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年中考社會思品考前15天押題系列——和平發展2012年4月1日~3日,會議召開。本屆會議主題為“變革世界中的亞洲:邁向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據此回答1~2題。1、本屆會議召開地點及名稱是( )A.韓國首爾,核安全峰會 B.中國海南,博鰲亞洲論壇C.美國夏威夷,APEC峰會 D.中國上海,上海合作組織會議 2、實現我國“邁向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條是( )A.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B.堅持科學發展觀C.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D.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3、右圖是中非合作論壇會徽,左邊為字母“C”,紅色,代表中國,整個標志是字母“a”,代表非洲,綠色,寓意中非團結與合作,綠色象征和平與發展,紅色表述活力與繁榮。其中的寓意是( )①中非合作是推動南北對話的一次全新嘗試②和平發展合作應成為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③中非合作有助于推動擴大發展中國家團結④中非合作有利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1年9月17日,美國上千名民眾聚集在華爾街,抗議社會的不公正和華爾街權貴者的“貪婪”,號稱要“占領華爾街”。之后,活動迅速擴散,到10月17日,占領活動已擴至全球82個國家的951座城市。這一事實說明( )A.當今世界不太平,存在著和平問題B.當今世界貧富差距懸殊,存在著發展問題C.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D.經濟危機的爆發是必然的趨勢5、從2011年3月爆發沖突以來,敘利亞局勢持續緊張。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中國堅持通過和平、對話和政治方式解決問題的原則立場,對決議草案投了反對票。西方國家對此橫加指責,人們擔心,西方國家可能會進行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之外的“第四場戰爭”。上述材料說明( )①和平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②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③中國遵循了聯合國的宗旨,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④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的主題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在西方國家的幕后主導下, 2011 年北非和中東多國出現了政局動蕩。某刊物設計了以下四個標題,你認為最不合適的是( )A.《多事之秋》 B.《霸權主義新行徑》C.《戰爭不能解決問題》 D.《天下大亂》7、2009年中國與美國在活性炭、肉雞、輪胎等方面,圍繞傾銷與反傾銷出現不少摩擦。假如兩國之間協商不好,這些摩擦的解決可以訴之于的國際組織是( )A.聯合國安理會 B.世界貿易組織 C.歐洲聯盟 D.國際奧委會8、關注新聞,了解重大社會問題,有助于我們學號思想品德和歷史與社會學科。如:了解新聞 有助于理解當今世界“和平”這一主題。( )①聯合國召開全球氣候變化大會 ②中俄海軍編隊在亞丁灣舉行護航演習 ③朝鮮連續發射導彈,引起地區緊張 ④中國政府出臺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9、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采取了積極負責的態度;在維護核不擴散機制,解決朝核、伊核問題,保持地區和平穩定等國際重大問題上肩負起了大國的責任。這體現了(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②我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③我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④解決國際事務需要中國的領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12年3月28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前往印度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峰會。據此回答10-11題:10、關于合作設立共同開發銀行的討論成為這次峰會的“重頭戲”,印度建議命名這家銀行為“南南”銀行。材料中“南南”的寓意是( )A、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合作 B、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C、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 D、南半球國家的合作11、這次峰會的主題是“金磚國家致力于全球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伙伴關系”。對本次峰會意義理解正確的是( )①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②有利于推動南南合作③有利于遏制其他國家的發展 ④有利于推動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根據如下圖表判斷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A. 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改變 B.殖民掠奪 C. 貧困國家內亂不斷、疾病流行 D. 地球資源分布不平衡13、材料一:3月16日,朝鮮稱將發射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術制造的實用衛星,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瀾大波。美國表示支持日本攔截朝鮮火箭。材料二:2012年3月29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在印度新德里舉行。“金磚國家致力于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伙伴關系”的主題下,共同探討全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之策,其中,籌建金磚國家獨立金融機構設立合作開發銀行這一議題,被海外媒體評價為本次會議的最大亮點。會議發表《新德里宣言》。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如何?“美國表示支持日本攔截朝鮮火箭”說明材料一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總體和平,局部戰亂;霸權主義、強權政治。(2分)(2)建國后,我國航天史上的第一個重大里程碑的事件是什么?其中凝聚而成的精神財富對我們民族有何意義?(4分)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分)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是民族的魂;使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2分)(3)材料二中建立“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伙伴關系”應立足于我國倡導的哪一國際準則?試從可持續原則的角度談談會議“共同探討全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之策”的必要性。(3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了共同性原則,許多區域性的問題往往會轉化全球性的問題,這就要求地方的決策和行動應該有助于實現全球的整體協調。(3分)(4)籌建金磚國家獨立金融機構設立合作開發銀行有何意義?(3分)①有利于世界范圍內的資源合理配置,②有利于各團各地區加強經濟技術合作,③有利于世界經濟和人類社會的發展。