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學11—12學年高一下學期三調考試(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北省衡水中學11—12學年高一下學期三調考試(全科)

資源簡介

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政治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選擇題共40題,非選擇題共4題。試卷共6頁。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卷Ⅰ(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60分。在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 進入2011年以來,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一直在高位運行。政府一方面采取
強有力的調整措施,另一方面,為了不影響居民生活水平,也采取諸多惠民辦法。深圳就開通了平價惠民蔬菜車,直接把物美價廉的蔬菜拉到小區賣。這表明
A.民主是專政的基礎 B.政府堅持依法行政
C.社會主義民主是真實的 D.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法旨在規范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行政強制行為目的在于
A.政府統一行使國家權力 B.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當家作主
C. 保障人民民主,擴大公民政治權利 D.促進政府認真履行職能,依法執政
3. 為學習《政治權利和義務》這一節課,小李在網上搜索到以下素材并分別按權利和義務對這些素材進行分類,其中正確的是
①某中學生通過寫信給本地政府就網吧治理工作提出意見
②重慶居民協助當地公安人員抓捕黑社會成員
③市民為“寧波軌道交通”規劃建言獻策
④武漢3人拒服兵役受行政處罰
A.①②為一類,③④為一類 B.①②③為一類,④為一類
C.①④為一類,②③為一類 D.①③為一類,②④為一類
4. 廣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一名高中生用“舉牌”的方式收集市民簽名,呼吁眾人反對花巨資統一改造地鐵
車站,該事件被媒體廣泛報道,有關企業和政府部門一周之內連作三次回應,最終表態改變初衷。該事件說明
①“舉牌”方式是參與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
②政府和公民的良性互動有賴于寬松的輿論氛圍
③公民的理性監督有助于規范公權力的行使
④重視基層話語權有助于推動科學民主決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2011年10月24日,包括北大、清華等高校專家在內的15名公民聯名向總理寫建議
書,提請國務院審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呼吁取消有關“學生在戶籍所在地報名參加高考和招生”的規定。專家聯名建議:
①是通過專家咨詢制度行使民主監督權
②是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③表明其有強烈的參與民主決策的熱情和意識
④表明其履行義務的意識不斷增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從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角度看,
其政治保證作用主要體現在:
①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②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③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 ④打擊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某地有一懶漢打電話要求“110”代買早餐。當地派出所接到這個“求助”電話時,
感到哭笑不得,但想到“110”的“有警必接、有難必幫、有險必救、有求必應”的承諾,還是買好早餐,送到“求助者”家中。這一事例可以看出( )
A.求助“110”要求警察送早餐是群眾的合法權利
B.警察給懶漢送早餐是一種警務職責
C.懶漢求助“110”買早點是一種濫用權利的行為
D.“110”有權拒絕買早點這樣的“求助”
8. “政府不能代替學校辦學,不能代替工廠生產,不能代替科研單位開展研究。”這說

