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戊戌變法INCLUDEPICTURE"學習目標.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學習目標.TIF"\MERGEFORMATINET1.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公車上書、維新運動的展開等基本史實、初步認識百日維新的內容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意義等。2.利用歷史圖片和史料,通過閱讀討論、分析史料,得出變法失敗的原因、意義和教訓;培養學生利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3.通過學習維新人士的進步立場和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INCLUDEPICTURE"教學重點.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重點.TIF"\MERGEFORMATINET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INCLUDEPICTURE"教學難點.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難點.TIF"\MERGEFORMATINET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意義。INCLUDEPICTURE"教學方法.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方法.TIF"\MERGEFORMATINET情境導入法、講授法、討論法。INCLUDEPICTURE"學生學法.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學生學法.TIF"\MERGEFORMATINET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INCLUDEPICTURE"教學過程.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過程.TIF"\MERGEFORMATINET(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展示《時局圖》:第二次鴉片戰爭后,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時,統治階級內部開明的官員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希望通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達到維護清王朝統治的目的,但結果失敗了。甲午戰爭后,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面對地主階級探索救國救民的失敗,在洋務運動中興起的民族資產階級又將以怎樣的方式繼續探索斗爭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進入第6課《戊戌變法》的學習。(二)自主學習 梳理新知知識點一 康有為與公車上書1.公車上書:1895年春,《__馬關條約__》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__拒和、遷都、變法__。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拉開了__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__。2.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宣傳變法,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__時務報__》和天津的《__國聞報__》。知識點二 百日維新1.背景:1897年冬,德國強占__膠州灣__,__康有為__上書光緒帝,呼吁變法救國。光緒帝表示“不甘作亡國之君”,決心變法。2.開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__明定國是__”詔書,宣布實行變法。3.變法內容:__裁撤冗官冗員__,允許官民上書言事;鼓勵__私人興辦工礦企業__,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__廢除八股__,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裁減綠營,__訓練新式軍隊__等。4.結果:9月21日,__慈禧太后__等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廢除變法詔令。__譚嗣同、劉光第、林旭__、楊銳、楊深秀、康廣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稱“__戊戌六君子__”,戊戌變法失敗。5.影響:在__思想文化__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 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宣傳變法,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這些學會和報刊主要宣傳了什么觀點?產生了什么影響?宣傳變法救國的觀點。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探究二 戊戌變法與戊戌政變的區別(1)戊戌變法:是指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而進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具有愛國、進步的意義,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2)戊戌政變:是對戊戌變法的殘酷鎮壓,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動的大肆捕殺維新派,廢除變法詔令的流血事件(政變),是反動的,具有阻撓和破壞性作用,它的發動標志著戊戌變法的失敗。結論:戊戌變法與戊戌政變有著本質的區別。探究三 戊戌變法的性質閱讀教材,以表格形式歸納百日維新的內容。并引導學生探討:戊戌變法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運動?變法內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文化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軍事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它是一次政治改革運動,也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思想解放運動。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維新派希望通過變法使中國走向強大,從而擺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同時也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維新派試圖在政治上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在經濟上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更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政治改革第一次積極有益的嘗試,是中國人民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一個驛站,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雖然歷時短暫,卻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經驗和教訓,深入分析其失敗原因對于我們今天的改革事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結論:戊戌變法是一次政治改革運動,也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思想解放運動。(四)歸納總結 整體感知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U4.TIF"\MERGEFORMATINET(五)達標測評 鞏固新知INCLUDEPICTURE"教學反思.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課堂8歷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歷史人教(上)\\教學反思.TIF"\MERGEFORMATINET本節課事件的內在邏輯和線索清晰;需要重點把握百日維新的內容及其影響,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可以引導學生把本節的重要內容的因果關系、演變過程用圖示的方法反映出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