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萬里國際學校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8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萬里國際學校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8科9份

資源簡介

高一年級 化學試題卷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李玉合 校對人:曾延平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課后作業的處理 能正確、合理、有效的使用教科書 4、6、7、8、9、10….
基本概念、基本操作 掌握物質分類;學會基本的實驗操作 13、14、22、23...
化學計算 學會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列關系式計算 15、16、17、18、24
1.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S-32 O-16 Na-23 Cl-35.5 C-12 Ba-137 H-1 N-14
2.所有試題答案必須填寫在答題卷上,否則無效。
3. 試卷卷面分3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用特殊方法把固體物質加工到納米級(1nm~100 nm,1 nm=10-9m)的超細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納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和這種粒子具有相同數量級的是( )
A.溶液 B.懸濁液 C.膠體 D.乳濁液
2.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 ( )
A.Cu B.NaCl溶液 C. C2H5OH D.CaCO3
3.實驗室中做焰色反應實驗時,每次實驗都要用試劑洗凈鉑絲,此試劑是 ( )
A.蒸餾水    B.氫氧化鈉溶液   C.鹽酸    D.硫酸
4.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會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該原子中中子數和質子數之差是 ( )
A.136 B.50 C.86 D.222
5.下列物質中,不能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的是 ( )
A.氯水 B.碘化鉀溶液 C.碘酒 D.溴水
6.下列關于氯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氣泡放出,該氣體主要是Cl2 D.氯水放置數天后溶液的PH增大
7.將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蕩,再加放CCl4,振蕩,靜置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
A.形成均勻的藍色溶液 B.有紫色沉淀析出
C.液體分層,上層呈紫紅色 D.液體分層,下層呈紫紅色
8.氯仿(CHCl3,非電解質)在空氣中能發生緩慢氧化,生成劇毒物質光氣(COCl2,非電解質),化學方程式為2CHCl3+O2=2COCl2+2HCl。檢驗氯仿是否被氧化應選用的試劑是( )
A.水 B.NaOH溶液
C.酚酞溶液 D.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
9.氯氣是一種有毒氣體,在運輸與儲存過程中必須防止泄漏。一旦儲存液氯的鋼瓶發生泄漏,必須立即采取措施。下列各種措施不合理的是。
A.將人群向高處疏散 B.將人群逆風向疏散
C.用浸有燒堿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D.向泄漏地點撒一些石灰
10.NaH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H+H2O==NaOH+H2↑,在該反應中NaH ( )
A.是氧化劑 B.是還原劑
C.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D.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
11.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
A.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B.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位于蒸餾燒瓶支管處
C.用酒精萃取碘水溶液中的碘
D.稱量時將稱量物放在稱量紙或燒杯中,置于托盤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中
12.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
A.H2SO4 === 2H+ + S6+ + 4O2- B.Al2(SO4)3 === 3Al3+ + 2SO42-
C.Ba(NO3)2 === Ba2++ 2(NO3)2- D.Ba(OH)2 === Ba2+ + 2 OH-
13.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化學反應屬于區域3的是
A.2H2+O2 點燃 2H2O
B.CuO+CO Cu + CO2
C.2NaHCO3 Na2CO3+H2O +CO2↑
D.Zn +H2SO4 = ZnSO4 + H2↑
14.下圖所示是分離混合物時常用的儀器,從左至右,可以進行的混合物分離操作分別是( )
A.蒸餾、過濾、萃取、蒸發 B.蒸餾、蒸發、萃取、過濾
C.萃取、過濾、蒸餾、蒸發 D.過濾、蒸發、萃取、蒸餾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1mol氧為32g B.1mol空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L
C.CO2的摩爾質量為44 D.2mol/L的BaCl2溶液中含Cl-的個數為2.408×1024
16.下列溶液中的c (Cl -)與50mL 1mol·L-1 氯化鋁溶液中的c (Cl -)相等的是 ( )
A.150mL1mol·L-1 氯化鈉溶液 B.75mL2mol·L-1 氯化銨溶液
C.150mL3mol·L-1 氯化鉀溶液 D.75mL2mol·L-1 氯化鋇溶液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含有NA個氮原子的氮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L
B.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3NA
C.在常溫常壓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D.標準狀況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1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40gNaOH溶于水中,所得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