①政府承擔重要的職能,并不意味著政府包辦一切
②有些事情政府辦不了,也不該辦
③政府應正確履行職能,把該管的管好
④政府機構太少,無法履行職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 到2010年底,我國已制定現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了對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集中清理工作,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從政府依法行政的角度看,法制的完善意味著
①權力行使范圍受到限定 ②權力運行過程受到監督
③減輕了政府的行政責任 ④提供了決策的科學依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近年來,黨和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民增
收。為形成城鄉一體化新格局,各級政府切實履行職責,提供社會公共服務。以下體現我國政府履行這一職能的是
①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的通過
②云浮市氣象局利用自身的網絡技術建立“農網”,為農民免費提供信息咨詢
③2011年我市政府加大對圈地不建、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④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試點、推廣、普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真知灼見在群眾中,新鮮經驗在群眾中,解決辦法在群眾中。”這要求政府
①堅持依法執政和科學執政 ②更好地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
③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④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我國古人有一句名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這句話主要強調
A.政府要履行職能 B.政府要依法執政
C.政府要接受監督 D.政府必須是廉潔的政府
13.2011年3月5日,財政部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關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指出,2010年中央財政用在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共計8898.54億元,增長19.9%。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政府
①積極履行了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②積極履行了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
③積極履行了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④堅持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從“利比亞撤僑”到“云南盈江震后救援”,我們看到在危難突發之際,一個國家有沒有“國家行動”關系著國家在公民心中的份量;一個國家有沒有“國家反應"檢驗著公民在國家心中的份量。這告訴我們
①公民的一切權益都應得到國家的尊重和保障
②我國尊重和保障人權
③公民承擔社會責任是獲得國家幫助的前提
④在我國,國家與公民之間是和諧統一的關系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了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當場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表決結果。這說明
①全國人大行使最高決定權 ②全國人大行使最高監督權
③人大與“兩院”互相監督 ④人大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2011年6月,湖南省臨澧縣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以整改工作未達到預期效果為由否決了臨澧縣政府一項關于重大污染問題整改的工作報告,并發出了本屆人大常委會第一份督辦函,要求政府繼續整改,5個月后再次向縣人大常委會匯報整改結果。
16.材料表明:
①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監督權
②政府是人大的職能部門,必須對人大負責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當代表應該有所作為、可以有所作為、能夠有所作為。”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康永恒說。根據材料,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①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②人大代表應密切聯系群眾,積極建言獻策
③全國人大嚴格行使執法權,維護經濟秩序
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民主的真實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2011年11月10日召開的山東省政協十屆二十一次常委會議要求,要把學習貫徹中共
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任務,緊緊圍繞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
積極為黨委政府決策當好參謀和助手。這說明人民政協
A.依法行政,履行文化職能 B.堅持黨的領導,積極履行職能
C.共商國是,凝聚多種力量 D.參加政治協商,進行法律監督
19.2011年12月25日報道,武漢市委市政府自4月份掀起以“打造全國發展軟環境最優城市”為目標的“治庸問責”行動,劍指吃、拿、卡、要等50種損害發展環境行為,以及得過且過、業績平庸等10種“庸病”。開展“治庸問責”
①有利于充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民主權利 ②有利于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地位
③有利于建立起具有權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④體現了我國政府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0.富裕,是各族人民群眾共同的心愿。南疆三地人多、地少、收入低,幫助南疆地區各
族農牧民脫貧成為“十二五”期間新疆要啃下的“硬骨頭”。啃下這塊“硬骨頭”
①能為鞏固南疆地區民族團結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
②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③有利于完善區域自治,促進和諧穩定 ④有利于提高新疆的綜合競爭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1.在制訂“十二五”規劃期間,“民進”中央通過座談會、致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建議書等形式,提出要加大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力度,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這表明“民進”
①組織上接受共產黨的領導 ②政治上接受共產黨的領導
③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協商 ④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職能
A.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聯合國安理會2011年3月17日通過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并要求有關國
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利比亞平民和平民居住區免受武裝襲擊的威脅。我國在聯合
國安理會關于利比亞問題決議上,投了棄權票,對安理會及其作用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負有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
②對于程序問題和實質性問題的決定投棄權票不算反對,不影響決議的通過
③是聯合國大會這一主要審議機構的附屬機構
④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無論投棄權票、反對票還是贊成票由中國自己決定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3.2011年2月3日,聯合國在紐約總部舉行“國際森林年”啟動儀式,將2011年定為
國際森林年,這一活動旨在提高人們對各類森林的保護、可持續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意
識,激勵人們共同努力,采取保護森林的行動。上述事實表明
①國際組織在現代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②國際組織是發展國家間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的紐帶
③協調國際間政治、經濟關系是國際組織的職能
④國際組織是爭取世界和平的重要組織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衡水中學高一某班一政治學習小組就“進入21世紀,美、歐、印、日先后宣布或開展了各自的月球探測活動,國際再掀探月熱”的問題進行討論。你認為最能反映他們此次討論的主題是
A.全球太空探索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B.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C.世界各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D.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5.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就是中國領土,要求日本巡邏
船不得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所謂維權活動,更不得采取任何危及中國漁船和人員安全的行為。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表明
①政府必須維護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我國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增強
③日本推行強權政治 ④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6.亞太經合組織(APEC)是區域經濟合作的新形式。APEC通過獨特的方式推動成員之間
加強合作。下列選項能夠體現其獨特方式的是
A.強調集體行動,促進共同繁榮與發展 B.遵循公平競爭原則和自由貿易的原則
C.為本地區共同利益而保持經濟的增長和發展
D.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
27.繼嫦娥一號、二號成功發射后,嫦娥三號在2013年將直接奔向月球……,2025年我國有望實現首次載人登月。我國實施探月工程的政治意義在于
①增強科技實力,不斷提升國際地位 ②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③發展高新技術,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④確保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8.2011年10月以來,有關中國是否會出現營救歐洲(歐元)的相關報道占據世界媒體。對此,中國政府給出了明確的答復——中國救助歐元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出手相救也必須是有前提條件的!這一態度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中
A.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 B.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的宗旨
C.相互尊重主權的基本原則 D.維護我國獨立和主權的基本目標
29.面對歐洲債務危機風波迭起,歐元區成員國內掀起了“該不該繼續使用歐元”的爭論。
為此,英國螺持“不再掏出一個便士”救歐洲,德國和法國不想盡全力去援助歐元區,
希臘和意大利也都提出退出歐元區的想法。歐元區是否分裂取決于
A.主導整個歐元區的成員國的統治階級意志
B.成員國是否享有主權國家的獨立權管轄權
C.歐元區國家的共同利益及協調矛盾的效果
D.國際社會處理歐元區國家之間矛盾的能力
美國國務院24日宣布已批準美企對臺灣地區出售價值5000萬美元的雷達。奧巴馬政府已經就3項小型對臺軍售通知國會。據此回答30-31題。
30.對于美方的上述行為,中方表示堅決反對。這說明
A.美國的“臺獨”立場干涉了中國內政 B.中美雙方沒有共同利益可言
C.當代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D.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31.針對國際關系的復雜形勢,我們必須堅持
A.人民民主專政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2.哲掌是“智慧之學”。在占漢語里,知識的“知”字通假“智”,但有知識不等于有智慧。要將具體知識轉化為哲學智慧,應
A.發揮哲學智慧不斷揭示具體領域的規律
B.離開具體知識對整個世界進行深入思考
C.對豐富的具體知識加以概括、總結和反思
D.堅持科學性與革命性,推動具體知識向前發展
33.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釣了非常多的魚,但每釣上一條魚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魚,他都丟回河里。旁觀人見了不解地問:“別人都希望釣到大魚.你為什么將大魚都丟回河里呢?”這人不慌不忙地說:“因為我家的鍋只有尺這么寬,太大的魚裝不下。” (原文的批注是:不讓無窮的欲念攫取己心) 這一故事表明的是一種“夠用就好”的生活態度。當人們在吃到飽的自助餐廳,毫無忌憚的吞食,那可真是一個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夠用的,不必貪求,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修煉。這則故事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真正的哲學
A.能夠提供人們正確的思維方法
B.能夠指導人們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
C.教導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得與失、進與退的關系
D.告訴人們如何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34.下列關于哲學、世界觀、具體科學三者之間聯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B.哲學包括世界觀和具體科學
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D.世界觀決定哲學,哲學決定具體科學
35.對世界觀、方法論、哲學三者之間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哲學既是世界觀的學說,又是方法論的學說
②要有世界觀和方法論就必須學習哲學
③不同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同
④科學的世界觀決定科學的方法論,二者構成哲學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36.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于2011年5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我國成功完成鯉魚全基因組測序,為鯉魚基因組輔助育種研究、優良品種快速培育提供了重要基礎。這項研究成果對哲學研究有重要啟示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A.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 B.哲學是關于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學問
C.自然科學的發展促進哲學發展,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D.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與總結
37.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地震造成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4號機組發生核泄漏事故,可見人類在處理與自然的關系上要更加謹慎,由此引發了人們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思考。這說明
A.哲學源于人們對災難的思考 B.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C.真正的哲學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學源于生活,源于對實踐的追問和思考
38.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發生后,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應該說核電總體上講還是一種比較清潔的能源,排放的污染物比較少。但是如果發生事故,面臨的是可怕災難。這對我
們今后看問題有重要的哲學指導意義。這告訴我們
①以高高懸浮在空中的思想樓閣——哲學為指導 ②哲學源于生活也能指導人們生活
③我們不僅要理解哲學知識,還要運用哲學知識 ④哲學是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9.2011年1月9日,西南財經大學《財經科學》刊登了題為《從哲學層面,用兩種世界觀預測2011年的軍事政治、經濟》的文章。下列說法符合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有
①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②世界觀是零散的、樸素的,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思想體系
③世界觀與哲學都把整個世界當作研究對象
④哲學與世界觀都可以自發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0.2011年5月13日,中央黨校校長習近平強調,我們的領導干部要正確判斷形勢,在錯綜復雜的形勢變化面前保持頭腦清醒,全面看待前進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推動社會的變革與發展,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都要學好哲學。要學好哲學的原因是
①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②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③哲學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功能 ④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卷Ⅱ(非選擇題 共40分)
(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二、主觀題。(共計4大道題,41題13分,42題6分,43題12分,44題9分)
4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11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莊嚴宣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從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夯實了立國興邦、長治久安的法制根基,從法律上解決了國家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進入了新階段。
有人認為,只要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就能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請對此觀點進行評析。(13分)
42.近年來,我國“農民荒”現象越來越嚴重。所謂“農民荒”,就是從事種植業的合格勞動者(農民)的供給大幅減少。我國現在進城務工人員超過2.4億,目前轉移出去的幾乎都是農村勞動力中的“精英”。“農民荒”的蝴蝶效應:許多欠發達鄉村在換屆選舉中都遇到或多或少的后備干部不足的問題;農民的利益、民主權利受到損害;我國每年丟荒的耕地有近3000萬畝,農田水利設施找不到人維護修整,新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遲遲無法進行;新觀念和新技術的推廣在農村失去渠道,農村的科技創新能力幾乎歸零……。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請你為發展農村基層民主提出建議。(6分)
43.(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1年2月22日,利比亞發生騷亂;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3月19日,法、美、英等西方國家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利比亞動蕩是部落矛盾的延續,部落倒戈的主要原因更多是恩怨情仇,整個國家幾乎看不到現代化進程。
【材料二】 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來,我們貫徹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創建發展和完善,從“和平解放”到“跨越發展”再到“美好生活”,西藏60年來所取得的跨越上千年的巨大成就,贏得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喜人局面。
(1)結合材料一,說明利比亞政局動蕩及遭受打擊給我們哪些警示?(6分)
(2)結合材料二,簡述西藏取得穩定發展大好局面的原因。(6分)
44.近期西方輿論“捧殺”中國的勢頭甚囂塵上,片面夸大中國的實力和影響,頻頻拋出“中國責任論”——“能源消費責任”“碳排放責任”……旨在促使中國按照西方意圖進行政策調整,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從而遏制中國的發展。對此,我國政府一直堅持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國家的理念。但是,中國責任決不是一種被強加、依附于別國的所謂責任。我們的責任明確而清晰:共擔責任、責任均衡。
從政治生活角度,結合材料,你認為我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是如何堅持國家利益與國際責任相統一的。(9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政治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60分)
1—5 CBDCB 6—10 ACDAB 11—15 DCDAA 16—20 DDBBC
21—25 DCABD 26—30 DACCD 31—35 ACCCC 36—40 CDCAB
二、非選擇題(共計4大道題,41題13分,42題6分,43題12分,44題9分)
41.【命題立意】本題以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為背景,主要考查了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解析】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需要多個方面,該觀點只是強調了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從中可以看出具有片面性。
【答案】①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律體系的完善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為人民當家作主、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提供法律保障。該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
②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僅需要法律體系的完善,也需要制度的完善。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為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提供制度保障。(4分)
③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還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揮中國共產黨在建設政治文明中的領導核心作用。(3分)
④此外,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還需要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增強廣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感、責任感。要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題中觀點具有片面性(3分)。
42.①實行村民自治,以保證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2分)
②保障村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權利,實現當家作主。(2分)
③必須把實行農村村民自治,發展農村基層民主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層性工程重點推進,加強對農村后備干部的培養,提高其政治素養、管理能力,帶領村民共建祥和文明小康新農村。 (2分)
43.【解析】第(1)問,注意從材料信息找出方向,部族糾紛的信息明確指向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看不到現代化進程又與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又密切關系。第(2)問,材料二信息中的“解放”、“基本原則”、“自治制度”、“巨大成就”都有明確的指向性。
【答案】(1)利比亞局勢警示我們:
①必須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穩定是福,動亂是禍,一個穩定的環境,不僅是國家發展所需,也是13億中國人民的福祉所在。(2分)
②必須加快我國現代化進程,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發展才是硬道理、貧窮落后就要挨打。(2分)
③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2分)
(2)西藏之所以取得大好局面:①和平解放,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2分)
②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促進了西藏地區的跨越式發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新型民族關系。(2分)
③實行和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極大地調動、激發了西藏人民的積極性,維護了國家統一與安全。(2分)
44.【解析】根據材料中“西方輿論、我國承擔國際責任、共擔責任”等關鍵信息,調動維護國家利益、外交政策、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關于中國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等知識說明措施。
①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的對外活動都是為了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3分)
②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維護國家利益。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勇于承擔國際責任,凸顯負責任的大國地位,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形象。(3分)
③主權國家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面對全球氣候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為應對全球氣候問題作出巨大的努力,積極承擔相應的責任。(3分)
