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尋沙涌鰲魚風俗 “鰲魚傳”探究小組 “舞動鰲魚”探究小組 “鰲鄉節趣”探究小組 “巧手鰲魚”探究小組 四個探究小組 綜合實踐活動花絮 獎項設置 最具人氣獎 最佳表演獎 最具創意獎 最具活力獎 鰲魚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動物。相 傳在遠古時代,金、銀色的鯉魚想跳過龍門, 飛入云端升天化為龍,但是它們偷吞了海里 的龍珠,只能變成龍頭魚身,稱之謂鰲魚。 雄性鰲魚金鱗葫蘆尾,雌性鰲魚銀鱗芙蓉 尾,終日遨游大海嬉戲。中國老百 姓習慣的把大地上發生的地震等 怪異現象,稱之為“鰲魚轉側”。 他們認為地球是由鰲魚的四只腳 頂著的。 展示一 “鰲魚傳”小組表演 相傳在古時候,有一書生上京趕考。 因其英俊瀟灑、氣宇軒昂,途徑女兒國遭女妖戲弄。 書生為了擺脫女妖逃到了大海邊,見波濤中有一對鰲魚在海中嬉戲,便向鰲魚疾聲呼救。 得救后,書生歷經千難萬險,終于到了京城,到了考場,經過了激烈的競爭,書生終于中了狀元。他又念鰲魚的救命之恩,替鰲魚簪花掛紅。 書生此舉感動了玉皇大帝,將其點化成仙,喚為文魁星。從此,文魁星便隨鰲魚遨游天下了。 聞名全國的鰲魚舞蹈 鰲魚舞是大龍街沙涌村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它源遠流長,相傳是由浙江傳入的“魚燈舞”發展而成,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2008年,沙涌鰲魚舞作為傳統舞蹈列為第一批區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聞名全國的鰲魚舞蹈 聞名全國的鰲魚舞蹈 聞名全國的鰲魚舞蹈 展示二 “舞動鰲鄉”小組表演 平衡步 第一步: 高低步 第二步: 弓箭步 第三步: 麒麟步 第四步: 蹲步 第五步: 小碎步 第六步: 鰲魚舞表演 展示三 “鰲鄉節趣”小組展示 沙涌關帝誕 關帝誕辰有兩種說法。一:農歷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為關帝誕辰;二:六月二十四日為關帝誕辰,而五月十三日為關平帝君誕。在沙涌村一般都是過農歷五月十三。 關公,名羽,字云長,三國時蜀國大將,由于其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著稱于世,故民間稱為“關帝”、“關圣帝”。 廣州市番禺區沙涌村為“民間藝術之鄉”。 在2016年關帝誕 舉行了一場非常隆重的游行活動。 番禺沙涌鰲魚舞中國民間藝術現場 2016年6月17號關帝誕之日,沙涌村舉辦民間文化活動。 魚燈會 展示四 “巧手鰲魚”小組展示 編扎鰲魚 沙涌村的鰲魚歷來都是村民自己編扎的,一雌一雄,雄鰲魚是葵扇尾,魚身紅色為主,帶金鱗呈熱色調;雌鰲魚是芙蓉尾,魚身藍綠為主,帶銀鱗呈冷色調;再加上絨球閃片等裝飾,更添民族色彩,頗有漢族民間圣物的神態,被沙涌村民認為是鎮村之寶。 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