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風箏的奧秘 鄂科課標版綜合實踐四年級上冊 交流預習情況 同學們搜集了哪些和風箏有關的知識呢? 風箏的由來 春秋時期 墨翟 “木鳶” 魯班 竹子 (傳遞情報 軍事用途) 東漢時期 蔡倫 改進造紙術 紙風箏 宋代 戶外活動 (娛樂用途) 風箏的種類 軟翅風箏 硬翅風箏 版型風箏 桶形風箏 龍型風箏 立體風箏 風箏的構造 (1)骨架:支撐整個風箏的架子 。 (2)蒙面:承受升力的部分,大多用紙做成,也有用絹作的。 (3)尾巴:起平衡穩定的作用。也有風箏沒有尾巴,靠蒙面本身起作用。 (4)提線:風箏和放飛的連線,也有調整風箏角度的作用。 (5)放飛線:產生拉力,牽引風箏升高。 制作風箏 1.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合力制作風箏 2.所需材料:竹篾(細木棍,吸管);絹紙(宣紙);棉線;剪刀;粘膠 3.制作步驟: (1)扎骨架 (2)蒙面 (3)栓線 (4)做尾巴 (5)美化 分組制作風箏 “最美風箏”評選 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