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萬里國際學校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8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萬里國際學校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8科9份

資源簡介

[高三]年級 [化學]試題卷
答卷時間:[90min] 滿分:[100] 命題人:[陳建如] 校對人:[張曉爽]
參考數據 相對原子質量:O-16 C-12 H-1
Ⅰ卷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 ,共50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1. 2011年世界地球日活動主題為“倡導綠色消費、支持綠色生產、共建綠色家園”。下列說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利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B.推廣燃煤發電,停建核電站,以防核泄事故發生
 C.推廣使用節能環保型汽車,開發清潔能源公交車
 D.設計綠色化工工藝,提高反應的選擇性和原子利用率
2. 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低碳生活就是節能減排,使用太陽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B.用稀雙氧水清洗傷口可以殺菌消毒
 C.推廣燃煤脫硫技術,可減少SO 2氣體對大氣的污染
 D.可用鋁制餐具長時間存放酸性、堿性食物
3.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常用來制作印刷電路板
 B.硅和二氧化硅都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C.廢棄的鐵鍋、鋁質易拉罐等屬于合金
 D.氯水和過氧化鈉都具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
4.下列情況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較大危害的是
 A.用SO2漂白食品
 B.自來水中通入少量Cl2進行消毒殺菌
 C.用食醋清洗熱水瓶膽內壁附著的水垢(CaCO3)
 D.用小蘇打(NaHCO3)發酵面團制作饅頭
5.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某獎牌中金屬的成分提出猜想:甲認為該金屬是由純金制成;乙認為該金屬是由金銀合金制成;丙認為該金屬是由黃銅(銅鋅合金)制成。為證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誤,可取少量制造該獎牌的材質粉末,加入一種試劑,該試劑應是
 A.硫酸銅溶液      B.硝酸銀溶液     C.鹽酸        D.稀硝酸
6.對于下列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后出現發黑現象,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B.濃硝酸在光照下顏色變黃,說明濃硝酸不穩定
C.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說明鋁與濃硝酸不反應
D.濃硫酸常溫下與銅不反應,加熱時才能發生反應
7.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① 四氧化三鐵是紅棕色粉末,俗稱鐵紅
②“加碘食鹽”“含氟牙膏”“富硒營養品”“高鈣牛奶”“加鐵醬油”等等,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分子,鈣、鐵則分別是鈣離子和鐵離子
③化學家采用瑪瑙研缽摩擦固體反應物進行無溶劑合成,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④工藝師利用鹽酸刻蝕石英玻璃制作藝術品
⑤太陽能電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應用有利于環保、節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
8.一種酸性較強的溶液中,可能存在NO、I-、Cl-和Fe3+中的一種或幾種,向該溶液中加入溴水后,溴單質被還原,由此可推知這種溶液中(  )
A.含I-,不能確定是否含Cl-
B.含NO
C.含I-、NO、Cl-
D.含Fe3+
9.下列關于氨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氨氣可以用濃硫酸干燥也可用堿石灰干燥
B.氨水能導電,所以NH3是電解質
C.穩定性:NH3<CH4
D.用水吸收NH3用右圖裝置可防止倒吸
10. 下列有關試劑的保存方法,正確的是
 A.濃硝酸保存在無色玻璃試劑瓶中
 B.少量的鈉保存在水中
 C.氫氧化鈉溶液保存在具磨口玻璃塞的試劑瓶中
 D.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鐵粉的試劑瓶中
11. 將過量的CO2分別通入 ①CaCl2溶液  ②Na2SiO3溶液  ③NaAlO2溶液 ④飽和Na2CO3溶液⑤Ca(OH)2溶液最終溶液中有白色沉析出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  ②④⑤       D.①②④
12. 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或應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鋁合金是一種混合物,它比純鋁的熔點高
 B.水晶項鏈和餐桌上的瓷盤都是硅酸鹽制品
 C.C.云、霧、煙均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D.電解從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鎂溶液可獲得金屬鎂
13. 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4.6 g乙醇中含有的C-H鍵的個數為0.6NA
 B.34 gH2O2中含有的陰離子數為NA
 C.標準狀況下,11.2 L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D.常溫常壓下,21 g氧氣和 27 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總數為3NA
14.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 OH- 中所含電子數為9 NA
 B.17 gNH3所含共用電子對數為3 NA  
 C.常溫常壓下,11.2 LSO2所含的分子數為0.5 NA
 D.1 mol H2O完全分解時轉移電子數為4 NA
15.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兩容器內分別充滿14N16O和13C16O氣體,下列對兩容器中氣體判斷正確的是  
A.中子數相同    B.分子數不同     C.質子數相同    D.氣體質量相同
16. 下列離子方程式表達正確的是
 A.SO2通入溴水中:SO2 + 2H2O + Br2 =2H+ + SO42-+ 2HBr
 B.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呈中性:Ba2++2OH-+2H++SO42-=BaSO4↓ + 2H2O
 C.漂白粉溶液在空氣中失效:ClO-+ CO2 + H2O=HClO + HCO3-
 D.Fe(OH) 3溶于氫碘酸中:Fe(OH)3  + 3H+ =Fe3+  + 3H2O
17. 將1.12 g鐵粉加入25 mL 2 mol/L的FeCl3溶液中,充分發生反應后,其結果是(  )
A.往溶液中滴入無色的KSCN溶液,不顯紅色
B.Fe2+和Fe3+的物質的量比為6∶1
C.反應中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比為2∶1
D.鐵粉有剩余,溶液淺綠色,Cl-的濃度基本保持不變
18. 已知下列分子或離子在酸性條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發生如下變化:
H2O2→H2O    IO3-→I2    MnO4-→Mn2+    HNO2→NO
如果分別用等物質的量的這些物質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H2O2    B、IO3-    C、MnO4-    D、HNO2
19. 工業廢氣NO、NO2是造成大氣污染的氣體之一,工業上常用原理:NOx + NH3→N2 + H2O,使其轉化為無毒的N2,現有NO、NO2的混合氣體3.0L,可與3.5L相同狀況的NH3完全反應,全部轉化為N2,則在原混合氣體中NO和NO2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A 1:1     B 2:1     C 3:1     D 1:3
20.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種離子中的某幾種:Cl-、SO42-、CO32-、NH4+、Na+、K+。為確認溶液組成進行如下實驗:(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應后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過量的鹽酸,有2.33g沉淀不溶。(2)向(1)的濾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熱,產生能促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1.12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假定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關于原溶液組成的正確結論是
A.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
B.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
C.c (CO32-)=0.01mol·L-1,c(NH4+)>c(SO42-)
D.如果上述6種離子都存在,則c(Cl-)>c(SO42-)
21.已知A、B、C是單質且C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之一,X、Y是化合物,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反應條件略)。下列A、B之間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A是鋁,B是鐵      B.A是碳,B是硅
  C.A是氫氣,B是銅    D.A是鈉,B是氫氣
22. 三種不同物質有如圖所示轉化關系:甲乙丙甲,則甲不可能是
 A.Al2O3      B.SiO 2       C.CO2       D.NH4Cl
23. 向如下圖所示的裝置中緩慢地通入氣體X,若關閉活塞K,則品紅溶液無變化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打開活塞K,則品紅溶液褪色。X和Y可能是
A B C D
X SO2 NO2 HCl Cl2
Y 飽和NaHCO3溶液 水 Na2SO3溶液 Na2SO3溶液
24. 下述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編號 實驗內容 實驗目的
A 將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證明SO2的水溶液具有弱酸性
B 向少量火柴頭的浸泡液中滴加AgNO3、稀HNO3和NaNO2 驗證火柴頭含有氯元素
C 在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市售食鹽配置的溶液 真假碘鹽的鑒別
D 在少量Fe(NO3)2試樣加水溶解的溶液中,滴加稀H2SO4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檢驗Fe(NO3)2試樣是否變質
25. 有一鐵的氧化物樣品,用5 mol/L的鹽酸14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還能吸收標況下0.56L Cl2,使亞鐵離子全部變成Fe3+,則該氧化物可能的化學式為
A.Fe2O3   B.Fe3O4   C.Fe4O3   D.Fe5O7
Ⅱ卷
二、填空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6分)
26.(12分)綜合利用海水可以制備食鹽、純堿、金屬鎂、溴等物質,其流程如下圖所示:
 
(1)粗鹽中含有硫酸鈉、氯化鎂、氯化鈣等可溶性雜質,為除去這些雜質而得精鹽,進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過量的BaCl2溶液;③加過量的NaOH溶液;④加過量的Na2CO3溶液;⑤             ;⑥加適量的鹽酸;⑦       。
(2)溶液Ⅱ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Mg(OH)2沉淀中因混有Ca(OH)2,可選用___   ___   溶液進行洗滌以除之。
(4)高溫灼燒六水合氯化鎂晶體(MgCl2·6H2O)所得固體是氧化鎂,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__      。
(5)若在母液中通入氯氣可提取海水中的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 _______。
27.(14分)下圖中,A、B、C、D、E是單質,G、H、I、F是B、C、D、E分別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①反應C+GB+H能放出大量的熱,該反應曾應用于鐵軌的焊接;②I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它和E可以發生反應:2E+I 2F+D,F中E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
回答問題:
⑴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⑵化合物I的電子式為        ,它的空間結構是       ;
⑶將G溶于鹽酸,得到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銅粉,寫出離子方程式:
⑷C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反應后溶于與過量化合物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⑸E在I中燃燒觀察到的現象是                      。
三、實驗題(共2小題,共24分)
28.(12分)堿式碳酸鎂密度小,是橡膠制品的優良填料。可用復鹽MgCO3·(NH4)2CO3·H2O作原料制備。取一定量的含鎂復鹽放入三頸燒瓶中,并將三頸燒瓶放在恒溫水浴鍋中加熱(如圖所示),按一定的液固比加入蒸餾水,開啟攪拌器同時加入預定的氨水,待溫度到達 40℃時開始熱解,此時滴加鹵水(氯化鎂溶液)并繼續滴入氨水,保持10分鐘,一段時間后過濾洗滌,濾出的固體在 120℃干燥得到堿式碳酸鎂產品。
(1)①攪拌的目的是           ,②選擇水浴加熱方式,其優點是:     。
(2) 40℃復鹽開始熱解生成MgCO3·3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40℃時,開始滴加鹵水的目的是                                         
(4)堿式碳酸鎂產品中鎂的質量分數(ω(Mg)%)越高,產品質量越好,氯的質量分數越高,產品質量越差。分析Cl-含量采用滴定法,先精確稱取一定量產品用適量硝酸溶解,經稀釋等步驟最終配得一定體積的溶液。
  測定實驗中除用到天平、燒杯、玻璃棒、錐形瓶、滴定管外,還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5)若已知制得的堿式碳酸鎂的質量ag,要確定其組成(不考慮微量雜質),還必需的數據有:      。
 ①充分灼燒后,剩余固體的質量    ②灼燒時,測算得的二氧化碳的體積(已換算成標準狀況) ③灼燒時的溫度和時間     ④堿式碳酸鎂的密度
29.(12分) 高鐵酸鹽在能源、環保等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濕法、干法制備高鐵酸鹽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濕法:強堿性介質中,Fe(NO3)3與NaClO反應生成紫紅色高鐵酸鹽溶液
干法:Fe2O3、KNO3、KOH混合加熱共熔生成紫紅色高鐵酸鹽和KNO2等產物
(1)工業上用濕法制備高鐵酸鉀(K2FeO4)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①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反應II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③加入飽和KOH溶液的目的是          。
(2)高鐵酸鉀是一種理想的水處理劑,其處理水的原理為            ; ______ ____。
(3)干法制備K2FeO4的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 [化學]答題卷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 ,共50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6分)
26. (12分)
(1)             ;       。
(2)               。
(3)___   ___  。
(4)________             __      。
(5)_____ _______。
27.(14分)
⑴                ;
⑵        ,       ;

⑷                    ,
                   ;
⑸                      。
三、實驗題(共2小題,共24分)
28.(12分)
(1)           ,      。
(2)  。
(3)                            
(4)           。
(5)      。
29.(12分)
(1) ①         。
②          。
③          。
(2)            ; ______ ___。、
(3)         。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 [化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 ,共50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二、填空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6分)
26. (12分)
(1)過濾 蒸發結晶(只寫“蒸發”給分,只寫“結晶”不給分)
(2)NaCl + NH3 + CO2 + H2O=NaHCO3 + NH4Cl(2分,不追究沉淀符號)
(3)MgCl2或寫“氯化鎂”
(4)MgCl2·6H2OMgO+ 2HCl↑+5H2O↑
(5)Cl2 + 2Br—=2Cl—+ Br2
27.(14分)
(1)2Al+Fe2O32Fe+Al2O3
(2)   直線形
(3) 2Fe3++Cu=2Fe2++Cu2+
(4)2Al+2OH-+2H2O=2AlO-2+3H2↑
AlO2-+CO2+2H2O=Al(OH)3↓+HCO3- (注:不要求寫OH-+CO2=HCO-3)
(5)鎂條劇烈燃燒,生成白色粉末,反應器內壁附有黑色的碳
三、實驗題(共2小題,共24分)
28.(12分)
座位號
座位號高三年級 理科數學試題卷
答卷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 命題人:蘇錫福 校對人:蘇錫福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 設全集,集合,則
A. B.(0,1) C. D.
2.函數零點的個數是
A.0 B.1 C.2 D.3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是
B.命題“”的否定是“”
C.若為假命題,則,均為假命題
D.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條件是
4.對于平面、、和直線、、m、n,下列命題中真命題是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5.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將的圖象向右平移得到的圖象
B.的一條對稱軸是
C.若,則
D.的一個對稱中心是
6.如圖在平行四邊形中,已知,,,E為的中點,則
A. B. C. D.
7.過點的直線交圓于兩點,且,則直線的方程為
A. B. C. D.
8. 已知雙曲線的一條漸近線方程是,它的一個焦點在拋物線的準線上,則雙曲線的方程為
A. B. C. D.
9. 設、滿足約束條件 ,若目標函數的最大值為6,則的最小值為
A.2 B.3 C. D.4
10.定義在區間上的函數的圖象如右下圖所示,記以,,
為頂點的三角形的面積為,則函數的導函數的圖象大致是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設復數的共軛復數為,若(為虛數單位)則的值為_______.
12.等差數列{}前n項和為,,則______.
13.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右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體
積為 .
14.奇函數滿足:,且在區間
與上分別遞減和遞增,則不等式的解集為_____.
15.如圖已知是正四面體的棱中點,則
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__________.
16.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
且,則 .
17.已知水平地面上有一半徑為4的籃球(球心),在
斜平行光線的照射下,其陰影為一橢圓(如圖),在平面
直角坐標系中,為原點,所在直線為軸,設橢圓
的方程為,籃球與地面的接觸點
為,且,則橢圓的離心率為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9分)
18.(本題滿分13分)的三個內角依次成等差數列.
(Ⅰ)若,試判斷的形狀;
(Ⅱ)若為鈍角三角形,且,求
的取值范圍.
19.(本題滿分14分)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若數列的前項和為,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0.(本題滿分14分)如圖所示,正方形與矩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點E為的中點.
(Ⅰ)求證:;
(Ⅱ)求證:;
(III)在線段AB上是否存在點,使二面角
的大小為?若存在,求出
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1.(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是橢圓的兩個焦點,O為坐標原點,點在橢圓上,線段與軸的交點滿足;⊙O是以F1F2為直徑的圓,一直線l:與⊙O相切,并與橢圓交于不同的兩點A、B.
(Ⅰ)求橢圓的標準方程;
(Ⅱ)當且滿足時,求△AOB面積S的取值范圍.
22.(本題滿分14分)已知,函數,(其中為自然對數的底數).
(Ⅰ)判斷函數在上的單調性;
(II)是否存在實數,使曲線在點處的切線與軸垂直 若存在,
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Ⅲ)若實數滿足,求證:.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 理科數學答題卷
一、選擇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 分
答 案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15.______________ _;16. 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9分)
18.(本小題滿分13分)
19. (本小題滿分14分)20. (本小題滿分14分)
21. (本小題滿分14分)
22. (本小題滿分14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理科數學參考答案
∴的取值范圍是……13分
解:(Ⅰ),當時,,,
∴ 時, ∴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7分
(Ⅱ)由(Ⅰ)知,


