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粽葉飄香-話端午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擔(dān)憂國家興衰,憤而抱石頭投汨羅江自盡,而感動天下百姓,百姓為怕魚兒吃掉屈原尸體。于是用竹葉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競相劃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由來。端午節(jié)的由來曹娥是會稽上虞梁湖曹家堡人,從小沒了母親,父女相依為命,她是一個十分聽話懂事的孩子,敬老愛幼,勤勞淳樸,小小年紀就學(xué)會了當家,深得鄰里的喜愛。父親曹盱是一位巫師,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在迎潮神的活動中,不幸落入水中。這天風(fēng)急浪高,滔滔江水一下把他吞沒了。曹娥得知消息后,趕到江邊,哭著呼喊自己的父親。但父親不見蹤影,回答她的只有嗚嗚的風(fēng)聲,嘩嘩的浪潮聲。之后,她快步跑回家去,一會兒,提了一籃香瓜飛快地回到江邊。曹娥向一位打魚的鄰居借了一條船,把瓜籃拎到船上,鄰居們著急,問她要到哪里去?曹娥說:“我有救爹的辦法了,我爹喜歡吃香瓜,只要我把瓜拋到江里,如果瓜沉下去了,那一定是我爹在下面,這樣,我可以把爹救上來了。”鄰居們都勸她,風(fēng)浪那么大,這樣太危險了,可不管鄰居們怎么勸阻,曹娥下定了決心,劃船駛進了風(fēng)雨彌漫的江心。曹娥把香瓜拋到江里,瓜浮著,順著江水向下游漂去。小船跟在后面,曹娥邊劃船,邊大聲地喊:“爹爹,女兒給你送瓜來了,你快來吃瓜呀!”。但瓜始終沒有沉,浪峰之間只有曹娥的哭喊聲。曹娥的小船已經(jīng)漂得很遠了,她沒有了力氣,喊聲慢慢地低了下去,可她仍嘶啞地喊著:“爹爹,你女兒……”這樣尋到了第7天,她突然感到漂浮的香瓜沉下去了。“沉了”她撲到船頭,睜大了眼睛,望著江面。只見香瓜在水里若沉若浮,恍惚間,似乎也若隱若現(xiàn)地閃著父親的身影,曹娥高喊一聲“爹爹”就撲進了江中。 3天后,人們在江面上發(fā)現(xiàn)了曹盱父女的尸體。陽光下,曹娥的面容很安詳,她終于找到了父親。鄰里們非常痛惜,含淚安葬了曹娥父女。 后人十分崇敬曹娥,把那條舜江改名曹娥江,還在江邊修起了孝女曹娥廟,以供后人紀念這位年僅14歲的孝女。習(xí)俗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線懸艾葉菖蒲喝雄黃酒楚國人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粽子的由來屈原跳江后,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喝雄黃酒的由來傳說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xiāng)的人們?yōu)榱瞬蛔岒札埑缘羟倪z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y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懸艾草的由來傳說,在遠古時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來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個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斗,在經(jīng)過了幾天幾夜以后,神仙終于勝利了。水怪答應(yīng)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孫,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讓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應(yīng)了,他們就說好,只要在墻上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屬于神仙,沒有的,那就歸水怪有。到端午的時候,水怪乘著浪頭來了。當浪來到一戶戶人家的屋檐下的時候,水怪總會看見這人家屋檐下掛著一束象寶劍一樣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許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沒人住的空房子。最后,天黑了,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原來那天決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來做寶劍的艾草和菖蒲灑到了人們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景。后來,到了端午節(jié)的時候,人們就會在自己家的墻上掛一些艾草和菖蒲,來嚇退水怪,以此來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財產(chǎn)。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制成。這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xué)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征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qū)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五彩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民間喜歡用五彩線系在兒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賽詩會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風(fēng)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浣溪沙—宋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端午》—文秀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漁家傲—宋歐陽修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鸝時一弄,猶瞢松。等閑驚破紗窗夢。猜謎語三角四棱長,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帶扒衣裳。包粽子我會包粽子了來看看我包的粽子來嘗嘗我包的粽子吧!來看看我家鄉(xiāng)溫州的粽子吧!你也來嘗嘗吧!端午節(jié)手抄報展示分享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