B 100ml質量分數為98%的硫酸(ρ=1.84g/cm3)溶于900ml水中,所得溶液濃度
1.84mol/L。
C 58.5g NaC1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NaC1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1mol/L。
D 11.2L HC1氣體通入水中,溶解后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0.5mol/L
二.填空題(38分)
19.(8分)完成下列化學反應
電解飽和食鹽水
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制氯氣
以氯氣和石灰乳為原料制造漂白粉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20.(9分)填寫下列表格
物質 分子數 質量/g 物質的量/mol 摩爾質量/g.mol-1
H2O 3.2×1023
N2 9
HNO3 0.5
21.(8分)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K+、NH4+、Cl-、Mg2+、Ba2+、CO32-、SO42-,現取三份100m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熱后,收集到氣體0.04mol
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經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沉淀質量為2.33g。
試回答下列問題
(1)由實驗②可知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為 ,在100mL溶液中該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2)由實驗③可以判斷中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為
(3)由上述實驗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K+一定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Cl-可能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22.(6分)實驗室欲配制200mL 0.2 mol·L-1的碳酸鈉溶液,回答下列問題:
可供選擇的儀器:①量筒 ②膠頭滴管 ③托盤天平 ④藥匙 ⑤燒瓶 ⑥燒杯
(1)通過計算可知,應用托盤天平稱取 g碳酸鈉晶體(Na2CO3 10H2O)。
(2)配制過程需要的儀器______________(填序號),還缺少的儀器有 。
(3)配制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是(用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
B.用托盤天平準確稱取所需的Na2CO3固體的質量,放入燒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約30mL),用玻璃棒慢慢攪動,使其充分溶解
C.將已冷卻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振蕩,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
F.繼續往容量瓶內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處
(4)若出現如下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將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若沒有進行A操作______________;若定容時俯視刻度線_______________。
23.(7分)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
(1)通入Cl2后,從集氣瓶A中干燥的紅色布條的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從集氣瓶B中濕潤的紅色布條的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其中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為了確證是HClO使濕潤的紅色布條褪色,你認為還應增加的實驗是 。
(3)燒杯中溶液所起的作用是 ,燒杯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為保證實驗安全,當氯氣以每分鐘1.12L(標準狀況)的流速勻速通入時,若實驗需耗時4分鐘,小燒杯中盛2 mol·L—1的NaOH溶液的體積至少應為__________mL。
三.計算(5分)
24.實驗室使用的濃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一般為36.5%,密度為1.19g.cm-3。
求該濃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
將多少升氯化氫(標準狀況)通入2.00L水中可得36.5%的濃鹽酸?
取一定體積的該鹽酸與足量二氧化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若生成標準狀況下氯氣33.6L,則被還原的HCl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 化學答題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4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選項
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選項
二.填空題(38分)
19.(8分)
(1)
(2)
(3)
(4)
20.(9分)
物質 分子數 質量/g 物質的量/mol 摩爾質量/g.mol-1
H2O 3.02×1023
N2 14
HNO3 0.5
21.(8分)
(1) ,
(2)
(3)
22.(6分)
(1) g
(2) , 。
(3)
(4) ; 。
23.(7分)
(1) , ,

(2)
(3) , 。
(4) ml 。
三.計算(5分)
24.
四.卷面分(3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化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4分。)
二.填空題(38分)
19.(每題2分,共同8分。不寫條件扣1分,不配平不得分)
20.(每空1分,共9分)
物質 分子數 質量/g 物質的量/mol 摩爾質量/g.mol-1
H2O 3.02×1023 9 0.5 18
N2 3.02×1023 14 0.5 28
HNO3 3.02×1023 31.5 0.5 63
21.(每空2分,共8分)
(1) NH4+ , 0.4 mol/L
(2) CO32-,SO42-
(3) A、C
三.計算(5分)
24.