∴ ……………………………………………………………14分
解:(Ⅰ) , 點E為的中點,連接。
的中位線 // ……2分
又 …………4分
(II)正方形中, , 由已知可得:,
,
………………………9分
(Ⅲ)由題意可得:,以點D為原點,DA,DC,DD1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則,
設,
設平面的法向量為,
則得,
取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而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二面角的大小為,,
故當時,二面角的大小為………………………14分
解:(Ⅰ) 點M是線段的中點 OM是的中位線
又 解得
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6分
故△AOB面積S的取值范圍是 …………………………………………14分
解(1)∵,,∴. ……1分
①若,則,在上單調遞增; ……2分
②若,當時,,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減,
當時,,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增, ……4分
③若,則,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減. ……………………5分
(2)解:∵,,
, ……6分
由(1)易知,當時,在上的最小值:,即時,. ………………………8分
又,∴. ……9分
曲線在點處的切線與軸垂直等價于方程有實數解.
而,即方程無實數解.故不存在. ………………………10分
(3)證明:
,由(2)知,令得.……14分
A
B
D
C
P
A
B
H
座位號[高三]年級 [歷史]試題卷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張景明] 校對人:[鄢秋平]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學科基礎知識 再認再現歷史知識 1-3、6-10、13-15、31-35、33、43
學科能力與基本方法 獲取有效信息 對史料比較、甄別史論結合闡釋 駕馭信息解決問題 4、5、11、12、16-21、22-30、32、36-40、41、42
情感目標 情感認知,責任意識 41
一、選擇題,本題有40小題,每題1分,共計40分。
1.西周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下列省、自治區中,其簡稱源自西周封國國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東、山西 D.廣東、廣西
2.秦朝統一后確立專制集權制度。關于下面的“秦朝統治機制示意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秦始皇開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郡縣制
C.秦律頒行說明秦朝是一個法制國家
D.中央機構分工明確,并設置監察部門
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這里的“官”隸屬于
A.宣政院 B.中書省 C.理藩院 D.行中書省
4.下圖描述的是我國古代的君臣關系。它說明我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
A.中央對官員的管理日益加強
B.內閣制度日漸成熟
C.等級制度越來越嚴格
D.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5.漢代形成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處經濟文化交流。若當時一位外國商人來中國采購商
品,他可能購買到的商品有 ①絲綢 ②紙張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在我國古代,祈盼“五谷豐登”和“六畜興旺”是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這反映了中國
古代農業經濟的重要特點是
A.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家畜養殖的傳統 B.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C.牛力耕田使精耕細作生產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織”的經營方式
7.關于中國古代書法和繪畫藝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中國書法五種主要字體是金文、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
②唐代杰出的書法家有歐陽詢、顏真卿和文征明
③文人畫是中國畫的三大畫科之一
④山水畫是中國畫的精粹,氣勢是山水畫的靈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據成書于11世紀后期的《夢溪筆談》記載:“若止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這一現象出現主要得益于
A.造紙技術的重大改進 B.雕版印刷術開始出現
C.活字印刷技術的誕生 D.機器印刷工業的出現
9.從戰國“百家爭鳴”到西漢“獨尊儒術”的轉變體現了
①中央集權的強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強 ③大一統局面的形成 ④小農經濟開始確立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10.清康熙帝為北京孔廟提寫“萬世師表”的匾額,主要是為了表彰孔子對中國古代
A.政治思想的貢獻 B.倫理道德的貢獻
C.哲學思想的貢獻 D.教育實踐和理論的貢獻
11. 明清時期,以“風流文采磨不盡,水墨自與詩爭妍”為特征的
文人畫興盛。右圖是明清文人畫的代表作之一。這類作品所表現
的是
A.個人的情感 B.真實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會
12.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國古代出現了眾多的儒學大師。梁啟超在評價一位儒學大師的著作時說,“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我自己的政治活動,可以說是受這部書的影響最早而最深。”他評價的書應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書集注》
C.陸九淵《雜說》 D.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
13.蘇、錫、常、鎮地區以往很少種桑養蠶,1865年之后則“日漸加多,漸可與浙相埒(同等)”。這反映了當時的上述地區①部分農產品商品化②自然經濟基礎受到削弱③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展④農業經濟作物生產擴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經濟上的暴力強制”是近代歷史上外國對華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征。就連外國人也承認
在華洋商“個個都是大惡棍”,美國公使承認:“我們的國旗曾經用來庇護在中國的所有流
氓。”外國政府“庇護”在華外國人所依據的主要是
A.永久居住權 B.海關管理權 C.領事裁判權 D.片面最惠國待遇
15.《西方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一文中說:“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辛亥革命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的。”關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A.“將這棵大樹砍斷”指推翻了封建制度 B.“樹墩還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凱稱帝是“萌發”的重要表現 D.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近代文明的發展
16.某學者認為:“五四運動的內涵,無論是政治方面的,還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滿著多元性與矛盾性。這里的“多元性”指五四運動是一場
①反帝愛國運動 ②傳播民主和科學的新文化運動
③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④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據有
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②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③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④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下列材料反映的共同歷史信息不包括
1951年朱德、李濟深、周恩來等到北京車站迎接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毛主席宴請班禪額爾德尼和阿沛·阿旺晉美 1954年達賴、班禪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投票
A.西藏和平解放 B.民族團結 C.少數民族當家作主 D.宗教色彩濃厚
19.為加強與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合作,中國先后加入下圖所示的國際組織是
① ② ③ ④
A.④③② B.②③④ C.②④③ D.①②③④
20.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共同點有
① 改變管理模式 ② 克服平均主義 ③ 解放生產力 ④ 改變所有制性質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21.1978年至今,改革開放經歷了三十多年,中國社會發生了巨變。以下關鍵詞能正確體現這一特征的是
A.聯產承包、大躍進、好萊塢大片、村民自治
B.中外合資、市場化、文化大革命、南巡講話
C.人民公社、互聯網、一國兩制、三個代表
D.經濟特區、個體戶、時尚中國、依法治國
22.民國時期,在社變禮儀上逐漸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禮。稱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爺”“大人”這一變化在本質上體現了
A.近代化的歷史趨勢 B.自由平等的精神
C.西學在中國的發展 D.“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23.“輝煌屬于希臘!……”,古代希臘在眾多文化領域都取得輝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
A.希臘人對知識的渴求、探究和思考 B.公民的利益受到法律保護
C.民主政治的繁榮和公民地位提高 D.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的影響
24.有位專家這樣評價羅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經濟的界限,也超
出了民族國家或其他政治單位的界線。”這部法律是
A.習慣法 B.十二銅表法 C.萬民法 D.自然法
25.“兩個魔鬼勝過一個圣人”是一句英國格言,典型地說明了民主憲政的特點,政治就是與魔鬼結盟,但立憲政治中與魔鬼結盟則是化敵為友,憲政就是讓兩個魔鬼友好相處又相互制約,把作惡減少到最低的程度。由此看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關鍵與核心是
A.全體公民的參與程度 B.權力的制約與監督 C.市民的整體素質 D.革命的徹底性
26.19世紀末,美法兩國總統的共同點有
①掌握行政權 ②是軍隊最高統帥 ③是國家元首 ④由民選產生,向議會負責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27.有人稱俾斯麥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發起人,恩格斯則稱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歐洲力量的均衡 B.結束長期的政治分裂
C.改變德意志落后狀態 D.調整德國與法國關系
28.《全球通史》寫道:“列寧幾乎是孤身一人號召立即進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時間證明他是正確的,因為戰爭持續得越久,公眾的不滿情緒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號,半年后聽起來就完全合理了。”這里所說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B.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D.鞏固蘇維埃政權
29.十月革命的首創性體現為
A.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
B.第一次在落后資本主義國家成功發動社會主義革命
C.第一次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踐暴力革命理論
D.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政權
30.“新經濟政策”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農業方面的共同點是
A.國家享有優先獲得農民部分農產品的權利 B.農民自由支配上交國家后剩余的產品
C.禁止農產品自由貿易 D.在農村推廣合作制
31.20世紀末,歐洲發生了極富象征性的兩個事件:一邊的聯盟正在籌備建立,而另一邊的聯盟卻悄然而散。這里“正在籌建的聯盟”和“悄然而散的聯盟”分別是指
A.歐洲聯盟/社會主義陣營 B.歐洲聯盟/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C.多極化格局/美蘇兩極格局 D.美歐聯盟/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32.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消費品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價格越高,價格指數越大。下表是英國歷史上消費品價格指數的變化情況,形成表中價格指數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價格指數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殖民掠奪使金銀輸入越來越多 B.生產萎縮使產品供應越來越少
C.貴族追求享受,大量購買奢侈品 D.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逐步確立
33.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上展出的最新工業成果包括
A. 鐵路設備、水力紡紗機 B.電燈泡、電動機
C.汽車、炸藥 D.電話機、內燃機
34.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國家確立了國際經濟交流的基本準則,它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成熟。逐漸成熟的表現是
A.一個以法律形式調整國際關系貿易與貿易關系的規則和程序建立
B.一個多邊貿易體制大框架已經形成
C.全球有序的自由貿易新時期已經開始
D.世界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強
35. 某論文把巴拿馬運河開通、印度向英國出口棉花、華工赴美參與修建鐵路、法國向俄國輸出資本等作為重要證據。該論文的主題最可能是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B.美國經濟的崛起
C.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 D.工業革命在歐洲擴散
36.丘吉爾曾說過:“斯大林是一個世上無出其右的最大的獨裁者,他接過俄國時,俄國、
只有木犁,而當他撒手人寰時,俄國已擁有核武器。”蘇聯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爾所說的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為21世紀教育網
A.充分調動了農民和工人的生產積極性 B.適時糾正了經濟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高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建設經驗 D.開創并實行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37.一般情況下,失業率的高低
能從另一角度反映經濟發展
的趨勢,觀察右圖《1925至
1945年美 國失業率》作出的
正確判斷是:
①1929年經濟大危機迅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②1925年—1929年,美國失業率起伏不定,說明經濟比較蕭條 ③1929—1933年,美國失業人數猛增,說明經濟危機異常嚴重 ④1933年后的十年間,美國失業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國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⑤第二次世界大戰才真正使美國徹底擺脫了經濟危機
A.②③   B. ①③ C.③④⑤ D.①④⑤
38.右圖所示國際機構成立的初衷是
A.實現“凱恩斯計劃”
B.致力于戰后的歐洲經濟復興
C.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
D.為成員國提供短期貸款和技術援助
39.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經發表一篇題為“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個美國家庭抵制“中國制造”近一年后終于發現,“沒有中國產品的生活一團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沒有勇氣再嘗試這種日子。以上材料說明
A.中國產品因質量差而引起美國家庭的抵制 B.中國產品已經成功進入美國市場
C.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D.經濟全球化受到人們的抵制
40.學習經濟史經常要求從數據圖表中獲取有用的信息。下列關于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經濟發展主要特征的表述,最為恰當的是
1990—1993 年各種類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單位:100 億美元)
1990 1991 1992 1993
出口 進口 出口 進口 出口 進口 出口 進口
世 界 342 343 353 355 376 378 375 370
工業發達國家 245 257 250 259 265 270 256 253
72% 75% 71% 73% 70% 71% 68% 68%
發展中國家 97 86 103 96 111 108 119 117
28% 25% 29% 27% 30% 29% 32% 32%
A.世界貿易組織已經建立 B.世界經濟呈現出區域化發展趨勢
C.發展中國家在世界貿易中無足輕重 D.發達國家在世界貿易中仍占主導地位
二、非選擇題(本人題共3小題,共60分)
溫馨提示:一律在答題卷上作答!
41.(18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秦律》稱:“凡法律令者,以教遭(導)民,去其淫避(僻),除其惡俗,而
使之終于為善也。”
《大明律·序》稱:“聯有天下,仿古為治,明禮以導民,定律以繩頑”
材料二 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這
并不足怪。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三 自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
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的民主制度不斷健全,民主形式日益豐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利。
——摘自《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律和《大明律》在指導思想上的相同之處。并據此概括我
國封建社會法律的特點。(2分)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常被過低估計”的原因。
用最簡潔的語言概述孫 中山的革命活動軌跡。(8分)
(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成就有哪些?依據材料三并結
合所學知識,概括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特點。(8分)
42.(22分)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社會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格蘭與威爾士城市化進程表
時間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 時間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
1751年 22.7 1851年 54
1775年 25.5 1861年 58.7
1811年 36.6 1881年 70.0
1831年 44.3 1901年 78.0
1841年 48.3 1911年 78.9
注:城市人口指居住在2000人以上市鎮的人口。
——D.B.格里格《人口增長和農業的變化》
(1)依據材料一說明英國城市人口的發展呈現怎樣的趨勢?(1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
出現這種趨勢的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二 1750-1900年按人口計算的工業化水平(%)
國家和地區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900年
整個歐洲 8 8 11 35
英國 10 16 25 100
中國 8 6 6 3
(2)依據表中數據,概括中國和英國人均工業化水平發展的差異。(2分)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 1800—2008年中國城市化比率(%)。
1800年 1949年 1957年 1978年 2008年
中國 3.8 7.3 10.9 17.9 45.68
注:規模達一萬人的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摘編自國家統計局資料
(3)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密切相關,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
說明理由。(8分)
33.明清之際是一個“天崩地解”的時代,“一些最敏銳的心靈”進行了一場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為當時的社會找尋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請回答:
(1)“一些最敏銳的心靈”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2分)
(2)促使他們進行反思的原因有哪些?(6分)
(3)上述思想家共同的主張有哪些?(6分)針對舊政治體制弊端他們各提出了什么進步的主張?(6分)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年級 [歷史學科]答題卷
一、選擇題 總分
二、非選擇題
41.(1)相同:(1分)
特點:(1分)
(2)原因:(4分)
軌跡:(4分)
(3)成就:( 6分)
特點:(2分)
42.(1)趨勢:(1分)
原因:(3分)
(2)差異:(2分)
原因:(8分)
(3)理由:(8分)
43. (1) 思想家:(2分)
(2)原因:( 6分)
(3)共同主張:(6分)
各自主張:(6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
42.答案要點:
(1)趨勢:(1分)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上升。
原因:(3分)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工業革命的推動 政治民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差異:(2分)工業革命前,中英之間人均工業化水平相差不大;19世紀初中國與英國的差距加大,20世紀初達到最大值。
原因:政治,中國是封建君主專制,英國是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經濟,中國是封建自然經濟,英國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思想,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流,英國以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為主流;對外,中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喪失海外市場,英國實行自由主義政策,對外殖民擴張。(每點2分)
(3)1949年以前,我國仍然以自然經濟為主要生產方式,城市化進程緩慢;
1953年開始,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重點發展工業,因此1957年城市化進程加快;
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推動了城市化進程;
座位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得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得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高三年級 文科數學試題卷
答卷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 命題人:舒毓維 校對人:舒毓維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 設全集,集合,則
A. B.(0,1) C. D.
2.函數零點的個數是
A. 0 B.1 C.2 D.3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是
B.命題“”的否定是“”
C.若為假命題,則,均為假命題
D.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條件是
4.對于平面、、和直線、、m、n,下列命題中真命題是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5.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將的圖象向右平移得到的圖象
B.的一條對稱軸是
C.若,則
D.的一個對稱中心是
6.如圖在平行四邊形中,已知,,,為的中點,則
A. B. C. D.
7.執行下面的程序框圖,若,則輸出的等于
. . .   .
8.過點的直線交圓于兩點,
且,則直線的方程為
A. B. C. D.
9. 已知雙曲線的一條漸近線方程是,它的一個焦點在拋物線的準線上,則雙曲線的方程為
A. B. C. D.
10. 設、滿足約束條件 ,若目標函數的最大值為6,則的最小值為
A.2 B.3 C. D.4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下圖是樣本容量為200的頻率分布直方圖. 根據樣本的頻率分布直方圖估計,樣本數據落在(6,10)內的頻數為 .        
12.設復數的共軛復數為,若(為虛數單位)則的值為_______.
13.等差數列前項和為,,則______.
14.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右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體
積為 .
15.奇函數滿足:,且在區間
與上分別遞減和遞增,則不等式的解集為_____.
16.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
且,則 .
17.如圖,已知點是正四面體的棱中點,則
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9分)
18.(本題滿分13分)已知向量 ,,函數. ( http: / / www. )
(Ⅰ)求的單調增區間;
(Ⅱ)若在中,角 HYPERLINK "http://www." 所對的邊分別是,且滿足:
,求的取值范圍.
19.(本題滿分14分)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若數列的前項和為,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0.(本題滿分14分)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底面為正方形,,、分別是、的中點.
(Ⅰ)求證:∥面;
(Ⅱ)求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大小;
(Ⅲ)在上是否存在點,使⊥面,給出理由或證明.
21.(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函數,(其中為自然對數的底數).
(Ⅰ)判斷函數在上的單調性;
(II)是否存在實數,使曲線在點處的切線與軸垂直 若存在,
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2.(本題滿分14分)已知直線:與拋物線相交于不同的兩點,直線分別是拋物線在點、處的切線,∩;若分別交x軸于、兩點,且.
(Ⅰ)記點的橫坐標分別為,試求出滿足的關系式;
(Ⅱ)求證:△MNP的面積是定值,并求出這個定值.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 文科數學答題卷
一、選擇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 分
答 案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15.____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9分)
18.(本小題滿分13分)
19. (本小題滿分14分)20. (本小題滿分14分)
21. (本小題滿分14分)
22. (本小題滿分14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文科數學參考答案
(Ⅱ)由正弦定理得: HYPERLINK "http://www." ,
即 ……8分
由 得: HYPERLINK "http://www." ,又……10分
又得:,
HYPERLINK "http://www." ,
, ……12分
∴的取值范圍是 ……13分
19、解:(Ⅰ),當時,,,
∴ 時, ∴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7分
(Ⅱ)由(Ⅰ)知,


