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 知識歸納整理 一、顯微鏡的構造 (記P37普通光學顯微鏡結構圖) 1.機械結構:支持部分:鏡座、鏡柱、鏡臂、鏡筒、載物臺(中央有通光孔); 調節部分:粗(細)準焦螺旋、、轉換器、遮光器; 2.光學結構:目鏡和物鏡、反光鏡(光線強時用平面鏡及遮光器上小光圈;光線弱時凹面鏡、大光圈) 二、顯微鏡的使用 1.取鏡和安放 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把顯微鏡放在試驗臺距邊緣7厘米 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2.對光(三轉兩開一條線)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轉動遮光器,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注視目鏡內,另一只眼也要睜開; 轉動反光鏡,使反射光線通過通光孔 、物鏡鏡筒到達目鏡 。以通過目鏡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為宜。 3.觀察 把所要觀察的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從側面看物鏡) 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清潔收鏡 注意事項:用擦鏡紙擦拭目鏡和物鏡,用紗布擦拭顯微鏡的其他部分 。 三、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放大倍數=目鏡倍數×物鏡倍數。放大倍數越大,像越大,能看到的細胞數越少,視野越暗。(物鏡的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目鏡的長度與放大倍數成反比。) 第二節 植物細胞 知識歸納整理 玻片標本的類型 1.按制作材料分: 切片:用從生物體材料上切去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 裝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或直接用個體微小的生物材料制成。 按照保存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永久玻片和臨 時玻片。玻片標本的制作都需載玻片、蓋玻片。 二、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玻片 1.準備 擦: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2.制片 撕: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內表皮。 浸、展: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鑷子把它展平。 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內表皮上,這樣就可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 3.染色 染: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4.觀察:用低倍鏡 觀察。 5.繪圖:(看課本P44[附]生物圖的畫法及注意事項。) 三、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記P45植物細胞模式圖) 結構 作 用 細胞壁 保護 和 支持 細胞 細胞膜 控制物質 進出 細胞(緊貼細胞壁,非常薄,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楚) 細胞核 貯存、傳遞遺傳物質;細胞的控制中心 細胞質 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 液泡 內面的細胞液中溶解、貯存著多種物質 線粒體 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葉綠體 植物進行 光合作用 的場所 第三節 動物細胞 知識歸納整理 一、制作并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1.準備 擦: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滴: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2.制片 刮:用消毒牙簽在自己已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刮幾下。 涂: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中,清涂幾下。 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在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平蓋在水滴上。注意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 3.染色 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幾滴稀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4.觀察:將臨時裝片放在 光學 顯微鏡下觀察。重點觀察 一個 口腔上皮細胞。 5.繪制動物細胞結構簡圖 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記P48動物細胞模式圖) 人體或動物體的各種細胞雖然形態不同,但基本結構卻是一樣的,它們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質中也含有線粒體。 三、動、植物細胞結構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相同點: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 2.不同點: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動物則沒有。 第四節 細胞的生活 知識歸納整理 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組成細胞的物質 無機物:分子比較小,一般不含碳,不能燃燒; 如水、、氧、無機鹽等 有機物:分子比較大,一般含有碳,能燃燒; 如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⑴細胞膜將細胞的內部與外部環境分割開來,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 ⑵細胞膜有適于運輸物質的結構,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⑴能量類型:有機物中的能量屬于化學能陽光的能量屬于光能,物質燃燒時放出的熱量是熱能。 ⑵能量轉換:能量可以由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 ⑶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將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 線粒體: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記P53葉綠體和線粒體圖) 二、細胞核是控制中心 1.遺傳信息 人的生命起始于 受精卵 。人體內有由 父母 傳下來的,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 遺傳信息 。 2.小羊多利的身世 小羊多利的身世與三只羊有關,A羊提供的是無核卵細胞。B羊提供的是細胞核,C羊起代孕母親的作用,小羊多利與 B 羊長的幾乎一模一樣。 說明: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 發育 和 遺傳 。 3.細胞核中主要的遺傳物質是 DNA ,其上有指導生物發育的 全部信息 。 4、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一,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背課本P54面最后一段課文)√ 第二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知識歸納整理 一、生物體由小長大與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分不開 1、生物體由小 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 長大的原因 體積增大; 細胞的分裂,使細胞的 數量增多。 