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目 第一次世界大戰 課件(28張PPT)+ 導學案+視頻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目 第一次世界大戰 課件(28張PPT)+ 導學案+視頻素材

資源簡介

(共28張PPT)
新知導入
極端民族主義
以強烈的民族優越感和排他意識為特征,鼓吹民族歧視、煽動民族仇恨。....同時,往往在處理事物時會通過偏激的方式來解決,為了達到個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不惜切后果地采取極端的手段對公眾或政治領導集團進行威脅。
新知講解
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需要警惕
材料:戰爭在收獲的季節來到歐洲……年輕人聽到這個消息后興高采烈……哲學家羅素評論說,英國人一般是贊成戰爭的,法國作家阿蘭·福尼爾指出:“戰爭是美好的、正義的和偉大的。”
當歐洲國家政府正式宣戰后,首都的人們在街頭跳舞。當先遣隊奔赴前線的時候,人們向士兵投以鮮花,希望他們很快凱旋歸來。
——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思考:根據材料評價“戰爭是美好的、正義的和偉大的”的結論
從各國間的矛盾、動機來看,這場戰爭的性質是典型
的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戰爭。
材料:“(一戰)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個:經濟上的競爭、殖民地的爭奪、相互沖突的聯盟體系、勢不兩立的民族主義愿望和不可逆轉的軍事時間表。”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下》
思考:從兩則材料,你怎樣看待民眾在戰爭中的作用?
民族主義情緒需警惕
新知講解





戰略地理位置、宗教沖突、領土爭端、地緣政治勢力等因素的交織,巴爾干地區是“歐洲的火藥桶”,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
巴爾干點燃了的火藥桶
新知講解
英國工廠內炮彈的海洋
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在談到一戰
前的歐洲形勢時說:
歐洲變成一只“火藥桶”,
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
火藥桶指什么?
一粒火星又指什么?
巴爾干半島
薩拉熱窩事件
巴爾干點燃了的火藥桶
新知講解
推波助瀾的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這次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引起塞爾維亞人極大憤怒。6月28日車隊經過薩拉熱窩街頭時,塞族青年普林西普沖出人群射殺了斐迪南夫婦,“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有人認為,一戰是偶然發生的災難,你的看法呢?
新知講解
經過與德國策劃,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了最后通牒,并于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炮擊貝爾格萊德市,塞爾維亞被迫應戰。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標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意大利為了自身利益,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




先后有哪些國家參戰?意大利加入了哪一方?說明了什么?
 德國支持奧匈帝國,俄、英、法等國也很快參戰。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新知講解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形勢圖
各個戰場之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其中西線具有決定性作用。
西線
英、法、比聯軍對抗德軍
東線
俄軍對陣德、奧聯軍
奧軍對抗俄軍、塞爾維亞軍、意軍
南線
注:美國于1917年加入協約國集團作戰
西線
東線
南線
戰爭概況
新知講解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階段
時間
戰線
戰役
評價
第一階段
1914年
西線
馬恩河戰役
德軍戰敗,標志著其“速決戰”破產
第二階段
1915年
東線和西線
德奧取得勝利
未能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
1916年
西線
凡爾登戰役
雙方傷亡近100多萬
索姆河戰役
雙方傷亡達130多萬
日德蘭海戰
德國未能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
第三階段
1917年
美國和中國參戰,俄國退出戰爭
1918年
同盟國投降
戰爭概況
筆下的戰爭
太陽照在被毒氣毒死的士兵的尸體上,經常將腫脹的尸體變成藍色,與海藍色差不多。隨著毒氣排出,尸體像木乃伊一樣干癟,保持著死前的姿勢,有坐著的,跪著的,絕大多數趴在或者躺在地上。
——《破碎的世界:一戰信件、日記和回憶錄》
整個樹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蓋物彈痕累累……到處都是殘骸,擊破的戰車、碎的一塊一塊的尸體、擊毀的大炮,幾個月都是如此。
——一位戰地記者記錄的凡爾登戰役
新知講解
英國工廠內炮彈的海洋






日德蘭大海戰
索姆河戰役
馬恩河戰役
凡爾登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線最慘烈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新知講解
英國工廠內炮彈的海洋





凡爾登戰役
凡爾登是法國的著名要塞,是通向巴黎的門戶和法軍戰線的中樞。1916年初,德軍決定進攻凡爾登,把它變成“碾碎法軍的磨盤”。
法軍總兵力的70個師中有66個師先后參加了凡爾登戰役,而德軍也有46個師投入戰斗。
1916年
德、法兩國軍隊
時間
雙方
1916年2月21日——到12月19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新知講解
英國工廠內炮彈的海洋
凡爾登戰役德法雙方投入了近200萬兵力,傷亡人數共計達70多萬,法軍損失略多。德軍在這一戰役中耗盡了元氣