∴ ……………………………………………………………14分
21、解:((1)∵,,∴. ……1分
①若,則,在上單調遞增; ……3分
②若,當時,,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減,
當時,,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增, ……5分
③若,則,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減. ……………………7分
(2)解:∵,,
, ……8分
由(1)易知,當時,在上的最小值:,即時,. ………………………10分
又,∴. ……12分
曲線在點處的切線與軸垂直等價于方程有實數解.
而,即方程無實數解.故不存在. ………………………14分
22、解:(1)設
切線方程分別為:, …………3分

因為,所以有, …………6分
(2)設,由,解得……(1) …………8分
聯立消去,得
所以……(2) …………10分
A
B
C
D
P
座位號、高三年級 政治試題卷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蔡成德 校對人:蔡成德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書寫習慣 字跡清晰,格式規范,卷面整潔,做到無錯別字 25、26
規范使用政治術語 能用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觀點,能掌握并運用哲學、文化的專用術語 25、26
開拓視野,內化時政知識 側重掌握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的有關知識,并對其本質有一定水平的分析 試卷涉及的所有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每小題2分,共48分)
1.金秋時節,丹桂飄香。美麗的西子湖畔迎來了杭州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民期待已久的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2011年10月11日晚,開幕式在杭州隆重舉行。開幕式票價分5類:A類票3800元;B類票2011元;C類票1300元;D類票680元;E類票380元。貨幣在門票定價中:
①執行價值尺度職能  ②是觀念中的貨幣 
③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④是現實的貨幣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2002-2009年人民幣對歐元的年平均匯率(人民幣元/100歐元)
不考慮其他因素,圖9中匯率變化產生的影響是:
①2002至2004年,中國出口到法國的紡織品更具競爭力了
②2002至2004年,德國出口到中國的機械設備變得便宜了
③2008至2009年,中國企業赴歐元區國家投資設廠更有利
④2008至2009年,法國學生來中國留學需要的費用減少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閱讀下列表格,回答:
勞動生產率 原來 現在
某服裝廠的勞動生產率 一天生產運動服100件 一天生產運動服400件
同類服裝廠的社會勞動生產率 一天生產運動服100件 一天生產運動服200件
“現在”該服裝廠運動服的單位商品價值量是原來的 ,該廠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是原來的 。
A.1/4 4倍 B.1/2 4倍 C.1/4 2倍 D.1/2 2倍
4.從漫畫《議價》可以看出,商品的價格
A.經常和價值不一致,并不能反映價值
B.是由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的能力決定的
C.能靈活反映市場的供求關系
D.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的
5.甲商品價格(P甲)與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間存在如圖1所示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人們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兩種商品都可以滿足
②甲商品價格上升會使乙商品價格也上升
③甲商品價值量降低時,人們對乙商品的需求減少
④甲商品與乙商品是互補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6.據國家統計局統計, 2011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1%。其中,城市上漲5.9%,農村上漲6.6%;食品價格上漲13.4%,再創年內新高。面對CPI不斷走高,我國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經濟手段,穩定糧食和農業生產,保持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
②提高工資和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
③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小幅加息
④減少消費需求從而降低商品價格水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為了進一步緩解物價上漲壓力,2011年7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宣布上調金融
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這是今年以來第3次加息。這表明:
A.我國經濟發展處于高增長高通脹的態勢
B.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C.我國實行穩健貨幣政策,穩物價保民生
D.我國以經濟手段為輔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力度
8.人們常常把保險比喻為“晴天的雨傘”、“生命的防火墻”。下列關于商業保險理解正確的是:
①它是規避風險的唯一途徑 ②具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助特征
③能把不確定的風險變成確定性的成本 ④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11年,“瘦肉精”“染色饅頭”“塑化劑”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引發國人對食品安全的憂思。對此,國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強市場監管,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②誠信經營,不出售有毒有害食品 ③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市場規則 ④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在市場調節中的基礎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2011年8月5日,標準普爾公司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國乃至世界范圍市場的強烈震動。在隨后的第一個交易日,世界范圍內的股市指數大幅下跌。這一事件表明:
①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
②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
③經濟全球化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④我們要注意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為解決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我國某鋼鐵集團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投資8個鐵礦資源項目,爭取2015年實現鐵礦石的自給自足,并使之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該實例說明,我國擴大海外投資:
①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 ②使對外開放上升到一個新層次
③是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舉措 ④有利于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右邊漫畫《申報“吉尼斯”:世界最大牙簽》所蘊涵的哲學啟示與下列句子的哲學寓意一致的是:
A.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B.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 涇溪有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聽說有沉淪。
13.圖9漫畫《你敢嗎》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蘊涵著一定的哲學寓意。下面名言中與圖中蘊涵哲學寓意相同的是:
A.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思問錄 外篇》)
B.有陰則有陽,有善則有惡,有是則有非。
(《河南程氏遺書》)
C.有形之類,在必起于小;行久之物,
族必起于少。(《韓非子 喻老》)
D.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為學》)
14.國畫的“寫意”,能將萬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國畫的奇妙之處。國畫創作的
這種特點表明:
①畫家的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 ②畫家的意識直接改造了物質世界
③意識的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 ④物質與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割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5.在人類征服疾病的努力中,青蒿素的發現只是一小步。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在獲獎感言中表示,青蒿素的發現是中國傳統醫學給人類的一份禮物,在研發的最關鍵時刻,是中醫古代文獻給予她靈感和啟示,提醒生命科學工作者不要忘記中醫藥這座傳統寶庫。這說明:
A.對青蒿素的科學認識來自源于中醫文獻的靈感和啟示
B.中醫古代文獻是現代生命科學工作者進行研發的基礎
C.離開中醫古代文獻的指導,青蒿素的發現將難以實現
D.中醫古代文獻在青蒿素的發現工作中具有直接現實性
16.9月23日,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國際醫學大獎——美國拉斯克獎將其2011年臨床研究獎授予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81歲的屠呦呦,以表彰她發現了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球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這說明:
①人的素質越高,人生價值越大 ②人是價值的創造者和享受者
③實現人生價值關鍵在主觀努力 ④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7.在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寶庫中,有許多言簡意賅的成語、俗語、比方,凝結著深刻的生活
智慧。下列選項與成語“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的哲學寓意理解相反的是:
A.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B.人非圣賢 孰能無過
C.九個指頭與一個指頭 D. “十個指頭彈鋼琴”
18.所謂“關系”是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甲認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認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認為,“人是架鐘表,心臟是發條,神經是游絲,骨骼是齒輪,人的思維過程只不過是對命題、觀念進行加減”。丁認為“世界的發展是“絕對精神”中自我運動。以上觀點分別屬于:
A.相對主義 唯心主義 形而上學 辯證法
B.形而上學 唯物主義 辨證法 唯心主義
C.相對主義 辯證法 形而上學 唯心主義
D.形而上學 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 辯證法
19. 校園文化是指校園所處的自然環境、校園規劃格局以及校園建筑、雕塑、綠化和文化傳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環境,它會讓人不自覺地受其影響。整潔、幽雅、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會激發人的上進心和求知欲。上述材料說明:
①校園文化要通過一定的物質載體表現出來 ②校園文化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③校園文化決定著學校教育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④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清理了野蠻的混沌,心靈才會蕩起純凈的清波;掃除了愚昧的灰塵,思想才會綻放美麗的花朵。這對我們的啟示是:
A.要積極主動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B.分辨文化有精華與糟粕之分
C.要消除腐朽文化對個人發展的影響 D.要提供色彩斑斕的文化產品
21.三千年前的詩,成功地融化進現在的歌詞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陳小奇的《濤聲依舊》中的“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鳳凰傳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這種風格的創作說明:
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藝術煥發現代價值 B.東西整合能使現代藝術具有古典韻味
C.在發展的基礎上繼承實現作品的創新 D.傳統文化是現代藝術發展的主要源頭
22. 2011年6月6日是中國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不管是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還是旅居國外的華人社區,都有賽龍舟、吃粽子、系五彩繩、插艾蒿等習俗,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從一側面說明傳統文化:
①具有相對穩定性 ②是中華文化的精華
③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④能夠因時而變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3.追溯中國結的淵源應從遠古時代的結繩記事開始。《周易注》:“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與“吉”諧音,“同心結”、“團圓結”……一個個美麗的中國“結”蘊涵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上述文化現象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繩結折射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結繩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4.2011年1月,某機構對200名20歲以下青少年的崇拜對象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如下表:
崇拜對象道 科學家 時代英雄 娛樂明星 體育明星 自己 反面人物 無 其他
人數(人) 30 18 79 44 3 4 9 13
針對這種情況,你認為當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迫切需要
A.尊重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支持人們的自主選擇
B.尊重人們價值選擇的差異性,包容各種思想和行為
C.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當今社會思潮
D.提倡思想多元化,反對以某種意識作為社會的主流思想
二.分析說明題(共52分,含3分卷面分)
  25.材料一: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1)結合材料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說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必要性。(7分)
材料二:我國在文化體制改革中,科學區分了公益性文化事業與經營性文化產業。當前,我國正著力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并把振興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截至目前,全國大多數經營性文化單位基本完成轉企改制,據此,有人認為,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搞文化產業化。
(2)結合材料二,從真理的條件性、具體性原理出發,簡評“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搞文化產業化”的觀點。(6分)
(3)結合材料二,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談談你對文化體制改革的理解。(6分)
材料三: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4)結合材料三,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什么?(2分)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8分)
26.“民間借貸”是今年最熱關鍵詞。從年初銀行信貸收縮開始,民間信貸已然被推到風口浪尖。溫州近期密集出現的借貸人“跑路”(當地對躲債的俗稱)現象影響巨大。10月3日至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浙江,就當地經濟運行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況進行調研,溫總理開出的“藥方”,從稅負和融資兩方面入手“醫治”中小企業危機。同時,財政部網站披露消息稱,經國務院批準,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
結合材料三,回答下列問題:(1)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企業怎樣加強文化建設。(10分)
(2)結合材料三,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的意義。(10分)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 政治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每小題2分,共48分)
二.分析說明題(共52分,含3分卷面分)
25.(1)答:(7分)
(2)答:(6分)
(3)答:(6分)
(4)答:(10分)
26.(1)答:(10分)
(2)答:(10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政治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每小題2分,共48分)
二.分析說明題(共52分,含3分卷面分)
  25.(1)結合材料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說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必要性。(7分)
【答案】原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性質的規律。方法論:改革是社會主義文化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分析:當前,我國的文化體制,已經不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發展的客觀要求,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只有改革,才能使文化體制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才能適合經濟基礎的客觀要求,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改革文化體制,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會受到制約,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會喪失殆盡。
(2)結合材料二,從真理的條件性、具體性原理出發,簡評“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搞文化產業化”的觀點。(6分)
【答案】真理都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都是相對于特定過程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文化產業化只適用于經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加快轉企改制與穩步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對歪曲理解,堅持文化體制改革的正確方向。
(4)結合材料三,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什么?(2分)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8分)
【答案】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2分)
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②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③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④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⑤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推動社會主義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8分,答出任意4點即得8分)
圖1
申報“吉尼斯”:世界最大牙簽
圖9
座位號
21
22
23
24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高三年級生物試題卷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舒美姿 校對人:朱東艷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考查范圍內的基本概念、原理 識記、理解辨析,并能稍作綜合 1-30(除8、9、16、19、28外)
考查范圍內的重要概念、原理 識記、理解辨析,并能進行綜合分析,準確規范運用概念、原理進行回答相關問題 31-40、41、42、44
考查范圍內的相關實驗 運用已學過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評價實驗操作、分析實驗數據及得出相關結論 8、9、16、19、28、43,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1-30題每題1分,31-40每題2分,共50分)
1.下列各組物質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
A.膽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2.在人體中,由某些細胞合成與釋放,并影響其他細胞生理功能的一組物質是( )
A.mRNA、氨基酸 B.甲狀腺激素、神經遞質
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
3.在觀察蘚類葉片細胞的葉綠體形態與分布、植物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和花生子
葉脂肪鑒定的三個實驗中,它們的共同點是 ( )
A.實驗全過程都要使實驗對象保持活性 B.適當提高溫度將使實驗結果更加明顯
C.都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 D.都需要對實驗材料進行染色
4.右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其中a和b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物質,下列對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構①在細胞膜的兩側都有
B.不同物種的細胞中①、②和③的種類均不同
C.a物質可能是胰島素,b物質可能是氨基酸
D.③物質在不同細胞中功能不同
5.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植物細胞的細胞壁不會影響植物細胞失水,卻會影響植物細胞吸水
B.成熟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主要通過滲透作用吸水但大量吸水的結果不同
C.通過質壁分離實驗可以判斷各種細胞的死活
D.核糖體與中心體屬于非膜結構的細胞器
6.下列有關葉綠體及光合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破壞葉綠體外膜后,O2不能產生
B.植物生長過程中,葉綠體內各種色素的比例保持不變
C.離體的葉綠體基質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應
D.與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時間縮短
7.在下列四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中,對“”中所對應含義的解釋,正確的有幾項?( )
①圖甲中“A”表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即腺苷
②圖丙和圖丁中的“A”分別表示DNA和RNA的單體之一,但是其堿基種類相同
③圖甲中兩個高能磷酸鍵斷裂后形成的腺苷一磷酸等同于圖乙所示化合物
④圖丙和圖丁中單體種類共有5種,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中只有圖丁中的4種單體
A.一項 B.二項 C.三項 D.四項
8.在下列四項中,A、B為不同材料葉綠體中色素的層析結果(示意圖),C、D為不同條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其中正確的是( )
9.提取光合色素,進行紙層析分離,對該實驗中各種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未見色素帶,說明材料為黃色落葉
B.色素始終在濾紙上,是因為色素不溶于層析液
C.提取液呈綠色是由于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
D.胡蘿卜素位于濾紙最前方,是因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10.下列有關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植物原生質體的融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B.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不發達
C.分泌蛋白的修飾加工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膜成分的更新
11.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B.基因不一定都存在于染色體上
C.藍藻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時不出現染色體
D.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狀態
12.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細胞是一切生物的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 ②含中心體的細胞一定不是高等植物細胞
③煙草花葉病毒是RNA病毒,不具細胞結構 ④含細胞壁結構的細胞可能是細菌
⑤同一生物體不同組織細胞中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含量相同
⑥一個草履蟲就是一個細胞 ⑦植物細胞必定含葉綠體
⑧含有由核膜圍成的細胞核的細胞是真核細胞
A.①③④⑥⑨ B.②③④⑦ C.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⑤⑦
13.在細胞有絲分裂的分裂期開始時,如果它的染色體為N,DNA含量為Q,則該細胞分裂后每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和DNA含量分別是(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14.有1位同學做根尖有絲分裂實驗,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如圖所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A.制片搗碎不充分 B.染色時間不合適
C.視野選擇不合適 D.解離時間不合適
15.下圖為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某生物的細胞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體 B.卵巢中不可能同時出現這三種細胞
C.能夠出現基因重組的是乙 D.丙的子細胞是精細胞
16.以洋蔥表皮細胞為材料,分別用0.3g/mL的蔗糖溶液、0.5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尿素溶液及清水加以處理。m時開始用四種溶液分別處理洋蔥表皮細胞;n時再一次用清水處理之前被處理過的洋蔥表皮細胞,測得的洋蔥表皮細胞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圖中代表尿素處理結果的是
A.a B.b C.c D.d
17.下列人體細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
A.胚胎干細胞 B.造血干細胞
C.胰腺細胞 D.肌肉細胞
18.有關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有3種以上的生理系統參與維持體內環境穩態
B.人體內環境穩態的失調與外界環境無關
C.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有限
D.穩態有利于參與其調節的器官保持機能正常
19.在5個相同的瓊脂塊上分別放置1—5個水稻胚芽鞘尖端,幾小時后將這些瓊脂塊分別緊貼于5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經暗培養后,測定胚芽鞘彎曲角度(如右圖所示)。正確的結果是
20.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列有關曲線表示正確( )
21.關于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圍湖造田活動對群落演替有影響
B.演替過程中群落的物種組成不斷變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棄耕農田上發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22.動物細胞培養是動物細胞工程的基礎,如右上圖所示,a、b、c 表示現代工程技術,①、②、③分別表示其對應的結果,請據圖回答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是胚胎分割技術,則產生的①中,所有個體的基因型和表現型一定相同。
B.若b是體外受精技術,則形成②的過程屬于克隆。
C.若c是核移植技術,則形成③的過程體現了動物體細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D.①②③生產過程中的代孕母必須是優良品種的健康母牛。
23.某研究小組為測定藥物對體外培養細胞的毒性,準備對某種動物的肝腫瘤細胞(甲)和正常肝細胞(乙)進行動物細胞培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利用兩種肝組織塊制備肝細胞懸液時,可以用胃蛋白酶處理分散為單個細胞
B.細胞培養應在含CO2恒溫培養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細胞的呼吸
C.正常細胞在培養過程中,會出現貼壁生長和接觸抑制現象
D.該培養液中添加動物血清補充了合成培養基中缺少的物質,也能用來培養乙肝病毒
24.對細胞全能性的表達正確的是( )
A.離體的植物細胞均能表現出全能性
B.肝臟細胞是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仍具有細胞全能性
C.花粉可培育成單倍體植株是細胞全能性的表現
D.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標志著動物細胞全能性的實現
25.某生態系統中生活著多種植食性動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動物種群個體數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若不考慮該系統內生物個體的遷入與遷出,下列關于該種群個體數量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若a點時環境因素發生變化,但食物量不變,則a點以后個體數量變化仍符合邏輯斯諦增長
B.若該種群出生率提高,個體數量的增加會大幅走過b點
C.天敵的大量捕食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量下降,下降趨勢與b-c段相似
D.年齡結構變動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量發生波動,波動趨勢與c-d段相似
26.下圖表示人體通過體液免疫清除破傷風桿菌外毒素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2、細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細胞 B.僅細胞4中含有合成物質a的基因
C.②、③過程與細胞膜上蛋白質有關 D.細胞5屬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細胞
27.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以下關于蛋白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 ②大多數抗體是蛋自質
③所有的抗原都是蛋白質 ④部分激素是蛋白質
⑤生物膜上的載體都是蛋白質 ⑥神經遞質都是蛋白質
A.①②⑤ B.②③④⑤ C.④⑤ D.②⑤⑥
28.下圖是測定發芽種子的呼吸類型所用裝置(假設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慮外界條件的影響),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選項 現象 結論
甲裝置 乙裝置
A 液滴左移 液滴不動 只進行有氧呼吸
B 液滴不動 液滴右移 只進行無氧呼吸
C 液滴不動 液滴不動 只進行有氧呼吸
D 液滴左移 液滴右移 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29.關于下圖的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經表現出向光性,且測得向光面的生長素濃度為f,則背光面的生長素濃度范圍為大于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現出根向地性,莖背地性,測得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2f,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小于f
C.除草劑滅草的原理是使雜草的生長素濃度處于大于h狀態下
D.若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產生頂端優勢現象的側芽生長素濃度可能大于h
30.下圖為人體某個細胞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各個階段示意圖,圖中①~⑥為各個時期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與①相比,②的表面積/體積比值增大,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能力也增強
B.⑤與⑥的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相同,細胞內的蛋白質也相同
C.雖然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但其細胞內的物質合成與分解仍能進行
D.細胞的衰老與死亡通常會引起人體的衰老與死亡
31.將一植株放在密閉玻璃罩內,置于室外一晝夜,獲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乙中的b點對應圖甲中的B點
B.圖甲中的F點對應圖乙中的g點
C.到達圖乙中的d點時,玻璃罩內的CO2濃度最高
D.經過這一晝夜之后,植物體的有機物含量會增加
32.下列有關植物組織培養的敘述,正確的是
A.愈傷組織是一團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薄壁細胞
B.二倍體植株的花粉經脫分化與再分化后得到穩定遺傳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將胚狀體、愈傷組織等分別包裝可制成人工種子
D.植物耐鹽突變體可通過添加適量NaCl的培養基培養篩選而獲得
33.下列各曲線所代表的生物學含義及描述正確的是 ( )
A.甲圖不能表示人的成熟紅細胞中ATP生成速率與氧氣濃度的關系
B.乙圖所示物質運輸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劑的影響
C.丙圖表示酵母菌呼吸時氧氣濃度與C02產生量的關系,a點時產生ATP最多
D.丁圖表示小鼠的離體細胞內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
34.對下列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圖1b階段可進行誘變育種,作用于圖1c階段則可誘導產生多倍體
B.圖2中b點溫度對酶的活性的影響與a點溫度對酶的活性的影響其本質是一樣的
C.圖3中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都下降,此時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一樣的
D.圖4中造成cd段的原因對于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是一樣的
35.下圖表示某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在其他條件不變且比較適宜時,分別在光照強度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產生量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光照強度為a時,可能進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強度為b時,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光照強度為c時,光合作用速率不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光照強度為d時,細胞要從周圍吸收2個單位的二氧化碳
36.植物組織培養依據的原理、培養過程的順序及誘導的植物激素分別是( )
①體細胞全能性 ②離體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 ③根、芽  
④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⑤生長素和乙烯 ⑥愈傷組織
⑦再分化 ⑧脫分化 ⑨植物體
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37.下列判斷細胞死活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①將植物細胞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能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是活細胞;
②在高倍鏡下觀察,若發現細胞質流動,則表明細胞是活的;
③將某細菌與水綿一起制成臨時裝片,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若發現細菌沒有趨向水綿照光部位,則說明細菌細胞為死細胞;
④洋蔥根尖經解離后,若發現細胞被龍膽紫溶液染上了色,表明根尖細胞在解離前已死亡。
A.②④ B. 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38.下列有關生物知識的敘述,正確的項數是( )
①在基因工程中,DNA連接酶只用于構建重組DNA
②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分離,著絲點分裂
③用于質壁分離的洋蔥表皮細胞也可用于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
④胰島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⑤唾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是37℃,如果將溫度從37℃升高到100℃,會導致酶的活性降低;再將溫度從100℃降低到37℃,酶的活性可增加
⑥胡蘿卜葉肉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后全能性增大
A.1項 B.2項 C.3項 D.4項
39.對下列四幅圖的解析,正確的是 ( )
A.由圖甲可知,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不同器官的敏感程度不同
B.由圖乙可知,1和2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C.由圖丙可知,小鼠對抗原B反應較慢
D.由圖丁可知,人在進食后胰島A細胞的活動增強,胰島素分泌增加
40.右圖中的甲、乙、丙分別代表人體液中物質交換、食物網中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碳循環的示意圖。據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D與B間不能直接進行物質交換,只有D與A之間才能直接進行物質交換
B.因捕食關系而建立的食物鏈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圖中的B所處的營養級
C.乙圖中B從上一營養級獲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為a,B體重增加x,需要A的量為y(傳遞效率為20%),則:y=20ax+5x
D.從研究內容來看,甲和乙、丙分別屬于生命系統的個體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41.(10分)農業科技工作者在煙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現擬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該基因轉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要獲得該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為了能把該抗病基因轉入到棉花細胞中,常用的載體是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載體與該抗病基因連接,首先應使用__________________進行切割。假如載體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為
則能與該載體連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3)切割完成后,采用DNA連接酶將載體與該抗病基因連接,連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稱為_________________。
(4)再將連接得到的DNA分子導入農桿菌,然后用該農桿菌去感染棉花細胞,利用植物細胞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性進行組織培養,從培養出的植株中篩選出抗病的棉花。
(5)該抗病基因在棉花細胞中表達的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BarnH I與BglⅡ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如
右圖所示,用這兩種酶和DNA連接酶對一段含有
數個BarnH I和BglⅡ識別序列的DNA分子進行
反復的切割、連接操作,若干循環后 和 序列明顯增多。
42.(14分)下圖甲表示某種喜好在陽光充足環境下生長的植物,其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圖乙至戊表示植物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植物細胞內線粒體和葉綠體之間氣體交換的幾種不同情況。請據圖回答:
(1)該植物葉肉細胞處于丁圖狀態時,對應圖甲曲線中_____________點,當葉肉細胞處于甲圖中B—C段(不含B點)狀態時,指出乙至戊圖中對應的是__________圖。
(2)如果其他條件不變,CO2濃度增大,B點往_________方向移;如果A點時CO2釋放量為aμmol/m2.s,C點時的CO2吸收量為bμmol/m2·s,則在C點時O2的產生量為_________μmol/m2·s。
(3)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C點以后影響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將上述植物置于陰濕環境下,甲圖曲線C點是否變化 。
43.(14分)為了驗證甲狀腺激素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現以耗氧量為測定指標,請你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與用具,設計實驗步驟和一張記錄實驗結果的表格,并將預期的實驗結果填入該表中。
材料與用具:體重相同的同齡雌性小鼠若干只、適宜濃度的甲狀腺激素溶液、生理鹽水、耗氧量測定儀等。(要求:答題時對每只小鼠進行耗氧量測定;注射量、耗氧量的具體測定不作要求)
(1)實驗步驟:

