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單元第七課《我們的民族精神》,運用一個課時將本節課復習完。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理解并掌握中華民族精神的地位、含義,作用(2).識記如何弘揚培育民族精神【能力目標】在實際生活中,能夠理解運用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民族認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三.教學重難點民族精神的內涵、為什么以及如何弘揚民族精神四.教學準備與教學準備相關的教材、導學案、課件、白紙、粉筆五.教學時間2020年10月31日,在復習完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之后進行六.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導入課程:課前,播放《中國力量》,起一個烘托作用課堂導入,放一個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視頻,通過視頻和音頻創設情境,帶領學生引入民族精神的知識。(2).自主思考以兩個熱點材料為線索,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帶領學生復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首先用3分鐘的時間,獨立思考這兩個熱點材料。(3).討論探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兩個熱點材料的討論,用時8分鐘,通過討論,形成系統的答案。【熱點材料: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這個春節變得如此不同。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強調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不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對中華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中的一次嚴峻考驗。面對疫情,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一個個戰斗堡壘堅強挺立,鮮紅的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疫情斗爭第一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批批醫護人員“最美逆行”“請戰出征”,在“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錚錚誓言中讀出的是無私無畏,是擔當奉獻,是大愛無疆;廣大建設者不舍晝夜,“火神山”“雷神山”兩座現代化傳染病醫院以“中國速度”拔地而起,一個個“方艙醫院”快速改建完成········戰勝疫情離不開科技支撐,科學防治是重要內容。病毒溯源、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研制多個應急攻關項目緊鑼密鼓地推進,鐘南山李蘭娟等40余位院士專家通過綜合研判,提煉形成防控策略、疾病診治等多條重要建議,診療方案及時更新;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測序工作及時完成;核酸診斷試劑全面投入應用;初步遴選了部分具有潛在的抗新型冠狀病毒作用的藥物,加緊推進療效驗證...結合材料,分析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通過熱點材料一,幫助學生復習民族精神的內涵,并串聯第六課的知識,得出民族精神的中華文化的關系。【知識梳理一】1.中華民族精神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團結,奮斗、夢想、創造精神。2.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①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體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熱點材料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中國人民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涵養了一種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這樣一種斗爭精神,就是一種知難而進、逆流而上的勇氣,一種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精氣神,一種遇強更強、愈挫愈勇的堅韌。這一精神貫穿于新中國70年奮斗歷程中,也貫穿于2020年春天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還將貫穿于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實現的征程中。2020年的開局,與往年格外不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華大地,一場不期而遇的阻擊戰就這樣打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號角吹響,舉國響應。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歷經風雨,但沒有任何一次被苦難打垮,而是在一次次淬煉和升華中不斷鑄就輝煌。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過往,中華民族一次又一次在災難的洗禮中生生不息,永遠向前;未來,必將在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創造新的輝煌。結合材料,運用“我們的民族精神”的知識,分析弘揚抗擊新冠疫情中的斗爭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通過熱點材料二,幫助學生復習為什么要弘揚民族精神,以及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識梳理二】1.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①重要性:精神紐帶、精神支柱、精神動力民族之魂②地位:體現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永遠的精神火炬③必要性:提高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要求,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④意義: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2.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根本途徑)②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方向)③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對傳統文化)④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對外來文化)⑤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繼承與發展)⑥中國人民始終發揚偉大創造、奮斗、團結、夢想精神⑦人人都應該成為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通過對兩個材料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內涵、為什弘揚民族精神以及如何弘揚民族精神,用題目來引導復習的進程。【鞏固練習】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將本題的答案寫在紙上,來鞏固本節課知識點并總結答題思路。“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而且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未來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免不了還有許多險灘、暗流,但只要我們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就一定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結合材料,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分析,抗美援朝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答案】①抗美援朝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有利于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②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③抗美援朝精神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維系著民族統一,激勵著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④抗美援朝精神中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有利于為實現民族復興頑強拼搏、艱苦奮斗⑤抗美援朝精神中樂觀主義精神有利于激發斗志,形成凝聚力,始終對實現民族復興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⑥抗美援朝中的精神有利于人民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私奉獻。【總結答題思路:】1.首先看問題,明確知識指向(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2、點明問題中的知識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3.其次明確弘揚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的作用)4.分層劃分材料,具體分析每一層對脫貧攻堅戰的具體發揮的作用。七.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復習,學生主要掌握三個問題,民族精神的內涵、為什么以及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其中民族精神的作用以及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節課的重中之重,重點掌握八.拓展延伸【暢所欲言】作為青年學生我們如何弘揚民族精神,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可以從民族精神內涵角度任選一個或兩個角度,100字左右)【抗疫精神】通過全體起立,朗誦抗疫精神,作為進一步升華。通過學生的回答,幫助他們從知識目標轉為情感目標,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積極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九.課后反思本節課課堂環節充實,但是時間把握上有所欠缺,時間需要在緊湊一些,語言需要再簡練一些,加強對課堂的把控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