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列舉進行早期殖民掠奪的國家及其掠奪殖民地的史實;簡述“三角貿易”的過程;了解殖民掠奪的影響;引導學生辯證地理解殖民掠奪的影響,培養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思維。 二、過程與方法 繪制簡單的“三角貿易”示意圖,提高動手能力;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殖民主義罪惡的認識和批判,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關心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早期殖民國家葡萄牙與西班牙和英國的殖民擴張。 難點:歐洲國家早期殖民掠奪所帶來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圖片展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 2.教師講解:2020年5月28日,美國一名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以跪脖窒息而死。 3.材料展示: 直到1500年,種族隔離現象遍及全球。所有黑人都生活在非洲,所有白人或高加索種人都生活在歐洲和中東。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教師提問:黑人原本生活在非洲的南部,他們是如何在1500年之后出現在美洲?今天讓我們回到500年前的歐洲,看看西方各國如何進行早期殖民掠奪。 【新課講授】 一、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殖民掠奪 1.圖片展示:新航路開辟。 教師提問:最早進行殖民掠奪的國家是哪兩個? 提示:葡萄牙、西班牙。 2.地圖展示: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勢力范圍。 教師提問: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范圍分別主要分布在哪里? 提示:葡萄牙: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西班牙:美洲。 3.材料展示: 材料一:1506年,葡萄牙的昆阿遠征隊進占東非的巴拉瓦時,在殺死1 500名無辜居民之后,為了盡快把婦女的耳環和項鏈搶到手,竟然殘酷地把她們的耳朵割下、脖頸砍斷。在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從非洲劫掠的黃金達27.6萬公斤。 材料二:西班牙在殖民地實行殘酷的種族奴役政策,使用各種野蠻手段,殘暴地殺害印第安人。 ——李其榮主編《世界通史·近代卷》 教師提問:這種殖民掠奪方式給美洲帶來了什么樣的后果和影響? 提示:殖民地內的印第安人幾乎滅絕,致使美洲勞動力極度匱乏,為補充勞動力,開始進行罪惡的黑奴貿易。 4.地圖展示:教皇子午線。 教師講解:教皇子午線:1493年5月在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線。西、葡兩國首次瓜分了整個地球,瘋狂進行殖民掠奪。教皇子午線的劃定,是西方列強瓜分世界,劃分勢力范圍的開始,標志著殖民體系的初步建立。 5.材料展示: 西班牙的封建專制力量一旦手握大量財富,就不可能允許出現與王室抗衡的新興資產階級;而宗教的控制,則剝奪了所有人的自由,技術創新和制度變革自然無從談起。結果,整個社會階層固化,流動性差,通過殖民擴張獲得的巨額財富,成了西班牙的“毒藥”。 ——《楊小凱學術文庫》 教師提問:西班牙作為最早開始殖民的國家,16世紀更是成為海上強國,最后為何走向衰落? 提示:封建專制力量的根深蒂固,統治階層沉迷享受。 教師過渡: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走上了殖民掠奪的道路,英國也緊跟兩國步伐并逐漸趕超。 二、英國的殖民擴張 1.地圖展示:新航路開辟。 2.材料展示: 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即控制了世界財富,因而控制了世界。 ——英國政治家沃爾特·雷利 教師提問: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的經濟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沿岸。請同學們仔細查看英國的地理位置并結合教材,思考英國崛起的背景。 提示:社會環境:新航路開辟,經濟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到大西洋沿岸;地理:處于大西洋沿岸,地理條件優越;經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漸確立,手工業迅速發展,急需開拓海外市場。 教師講解: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以后,西班牙開啟了它海上霸主的時代。但是,西班牙王室并沒有把海量的財富用來造福國民和發展本國的各種產業,而是從歐洲各國大量購買奢侈品,供王公貴族們揮霍。16世紀末的西班牙已經是外強中干。同樣擁有優越地理位置的英國卻在迅猛發展,并逐漸萌發了稱霸海洋的雄心。1588年,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與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激戰,西班牙“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滅。英國逐漸成為海上霸主,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 3.教師提問:打敗西班牙后,英國的殖民擴張是如何進行的? 提示:(1)在北美建立大種植園,進行資本主義生產。 (2)從事“三角貿易”。 4.