(2)設計一張表格,并將預期的實驗結果填入表中
44.(12分)下面左圖表示下丘腦神經細胞、垂體細胞、甲狀腺細胞及它們分泌的激素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物質乙是一種糖蛋白。下面右圖示意一離體神經纖維某一部位受到適當刺激前后,膜兩側電位差的變化,請根據兩幅圖回答下列問題。
針對左圖:
(1)圖中的下丘腦神經細胞除具有神經細胞的功能外,還具有 功能。
(2)如果用物質丙飼喂正常動物,則物質甲、乙的分泌量的變化分別是 ;如果用物質乙飼喂正常動物,則物質丙的分泌量 ,原因是 。
(3)物質乙與甲狀腺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的 結合,反映出細胞膜能進行 。
(4)若刺激圖中A點,電表指針偏轉的情況是 。
針對右圖:
(5)圖中a線段表示 電位;b點膜兩側的電位差為 ,此時Na+ (內、外)流。
(6)神經沖動在離體神經纖維上以局部電流的方式雙向傳導,但在動物體內,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是單向的,總是由胞體傳向 。
(7)神經沖動在突觸的傳遞受很多藥物的影響。某藥物能阻斷突觸傳遞,如果它對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和降解(或再攝取)等都沒有影響,那么導致神經沖動不能傳遞的原因可能是該藥物影響了神經遞質與 的結合。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生物答題卷
一、選擇題(共50分)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26 A B C D 27 A B C D 28 A B C D 29 A B C D 30 A B C D
31 A B C D 32 A B C D 33 A B C D 34 A B C D 35 A B C D
36 A B C D 37 A B C D 38 A B C D 39 A B C D 40 A B C D
二、非選擇題
41、(1) ; ; ;
(2) ; ;
(3)
(4) ; (5) ;
(6)
42、1) 2)
3) 4)
43、(1)




(2)
44、
(1)
(2) 、
(3)
(4)
(5)
(6)
(7)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生物參考答案
41、(1)從細胞中分離; 化學方法人工合成; Ti質粒; (2)限制性內切酶(限制酶);(略); (3)重組DNA分子 (4) 全能; (5)蛋白質;
(6)—GGATCT— —AGATCC—
—CCTAGA— —TCTAGG—
42、1)A\乙 2)左 b+a 3)光照強度 CO2濃度 4)否
43、(1)
①將小鼠隨機均分為兩組,用耗氧測定儀測定每只小鼠一定時間內的耗氧量
②甲組每只小鼠注射等量甲狀腺激素,乙組每只小鼠注射等量生理鹽水作為對照
③一段時間后,用耗氧測定儀測定甲、乙兩組每只小鼠一定時間內的耗氧量
④對所測得的耗氧量進行統計分析
(2)甲狀腺激素對小鼠耗氧量的影響
組別 注射前 注射后
甲 耗氧量平均值與乙組相同 耗氧量平均值明顯增加
乙 耗氧量平均值 耗氧量平均值無明顯變化
(5)靜息 0mV 內
(6)軸突末梢 (7)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
n
m
a
b
c
d
實驗的時間
原生質體體積
注射
抗原A
注射
抗原B
曲線A
曲線B
抗體水平