④中國主張在聯合國的框架范圍內,在遵守聯合國宗旨和原則的基礎上,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問題,做到了維護國家利益與承擔國際責任的統一。(3分)(每點3分,回答出三點即可)河北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地理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10分鐘。
單選題。(每題1分共60分)
1.以下區域劃分是按地理綜合指標劃分出來的是
A.干濕地區 B.自然區 C.高原區 D.熱帶雨林區
讀我國某省區按某種自然指標劃分出來的四大區域圖,回答2題。
2.圖中四大區域的劃分指標最可能是
A.積溫的多少
B.夏季風影響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
D.年太陽輻射量的多少
3.下列關于圖中四大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A.區域界線是明確的
B.區域內部某些特征相對一致
C.區域之間差異性突出
D.四大區域是相互聯系的
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2題。
4.區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暖濕 D.干熱
5.區域中的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區,主要是因為
A、河谷地區水源充足 B、河谷地區光照充足
C、河谷地區氣溫較高 D、河谷地區地形較平坦
6.有關三大經濟地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除了港澳臺外,其他沿海省區全部屬東部經濟地帶
B.東部經濟地帶經濟發展最快,發展水平最高
C.近年來東西部差距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D.自然差異是導致東西部經濟差異的主導因素
7.下列省份完全屬于東部經濟地帶的是
A.遼寧、河北、福建、海南 B.山東、江蘇、安徽、河南
C.山西、江西、廣東、廣西 D.湖南、浙江、吉林、內蒙古
8.區域發展階段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確的是
A.以傳統農業為主體—工業化—綜合發展 B.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綜合發展—工業化
C.工業化—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綜合發展 D.綜合發展—以傳統農業為主體—工業化
9.某山因毀林開墾,使林中大批蛇逃竄至山下農田。幾個月后,該地谷物竟出現前所未有蟲害,嚴重威脅農業生產。造成這種嚴重蟲害的原因可能是
A、該地生長谷物的農田為害蟲生存和繁殖提供了特別良好的環境
B、蛇的到來為害蟲迅速繁殖和蠶食谷物給予了保護
C、蛇到來后大量捕食了害蟲的天敵——青蛙,破壞了它們三者之間相對平衡關系
D、由于氣候等自然原因特別適合害蟲生長繁殖,加上人為防治不力等引起
10.下列關于我國南北方傳統民居的差異與對應形成原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受宗教思想的影響
B.從北到南,房屋進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漸增大----便于雨水的排瀉和屋內通風納涼
C.建同等面積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區地價和建筑材料價格高
D.建同樣高度的多幢樓房,北方樓房的南北間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區地廣人稀
內蒙古西部的額濟納旗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片綠洲,每當夏季,發源于祁連山的弱水流經甘肅最后到這里匯集成許多季節性的湖泊。20世紀50年代,這里的許多地方都是江南水鄉的景色,但是到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上游地區不斷截流引水,使到達額濟納旗的河水急劇下降,許多湖泊、沼澤消失了,胡楊林枯死了,世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據此完成2題。
11.冬季額濟納旗的湖泊水量變化規律是
A.收入小于支出,湖水減少 B.收入大于支出,湖水減少
C.收入于大支出,湖水增多 D.收入小于支出,湖水增多
12.額濟納旗附近茫茫沙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受人類活動影響 B.受沿海到內陸水分條件變化的影響
C.受從低緯到高緯熱量條件變化的影響 D.受水熱條件垂直方向上變化的影響
讀下表“我國東、中、西部農業產業結構及變化”,完成3題。
東部 中部 西部 Ⅰ全國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種植業(%) 59.73 51.9 66.4 57.5 65.96 62.9 63.13 55.6
林業(%) 4.2 3.5 4.89 3.9 4.64 4.1 4.51 3.8
牧業(%) 26.28 27.0 25.52 32.7 28.34 31.2 26.43 29.7
漁業(%) 9.79 17.6 3.2 5.9 1.05 1.8 5.93 10.9
13.表中三個地帶,農業構成差異最大的農業部門是
A.種植業和林業 B.林業和牧業
C.漁業和牧業 D.種植業和漁業
14.20世紀90年代以來,三個地帶農業部門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A.種植業和林業 B.林業和牧業
C.漁業和牧業 D.種植業和漁業
15.造成三個地帶農業部門差異的主要自然區位因素是
A.氣候、勞動力、自然資源 B.科學技術、勞動力、交通運輸
C.氣候、地形、自然資源 D.氣候、地形、科學技術
當前,全球服務外包正成為國際商務活動中的新浪潮,廣泛應用于IT服務、人力資源管理、金融、會計、客戶服務、研發、產品設計等眾多領域,也是當今世界新一輪產業革命和轉移的新趨勢。該圖是全球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示意圖,完成2題。
16.影響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第一階段轉移的最主要區位因素是
A.工業基礎雄厚 B.大量廉價勞動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較高
17.中國正成為全球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的主要國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區位條件是
A.IT產業迅猛發展 B.自然資源豐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費市場廣大
為進一步發展山西經濟,使資源大省轉化為經濟大省,調整產業結構勢在必行。據此回答3題。
18.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為我國最大的火電基地,其電力主要輸往
A.西南、西北地區 B.京津、華北地區
C.東北和華北地區 D.華東、華南地區
19.能源工業作為山西的支柱產業,對山西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有
①調整全省生產力布局,加快城市化進程
②供給充裕可靠的能源,改善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③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農村人口向外省流動
④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環境質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不合理的采礦對山西的環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包括
A.降水減少 B.氣溫升高
C.廢渣占據農田 D. 地面崎嶇,地下水位升高
讀下圖,回答2題。
21.甲省與乙省自然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A.水循環類型      B.植被類型 C.氣候類型 D.土壤類型
22.乙省向甲省轉移的主要產業是
①技術密集型產業 ②資金密集型產業 ③資源密集型產業 ④勞動密集型產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讀下面我國北方某地區城鎮分布圖,回答2題。
23.對當地工業區位選擇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
A.原料 B.勞動力
C.市場 D.科技
24.當地工業生產最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A.臭氧層空洞 B.光化學煙霧
C.赤潮 D.地表植被破壞
目前,風電成本和電價與傳統的火電相比,明顯偏高。世界風能理事會在2007年發表觀點認為:“風電制造成本下降,60%依賴于規模化發展,40%依賴于技術進步。”讀下圖回答2題。
25.與火電相比,風電開發
A.不受地域限制   B.技術成熟,規模大
C.成本低,市場大 D.綠色能源,基本無污染
26.火電成本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①煤炭資源價格上漲 ②勞動力價格不斷增加 ③設備價格不斷上漲 ④環保成本不斷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7.西氣東輸的西段與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路徑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A.弘揚愛國主義熱情 B.屬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
C.地形比較平坦 D.勞動力資源豐富
下圖為“資源跨區城調配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2題。
28.關于圖中序號 ① 代表的資源及調配線路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B、①②③中,①沿線的氣候變化最大
C、主要牽涉工程問題,不會出現生態問題
D、沿途水質的保護也是調配能否成功的關鍵
29.關于圖中②③資源調配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②資源的調配促進東部地區發展有色金屬的冶煉工業
B、②資源調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
C、③工程調配的資源其形成與地形、氣候關系密切
D、③工程調配的資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下圖所示為我國規劃中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兩條輸水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
30.關于該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河,航運條件優越,水運便利
B.該工程的實施將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
C.圖示區域南部森林覆蓋率高,滑坡、泥石流等不易發生
D.修筑梯田是協調本區農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
31.下列山脈中,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必須穿越的是
A.秦嶺 B.昆侖山 C.巴顏喀拉山 D.南嶺
32.“MADE IN CHINA”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最主要區位優勢是
A.中國經濟增長迅速 B.中國資源豐富
C.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 D.科技水平高、產品質量上乘
讀我國西北部內陸兩地景觀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33.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
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
D.水井周圍地區農牧業活動較頻繁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34.在乙地區,可能反映該地區綠洲萎縮的現象有
A.沙塵暴頻度減少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
C.土壤鹽堿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流域原始生態環境脆弱。近年由于降雨和徑流減少,草場退化,土地沙化,使本來就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更加惡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區開展水土綜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讀下圖,回答2題。
35.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崎嶇,河流眾多 B.地處青藏高原,氣候寒冷
C.光照弱,植被覆蓋率低 D.生物種類單一,數量少
36.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區開展水土綜合治理工作,切實可行的措施是
A.改良耕作制度、實施圍欄封育、輪封輪牧
B.大力實施以喬木為主的植樹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蓋率
C.充分利用水資源發展灌溉,擴大耕地面積
D.引進物種,增加生物種類,提高生態環境的穩定性
讀田納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圖,回答2題。
37.關于田納西河流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田納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
B.田納西河流域屬于溫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期
C.田納西河流域水系發達,支流眾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D.田納西河流域礦產資源貧乏
38.下列有關田納西河流域經濟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擁有全美最大的水電、火電、核電相結合的電力系統
C.工業以高能耗的機電、塑膠等工業為骨干
D.農業以發展溫室蔬菜生產為主
資源枯竭型城市往往因資源開采而興、資源枯竭而衰。最新資料表明,目前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已達72個。解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問題已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據此回答2題。
39.解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下列措施中不適當的是
A.開發利用廢礦資源 B.開發可替代能源
C.積極發展非礦產業 D.枯竭型城市整體搬遷
40.“礦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將轉型目標鎖定“現代農業”,其原因可能有
①礦區有大量廢地,人均土地資源豐富 ②交通條件優越
③現代農業市場前景廣闊 ④國家政策的支持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加快能源開發,是保證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之一。圖是“煤變油”工藝流程示意圖。回答下列3題。
41.目前,我國正在內蒙古自治區啟動“煤變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區域內石油消耗量巨大 B.區域內煤炭資源十分豐富
C.區域內科技力量強大 D.區域內輸油管道密集
42.從圖示信息看,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程實施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A.工藝流程復雜 B.環境污染嚴重 C.水資源短缺 D.消費市場狹小
43.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扶持燃氣汽車的發展,原因是
A.我國天然氣儲量豐富 B.我國石油資源短缺
C.世界油價上漲 D.緩解大氣污染和汽車能源緊張
《國際金融報》報道: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在30年前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改革開放之初,這里誕生了國內第一條牛仔褲。30年后,這里聚集了幾十萬外來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產基地和華南摩托車、汽配產業重要地標。每天,這里有250萬件牛仔服被生產出來銷往世界各地。數據顯示,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但2008年新塘仍完成工業總產值797億元。據此完成3題。
44.新塘誕生國內第一條牛仔褲時,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以發展小城鎮為主導 B.區域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增強
C.基本形成了城鄉一體化和城市群體系 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轉變
45.30年來,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新塘得以迅速發展,主要得益于
①靠近港澳和東南亞 ②平原廣闊,土壤肥沃 ③改革開放的政策  ④海運便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6.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哪方面發展條件稍差
A.良好的區位,便捷的交通 B.廣闊的經濟腹地
C.充足的農副產品供應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
在兩個相同的長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濕的土壤分別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從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個盒子內,將一塊微濕的海綿壓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見下圖)。分別用兩個噴水壺往“小山”上灑等量水,模擬降水。觀察、比較兩個盒子內水面變化情況。回答3題。
47.放有海綿的盒子的水面與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稍許 B.高度較低 C.高度相同 D.無法確定
48.實驗中海綿代表的地理環境是
A.黃土塬 B.沙灘地 C.沼澤地 D.自流盆地
49.該實驗模擬的地理事實是
A.湖泊能夠調節空氣濕度 B.坡度變化會改變地表徑流量
C.降水變化能夠影響自然環境 D.濕地能夠吸納地表徑流
從2007年春季開始,河北張家口市赤城縣、承德市灤平、豐寧三縣200多個行政村的農民不再在潮河、白河流域種植水稻,“退稻還旱”,10萬畝原有的高產田水稻全部改種玉米等耐旱農作物。下圖為京津及其附近區域圖,據此回答2題。
50.承德市潮河流域之所以要實施“稻改旱”工程,主要原因是
A.種水稻的收益不如種植玉米等旱地作物,實施“稻改旱”可增加農民收入
B.實施“稻改旱”可減少農業用水,從而為北京提供更充足的水源
C.該地地勢低洼,種水稻加劇了當地的漬澇狀況
D.該地是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水熱條件不適合種植水稻
51.承德、張家口地處京津唐工業基地附近,但工業卻遠落后于河北其他許多城市,其發展工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
A.遠離原料和能源產地,又缺乏鐵路等大運量、快速的運輸方式
B.位于北京的上風、上水地帶,工業的發展受到環境的制約因素多
C.當地工業用水短缺,又是旅游區,不宜發展工業
D.地處燕山山地,地質災害多
讀下面“某國灌溉用水量示意圖”,據此回答2題。
52.圖中的蔬菜水果和灌溉農業區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53.丁地區灌溉用水量較少的原因是
①氣候較濕潤 ②河流湖泊眾多 ③以耐旱作物為主 ④以乳畜業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圖中A地區為“匯源果汁番茄汁”的主要原料產地,甲、乙兩圖分別是該區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2題。
54.該原料產地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
①大氣降水 ②高山冰雪融水 
③附近湖泊的水 ④河流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5.與華北平原相比,圖示區域發展番茄種植的優勢條件是
A.熱量充足 B.光照豐富
C.土壤肥沃 D.水源廣布
讀下面“魯爾區各產業人數的變化圖”,完成2題。
5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表示第二產業,b表示第三產業,c表示第一產業
B.1985年后,a產業就業人數迅速升高的原因是積極發展新興工業
C.從1970年開始,b產業就業人數逐年下降的原因是魯爾區經濟一直處于衰落狀態
D.1999年,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所占比重達60%以上
57.魯爾區從1970年約220萬人到1983年約195萬人,人口數量減少的原因可能是
A.魯爾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0,但招募了大量勞動力
B.魯爾區因傳統工業的衰落,有大量人口遷出
C.魯爾區人口自然增長率雖然很高,但有大量人口遷往到南部斯圖加特等地
D.既有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影響,也有人口遷移的影響
讀下列材料,回答3題
材料一 據報載,內蒙古烏海市近幾年大量興建開發區,引進高耗能產業。
材料二 新華社北京2005年2月3日電 進入2005年不久,國家環保總局陡然發力,叫停了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在建項目。
58.內蒙古烏海市引進高耗能產業的資源基礎是
A.太陽能資源異常豐富  B.因近黃河,水利資源豐富
C.煤炭資源豐富 D.風能資源豐富
59.以下可能被烏海市引進的工業是
A.電子計算機制造    B.煉鋁廠 C.畜產品加工廠 D.羊毛衫制造廠
60.如果烏海市的某些企業也在被環保總局“叫停”之列,則可能因為
A.當地資金不足 B.涉嫌違法批地
C.造成農民失業 D.產生工業三廢
二、綜合題(每空1分,共40分)
1、讀“某區域發展變化圖”,結合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交通運輸和城市發展的角度說明圖中所示地區空間結構的變化 、
、 。
(2)一般來說,在區域發展的早期,該地_______________經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在區域發展的中期,_____________經濟比重迅速上升;在區域發展的晚期;三大產業的比重由大到小呈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2、讀香港主要工業占進出口總值比例變化圖
(1)從總體趨勢看,香港的 工業比重逐漸下降, 工業比重持續上升。
(2)圖示的變化反映了香港工業由 密集型向 密集型轉變的趨勢。
(3)香港工業占其區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降至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有( )(雙選)
A.第三產業發展迅猛 B.工廠轉移到深圳等地
C.工業生產持續衰退 D.政府限制工業原料進口
3、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1年春節期間,為滿足烏魯木齊市場的需求,大批的新鮮蔬菜瓜果從海南運往新疆。
材料二 新疆和田地區保護綠洲的三道防線示意圖
(1)海南島和新疆發展農業生產的氣候優勢分別為(  )
A光照水源 B.熱量 光照 C.降水 熱量 D.熱量 水源
(2)受地理位置、地形、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兩省區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外,海南還有________________,新疆還有________________。
(3)新疆和田地區河流補給水源來自______________;海南的河流補給水源來自 _____ ;
(4) 三道防線中,林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林帶的保護,綠洲地區的風速比沙丘地區________,氣溫日較差比沙丘地區________。
4、讀我國西北地區局部地區圖完成問題
(1) 在此地引水灌溉容易產生 環境問題,目前,該地區最大的環境問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為防止附近鐵路被沙漠覆蓋主要采取了 ___ 、 __ 有效措施
(2)圖示地區豐富的新能源資源主要有 _________ 、 __________ 。
5、2011年6月17日,由安徽省教育廳、科技廳、經信委和巢湖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產學研對接會在巢湖市召開。“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如下圖)的成立,將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讀圖,回答問題
(1)某地理興趣小組為探究圖示區域每年防洪壓力較大的原因,繪制了下面框架圖,請幫助他們完成。
(2)國家批準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承接產業轉移,從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考慮,是由于本區域具有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優勢條件
(3)產業轉移對皖江地區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有利: 、
不利: 。
6、材料一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9年1~6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2 209萬噸。
材料二 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比較表(注:運輸費用以到達大連為準)。
含油量 運輸費用(元/kg) 生產成本(元/kg) 生產方式
國產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型
進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約型
東北平原地區是我國農業機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較高的農業區,從自然條件來看,這里有利于機械化、水利化建設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東北作為我國傳統的大豆主產區,商品率較高,其突出的區位優勢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 。
(3)據統計,我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相當于國內大豆的總產量,進口大豆在我國暢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三調答案:
一、選擇題:
1-10 BCAAC DAACB 11-20 ABDAC DABAC 21-30 ACADD CCDCB
31-40 CCDCB AABDB 41-50 BCDAB BBCDB 51-60 BADCB DDCBD
二、綜合題
1.(1)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周圍出現衛星城,交通線路不斷增多,交通網絡不斷完善。
(2)農業 工業 三 二 一
2.(1)紡織,電子電器
(2)勞動力,技術 (3)AB
3.(1)B  (2)海洋運輸 管道運輸
(3) 昆侖山冰雪融水;大氣降水
(4) 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小 小
4.(1)引起土壤次生鹽漬化 土地荒漠化 ①在沙丘上扎設草方格狀沙障(擋風墻)②種植沙生植物。
(2),風能、太陽能
5.(1)從上到下依次填空:降水豐富且集中 支流眾多 地勢低平
(2)地理位置鄰近 長江水運便利
(3)經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促進產業分工與合作;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影響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環境:可能加劇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6.(1)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
(2)土地肥沃 地廣人稀
(3)價格低 含油量高
圖例

