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知識梳理】 一、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1.人口遷移 (1)美洲地區:印第安人減少,歐洲人大批來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販賣到美洲,使美洲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 (2)其他地區:大洋洲、非洲和亞洲等地區也都有族群混合現象 2.物種交流:歐洲人把歐亞大陸的家畜家禽和農作物品種引入美洲;美洲的特產馬鈴薯、玉米、番茄等也流向世界各地己的 3.疾病傳播 (1)內容:歐洲人將天花、麻疹、白喉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 (2)影響:傳染病造成的原住民亡和原有社會的解體,是歐洲人能夠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統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典型例題】 1.下表是新航路開辟后各大洲之間的事物擴散和交流,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類型 人口 動植物 疾病 動物 植物 舉例 美洲族群混合 牛 玉米 天花 影響 民族融合、新民族形成 農耕技術的傳播 有利于人口增長,貧瘠地區得到開發 造成大量美洲和大洋洲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會解體 ①美洲族群混合現象主要是殖民活動的產物 ②人口遷移促進了世界動植物向美洲的遷移 ③人口和動物的全球流動導致各種疾病傳播 ④全球物種大交換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識梳理】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 1.印度洋貿易: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很快出現在印度洋的貿易中,并且在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 2.大西洋的“三角貿易”:在大西洋的貿易中,歐洲人將歐洲生產的手工制品運到美洲和非洲出售,在南美洲換回貴金屬、蔗糖和煙草,在非洲換取黑人,再販賣到美洲。 3.跨洋的“絲銀貿易” 葡萄牙的海上貿易網絡 “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網絡 主導 葡萄牙 西班牙 路線 ①葡萄牙商人把中國的生絲、瓷器等貨物經澳門運往印度果阿,再轉運到歐洲各國進行線貿易,獲取大量白銀。 ②葡萄牙人便以澳門為據點,參與獲利巨大的中日之間的絲銀貿易。 主要在其兩大殖民地菲律賓和墨西哥之間進行。西班牙武裝商船“馬尼拉大帆船”,運載大量中國生產的產品到墨西哥交換白銀,再將這些白銀運回馬尼拉。 影響 ①日本與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 ②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逐漸形成。 【典型例題】 2.16世紀中后期,西班牙開創了在菲律賓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爾科之間的大帆船貿易。如圖為貿易路線示意圖。該圖可說明( ) A.世界貿易中心轉移至亞洲 B.帆船貿易使美洲大為受益 C.世界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 D.西班牙主宰亞洲經濟貿易 3.下圖是16世紀初期到18世紀中期的三角航程示意圖,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 A.機器工業品大量傾銷到美洲 B.三角貿易促進了歐洲原始資本積累 C.非洲為工業革命提供勞動力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知識梳理】 三、世界格局的演變 1.歐洲的崛起 (1)殖民擴張:新航路的開辟拉開了歐洲海外擴張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規模殖民掠奪的道路。17世紀,荷蘭、英國、法國也建立了多個殖民地。 (2)資本主義發展: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出現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 2.亞非拉的衰落:殖民擴張中斷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亞洲的古老帝國受到沖擊 3.整個世界: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 【典型例題】 4.羅莎?盧森堡認為:“資本主義是第一個自己不能單獨存在的經濟形態,它需要其他的經濟形態作為傳導體和滋生的場所。”這一觀點可以用來說明( ) A.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必然性 B.工業革命出現的必然性 C.殖民擴張的經濟必然性 D.啟蒙運動出現的必然性 5.荷蘭東印度公司規定:印尼一定的地區須種植指定產品,如安汶島種植丁香、勃良安種植咖啡。公司每年派出船隊巡邏以防止“走私”貿易,班達島居民因把肉豆蔻賣給非荷蘭籍商人而被屠殺。公司還與藩屬邦簽訂條約,規定棉布等商品由其輸入。材料說明東印度公司的管理( ) A.有助于印尼商品貿易的有序開展 B.加速了殖民地區的工業化進程 C.利用壟斷經營控制印尼產品貿易 D.激起了當地人民的起義和反抗 6.據統計,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蘭的毛紡布年均產量分別為22430匹和15000匹,而從1640~1649年,兩地毛紡布年均產量分別降為11450匹和3000匹。與同時期的英、法比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蘭毛紡布產量下降的原因是( ) A.“商業革命”的影響 B.“價格革命”的影響 C.意大利不重視技術革新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C 解析: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當時西班牙開創了在菲律賓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爾科之間的大帆船貿易,這些帆船滿載中國商品,從馬尼拉(位于菲律賓)橫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溝通了亞洲與美洲之間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世界經濟聯系的進一步加強,C正確;新航路開辟后,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A排除;當時的美洲墨西哥等地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這種帆船貿易服務于西班牙的殖民利益,B排除;僅憑亞洲與美洲之間的貿易往來不足以說明作為歐洲國家的西班牙主宰亞洲經濟貿易,D排除。故選C。 3.答案:B 4.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殖民擴張。材料強調資本主義不能單獨存在,需要其他的經濟形態作為傳導體和滋生的場所,這揭示了資本主義需要與其他經濟產生聯系才能發展,可以用于說明資本主義殖民擴張的經濟必然性,故C項正確。資產階級革命是由于階級矛盾激化而出現的政治革命運動,是資本主義縱向發展的結果,而非與其他經濟形態的聯系,故A項錯誤。同理,工業革命、啟蒙運動也是資本主義縱向發展的結果,故B,D錯誤。 5.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荷蘭的殖民貿易。根據材料“印尼一定的地區須種植指定產品”“每年派出船隊巡邏以防止‘走私’貿易”“還與藩屬邦簽訂條約,規定棉布等商品由公司輸入”可知,東印度公司在生產、銷售等方面通過壟斷經營控制印尼產品貿易,故C項正確;材料中東印度公司的規定是為了進行殖民統治和掠奪性貿易,不利于印尼商品貿易的開展,故排除A項;材料中荷蘭從印尼掠奪農產品和工業原材料,進行壟斷性經營,無法體現加速了印尼的工業化進程,故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當地人民的反抗,故排除D項。 6.答案:A 解析:新航路開辟之后,西歐出現了“商業革命”,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商業和貿易中心發生轉移,即開始由地中海沿岸轉至大西洋沿岸,原來的商業中心威尼斯、熱那亞和米蘭等相繼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安特衛普等港口開始崛起,故A項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