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綱要上第24課 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 說課稿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綱要上第24課 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 說課稿

資源簡介

第24課
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
說課稿
一、說課標要求
通過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認識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理解14年抗戰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意義。
二、說教材分析
本課為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八單元第24課全民族浴血奮戰和抗日戰爭的勝利。教材四個子目正面戰場的抗戰、敵后戰場的抗戰、東方主戰場和抗日戰爭的勝利,從不同角度烘托出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偉大以及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所做的重要貢獻。在整個高中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課的知識點在中國近代史占據重要地位,是高考乃至會考都常考的考點。
三、說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一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在初中學過相關知識,儲備了一定歷史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歷史學知識素養,所以在講授本課程的時候我主要是鞏固他們原有的的知識了解,同時在此基礎上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以及他們初中時期沒有深入了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學習。但學生欠缺史料閱讀能力,所以在上課時要多補充史料,培養學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四、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史實,認識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理解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理解十四年抗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意義。
2.過程與方法:運用抗戰地圖,梳理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重要貢獻;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探討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培養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五、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史實,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難點: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感悟中華民族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表現出來的英勇不屈的精神。
六、說教學方法
教法:以教師的講授法為主,同時貫穿著情景教學法、閱讀指導法、分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等。
學法:1、小組討論法:能夠鍛煉學生們的交流溝通、合作的能力。
2、史料閱讀學習法:能夠鍛煉學生們閱讀史料以及史料理解,獨立思考,歸納總結的能力。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展示平型關大捷和臺兒莊戰役兩幅圖片,設問反映的戰役是由抗日戰爭中哪一政黨領導進行的?
一一五師在平型關
臺兒莊戰役時的李宗仁
(二)講授新課
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中國VS日本)
“兩個戰場、兩條路線”
兩個戰場
兩條路線
國民黨
正面抗戰戰場
片面抗戰路線
共產黨
敵后抗戰戰場
全面抗戰路線
一.正面戰場的抗戰
師:介紹概況:(1)
淞滬會戰
1937年8月13日—11月:粉碎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企圖,為民族工業的內遷爭取了時間。
(2)太原會戰
忻口會戰
1937年9月:國共配合抗戰。這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的一次戰役。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3)徐州會戰
1938年1—5月:李宗仁指揮,臺兒莊大捷,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正面戰場取得最大勝利。
(4)
武漢會戰
1938年6—10月:是抗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1938年10月,武漢、廣州、失守后,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5)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最終取得勝利。
(6)戰時內遷(工業、高校)
生:閱讀教材,聽講。
師:評價:抗日戰爭防御階段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
材料一
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因此,這一階段國民黨正面戰場是我國抗戰的主戰場。這一階段歷時1年4個月…牽制日軍70萬人以上,而且付出了較大犧牲。…當時的正面戰場,對于打破日本帝國主義“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消耗日軍兵力和戰爭資財,迫使日軍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起了重要的作用。這些也在客觀上為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挺進敵后,開辟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材料二
從整個抗戰過程看…它始終堅持抗日的方針,沒有妥協投降,從而保證了抗戰的最后勝利。1937-
-1945
年,國民黨正面戰場共舉行過22次重大戰役,殲滅日軍100余萬,國民黨軍隊傷亡321萬。國民黨軍隊的廣大愛國官兵曾經在前線與日本侵略者奮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一切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的愛國官兵,都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貢獻了力量,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與紀念的。
生:結合材料和教材加以評價
二.敵后戰場的抗戰
1敵后戰場的開辟
師:講解①概況:八路軍、新四軍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
②戰法:作戰方法:地道戰、地雷戰、夜襲戰、麻雀戰等;
③意義:戰略上配合了正面戰場的作戰,牽制一半以上的在華日軍。
2.發動百團大戰
師:講解
背景:國民黨在抗戰上有所消極,反共政策明顯增長;,制造“皖南事變”。
時間:1940年8-12月
主要地區:華北
規模:參戰部隊最終達到105個團、20余萬人,斃傷日偽軍2萬多人
主要作戰目標:破襲日軍華北交通線為主。
影響:打破日軍“囚籠”。敵后戰場逐漸成為全國抗戰的主戰場。
蔣介石的電文:(9月4日電)“貴部窺此良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獎。除電飭其他各戰區積極出擊以策應貴部作戰外,仍希速飭所部積極行動,勿予敵喘息機會,徹底斷絕其交通為要。
百團大戰形勢示意圖
3.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鞏固
師:展示材料
1940年3月,中共中央發出《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強調敵后政權在性質上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權,規定在政權的人員分配上,“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占三分之一”。“三三制”在抗日根據地的全面推行,使統一戰線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和制度保證。
生:討論并加以歸納
①政治上:“三三制”
②經濟上:減租減息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
③軍事上:多次粉碎日軍“掃蕩”
三、東方主戰場
1.全民族抗戰
師:講解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各民族、各政黨、各政治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海外華僑積極捐款捐物,支援抗戰,數萬華僑青年回國參戰。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2.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
師:講解
標志:1942年1月1日《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3.聯合抗擊法西斯侵略
師:講解事件:①中國遠征軍人緬作戰
影響:中國遠征軍救援在日軍追擊下倉皇撤退的英軍,戰績名揚海外。
②參加開羅會議:
時間:1943年11月
《開羅宣言》的內容:決定了對日作戰以及戰后處分日本的基本策略,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四.抗日戰爭的勝利
1.中共七大
師:講解
①背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前夜,
②目的:為了系統地總結中國革命的基本經驗,為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作準備
③召開:1945年4至6月
④內容:提出了黨的政治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⑤意義: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生:閱讀教材并聽講
2.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①抗日戰爭的勝利:
師:講解進程:1945年,美國先后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蘇聯對日宣戰,蘇軍進入中國東北;解放區戰場展開全面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無條件投降詔書。9月2日,舉行日本投降簽字儀式。
生:閱讀教材并討論
②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師:設問: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生:閱讀教材并討論得出答案
a.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人侵所取得的第-次完全勝利,對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重要影響,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b.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風凰涅架、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三)課堂小結
對于本課所學習的內容做出總結,同時再次突出重點與難點,幫助學生們加深對于知識點的印象。
八、說板書設計
按照課程子目順序進行提綱式板書設計,此種設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緊扣教材,便于學生歸納總結;
2.內容具體明確,有利于學生記憶把握;
3.層次分明,簡潔明了,層次性與條理性清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商河县| 连城县| 繁昌县| 彭州市| 大城县| 惠来县| 邢台市| 辉南县| 灌南县| 平邑县| 漯河市| 黑龙江省| 霞浦县| 左权县| 苗栗县| 九龙县| 洛宁县| 大名县| 天峨县| 平阳县| 金沙县| 乐清市| 康马县| 卢龙县| 莱州市| 大兴区| 固阳县| 栾川县| 遂平县| 凤冈县| 小金县| 元阳县| 枝江市| 扎兰屯市| 五常市| 麟游县| 铜陵市| 科技| 井冈山市|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