沙地
草地


沙地
草地



沙地
草地
水井
圖4河北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度高一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 物理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共4頁,第Ⅱ卷共4頁。共110分。考試時間11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1. 下列關于電場強度的兩個表達式E=F/q和E=kQ/r2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E=F/q是電場強度的比例式,F是放入電場中的電荷所受力,q是產生電場的電荷的電荷量
B.E=F/q是電場強度的比例式,F是放入電場中電荷所受的力,q是放入電場中電荷的電荷量
C.E=kQ/r2是點電荷場強的計算式,Q是產生電場的電荷電荷量,它不適用于勻強電場
D.從點電荷場強計算式分析庫侖定律的表達式,式是點電荷q2產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1處的場強大小,而是點電荷q1產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2處的場強大小
2.在如圖所示的四種電場中,分別標記有a、b兩點.其中a、b兩點的電勢相等,電場強度相同的是 ( )
A.甲圖中與點電荷等距的a、b兩點
B.乙圖中兩等量異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與連線等距的a、b兩點
C.丙圖中兩等量同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與連線等距的a、b兩點
D.丁圖中勻強電場中的a、b兩點
3.在真空中有一勻強電場,電場中有一質量m=0.01g,帶電荷量q=-2×10-8C的塵埃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g=10m/s2,則( )
A.場強的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右 B. 場強的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左
C.場強的方向一定豎直向上 D.場強的大小一定為E=5×103N/C
4.如圖所示,兩平行金屬板豎直放置,板上A、B兩孔正好水平相對,板間電壓為500 V.一個動能為400 eV的電子從A孔沿垂直板方向射入電場中.經過一段時間電子離開電場,則電子離開電場時的動能大小為 (  )
A.900 eV  B 500 eV C.400 eV D.100 eV
5.一個帶電小球在空中從點a運動到點b,這一過程重力做功5 J,電場力做功2 J,克服空氣阻力做功l J,由此可以判斷小球從點a運動到點b的過程中,有關能量的變化是( )
A.重力勢能減小5 J B.電勢能增大2 J C.動能增大6 J D.機械能減小3 J
6.如圖所示,在球殼內部球心放置帶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球殼內有A點,殼壁中有B點,殼外有C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EA>EC>EB B.A、B、C三點的電勢φA=φB>φC
C.EA>EB>EC D.A、B、C三點的電勢φA>φB>φC
7.人造衛星繞地球沿橢圓形軌道運動,衛星在近地點處的動能Ek1、重力勢能EP1和機械能E1與遠地點處動能Ek2、重力勢能EP2、機械能E2的關系是 (阻力不計) ( )
A.Ek1>Ek2,EP1>EP2,E1>E2 B.Ek1>Ek2,EP1<EP2,E1=E2
C.Ek1<Ek2,EP1>EP2,E1=E2 D.因衛星所受重力是變力,故無法比較
8. 如圖所示,實線為不知方向的三條電場線,從電場中的M點以相同的速度飛出a、b兩個帶電粒子,a、b的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a、b只受電場力作用),則(  )
A.a一定帶正電,b一定帶負電
B.兩個粒子的電勢能一個增加,一個減小
C.a的速度將減小,b的速度將增加
D.a的加速度將減小,b的加速度將增加
9. 傳感器是把非電學物理量(如位移、壓力、流量、聲強等)轉換成電學量的一種元件。如圖所示為一種電容傳感器,電路可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電路中a、b構成一個電容器,b是固定不動的金屬板,a是能在聲波驅動下沿水平方向振動的鍍有金屬層的振動膜。若聲源S發出頻率恒定的聲波使a振動,則a在振動過程中( )
A. a、b板之間的電場強度不變 B. a、b板所帶的電荷量不變
C.向右位移最大時,電容器的電容最小 D.向右位移最大時,電容器的電容最大
10.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連線和中垂線如圖所示,現將一個帶負電的檢驗電荷先從圖中的a點沿直線移動到b點,再從b點沿直線移動到c點,則檢驗電荷在此全過程中( )
A.所受電場力的方向變化 B.所受電場力的大小恒定
C.電場力一直做正功 D.電勢能先不變后減小
11.如圖所示,A、B為兩個用絕緣細絲線懸掛起來的質量相同的帶電小球,左邊放一個帶正電的球C時,兩懸線都保持豎直方向(兩線長度相同),若把C球移走,下面哪個圖可以表示A、B兩球的位置? ( A、B沒接觸) ( )
12.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有A、B兩點,將一電量為q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第一次沿直線AB移動該電荷,電場力做功為W1;第二次沿路徑ACB移動該電荷,電場力做功W2;第三次沿曲線AB移動該電荷,電場力做功為W3,則 ( )
A.W1>W2>W3 B.W1<W3<W2
C.W1= W2 = W3 D.W1= W2<W3
13.如圖所示,帶電粒子P所帶的電荷量是帶電粒子Q的3倍,它們以相等的速度v0從同一點出發,沿著跟電場強度垂直的方向射入勻強電場,分別打在M、 N點,若OM=MN,則P和Q的質量之比為( )
A.3∶4 B. 4∶3
C. 3∶2 D. 2∶3
14.如下圖所示,一電容為C的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A、B間距離為d,板間電壓為U,B板電勢高于A板.兩板間有M、N、P三點,M、N連線平行于極板,N、P連線垂直于極板, M、P兩點間距離為L,∠PMN=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容器帶電荷量為CU
B.兩極板間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
C.M、P兩點間的電勢差為
D.若將帶電荷量為+q的電荷從M移到P,該電荷的電勢能減少了
15. 如圖所示,虛線A、B、C為某電場中的三條等勢線,其電勢分別為3V、5V、7V,實線為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的軌跡,P、Q為軌跡與等勢線A、C的交點,帶電粒子只受電場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粒子帶負電
B.粒子在P點的動能大于Q點動能
C.粒子在P點電勢能大于粒子在Q點電勢能
D.粒子在P點受到電場力大于Q點受到的電場力
河北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度高一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 物理試卷
卷Ⅱ(非選擇題 共50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在答卷紙密封線內規定的地方。
2.答卷Ⅱ時用蘭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填寫在試卷規定的地方。
二、填空題(共12分每空3分)
16.(6分)某同學研究小球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他用的DIS的裝置如圖(a)所示,在實驗中,選擇以圖像方式顯示實驗的結果,所顯示的DIS圖像如圖(b)所示。圖像的橫軸表示小球距D點的高度h,縱軸表示擺球的重力勢能Ep、動能Ek或機械能E。
(1)圖(b)的圖像中,表示小球的動能Ek隨小球距D點的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線是( )。
(2)根據圖(b)所示的實驗圖像,可以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某同學通過設計實驗探究繞軸轉動而具有的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他以圓形砂輪為研究對象,研究其轉動動能與質量、半徑、角速度的具體關系。砂輪由動力帶動勻速旋轉測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讓砂輪脫離動力,用一把彈性尺子與砂輪接觸使砂輪慢慢停下,設尺子與砂輪間的摩擦力大小恒為10/π牛(不計轉軸與砂輪的摩擦),分別取不同質量、不同半徑的砂輪,使其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轉進行實驗,得到數據如下表所示:
(1)由上述數據推導出轉動動能Ek與質量m、角速度ω、半徑r的關系式為 (比例系數用k表示)。
(2)以上實驗運用了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實驗方法是 。
半徑r/cm 質量m/kg 角速度ω(rad/s) 圈數 轉動動能Ek/J
4 1 2 8
4 1 3 18
4 1 4 32
4 2 2 16
4 3 2 24
4 4 2 32
8 1 2 16
12 1 2 24
16 1 2 32
18. (9分)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將一電荷量為2×10-5的負電荷由A點移到B點,其電勢能增加了0.1J,已知A、B兩點間距離為2cm,兩點連線與電場方向成600角,求:

① 電荷由A 移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所做的功WAB;
②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
③該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
9. (8分)如圖所示,一束電子從靜止開始經U′= 5000V的電場加速后,從水平放置的一對平行金屬板正中央水平射入偏轉電場中,若金屬極板長L = 0.05m,兩極板間距d = 0.02m,試求:
①兩板間至少要加U才能使電子恰不飛出電場?
②在上述電壓下電子到達極板時的動能為多少電子伏?
20. (10分)在一次特技表演中,一電動小車的運動路徑運動如圖所示,小車從A點由靜止出發,沿粗糙的水平直軌道運動L后,由B點進入半徑為R的光滑豎直圓形軌道,運動一周后又從B點離開圓軌道進入水平光滑軌道BC段,在C與平面D間是一水池.已知小車質量m=0.1kg、L=10m、R=0.32m、h=1.25m、s=1.50m,在AB段所受阻力為0.3N.小車只在AB路段可以施加牽引力,牽引力的功率為P=1.2W,其他路段電動機關閉.問:要使小車能夠順利通過圓形軌道的最高點且能落在右側平臺D上,小車電動機至少工作多長時間?
(g取10m/s2)
21.(11分)如圖所示,固定于同一條豎直線上的A、B是兩個帶等量異種電荷的點電荷,電荷量分別為+Q和-Q,A、B相距為2d。MN是豎直放置的光滑絕緣細桿,另有一個穿過細桿的帶電小球p,質量為m、電荷量為+q(可視為點電荷,不影響電場的分布。考慮重力),現將小球p從與點電荷A等高的C處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p向下運動到距C點距離為d的O點時,速度為v。已知MN與AB之間的距離為d,靜電力常量為k,重力加速度為g。求:
(1)C、O間的電勢差UCO;
(2)O點處的電場強度E的大小;
(3)小球p經過與點電荷B等高的D點時的速度。
河北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度高一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 物理試卷答案
1BCD 2B 3D 4C 5AC 6AD 7B 8D 9D 10D 11B 12C 13A 14ACD 15B
16.(6分)(1)丙(3分)
(2)只有重力做功時,物體機械能守恒(3分)
17.(6分)(1) (3分); (2)控制變量法(3分)
18:【答案】【解析】(1)因負電荷由A移到B的過程中,負電荷的電勢能增加了△E=0.1J,所以這個過程中電場力對負電荷所做的功W=-△E=-0.1J (2分)
(2)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 5000 V (3分)
(3)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 U/d==5×105 V/m (3分)
19:【答案】V
ev
20解析:設車剛好越過圓軌道最高點,設最高點速度為v2,最低點速度為v1
在最高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1分)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v12=mv22+mg(2R) …………(2分)
解得 v1==4m/s……………………………………(1分)
小車在離開C點后做平拋運動
由h=gt2 得t=0.5s……………………………………(1分)
x=v1t=2m……………………………………………………(1分)
x>s ,所以小車能夠越過蓄水池………………………(1分)
設電動機工作時間為t0,在AB段由動能定理得
Pt0-fL=mv12……………………………………………(2分)
解得t0=16/9s……………………………………………(1分)
21:【答案】(1)小球p由C運動到O時,由動能定理,
得: ① 2分
∴ ② 2分
(2)小球p經過O點時受力如圖:由庫侖定律得:

它們的合力為: ③ 2分
∴O點處的電場強度, ④ 2分
(3)小球p由O運動到D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⑦ 2分
由電場特點可知: ⑧ 2分
聯立①⑦⑧解得:
0.40
0.80
1.20
1.60
0
0.5
1.5
h / (×10-1) m
Ep Ek E / (×10-2) J



