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三第二單元第六課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框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教學目標】1、認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相信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促進基層群眾政治參與的好制度,有其獨特優勢,樹立制度自信。2、理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內容,會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釋村委會或者居委會的事例;會區分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知道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堅定堅持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2.科學精神:了解村委會和居委會的內容,能夠區分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3.法治意識:能夠依法參與基層群眾自治,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義務、行使憲法規定的權利。4.公共參與: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積極、主動、有序參與基層群眾自治。【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教學難點: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教學方法】采用視頻引導與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講授法與討論法結合【教學過程】新課教學:師:問題導入:由教材P65“探究與分享”引出本課課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有同學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拍到這樣一張照片:李家村的辦公樓前掛著三塊牌子,分別是中國共產黨李家村支部委員會,李家村村民委員會,李家村村務監督委員會。圍繞這張照片,大家提出不少問題:同學甲:這三個機構是層級相同的村級機構嗎?同學乙:村務監督委員會與另兩個是什么關系?同學丙:三個牌子掛在一起,說明三個機構的組成人員是一樣的吧?同學?。捍妩h支部委員會和村委會是什么關系?它們管的事情是一樣的嗎?同學戊:村委會是如何產生的?師:當我們學習完這節課后,這些疑問就會一一解開了。觀看視頻《改革先鋒”韋煥能: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探索者》并結合教材第一目知識,思考回答以下問題:1.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2.在我國,村民自治的機構是什么?它的性質和職能又是什么?3.村民自治的形式是怎樣的?4.以村民自治機構為例,說出居民自治組織及其性質、主要任務,以及居民自治的形式。生:觀看視頻后,自學教材相關知識,并回答以上問題師:教師在學生展示學習成果過程中穿插引導學生理解P65“研究與分享”的相關問題PPT展示拓展知識:1、基層政權包括------農村基層政權:鄉鎮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城市基層政權: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2、村黨支部:黨在農村最基層的組織,是本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團結廣大黨員和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斗堡壘,不屬于基層自治組織3、村務監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村務監督機構。負責村民民主理財,監督村務公開等制度的落實,其成員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在村民中推選產生,村務監督機構成員向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可以列席村民委員會會議,不從事具體的村務工作”。由此引出“探究與分享”的答案①村委會是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政權基層機關,不是基層國家機關,不是基層政府。村委會主任也不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是村民民主選舉產生的②鄉鎮政府與村委會是一種指導關系,村委會在鄉鎮政府指導下工作,非領導與被領導關系。③村支部是基層黨組織,領導村委會的工作,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④村務監督委員會獨立行使監督權,對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不從事具體的村務工作。師:引導學生總結基層群眾自治的意義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師:根據以上學習,引導學生說出在我國農村和城市,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哪些豐富多彩的基層民主實踐?并自主學習第二目知識。學生展示學習成果過程:1、民主選舉:①農村: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農村的村民委員會和城市的居民委員會,按法律規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選舉產生。在農村,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直接選舉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②城市:在城市,社區居委會正從過去的居民代表選舉,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選舉發展,選舉程序更加規范,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顯著變化。2、民主協商:①原因:城鄉基層的公共事務千頭萬緒,應該也必須由眾人商量著辦。只有本著有序參與的原則,讓居民或村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求同存異,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促成基層社會的和諧。②開展:我國城鄉的基層民主協商,在街道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也貫穿于基層治理的全過程。3、民主決策:①原因:城鄉基層的公共決策與每家每戶的利益直接相關。②要求:按民主決策要求,在農村,凡關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項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集體做出決定。在城市,社區公共事務的民主決策通過召開居民會議進行。4、民主管理:①要求:在法律上,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屬于本村的全體村民或本區的全體居民;在現實運作中,一般要通過一定的程序,授權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來進行。②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5、民主監督:①原因:負責城鄉基層公共事務管理的居委會和村委會,事實上都掌握一定的權力。要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必須實行民主監督。②要求:凡是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和需要讓基層群眾知曉的事項都應公開,讓每個居民或村民了解,還應對基層自治組織的實際管理工作進行評議。PPT出示“合作探究”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為此,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某縣S村堅持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投票選舉村委會成員,選出依法辦事、勤勞實干、熱心為村民服務的帶頭人;村民通過村民會議發表意見,參與本村公共事務的決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規民約,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通過強化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干部等形式,保證村民監督村委會和村干部的工作。上述一系列措施,有力促進了S村鄉村振興。認真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第二目知識,合作探究回答:材料中涉及到了哪些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實踐形式?①實行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選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②實行民主協商和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同歷決策過程,共享決策成果。③實行民主管理,共同制定村規民約,規范村民和村干部行為,共創幸福生活。④實行民主監督,通過強化村務公開等形式,保證村民監督村委會,守望共同家園。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地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要求: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板書設計】【課堂練習】1.在我國的現有政治體制中,農村村民委員會是我國的()A.基層政權組織B.基層自治組織C.黨的基層組織D.村級政府機關2.下列關于村民自治的說法正確的是:()①村民直接投票選舉村委會干部②村委會是我國最基層政權機關③村民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參與村務決策和管理④村規民約是實現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某地為治理村委會公章管理不嚴、隨意亂蓋公章現象,將村委會公章收存到鄉鎮政府“柜子”里,由鄉鎮政府“代管”。這一做法受到社會質疑而被叫停。叫停“村章鄉管”的主要理由在于()①鄉鎮政府承擔了過多的行政管理事務 ②鄉鎮政府沒有管理農村公共事務的職能?、坂l鎮政府不能代行村委會的自我管理權④應當維護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民主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某縣針對群眾普遍關注事項,在全縣各村推行“亮開政策、亮開受理、亮開辦理、亮開結果”工作法,及時公開工作安排部署、重點任務推進和惠民政策落實等情況,并依托“民情一點通”信息化平臺,讓群眾隨時隨地查詢。上述做法能夠()①提升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公信力 ②加強基層行政系統內部監督?、鄯奖愦迕裥惺姑裰鞅O督權?、鼙WC村民行使民主決策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BDD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