座位號高三年級 地理試題卷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裘冠群 校對人:張建萍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術語的使用 能夠正確應用地理術語、掌握地理規律和地理原理 1.2.7.10.11.14.15.17.25.26.27.28.33.3435.36.39.40.42.
析圖繪圖能力 能準確進行空間定位、并能從圖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及進行圖圖轉化 3.4.6.9.12.13.16.18.19.21.22.29.30..3132.37.41(1)
實踐應用能力 能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身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 5.8.20.23.24.37.38.41(2)(3)(4)(5)43
選擇題(共40題,1-30題每題1分,30——40題每題2分,共計50分)
GPS接收機可顯示當地的三維坐標、動態指示前進方向(其正北方為O°,正東方為90°,正南方為180°,正西方為270°)、生成行進路線、顯示當地日出日落時間(早期的GPS接收機只能顯示當地日出、日落的“世界時”即0區時間)。據此回答1~2題。
1.若GPS接收機顯示屏上顯示225°,則表示前進方向是
A.東北 B.東南 C.西南 D.西北
2. 某日一外國游客在杭州時,其早期的GPS接收機,屏幕上顯示的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21∶50、10∶10,則杭州日出、日落的北京時間可能分別是
A.10∶10、21∶50 B.05∶50、18∶10
C.06∶50、17∶10 D.09∶50、14∶lO
右圖為我國東部沿海某城市年降水量分布圖,全市山地占陸城面積的24.9%,丘陵占25.2%,臺地占1.5%,谷地占8.1%,平原占40.3%。全市總人口56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10萬人。完成第3~5題。
3.該城市的地勢是
A.西高東低 B.西南高,東北低 C.東高西低 D.東北高、西南低
4.該城市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特點是 
A.由南向北遞減 B.由西向東遞減
C.平原多,山地少 D.由西南部山區向東北部平原呈現遞減趨勢
5.有關該地農業生產的敘述為 
A.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 B.甘蔗種植面積大
C.農田中,蔬菜、花卉種植比例大 D.農田主要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
右下圖是某區域某時地面天氣簡圖。讀圖回答6-7題。
6.圖中M地的風向是
A.東北 B.東南
C.西北 D.西南
7.產生圖示區域降水的天氣系統是
A.氣旋 B.反氣旋
C.暖鋒 D.冷鋒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到野外考察。下圖為考察區域地形圖,虛線所示為考察線路。讀圖回答8-9題。
8.下列描述可能與實地情況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從西南流向東北
B.②低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園
D.④地是觀賞瀑布的最佳位置
9.該考察線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下面甲圖中虛線為一段晨昏線,此時乙圖①河流域晝長夜短,且全球今日與昨日范圍的比例正好是1:3(參照丙圖),圖中A、B之間的距離為1 110千米,B和C位于同一條經線上。據此回答10~12題。
10.A點所在經線的經度是 
A.150°E B.180° C.30°W D.0°
11.圖中C點的夜長是 
A.9小時20分 B.14小時40分
C.13小時20分 D.16小時
12.對乙圖所示區域的正確判斷是 
A.是溝通東亞和北非的航線   B.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區
C.冬季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D.有世界著名漁場
根據“四地月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資料統計圖”完成13題。
13.關于①②③④四地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分布在赤道附近 B.②終年受信風控制
C.③最大分布地區在南美洲 D.④影響地區多洪澇災害
下圖6是我國東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區分布示意圖。A、B、C是三種不同的功能區。該城市是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形成的。讀圖完成14—15題。
14.圖中三種功能區分別是商業區、工業區和居住區。A、B、C分別代表的功能區是
A.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 B.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
C.工業區、商業區、居住區 D.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
15.下列敘述不屬于功能區C布局的主要區位優勢的是
A.濱江臨海,水運條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勢平坦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區,對城市的污染較小
D.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圖3為一組剖面示意圖,反映了我國華北某地區土地利用狀況由t1時期至t4時期的歷史變化過程(t1時期至t4時期氣候變化甚微,可忽略不計;圖中河流斷面位于中游處)。據此回答16~17題。
16.t4時期圖示河流斷面處的河流年內徑流量變化情況與t1時期相比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①豐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減少 ②年內徑流量分配趨于均勻
③洪峰流量和出現頻率增多 ④夏秋季流量減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7.造成該河流下游地區洪澇災害多發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①過度放牧致使草場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的功能下降
②圍湖造田導致湖泊調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過度砍伐、開墾山地,地表覆被減少,水土流失加劇
④城市化面積擴大,加大了地表徑流量和徑流匯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上海世界博覽會于4月30日20時(北京時間)隆重開幕,本屆世博會將歷時184天。設P點為晨昏圈與緯線的切點,當世博會開幕時,P點所在地盛行東南風。完成18~19題。
18.世博會開幕時,與P點位于同一時區的地點是
A.開普敦(18°32′E) B.倫敦(經度0°)
C.惠靈頓(174°46′E) D.布宜諾斯艾利斯(58°24′W)
19.在世博會期間,P點移動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
圖7是“亞洲東部某區域在兩個時刻的等壓線圖”(單位:百帕),讀圖7回答20~21題。
20.甲圖中 A 處等壓線的數值可能為
A.1004或1006 B.1006或1008 C.1008或1010 D.1004或1008
21.由14時到20時的等壓線變化推斷,以下海域浪高有明顯降低的是
A.北部灣 B.珠江口海域 C.渤海海域 D.臺灣海峽
22.關于圖示地區天氣變化的敘述可能的是
A.華北地區晴天轉多云
B.黃土高原多云見晴天
C.長江三角洲偏南風增強
D.珠江三角洲地區偏西風增強
圖5為“游圣”徐霞客徒步旅行足跡,讀圖5回答21~22題。
23.在①②③④四座大山中,山麓地區能夠看到常綠闊葉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下列統計圖或示意圖(圖6)中反映的地理現象,與b地區相符的是
根據統計美國每7秒鐘迎接一個新生命,每31秒鐘進入一名新移民。美國人口普查局2007年年底發布報告稱,美國人口總數為3.03億左右。結合甲、乙兩圖回答25~26題。
25.下列能正確反映美國人口增長特點的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都快 B.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機械增長較緩
C.人口的自然增長較緩,機械增長較快 D.主要受國內移民的影響
26.美國的人口增長處在圖乙中的第 階段,遇到的問題是
A.Ⅳ 人口急劇膨脹 B.Ⅳ 人口老齡化
C.Ⅱ 人口增長停滯 D.Ⅲ 人口平均壽命低
27.右圖是一座相對高度為 3 000 米的山體,山體的某一側水汽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帶。據此回答:若圖中的虛線表示雪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 坡既是向陽坡,又是迎風坡 B.a 坡是向陽坡,b坡是迎風坡
C.b 坡是向陽坡,又是迎風坡 D.b 坡是向陽坡,a 坡是迎風坡
28.下列四個國家中環境承載力最小的國家是
A.沙特阿拉伯 B.美國 C.德國 D.印度
下圖示意我國“T”字型點軸開發模式,“點”指各級居民點和中心城市,“軸”指由交通、通訊干線和能源、水源通道連接起來的“基礎設施束”。讀圖完成29~30題。
29.關于圖中“沿江產業帶”與“南北軸”相交處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有
A.是華北平原上的鐵路樞紐 B.是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匯處 D.有色冶金工業發達的傳統工業中心
30.沿“西北軸”自然環境的特征是
A.氣溫日較差向內陸逐漸增大 B.降水量向內陸逐漸增大
C.自然帶符合緯度地帶性規律 D.地跨黃河、長江、塔里木河流域
圖10是某日同一經線日出時刻(地方時)隨緯度變化圖。圖內三條曲線,其中有一條是正確的。請閱讀正確的曲線,回答31~32題。
31.若圖10表示6月22日狀況,則南緯40~50地區的夜長約為
A.15小時~16小時20分 B.17小時~19小時20分
C.19小時20分~21小時20分 D.22小時40分~23小時20分
32.若圖10表示的是南半球的狀況,當北京時間12點時,下列四圖中與之相符的是
房價問題一直是城市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多。讀“我國某城市住宅小區平均房價等值線分布示意圖”,圖中數字為平均房價(單位:元/平方米),回答33~34題。
33.下列關于城市住宅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住宅區是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級住宅區一般分布在地價較高的市中心附近
C.文化程度是住宅區分化的最常見原因
D.住宅區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34.圖中P處房價明顯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A.鄰近風景區,環境優美B.附近公路干線交會處,交通便捷
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圍濃郁 D.地勢平坦,工廠林立
2009年9月8日,《北京日報》刊登了《北京市流動人口的八大特征》這一文章,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特征:流動人口中未婚人口比例不斷降低,夫妻二人同時在京流動者比例很高;流動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為主,接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接近6%,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國人口的平均水平;北京的經濟優勢是吸引流動人口來京的最主要“拉力”;流動使絕大多數人實現了職業身份的“非農化”。閱讀以上材料,回答35~36題。
35.上述材料中體現的影響人口遷移的社會和經濟因素有
①土地數量和質量②政治中心的所在地③家庭和婚姻④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6.下列選項中屬于影響北京地區人口身體素質的社會和經濟因素的是
①北京地區的噪聲污染小 ②北京地區的經濟發展快 ③北京地區的教育水平較高 
④北京地區地勢平坦,適合人類居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7、關于圖中兩河湖補給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河補給A湖 B、A湖補給甲河
C、B湖補給乙河 D、乙河屬于外流河
38、如果兩幅圖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無法確定
39.下列關于人口合理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合理容量由于難以確定,所以對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沒有什么意義
B.一個地區的人口合理容量大于該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
C. 是指在生態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在環境承載范圍內,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D.發達國家由于人口少,不會超過人口合理容量
40.下圖是三座城市的主要區位因素,與之相符的一組城市名稱是
A. 甲—巴西利亞、乙—武漢、丙—攀枝花
B. 甲—亞的斯亞貝巴、乙—重慶、丙—北京
C. 甲—巴黎、乙—北京、丙—上海
D. 甲—拉薩、乙—上海、丙—武漢
二、綜合題(50分)
41.(21分)根據圖10和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指出圖示區域積溫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4分)
材料一 西寧地區有一首歌謠:“古城氣候總無常,一日須攜四季裝。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簡述歌謠反映出該地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3分)
材料二 西寧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
“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成為西北交通要沖和軍事重鎮。
(3)簡要分析西寧的城市區位因素及其近年來的發展變化。(5分)
材料三 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
山東省 青海省
1990年 8439萬 446萬
2000年 9079萬 518萬
(4)青海省與同緯度的山東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長率 (大、小)。
根據兩省的現狀,可以推斷出青海省環境人口容量較小,列舉其主要影響因素。(3分)
(5)依據圖文信息和所學地理知識,具體闡釋青海省經濟發展條件。(6分)
42.右圖中a為等溫線,b為鋒線(鋒面與地面交線),且b向偏北方向移動,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圖示地區位于_______(南、北)半球,鋒面b按性質劃分屬于_______鋒。(4分)
(2)由當前,甲、乙兩處氣溫日較差較大的是哪一處 為什么 (5分)
(3)乙處未來一、二天內天氣變化過程如何 (3分)
43.安徽省是我國農業大省,工業基礎較雄厚,其皖江(長江的安徽段)城市帶被列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國家級示范區。回答問題。(共17分)
(1)讀圖16,指出該省的城市分布特點,并說明其原因。(5分)
(2)該省2007年的洪澇具有代表性。分析該省洪澇災害頻繁且災情嚴重的原因。(6分)
(3)圖18中最能反映圖17(蕪湖市用地示意圖)中甲→乙一線地租變化的曲線是 。
(4)江蘇某釀造廠計劃遷至圖17中的丙地區。評價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4分)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 [地理]答題卷
一、選擇題(45分)(每小題1.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41.(21分)(1)
(2)
(3)
(4)
(5)
42.(12分)
(1)_______, _______。
(2)
(3)
43.(共17分)
(1)
(2)
(3) 。(2分)
(4))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 地理 參考答案
43.(共17分)
(1)(5分)沿河流分布,位于海拔200米以下(平原或河谷地區)。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2)(共6分,最后一點必答)
季風氣候降水不穩定,鋒面控制時間長,降水多;[來水系多,流域面積廣,水量大;
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人口稠密(或城市集中),工農業較發達。
(3)(2分)d
(4)(共4分)合理;
最小風頻上風向,大氣污染小;水陸交通便利(長江水運、鐵路交通便利);
圖3
圖5
30
15
0
-15
-30
圖6
30
15
0
-15
-30
圖10
礦產
開發
氣 地
候 形
河 交
流 通