1.0
(b )
(a )
接數據采集器
J
J
v0 = 0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化學試卷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11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S~32 Zn~65 Na~23 K~39 Cu~64 Fe~56 Mg~24 Al~27 Cl~35.5 Ca~40 Ag~108 I~127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1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1分,共15分)
1、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B.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2. 下列可逆反應達平衡后,升高溫度可使混合氣的平均分子量增大的是 ( )
A.N2(g)+3H2(g) 2NH3(g);△H<0
B.H2(g)+I2(g) 2HI(g);△H<0
C.2SO3(g) 2SO2(g)+O2(g);△H>0
D.4NH3(g)+5O2(g) 4NO(g)+6H2O(g);△H<0
3.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圖中曲線表示反應:2NO(g) + O2(g) 2NO2(g) △H>0達平衡時NO的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圖上標有A、B、C、D、E點,其中表示未達平衡狀態且
V正A.A或E B.B點 C.C點 D.D點
4、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新燃料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方法,已知:CO(g) + 2H2(g)CH3OH(g)過程能量情況如下圖所示,曲線I和曲線Ⅱ分別表示不使用催化劑和使用催化劑的兩種情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加入催化劑,該反應的ΔH變小 B.該反應的ΔH=+91kJ·mol-1
C.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如果該反應生成液態CH3OH,則ΔH增大
5.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鋰水電池,可作為魚雷和潛艇的儲備電源。該電池以金屬鋰和鋼板為電極材料,以LiOH為電解質,使用時加入水即可放電。關于該電池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劑又是溶劑 B.放電時正極上有氫氣生成
C.放電時,正極附近堿性減弱 D.總反應為:2Li+2H2O===2LiOH+H2↑
6、已知:H2(g)+F2(g)===2HF(g);ΔH=-270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個氫氣分子與1個氟氣分子反應生成2個氟化氫分子放出270 kJ熱量
B.1 mol 氫氣與1 mol 氟氣反應生成2 mol液態氟化氫放出的熱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條件下,1 mol氫氣與1 mol氟氣的能量總和大于2 mol氟化氫氣體的能量
D. 2 L氟化氫氣體分解成1 L氫氣和1 L氟氣吸收270 kJ熱量
7、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反應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鋅跟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能加快反應速率;
②鍍層破損后,白鐵(鍍鋅鐵)比馬口鐵(鍍錫鐵)更易腐蝕;
③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設計原電池的裝置
④鉛蓄電池在放電過程中,負極質量減小,正極質量增加
⑤可用于電動汽車的鋁-空氣燃料電池,以NaOH溶液為電解液時,負極反應為:
Al+3OH--3e-=Al(OH)3↓
⑥實驗室中用稀HNO3溶液與Cu反應制取NO氣體反應很慢,加一塊石墨使之與Cu接觸后反應加快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9.堿性鋅錳電池的總反應為:Zn + 2MnO2 + 2H2O = Zn(OH)2 + 2MnO(OH),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電池Zn為負極,MnO2為正極,電解質是KOH
B.放電時外電路電流由Zn流向MnO2
C.電池工作時OH-向鋅電極移動
D.該電池的正極反應為:MnO2+e-+H2O=MnO(OH)+OH—
10.在一定溫度下,體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反應 A(g)+ 3B(g)2C(g)達到平衡的標志的是( )
(1)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 (2)單位時間內2amol C生成,同時生成3amol B;
(3)A、B、C的濃度不再變化; (4)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
(5)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 (6)A、B、C的分子數目比為1:3:2。
A.(2)(4)(5) B.(2)(6) C. (1)(2)(3)(4)(5) D. (2)(5)(6)
11.下列說法正確,且能用原電池原理解釋的是(  )
A.合金一定比純金屬耐腐蝕 B.如圖,在鐵棒上產生氣泡,碳棒上沒有氣泡
C.在鋅與稀硫酸反應時,加入硫酸銅溶液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D.鋁不需要特別處理就具有抗腐蝕能力
12.有一種燃料電池,所用燃料為H2和空氣,電解質為熔融的K2CO3。電池的總反應式為:2H2+O2===2H2O,負極反應為H2+CO-2e-===H2O+CO2。該電池放電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正極反應為2H2O+O2+4e-===4OH-
B.常溫常壓下每消耗22.4LH2向外電路提供的電子小于2mol
C.電子由正極經外電路流向負極
D.電池中CO的物質的量將逐漸減少
13.某心臟起搏器的動力來源于Li-SOCl2電池。該電池的總反應可表示為:
4Li+2SOCl2 = 4LiCl +S +SO2。下列關于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放電過程中Li+向負極移動
B.該電池的電解質溶液為NaCl水溶液
C.正極電極反應式為: 2SOCl2+4e- = 4Cl— +S +SO2
D.當0.4mol Li完全溶解時,流經電解質溶液的電子個數為2.408×1023
14、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2A(g)+B(g) nC(s)+D(g)達平衡。若維持溫度不變,增大壓強,測得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其它條件不變,增大壓強,平衡不發生移動
B.其它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
C.該反應式中n值一定為2
D.原混合氣中A與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且
15、已知:H2O(g)===H2O(l)  ΔH=—Q1 kJ·mol-1
C2H5OH(g)===C2H5OH(l)  ΔH=—Q2 kJ·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kJ·mol-1
若使46 g液態酒精完全燃燒,最后恢復到室溫,則放出的熱量為(  )
A.(Q1+Q2+Q3) kJ B.(Q2 —3Q1—Q3) kJ
C. (0.5Q1-1.5Q2+0.5Q3) kJ D.(3Q1-Q2+Q3) kJ
二、不定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有1個或2個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個2分,部分分1分,錯選不得分。共30分)
16.如圖所示為可逆反應A+2B2C+3D的化學反應速率隨外界條件變化(先降溫后加壓)的關系圖,由此可知( )
A.正向△H>0,B、C、D均為氣體
B.正向△H<0,A、B為氣體,D為液體或固體
C.正向△H>0,A、B為氣體,D為液體或固體
D.正向△H<0,A為液體,C、D為氣體
17.下圖是溫度和壓強對X+Y2Z反應影響的示意圖。圖中橫坐標表示溫度,縱坐標表示平衡混合氣體中Z的體積分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上述可逆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X、Y、Z均為氣態
C、X和Y中只有一種為氣態,Z為氣態 D、上述反應的逆反應為吸熱反應
18、2011年中國已超北美成為全球液晶顯示器第二大市場。生產液晶顯示器的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清洗劑NF3是一種溫室氣體,其存儲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氣中的壽命可長達740年之久,以下是幾種化學鍵的鍵能:
化學鍵 N≡N F—F N—F
鍵能:kJ/mol 941.7 154.8 283.0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過程N2(g)→2N(g)放出能量 B.過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應N2(g)+3F2(g)=2NF3(g)的ΔH>0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沒有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仍可能發生化學反應
19、化學用語是表示物質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一種具有國際性、科學性和規范性的書面語言。下列化學用語中,書寫錯誤的是( )
A.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B.NH4Cl的電子式:
C.CO2的電子式:   D.次氯酸的結構式:
20、某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可逆反應:2E(g)F(g)+xG(g) △H<0,若起始時E的濃度為a mol/L,F、G濃度均為0,達平衡時E濃度為0.5 a mol/L;若E的起始濃度改為2 a mol/L,F、G濃度仍為0,當達到新的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升高溫度時,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
B. 若x=1,容器體積保持不變,新平衡下E的體積分數為50%
C. 若x=2,容器體積保持不變,新平衡下F的平衡濃度為0.5a mol/L
D. 若x=2,容器壓強保持不變,新平衡下E的濃度為a mol/L
21、某種電池的總反應為 Fe+NiO2 + 2H2O Fe(OH)2+Ni(OH)2。下列有關該蓄電池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放電時Fe是負極,NiO2是正極  B.放電時正極反應是:NiO2+H2O+2e-=。Ni(OH)2+2OH-
C.放電時負極反應為: Fe-2e-+2OH-=Fe(OH)2
D.該蓄電池的電極應該浸入某種堿性電解質溶液中
22、下列表示可逆反應:2A(g)+B(g) D(g) △H<0的圖示中正確的是( )
(atm壓強的一種單位)
23.以氨氣代替氫氣來研發氨燃料電池是當前科研的一個熱點。氨燃料電池使用的電解質溶液是KOH溶液,電池反應為:
有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氨燃料電池在放電時,氨氣被氧化
B.氨燃料電池在放電時,正極反應為:2NH3+6e-+6OH- N2+6H2O
C.以氨氣代替氫氣的主要原因是:氨氣易液化易儲存
D.燃料電池的能量轉化率一般比普通的電池高
24.科研人員設想用如圖所示裝置生產硫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為正極,b為負極 B.生產過程中H+ 向a電極區域運動
C.電子從b極向a極移動 D.負極反應式為: EMBED Equation.DSMT4
25、已知某可逆反應:mA(g)+nB(g)pC(g) 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圖表示在不同時刻時
間t、溫度T和壓強P與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的關系曲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T2>T1 P1C、T1>T2 P2>P1 m+n>P △H<0 D、T1>T2 P1P △H>0
26.在25oC、1.01×105 Pa下,將2.2 g CO2通入75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放出x kJ 的熱量.已知在該條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放出y kJ的熱量,則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HCO3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CO2(g)+NaOH(aq)==NaHCO3(aq);ΔH=-(20y-x) kJ/mol
B.CO2(g)+NaOH(aq)==NaHCO3(aq);ΔH=-(4x-y) kJ/mol
C.CO2(g)+NaOH(aq)==NaHCO3(aq);ΔH=-(40x-y) kJ/mol
D.2CO2(g)+2NaOH(l)==2NaHCO3(l);ΔH=-(80x-20y) kJ/mol
27.綜合下圖判斷,下列正確的說法是
A. 裝置I和裝置II中負極反應均是Fe-2e-=Fe2+
B. 裝置I和裝置II中正極反應均是O2+4e-+2H2O=== 4OH-
C. 裝置I和裝置II中鹽橋中的陽離子均向右側燒杯移動
D. 放電過程中,裝置II右側燒杯中溶液的pH增大
28. 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A(g)+3B(g) 2C(g);△H<0。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并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下列關系圖: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圖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乙使用的催化劑效率較高
B.圖Ⅱ研究的是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壓強較高
C.圖Ⅱ研究的是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溫度較高
D.圖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甲使用的催化劑效率較高
29.對于平衡體系mA(g)+nB(g) pC (g)+q(g);△H<0。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若溫度不變,將容器的體積縮小到原來的一半,此時A的濃度為原來的2.1倍,
則m+nB.若平衡時A、B的轉化率相等,說明反應開始時,A、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m:n
C.若m+n=p+q,則往含有a mol氣體的平衡體系中再加入a mol的B,達到新平衡時,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等于2a mol
D.若溫度不變時,壓強增大到原來的2倍,達到新平衡時,總體積一定比原來的1/2要小
30、相同容積的4個密閉容器中進行同樣的可逆反應:2A(g)+B(g) 3C(g)+2D(g),保持體積不變。起始時4個容器所裝A、B的物質的量分別為:
在相同溫度下建立平衡時,A或B的轉化率大小關系為( )
A.A的轉化率為:甲<乙<丙<丁 B.A的轉化率為:甲<丙<乙<丁
C.B的轉化率為:甲>乙>丙>丁 D.B的轉化率為:丁>乙>丙>甲
Ⅱ卷(共55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答卷紙的相應位置上。)
31.(5分)某溫度下1L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使反應N2+3H2 2NH3達平衡,測得混合氣體中N2、H2、NH3的量分別為m、n、gmol,如溫度不變,只改變初始物質的加入量,而要求m、n、g總保持不變。若N2、H2、NH3的起始加入量用x、y、z表示時,應滿足條件:
(1)若x=0,y=0時z= __ __mol,
(2)若x=0.25mol,則y= ___ _mol,z= __ __mol,
(3)x、y、z應滿足的一般條件是(用含x、y、z的代數式表示)
______ __。
32.(12分)(1)“嫦娥一號”登月成功,實現了中國人“奔月”的夢想.“嫦娥一號”使用的推進劑是液氫和液氧,這種推進劑的優點是相同質量時,氫氣放出的熱量多,產物為水無污染。
已知: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 H2(g)=H2(l) ΔH=-0.92 kJ/mol
O2(g)=O2(l) ΔH=-6.84 kJ/mol ; H2O(l)=H2O(g) ΔH=+44.0 kJ/mol
請寫出液氫和液氧生成氣態水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NH3(g)+HCl(g)===NH4Cl(s) ΔH=-176 kJ/mol
②NH3(g)+H2O(l)===NH3·H2O(aq) ΔH =-35.1 kJ/mol
③HCl(g)===HCl(aq)  ΔH = -72.3 kJ/mol
④NH3·H2O(aq)+HCl(aq)===NH4Cl(aq)+H2O(l) ΔH=-52.3 kJ/mol
則NH4Cl(s)===NH4Cl(aq)的ΔH=______
(3)分別取40 mL的0.50 mol/L鹽酸與0.55 mol/L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 理論上稀強酸、稀強堿反應生成1 mol水時放出57.3 kJ的熱量,寫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__
② 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
c=4.18 J/(g·℃).為了計算中和熱,實驗時還需測量的數據有(填序號)__________;
A.反應前鹽酸溶液的溫度 B.反應前鹽酸溶液的質量
C.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溫度 D.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E.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 F.反應后混合溶液的質量
③ 某學生實驗記錄數據如下:
實驗序號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鹽酸 氫氧化鈉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據該學生的實驗數據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ΔH=__________ __;
④假定該學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實驗中改用100 mL 0.5 mol/L鹽酸跟100 mL 0.55 mol/L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3、(5分)(1)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NO2,建立如下平衡:2NO2 N2O4,測得NO2的轉化率為a%,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再充入1molNO2,待新平衡建立時,又測得NO2的轉化率為b%。試問a、b值的大小關系為___ _。
(2)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O、NOx ,CO分析儀是以燃料電池為工作原理,其裝置如圖所示,該電池中電解質為氧化釔-氧化鈉,其中O2-可以在固體介質NASICON中自由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O+O2—―2e-=CO2
B.工作時電極b作正極,O2-由電極a流向電極b
C.工作時電子由電極a通過傳感器流向電極b
D.傳感器中通過的電流越大,說明汽車尾氣中CO的含量越高
(3)阿波羅宇宙飛船上使用的是氫氧燃料電池,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構成燃料電池,則負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 ____,
②如把KOH改為稀H2SO4作電解質,則正極反應式為_____ ___________,
③如把H2改為甲烷,KOH作電解質,則負極反應式為
34.(10分)甲醇(CH3OH)的用途廣泛,摩托羅拉公司也開發出一種由甲醇、氧氣以及強堿做電解質溶液的新型手機電池,容量達氫鎳電池或鋰電池的10倍,可連續使用一個月才充一次電.請完成下列與甲醇有關的問題.
(1)工業上用3克氫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氣態甲醇和水蒸氣,放出24.5千焦的熱量。
①請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利用該反應,在溫度和容積相同的A、B兩個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容,經10秒鐘后達到平衡,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據如下表:
②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時,A中用CO2來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③A中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 , B中a= 。
(2)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甲醇燃料電池,其裝置如圖:
①寫出圖中通入甲醇這一極的電極反應式 。
②反應一段時間后,正極附近的堿性 (增強。減弱 不變)
35.(8分)如下圖所示,向A中充入1mol X和1mol Y,向B中充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時A、B的體積均為a L,在相同溫度和有催化劑條件下,兩容器中各自發生反應:
X(g)+Y(g) 2Z(g)+W(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達到平衡時A容器的體積為1.2a L。
(1) A中X的轉化率αA=
(2) A、B中X的轉化率αA αB(填 >、< 或 = )
(3) 打開K,一段時間又達到平衡時A的體積為 L(連通管中氣體體積忽略不計)
(4) 在(3)達到平衡后,同時等幅升高A、B的溫度,達到新平衡后,A的體積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6.(7分)在一個盛有催化劑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溫度和壓強,進行以下反應:N2+3H2 2NH3已知加入1 mol N2、4 mol H2時,達到平衡后生成a mol NH3(見表中已知項),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保持平衡后各組分體積分數不變,對下列編號①~③的狀態,填寫表中空白。
已知編號 始態的物質的量(mol) 平衡時NH3的物質的量(mol)
N2 H2 NH3
已知 1 4 0 a
① 1 0.5a
② 1.5 6 0
③ m n( n≥4m)
37.(8分)已知X為中學化學中的一種常見的鹽,F為淡黃色固體;M、N為常見的金屬,N的組成元素的離子半徑是第三周期元素中離子半徑最小的。N的最高價氧化物是耐火材料,它的晶體硬度很大,常做手表的軸承;H為氣體單質,D為無色氣體,在空氣中會出現紅棕色。各物質的轉化關系如下圖(部分反應產物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X的化學式為 ;F的電子式為 。
(2)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100 mL 鹽X的溶液中加入10 g金屬單質M的粉末,充分攪拌后,過濾,烘干
得10.16g固體C。則濾液A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設體積不變)
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高一化學答案
一、選擇題(15分) 1B2D3A4C5C6C8B9B10C11C12B13C14D15D
二、選擇題(30分) 16C17C18B19CD20BD21B22D23B24D25C26C27D28CD29D30BC
31. (5分)(1)2,(2) 0.75,1.5,(3)x + z/2 =1,y + 3z/2 = 3
32、(12分)
(1) H2(l)+O2(l)===H2O(g);ΔH=-237.46 kJ/mol (2分)
(2) ΔH=+16.3 kJ/mol (2分)
(3)①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 (2分)
②A、C、E (2分)  ③-51.8 kJ/mol (2分) ④不相等  相等 (2分)
33、(5分) (1)b>a (2)B
(3) ①2H2+4OH--4e-===4H2O ② O2+4H++4e-===2H2O     
③ CH4-8e-+10 OH-=CO32-+7 H2O
34、(10分 )
(1)① (2分)
② 0.1c1 mol/(L·S) 或0.1c2 mol/(L·S)(任答對一個得分)(1分)
③ 60% (2分) 19.6(2分)
(2)① CH3OH - 6e-+ 8OH- = CO32-+ 6H2O (2分) ② 增強(1分)
35.(8分)(1)40%(2)> (3)2.6a L (4)變小
36、(7分)
① n (N2)=0 (1分) n (H2)=0.5 (1分) ② n(NH3)=1.5a (1分)
③始態NH3為:2(n-4m) (2分) 平衡時NH3為(n-3m)a (2分)
37、(8分)
(1),(1分/個,共2分)
(2)① 3Fe2+ + NO3-+ 4H+ == 3Fe3+ + NO↑+ 2H2O(2分)
② (2分)
(3)0.2 mol/L(2分)
K
B
A
大氣
F
X溶液
濾液A
固體C
鹽酸
D
溶液B
沉淀G
H

固體E
N
藍色
沉淀
Y
F


M

④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數學(文科)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
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1、cos600°的值等于( ).
A. B.- C. D.-
2、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 B.對于任意向量有
C.若,則或 D.對于任意向量有
3、已知向量 若則k的值是( )
A. B. C. D.
4、記= ( )
A. B. C. D.
5、.將函數的圖象上所有點的橫坐標伸長到原來的2倍(縱坐標不變),再將所得的圖象向左平移個單位,得到的圖象對應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6、設平面上有四個互異的點A、B、C、D,已知則△ABC的形狀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7、已知函數和的圖象的對稱中心完全相同,若,則的取值范圍是 ( )
A. B. C. D.
8、函數的圖像為( )
9、設O為△ABC的外心,平面上的點P使,則點P是 △ABC的( )
A.外心 B.重心 C.內心 D.垂心
10、扇形OAB的半徑為2,圓心角,點D是弧AB的中點,點C在線段OA上,且,則的值為( )
A. B. C. D.
11、已知方程其中是非零向量,且不共線,則該方程( )
A.至少有一個解 B.至多有一個解 C.至多有兩個解 D.可能有無數個解
12、如圖,半徑為2的⊙切直線于點,射線從
出發繞著點順時針方向旋轉到.旋轉過程中,
交⊙于P,記為,弓形的面積為
,那么的圖象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填空題(每題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題紙的橫線上)
13、函數的定義域是 .
14、已知點A(1,1)、B(2,3),在直線AB上取一點P,使則P點坐標為_________.
15、在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ABC中,設則 .
16、觀察以下各式:
分析上述各式的共同特點,寫出能反映一般規律的一個等式 .
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
17.(10分) 已知=-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sin2α+sinαcosα+2.
18. (12分)
已知函數()的圖象(部分)如圖所示,
(1)求函數的解析式;
(2)求函數的單調遞增區間。
19. (12分)設集合,,分別從集合和中隨機取一個數和.
(1)若向量,求向量與的夾角為銳角的概率;
(2) 記點,則點落在直線上為事件,
求使事件的概率最大的.
20. (12分)已知O(0,0),A(3,0),B(0,3),,
(1),求的值;
(2)若,求與的夾角.
21. (12分)已知函數,.
(1)當時,求函數的最大值;
(2)如果對于區間上的任意一個,都有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22. (12分)如圖,在ΔABC中,為BC的垂直平分線
且交BC于點D,E為上異于D的任意一點,F為線段AD上的任意一點。
(1)求的值;
(2)判斷的值是否為一常數,并說明理由;
(3)若的最大值。
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數學(文科)試卷答案
一、B B C A D B A C D C B A
二、13、 14.或(3,5);
15、 16.答案:,(形式不唯一)
17、解:由已知得tanα=................................................................................2’
(1)===-. ..........................6’
(2)sin2α+sinαcosα+2
=sin2α+sinαcosα+2(cos2α+sin2α)

===………………………………………………………10’
18. 解析:(1)由題意可知,…………..2’
又當時,函數取得最大值2,所以,
又因為,所以………………………………………………………….5’
所以函數………………………………………………..6’
(2)令
解得,
所以單調遞增區間為…………………………12’
19.解:(Ⅰ) 設向量與的夾角為
因為為銳角 ∴,且向量與不共線,因為
,,
顯然與不共線,所以,,………………………2分
分別從集合和中隨機取一個數和的基本事件有;
………………………………………5分
所以向量與的夾角為銳角的概率………………………………………6分
(Ⅱ)由(Ⅰ)知;當時,滿足條件的概率………………………7分
當時,滿足條件的概率………………………………………8分
當時,滿足條件的概率………………………………………9分
當時,滿足條件的概率………………………………………10分
所以使事件的概率最大的值為或……………………………………12分
20.
兩邊平方得,
………………6分
………………12分
21.解:(1) 2分
則當時,函數的最大值是 ………………… 4分
(2). ………………… 6分
當時,,令,則.
. ………………… 7分
當,即時,則當,即時,
,解得,則; ………………… 9分
當,即時,則當即時,
,解得,則. ………………… 11分
當,即時,則當即時,,
解得,無解.
綜上可知,的取值范圍
22..解(1)
(評分標準(1)3分(2)4分(3)5分)
B
A
C
D

·E
l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歷史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5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1—50題每小題1分,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某同學在查閱資料時,發現了中國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職業結構表。(占總人口比例)
自耕農·地主 佃農 工場主 商人
24% 36% 30% 10%
據此推斷這種職業結構最可能出現在何時何地
A.漢代江南地區 B.唐代關中地區 C.宋代太湖地區 D.明代蘇杭地區
明后期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的序言中說,“幸生圣明極盛之世,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衡游薊北,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若為士而生東晉之初,南宋之季,其視燕秦晉豫方物,已成夷產,從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肅慎之矢也。”對這段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A.材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明后期商業的繁榮 B.反映了區域間長途貿易發展較快
C.統治者重農抑商政策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D.反映了南北方之間交通的發達
清朝魏源關于節儉與奢侈問題有下面的論述:“儉,美德也;禁奢崇儉,美政也。然可以勵上,不可以建下;可以訓貧,不可以規富。《周禮》保富,保之使任恤其鄉,非保之使吝嗇于一已也。車馬之馳驅,衣裳之曳婁,酒食鼓瑟之愉樂,皆巨室與貧民所以通工易事,澤及三族……如上并禁之,則富者益富,貧者益貧。” 對上述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①作者認為帝王與貧民應崇儉,而富民則應崇奢 ②從均衡社會財富的角度來看作者反對禁奢 ③作者認為適度的奢侈可以刺激生產與服務行業 ④作者認為富民有周恤其同鄉的貧苦民眾的責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東漢)班固《漢書》卷五九《張安世傳》:“(張)安世尊為公侯,食邑萬戶,然身衣弋綈(黑色),夫人自紡績,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內治產業,累織纖微,是以能殖其貨,富于大將軍(霍)光。”該材料反映出漢代
A.私人紡織作坊頗具規模 B.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
C.官營紡織作坊非常發達 D.政府鼓勵民間手工業的發展
右圖為宋代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記,其上部文字為:“濟南劉家功夫針鋪”;中間文字為:“認門前白兔兒為記”;下部文字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請記白”。從該“印記”中能夠獲取的準確歷史信息是
A.宋代出現灌鋼法,開始生產鋼針 
B.宋代出現中國最早的商標、廣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購、生產加工和批發販賣于一體的經營方式
D.宋代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錢泳在《履園叢話》中說:“俗語云:‘百年田地轉三家’,言百年之內,興廢無常,必有轉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則不然,……十年之間,已易數主。”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是
A.政府“不抑兼并” B.地主階級掌握封建政權
C.重農抑商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
《國語·齊語》載:“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鋤、斤,試諸壤土”。這段史料說明春秋時期
A.青銅制造業發達 B.鐵器在農業中使用 C.畜牧業發達 D.農業耕作技術提高
據考古發現,在戰國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興隆縣一次出土鐵范87件,大多為農具范。河南新鄭韓國鑄鐵作坊遺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農具范占60%以上,出土鐵農具200多件,占全部鐵器的63.5%。這些考古資料證明戰國中晚期
A.鐵器開始用于農業生產 B.鐵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產中普遍使用鐵農具 D.鐵農具制作技術臻于成熟
明朝馮夢龍在《三言兩拍》里有很多關于社會現象的描寫。其中有這么一段話:楊八志(陜西商人)與李氏商議道:“我年近三旬,讀書不就,家事日漸消乏。祖上原在閩、廣為商,我欲湊些資本,買辦貨物,往漳州商販,圖幾分利息,以為贍家之資,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該材料反映了
A.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并緩慢發展 B.科舉制度阻礙商業的發展
C.重農抑商的社會風氣深入人心 D.商業活動改變著人們觀念
《宋會要輯稿·職官》載:“紹興十四年(1144年)‘九月提舉福建路市舶樓璹言……欲乞依廣南市舶司體例每年于遣發船舶之際,宴設諸國蕃商,以示朝廷招徠遠人之意。從之。”這段材料說明
A.南宋政府對外貿易不計經濟效益 B.南宋政府重視蕃商來華貿易
C.中國開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D.南宋政府加強了對外貿易的管理
近代以來,許多人士投資近代企業。從下表中無法獲取的信息是

