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2課古代兩河流域 教材版本部編版學科歷史 年級九年級 一、教學分析1.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第2課古代兩河流域。本課內容包括三部分: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巴比倫王國和《漢謨拉比法典》。第一部分內容與第二、三部分內容是包含關系,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包括了古巴比倫文明,古巴比倫文明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發展的高峰;《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文明的重要標志,它的制定和實施使古巴比倫文明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體現,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本課教學中需要明確兩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理清兩河流域的歷史發展,知道該地區的文明成果,其中要重點關注《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和歷史地位。2.學生情況分析:經過七、八年級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歷史學習的方法。但由于歷史不是會考科目,學生重視不足,在課堂上的自律性和主動性較弱。同時,經過兩年的歷史學習,學生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拉大。在歷史學習上,石樓鎮第二中學八年級(4)班的學生雖有尖子生,但中等生及偏下的學生是全班學生的主力軍。因此,要注重大力培養優生,樹立榜樣作用。重視中等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帶動稍微落后的學生,在課堂上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小組的合作意識,并引用多種有趣的資料和多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指導學生讀圖,讓學生了解古代兩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關信息。2.通過對比各古代文明成果,利于學生區分各種文明成果。3.通過視頻、圖片素材,學生充分了解楔形文字的書寫方式、字形結構。能力目標:1.通過繪制時間軸,讓學生理清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發展歷程,并掌握用繪制時間軸整理史實的方法。2.通過視頻材料、圖片素材,讓學生了解古巴比倫王國和《漢謨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實;并通過情景創設,幫助學生分析《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情感目標:1.通過學習《漢謨拉比法典》,認識《漢謨拉比法典》雖然保護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但也是人類在法制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和歷史地位。 難點:《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和歷史地位。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1.談話法;2.講授法;3.小組合作;4.情境教學。五、信息技術的選擇與運用1.視頻剪輯。選取了歌曲《愛在西元前》、視頻《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三個素材,進行剪輯,選取適當內容。 2.PPT展示。PPT展示圖片、文字等多種材料,拓寬學生的視野。六、教學過程: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入 播放歌曲《愛在西元前》。 思考歌詞含義。 調動學生興趣,設置懸念,導入新課。 二、古代兩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展示地圖1、2、3,引導學生熟悉兩河的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 熟悉古代兩河流域的地圖。識讀地圖,樹立時空觀念。 三、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進程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尋找繪制時間軸的關鍵詞。瀏覽課文,在研學案上繪制兩河流域文明的時間軸,進行展示。通過繪制兩河流域文明的時間軸,熟悉兩河流域文明的獨立發展的過程,并熟悉課文。 四、辨析文明成果 展示世界各古代文明成果,并簡要介紹。 簡要辨認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并與其他古代文明成果作好區分。 通過辨認,區分各個古代的文明的主要成就。五、楔形文字播放視頻《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拓印圖片。重點了解楔形文字的書寫方式和字體形狀。觀看視頻,思考問題:①楔形文字的書寫工具;②這種文字為何被稱為楔形文字? 通過觀看視頻,直觀了解楔形文字的起源和發展。突破重點。六、《漢謨拉比法典》 介紹《漢謨拉比法典》的發掘過程與收藏地點。通過視頻,帶領學生走進巴黎盧浮宮,近距離觀看《漢謨拉比法典》,引導學生留意《漢謨拉比法典》的組成及其含義。 觀看視頻,留意觀察石柱上方和下方構成,思考其含義。 通過視頻,創設親歷博物館的情境,直觀了解《漢謨拉比法典》的組成。 創設古巴比倫時光旅行情境:一場打架斗毆中,有兩個人同樣打傷了人的眼睛,但法官判其中1人只要賠錢,另一人卻要受挖眼之刑。提問:這是為什么? 分析《漢謨拉比法典》的條例,分析從中體現的古巴比倫社會特點。 通過教師引導,分析材料,初步了解古巴比倫社會的特點。 引導學生完成【合作互研】第1題。并根據上述探究活動,教師總結歸納《漢謨拉比法典》的意義。根據教師的引導方法,學生自主完成研學案【合作互研】第1題,根據其他法典的條例,分析古巴比倫社會的特點。小組交流討論并進行展示。 通過分析《漢謨拉比法典》條例,小組合作,突破本課的重難點。七、漢謨拉比的治國措施 引導學生完成【合作互研】第2題。并對本課進行歸納總結。自主完成【合作互研】第2題,分析漢謨拉比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古巴比倫王國。學生個人展示答案。通過分析材料,提高材料理解能力、材料分析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從而樹立論從史出意識。通過個人展示,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八、達標檢測 引導學生分析答案。 學生完成達標檢測,分析答案。 檢測本課學習效果。七、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