蕪湖市用地示意圖


圖16
圖17
圖18

港口倉儲區
鐵路站場
商業行政區
住宅區
工業區
綠地
水域
待開發地區
道路
鐵路
圖例
座位號
班級 姓名 學號 .
◎◎◎◎◎◎◎◎◎◎◎◎◎◎◎◎◎◎◎◎◎◎◎◎◎◎◎◎◎◎◎◎◎◎◎◎◎◎◎◎◎◎◎◎◎◎◎◎◎◎◎◎◎◎◎◎◎◎◎◎◎◎◎◎◎◎◎◎◎◎◎◎◎◎◎◎◎◎◎◎◎◎◎◎◎◎◎◎◎◎◎◎◎◎◎◎◎◎◎◎◎◎◎◎◎◎◎◎◎◎◎◎◎◎◎◎◎◎◎◎◎◎◎◎◎◎◎◎◎◎
…………………………… 密 ……………………………………… 封 …………………………………… 線 ………………………………………………[高三]年級 [英語]試題卷
答卷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 命題人:[劉巧鈴] 校對人:[侯莉]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英語知識運用 英語語法功能項目、在語境中運用和辨析詞匯、熟悉并正確使用高中階段學習的相關話題和簡單表達形式。 第一部分
閱讀理解 快速閱讀詞匯2800左右的篇章,考查學生各種閱讀能力。 第二部分
書面表達 運用高中階段所學知識寫一篇詞數為100-120的文章,并做到語言表達正確、運用高級詞匯復雜句式、思維嚴謹、有說服力。 第三部分
第Ⅰ卷 (共80分)
第一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 (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滿分10分)
1. A: I’ve just been back from a trip in Tibet. B: _____________
A. I think that’s a good idea. B. Have a nice trip.
C. How was your trip D. I can hardly wait to go.
2. Mr. Johnson, _____ clerk in the company, is said to remember everything with _______ help of an electronic brain.
A. a, the B. the, 不填 C. a, 不填 D. the, the
3. A: I took my daughter to visit an art gallery in Paris last summer vacation.
B: No wonder she __________ in love with drawing ever since.
A. has been B. was C. is D. had been
4. At the airport of Australia, passengers are eager to know how long it will be _______ all the airlines get right.
A. while B. before C. as D. unless
5. Monitor will be __________ when teachers are in the absence.
A. in vain B. in return C. in charge D. in turn
6. No scientists know for sure why and how dinosaurs disappeared from the earth in such a short time, some __________ to do some research to make it out.
A. continue B. continuing C. to continue D. continued
7. Since neither pair is big, I’d like to try __________ one.
A. other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others
8. The Libyan ex-leader Gadhafi died, from _______ a great many new problems have arisen.
A. whom B. what C. that D. which
9. A: What can I do for you
B: 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recommend a ________ brand of washing machine to me.
A. stubborn B. reliable C. artificial D. considerate
10. As the globe will have a population of 7 billion, all I am concerned about is _________ natural resources are enough for humans to live on.
A. whether B. how C. why D. that
11. Nowadays jobs are hard to get and ,__________, more young people choose to study further.
A. above all B. as a result C. after all D. on the contrary
12. A: How is your roommate B: I ________ find a more friendly and helpful one.
A. can’t B. shouldn’t C. mustn’t D. needn’t
13. You see, the price tag _______ to the LV bag has given away the fact that it’s a fake.
A. adapted B. appealed C. appointed D. attached
14. The couple quarreled and ______________ even if they had planned to get married.
A. put up B. took up C. broke up D. made up
15. A: Believe it or not, Joe Jobs didn’t graduate from college.
B: I have read about it in the paper. __________, he stayed in college for only half a year.
A. Actually B. Exactly C. Entirely D. Finally
16. A: Brad is to achieve another goal in widening his market.
B: _________ is one of the qualities of all successful businessmen.
A. Attraction B. Ambition C. Appreciation D. Achievement
17. A: Do you mind my keeping the door open It’s stuffy here.
B: __________________. I’ve caught a bad cold.
A. Go ahead, please. B. I’m afraid so. C. I’d rather not. D. As you like.
18. The scientific finding was a breakthrough, making it possible, if necessary, ________ cure more patients of cancer of this kind.
A. helping B. help C. helped D. to help
19. A: Northern Thailand was attacked by a flood three months ago and things have gone worse .
B: That’s terrible. It’s reported that even the centre of Bangkok ____________ in a week.
A. was flood-stricken B. is being flood-stricken
C. will be flood-stricken D. has been flood-stricken
20. A: How do you find the headlines in the paper today B: ___________
A. In 21st Century B. That’s good advice.
C. I hope to read them. D. It’s shocking.
第二節 完型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21—40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Once my mother told me a story that in Africa, when an antelope wakes up every morning, the first thing it thinks about is, “I must be 21 to run faster than the fastest lion, or I will be killed.” 22 , a lion wakes from his dream. The first thing the lion thinks about is, “I must be able to catch the 23 antelope, or I will starve to 24 .” So almost simultaneously, the antelope and the lion get up and start running toward the 25 sun.
This is 26 : full of chances and challenges. Whether you are an antelope or a lion, you must go 27 when the sun rises. For students, it is just the same. If we don’t study hard, sooner or later, we will 28 the other students. At first I didn’t know what the word “exam” 29 . Later, I knew an exam was a kind of 30 . In competitions, there are always winners and 31 . As I grew up, I got to know competition well. In one’s life, there must be competitions, so people can 32 .
Each time I saw children playing games and heard their 33 , I wished I were that age again. 34 , I remembered my parents’ words: You must work very hard for a good future. So I 35 my pen and began to study hard again.
I was still not sure what competition 36 meant. One day, I was 37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mpetition. When I went to the stage, I saw other students looking at me kindly. Suddenly I 38 what competition was. It is not as cruel as my teacher and parents told me. In fact, competition is the 39 : it is kind and necessary.
I learned a lot from realizing this 40 . Now I understand better about the petition is important for us all.
21. A. able B. willing C. ready D. eager
22. A. On the contrary B. At the same time
C. In other words D. In the first place
23. A. fastest B. weakest C. slowest D. strongest
24. A. death B. survival C. disease D. suffering
25. A. sinking B. setting C. shining D. rising
26. A. rule B. life C. study D. exam
27. A. over B. through C. ahead D. beyond
28. A. fall behind B. pass by C. catch up D. hold back
29. A. felt B. meant C. referred D. doubted
30. A. victory B. defeat C. process D. competition
31. A. competitors B. players C. losers D. failures
32. A. improve B. conclude C. acquire D. handle
33. A. crying B. laughter C. whisper D. delight
34. A. However B. Therefore C. Besides D. Otherwise
35. A. put up B. brought up C. made up D. picked up
36. A. commonly B. simply C. obviously D. really
37. A. succeeding B. participating C. taking D. getting
38. A. doubted B. acknowledged C. knew D. admitted
39. A. tough B. important C. content D. opposite
40. A. experience B. knowledge C. fact D. consequence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第一節20小題,第二節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50分)
第一節: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A
Everyone gets into a bad mood sometimes. These moods happen just when you don’t want them to. Here’s how to shake them off quickly so that you can get back your life.
Leave the room
Get a change of scene right now. Bad moods can be triggered by all kinds of things and often it’s something around you that makes you angry, and if you stay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it’ll continue to play on your mind. Go to a new environment, surround yourself with different things, different people and it’s easier for you to leave your bad mood behind you.
Give yourself a treat
When you’re in a bad mood it’s easy to look for things to fuel that bad mood or reinforce it because you want to feel like your bad mood is valid, then you look for things to make it right. Break that habit by doing the opposite, no matter how strange it might feel. Watch a funny movie, play your favourite song, go for a walk in your local park, grab a coffee and a slice of pie in that great Coffee shop. Do something that feels good and puts a smile on your face, and your bad mood will be history.
Hit the gym
Physical exercise ahs a direct influence on our mood, and countles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xercise releases endorphins and serotonin(the body’s pleasure chemicals)that positively affect your mood. Hitting the gym not only releases those feel-good chemicals, but it’s a great distraction, taking your attention away from your bad mood and giving you something to do that occupies your body and mind.
Let yourself off the hook
Sometimes, it’s just fine to let the bad mood ride. If things are bothering you and bad moods are a familiar deal to you, then it’s a good bet that something is not quite right somewhere in your life. Letting the bad mood ride allows you to go to those dark places where you wouldn’t normally go and see what’s there. You don’t have to wallow in it, but letting it happen can be surprisingly free from the bad mood. Your bad moods are just as valid as your good moods and when you come out the other side you might just have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what’s really going on.
41. Which way is not proper to shake off the bad mood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o go to a new environment B. To look for things to fuel the bad mood
C. To go to do physical exercise D. To do something good and smile
42. The underlined word “distractions” is closest to the one in __________________
A. There are too many distractions here to work properly.
B. The child’s continual crying drove me to distraction, especially when I was writing.
C. TV can be a welcome distraction after a hard day’s work.
D. A companion can be a distraction, lessening the sadness of unhappy moments.
43. As for giving yourself a treat, what you can’t do to get rid of the bad moods is _________.
A. watching a funny movie B. drinking coffee with a pie
C. eating nothing for meals D. going for a walk in a park.
44.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 Losing your temper sometimes can make you feel even worse.
B. Those who hide their feelings well are always in a good mood.
C. Bad moods can not be avoided, nor can they be removed.
D. Bad moods can tell us something we don’t know about the reality.
B
At a primary school in a small town in the east of South Carolina, second-grade teachers Garneau and Lynne are convinced that separating elementary-age boys and girls produces immediate academic improvement in both genders(性別).
David Chadwell, South Carolina’s coordinator of single gender education says, “Boys and girls learn, hear and respond to their surroundings differently. We can teach boys and girls based on what we now know.
Male and female eyes are not organized in the same way, he explain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le eye makes it sensitive to motion and direction. “Boys interpret the world as objects moving through space,” he says.
The male eye is also drawn to cooler colors like silver and black. It’s no accident boys tend to create pictures of moving objects instead of drawing the happy colorful family, like girls do in their class.
The female eye, on the other hand, is drawn to warmer colors like red, yellow and orange. To attract girls, Chadwell says, the teacher doesn’t need to move as much as in boy’s class. Using descriptive phrases and lots of colors in presentations or on the blackboard gets their attention.
Boys and girls also hear differently. “When someone speaks in a loud tone, girls interpret it as yelling,” Chadwell says, “They think you’re mad and can shut down.” Girls are more sensitive to sounds. He advises girls’ teachers to watch the tone of their voices. Boys’ teachers should sound more forceful, even excited.
A boy’s nervous system causes him to be more cautious when he is standing, moving, and the room temperature is around 69 degrees Fahrenheit. Stress in boys, he says, tends to increase blood flow to their brains, a process that helps them stay focused. Girls are more focused when seated in a warmer room around 75 degrees Fahrenheit. Girls also respond to stress differently. When exposed to threat and conflict, blood goes to their guts(腸道), leaving them feeling nervous or anxious.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applied in the classroom, Chadwell adds. “Single gender programs are about maximizing the learning.”
45. What is David Chadwell’s attitude toward separating elementary-age boys and girls while learning
A. Supportive B. Worried C. Concerned D. Uninterested
46. To attract girls in class, the teacher ________________.
A. should ask them to draw pictures of happy family.
B. must have a moving object in his or her hand.
C. can describe things and presents many colors more.
D. had better move back and forth constantly while teaching.
4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udents is most likely to be focused
A. A boy sitting in a warm room. B. A girl facing a lot of pressure.
C. A standing boy faced with stress D. A girl standing in a cold room.
4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bably show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ssage
(① – Paragraph 1 ② – Paragraph 2 ③ – Paragraph 3 … … ⑧ – Paragraph 8)
A. ① B. ①