A. 部分官僚、地主轉化為民族資本家 B. 民族資本來源多樣化
C. 部分投資者來自國外 D. 民族工業發展迅速
《剛果真象》一書中寫道:“凡是在白種人因貪求黃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觸的地方,那里便發生種種殘暴罪行。”材料主要揭示了
A.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 B.不同文明之間的匯合
C.資本原始積累的罪惡 D.西方工業化消極的影響
梁漱溟先生曾斷言:“假使西方不同我們接觸,中國是完全閉關與外間不通風的,就是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也斷不會有這些輪船、火車、飛行艇、科學方法和“德謨克拉西”精神產生出來。這句話就是說:中國人不是同西方人走一條路線。” 和這段論述的主題最貼切的是
A.中國絕不可能自行進入資本主義 B.中國根本不會產生和發展資本主義
C.中國不可能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D.西方文明遠比中國文明優越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產茶葉行銷海外,山民紛紛伐木鏟草種茶,使得“蒼崖鏟為赤壤,清溪泛為黃流”。但“外洋印度產茶日多,(武夷茶)行銷日滯”,又因外商控制了價格,最終武夷“市疲山敗”。這說明了。
①武夷山茶葉與國際市場相關 ②當地生態環境被破壞 ③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使武夷茶葉失去海外市場 ④鴉片戰爭后,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史書記載:1872年僑商陳啟源創辦繼昌隆繅絲廠,采用蒸汽機和傳動裝置,雇女工數百人,“出絲精美,行銷于歐美兩洲,價值之高,倍于從前,遂獲厚利。”以上材料說明繼昌隆繅絲廠
A.屬于近代意義的民族工業 B.產品僅面向國內市場
C.實質是外國資本在華創辦的企業 D.沒有跳出中國傳統生產方式
“……故提倡國貨最根本之辦法,在乎奠定民族工業之基礎。而建立中國民族工業之前程,闕惟三端:“曰民族獨立。曰政治清明。曰農村繁榮。”透過這段材料,你認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應取決于
A.民族獨立 B.積極發展農村經濟 C.堅持實業救國 D.徹底結束封建專制統治
從1885到1892年,清政府財政收入中的田賦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國內貿易征稅)和關稅收入則由36.7%上升到43.2%,其中關稅收入逐年上升了3.8%。這表明
A.民族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 B.清政府放棄了重農抑商政策
C.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陷入困境 D.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
19世紀40~60年代,中國一些傳統制造業,如棉紡業、制針業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繅絲、醬菜、皮革加工等傳統制造業卻意外獲得較快發展。材料中這些制造業“意外獲得較快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 B.洋務派大力興辦近代企業
C.清政府允許民間開設工廠 D.中國淪為西方的原料產地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記載:“……集體農業的痕跡,大量從中國農村消失了。”“消失”的主要原因應是
A.新中國進行的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運動的開展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D.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建立
建國六十周年慶典上,天安門廣場以復興之路為主題,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游行。打頭的游行方陣分別命名為:開天辟地、艱苦創業、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下列史實與“艱苦創業”相關的是
A.新中國成立 B.一五計劃制定與實施 C.開辟經濟特區 D.中國加入WTO
讀《1952—1956年中國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統計表》
項目時間 糧食 棉花 鋼 煤 原油
1952年 163億噸 1304萬噸 135萬噸 66億噸 44萬噸
1956年 192億噸 1445萬噸 447萬噸 110億噸 116萬噸
下列說法與圖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A.工、農業生產均衡發展 B.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突出成就
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成績顯著
1962年3月,周恩來在中央財經工作會議上針對當時我國的經濟形勢即興作了一幅對聯,上聯是“先抓吃穿用”,下聯是“實現農輕重”,橫批應是
A.一化三改 B.綜合平衡
C.多快好省 D.以糧為綱
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在處理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上,我們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我們比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做得好些……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還要適當地調整重工業和農業、輕工業的投資比例,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對材料合理的分析是
A.認為應該改變我國經濟體制中的弊端 B.建議適當調整農業和工業的比重
C.認為中國、蘇聯和東歐都存在嚴重問題 D.標志我國已經擺脫了蘇聯的建設模式
“肥料袋做褲,省錢又省布,前面印‘日本’,后面是‘尿素’”。這首20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民謠揭示了當時部分中國人的服飾形象。浸透汗水、打著補丁的咔嘰布工裝,斜紋布軍裝,洗得發白的中山裝,共同引領著七十年代樸素、單調的服裝潮流。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當時商品供應匱乏,穿衣還主要停留在遮衣御寒上 ②受當時政治環境的影響 ③人們不喜歡穿著打扮 ④受民國時期服飾的影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網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網址設置“1905”的寓意是
A.這一年電影誕生不久就傳到了中國 B.這一年中國電影事業起步
C.這一年中國結束了電影無聲的歷史 D.這一年中國影片第一次獲得國際榮譽
魯迅說:“近代中國簡直是將幾十世紀縮在一起,自松油片以至電燈,自獨輪車以至飛機,自標槍以至機關槍……都擦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傳統風俗習慣根深蒂固 B.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
C.新舊風俗雜陳 D.西方文化對中國影響廣泛
杭州人田藝衡的《留青日札》有這樣的記載:“御麥,出于西番,舊名番麥,以其曾經進御,故曰御麥。干葉類稷,花類稻穗,其苞如拳而長,其須如紅絨,其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于頂,實結于節,真異谷也。吾鄉傳得此種,多有種之者。”關于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①番麥指的是小麥 ②此物種是從國外引進來的 ③此物種的推廣種植大幅度的增加了糧食總產量 ④該資料有助于我們研究此物種的傳播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某人準備出門旅行,先到城中購買相關書籍。書肆中陳列著各種指南、地圖及日常生活有關的百科全書。這些書中不僅有交通路線,甚至有煙草、海外奇珍等的介紹。這個現象最早可能出現在下列哪個時期?
A.宋代 B.明代 C.清代 D.民國初年
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報》刊載《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廣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來游學。此君尚未娶婦,意欲訪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為室。其主義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曉中西學術門徑,三聘娶儀節悉照文明通例,盡除中國舊有之陋俗。”據材料指出當時的中國社會
A.廢止纏足,破除封建束縛 B.女子入學,普及近代教育
C.戀愛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觀念,受到西方沖擊
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歐國家的對外擴張,殖民主義登上了歷史舞臺。下列對殖民主義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殖民主義的出現是歷史的倒退 B.殖民主義擴大了歐洲的資本積累
C.殖民主義促進了歐洲的興旺 D.殖民主義是殖民地的災難和禍害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由于意大利商人在地中海東部各港口繼續同阿拉伯商人發生貿易交往,將貨物轉船運往西方,……但是,雖然這一安排使作為經紀人的意大利和阿拉伯人感到滿意,可其他歐洲人卻很不樂意。他們迫切希望找到某種方法,到達東方,分享財富。”這段話所反映的史實正確的是
A.西、葡兩國走在了其他歐洲人的前列,掠奪回了大量財富,加速了其本國資本原始積累
B.英國利用其有利的位置開展海外掠奪和貿易,迅速發展起來。
C.意大利的有利位置保證了其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和歐洲商業中心的地位
D.到東方尋求財富成為新航路開辟的精神動力
馬克思說:“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這些“革命因素的發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歐洲出現了“價格革命”和“商業革命” B.初步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C.推動了工業革命的持續發展 D.促進了歐洲向近代社會的轉型
在菲律賓馬克坦島上航海家麥哲倫遇難的地方,有一塊石座銅碑。碑的下面有這樣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費爾南多·麥哲倫死于此地。他在與馬克坦島酋長拉普拉普的戰士們交戰中受傷身亡。麥哲倫船隊于1522年9月6日完成第一次環球航海”。這塊碑的背面,則刻著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戰士們,在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殺死了他們的首領費爾南多·麥哲倫。由此,拉普拉普成為擊退歐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賓人。”由此我們可以做出以下判斷
A. 對歷史人物的價值判斷具有隨意性 B.紀念碑正面和背面鐫刻的文字互相矛盾
C.對歷史人物的價值判斷具有相對性 D.紀念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夠客觀
《青年博覽》2008年11月上半月刊有一段話:“是哥倫布,給美洲帶來了今天的繁榮”。當美國總統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倫布日”高聲贊美之時,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卻呼吁取消這個節日。他說,哥倫布,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侵略與種族滅絕的先鋒。對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野蠻、血腥的殖民活動給落后地區帶來了災難 B.世界聯系隨著殖民活動日漸加強
C.工業革命的成果隨著哥倫布擴展到美洲 D.美洲的傳統社會隨哥倫布遭到滅頂之災
英國曼徹斯特在17世紀時人口不超過1萬人。從1786年阿克萊特紗廠的第一個煙筒立起,到15年后擁有蒸汽機的紡紗廠發展到50個;1790年人口增加到5萬人,到1801年猛增至9.5萬人,到1841年又增至35萬人。曼徹斯特的發展說明了
A.殖民擴張促進了其發展 B.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
C.大企業制度的出現激發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場最終確立的全過程
著名學者錢乘旦先生認為:“光榮革命后英國建立了一個合適的政治制度,這個制度保證社會有寬松、和平的環境,讓人們追求個人的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能力。”材料認為18世紀英國領先世界的最大優勢在于
A.海外貿易 B.和平環境 C.憲政制度 D.地理位置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它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都不過分。它提供了開發和利用熱能來驅動機械的手段……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其實就是以它為基礎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新航路開辟 B.科學社會主義 C.蒸汽機 D.電力
下表是某報紙在20世紀60年代前后部分新聞的標題,從中反映出
新聞標題 時間
外蒙古重點發展畜牧業 1959年8月3日
民間音樂在肯尼亞繼續流傳 1959年11月8日
巴布亞人仍處在石器時代 1960年7月1日
電視影響著日本 1967年8月17日
西貢姑娘的服裝仍以襖代為主 1969年3月31日
A.資本擴張的加速趨勢 B.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樣化趨勢
C.文明的趨同化趨勢 D.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今天,荷蘭的成年人經常向孩子們重復這樣一句話:“荷蘭之所以還是荷蘭,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照顧好了自己的生意。”那么對于17世紀的荷蘭“照顧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成為頭號貿易強國 B.組建大型商業公司
C.擅長海盜式的劫掠 D.壟斷東方香料貿易
觀察有關新航路開辟的四幅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圖 ① 反映了奧斯曼帝國控制傳統商路,促使歐洲人尋找新航路
B.圖 ② 反映了西、葡兩國掠奪大量財富,加速了本國資本原始積累
C.圖 ③ 反映了英國利用其有利的位置開展海外掠奪和貿易,迅速發展起來
D.圖 ④ 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漸衰落
1876年,美國為紀念建國100周年,在費城舉辦了世界博覽會,當時中國寧波海關稅務司李圭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參加了此次盛會,這也是中國人首次參加世博會。李圭參觀1876年世博會機器院時,發現美國展品“約居十之八”,而中國“竟無一物于此”。造成這一現象的歷史根源是
A.美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突出 B.中國的洋務運動受到頑固派阻撓
C.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才剛剛起步 D.中國腐朽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下圖是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美國股市走勢圖。對此圖理解不正確的是
A.1927—1928年,股市上漲過快加劇金融市場風險
B.1929年,紐約股市崩潰直接導致股市下跌
C.1930-1932年,股市持續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堅持自由放任政策
D.1932年,股市上漲主要是因羅斯福開始推行新政
圖7改編自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7
A.德國開始步入歐洲強國之列 B.經濟危機使英國喪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蘇聯成功度過經濟危機實現了工業化 D.美國在世界經濟中仍占據著關鍵地位
面對經濟大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政府)如果對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顧,不能為壯者提供工作……聽任無保障的陰影籠罩每個家庭,那就不是一個能夠存在下去,或者應該存在下去的政府。”這段話預示羅斯福政府將
A. 發動農業集體化運動 B.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C.推行企業國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1929—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中,羅斯福在亞特蘭大市的演說中表示單純的施舍對具有正當自尊心的美國人而言,將會傷害要求保持個人獨立的一切本能,而這種工作正是防止他們精神上頹廢的屏障。基于這種理念,羅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救濟金,增加政府救濟的力量 B.增設心理咨詢機構,幫助人們愈合心理創傷
C.以工代賑,增加就業機會 D.整頓金融,恢復銀行信譽
羅斯福新政實行的貨幣政策的基本內容是放棄金本位制,實行有控制的通貨膨脹,同時拒絕參與國際金融合作,甚至推行諸如購金購銀等以鄰為壑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美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B.緩和社會矛盾,增加人民收入
C.穩定農產品價格,促進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 D.緩解銀行壓力,穩定金融體系
對于中國4萬億的投資計劃,專家預測未來兩年每年將拉動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4萬億元投資主要投向三農﹑民生工程﹑重大基礎設施等,這可以拉動內需,擴大消費,增加就業。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過程中,美國采取的類似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賑,增加就業機會
B.整頓銀行業,克服金融危機
C.獎勵農民,調節生產結構
D.推行社會保障體系
經濟大危機(1929~1933年)的一個重要影響是使地方性的經濟民族主義得到發展。在總崩潰的大潮流中,各國都采取了諸如更嚴格的進口限額和雙邊貿易協定等形式的自衛措施,以維護國家經濟利益。美國在當時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經濟民族主義色彩的是
A.調整農業,扭轉危局 B.美元貶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賑,擴大內需 D.計劃指導,政府干預
二戰后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
A.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資本主義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B.西方福利國家發展
C.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D.出現了“新經濟”
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所采取的經濟政策,體現了下列哪一經濟學思想
A.“發展經濟的最佳方式就是自由放任”
B.“政府直接插手干預私營企業是最可怕的事”
C.“要達到充分就業,其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投資這件事情由社會來總攬”
D.“政府頒布《濟貧法》只會讓窮人的境況更趨惡化”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在答卷紙密封線內規定的地方。2.答卷Ⅱ時用藍黑色鋼筆或圓珠筆寫在答題紙上。
二.本卷共2小題,其中51題24分,52題26分。
古今中外的政權十分重視救災、減災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 為了保障救災措施的有效實施,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成立了一些官辦救災機構,并在救災工作中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與官辦救災機構不同的是,民辦救災機構的錢糧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動產主要來源于民間,或來源于國民的義務納輸,或來源于鄉紳、商賈的捐助。……在救災過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實施國家減災工程,興修水利以防御水災旱災造成的損失;二是增加國家或民間村社的糧食儲備,以應不時之需。
——《中國傳統救災體系芻議》2006年第10期《新華文摘》
材料二 : 1844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法令,規定8至13歲的兒童每天工作6.5小時,外加3小時教育時間;13至19歲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時。1847年5月,十小時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過,6月8日“十小時法案”得到王室批準成為法令。
——《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
等待領取救濟食品的人群 美國修建的田納西水利工程
材料四: 二戰后,發達國家在生產力提高的基礎上,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國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長期實行導致巨額公共開支,國家不堪重擔,社會成員勞動積極性下降,國家生產和國民收入增長緩慢。
——《世界文明史》
請回答:
(1)據材料一,簡要概括中國古代救災、減災的主要特點。請舉一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在減災方面的重要舉措?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會保障方面的突出特點是什么?(8分)
(2)據材料三指出,經濟危機發生后,美國社會實施社會保障的具體做法。并指出田納西等工程興辦的歷史意義。(8分)
(3)據材料四,指出二戰后發達國家建立起比較完善社會福利制度的原因。(2分)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你對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認識。(6分)
(26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茶葉在歐洲最初被視為藥物放在藥店出售,茶價相當昂貴。17世紀,飲茶在歐洲逐步盛行并傳至北美,飲茶成為一種高尚的消遣。查理二世的專職牧師奧文頓形容,“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在英國的家庭中,“我把茶壺坐上了! ”是一句對忙碌一天,疲倦歸家的主人極好的關切話語。1733年,荷蘭在廣州購買價值 336881 荷盾的茶葉,到荷蘭后卻賣得988510荷盾,獲利651629荷盾。鴉片戰爭前的140 年中,歐美貿易公司用來購買以茶葉為主的中國商品所花費的白銀達169 437 564兩白銀。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了英國及其殖民地的茶葉交易,“從中國來的茶葉,提供了英國國庫收入的十分之一”。1773年,東印度公司裝載342箱中國茶葉的船只開進波士頓港,企圖低價傾銷,波士頓群眾將船上的茶葉全部倒入大海。英國政府采取高壓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抗,終于導致北美獨立戰爭。
材料二
近代前后中國植茶面積、茶產量、茶農數估算表   
萬畝植茶面積 產量(萬擔) 內銷(萬擔) 外銷(萬擔)
1832—1837(平均)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1894 841.6 420.8 207.5 213.3
1901 674.6 337.3 210 127.3
材料三 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價格就達每擔14.5兩,而印度茶每擔14兩銀就可獲利。 1889年,印度茶葉出口英國市場的總值第一次超過了中國達9450萬磅,高出中國整整1472萬磅。而中國的茶葉種植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由個體茶農采制小量茶葉,然后運往各處叫賣幾天”。“中國種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刪除旁枝,又不換去老樹,又不移種新地”。資本不足的茶農和茶商在苛捐重壓下,為求生存,于是,將本應用于制茶工藝改進上的智慧,用在了茶葉的制假上。
(1)根據材料一概述中國茶葉對西方社會的影響。(8分)
(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茶葉對西方社會產生影響的原因。(4分)
(3)根據材料二概述近代中國茶葉產銷的變化趨勢。(4分)
(4) 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中國茶葉產銷變化的原因。(10分)
2011~2012年學年度高一歷史三調考試答案
選擇題
1—20:DCDAC DBCDB DCADA ADDCB
21—40:ABBCB BCBDA BDCCB CCBCB 41—50:DDDBC AABAC
二.主觀題
51. (24分)
(1)材料一特點:政府救濟與民間救濟相結合;救災與減災相結合。(4分)舉措:修建都江堰、鄭國渠等(有理即可)(2分)材料二特點:國家通過立法保障勞動者權益。(2分)
(2)做法:直接救濟;以工代賑。(4分)意義:增加就業(緩解失業壓力);刺激了消費和生產。(4分)
(3)生產力提高。(2分)重要性: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發展;措施:經濟增長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質保障;注意問題:克服福利政策帶來的弊端,福利政策應與促進社會發展相結合。(6分)(言之有理即可)
52.(26分)
(1)影響:促進歐洲醫藥事業發展;改變西方人的日常生活習慣;茶葉貿易使歐洲資產階級獲得巨大利潤;成為一些殖民國家重要的財政收入;也造成歐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茶葉貿易的沖突,成為北美殖民地革命的導火線。(8分,任答4點給8分)
(2) 原因:新航路開辟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西方茶葉消費成為時尚。(4分)
(3)趨勢:19世紀30-80年代,茶葉生產、外銷量迅速增長。19世紀90年代后,茶葉生產、外銷量迅速回落。(4分)
(4)增長原因:鴉片戰爭把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給自足得經濟開始解體,加速農產品商品化;口岸增開、關稅降低,促使中外貿易激增。(4分)
回落原因:國際市場上印度茶的競爭;中國茶葉生產技術、經營方式落后;苛捐雜稅重,成本高;出現假冒偽劣現象等。(6分)
2011~2012年學年度高一歷史三調考試答案
選擇題
1—20:DCDAC DBCDB DCADA ADDCB
21—40:ABBCB BCBDA BDCCB CCBCB 41—50:DDDBC AABAC
二.主觀題
51. (24分)
(1)材料一特點:政府救濟與民間救濟相結合;救災與減災相結合。(4分)舉措:修建都江堰、鄭國渠等(有理即可)(2分)材料二特點:國家通過立法保障勞動者權益。(2分)
(2)做法:直接救濟;以工代賑。(4分)意義:增加就業(緩解失業壓力);刺激了消費和生產。(4分)
(3)生產力提高。(2分)重要性: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發展;措施:經濟增長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質保障;注意問題:克服福利政策帶來的弊端,福利政策應與促進社會發展相結合。(6分)(言之有理即可)
52.(26分)
(1)影響:促進歐洲醫藥事業發展;改變西方人的日常生活習慣;茶葉貿易使歐洲資產階級獲得巨大利潤;成為一些殖民國家重要的財政收入;也造成歐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茶葉貿易的沖突,成為北美殖民地革命的導火線。(8分,任答4點給8分)
(2) 原因:新航路開辟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西方茶葉消費成為時尚。(4分)
(3)趨勢:19世紀30-80年代,茶葉生產、外銷量迅速增長。19世紀90年代后,茶葉生產、外銷量迅速回落。(4分)
(4)增長原因:鴉片戰爭把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給自足得經濟開始解體,加速農產品商品化;口岸增開、關稅降低,促使中外貿易激增。(4分)
回落原因:國際市場上印度茶的競爭;中國茶葉生產技術、經營方式落后;苛捐雜稅重,成本高;出現假冒偽劣現象等。(6分)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數學(理科)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
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1、cos600°的值等于( ).
A. B.- C. D.-
2、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 B.對于任意向量有
C.若,則或 D.對于任意向量有
3、設,則a、b、c的大小順序是( )
A. B. C. D.
4、記= ( )
A. B. C. D.
5、若,,,,則( )
A. B. C. D.
6、設平面上有四個互異的點A、B、C、D,已知則△ABC的形狀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7、已知函數()的圖象
(部分)如圖所示,則的解析式是 ( )
A. B.
C. D.
8、設向量若是實數,則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9、設O為△ABC的外心,平面上的點P使,則點P是 △ABC的( )
A.外心 B.垂心 C.內心 D.重心
10、扇形OAB的半徑為2,圓心角,點D是弧AB的中點,點C在線段OA上,且,則的值為( )
A. B. C. D.
11、已知方程其中是非零向量,且不共線,則該方程( )
A.至少有一個解 B.至多有一個解
C.至多有兩個解 D.可能有無數個解
12、如圖,半徑為2的⊙切直線于點,射線從
出發繞著點順時針方向旋轉到.旋轉過程中,
交⊙于P,記為,弓形的面積為
,那么的圖象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填空題(每題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題紙的橫線上)
13、已知點A(1,1)、B(2,3),在直線AB上取一點P,使則P點坐標為_________.
14、已知是方程的兩根,且,則_____.
15、觀察以下各式:
分析上述各式的共同特點,寫出能反映一般規律的一個等式 .
16、如圖,點為△的邊的中點,若,
過任作一直線交,分別于,,且

