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了附件:教 育 實 習 教 案(2012屆)學 院: 法政學院專 業: 思想政治教育班 級: 思想政治教育082班實 習 生: 周群 學號: 08950433實習學校: 蘭溪一中實習課程: 高中思想政治(高二生活與哲學)指導教師: 王蘇君 (簽名)授課時間: 2011 年 10 月 11 日浙 江 師 范 大 學 制教學內容(章節)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第一課時)課程類型 新課 課時安排 一課時 班級 高二(12)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識記實踐的含義和特點。2、理解實踐的基本形式。 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實踐的含義與特點,認識到人的認識是來源于實踐的。 三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認識到實踐對認識的重要作用,樹立起實踐第一的觀念。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實踐的三個特點 難點:實踐的主觀能動性與客觀物質性的統一教 具: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講授法教學進程(不夠附頁):導入新課:PPT展示改革開放前后的深圳對比的圖片 教師提問:改革開放后的深圳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證明了改革開放這個 政策是正確還是錯誤? 教師在總結歸納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提出人的認識來源于時間,從而導入了新 課的內容。 講授新課: 一 實踐的含義給出杜威、費爾巴哈、黑格爾對實踐的認識的內容,讓學生思考并談談他們對實踐的認識以及是否贊同這三個人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首先學習書本中實踐的含義,再來驗證學生的觀點是否正確。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從主體、對象、直接現實性活動這三個角度去剖析實踐的含義。接著給出實踐的兩層含義,一層是物質性活動,另一層就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在講解完實踐的含義后再回過頭去分析剛剛學生的觀點,繼而分析杜威、費爾巴哈、黑格爾對實踐的認識與唯物辯證主義的實踐含義相比所存在的缺陷。給出習題讓學生判斷是否屬于實踐活動,以此及時鞏固對實踐含義的掌握程度。 二 實踐的基本形式 通過實踐活動的例子的歸類推導出實踐的三種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 變革社會的實踐;科學實驗活動 三 實踐的特點 視頻:天宮一號的發射情況介紹 材料:天宮一號的發射時間變更情況介紹 提問:指揮部決定延遲天宮一號發射的原因是什么?這體現了實踐的什么特點?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出實踐的特點——客觀物質性 實踐的客觀物質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實踐基本要素的客觀性,二是實踐活動 的過程及其結果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 材料:蘭一中校舍建成前后的圖片,班級運動會宣傳板完成前后的對比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這兩種事物前后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是因為人的實踐的創造, 也就推出了實踐的第二個特點——主觀能動性。 實踐活動的主觀能動性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出新的物 質生活資料,其次是在改造社會過程中創造出新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 材料:天宮一號發射的目的介紹 提問:天宮一號的目的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實踐的什么特點? 天宮一號的發射只是建立空間試驗站的一部分體現了實踐的什么特點? 第一問復習實踐的主觀能動性,第二問引出實踐具有歷史性。 材料:天宮一號的參與人員 從這則材料引出實踐的社會性,綜合歷史性就得出了實踐的第三個特點——社 會歷史性,再分別講解歷史性和社會性。課堂小結: 實踐的含義、實踐的三個特點、實踐的構成要素、實踐的基本形式課堂練習:作業本上的選擇題板書設計: 人的 含義認識 從何 實踐 基本形式而來 特點 :客觀物質性 主觀能動性 社會歷史性課后分析 自我分析:因為這節是公開課,事先在備課階段準備比較充分,自己在上課過程中也比較自信,所以一節課下來還是比較順暢的。實習同學評議:課件上的字體顏色需要改進,學生反映看不清楚,口頭禪較多,尾音也有點多了。指導教師意見: 這節課與前幾節課相比進步很大,就有一個地方需要改進下,就是對于三個 哲學家對實踐含義理解存在的缺陷應該讓學生歸納出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