  (戰場上)到處散布著破碎彈片,折斷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體……其中有些人被拋到十五英尺高,斷腿殘肢掛在那些幸存的樹枝上。
——法國作家巴比斯《戰火》
戰役異常慘烈,交戰雙方損失近百萬人。由于死亡人數太多,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
特點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新知講解
一戰中的中國
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
9月初,日軍完成在龍口地區登陸
10月初,日軍占領膠濟鐵路全線
11月10日,占領青島
中日山東問題由此形成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對德、奧宣戰
以工代軍,派遣約40萬勞工赴歐洲戰場
勞工承擔運送軍火、護送傷員、挖戰壕等工作
為中國爭得戰勝國席位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新知講解
英國工廠內炮彈的海洋
1917年戰局變化
1915年5月7日,德國潛艇用魚雷擊沉英國郵輪盧西塔尼亞號。百余名美國乘客和社會名流喪生,為1917年4月美國參戰的借口。
美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
大大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




美國為何參戰?美國參戰對戰局有何影響?
搶奪戰利品
  1914年美國人口9800萬,國民收入是英國的13倍多。包括俄國在內的所有歐洲國家國民收入總和與美國旗鼓相當。美國海軍世界第三,僅次于英、德兩國。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新知講解
英國工廠內炮彈的海洋
②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1918年3月3日,列寧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條約》,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退

《布列斯特條約》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新知講解
英國工廠內炮彈的海洋
1918年10月奧匈帝國土崩瓦解。1918年11月德國投降。(福煦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的協約國聯軍總司令。11月11日法國時間凌晨5時,福煦代表協約國與德國代表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雷道車站的福煦車廂里簽訂了停戰協定)歷時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宣告結束。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
2018年11月11日,法國巴黎,
凱旋門舉行紀念活動,紀念一戰停戰百年。
人類文明進程的悲劇的發生
新知講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材料一:
各主要參戰國的參戰目的
德國:搶占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
英國:確保霸主地位,掠奪更多殖民地。
法國:爭做歐洲大陸的霸主。
美國:撈取戰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材料二:
1914—1918年的戰爭,從雙方來說,都是帝國主義的(即侵略的、掠奪的、強盜的)戰爭。
---列寧
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新知講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①給人類帶來災難。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的有30個國家,約15億人,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67%,戰爭雙方動員了約7351萬人走上前線。在整個戰爭中,大規模會戰不下幾十次,每次會戰幾乎都是場大屠殺。交戰各國不僅動用了全部新型武器,而且動員了所有的政治、經濟和宣傳輿論力量。直接死于戰爭的軍人即達900萬,另有2000多萬受傷,350萬成為終身殘廢,餓死、疫死者大約1000萬。直接經濟損失約180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約1516億美元。生產遭到沉重打擊,純粹從經濟角度估計,歐洲的工業發展倒退了8年。
——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
戰役
持續時間
傷亡人數
備注
凡爾登戰役
1916.2-1916.12
70多萬
凡爾登絞肉機
索姆河戰役
1916.7-1916.11
130多萬
索姆河地獄
慘痛的一戰(舉例)
傷亡巨大,經濟破敗,歐洲衰退
新知講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②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
一戰前的歐洲
一戰后的歐洲
材料:1000年來的舊歐洲被擊碎了,各國之間的平衡完全喪失了,三個帝國已經化為灰燼。德國在經濟上已經崩潰,它的領土也被分割了一部分。阿爾薩斯、洛林歸還了法國,西里西亞和波森的一部分給予了波蘭。俄羅斯不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而布爾什維克的統治代替了沙皇的專制,奧匈帝國分裂成了許多碎片。土耳其也只剩下了一點原來有的領土。
——英國軍事史學家富勒
傳統的平衡態勢被打破國際格局發生巨變
新知講解
③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在戰爭期間,帝國主義宗主國都在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從而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得以壯大起來。
中國的五四運動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一戰中問世的新式武器有:坦克、飛機、毒氣彈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新知講解
新知講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工業文明成果被應用于戰爭,造成了無數的傷亡,福兮禍兮?
德國使用馬克沁MG08重機槍,對著英
法聯軍瘋狂掃射。一天內,共計5.7萬人倒在了馬克沁MG08重機槍的陣地前。
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制造和冶金
技術,1915年,坦克首次試驗獲得成功。
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首先在比
利時對英法聯軍使用毒氣。
④客觀上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
新知講解
英國工廠內炮彈的海洋
?
?
?
?
?
1914年6月28日
1914年7月28日
1916年2月
1917年
1918年11月11日
薩拉熱窩事件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一戰爆發
凡爾登戰役開始
美、中、巴等國對德宣戰
德國投降,一戰結束
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狂熱
積極支持
反對戰爭
閱讀課本P5-P7,找出相應事件和不同階段人們對戰爭的態度
導火線
轉折點
開始
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思
結合視頻,分析人們對戰爭態度發生轉變的原因。
板書設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
1.爆發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導火線)
主要原因
具體原因
7.反思
主戰場
4.一戰經過
3.交戰雙方
2.起止時間
三個階段
三條戰線
6.一戰影響
5.一戰性質:
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當堂訓練
D
C
1.下列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敘述,錯誤的是(