②③④ ⑤⑥ ⑦
③④ ⑤⑥ ⑦
⑧ ⑧
C. ① D. ①
② ②
③ ④⑤ ⑥ ⑦ ③④⑤ ⑥ ⑦
⑧ ⑧
4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probably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Ways of Teaching Boys and Ways of Teaching Girls
B. Separating Boys and Girls Improves Learning
C. How Boys and Girls Learn Differently
D. Boys and Girls Should Be Separated Teaching
C
SHANGHAI – A Shanghai couple was shocked to see the face of their 2-year-old daughter staring back at them from the package of a Halloween costume. The picture of her face was then superimposed(使重疊,使疊加)onto the body of a much older girl in a costume.
“We have never permitted any form of commercial use of our daughter’s picture,” said Wang Zhiqi, the girl’s mother. Wang said that she called the manufacturer, Beijing’s Xinxin Jingyi Gift, which decided to cut the face from the packaging.
“We don’t mind how they solve it as long as our daughter’s image is removed from the package,” said Wang. However, Wang said she still saw her daughter’s image on display in at least one supermarket just a few days ago. Wang bought the costume to show Elaine and her brother Scott to see what the children thought about it. The 2-year-old told her mother she didn’t like the picture and 3-year-old Scott found his sister’s picture quite strange.
A man surnamed Yin, director of Xinxin Jingyi Gift, apologized to the child and her parents for what happened. “We asked our employees to remove the products the same day, but we do not have enough manpower to guarantee that every product was removed.” Yin said.
Yin didn’t want to reveal how many packages with the girl’s picture had been sold. “We did not put the girl’s face on our package on purpose. We don’t have a visual design department and we outsourced(外聘) the design project to a man surnamed Xiao, but we did not know how he got the picture of the little girl,” said Yin.
Xiao, the designer, said he found the picture from nipic.com, a website for sharing visual design materials.
Xiao said he did hesitate when he used Elaine’s face, but considering the girl might be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and would not be recognized in China, he just went ahead and printed it on the packaging. “I feel quite sorry for what happened.” Said Xiao.
Wang said she and her husband van der chijs co-founder of , are not considering a lawsuit over the case and just want to see their daughter’s images removed from products in supermarkets. “However, whether we resort to law depends on how the whole thing evolves, we’ll see.” She said.
Yao Weifang, a lawyer with Beijing Yingke Law Firm’s Shanghai office, said increasing cases of infringement(侵權)of portrait rights have been received in recent days, many of which are related to commercial use of portraits without permission. More and more pictures are shared online, which facilitates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increases the risks of rights being infringed, said Yao.
50. Beijing’s Xinxin Jingyi Gift paid Xiao to design the package because ____________
A. Xiao is regarded as a superb designer. B. their company prefers outsourced designer.
C. it’s the best way to avoid a lawsuit. D. there is no a visual design department.
51.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______.
A. both Elaine and Scott don’t like the picture with the girl’s image on the package.
B. every product with the girl’s image was surely removed from the supermarket.
C. neither the designer nor the manufacturer knew where the picture came from.
D. the girl wears a costume in the picture and both of the face and body are hers.
52. Although Xiao did hesitate, he finally decided on Elaine’s picture. The fact shows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
A. he has little conception of law in his mind. B. he is accustomed to infringing others.
C. he likes the challenge of infringement. D. he has been attracted by the girl’s picture.
53.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implies that _________________.
A. Wang has given up the lawsuit on the case. B. the right of lawsuit will be kept by Wang
C. the result is satisfied by the family of Wang. D. Wang would like to risk being accused.
54. If the news is to be continued, it will speak of ___________________.
A. ways to protect from being infringed B. reasons for the increasing infringement
C. experiences of using pictures legally D. opinions on designing commercial packages
D
The policeman on the beat moved up the avenue impressively. The impressiveness was typical but not for show, for spectators were few. The time was just 10 o’clock at night, but chilly gusts of wind with a taste of rain in them had well almost emptied the streets.
Trying doors as he went, the officer, with his loyal form and slight swagger(大搖大擺),made a fine picture of a guardian of the peace.
When about midway of a certain block the policeman suddenly slowed his walk. In the doorway of a darkened hardware store a man leaned, with an unlighted cigar in his mouth. As the policeman walked up to him the man spoke up quickly.
“It’s all right, officer,” he said, reassuringly. “I’m just waiting for a friend. It’s an appointment made twenty years ago. Sounds a little funny to you, doesn’t it Well, I’ll explain if you’d like to make certain it’s all straight. About that long ago there used to be a restaurant where this store stands – ‘Big Joe’ Brady’s restaurant.”
“Until five years ago,” said the policeman. “It was torn down then.”
The man in the doorway struck a match and lit his cigar. The light showed a pale square-jawed face with keen eyes, and a little white scare near his right eyebrow. His scarf pin was a large diamond, unusually set.
“Twenty years ago tonight,” said the man, “I dined here at ‘Big Joe’ Brady’s with Jimmy Wells, my best chum, the finest guy in the world. He and I were raised here in New York, just like two brothers, together. I was eighteen and Jimmy was twenty. The next morning I was to start for the West to make my fortune. You couldn’t have dragged Jimmy out of New York; he thought it was the only place on earth. Well, we agreed that night that we would meet here again exactly twenty years from that date and time, no matter what our conditions might be or from what distance we might have to come.
“It sounds pretty interesting,” said the policeman. “Rather a long time between meets, though, it seems to me. Haven’t you heard from your friend since you left ”
“Well, yes, for a time we corresponded,” said the other. “But after a year or two we lost track of each other. But I know Jimmy will meet me here if he’s alive, for he always was the truest, stanchest old chap in the world. He’ll never forget. I came a thousand miles to stand in this door tonight, and it’s worth it if my old partner turns up.”
The waiting man pulled out a handsome watch, the lids of it set with small diamonds.
“Three minutes to ten,” he announced. “It was exactly ten o’clock when we parted here at the restaurant door.”
“Did pretty well out West, didn’t you ” asked the policeman.
“You bet! I hope Jimmy has done half as well. He was a kind of plodder(苦干者), though, good fellow as he was.”
The policeman twirled his club and took a step or two.
“I’ll be on my way. Hope your friend comes around all right. Going to call time on him sharp ”
“I should say not!” said the other. “I’ll give him half an hour at least. If Jimmy is alive on earth he’ll be here by that time. So long, officer.”
“Good night, sir,” said the policeman, passing on along his beat, trying doors as he went.
There was now a fine, cold drizzle falling, and the wind had risen from its uncertain puffs into a steady blow. And in the door or the hardware store the man who had come a thousand miles to fill an appointment, uncertain almost to absurdity, with the friend of his youth, smoked his cigar and waited.
About twenty minutes he waited, and then a tall man in a long overcoat, with collar turned up to his ears, hurried across from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treet. He went directly to the waiting man.
“Is that you, Bob ” he asked, doubtfully.
“Is that you, Jimmy Wells ” cried the man in the door.
“Bless my heart!” exclaimed the new arrival, grasping both the other’s hands with his own. “It’s Bob, sure as fate. I was certain I’d find you here if you were still in existence. Well, well, well! --- twenty years is a long time. The old gone, Bob; I wish it had lasted, so we could have had another dinner there. How has the West treated you, old man ”
“Bully; it has given me everything I asked it for. You’ve changed lots, Jimmy. I never thought you were so tall by two or three inches.”
“Oh, I grew a bit after I was twenty.”
“Doing well in New York, Jimmy ”
“Moderately. I have a position in one of the city e on, Bob; we’ll go around to a place I know of, and have a good long talk about old times.”
The two men started up the street, arm in arm. The man from the West, was beginning to outline the history of his career. The other, submerged in his overcoat, listened with interest.
When they came into the corner with electric lights each of them turned at the same time to gaze upon the other’s face.
The man from the West stopped suddenly and released his arm.
“You’re not Jimmy Wells,” he snapped. “Twenty years is a long time, but not long enough to change a man’s nose from a Roman to a pug.”
“It sometimes changes a good man into a bad one,” said the tall man. “You’ve been under arrest for ten minutes, ‘Silky’ Bob. Going quietly, are you That’s sensible. Now before we go on to the station here’s a note I was asked to hand you. You may read it here at the window. It’s from Patrolman Wells.”
The man from the West unfolded the little piece of paper handed him. His hand was steady when he began to read, but it trembled a little by the time he had finished. The note was rather short.
“Bob: I was at the appointed place on time. When you struck the match to light your cigar I saw it was the face of the man wanted in Chicago. Somehow I couldn’t do it myself, so I went around and got a plain clothes man to do the job. JIMMY.”
55. What was the policeman do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A. Waiting for the man wanted in Chicago
B. Going to keep the appointment with his friend
C. Wishing to see Bob before he was arrested
D. Patrolling the street as he was on duty
56. By asking “Going to call time on him sharp ”, the policeman wanted to know whether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ob would leave at once if his friend didn’t turn up on time.
B. the friend Jimmy Wells would be at the appointed place on time.
C. Bob would visit his friend if he didn’t show up at ten o’clock.
D. Bob would call and ask Jimmy if he had forgotten the appointment.
57. Bob risked being caught but filled the appointment with his friend because ____________.
A. his friend was a policeman and could help him out of being arrested.
B. he thought the police were incapable and could not catch him.
C. he highly valued the friendship with Jimmy and kept his word.
D. he was loyal to his friend and didn’t know Jimmy had betrayed him.
58. The word “it” in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 wish it had lasted” refers to _____________
A. the friendship B. the restaurant
C. the West D. the fortune
59. What feeling did it show that Bob’s trembled a little by the time he finished Jimmy’s note
A. At that time Bob hated Jimmy so much that he couldn’t control himself.
B. Bob was shocked to see his friend was no longer the truest old friend.
C. It was a mixture of feelings of shock, panic, embarrassment and so on.
D. He felt even colder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t that moment.
60. The best title probably suggested for the passage can be ______________
A. Two Lost Good Friends B. After Twenty Years
C. A Criminal and A Policeman D. Forever Friendship
第二節: 閱讀下列材料,從所給的六個選項(A、B、C、D、E和F)中,選出符合各小題標題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選項中有一項為多余選項。
A. Leave others a deep impression.B. Be a pleasant listener.C. Pay attention to your wearing.D. Get enough background information.E. Make full self-preparation.F. Apply appropriate postures.
Interviewing is a skill that can be learned and the key lies in the “three-Ps” of planning, practice and preparation. Here are some tips on making a successful interview.
61. Prepare as well as you possibly can, search the web and research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any and the people who you think are going to be interviewing you. Learning exactly what it is they do and exactly how you would fit in with the company. Most importantly try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the company. You need to communicate in a way that mirrors their company standards; this will show you can fit in that organization. Understand a little of what their competitors are doing. This will show you have bothered to find out where their position in the market is.
62. Just as important is your own personal preparation. Think about the key things you want to communicate and why you would be ideal for the job. Think about you can sound enthusiastic, without sounding desperate; how you can sell yourself. If they ask you a question, such as “tell me about your CV”, and you can’t do it fluently, you will find the interviewers will lose interest and you won’t get the job.
63. During the interview, be a very good listener and if you can find some common ground with your interviewers, you will have a big advantage over your competitors. The interview is basically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people, so how you come across as a person is of upmost importance. As soon as you enter the company building, make sure everyone you meet is left with the impression that you are a pleasant person. Sometimes an interview question might seem very simple but, don’t be deceived, there is always a reason for them asking that question.
64. Generally wear a suit and tie, but it does depend on the job you are going for. You should have discovered, when you studied the company culture, what is expected. For media companies, for example, being smart but casual might be the style they want. They are looking for someone who is comfortable with himself or herself. In this case you should dress for who you are.
65. It is natural if you are nervous, in fact it is a good sign; it shows you are taking the interview seriously. However try to avoid nervous mannerisms, such as tapping your foot or playing with your hair. Positive body language is important, so adopt a good posture. If you slouch(低頭 in your chair the interviewer will think you could be sloppy in your work as well. Positivity is essential in all aspects of your interview.
第Ⅱ卷 (共40分)
第三部分:寫作 (共三節,滿分40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試題見答題卷)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30分)
假設你在某本雜志中“我愛讀書”系列漫畫里看到了下面這幅漫畫。請根據漫畫內容寫一篇100-120字的英語作文。內容包括:
1、簡要描寫這幅漫畫;
分析原因;(比如:父母過于保護,等等)
你所受到的啟迪。
注意:1. 字數要求:100 - 120字。
2. 文中除了粽子可用漢語拼音外,其余詞必須用英語描述。
3. 參考詞匯: unwrap ---解開(包裝紙等)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 [英語]答題卷
1 A B C D 21 A B C D 41 A B C D 61 A B C D E F
2 A B C D 22 A B C D 42 A B C D 62 A B C D E F
3 A B C D 23 A B C D 43 A B C D 63 A B C D E F
4 A B C D 24 A B C D 44 A B C D 64 A B C D E F
5 A B C D 25 A B C D 45 A B C D 65 A B C D E F
6 A B C D 26 A B C D 46 A B C D
7 A B C D 27 A B C D 47 A B C D
8 A B C D 28 A B C D 48 A B C D
9 A B C D 29 A B C D 49 A B C D
10 A B C D 30 A B C D 50 A B C D
11 A B C D 31 A B C D 51 A B C D
12 A B C D 32 A B C D 52 A B C D
13 A B C D 33 A B C D 53 A B C D
14 A B C D 34 A B C D 54 A B C D
15 A B C D 35 A B C D 55 A B C D
16 A B C D 36 A B C D 56 A B C D
17 A B C D 37 A B C D 57 A B C D
18 A B C D 38 A B C D 58 A B C D
19 A B C D 39 A B C D 59 A B C D
20 A B C D 40 A B C D 60 A B C D
第Ⅱ卷 (共40分)
第三部分:寫作 (共三節,滿分40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上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上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A student’s ability to get on with the others often influences his or her studies at school. C Children who have some problem with other children in class sometimes have problems w with our progress in school. Children who can work well with other children do well at
their studies. In the early stages, a teacher should see that children often play but study in pairs or groups as well as alone. This helped a child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 children.
Some children, that have never played or worked with other children, hardly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when they are older. They may have problems made friends. A teacher should encourage children work on projects occasional to help them cooperate and get to know each other well.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30分)
----------------------------------------------------------------------------------------------------------------------------------------------------------------------------------------------------------------------------------------------------------------------------------------------------------------------------------------------------------------------------------------------------------------------------------------------------------------------------------------------------------------------------------------------------------------------------------------------------------------------------------------------------------------------------------------------------------------------------------------------------------------------------------------------------------------------------------------------------------------------------------------------------------------------------------------------------------------------------------------------------------------------------------------------------------------------------------------------------------------------------------------------------------------------------------------------------------------------------------------------------------------------------------------------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英語]參考答案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A student’s ability to get on with the others often influences his or her studies at school.
去掉
Children who have some problem with other children in class sometimes have problems with
problems
our progress in school. Children who can work well with other children do well at their studies.
their in
In the early stages, a teacher should see that children often play but study in pairs or groups as
and
well as alone. This helped a child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 children. Some children, that have
helps who
never played or worked with other children, hardly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when they are older.
They may have problems made friends. A teacher should encourage children work on projects
making 前面加to
occasional to help them cooperate and get to know each other well.
occasionally
座位號[高三]年級 [語文]試題卷
答卷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命題人:[鄧頗] 校對人:[程凡]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基礎知識積累運用 掌握字音、字形、詞語、病句等,準確率達70%以上。 1-7題
識記檢測 背誦默寫教材規定的背誦篇目。 24題
閱讀、鑒賞水平檢測 1、篩選信息能力:能夠根據題目準確篩選判斷;2、理解能力:能夠分析歸納概括文段;3、鑒賞能力:感受形象、品味語言和藝術技巧。 8-15、16-20、21-23題
作文水平檢測 60分鐘內能寫800字以上、高考標準中等水平以上的作文;觀點明確,話題集中,內容充實,語言流暢, 結構合理。 25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漬浸(zì) 麥芒(mánɡ) 入場券 (juàn) 煢煢孑立(jié)
B.聯袂(mèi) 攻訐(jié) 脾氣強(jiàng) 偃旗息鼓(yān)
C.機杼(zhù) 沼氣(zhǎo) 高檔次(dànɡ) 病入膏肓(máng)
D.犒勞(kào) 趿拉(tā) 脊梁骨(jǐ) 風流倜儻(tǎng)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為遏制春節期間肉食、蔬菜等付食品價格過快上漲勢頭, 市物價局派出督導組,對市場銷售情況進行了明查暗訪, 發現問題即采取調控措施。
B.四川的變臉原理很簡單,就是把預先掛在臉上的假臉一層一層的卷回去,或拉下來,這里面靠的是障眼法,手急眼快,當然,原理簡單,做起來比較難的。
C.當時的少數民族,尚武少文,放蕩不羈,感情強烈。來自長安的元二先生,會在那弦歌嘈雜,觥籌交錯,燈紅酒綠,舄履雜沓的帳篷中,生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嗎?
D.要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必須以身作責,不搞特殊化,不以權謀私,不推托責任、躲避矛盾,而是關心群眾,愛護群眾,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A.曹操是當然的英雄,他身負多種才華,別的不說,光是知人之明就讓人嘆為觀止。
B.農村來的張木匠,最近感冒發燒,舍不得花錢到正規醫院看醫生,就在村口叫一個“半吊子”游醫掛點水,誰知越掛越嚴重。
C.面對球迷的陣陣噓聲,無論是上海男足教練還是湖北、上海男籃方面居然都振振有詞:我們是合理利用規則,這有什么錯?
D.一些專家學者衣食無憂甚至于生活富裕,哪能感知到通脹給普通百姓造成的壓力和艱難,哪里又能體會到普通工薪階層捉襟見肘的苦澀。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目前,“原研藥”在我國的定價遠遠高于《藥品政府定價》規定的標準,同等質量的國產仿制藥與“原研藥”差價懸殊。
B.這兩位大師看重的,在中國,甚至世界歷史上,也就是李唐王朝,曾經達到如此器度閎大而不謹小慎微,胸懷開放而不閉塞拒絕的精神高度。
C.良好的風氣,向上的風氣,循循善誘、使人心理健康的風氣,潔凈自好、懂得禮義廉恥的風氣,都是腿短的,很難推廣,更難實現。
D.在中國,有錢的,有名的,有權的,有勢的,日子過得滋潤得不行的那些人,以及沒錢的,沒名的,沒權的,沒勢的,而在孜孜奮斗企冀改變,都在千方百計地延年益壽。
5. 根據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我國發展核電的四點理由(每點不超過6個字)(4分)
核能的最新發展是核聚變,即氘和氚的聚變。氘-氚聚變反應將釋放巨大的能量,每升海水中含30mg氘,通過聚變可釋放出相當于3000多升汽油的能量。把海水中存在的45億噸氘,用于核聚變提供能量,按世界目前能耗水平,足以滿足未來幾十億年的能源需求。在所有能源中,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核能在各國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不盡相同,全世界平均16%,2007年,我國核電只占總供電量的1.2%,到2020年要達到5%,到2030年達到10%。所以,核電應在較短時間內發展成為我國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
6.下面是某班黑板報上的一段文字。請參考上下文,在橫線上仿寫出恰當的句子。(3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電腦多么高級,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語言有多么華麗,①
② ,③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遠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學海航行的燈塔。
7.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現具體數字。(5分)
發展前景 人數21世紀教育網 百分比
部分網絡語言會進入漢語詞典 336 26.7
網絡語言會代替傳統語言 84 6.7
網絡語言經過規范,會進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網絡語言最終會消亡 22 1.7
(摘自《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9》)
從上表可以看出,除極少數人認為網絡語言最終會走向消亡外,□□□□□□□□□□□□□□□□□□□□□□□□□□□□□□(不超過30個字),□□□□□□□□□□□□□□□□□□□□□□□□□□□□□□(不超過30個字),甚至還有小部分人認為個性化的網絡語言會逐漸取代傳統的語言。
綜上所述,被調查者對網絡語言的態度:□□□□□□□□□□□□□□□□□□□□□□□□□□□□□□(不超過30個字)。
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題,(12分)
你說,美只在于客觀。
那么,你怎么解釋“情人眼中出西施”?怎么解釋“有多少個哈姆雷特演員就有多少個哈姆雷特”?怎么解釋同樣的楓葉,在駕車出游的杜牧太守眼中,是“霜葉紅于二月花”因之“停車坐愛楓林晚”;在送別張生的崔鶯鶯小姐眼中,卻是“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因之無限傷心?怎么解釋李漁論《琵琶記》時所說,“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言歡悅,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僻涼”?怎么解釋魯迅論《紅樓夢》時所講的“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圍秘事”,怎么解釋王朝聞論研究王熙鳳時所說的“王昆侖有王昆侖的王熙鳳,我有我的王熙鳳”?
你說,美只在于主觀。
那么,你怎么解釋“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怎么解釋人們公認“青城天下幽,劍閣天下雄,峨嵋天下秀,黃山天下奇”,誰也不會顛來倒去?怎么解釋“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誰也不會評價相反?怎么解釋大家公認倪云林的畫“蕭遠峭逸,刊盡雕華”,趙子昂的畫“皆嫵媚而帶俗氣”,誰也不會給他們調換帽子?
美不在客觀,美不在主觀,美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的一種評價、一種價值判斷,正如真理是人們對于對象的一種評價,一種價值判斷。
可以這樣認為,美,那就是審美客體的美的潛因觸發了、喚醒了審美主體的審美潛能之后,或者是審美主體根據潛因與潛能的某種契合所作出的審美評價與判斷。弄簡單點,也可以說,美在于客體的美的潛因與主體的審美潛能相互作用后的統一。
與西方的所謂“美學之父”鮑謨加通差不多同時的中國的葉燮,一方面認為“凡物之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同時又認為,這種“本乎天自有之美”,“必待人之才明神慧而見”。
他從理論上指出了美的確既離不開客觀,又離不開主觀。
西方的雕塑大師羅丹在葛茜爾問他搞創作改變不改變自然時,既回答“我沒有改變自然”,也同時指出他所“抄下來的自然”是“影響視覺的感情”所向他“指出的自然”。
羅丹從藝術實踐說明了美的確既離不開客觀,又離不開主觀。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談到,人們利用自然界,能夠或者“以實際活動的方式”,或者“在意識中以理智的方式”創造出“復現他自己”,使“人的物種生活對象化”的“確證”了“人的本質力量”的物質產品或精神產品。
美在哪里,可以得出結論了: 。
8.下列可以作為“凡物之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這一觀點依據的一項是
A.有多少個哈姆雷特演員就有多少個哈姆雷特。
B.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
C.賈寶玉喜歡華麗的怡紅院,林黛玉喜歡清幽的瀟湘館。
D.我們以“百萬雄師過大江”這種雄偉壯闊的場面為美。
9.下列觀點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倪云林的畫“蕭遠峭逸,刊盡雕華”是因為大家公認的,所以它才是美的。
B.馬克思認為物質產品要用實際活動的方式創造,精神產品要用理智的方式創造。
C.羅丹大師以藝術實踐說明藝術創造離不開生活但又不能機械地復制生活。
D.王朝聞以自己對王熙鳳的研究為例說明他與王昆侖的研究對象不同所以結論不同。
10.羅丹大師談創作時提到的四個“自然”的含義是否一樣?為什么?(3分)
11.文章最后的結論是什么?聯系全文,完成填充。(不超過10字)(3分)
答: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題(18分)。
審丑 嚴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頭拿爛得水汲汲的眼看著趙無定,說:“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樣教大學了。我小臭兒也出息了,要娶媳婦了。現在的媳婦都得要鋼琴。就跟我們年輕那時候,媳婦們都得要彩禮一樣。沒彩禮,娶不上什么體面媳婦。……一個鋼琴得五千哪。”
老頭兩片嘴唇啟開著,看得出結了滿嘴的話:“我在想,你還能不能給大爺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給我的那份兒人體模特兒的差事。小臭兒的一房間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掙來的。”
“大爺,可現在……”
“你不用說,我知道我現在老得就剩下渣兒了,走了樣了,沒法看了。你跟學校說說,要是給別人十塊,給我八塊就成……”
無定為他爭取到的價碼是十五元一小時。因為無定父親的“審丑說”莫名其妙地熱起來。一個頂信仰“審丑”原則的學生在全國美展中得了一等獎。許多雜志都刊出了這個“審丑”創舉——巨大的畫幅上,那丑濃烈,逼真得讓人惡心。
晚秋,老頭又出現在灰色的風里,顛顛簸簸追逐一塊在風中輕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訴無定,小臭兒有了鋼琴,也有了媳婦。他們交談時,不少人默默地注視著老頭,每張臉都板硬,盛著或顯著或含蓄的惡心。
又一年,趙無定被介紹到一個畫商家。敲開門,里面男主人對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認識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兒”,锃亮的鋼琴,锃亮的一個女人。
“你媽給過我一塊冰糖呢,那時糖多金貴?忘啦?”
無定明白了,面前這個雙下巴,頭開始拔頂的男人是小臭兒。
“快請進,快請進!唉,咱家來稀客啦!”他對女人說。
無定在寬大的沙發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幾張畫靠在茶幾腿上。
“這幾張畫……”
“先不談生意,先吃飯!哥兒們多少年了!”小臭兒揚聲笑起來,“包了餃子,三鮮餡兒,正下著。冰箱里我存了青島的啤酒。瞅你趕得這個巧!”
這時有人輕輕叩門。媳婦從貓眼兒看出去,踮著腳尖兒退回來:“你爺爺!”“我哪兒來的爺爺?他老臉不要,我可要臉!”小臭兒說。他起身,囑咐媳婦:“先不開飯,不然他下回專趕吃飯時間來!你就告訴他我不在家。”然后轉臉向無定,笑又回來了:“拿上你的畫,咱們上臥室談。”
無定跟著進了臥室,小臭兒將門掛個死,客廳里傳來一清亮一渾濁兩副嗓音。
“臭兒又不在嗎?老也沒見他,想得慌。”
“他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回來!”
“那我多等會兒。”
“哎哎!……別往那兒坐,那沙發是新的!您坐這兒吧!……”
無定早沒了談生意的心思,心墜得他累。一個小時后,老頭走了。一鍋餃子捂在鍋里的時間太長了,全漚爛了,成漿了。
無定客氣而堅決地在他們擺開飯桌時離開了。
不久,學校會計科的人告訴無定,老頭的計時工資算錯了,少付了他百把塊錢。無定揣了錢,但從夏天到冬天,一直沒遇到老頭。他只好從學校找到了老頭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號。街是條偏街,在城郊。無定沒費多少時間便找著了三百四十號——這條街的最后一個號碼,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無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熱心好事的閑人。在闊大無邊的菜田里,有一個柴棚樣的小房,門上方有一個手寫的號碼:三百四十一。門邊一輛垃圾車……
“哦,您是找他呀!”閑人中有人終于醒悟似的,“曾大爺!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說:老頭有個很好的孫子,孝敬,掙錢給爺爺花,混得特體面,要接爺爺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給爺爺包餃子;但老頭不愿去,天天喂他餃子的好日子他過不慣,他怕那種被人伺候、供著的日子……這是老頭親口告訴街坊的。
“你是曾大爺的什么人?”那人問。
“朋友”。無定答。
“也認識他孫子小臭子?”
“對。”
“他真對他爺爺那樣好?”
無定停了好大一會兒。說:“真的。”
(節選自《審丑》,有刪改)
12.根據小說內容,簡要概括曾大爺的形象特點。(4分)
13.結合文意賞析兩處劃線部分。(4分)
(1)不少人默默地注視著老頭,每張臉都板硬,盛著或顯著或含蓄的惡心。
(2)心墜得他累
14.小說結尾處“無定停了好大一會兒,說:‘真的。’”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
15.“審丑”作為小說的標題,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三 、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
田叔者,趙陘城人也。其先,齊田氏苗裔也。叔喜劍,學黃老術于樂巨公所。叔為人刻廉自喜,喜游諸公。趙人舉之趙相趙午,午言之趙王張敖所,趙王以為郎中。數歲,切直廉平,趙王賢之,未及遷。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問之曰:“公知天下長者乎?”對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長者也,宜知之。”叔頓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長者也。”是時孟舒坐虜大入塞盜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虜曾一入,孟舒不能堅守,毋故士卒戰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公何以言孟舒為長者也?”叔叩頭對曰:“是乃孟舒所以為長者也。夫貫高等謀反,上下明詔,趙有敢隨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鉗,隨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豈自知為云中守哉!漢與楚相距,士卒罷敝。匈奴冒頓新服北夷,來為邊害,孟舒知士卒罷敝,不忍出言,士爭臨城死敵 ,如子為父,弟為兄,以故死者數百人。孟舒豈故驅戰之哉?!是乃孟舒所以為長者也。”于是上曰:“賢哉孟舒!”復召孟舒以為云中守。
后數歲,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殺故吳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還報。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對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誅,是漢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臥不安席,此憂在陛下也。”景帝大賢之,以為魯相。
魯相初到,民自言相,訟王取其財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魯王聞之大慚,發中府錢,使相償之。相曰:“王自奪之,使相償之,是王為惡而相為善也。相毋與償之。”于是王乃盡償之。魯王好獵,相常從入苑中,王輒休相就館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數使人請相休,終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獨何為就舍!”魯王以故不大出游。
數年,叔以官卒,魯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傷先人名。”
太史公曰:孔子稱曰“居是國必聞其政”,田叔之謂乎!義不忘賢,明主之美以救過。仁與余善,余故并論之。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未及遷 遷:提升。
B.士卒罷敝 罷:疲勞。
C. 景帝召田叔案梁 案:審查。
D. 明主之美以救過 明:賢明。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趙人舉之趙相趙午/句讀之不知
B.景帝大賢之,以為魯相/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C. 魯王以故不大出游/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 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樊儈側其盾以撞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善于運用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來刻畫人物形象,如寫田叔為孟舒辯護、審理梁王和任相魯國幾件事,使之個性鮮明,形象豐滿。
B.田叔為云中守孟舒辯護,無私無畏,據理力爭,終于使景帝由衷感嘆說:“賢哉孟舒!”,并重新召孟舒做云中守。
C.田叔剛剛到魯國上任,便把狀告魯王奪取財務的一百多位百姓中為首分子嚴加責罰,他這樣做,目的是樹立魯王的威信。
D.文末補敘田叔之子田仁的事跡,他的不肯接受祠金從側面表現了田叔嚴于律己的品格,是文章安排結構上的精彩一筆。
19.用“/”給下面文中劃線的部分斷句(限6處)。(3分)
圣賢書辭,總稱“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虎豹無文則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質待文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是乃孟舒所以為長者也。(3分)
(2)孔子稱曰“居是國必聞其政”,田叔之謂乎!。(3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2—23題。(6分)
雨過山村 (唐)王 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①去,閑看中庭梔子花②。
注:①浴蠶:是一種養蠶的育種方法,用鹽水浸泡蠶卵,下沉的選作蠶種。②“梔子花”在古詩詞中常作愛情的象征,為姑娘、婦女們所喜愛。
21、前兩句寫景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22、詩的最后一句主要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三)閱讀甲、乙兩則文字,完成23-24題(4分)