教師講解: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屠殺、奴役印第安人,造成當地人口銳減,種植園勞動力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歐洲殖民者開始買進非洲的黑人,作為奴隸在種植園勞動,罪惡的“三角貿易”由此開始。 5.教師提問:說說“三角貿易”的主要路線、影響。 提示:(1)出程:歐洲(火器、機械制品和酒等)→非洲(擄獲黑奴)。 (2)中程:非洲(黑奴)→美洲(販賣黑奴得利,購買蔗糖、煙草等)。 (3)歸程:美洲(煙草、蔗糖等工業原料)→歐洲。 (4)影響: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力;給歐洲帶來巨額利潤,促進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黑人奴隸為美洲的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 6.教師講解: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個月,做三次買賣,獲得100%~300%。因為獲利最多、也是最可恥、最卑劣的是中程的販奴貿易,故也把“三角貿易”稱作“黑奴貿易”。 7.教師提問:17世紀主要的殖民國家有哪些? 提示:主要有荷蘭、法國、英國。 8.地圖展示:新航路開辟。 9.教師過渡:在種植園和黑奴貿易為英國帶來了巨額利潤的同時,荷蘭和法國的殖民擴張也緊跟英國的步伐。面對擁有同樣地理位置優勢的荷蘭和法國,英國能否在殖民爭霸中取得勝利呢? 三、荷、法、英殖民爭霸 1.教師提問:“海上馬車夫”指的是哪個國家?為什么會這樣稱呼它? 提示:荷蘭。因為荷蘭一度控制著波羅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貿易。 2.地圖展示:荷蘭的殖民擴張。 教師提問:根據地圖并結合教材,說說荷蘭殖民擴張的過程。 提示:17世紀,荷蘭入侵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了馬六甲和錫蘭;一度強占了中國的臺灣;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蘭殖民地。 3.地圖展示:法國的殖民范圍。 教師提問:根據地圖,指出法國的殖民范圍。 提示:法國先后在北美洲、非洲、亞洲建立法屬殖民地。 4.教師過渡:面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在爭奪美洲、非洲、亞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場,英國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將殖民霸權確立起來的? 展示史料:如圖。 5.地圖展示:英國的殖民范圍。 材料展示: 北美和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谷倉;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礦區;加拿大和北歐半島為我們種樹;澳大利亞為我們牧羊;還有阿根廷為我們養牛;秘魯送來白銀,南非進貢黃金;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至于我們的棉花種植園正在從美國南部向地球一切溫暖的地方擴展。 ——1865年英國首相帕默斯頓 教師講解: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從17世紀下半葉起,英國與荷蘭、法國發生了一系列戰爭,憑借強大的實力最終戰勝了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英國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成為“日不落帝國”。 6.教師提問:歐洲殖民國家的殖民掠奪產生了哪些影響? 材料展示: 材料一: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征服和掠奪,非洲變為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二:資本由于無限追逐利潤的需要,對勞動者的奴役不僅突破了道德極限,而且突破了肉體極限。經濟利益成了把奴隸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黑人從事過度勞動只要七年就耗盡了生命。也就是說,每隔七年黑人勞動力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隸價格低廉,農場主寧肯從外面購買奴隸,也不愿讓奴隸生兒育女、實現勞動力自身的再生產。很多農場主坦率地承認:“購買比繁殖更便宜。” ——王飛鴻主編《非洲簡史》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1)殖民掠奪是歐洲殖民國家的主要侵略活動方式,是資本主義初期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這些侵略活動使得大量的財富流入歐洲,有助于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有助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 (2)對于殖民地來說是一場深重的災難,但客觀上也將歐洲文化等帶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的社會發展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課堂小結】 殖民擴張也是人類歷史上不同文明之間的一次沖撞和整合,這個過程既有殘酷野蠻的一面,也有傳播先進科技文化成果的一面。由于人類文明是人類智慧和良知的結晶,隨著它的發展腳步,人類不同文明之間的整合應當越來越傾向于和平交融的方式。 【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