A.戰前在歐洲形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
B.薩拉熱窩事件是戰爭爆發的導火線
C.凡爾登戰役是大戰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
D.英國“光榮革命”是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2.下表有關一戰的統計數據說明,一戰(

A.壯大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力量
B.促進了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
C.阻礙了人類社會的正常發展
D.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持續時間
卷入人口
傷亡人數
經濟損失
4年多
15億
3000多萬
3300多億美元
當堂訓練
3.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這一事件被稱為(

A.薩拉熱窩事件
B.凡爾登戰役
C.莫斯科保衛戰
D.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A
C
4.歷時10個月之久的凡爾登戰役是第次世界大戰中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雙方傷亡共70多萬人,因而凡爾登戰場被稱為“絞肉機’、‘屠場’和‘地獄’”,
材料旨在強調(

A.戰爭的規模
B.戰爭的過程
C.戰爭的殘酷
D.戰爭的結果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目第一次世界大戰》導學案
【學教目標】
1.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時間、經過、結果性質和結果。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情緒的變化過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損失,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教學重難點】
重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進程。
難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和影響。
一、自主學習:初讀教材、勾劃要點、完成填空:
第一次世界大戰
時間
主要戰場
主要戰役
凡爾登戰役
性質
導火線
爆發標志
交戰雙方
轉折點
加速結束原因
影響
1.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2.位于

成為地區的“火藥桶”。
3.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


日——


日。
5.第一次世界大戰分為


三個戰場。
被稱作“絞肉機”。
6.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

二、問題探究
探究一:根據材料評價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四種勢力參戰性質的評價是否正確?為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首先挑起的,在戰后應該審判的是他們;而英國、法國、俄國是世界秩序的保護者,應該肯定;美國是見義勇為者,應該表揚;塞爾維亞參與戰爭是為了維護民族獨立,是正義的,但從整體上來說,它無法改變一戰的帝國主義戰爭性質。
探究二:根據材料歸納第一次世界的影響。
材料一:戰爭所帶來最直接、最明顯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損失和破壞。直接死于戰爭的軍人即達900萬,另有2000多萬受傷,350萬成為終身殘廢,餓死、疫死者大約1000萬。直接經濟損失約180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約1516億美元。……生產遭到沉重打擊,純粹從經濟角度估計,歐洲的工業發展倒退了8年。
——《世界史?現代編》
材料二:美國獲得百年難逢的發財良機……到1919年,協約國欠美國債務約100億美元……世界黃金儲備的40%在美國手中。
日本利用“大戰的天賜良機”趁火打劫,掠奪殖民地,擴張海外市場……英國……沿著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國在戰爭中被德軍占領了經濟發達的10個省,工農業生產損失嚴重。沙皇俄國永遠從帝國主義列強的名單中勾銷了。德國戰敗,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經濟困境。
----《世界經濟史》
材料三:在戰爭期間,帝國主義宗主國都在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從而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得以壯大起來。
材料四:一戰中問世的新式武器有:坦克、飛機、毒氣彈等。
三、練習鞏固
1.
在瓜分世界和奪取霸權的過程中,下列哪一洲列強的矛盾日益尖銳(

A.亞洲
B.非洲
C.美洲
D.歐洲
2.
20世紀初,大國結盟讓整個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按當時的形勢推測,如果德國去進攻俄國,那么下列國家中有義務幫助俄國的是(

A.法國
B.美國
C.意大利
D.奧匈帝國
3.
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科的重要特點之一。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區分史實與史論。下列表述中,屬于“史論”的是(