(3分)14、材料一:(1)比較圖一、圖二,指出中東地區和太湖流域的農業特色及其形成原因(6分)中東地區,發展綠洲農業,因為氣候干旱、沙漠連綿,水資源短缺。太湖流域是“魚米之鄉”,原因是優越的灌溉條件和肥沃的土壤,雨熱同期。(2)從對外開放的角度說說中東地區的能源優勢對太湖流域發展經濟的積極意義。(2分)太湖流域從中東地區引進石油資源,緩解石油資源短缺問題。材料二:當前,中東正在經歷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沖擊最廣、影響最深的大變局,而美國是這場大變局的一個重要因素。 (3)中東大變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15、【國際視野】材料三:2011年2月以來,利比亞等國局勢持續惡化引發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場動蕩,加劇了各方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請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讀材料一地圖判斷,利比亞位于______洲。歷史上曾有哪些航海家到過這一大洲,試舉一例。(2分)非(1分);鄭和,迪亞士,達.伽馬(寫出一個即可,1分)(2)材料二漫畫反映了影響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霸權主義(3)材料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2分)經濟全球化16、【伊朗危機,關注國際】材料一:2011年11月29日,為抗議英國政府近期對伊朗采取單邊制裁措施,伊朗數千名高校學生和群眾在英國駐伊朗大使館門前舉行示威。12月2日伊朗首都再次爆發反英示威,英國撤回使館人員。12月4日,伊朗軍方稱擊落一架美軍無人駕駛偵察機,伊朗緊張局勢再次升級。材料二:根據歐盟數據,2010年伊朗原油占歐盟總進口量5.8%,如果因為伊朗反英事件歐盟推出進口伊朗石油的禁令,這可能會導致國際油價攀升,同時重創石油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閱讀材料與右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伊朗地處圖中的 (填字母),B是 (海灣),這一海灣沿岸自然條件有什么特色?(6分)A, 波斯灣 特點:氣候干旱、沙漠多、缺水、但石油資源豐富。(2)如果有一批石油從伊朗運往中國,請你設計路線(途經的海灣、大洋、海峽、海域)。(2分)波斯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3)如果歐盟推出進口伊朗石油的禁令,這可能會導致國際油價攀升,這體現當今國際社會的什么基本特征?(2分)經濟全球化(4)解決伊朗危機的根本途徑是什么?(2分)根本途徑: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17、材料一:俄羅斯和中國于2月4日在安理會投票否決了美國、歐洲及有關阿拉伯國家支持的敘利亞問題新決議案,令美歐阿盟非常不滿。美歐阿盟次日立即著手尋求“聯合國框架外”干預敘利亞政局的途徑。材料二:美國財政部3月5日以替敘利亞政府掩蓋暴力行為為由,宣布對敘利亞廣播電視總局實施制裁。美國財政部制裁舉措包括禁止美國公民與包括廣播電視總局在內的敘利亞政府實施交易,凍結它們在美國境內所有資產。材料三: 外交部負責人3月4日發表談話,表示中方高度關注敘利亞局勢發展,不贊成強行推動敘利亞“政權更迭”,堅定主張通過政治對話和平、妥善地化解當前危機,并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1)在對待敘利亞問題上出現的不同的聲音說明了當今國際社會的哪一基本特征?材料二中美國的做法違背了聯合國的什么原則(2分)多極化;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2分)(2)敘利亞問題新決議案被否定后,美歐等尋求“聯合國框架外”干預敘利亞政局的途徑,實際上,美國等國“繞開聯合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試舉一例說明。(1分)伊拉克戰爭、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等(1分)(3)你認為應該如何解決敘利亞危機?(2分)以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國際社會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2分)(4)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態度說明了什么?(2分)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國際形象;中國致力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等。(2分)18、材料一:2011年1月—2月,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國陸續發生動蕩。材料二:利比亞動蕩讓世界多國展開了一場撤離滯留公民的“大競賽”。 截至北京時間3月2日23時10分,中國政府利用海陸空三管齊下幫助在利比亞的中國公民全部撤出,共計35860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此外中國還幫助12個國家撤出了約210名外籍公民。中國撤員塑造著國家形象、政府信譽。也說明善意外交終究能在危機時刻發揮作用。材料三:利比亞是法國主要的石油來源國。卡扎菲時代,法國每在利比亞開采一口油井,只能拿到利潤的8%,而幫助利比亞反對派奪取政權后,法國可獲得35%的石油分成。(1)在比例尺為1:100000000的地圖上,假如利比亞某機場至上海的圖上距離是18.5厘米,計算它與上海的實際距離約是多少千米?(1分)18500千米(1分)(2)材料一反映當今世界還存在什么問題?根據材料,解決這一問題還應發揮哪一國際組織哪一作用?(3分)和平問題(1分),聯合國(1分),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沖突。(1分)(3)材料二中“善意外交”指什么?你能列舉我國古代與利比亞所在州的一次友好交往活動來再次證明我國的“善意外交”嗎?(2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 鄭和下西洋(1分)(4)利比亞戰略位置重要,并為產油國。國內戰事爆發后,以法國為先鋒的北約違背不干涉他國內政原則,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不遺余力地想推翻卡扎菲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爭奪和控制世界戰略要地和資源重地。(2分)19、【聚焦世界和平】材料一:材料二:利比亞局勢剛有所緩和,敘利亞局勢又顯緊張。聯合國安理會2月4日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中國堅持通過和平、對話和政治方式解決問題的原則立場,同俄羅斯一道投了否決票…… 就意味著類似于干涉利比亞主權的聯合國決議,在敘利亞問題上不會再現。材料三:新華網開羅2012年2月15日電,埃及外長阿姆魯15日發表聲明警告說,敘局勢進一步惡化將對整個地區產生不良后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想要知道利比亞和敘利亞在地球上的相對位置,最好利用下列哪種地圖( A )(1分) A.世界政治地圖 B.世界地形圖 C.世界氣候圖 D.亞洲政區圖(2)根據材料一的地圖分析:利比亞和敘利亞共同瀕臨什么海?兩國分別屬于什么大洲?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什么?(4分)地中海、利比亞屬于非洲、敘利亞屬于亞洲、蘇伊士運河(4分)(3)閱讀材料二,分析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投了反對票說明了什么?(4分)中國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負責任的大國;中國遵循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聯合國活動,為維護世界和平作貢獻;中國是當今世界維護和平的重要力量。(從以上任意兩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得4分。)(4)為了避免材料三的“不良后果”, 國際社會解決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1分)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