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 哲學的基本問題 姓名: 一個深刻的靈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黑格爾學習目標 (明確目標,心中有數)知識與技能:1.識記和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援引經典哲學家的言論,說明對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學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過程與方法: 運用情景教學,歸納得出教材基本觀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了解哲學發展的歷史,明確哲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生活、學習中自覺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學習重難點 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解學習過程【基礎梳理】(A級,請快速瀏覽教材,完成下列內容,并記住它)(一)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也是 。 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二者 的問題;其二是二者 的問題。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劃分的依據是 。認為 決定 的,屬于唯物主義;認為 決定 的,屬于唯心主義。4、認為思維 存在,就是認為二者有同一性,這種觀點被稱為 論;認為思維 存在,就是否認二者的 性,這種觀點被稱為 論。(二)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與實踐中___________ 的基本問題。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 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3、人類從事的活動主要歸結為兩類:一是 ;二是 。二者說到底都要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是 。4、哲學從總體上探討 的關系。5、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_________ ,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決定著它們對 的回答。【知識擴展】思維:即意識。主要是我們對這個客觀世界的反映(或認識),比如觀點、理論、方針、政策、計劃方案,想法、念頭等。存在:即物質。指不依賴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比如說我們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車、書桌黑板、鋼筆鉛筆等。【問題探究】(B、C級,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分析下列問題,要認真思考哦)(一)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課堂探究1】形神論戰南北朝時期,齊朝宰相蕭子良的府內,名流云集,高僧滿座。他們迷信佛教,大談因果報應,宣揚人死后精神不滅。普通官員范縝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他認為,精神不過是人體的一種作用,從屬于形體,形體存在則精神存在,形體死亡則精神消失。他把蕭子良等一幫王公名流駁得啞口無言。蕭子良幾次組織人馬與他辯論,都被他駁倒。蕭子良無可奈何,派人對他說:像你這樣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為什么發表這種違背潮流的言論呢?你應當趕快放棄你的言論。范縝聽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縝“賣論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1、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存在(或者叫物質),思維(或者叫意識)你認為先有“形”還是先有“神”?“形”和“神”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我認為先有“形”,“形”和“神”的關系應該是“形”決定“神”,“神”是對“形”的反映。探究結論:1、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 的關系問題,也可以說,就是 的關系問題。【注意】(1)“思維”和“存在”相搭配,“意識”和“物質”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2)“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不同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2、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思維與存在何者為世界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的唯一標準。(本體論)【注意】哲學上最基本的派別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而不是可知論和不可知論【課堂探究2】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劃分貝克萊,18世紀英國愛爾蘭大主教,哲學家,主觀唯心主義與經驗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認為,物質就是虛無,物質是一個虛構的詞,它不表示任何實在的東西。人認識的對象就是觀念,觀念之外沒有任何事物。一天,貝克萊和友人約翰生博士散步,討論“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問題,不小心碰上了一塊石頭。約翰生博士便問道:“在碰到這塊石頭、產生痛覺以前,它是否存在?”先有石頭還是先有對石頭的感覺?先有石頭,然后有對石頭的感覺。探究引導:費爾巴哈反駁貝克萊:“如果小貓看到的老鼠只是存在于小貓的眼中,老鼠是小貓視神經的感覺,那為什么小貓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抓自己的眼睛呢?當我們有一段時間沒有吃東西的時候,我們肚子空空的,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有餓的感覺。請問:是我們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餓的感覺;還是先有餓的感覺,肚子才空空的?再問:等我們用食物把肚子填飽后,我們還有餓的感覺嗎?(肚子空是存在,感覺餓是思維)探究結論(1):先有 后有 , 決定 。唯物主義認為 決定 ;唯心主義認為決定 。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 。的觀點是錯誤的。判斷下列觀點哪些屬于唯物主義哪些屬于唯心主義?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唯物主義)心外無物——王守仁(唯心主義)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唯物主義)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英國哲學家貝克萊。(唯心主義)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王陽明(唯心主義)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內容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認識論)【課堂探究3】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劃分有一天,莊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橋上,只見橋下有很多魚不停地游來游去,穿梭嬉戲,自由自在,好不愜意,于是莊子說:“魚是多么的快樂啊!”惠施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很快樂呢?”莊子反問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覺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魚呀,你怎么知道魚快樂不快樂呢?”按照惠施的說法,不是魚就不知道魚的快樂。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論下去。世界上就沒有可以認識的東西了。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學上的什么問題?反映了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惠施的話屬于什么觀點?否認思維可以認識存在,陷入不可知論。我們的思維能不能反映現實世界?我們的思維能夠反映現實世界探究結論(2):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是 。【知識擴展】哲學基本問題兩方面緊密聯系、不可分割,他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從屬的。首先,第一方面的解決是第二方面的前提和基礎。第二方面內容是第一方面的展開和深化。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的正確解決有賴于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正確解決。其次,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的解決也影響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徹底解決。第一方面的內容在哲學上被稱為本體論,第二方面的內容在哲學上被稱為認識論。認識論必須以本體論為前提和出發點,認識論總是滲透和貫穿著本體論。在漫長的哲學發展過程中,各種哲學觀點層出不窮,無數哲學流派形態各異,但所有哲學理論無非分別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課堂探究4】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為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閱讀教材P11,思考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并結合自己的體會加以說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中遇到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因此,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學習小結構建本框知識網絡當堂檢測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A )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B.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C.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關系問題 D.哲學與生活的關系問題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包括( C )①思維和存在的第一性問題 ②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問題 ④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是( A )A.不可知論 B.不可知論 C.唯心主義 D.唯物主義4.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恩格斯的上述論斷指出了( C )A.一切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B.唯物主義的正確性和唯心主義的荒謬性C.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D.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5.毛澤東曾明確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這是思維與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義前提,只有肯定這一條,我們才能與唯心主義劃清界限。這主要說明( B )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B.對思維與存在何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不同的世界觀與方法論D.思維與存在的性質是不同的6.根據右面的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從哲學上講,甲、乙二人在爭論什么問題?思維與存在誰是世界的本原,何為第一性。(2)請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對甲、乙二人的觀點進行簡要評析。甲的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觀點,乙的觀點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學習評價※自我評價 你完成本節導學案的情況為 ( )A.很好 B.較好 C.一般 D.較差反思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