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身邊的小事課前檢測今天的上學路上,你看到、聽到了什么?或在你的身邊發生了什么事情?說一說,注意把事件描述具體。可以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人,他在干什么;也可以說說你聽到了什么事情,等等。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發生幾件“驚心動魄”、令人“刻骨銘心”的事?英雄模范也永遠只是少數人,有的同學為了把文章寫得“感人淚下”而想盡辦法編造了一些轟轟烈烈的場面或曲折的情節,但往往適得其反,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實,我們的生活里并不是缺乏寫作文的材料,而是我們沒有注意,沒有發現,許多在我們看來是不屑一顧的小事有時恰恰就是非常好的素材。只有寫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才能寫出真情實感,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你觀察過班上的紙簍嗎,它怎么壞了一個角?這是誰的課桌,中間一道“三八線”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小事情可以體現大道理。被城管砸爛攤子靠在墻邊哭泣的老人為了生存,到處撿垃圾的老奶奶。為救災出一份力的乞丐。視而不見這就是我們年輕一代的素質嗎???垃圾堆里的少年的精神家園??兩兩計較自食其力。朋友,尊重一下他們吧!惹人喜愛的玉米棒棒……(一)寫清事情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在記敘的過程中可以靈活地采用“倒敘”“插敘”“前后照應”等方法。比較吸引人的結果放在開頭寫,激發讀者興趣;或在敘述中插入交待事情起因或一些能襯托主人公特點的事件,前后呼應,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把事情的經過寫詳細。 事情的經過是一件事的主體,是敘述的重點部分。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重要的是要善于把事情一層層地展開敘述。 如寫《學游泳》我們可以把學游泳的經過分為四個階段來寫:學悶水——背著漂板在水里學手腳各種基本動作——獨立地游較近的距離——嘗試到較深的區域游泳。在記敘時,我們應寫出事情的發展和變化。尤其應把人物的思想變化和細致的神態寫具體。如寫《學游泳》時,我開始心里很害怕,猶豫不決;后來在教練鼓勵下,鼓起勇氣,把心一橫,跳進水里;接著,學習取得了初步的成績,我漸漸來了興趣;最后,我在教練的保護下,得意地練習…… (三)重視寫好結尾。 文章的結尾可以采取“點明中心式”“首尾呼應式”“開放式(留有遐想空間式)”精彩的結尾不但能使文章結構完整,而且可以加深讀者對文章內容和中心的理解,使人回味無窮。 文章在最后來了畫龍點睛的一筆——“貨比三家不吃虧”,讓“事”升華到了“理”。小事已不再是小事了!只要我們經常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悟生活,便一定能發現每一件小事背后的深意,把小事寫得多姿多彩、與眾不同!關注身邊的小事,用今天所學內容,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把內容寫具體,字寫工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