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17題10分,其余每個均1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
17、(滿分10分)
(1)求值;
(2)求證的值與無關。
18、(滿分12分)
已知,A(3,0),B(0,3),
(1),求的值;
(2)若,有,求與的夾角.
19、(滿分12分)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C(-3,4),點B在第三象限,
交軸于點,,
(1)求;
(2)記,.(為銳角),求sin的值.
20、(滿分12分)
如圖,在ΔABC中,為BC的垂直平分線且交BC于點D,E為上異于D的任意一點,F為線段AD上的任意一點。
(1)求的值;
(2)判斷的值是否為一常數,并說明理由;
(3)若的最大值。
21、(滿分12分)
已知向量,求
(Ⅰ);
(Ⅱ)若的最小值是,求實數的值.
22、(滿分12分)
已知向量且,函數
(1)求函數的最小正周期及單調遞增區間;
(2)若,分別求及的值
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數學(理科)試卷答案
一、B B B A C B A D B C B A
二、13、或(3,5); 14、;
15、答案:,
(形式不唯一)本題是開放型問題,反應一般規律的等式還可以是
等等
16、
17、解:
(1)
…………5分
(2)(提示:利用公式化為單角的三角函數)…………10分.
18、解
19、解(1)∵C(-3,4),∴|OC|=5,在三角形OBC中,,所以,即
解得,……………6分
(2)由三角函數定義知,又,
所以 . ………12分
20、(1)
(評分標準(1)3分(2)4分(3)5分)
21、解:(Ⅰ) a·b= ………2分
| a+b|=
∵, ∴ ∴|a+b|=2cosx. ………5分
(Ⅱ)
即 --------------7分
∵, ∴
時,當且僅當取得最小值-1,這與已知矛盾.
時,當且僅當取最小值
由已知得,解得
時,當且僅當取得最小值
由已知得,解得,這與相矛盾.
綜上所述,為所求.--------------12分
22、解(1)
所以最小正周期是,單調增區間
(2) 由得,所以(舍)或,
所原式以 =
x
y
o
C
B
A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一年級生物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10頁,第Ⅱ卷11-14頁。總分9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3.考試結束,將答題卡交回。
一、單項選擇題(1-30每題1分,31-40每題2分,共5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1. 用豌豆進行遺傳實驗時,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
A.雜交時,須在花成熟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時,雌蕊和雄蕊都無需除去
C.雜交時,須在開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應套袋
2.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氣中的葉和浸在水中的葉,表現出了兩種不同的形態。下列各項中,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寬形葉的基因
B. 水下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窄形葉的基因
C. 水上部分既含有控制形成寬形葉的基因,也含有控制形成窄形葉的基因
D. 基因型相同則性狀相同,基因型不同則性狀不同
3.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DNA分子之間最可能相同的是(  )
A.堿基序列 B.堿基數目
C. 的比值 D.堿基種類
4. 在科學史上許多科學家分別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領域的發現中
科學家與其使用的技術或方法對應完全一致的一組是 (  )
科學發現 科學家 科學家的思想或方法
A 基因在染色體上 薩頓 假說—演繹法
B 遺傳的基本規律 孟德爾 假說—演繹法
C 光合作用中O2的來源 卡爾文 同位素標記H218O
D DNA是遺傳物質 艾弗里 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5. 雌雄異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羅有寬葉和狹葉兩種類型,寬葉(B)對狹葉(b)是顯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基中狹葉基因(b)會使花粉致死。如果雜合子寬葉雌株同狹葉雄株雜交,其子代的性別及表現(  )
A.子代全是雄株,基中1/2為寬葉,1/2為狹葉
B.子代全是雌株,基中1/2為寬葉,1/2為狹葉
C.子代雌雄各半,全為寬葉
D.子代中寬葉雌株、寬葉雄株、狹葉雌株、狹葉雄株為1:l:1:1
6. 豌豆紅花對白花、高莖對矮莖、子粒飽滿對子粒皺縮為顯性。控制它們的三對基因自由組合。
以純合紅花高莖子粒皺縮與純合白花矮莖子粒飽滿植株雜交,F2代理論上不會出現的是(  )
A.8種表現型
B.高莖子粒飽滿:矮莖子粒皺縮為15:1
C.紅花子粒飽滿:紅花子粒皺縮:白花子粒飽滿:白花子粒皺縮為9:3:3:1
D.紅花高莖子粒飽滿:白花矮莖子粒皺縮為27:1
7. 有一段mRNA,含有2 000個堿基,其中A有400個,U有500個。由此mRNA逆轉錄產生的含有4 000個堿基的雙鏈DNA中A和G分別有(  )
A. 900個、900個 B. 900個、1 100個 C. 800個、1 200個 D. 1 000個、1 000個
8.右圖代表的是某種轉運RNA,對此分析錯誤的是 (  )。
A.轉運RNA含有五種化學元素、有四種含氮堿基
B.圖中堿基發生突變,一定會引起蛋白質結構的變異
C.決定谷氨酸的密碼子之一為GAG
D.該結構參與蛋白質合成中的翻譯過程
9. 將14N DNA(輕)、15N DNA(重)以及14N、15N DNA(中)分別離心處理,其結果如圖所示。現將15N DNA
轉移到含14N的培養基上,再連續繁殖兩代(Ⅰ和Ⅱ)后,將所得DNA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離心處理,則結果可能是下圖 (  )
10.如圖所示為某動物卵原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情況,該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
生3個極體和1個卵細胞,其中一個極體的染色體組成是1、3,則卵細胞
中染色體組成是(  )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
11. 下列關于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皺粒豌豆種子中,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亂,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
糖含量高
B.人類白化病癥狀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來實現的
C.基因與性狀呈線性關系,即一種性狀由一個基因控制
D.囊性纖維病患者中,編碼一個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12.一批基因型為AA與Aa的豌豆,兩者數量之比是1∶3。自然狀態下(假設結實率相同)其子代
中基因型為AA、Aa、aa的數量之比為(  )
A.3∶2∶1 B.7∶6∶3
C.5∶2∶1 D.1∶2∶1
13.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則該片段(  )
①攜帶遺傳信息 ②上面有密碼子③能轉錄產生mRNA ④能進入核糖體
⑤能運載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4. 下列有關遺傳定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受精時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是不均等的
B.測交實驗對推理過程中提出的假說進行了驗證
C.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一定出現4種基因型和9種表現型
D.基因型為Dd的個體產生雌雄配子的比例為1:l
15.在某哺乳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目=24)的精巢中,細胞甲和細胞乙的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核DNA分子數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關于細胞甲和細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細胞甲和細胞乙一定都在進行有絲分裂
B.細胞甲可能在進行有絲分裂,細胞乙一定在進行減數分裂
C.細胞甲可能在進行減數分裂,細胞乙一定在進行有絲分裂
D.細胞甲和細胞乙一定都在進行減數分裂。
16. 人類中有一種性別畸形,XYY個體,外貌像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據說這種人常有反社會行為,富攻擊性,在犯人中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無定論。有生育能力,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為47。假如有一個XYY男性與一正常女性結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男性產生的精子有X、Y和XY三種類型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現XYY孩子的幾率為1/2
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現性別畸形的幾率為1/2
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17.如圖所示為一對同源染色體及其等位基因的圖解,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
A.該對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了交叉互換
B.基因A與a的分離僅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C.基因B與b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D.基因A與a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或減數第二次分裂
18.右圖表示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部分過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個以上基因的控制
B.圖示過程沒有遺傳信息的流動
C.過程a僅在核糖體上進行
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碼子
19.下列有關生物知識的敘述中,正確的說法是(  )
①自然條件下,基因重組通常發生在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
②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僅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③同卵雙生兄弟間的性狀差異是基因重組導致的
④基因中一個堿基對發生改變,則生物的性狀一定發生改變
⑤Y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雌性個體中不可能出現
A.2項 B.3項 C.1項 D.4項
20. 2010年10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通報三起感染超級耐藥致病細菌(MRSA)病例,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高度關注,其病原體是屎腸球菌的變異體。關于該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其變異主要通過基因重組和突變產生  
B.該菌抗藥基因表達時,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完成翻譯
C.該菌無細胞器,不能獨立完成代謝
D.該菌分裂產生的子代不發生分化現象
21.右圖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過程,基因突變很少發生在(  )
A.a    
B.b
C.c
D.d
22.如圖為某植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示意圖,將其花粉離體培養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A.AaBb
B.AB
C. ab
D. AaaaBBbb
23.下列對于遺傳和變異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Fl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B.非同源染色體之間染色體片段的交換屬于染色體變異
C.基因型Dd的豌豆經過減數分裂會產生雌雄各兩種配子,雌雄配子比例是1:1
D.利用八倍體小黑麥的花藥組織培養出來的植株是四倍體
24.果蠅的一條染色體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順序為123-456789,“-”代表著絲粒,表中表示了由該染色體發生變異后基因順序變化的情況。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294981\\QQ\\WinTemp\\RichOle\\Y13MH[$NOPLGL(8([email protected]" \* MERGEFORMATINET A.甲是染色體某一片段位置顛倒引起的
B.乙是染色體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C.丙是染色體著絲粒位置改變引起的
D.丁是染色體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25.下圖表示人體細胞中某對同源染色體不正常分離的情況。如果一個類型A的卵細胞與一個正常的精子受精,子代將會得到的遺傳病可能是(  )
A.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B. 苯丙酮尿癥
C. 21三體綜合征
D. 血友病
26.科學家目前已經確定可以導致天生沒有指紋的基因,這種天生無指紋的情況被稱作皮紋病或者入境延期病,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天生手指肚上沒有指紋。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將存在這種情況的人的基因與沒有這種情況的人的基因進行對比,發現SMARCAD1突變影響指紋的形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可制作皮紋病患者的組織切片,來觀察SMARCAD1基因
B.入境延期病是一種可遺傳的變異,可在患者家庭中調查該病的發病率
C.無指紋患者和21三體綜合征患者體內均含有致病基因
D.無指紋是一種表現型,而表現型是基因型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7.右圖為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果蠅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的染色體是Ⅱ、Ⅲ、Ⅳ、X、Y
B.控制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
C.要測定果蠅基因組的脫氧核苷酸序列,需要測定Ⅱ、Ⅲ、Ⅳ、X
四條染色體
D.果蠅的體細胞中不一定只含兩個染色體組
28.A、a和B、b是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1號和2號這一對同源染色體上,1號染色體上有部分來自其他染色體的片段,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B.可以通過顯微鏡來觀察這種染色體移接現象
C.染色體片段移接到1號染色體上的現象稱為基因重組
D.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叉互換后可能產生4種配子
29.下圖為將三倍體無籽西瓜的根尖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培育形成試管苗的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過程中只發生了細胞的增殖
B.圖示過程一定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C.此過程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是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D.利用此過程獲得的植株不可育
30.某農科所通過如圖育種過程培育成了高品質的糯小麥。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育種過程中運用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突變
B.四倍體YYyyRRrr的花藥離體培養后形成的植株高度不育
C.a、c過程都需要使用誘導劑作用于萌發的種子
D.通過b過程獲得yyRR,再通過不斷的自交可以提高純合率
31. 在常染色體上的A、B、C三個基因分別對a、b、c完全顯性。用隱性性狀個體與顯性純合個體
雜交得F1,F1測交結果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則下列正確表示F1基因型的是(不考慮交叉互換) (  )
32.某家系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如圖,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B.Ⅱ-3的致病基因均來自于Ⅰ-2
C.Ⅱ-2有一種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種可能
D.若Ⅲ-4與Ⅲ-5結婚,生育一患兩種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33. 圖1表示細胞分裂和受精過程中核DNA和染色體含量的變化,圖2表示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1中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ab、ef、mn、ns四個時期
B.圖1中只有dq、ij、jr、ns四個時期的染色體數目與核DNA數目相等
C.圖2中與圖1中①段對應的細胞是B和B′,與圖1中②段對應的細胞是C和C′
D.圖2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有A′、B′、C、C′、D
34.一對等位基因經某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長度存在差異,凝膠電泳分離限制酶切割的DNA片段,與探針雜交后可顯示出不同的帶譜(如圖Ⅰ所示)。根據該特性,就能將它作為標記定位在基因組的某一位置上。現有一對夫婦生了四個兒女,其中1號性狀表現特殊(如圖Ⅱ),由此可推知四個兒女的基因型(用D、d表示一對等位基因)正確的是(  )
A.1號為Xd Xd
B.2號為XD Y
C.3號為Dd
D.4號為DD或Dd
35.手指交疊時,右拇指疊上為顯性(R),左拇指疊上為隱性(r)。短食指基因為TS,長食指基因為TL,此性狀的體現還受性激素的影響,TS在男性為顯性,TL在女性為顯性。R/r與TS/TL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一對夫婦均為右拇指疊上、短食指,生有左拇指疊上、長食指的女兒和右拇指疊上、短食指的兒子。則該夫婦再生一個孩子是右拇指疊上、長食指女兒的概率為(  )
A.1/16 B.3/16 C.3/8 D.9/16
36.酶A、B、C是大腸桿菌的三種酶,每種酶只能催化下列反應鏈中的一個步驟,其中任意一種酶
的缺失均能導致該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294981\\QQ\\WinTemp\\RichOle\\H17(2EKDJJLI62JA9NUQ97T.jpg" \* MERGEFORMATINET 現有三種營養缺陷型突變體,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如下表:
突變體a(酶A缺陷) 突變體b(酶B缺陷) 突變體c(酶C缺陷)
化合物乙 不生長 生長 不生長
化合物丙 不生長 生長 生長
由上可知:酶A、B、C在該反應中的作用順序依次是(  )
A.酶B、酶C、酶A B.酶A、酶C、酶B
C.酶A、酶B、酶C D.酶C、酶B、酶A
37. 長翅紅眼雄蠅與長翅白眼雌蠅交配,產下一只染色體組成為XXY的殘翅白眼雄蠅。已知翅長、
眼色基因分別位于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上,在沒有基因突變的情況下,形成這只XXY的殘翅白眼雄蠅時親代雌蠅的卵原細胞產生的極體的染色體組成及基因分布不正確的是(A-長翅,a-殘翅,B-紅眼,b-白眼)(  )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294981\\QQ\\WinTemp\\RichOle\\ZB9GZ`4VCRNK(~9$WY}0_[W.jpg" \* MERGEFORMATINET
38.某農業研究所將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抗蟲基因(Bt)導入棉花,篩選出Bt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體上的抗蟲植株(假定Bt基因都能正常表達)。某些抗蟲植株體細胞含兩個Bt基因,這兩個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整合情況有右圖所示的三種類型(黑點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點);讓這些含兩個Bt基因抗蟲的植株自交,后代含抗蟲基因的個體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  )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甲、丙
39.某線性DNA分子含有5000個堿基對(bp),先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產物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a和b的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酶與b酶切斷的化學鍵相同
B.限制性核酸內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連接
C.該DNA分子中a酶能識別的堿基序列有3個
D.僅用b酶切割該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種DNA片段
40.圖①表示某多細胞生物b基因正常轉錄過程中的局部 圖解;圖②表示該生物正常個體的體細胞
部分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生物的黑色素產生需要如圖③所示的3類基因參與控制,三類基因
的控制均表現為完全顯性。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①,若b2為RNA鏈,則b1鏈(A+T+C)/ b2鏈(T+A+G)=1
B. 由圖②所示的基因型可知該生物體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C. 若圖③中的1個b基因突變為B,則該生物體仍然可以合成出物質乙
D. 圖②所示的生物體中肯定存在含有4個b基因的某細胞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
1.(6分)左下圖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右下圖表示遺傳信息傳遞中涉及到的部分堿基序列。請據圖回答下列(1)至(3)題:
DNA T C
T
mRNA
tRNA A
(1)科學家克里克將圖中①②③所示的遺傳信息的傳遞規律命名為 。在過程① 中如果出現了DNA若干個堿基對的增添從而導致生物性狀改變,這種DNA的變化稱為 。
(2) 若進行①過程前某個DNA共有a個堿基對,其中鳥嘌呤有b個,則該過程連續進行4次,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嘧啶________個。
(3)過程②稱為 。已知甲硫氨酸的密碼子是AUG,酪氨酸的密碼子是UAC、UAU,亮氨酸的密碼子是UUG。則圖二所示tRNA所攜帶的氨基酸是 。
(4)a、b為mRNA的兩端,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 。(填“a → b”或“b → a”)
2. (7分)在人群中,有一甲遺傳病,在對許多家庭進行調查中得到如下數據資料。
(1)甲病最可能由 染色體上的 基因控制的,
(2)若父母均正常,生出一個患病的兒子,一個正常女兒,長大后,該女兒與一個表現正常的男子準備結婚,結婚前向你進行遺傳咨詢:
①請你分析他們所生后代男孩及女孩的發病率分別為 。
②如果生一個健康孩子是否需要選擇性別? 。(填“是”或“否”)
(3)某研究小組在調查活動中,統計數據并繪制了某家族遺傳病系譜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①Ⅱ-5和Ⅱ-6婚配,后代中出現甲病男孩的可能性是 (請用分數表示)。
②苯丙酮尿癥的病因是患者體細胞中缺少一種酶,致使體內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徑轉變成酪氨酸,而轉變成了苯丙酮酸。若該酶含有a個氨基酸,則控制此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 個堿基對。
③調查中發現,在當地的女性正常人中,甲病基因攜帶者約占10%,則在Ⅱ-3和Ⅱ-4的后代中,出現苯丙酮尿癥和甲病兩病兼患的幾率是 (請用分數表示)。
3. (10分)回答下列有關育種的問題
I. 小麥品種是純合子,控制小麥高桿的基因A和控制小麥矮桿的基因a是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小麥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麥感病的基因b是一對等位基因,兩對基因獨立遺傳。
(1) 若要通過雜交育種的方法選育矮桿(aa)抗病(BB) 的小麥新品種,所選擇親本的基因型
是 ;確定表現型為矮桿抗病小麥是否為理想類型的最適合的方法是 。
(2) 某同學設計了培育小麥矮桿抗病新品種的另一種育種方法,
過程如右圖所示。
其中③的方法是 , 甲植株經染色體加倍后得
到的乙植株中矮桿抗病個體占 。
(3) 為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特點,某同學首先采用適當的方法使小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DNA
全部被3H胸腺嘧啶脫氧核苷標記,然后轉移到不含3H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的培養基培養,觀察
細胞中每條染色體染色單體的標記情況。
① 對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進行觀察時,常選擇有絲分裂 期的細胞。
② 轉移培養基培養后,細胞第一次有絲分裂的染色體的標記特點是 ,細胞第二次有絲分裂的標記特點是每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的 被標記。
(4) 兩種親緣關系較遠的植物進行雜交,常出現子代不可育現象,這時可用 進行處理。
II. 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可用下圖表示(二倍體西瓜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為2N):
(1)若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西瓜幼苗的地上部分,則該西瓜植株根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 。
(2)在自然狀態下,若二倍體西瓜細胞的基因型由AaBb變為ABb,說明發生了 。
4.(8分)如圖所示,科研小組用60Co照射棉花種子。誘變當代獲得棕色(纖維顏色)新性狀,誘變1代獲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狀。已知棉花的纖維顏色由一對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對基因(B、b)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
(1)此種育種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兩個新性狀中,棕色是________性狀,低酚是______性狀。誘變當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
(3)棕色棉抗蟲能力強,低酚棉產量高。為獲得抗蟲高產棉花新品種,研究人員將誘變1代中棕
色、高酚植株自交,則自交后代中純合棕色、高酚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可選這樣的一個純合子作為一個親本,再從誘變I代中選擇______(填表現型)親本,雜交選育出抗蟲高產(棕色、低酚)的純合棉花新品種。為縮短育種年限,可采用________育種方法。
5.(5分)某種動物棒狀尾(A)對正常尾(a)為顯性,黃色毛(B)對白色毛(b)為顯性,但雌性個體無論基因型如何,均為白色毛。兩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并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回答:
(1)若只研究體色這一對性狀,如果一只黃色個體與一只白色個體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個體,則父本、母本、子代個體的基因型分別是 、 、 。
(2)若依據子代的表現型判斷出性別,下列兩個雜交組合中,能滿足要求的是 。
①AABB×aabb ②AaBb×aabb ③AABb×aaBb ④AaBB×aaBb
(3)如果一只表現型為棒狀尾黃色和一只棒狀尾白色的親本雜交,F1表現型:雄性3/8棒狀黃色、1/8正常尾黃色、3/8棒狀白色、1/8正常尾白色;雌性3/4棒狀白色、1/4正常尾白色,則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 (表明親本的雌雄)。
6. (4分)下圖一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人胰島素的操作過程示意圖,請據圖作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膚細胞來完成①過程并說明理由。 。
(2)圖一方法生產的胰島素可能不具備生物活性,因為大腸桿菌沒有 ,不能產生成熟的人胰島素。
(3)人的基因能和異種生物的基因拼接在一起,是因為不同生物基因的 是相同的。
(4)如下圖二是運載體和胰島素基因的某個片段,已知限制酶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TC-。GeneI和 GeneII為標記基因,根據圖示,判斷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質粒用限制酶Ⅰ切割,
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B.質粒用限制酶Ⅱ切割,
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C.目的基因和質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D.目的基因和質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高一生物三調答案
一、選擇題:
1—10 CCDBA BBBCC 11—20 ABCBB CBBCD
21—30 CABCC DDCDD 31—40 BBDCB ABABD
二、非選擇題:
1.(6分)(1)中心法則 基因突變
(2)15(a-b)
(3)轉錄 酪氨酸
(4)a → b
2. (7分)(1)X 隱
(2)① 、 0 ②是
(3)①1/4 ② 3a ③ 1/160
3. (10分) I.(1)AABB、aabb 自交,看子代是否發生性狀分離
(2)花藥離體培養 1/4
(3)①中 ②每條染色單體都被標記 其中一條
(4)秋水仙素
II.(1)2N 染色體變異
4. (8分) (1)基因突變
(2)顯性 隱性 AaBB aaBb
(3)1/2 白色低酚 單倍體
5. (5分)(1)Bb Bb或bb bb
(2)①④
(3)♂AaBb ♀Aabb(不寫雌雄不給分)
6. (4分)(1)不能, 皮膚細胞中的胰島素基因未表達(或未轉錄),不能形成胰島素mRNA 。
(2)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3)結構和化學組成
(4)A
添加物
突變體
人胰島細胞
大腸桿菌
胰島素
mRNA
A