2、細胞的生長 構成生物體的細胞要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 ,并且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會由小變大 。這就是細胞的生長。部分細胞長到一定的大小,就會進行分裂。 3、細胞的分裂 ⑴細胞分裂: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 ⑵分裂過程: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動物細胞的細胞膜從細胞的中部向內凹陷,縊裂為兩個細胞;植物細胞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 細胞膜 和 細胞壁 。于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記P57細胞分裂過程示意圖) 二、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1.染色體 ⑴細胞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 深色 的物質稱做染色體 。 ⑵染色體是由DNA和 蛋白質 兩種物質組成的。⑶ DNA 是遺傳物質,染色體就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 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的變化 在細胞分裂過程中, 染色體 的變化最為明顯,在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其形態不同。 ⑴變化過程: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會進行復制,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均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 ⑵結果: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 ⑶意義: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第二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知識歸納整理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 1.細胞分化 概念: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結果: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 細胞群(組織)。 2.組織 概念: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組織名稱 特定 功能 舉例 上皮組織 由上皮細胞構成 保護、分泌 消化道上皮 肌肉組織 由肌細胞構成 收縮、舒張 平滑肌 神經組織 由神經細胞構成 感受刺激,產生并傳導神經沖動 結締組織 種類很多 支持、連接、保護、營養 軟骨、血液等 二、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 1.概念: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 器官 。 2.例子:⑴大腦主要由神經組織和結締組織構成,對全身起調控作用。⑵胃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構成,是貯存和消化食物的器官。⑶其他器官:心臟、肝、肺、腎、眼、耳、甲狀腺、唾液腺等。 三、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1.系統的概念: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系統。 2.例子:口腔、咽、食道、胃、腸、肛門以及肝、胰腺、唾液腺等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連在一起,共同完成人體內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功能。 人體的系統 人體的八大系統是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第三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知識歸納整理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一、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植物的生長發育也是由 受精卵 開始的,經過細胞 分裂 、分化 ,形成 組織、 器官 ,進而形成植物體。 綠色開花植物是高等植物,由六大器官組成的: 營養器官: 根、莖、葉 與植物體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輸以及營養物質的制造有關。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與植物體的繁殖有關。 二、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名稱 結構特點 功 能 分 布 分生組織 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有很強的分裂能力 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莖尖、根尖、芽、木本植物莖的形成層 保護組織 細胞小,排列緊密,細胞壁厚 保護內部柔嫩部分 植物器官的表面 輸導組織 細胞呈管狀 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 各器官的內部 營養組織 細胞壁 薄 ,液泡 較大 儲藏營養物質。 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中都有分布 機械組織 細胞壁 厚 起支撐和保護作用 莖、葉柄、葉片、花柄、果皮等 三、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植物體是由六大器官組成的;每一種器官都由幾種 不同 的組織構成;每一種組織都由形態 相似、結構 和功能 相同的細胞 聯合 在一起形成。 第四節 單細胞生物 知識歸納整理 一、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活 1.單細胞生物 概念:生物圈中有不少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它們的身體 只有一個細胞 ,稱為單細胞生物。 生活環境:大多數單細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濕潤的環境中,有些 寄生 在其他生物體上。 2.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活 ⑴觀察草履蟲 ①從草履蟲培養液的表層吸一滴培養液,放在載玻片上,用肉眼和 放大鏡 觀察草履蟲。 ②蓋上蓋玻片,在 低倍鏡 下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 ⑵草履蟲的結構和生活 ①纖毛:草履蟲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 旋轉前進 。 ②表膜:進行 氧 的攝入和 二氧化碳 的排出。 ③口溝:食物 進入體內的結構。食物主要有細菌 和微小的 浮游植物 。 ④食物泡:隨細胞質流動,其中的食物逐漸被消化 。 ⑤收集管和伸縮泡:收集并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和 廢物 。 ⑥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 食物殘渣 。 ⑦細胞質 ⑧細胞核:包括 大核 和 小核 。 3.生殖 草履蟲通過 分裂 產生新的個體。 二、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1.有益 ⑴許多單細胞生物是魚類的天然餌料。 ⑵草履蟲可吞食細菌,凈化 污水 。 2.有害 ⑴瘧原蟲、痢疾內變形蟲等,能侵入人體,危害健康。 ⑵海水中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危 害漁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