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課程標準】了解北洋軍閥的統治及特點;通過了解民國初年社會經濟、思想觀念、生活習俗的變化,認識其變化的原因及影響。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學習目標】1.了解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歷史事件,進一步認識為爭取民主,先進的中國人做出的努力。2.分析北洋軍閥統治的時期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點。3.通過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并進一步感悟近代中國人對民主政治和救亡圖存的不斷探索。【學習重難點】重點:袁世凱復辟帝制的原因、軍閥割據的影響、民族工業短暫春天出現的原因、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影響難點: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爭;新文化運動的開展【學習過程】新課導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是中國歷史空前的拐點。晚清以來,中國面臨著三千年未有的大變局。是由“家國”轉為“民國”,政治生態的大換血,前所未有的。政治上,你方唱罷我登場,波詭云譎,從來沒有這么熱鬧過。整個國家就好像成了一一個大江湖。許多“創造”歷史的大人物,無不是韋小寶式的人物。他們或者穿著長袍馬褂,或者穿著西裝革履,或者拖著大辮子,或者梳著中分頭,或者固守著皇權的迷夢,或者掘挖著共和的墳墓,卻無不在中國這個大江湖上,表演著匆匆過客式的人間鬧劇,最后統統歸于“俱往矣”的湮滅。憶北洋,崢嶸歲月稠——第20課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北洋軍閥:指伴隨著北洋新軍將領袁世凱勢力的膨脹而發展起來的一個軍事政治集團。1916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各派系領導人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范圍,割據混戰。北洋軍閥政府:1912年至1928年,中國政府主要由北洋軍閥所掌控,因此這段時期的政府被稱為北洋軍閥政府。蔡鍔:近代中國國葬第一人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湖南邵陽人,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初年的杰出軍事領袖。蔡鍔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云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另一件是四年后積極參加護國運動。1916年11月8日,蔡鍔因喉癌醫治無效,病逝于日本福岡,年僅34歲。1917年4月12日,蔡鍔魂歸故里,北洋政府在長沙岳麓山為他舉行國葬,蔡鍔也成為民國歷史上的“國葬第一人”。學而思之:蔡鍔等人為什么要掀起護國運動?二、新力新象材料1912年—1921年的10年間,大生企業系統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在1918年—1921年4年間,大生紗廠擴建,從第三廠擴建到第九廠。在實力雄厚的大生紗廠支撐下,張謇經全方位投資經濟社會各部門。自1912年以來,先后創辦開辦墾牧公司、冶鐵廠、紙廠、火柴廠、鹽業公司等,還陸續籌建大達輪船公司,大儲棧等儲運企業。1920年前后,張謇實業建設進入鼎盛期。至本世紀20年代初,張謇成為“中國第一個實業大王”。—摘編自《張謇傳》材料一從1912-1916年間,北京政府所頒發的有關發展實業的條例、章程、細則、法規等達96項之多。……有關工商業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暫行工藝品獎勵章程》《公司條例》《公司注冊規則》《商人通例》《商業注冊規則》《商會法》《商標法》。——《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材料二歐洲列強對華商品輸出表材料三根據上述三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北洋軍閥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為何仍然能夠得到迅速發展?(8分)原因:◇中華民國建立掃清政治束縛,政府鼓勵興辦實業;◇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民國的建立激發了資產階級振興實業的熱情;◇群眾性反帝愛國斗爭、提倡國貨運動等;◇民族資本家的愛國心二、新力新象三、新意新路材料一《青年雜志》創刊詞:自由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材料二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你想:這是人話么?——摘自魯迅小說《藥》材料三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來的!——胡適《介紹我自己的思想》思考:新文化運動為什么要提倡民主?材料一有的同學把《新青年》的第一期讀到最后一期,這使我們文風一變,再也不寫堆砌辭藻,空疏無物之古文了。—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程俊英材料二這一次對封建主義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批判,其尖銳徹底的程度、所向無前的氣勢,遠遠超過辛亥革命時期,更不用說在它以前了,確實起到振聾發聵的啟蒙作用。----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三材料四可憐中國戲劇界,自從宋朝到了現在經七八百年的進化,還沒有真正戲劇……—傅斯年《戲劇改良各面觀》小組合作探究三:依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新文化運動有何重大意義?你如何看待新文化運動中出現的“反傳統”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