A.一戰爆發之后,意大利參加了協約國集團作戰
B.1916年,德、法兩國軍隊在凡爾登展開了血戰
C.一戰是帝國主義爭奪霸權和殖民地的不義之戰
D.一戰中,交戰國使用了坦克和潛艇等新式武器
4.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第二次工業革命
B.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
C.英德矛盾成為最主要矛盾
D.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5.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人類浩劫,但它并不能泯滅人類的良知。戰后世界各國人民普遍興起了和平主義、人道主義思潮。對上述言論評價正確的是:
①這是對一戰進行反思的重要成果
②這些反思能夠避免戰爭和世界動蕩局勢
③這些反思標志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升
④這是一戰積極進步作用的體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
我們不能容忍……任何外國的主神向我們說:‘怎么辦?世界已經分割完了!’我們不能消極地站在旁邊……而讓他人分割世界。”德國外長皮洛夫的演說反映了(
)
①德國不接受其它國家的宗教
②德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險
③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④經濟、政治不平衡導致帝國主義國家矛盾重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
1914年秋,正當歐洲國家紛紛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屠殺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評論道:“整個歐洲的燈光正在熄滅。下列歷史現象中能印證這一說法的有(

①歐洲的國際地位開始下降
②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  
③歐洲損失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
④戰爭推動了國際聯盟的成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
右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幅海報(海報譯文:這些婦女也在盡微薄之力,學習制造軍火),反映了婦女們走進工廠,代替男人們維持戰爭工業。這表明(

A.婦女地位顯著提高
B.戰爭減少就業機會
C.戰爭波及更多民眾
D.民用工業受到影響
9.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場沒有勝利的戰爭”,其依據是(

A.世界各國均被卷入戰爭
B.
交戰雙方未能決出勝負
C.交戰雙方均遭受重大損失
D.最終戰勝國未能獲取利益
10.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13年英德美法的比較
材料二:“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
(1)左表反映了20世紀初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間怎樣的發展狀況?
(2)材料二中德國外長“也要有陽光下的地盤”指的是什么?這種狀況將預示著怎樣的斗爭?
(3)由此可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和實質是什么?
探究二:根據材料歸納第一次世界的性質
材料一:德國的目的是實現世界霸權??????奪取英、法的殖民地。奧匈帝國的目的是奴役巴爾干??????英國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國的目的是??????打垮德國,樹立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俄國的目的是摧毀德、奧在土耳其和巴爾干的勢力確立自己在這一地區的統治??????日本的參戰,是為了??????進一步侵略中國。意大利則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權。
——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現代編》
材料二:1914年至1918年的戰爭,從雙方來說,都是強盜的帝國主義戰爭。
——列寧
參考答案:
1、
自主學習
第一次世界大戰
時間
1914.7-1918.11
主要戰場
歐洲戰場
主要戰役
凡爾登戰役
性質
帝國主義侵略掠奪戰爭
導火線
薩拉熱窩事件
爆發標志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交戰雙方
三國同盟(奧德意)vs三國協約(英法俄)
轉折點
凡爾登戰役
加速結束原因
美國、中國、巴西參戰
意大利倒向協約國一方作戰
俄國退出
影響
給人類帶來災難,加速歐洲衰落,促進了民族覺醒,客觀上推動了科技發展。
二、1.
前三種評價是不正確的。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交戰雙方都是非正義的。英、法、俄、美都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才參戰的,所以沒有所謂的“保護者”和“見義勇為者”,他們都是非正義的。后一種評價是正確的。雖然塞爾維亞參戰是為了維護民族獨立,是正義的,但從整體來說,這場戰爭是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而進行的帝國主義戰爭,因而是非正義的
2.
①給人類帶來災難。②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③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④客觀上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
三、練習鞏固
1.D
2.
A
3.C
4.B
5.B
6.D
7.
D
8.C
9.C
10.
(1)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2)得到更多的殖民地,
列強展開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3)
根源: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實質: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
近代科學的創始人
現代科學之父
有力證明了新天文學說
近代科學的創始人
現代科學之父
有力證明了新天文學說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至县| 浦东新区| 江城| 徐汇区| 天柱县| 东港市| 汽车| 策勒县| 庆安县| 朝阳区| 凉山| 恩平市| 方山县| 安龙县| 泰宁县| 错那县| 罗源县| 桂林市| 民勤县| 天祝| 双鸭山市| 新邵县| 江津市| 会泽县| 洛浦县| 宾川县| 侯马市| 庆阳市| 荔浦县| 亳州市| 云林县| 越西县| 罗平县| 景德镇市| 桓仁| 巢湖市| 博罗县| 鹤峰县| 屯昌县| 惠州市|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