳播A:時間:1世紀。地點: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原因: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創始人:傳道者宣傳說,耶穌就是“救世主”教義:耶穌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傳播:4世紀末,羅馬皇帝確定基督教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材料:《最后的晚餐》基督教會后來確定耶穌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這一天就定為“圣誕節”。現在世界通行的公元紀年,就是以傳說中的“耶穌”出生的那一年算起的。二法蘭克王國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王國。由于種種原因,其中的大多數王國都消亡了,只有法蘭克王國最強大,存在時間也最長。閱讀教材P32-33和P35-36正文,完成下列問題,找到答案要點后,請在課文中標注。(3分鐘)1.克洛維統治措施2.法蘭克王國的興衰法蘭克王國時間軸Q: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者克洛維,是當時很有遠見和才干的國王。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A:措施1、皈依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取得教會的支持2、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教會和部下。——取得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3、對外擴展。(克洛維建立法蘭克王國后,率領部隊不斷擴張。496年,克洛維帶領親兵接受洗禮,皈依基督教。在征服過程中,他不曾明令剝奪羅馬地主的土地,與羅馬地主之間形成了政治上的聯合局面,從而使法蘭克王國能逐步發展壯大。)作用:1、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2、得到了羅馬教會、信仰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3、法蘭克王國的版圖不斷擴張,實力強大。(到克洛維去世時,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已經延伸到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三封君與封臣法蘭克王國的建立和擴張后,法蘭克王國的等級制度進行了改革。由無償賞賜變為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即從無條件到有條件,封臣依附于封君。閱讀教材P34正文,完成下列問題,找到答案要點后,請在課文中標注。(3分鐘)1.封君與封臣分別有怎樣的義務?2.封君與封臣關系的紐帶是什么?3.概括封君、封臣關系的特點。紐帶:土地特點:等級森嚴,權力和義務交織,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材料:締結封君封臣關系儀式法蘭克王國土地制度的改革實質就是建立在土地基礎上的分封制度,通過逐層分封土地,形成了封建主和附庸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通過分封形成了互為主從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制度,國王位于金字塔的頂端,而農奴和平民則是被壓迫者。封建主之間形成特殊的封君封臣關系,并形成了與封君封臣制相適應的封土制度。在中央權力衰落后,各封建主在各自的領地內有獨立的政治權力。材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戰國策》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查理·馬特改革》比較西周分封制與封君封臣制這反映的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領主與附庸之間的主從關系,只存在于分封和受封關系的領主和附庸之間。國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但不能直接支配一個不直接隸屬于自己的小封建主。由于封建等級制度是因土地的層層分封而形成的,各級封君與封臣之間都互有權利和義務。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認自己直接受封的領主為封主,而對自己封主的封主則沒有臣屬關系。這種復雜的關系使封建主之間形成一團亂麻般的權利和義務,使封建主之間不斷發生爭奪和混戰。四查理曼帝國材料:撲克牌紅桃K比較查理曼帝國與西羅馬帝國疆域:查理曼帝國版圖,與西羅馬帝國歐洲部分基本相當,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在查理(742—814)統治時期,進行了50多次戰爭,法蘭克王國的版圖迅速擴大,其疆域相當于原西羅馬帝國的大部分領土,法蘭克王國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同時,在從法蘭克王國向查理曼帝國過渡的過程中,封建制度逐漸形成。材料:什一稅Q查理大帝實行了什么政策?A:鼓勵基督教的政策Q:為鼓勵基督教發展采取了什么措施?A:“什一稅”Q:分析這一措施的影響?A:教會富有、勢力強大,查理曼得到教會的支持。在法蘭克王國的擴張過程中,得到了基督教會的支持,從此王權與教權進一步結合。查理得到教會的支持,加強了對人民的統治,同時,加速了擴展戰爭的進程;教會則變得富有起來,勢力也越來越大。材料:圖片《利奧三世為查理加冕》公元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其為“羅馬人的皇帝”。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帝國的強盛和統一并沒有一直維持下去,查理曼去世后,帝國很快走向分裂。材料:查理曼帝國的分裂843年,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互不隸屬。成為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查理曼的三個孫子分割查理曼帝國的條約稱為《凡爾登條約》。該條約于843年8月在凡爾登簽訂。根據條約,路易長子羅退爾保有帝王稱號,獲得中法蘭西;次子路易獲得東法蘭西;小兒子查理獲得西法蘭西。)小結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