人胰島素
人胰島素
大量的A
重復進行









B
C
D
圖一衡水中學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三調考試
高 一 語 文 試 題
第I卷(閱讀題)
注意:涂卡順序為:先涂1—7題,然后16—20題,涂到卡上8—12題的位置,共涂12個小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論素描 宗白華
西洋畫素描與中國畫的白描及水墨法,擺脫了彩色的紛華燦爛,輕裝簡從,直接把握物的輪廓、物的動態、物的靈魂。畫家的眼、手、心與造物面對面肉搏。物象在此啟示它的真形,畫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與個性。
抽象線紋,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卻能以它的勻整、流動、回環、曲折,表達萬物的體積、形態與生命;更能憑借它的節奏、速度、剛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態,寫出心情的靈境而探入物體的詩魂。
所以中國畫自始至終以線為主。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上說:“無線者非畫也。”這句話何其爽直而肯定!西洋畫的素描則自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倫伯朗以來,不但是作為油畫的基礎工作,畫家與物象第一次會晤交接的產兒,且以其親切地表示畫家“藝術心靈的探險史”與造物肉搏時的悲劇與光榮的勝利,使我們直接窺見藝人心物交融的靈感剎那,驚天動地的非常際會。其歷史的價值與心理的趣味有時超過完成的油畫。近代素描亦已成為獨立的藝術。
然而中、西線畫之觀照物象與表現物象的方式、技法,有著歷史上傳統的差別:西畫線條是撫摩著肉體,顯露著凹凸,體貼輪廓以把握堅固的實體感覺;中國畫則以飄灑流暢的線紋,筆酣墨飽,自由組織,(仿佛音樂的制曲)暗示物象的骨骼、氣勢與動向。顧愷之是中國線畫的祖師(雖然他更淵源于古代銅器線紋及漢畫)。唐代吳道子是中國線畫的創造天才與集大成者,他的畫法有所謂“吳帶當風”,可以想見其線紋的動蕩、自由、超象而取勢。其筆法不暇作形體實象的描摹,而以表現動力氣韻為主。然而北齊時(公元550-557年)曹國(屬土耳其斯坦)畫家曹仲達以西域作風畫人物,號稱“曹衣出水”,可以想見其衣紋垂直貼附肉體顯露凸凹,有如希臘出浴女像。此為中國線畫之受外城影響者。后來宋、元花鳥畫以純凈優美的曲線,寫花鳥的體態輪廓,高貴圓滿,表示最深意味的立體感。以線示體,于此已見高峰。
但唐代王維以后,水墨渲淡一派興起,以墨氣表達骨氣,以墨彩暗示色彩。雖同樣抽象筆墨追造化,在西洋亦屬于素描之一種,然重墨輕筆之沒骨畫法,亦系間接接受印度傳來暈染法之影響。故中國線描、水墨兩大畫系雖淵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筆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傳神,達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則為一致。西畫里所謂素描,于中國畫正是本色。
素描的價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應以與造物肉搏,而其精神則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線紋或墨彩表出具體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藝術的復興,當以素描為起點;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純凈無欺。法國大畫家安格爾說:“素描者藝之貞也。”
中國的素描——線描與水墨——本為唐宋繪畫的偉大創造,光彩燦爛,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漸流為僵化的定型。繪藝衰落,自不待言。
1.下列對”肉搏”一詞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是畫家的眼、手、心與造物面對面的搏擊,以表示其悲劇與光榮的勝利。
B.是畫家眼、手、心與造物面對面的接觸,直接把握物的輪廓、物的動態、物的靈魂。
C.是畫家眼、手、心與造物直接面對、心物交融的靈感剎那,驚天動地的非常際會。
D.是畫家的眼、手、心與造物面對面搏擊時,物我各自顯示的真形和個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素描,沒有紛華燦爛的彩色,直接用抽象的線紋描畫事物的輪廓、動態和表達其靈魂,并融進了畫家的個性。
B.中國的素描曾經創造輝煌,光耀百世。由于中國的素描發展后勁不足,宋元以后就走向了衰落,再沒有新的創造。
C.中國畫自始至終以線為主,中國線描的淵源是中國古代銅器線紋及漢畫,唐代吳道子是中國線畫的創造天才與集大成者。
D.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純凈無欺。這句話是對素描特征的形象概括。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西洋畫的素描,不僅其歷史的價值與心理的趣味超過完成的油畫,而且是油畫的基礎工作。
B.晉朝的顧愷之是中國線畫的祖師;唐代的吳道子被稱為“吳帶當風”,其線紋動蕩、自由、超象而取勢,其筆法以表現動力氣韻為主。
C.北齊時的曹仲達號稱“曹衣帶水”,其以西域作風入畫,宋元的花鳥畫表現物體的輪廓,則是這種風格的發展。
D.雖然中國線描、水墨兩大畫系淵源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二者都以抽象的筆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傳神,達到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每小題3分)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嘗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復事黥布。布欲反時,問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聽而聽梁父侯,遂反。漢已誅布,聞平原君諫不與謀,得不誅。
平原君為人辯有口,刻廉剛直,家于長安。行不茍合,義不取容。辟陽侯行不正,得幸呂太后。時辟陽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見。及平原君母死,陸生素與平原君善,過之。平原君家貧,未有以發喪,方假貸服具,陸生令平原君發喪。陸生往見辟陽侯,賀曰:“平原君母死。”辟陽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賀我乎?”陸賈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義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誠厚送喪,則彼為君死矣。”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稅。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往稅凡五百金。
辟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辟陽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陽侯行,欲遂誅之。辟陽侯急,因使人欲見平原君。平原君辭曰:“獄急。不敢見君。”乃求見孝惠幸臣閎籍孺,說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聞。今辟陽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讒,欲殺之。今日辟陽侯誅,旦日太后含怒,亦誅君。何不肉袒為辟陽侯言于帝?帝聽君出辟陽侯,太后大歡。兩主共幸君,君貴富益倍矣。”于是閎籍孺大恐,從其計,言帝,果出辟陽侯。辟陽侯之囚,欲見平原君,平原君不見辟陽侯,辟陽侯以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驚。
呂太后崩,大臣誅諸呂,辟陽侯與諸呂至深,而卒不誅。計畫所以全者,皆陸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時,淮南厲王殺辟陽侯,以諸呂故。文帝聞其客平原君為計策,使交捕欲治。聞吏至門,平原君欲自殺。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殺為?”平原君曰:“我死禍絕,不及而身矣。”遂自剄。孝文帝聞而惜之,曰:“吾無意殺之。”乃召其子,拜為中大夫。使匈奴,單于無禮,乃罵單于,遂死匈奴中。 (節選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辟陽侯幸呂太后 幸:被寵信
B.往稅凡五百金 稅:贈送
C.大臣多害辟陽侯行 害:害怕
D.陸生素與平原君善,過之 過:拜訪
5.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 ②以勇氣聞于諸侯
B.①因使人欲見平原君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C.①皆陸生、平原君之力也 ②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D.①乃召其子,拜為中大夫 ②精思傅會,十年乃成
6.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能夠表明平原君“刻廉剛直”的一項是( )
①布欲反時,問平原君,平原君非之 ②行不茍合,義不取容
③時辟陽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見 ④辟陽侯之囚,欲見平原君,平原君不見辟陽侯
⑤我死禍絕,不及而身矣 ⑥乃罵單于,遂死匈奴中
A.③④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⑥
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年黥布欲謀反,找朱建商量有關問題,朱建卻不畏權貴,不但不為黥布出謀劃策,而且還竭力諫止。
B.辟陽侯因罪下獄,從孝惠帝到諸臣皆欲誅之。朱建威脅和利誘孝惠帝的寵臣為辟陽侯說情;呂氏集團覆滅后,朱建又為辟陽侯出謀劃策,使之得以茍延殘喘。
C.孝文帝時,淮南厲王誅殺了辟陽侯。孝文帝聽說辟陽侯的許多計謀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問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殺。
D.朱建家境貧寒,母親對他管教甚嚴,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茍合,義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陽侯就與母親有一定關系。
8.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其母死,君誠厚送喪,則彼為君死矣。(5分)
譯文:
(2)何不肉袒為辟陽侯言于帝?帝聽君出辟陽侯,太后大歡。(5分)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8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9、10問題。
過楊村 楊萬里
 石橋兩畔好人煙,匹似諸村別一川。楊柳蔭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漁船。
紅紅白白花臨水,碧碧黃黃麥際天。政爾清和還在道,為誰辛苦不歸田
【注】 ‘‘政”通“正”,正當的意思;“清和”指農歷四月。
9.試從“繪色”的角度對這首詩的中間兩聯進行賞析。(4分)
答:
10.結合你對尾聯的理解,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主旨的。(4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有三次關于月的描寫,江邊送客時:①________(7個字);奏完一曲時:②_______(7個字);自敘身世時:③____________(7個字)。(1分)
(2)《琵琶行》中寫琵琶女矜持、靦腆、含羞出場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古人常常不僅以其詩文才華為人稱道,更以其處事的智勇被人贊頌,尤為可貴的是古人的胸襟氣度。范仲淹在《岳陽樓記》里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展心憂天下的博大胸襟,在《廉頗藺相如列傳》里,①“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1分)不僅是對藺相如隱忍、退讓的行動描寫,更為后人留下了“回車巷”的典故,而②“__ _ ______,______ ____” (1分)這兩句語言描寫更體現了相如以國家為重、不記個人恩怨的寬容大度。當然,廉頗知錯能改的精神也通過③“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 (1分)這樣的行動描寫展現出來。(共3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25分)
界河
【希臘】安東尼斯·薩馬拉基斯
命令很明確:禁止下河洗澡!同時規定沿岸200米內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約三周之前,他們來到河岸這邊駐扎下來,對岸就是敵軍——通常被稱之為“那邊的人”。
河兩岸的縱深處盡是茂密的叢林,林子里駐扎著敵對雙方的部隊。
據情報,那邊有兩個營,但他們并未發動攻勢。誰知道眼下他們正打著什么鬼算盤。與此同時,雙方都派出哨兵隱蔽在兩岸的密林里,戒備著隨時可能出現的情況。
記得他們初抵此地時,還是春寒料峭。然而幾天前卻突然放晴,現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個潛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當他爬回此岸時,肋下已中了兩彈,后來只活了幾個小時。
翌日,又是兩個士兵下去了。沒有再能見到他們,只聽到幾陣機槍的掃射聲,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條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聽到潺潺的水聲,渴望便從他們心底油然而生。兩年半的野戰生活已使他們變得蓬頭垢面,邋里邋遢。在這兩年半里他們享受不到一絲的快樂。而此時他們卻邂逅了這條河……
“這該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詛咒道。
這一夜,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遠處,滔滔河水依稀可聞,令他難以安適。
對,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讓那禁令見鬼去吧!
士兵們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漸入夢鄉。夢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條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著他。他站在岸邊,正欲躍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條河竟然變成了他的戀人——一個胴體黝黑、年輕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來——突然,一只無形的手卻緊緊攫住了他的后頸!
這是一場噩夢。醒來時已精疲力竭,幸好天還未放亮……
他終于站到河邊。他注視這條河,它的確存在著!一連幾個小時他都在擔心這只是一種想象,抑或只是大兵們的一種普遍的幻覺。
天氣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槍靠放在樹干旁,縱身跳入水中,承受了兩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還留有兩道彈痕的軀體,頓時化作了另一個人。無形中,仿佛有一只拿著海綿的手撫過他的全身,為他抹去這兩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跡。
他時而仰泳,時而蛙泳。他順流漂浮,又長時間地潛入水中……當兵的他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孩子——他畢竟只有23歲。
左右兩岸,鳥群在自由飛翔 ,有時它們盤旋在他的頭頂,和他親昵地打招呼。
少頃,順流漂下的一根樹干出現在他的前方。他一個長潛試圖抓住樹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剎那間,他發現約在30公尺開外的前方有一個腦袋。
他停下來,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個游泳者也停了下來。他們彼此默默注視著。
他立刻回過神來,恢復到原來的自己——一個經歷過兩年半炮火洗禮、榮獲過十字勛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對面的家伙是自己人還是那邊的人。他怎么認得出來呢?只憑一個腦袋?
幾分鐘的時間兩人在水中一動不動。一個響亮的噴嚏打破了死一樣的寂靜,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樣大聲咒罵了一句。那個人掉轉身去很快游向對岸,他亦飛速向岸邊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樹下,一把抓起槍。還好,那邊的人剛剛爬出水面。
他舉起槍,瞄準。要擊中對面那人的腦袋實在太簡單了。20米開外奔跑著的一絲不掛的人體,是一個很容易擊中的靶子。
突然,他覺得自己無法扣動扳機。對方那人在彼岸,赤條條的像剛從娘胎里出來時一般。而自己端槍在岸的這邊,同樣也赤條條的。
他無論如何開不了槍。兩個人都赤裸著!兩個赤裸的人,脫掉了國籍,脫掉了姓名,脫掉了卡其布的軍裝。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他實在無法扣動扳機,他覺得此刻這條戀人般的河未能把他們隔開;相反,卻把他們聯合在一起了……
隨著彼岸的一聲槍響,他只是瞥見鳥群被驚起。他應聲倒下,先是膝蓋跪下,隨后平撲在地。
(選自《外國小說選》)
12.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小說結尾處使平淡的故事陡然生出波瀾,情節出現撞擊心靈的高潮,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悲劇性的結尾與前面所描寫的美好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造成藝術上強烈的感染力。
B.有了明確的禁令,士兵們還是下河洗澡,進而產生嚴重后果,暴露部隊的管理不嚴的問題。本文主要是講戰爭與紀律的問題。
C.年輕的士兵將河流想成戀人,表達出士兵對愛的渴望,對家鄉的思念,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環境中的真實情感。
D.本小說情節有張有弛,敘述、描寫穿插自如,風格獨特清新。
E.作品的最大悲劇性在于,一個戰士的心中若是人性占了上風,給了對手以喘息的機會,必然會釀成自身的災難。在對敵斗爭中,這是應該記取的教訓,這也恰恰是本文主題所在。
13.簡析小說主人公“他”的形象特點。(6分)
答:
14.文中多處寫到明媚和熙的春天、潺潺的水聲、鳥群等,這樣描寫有哪些作用?請概括說明。(6分)
答:
15.這篇小說以“界河”為題,有主題思想、結構藝術、象征意蘊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并作分析。(8分)
答:
第Ⅱ卷 表達題
四、 語言文字運用(21分)
16.下列各項字音、字形錯誤最多的一項是:( )(2分)
A.淹沒無聞 杜撰 擱置 流光異彩 畏葸(xǐ)不前 萬馬齊喑(ān)
B.見風駛舵 璀燦 調濟 迫擊炮 模(mó)板 暈(yùn)車
C.針貶時弊 得魚望筌 柳岸花明 例行節約 奄奄(yān)一息 孱(chán)弱
D.惹事生非 禮尚往來 綿里藏針 座佑銘 梯(tī)己 掮(qián)客
17.下列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 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D.求人可使報秦者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8. 選出下面加點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 )(3分)
A.老師常常以不學無術的董明的文章為例,讓我們奇文共賞,以為借鑒。
B.很多年過去了,大家仍然記得他做事瞻前顧后的風格,他確實是個非常謹慎的人。
C.個別民警認為工作時間飲點酒是小事一樁,就不以為意,結果因違犯公安部頒布的“五條禁令”而受到查處。
D.新組建的這支足球隊訓練抓得很緊,但上場對壘到底怎樣,還不得而知,我們將刮目相看。
19.下列各句中語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網絡游戲與電子競技運動有著本質區別。電子競技是相互比勝負爭上游,有著明確的回合對抗或時間對抗性,能夠鍛煉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團隊合作精神。
B.近日,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有史以來第一次直接探測到的來自太陽系之外的粒子,這一發現首次讓我們有機會一窺所謂的“恒星際介質”。
C.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不斷上漲,引起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下降,造成工農業生產成本大幅提高,給世界經濟復蘇蒙上了一層陰影。
D.穿過時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閣里眾人膜拜、香火繚繞的場景,仿佛聽到了莘莘學子之乎者也的讀書聲,仿佛體會到了舉人們金榜題名的喜悅。
20.下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黃包車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右不遠是一條小河,_____ ;車過去,便驀然驚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聲,向凄迷的天野飛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著些破陋的茅屋,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對岸,③一片寬廣的荒場就在左邊,
④靠左一片寬廣的荒場,⑤荒草離離,一望無邊。⑥極目是離離的荒草。⑦荒場上不時有些玄青的烏鴉,停下來覓食;⑧有些玄青的烏鴉不時停下來,在荒場上覓食;
A.①③⑤⑧ B.①④⑥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⑥⑧
21.閱讀下面材料,篩選重要信息,給“短信文學”下定義,要求語言簡潔,內容充實,不超過60字。(4分)
①短信文學是一種文學新門類。②短信文學的傳播媒介是手機。③短信文學的特點是以短信為存在方式。④短信文學具有文學性、娛樂性、互動性、時效性等特點。⑤短信文學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性。⑥物質的極大豐富為短信文學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⑦商家的炒作和媒體的宣傳也對短信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⑧短信文學是大眾化催生的寵兒。
短信文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給下面的漫畫寫個題目(不要以“無題”為題),并寫出寓意。(4分)
答:題目:
寓意:
五、 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當旅游大巴進入山區的一個拐彎處時,車上一對情侶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機停車。他們下車后,巴士繼續前行。就在這對情侶駐足欣賞山景時,只聽前方轟隆一聲巨響,那輛巴士被山體滑坡滾落下來的巨石砸中,落入萬丈深谷。事后得知,車上乘客無一生還。驚魂甫定之后,這對情侶無不感慨地說了一句話。
按常理,一般人都會說:“幸好我們不在車上!”而這對情侶卻說:“假如我們不中途下車,那輛大巴就能趕在山石滑落之前駛過,車上的人也許就不會遭遇這場劫難。”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請寫一篇議論文,立意自定,文題自擬,不少于800字。
高一語文第二學期三調考試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1.C(“肉搏”是比喻的用法,A項和D項都理解為 “搏擊”,是望文生義。B項理解為接觸,但是本項未解釋 “肉搏” 的內含。“直接把握物的輪廓、物的動態、物的靈魂”是指素描的意義。C項“直接面對”“驚天動地的非常際會”則形象地解釋了肉搏的內含)
2.B(宋元以后中國素描衰落,原因是借鑒西洋素描的技法而流于僵化,并未足以說明中國素描發展后勁不足)
3.A(不僅是油畫的基礎工作,而且其歷史的價值與心理的趣味有時超過完成的油畫。)
二、(古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
4.C(害;痛恨。)
5.C(C均為助詞,的。A①介詞,因為;②介詞,憑借。B①副詞,于是,就;②介詞,通過,經,由。D①連詞,于是,便;②副詞,才。)
6.B(“刻廉剛直”是“廉潔無私,剛正不阿”的意思。④是說平原君意欲曲線救辟陽侯。⑤是說平原君為了使家人免受禍患寧愿身死。⑥說的不是平原君。)
7.C(是為了使家人免受禍患而自殺的。)
8.(1)現在他母親已經去世,您若是贈送厚禮為他母親送喪,那么他一定愿意為您拼死效勞。(賦分點:誠、厚、則、死各1分,句意1分)
(2)您何不負荊請罪,替辟陽侯向惠帝求個情?惠帝聽了您的話放了辟陽侯,太后一定很高興。(賦分點:肉袒、為、出各1分,狀語后置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朱建是楚國人。從前當過淮南王黥布的相國。因犯罪離去,后來又跟了黥布,黥布想反叛時問過朱建,朱建勸諫阻止,黥布不聽他的,卻聽梁父侯的,造起反來。漢朝誅滅了黥布,得知朱建曾勸阻過,高祖就賜朱建封號為平原君,遷居長安。
朱建有口才,為人嚴肅廉潔,剛毅正直,辦事不隨波逐流,有原則。辟陽侯行為不正,但受呂后寵信,他想和朱建交往,朱建不肯見他。后來朱建母親去世,陸賈一向和朱建關系好,去拜訪他。平原君家境貧寒,沒有用來給母親出殯送葬的錢,正要借錢置辦殯喪用品,陸生讓平原君只管發喪。陸賈去見辟陽侯,道賀說:“平原君的母親死了。”辟陽侯不解:“他母親死了,向我道什么賀?”陸賈說:“前些時你想交結平原君,他守節義不肯見你,是由于母親的緣故。如今他母親去世,您若厚禮送葬,他就會與您傾心相交了。”辟陽侯于是送上百金備置送終的衣被。其他列侯貴人因辟陽侯的緣故,前去送禮吊喪的不少,送禮金五百金。
許久之后,有人控告辟陽侯,惠帝大怒,將辟陽侯下獄,要處死他。呂太后心里有愧,不方便講話。大臣們大多不滿辟陽侯的行徑。巴不得就此除掉他。辟陽侯處境危急,派人找朱建,要與他見上一面,朱建推辭說:“案子審得正緊,我不敢去見面。”實際上朱建去求了惠帝的寵臣閎籍儒,勸他說:“您為何受皇帝寵信,天下無人不知。現在辟陽侯因受皇太后寵幸而下獄,人們都說是您進了讒言,現在要是辟陽侯被殺了,明天太后生氣,也會殺了您。您何不負荊請罪,替辟陽侯向惠帝求個情?惠帝聽了您的話放了辟陽侯,太后一定很高興。這樣,兩個主子都寵信您了。您將富貴雙至啊!”于是閎籍儒擔心害怕起來,真的向惠帝講了情,惠帝果然放了辟陽侯。辟陽侯囚禁中想要見朱建,朱建不來見,辟陽侯以為背離了自己,非常氣憤。等到他出獄之后,(明白實情),又非常驚服他。
呂太后崩逝,大臣誅滅了呂氏,辟陽侯同諸呂交情很深,但最終沒有受牽連被殺。辟陽侯之所以能夠保全,都是得力于陸賈和平原君。
文帝時,淮南厲王殺了辟陽侯,也和辟陽侯黨附呂氏有關。孝文帝得知辟陽侯的門客朱建曾替辟陽侯出謀劃策,便差人抓朱建治罪。朱建聽說捕吏上門,便要自殺,他的兒子和捕吏都說:“事情究竟怎么樣還不知道,為什么自殺?”朱建說:“我一死,災禍到此為止,不會連累你們。”于是自刎而死。文帝聽說后,很惋惜地說:“我本來沒有殺朱建的意思。”就召朱建的兒子,拜為中大夫。朱建的兒子后來出使匈奴,匈奴單于無禮,他責罵單于,最后死在匈奴。
(二)古詩鑒賞(8分)
9.答案:綠色的楊柳和葡萄,紅白相間的鮮花,金黃的麥田和碧藍的天空,濃墨重彩,(1分)色調對比強烈。(1分)詩的中間兩聯勾畫了一幅田園風光的美麗圖畫。(2分)
10.尾聯是作者的感想,意思是說,在這農歷的四月天,我還在趕往異地做官的路上,農村是這樣的美,何不回家種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為了誰呢 (1分)這首詩的前三聯描寫農村的美好風光,目的就是這最后一句。(1分)在主旨上,作者是用自然美來表現對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園樂趣來襯托辭官歸隱的愿望。(2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
11. (1)①別時茫茫江浸月,②唯見江心秋月白,③繞船月明江水寒
(2)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3)①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②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③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三、 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2.A3分D2分Cl分
13.形象特點:①對大自然、對美好生活十分關注、充滿向往。②心地善良,有人性的“美。對戰爭的殘酷與扼殺人性有反感情緒。③十分機警,反應快捷。(每點2分)
14.這些文字構筑的環境描寫,具有襯托和渲染作用。①襯托人物形象,巧妙地反映出主人公對外在景物的關注,映射出“他”對大自然、對美好生活的關注和向往。②襯托出戰爭等悖逆人性的殘酷、可惡,抒寫和表達了作者反對戕害、呼喚人性的情感和愿望。③渲染和豐富了小說的背景層次,真實可感,如臨其境,具有畫面美;推動和牽引了故事情節發展。(每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不必太拘泥于答案。)
15.觀點一:承載托付起文章的主題思想和主題情感,使小說的主題深刻豐富。①從表面上看,界河真實的反應出戰爭雙方對立的現實。②透過界河的對立,體現了作者對戰爭等破壞美好,破壞和平,戕害人性等問題的思考。③透過界河所發生的悲劇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反對戕害,呼喚人性的情感愿望。
觀點二:使小說的結構嚴謹有序,新穎別致。①圍繞界河展開發展故事情節,使故事事件緊湊有序。②以界河為紐帶和載體,將小說中的環境,人物等要素扭結勾連精巧自然。圍繞界河展開的戰爭題材的小說,卻不見殘酷的戰爭場面,新穎別致,耐人深思回味。
觀點三:使小說的象征(或隱喻)意蘊鮮明深遠。①以河流為載體,托付扭結起來的環境、人物、故事等要素,讓象征的手法特征鮮明。②界河本是自然之河,河的兩岸風光一致,鳥兒自由飛翔,而人卻不得跨涉,象征意蘊深遠,反思意味層次豐富。⑧小說中的界河,人物,故事都沒有特定的名稱,有助于象征意義的表達,,容易啟發讀者體悟象征性。(觀點2分,理由每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不必太拘泥于答案。)
四、語言運用(21分)
16.C(A、湮沒無聞、流光溢彩、萬馬齊喑(yīn)B、見風使舵、璀璨、調劑、模(mú)板C、針砭時弊、得魚忘筌、柳暗花明、厲行節約、奄(yǎn)奄一息D、惹是生非、座右銘)
17.B。(A、連詞表并列;連詞表假設B、因為C、用來;……的原因D、定語后置的標志;……的人)
18.D。(A、奇文共賞:①可以指共同欣賞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義詞。 ②也可以指批判有錯誤的文章,作貶義詞。B、瞻前顧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慮周密細致,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C、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D、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完全不合語境。)
19.D(A. “鍛煉……精神”搭配不當。B.應將“直接探測到的”中的“的”改為“了”。C.語序不當或不合邏輯,應先造成“生產成本大幅提高”,再“引起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下降”)
20.B( “隔岸”緊承上文“小河”,“靠左”與前文的“靠”相照應。注意描寫的角度和語段的情境。)
21. 短信文學是一種以手機為傳播媒介,以短信為存在方式,兼顧文學性、娛樂性、互動性、時效性等特點,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文學新門類。(解析:首先確立主干句“短信文學是一種文學新門類”,然后篩選其它各句中介紹短信文學的相關特點、性質的句子,按一定順序合并入主干句作修飾限定成分。整個句子必須是單句形式。)
22.題目:月餅的作用
寓意:指出青年一代受外來文化影響嚴重,對傳統文化的漠視。
五、作文
23.[寫作指導]
面對突發劫難,我們都不是先知先覺,無法事先作出選擇。但事后,我們是先慶幸自己僥幸躲過一劫,還是先悲憫同行者的不幸罹難?這是對我們心靈的拷問,拷問著我們的良知,拷問著我們的情懷,拷問著我們的道德水準,拷問著我們的精神境界。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不是處于“命懸一線”之際,但也時常都會閃出“這一念”,而“這一念”往往就是一塊試金石,在測試著我們心靈的“善惡、美丑、高下”。在具體寫作過程中,要緊緊扣住“這一念”的前因和后果、趨勢和制導去生發、透析,從而彰顯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輝,鞭撻人性中“假、丑、惡”的陰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阳县| 沧州市| 邯郸市| 陇南市| 镇赉县| 洛南县| 增城市| 宁晋县| 怀集县| 琼结县| 定州市| 鄢陵县| 梓潼县| 镇远县| 新兴县| 钦州市| 原阳县| 政和县| 龙江县| 平谷区| 丁青县| 洛宁县| 甘南县| 罗平县| 桐城市| 景宁| 芒康县| 恩平市| 沧源| 蕲春县| 维西| 胶南市| 永昌县| 奈曼旗| 高唐县| 钦州市| 会同县| 潜山县| 武安市| 桃园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