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23.(1)有若建議哀公采取的具體措施是什么?
(2)結合哀公與有若的談話背景,簡要分析有若的觀點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論語》是他思想的精華,自然也就傳達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說什么,其最終目的就是教人們一定要仁慈,別人打了你的左臉,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臉伸過去,只有這樣才顯得仁慈。
24.上面這段文字對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確。請簡要說明理由。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4.補寫出下列名詩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不拘于時,學于余。 , 。(韓愈《師說》)
(2)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 。(蘇軾《赤壁賦》)
(3)于是舍人相與諫曰:“ ,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4)其間旦暮聞何物, 。 ,往往取酒還獨傾。(白居易《琵琶行》)
(5)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朱自清《荷塘月色》)

四、作文(60分)
25.閱讀下面一位詩人寫“井”的詩句,按要求作文(60分)
我是靜默。幾片草葉,小小的天空飄幾朵浮云,便是我完整和諧的世界。
是你們在饑渴的時候,離開了溫暖,前來淘汲,才瞥見你們滿面的煩憂。
但我只好被屏棄于溫暖之外,滿足于荒涼的寂寞:有孤獨才能保持永遠澄澈的豐滿。
面對孤獨,是逃避?是忍受?是享受?請以“面對孤獨”為標題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 [語文]答題卷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7分)
題號 1 2 3 4 8 9 16 17 18
答案
非選擇題
一.語言運用(12分)
5.答:
。(4分)
6.(3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語言有多么華麗,①
② ,③
7.(5分)
(1)
(2)
(3)
二、現代文閱讀(共24分)
10.( 3分)
11.(不超過10字)(3分)
12.(4分)
13.(4分)
14.(4分)
15.(6分)
三 、古代詩文閱讀(共27分,)
19.用“/”給下面文中劃線的部分斷句(限6處)。(3分)
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虎豹無文則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
20.(1)(3分)
(2)(3分)
21、(2分)
22、(4分)
23.⑴ 。(1分)
⑵.(3分)
24.
25.(只選3小題,每空1分)
(1)不拘于時,學于余。 , 。
(2)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 。
(3)于是舍人相與諫曰:“ , 。”
(4)其間旦暮聞何物, 。
(5)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
四、作文(60分)(請寫到作文格中)
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語文]參考答案
二、
(一)
8. B(題中的觀點強調的是客觀美,B項是作為反駁美是主觀的論據的,所以可以作為本題的依據;ACD三項強調的是主觀美,所以都不能作為該觀點的依據。)
9. C(A應該說倪云林的畫是美的,這一點是大家公認的,而并不是因為大家公認它美它才美,屬于強加因果;B原文的意思是:人們利用自然界能夠創造出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或者“以實際活動的方式”,或者“在意識中以理智的方式”,強調的只是方式不同;“D王朝聞強調的只是他與王昆侖對王熙鳳的認識不盡相同,也即審美觀不同,并不是研究對象不同。)
10.不相同。第一二個“自然”是指客觀的自然;第三四個“自然”是指帶有主觀感彩的“自然”
11.美在主客觀的統一。
(二)
12.(4分)(1)外貌丑陋;(2)吃苦耐勞;(3)深愛自己的孫子并為之全力付出,說假話維護孫子的形象;(4)孫子不孝,晚景凄涼。
13.(4分)(1)、側面描寫,通過寫“不少人”臉上的表情來表現曾老頭的丑陋。在世俗人的眼光里,做人體模特也是“丑”的。
2)、心理描寫,“墜”字形象地刻畫了趙無定此時的內心感受,表現出此時趙無定對老人的同情和對小臭兒夫妻言行的反感。
三 、(一)
16. D彰顯
17. C都是介詞,解釋“因為”
18.B.不是景帝是文帝。
C.田叔剛剛到魯國上任,便把狀告魯王奪取財務的一百多位百姓中為首分子嚴加責罰,,他這樣做,目的是樹立是樹立魯王的威信。
D.文末補敘田叔之子田仁的事跡,他的不肯接受祠金從側面表現了田叔嚴于律己的品格,是文章安排結構上的精彩一筆。
19.圣賢書辭,總稱“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虎豹無文,則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質待文也。
譯文:圣人的著作,都叫做“文章”,不正是因為它們都具有文采嗎?流水的特點是柔軟,因而可以產生波紋;樹木的特點是結實,因而可以開出花朵。這說明事物的形式是離不開其本質的。老虎和豹子如果沒有身上的花紋,那么它們的皮就和犬羊之皮一樣;犀牛和兕牛的皮很有用,但必須涂以朱紅之漆才美觀。這說明事物的本質還要靠形式來體現。
鞟:kuò皮革
20.(1)這就是孟舒是長者的原因。
(2)孔子用稱贊口氣說“住到這個國家一定參與它的政務”,說的也是田叔吧!
譯文:田叔是趙國陘城人,他的祖先是齊國田氏的后代。田叔喜歡劍術,曾在樂巨公的住處向他學習黃、老的學說。田叔為人刻峭廉潔,并以此自得。喜歡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趙國人把他推薦給趙相趙午,趙午又在趙王張敖那里稱道他,趙王任命他為郎中。任職幾年,他峻切剛直清廉公平,趙王雖賞識他,卻沒有來得及提升他。
漢文帝即位后,召見田叔問他說:“先生知道誰是天下忠厚長者嗎?”田叔回答說:“臣哪里能夠知道!”皇帝說:“先生是長者啊,應該能夠知道。”田叔叩頭說:“從前的云中郡太守孟舒是長者。”當時孟舒因為抵御匈奴犯邊搶劫不力而觸犯刑律,云中郡遭侵犯搶劫尤為嚴重,被免職。文帝說:“先帝安置孟舒任云中郡太守十多年了,匈奴才入侵,孟舒就不能堅守,毫無道理地讓士兵死掉幾百人。長者本該殺人嗎?先生怎么能說孟舒是長者呢?”田叔叩頭回答說:“這就是孟舒為長者的原因。貫高等人謀反,皇上下達了確切明白的詔書,趙國有敢跟隨趙王張敖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掉頭發頸帶刑具,跟隨趙王張敖到他要去的地方,想要為他效死,自己哪里料到要做云中郡太守呢!漢和楚長期對峙,士兵疲勞困苦。匈奴王冒(mò,墨)頓(dú,讀)剛剛征服北夷,又來我們邊塞為害,孟舒知道士兵疲勞困苦,不忍心命令他們再作戰,士兵們登城拼死作戰,像兒子為父親、弟弟為兄長打仗一樣,由于這個緣故戰死者有幾百人。孟舒哪里是故意驅使他們作戰呢!這就是孟舒是長者的原因。”于是皇帝說:“孟舒真是賢德啊!”又召回了孟舒,讓他重新做了云中郡太守。
幾年后,田叔因犯法失去漢中郡太守的職務。梁孝王派人暗殺從前吳國丞相袁盎,漢景帝召回田叔讓他到梁國審查這個案件,田叔查清了這個案件的全部事實,回朝報告。漢景帝說:“梁王有派人暗殺袁盎的事嗎?”回答說:“臣死罪!梁王有那件事!”皇帝說:“有罪證嗎?”田叔說:“皇上不要過問梁王的事。”皇帝說:“為什么呢?”田叔說:“現在梁王如不伏法被處死,這是漢朝的刑法不能實行啊;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會吃飯不香睡眠不安,這又是您的憂慮啊!”漢景帝非常賞識他,讓他做了魯國的丞相。
田叔剛剛到任,一百多位百姓主動找他,指責魯王奪取財務的事情。田叔抓住為首的二十個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余的人各打手心二十,對他們發怒說:“魯王不是你們的君主嗎?怎么敢毀謗君主呢!”魯王聽說后,非常慚愧,從內庫中拿出錢來讓國相償還他們。田叔說:“君王自己奪來的,讓國相償還,這是君王做壞事而國相做好事。國相不能參與償還的事。”于是魯王就盡數償還給百姓。
魯王喜歡打獵,田叔經常跟隨進入狩獵的苑囿,魯王總是要他到館舍中休息,田叔 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魯王。魯王多次派人請他去休息,他終究不肯去休息,說:“我們魯王暴露在苑囿中,我怎能獨自到館舍中呢!”魯王因為這個緣故不再大舉出外游獵。
太史公說:孔子用稱贊口氣說“住到這個國家一定參與它的政務”,這樣的話說的也是田叔吧!他有節義而不忘賢德,使君王之美發揚光大,還能糾正君王的過失,田仁和我關系很好,我所以把田叔田仁放在一起進行敘述。
(二)
21、幽深、寧靜。
22、反襯。以“花閑”反襯“農忙”, 通過梔子花之“閑”襯托人們個個都很忙的情景。“梔子花”在古詩詞中常作愛情的象征,為姑娘、婦女們所喜愛,現在反遭冷落,皆因農事太忙而無暇顧及,傳達出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
(三)(4分)
23.
(1)實行減輕賦稅的政策。(1分)
(2)年成不好時應減輕賦稅,使百姓能夠生存,這樣才對君主有利。有若的觀點體現了儒家在對待君、民關系上,主張重視民生、體恤百姓以鞏固統治的思想。(3分)
24.不正確。儒家認為,仁者愛人,但主張“以直報怨”,而不是以德報怨。
(四)略
四、作文(60分)
25.略
座位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汉源县| 岳阳县| 河南省| 双牌县| 府谷县| 新龙县| 屯门区| 新余市| 辉南县| 皋兰县| 科技| 连云港市| 社旗县| 新干县| 西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临沭县| 营口市| 嘉黎县| 青田县| 桐梓县| 霍林郭勒市| 和硕县| 长春市| 泸州市| 民勤县| 遵化市| 顺义区| 奇台县| 贵阳市| 溆浦县| 通城县| 泰和县| 余干县| 叶城县| 辉县市| 阳曲县| 东兰县| 手机|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