(1)(1分)11.9mol·L-1
(2)(2分)705.51L(706L也可以)
(3)(2分)3mol
要求:解題過程規范
四.卷面分(3分)
座位號[高一]年級 [語文]試題卷
答卷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 命題人:[鄭忠] 校對人:[鄭忠]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書 寫 楷體書寫100%達標, 60%的學生行楷書寫水平達到實用程度。楷書書寫未達標者,在高一上學期內強制達標。 五
基礎知識語文積累 掌握字音、字形及成語為主。熟背默寫教材規定背誦篇目、校本背誦篇目。 一、四
閱 讀 掌握語段特點,快速準確理解語段;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點,提取精要。 二、三
寫 作 60分鐘內完成800字的較復雜的記敘文和議論文。卷面整潔,語言清通,結構完整,主旨明確,層次分明。 五
一、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共21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百舸(kě) 方遒(qiú) 恣意(zì) 搭訕(shàn)
B.商榷(què) 田塍(téng) 甄別(zhēn) 燈灺(chí)
C.靜謐(mì) 摒窒(bǐn) 墓冢(zhǒng) 恪(gè)盡職守
D.洞穴(xué) 戕害(qiāng) 摭拾(zhí) 嚙(niè)噬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悠邈 愀然 橘子州 心無旁鶩 B.桑梓 蒼茫 悵寥廓 相與枕籍
C.赭色 舳艫 具象化 狐死首丘 D.暄囂 掎角 什剎海 熠熠生輝
3、下列句子中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遠處連綿的山峰上一道殘破的城墻依稀可見,山下面有條深谷,怪石崢嶸,溪流湍急,無路可通,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B.隨著拆遷工作的順利開展,住在這里的老百姓大都安土重遷,高高興興地搬入了新居。
C.正值蘋果手機在全球的發展方興未艾之際,它的創始人喬布斯卻不幸辭世,這讓許多蘋果迷感到非常惋惜。
D.高中語文學習一定要多讀多思多積累,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實現自己高遠的目標,在日后激烈的競爭中鎩羽而歸。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對待因下崗構成生存危機的弱勢群體,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不會也不可能置之不顧,但是如何解決這一人群的生存并非易事。
B.商業經濟和文化產業的發達,加之西方先進的攝影技術傳入,為時尚畫報這種大俗和大雅混雜的消費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經濟和文化空間。
C.水資源短缺嚴重制約著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的發展,能否做好水的開源節流工作是西部開發成功的關鍵。
D.今年以來,國際市場的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訂單的減少,是直接導致了以加工型為主的珠江三角洲區域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5.下列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期間開始寫詩,代表作品有《相信未來》、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B.赫爾曼·黑塞,瑞士籍美國人,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有《彼得·卡門青》
《荒原狼》等。
C.畢淑敏,現代作家,祖籍山東,作品有《紅處方》、《昆侖殤》等。
D.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著作有《韓昌黎集》。
6.把下列帶序號的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并填入橫線處。(只填序號)(3分)
此處置一田莊,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遠無鄰村, 峭然孤出,似非大觀。
①高無隱寺之塔 ②臨水水無源 ③近不負郭 ④背山山無脈 ⑤下無通市之橋
答:
7.讀過一本書,把自己的感受、見解寫出來,這就是“書評”。有些書評雖只有只言片語,卻能表現作品的寫作特點,能夠揭示其主題或寫作目的。
例如:《史記》:A. 歷史的長城 ;/ B. 史家之家絕唱,無韻之離騷。
《聊齋志異》:A.鬼狐也陽光; / B.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請參照以上示例,在名著《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紅樓夢》中選擇一部(在答題卷上寫出書名),分別用比喻和對偶的修辭手法各寫一句簡短的“書評”。(4分)
《 》: 。

8.請仿照上文在橫線上寫上合適的文字。要求內容合理,字數相同,句式相似。(4分)
我做不了太陽,但我可以是一束陽光,照亮別人,溫暖自己。
一束陽光,它可以是一個微笑,走進塵封的心靈,融化隔膜的堅冰;
一束陽光,它可以是 , , 。
二、現代文閱讀(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2分)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9—11題。(6分)
