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高一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七單元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教學設計【核心素養與教學目標】1.組織學生通過“歷史解釋”了解法西斯主義的含義,運用“史料實證”和“唯物史觀”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能根據地圖概述二戰的過程及著名的戰役以提升“時空觀念”的素養。2.學生能了解雅爾塔體系的內容,通過“史料實證”理解作為雅爾塔體系一部分的聯合國的宗旨及和平保障制度,能以“唯物史觀”的角度從積極性與局限性兩方面評價雅爾塔體系。3.引導學生知道二戰后人類呼喚世界和平與要求共同發展的時代特征,深刻領會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體現的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價值,通過聯系現實學習和探究正確的世界意識和人文關懷以涵養“家國情懷”。【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學生能了解法西斯主義的含義,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影響,引導學生理解二戰后國際秩序的變動。2.教學難點:學生能同時從積極性與局限性兩方面評價雅爾塔體系,引導學生理解二戰后人類呼喚世界和平與要求共同發展的時代特征。【課前準備與教法學法】1.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教學設計、課件、導學案,做好多種教學預案;學生結合課本與導學案預習本課并做好課上展示的準備。2.教法:設置情景,當堂檢測,精講精練。3.學法:合作探究,分組討論,反向思考。【教學過程】第一環節:預習展示環節[組織教學與導入](設計思路:教師組織教學,宣布學習要求,激發學生興趣。時間:2分鐘)一、教師組織教學。二、導入:同學們,2020年中國取得了抗擊新冠疫情的重大勝利,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出示疫情地圖),面對疫情肆虐,世界各國是隔岸觀火、以鄰為壑,還是同舟共濟、雪中送炭呢?在世界近代史上,全世界正義的人們就曾經為了人類共同的未來團結一致、并肩作戰,他們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與當時的邪惡勢力進行殊死搏斗。那么他們因何而戰?戰爭過程和影響又是怎樣的?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三、出示學習目標與下一步要求:請大家根據課前預習,結合導學案分組展示預習成果。[預習認知與展示新知](設計思路:學生根據課前預習,結合導學案分組展示預習成果。時間:10分鐘)一、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三、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第二環節:精講點撥環節[教師精講點撥](設計思路:教師根據預習情況與展示結果,對重難點、易錯點進行突破。時間:15分鐘)一、為何失去和平?——析二戰起因1.教師出示材料,設置視頻情景,通過歷史解釋分析法西斯主義的含義及特征。2.學生根據材料思考并回答:(1)前三則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思想?有何特征?如何興起?(2)據材料四,分析這種思想盛行的原因?(3)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指出英法此時期推行什么政策?是否保證了“和平”?3.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二、怎樣贏得和平?——觀二戰過程1.教師出示二戰過程表,引導學生歸納二戰的進程及三大戰場。2.學生思考問題:為何轉折點發生在1942年?二戰過程有何特點?3.教師引導點撥。三、如何守護和平?——評二戰影響1.教師出示圖文資料,引導學生評價二戰的影響。2.學生思考并根據材料回答:(1)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何影響?(2)如何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如何構建戰后秩序?(3)怎樣處置戰敗國、審判戰犯,制約戰爭?3.教師精講點撥。[討論質疑](設計思路:學生根據教師點撥,通過對抗式辯論展示學習成果。時間:8分鐘)1.辯論:雅爾塔體系作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2.教師引導點撥,學生討論展示:雅爾塔體系有哪些積極性與局限性?體現了什么時代特征?第三環節:訓練鞏固環節[小結提升](設計思路:通過課堂小結,拓展學生思維以實現升華。時間:3分鐘)1.探究:(1)中國曾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貢獻?(2)今天的中國能夠在世界舞臺上貢獻什么樣的智慧與方案?2.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得出課堂小結,以實現課堂升華。[訓練鞏固與達標檢測](設計思路:教師根據課程目標要求進行當堂檢測,隨即公布答案講評。時間:7分鐘)1.進行課堂檢測。2.教師公布答案并講評。[課后討論作業]課下查找資料,比較雅爾塔體系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異同。【板書】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一、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三、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附隨堂練習評測練習1.20世紀30年代德、日法西斯勢力上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德、日法西斯專政建立過程的相同點是()A.依靠軍部法西斯勢力B.利用經濟危機引發的政治危機C.依靠法西斯政黨奪取政權D.取締納粹黨以外的一切政黨,建立獨裁統治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本來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軟弱強化了邪惡的刻毒。”這句話揭示了()A.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是意大利法西斯B.綏靖政策對二戰的發生負有重大責任C.《凡爾賽條約》是二大的罪魁禍首D.捷克斯洛伐克的軟弱助長了希特勒的野心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英等國召開了一系列國際會議,達成了若干協議,由此形成了雅爾塔體系,這一體系的實質是()A.維護戰勝國利益,保證世界和平B.以實力為依據,美蘇劃分勢力范圍C.維護反法西斯聯盟,共同主宰世界D.兩大陣營對立,形成爭霸局面4.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和深刻反思。以下事件中,意在阻止形勢惡化,但客觀上卻加速了二戰爆發的是()A.國際聯盟的建立B.《慕尼黑協定》的簽訂C.德、意、日正式結成三國軍事同盟D.《非戰公約》的簽訂5.20世紀20年代,日本關東軍軍官石原莞爾提出:“滿蒙問題的解決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徑。”通過下列哪一事變,這個荒謬的看法變成了關東軍的侵略行徑()A.九一八事變B.納粹黨成為第一大黨C.七七事變D.華北事變6.二戰后成立的聯合國吸取了國聯的教訓,在國聯基礎上對聯合國的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使聯合國具有了一定的行動能力。“使聯合國具有了一定的行動能力”是由于()A.會員國采取了“全體一致”的原則B.實行民族自決原則C.安理會實行“大國一致”原則D.實行集體防御原則1-6BBBBA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