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INCLUDEPICTURE"學習目標.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學習目標.TIF"\MERGEFORMATINET1.通過閱讀教材,了解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名稱、建立時間及建立者,中國同盟會成立的概況。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分析同盟會的政治綱領和三民主義,理解三民主義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革命派倡導的民主革命是順應歷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學習孫中山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奮斗的精神,從而樹立為民族的復興而矢志努力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INCLUDEPICTURE"教學重點.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重點.TIF"\MERGEFORMATINET中國同盟會的建立及其綱領。INCLUDEPICTURE"教學難點.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難點.TIF"\MERGEFORMATINET三民主義的內涵及作用。INCLUDEPICTURE"教學方法.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方法.TIF"\MERGEFORMATINET情境導入法、講授法、討論法。INCLUDEPICTURE"學生學法.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學生學法.TIF"\MERGEFORMATINET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INCLUDEPICTURE"教學過程.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過程.TIF"\MERGEFORMATINET(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多媒體課件展示孫中山先生像:國民黨尊稱孫中山為“國父”;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F10.tif"\MERGEFORMATINET毛澤東稱他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江澤民贊譽他為“20世紀走在時代前列的第一個偉人”。孫中山何以贏得如此至高贊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事跡。(二)自主學習 梳理新知知識點一 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1.1894年,孫中山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__變法自強__等多項改革建議,遭到拒絕。失望之余,他開始認識到,只有__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__,才能拯救中國。2.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__興中會__,提出“__振興中華__”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3.1895年10月,廣州起義消息泄露,__陸皓東__等人被捕犧牲,起義失敗。之后,孫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國考察社會實際,發展__革命組織__,為繼續革命作準備。知識點二 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__辛丑條約__》簽訂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__資產階級革命思想__得到迅速傳播。出現了章炳麟的《__駁康有為論革命書__》、__鄒容__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和《警世鐘》等宣傳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這些著作號召人們起來__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__。影響較大的革命團體有華興會和光復會。2.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__1905__年8月,孫中山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在__日本東京__成立了__中國同盟會__。3.在同盟會成立大會上,確定了“__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__”的政治綱領,選舉__孫中山__為同盟會總理,建立領導機構,決定創辦《__民報__》,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4.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__資產階級革命政黨__。它的成立,使全國__資產階級革命派__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5.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__“民族”“民權”“民生”__三大主義,合稱“__三民主義__”,成為孫中山領導__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__。(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 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1)結合教材上的材料,思考孫中山為什么會從“醫人”轉變為“醫國”。孫中山早期的思想主張有哪些?為什么他的思想主張從“改良”轉變為“革命”?①原因:民族危機的加深,民族責任的驅使;接受了西方的教育。②主張:先是主張溫和的改良思想,后轉變為主張革命,建立共和國。③原因:對清政府腐朽統治的失望,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才能拯救中國。(2)結合教材內容,歸納關于興中會成立的基本信息。領導人孫中山時間1894年11月地點檀香山宗旨“振興中華”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目標推翻清朝專制統治性質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3)興中會成立以后,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做了哪些準備活動?1895年,孫中山回到香港,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同時開展籌款、聯絡會黨和軍隊等秘密工作,準備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據點。由于起義消息泄露,廣州起義失敗。孫中山遭受到清政府通緝,被香港當局驅逐出境。從此,他斷發改裝,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國考察社會實際,發展革命組織,為繼續革命作準備。探究二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內容、廣泛傳播的原因及其傳播產生的影響分別是什么?(1)核心內容: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2)原因:①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②20世紀初,不少中國留學生到國外接受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知識分子的隊伍迅速擴大。民族危機使革命知識分子把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學說,作為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3)影響:極大地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和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探究三 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分析三民主義與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關系。三民主義是從同盟會綱領闡發而來的,是孫中山對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闡述和概括,也是同盟會政治綱領的另一種表述方式,兩者并無原則上和實質上的區別。(四)歸納總結 整體感知(五)達標測評 鞏固新知INCLUDEPICTURE"教學反思.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反思.TIF"\MERGEFORMATINET本節課主要講述的是孫中山先生的早年革命事跡,要凸顯“三民主義”思想理論建立的進步性和曲折性。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圖片、列表等各種形式,讓學生明白事件發展的前后因果聯系,著重培養學生列表歸納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可以進一步提高的地方,如增加歷史事件之間的前后聯系性、邏輯性,讓學生在理解中牢記歷史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