相信未來(食指)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9.對第三節詩句的朗讀,停頓不準確的一項是( )
A.我要用手/ 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B.我要用手掌/ 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C.搖曳著曙光/ 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D.用孩子的筆體/ 寫下:相信未來
10.下列對詩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蜘蛛網——惡勢力 爐臺——產生希望的地方
B.灰燼的余煙——殘余的希望 美麗的雪花——美好的希望
C.紫葡萄——希望的果實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D.鮮花——珍愛的事物 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有了美好的歸宿
1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詩人在“文化大革命”那個是非混淆、黑白顛倒的年代里仍然執著地相信未來。
B. 詩中的“固執”并非貶義,顯示出作者相信未來的執著。
C.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說明作者當時還很幼稚很年輕。
D.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采用了擬人的手法。
(二)、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5題。(18分)
故鄉的山梨 李輝英
①一個人誰沒有一個故鄉呢。對于故鄉的留戀,或是說一些回憶,恐怕也全是人人少不了的。
  ②故鄉使你留戀的地方太多了,一座山,一叢林,一條小溪,甚而是一些荒墳,都會給你留下清切的影子;說到故鄉的特產,那就更叫你關懷了,愈是久離故鄉的人,愈是關心不忘故鄉的特產,有時管叫你渴想得口水直流,為了思念特產得不到手的緣故。
  ③但這種特產,卻并非都是名貴的東西,即以食品一類來說,肉包子也許就是特產之一,五香豆腐干也可以算是故鄉的一種特產,此種食品,全在于地方風味的寶貴,而且更可以進而以某種特產物品或食品傳名外方,叫別人一聽到某種物品時,不自覺地就會聯想起那出產物品的地方來,譬如南翔的包子,南京鴨腎,福建肉松,萊陽梨等全是。
  ④說到梨,故鄉也出產一種梨,因為不是種在人家園子里面而是自己生長在山上的。所以叫作山梨。這些山梨雖然并不出名,外人很少知道,在當地卻是家喻戶曉的。由于這種山梨的生長,很可以推想到故鄉偏僻落后的社會情形來,若在繁華的省份,人煙稠密的地方,那是無論如何不會讓這些山梨自由生長的,大概不等結到七成熟時,早被別人打光了。留待成熟后再摘下來吃的事情,怕是不會有的。
  ⑤說起故鄉的山梨,并不像一般梨子那樣甜蜜可口,皮嫩如膏;反之,它倒是一身酸味,皮厚得像一層老布。你們也許很以為怪了,這樣的山梨,有什么值得不忘的呢。不,我覺得故鄉的山梨特別叫我不忘的地方就是它的酸和粗厚的皮!因為它是和一般梨子迥乎不同的。如果讓植物學家來解釋的話,山梨的酸味和粗厚的外皮,正可以說是為保護自己的身體安全才長著的,因為山叢之中,雜蟲甚多,如果它生得又嫩又甜,怕不待成熟早讓蟲子們蛀光了。果然,山梨里面很少有生蟲子的。
  ⑥山梨的外皮雖然粗糙異常,但它的內中肉瓤卻又嫩又甜,比起本地生梨和天津鴨梨要細致得多,而且又富有水分,剝了皮,一口就全吃凈吮干了。
  ⑦山梨的酸味是特別讓人難忘的。普通一般人對于甜的感覺得之容易,忘之更快,不比酸的味道,雖不能使人愉快,卻足可叫人輕易忘記不掉。在事務方面,我覺得也是這樣,得意的事情容易忘記,酸辛的事情倒是時常留在頭腦之中不能忘去。
  ⑧我愛故鄉的山梨,特別愛吃它的酸味,因為我每每從它的酸味中,來比擬自身寒酸的境遇;是的,我的生活永遠是在酸味中過著的,我沒有過一日屬于甜味的生活!也許,我此后的日子還是要在酸味中過著的呢。所以,對于故鄉的山梨就因此更給我不能忘記的深深的印象了。
⑨故鄉的山梨又是上市的時候了,村婦們定又一群一群的提著筐,肩著擔子,還有背著口袋的,到人家里去作交易。她們不要錢,只是換些得用的東西。像棉花、布頭、絨線一類的物品。這種交易倒很和上古時代“日中為市”的“以己之有,易己之無”的情形有些相像,不同的就是沒有固定的交易時間罷了。我愛故鄉的山梨,但我更忘不掉比山梨還要酸上萬倍的故鄉人們訴苦無處的非人生活。
12.結合4、5兩節的內容來談談為什么家鄉的山梨可以在完全成熟以后被摘下來吃。(4分)
13.文章標題是“故鄉的山梨”,但直到第四小節才點題。請思考:
(1)前三節寫了什么樣的內容?請用30字以內的一句話概括。(2分)
30
(2)前三節的內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認為這樣安排合理嗎?為什么?( 4分)
14.文中第5段說“你們也許很以為怪了,這樣的山梨,有什么值得不忘的呢。”請結合全文來分析山梨讓作者念念不忘的原因。(4分)
15.選擇家鄉的某一種特產或某一處勝景,簡要談談它從哪些方面給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40字以內。4分)
40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23分,其中選擇題8分)
(一)閱讀蘇軾《赤壁賦》的片斷,完成9—12題(18分)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16. 下列句子中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以……為伴侶,意動用法
B.哀吾生之須臾 須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C.托遺響于悲風 遺響:指洞簫聲的余音
D.目遇之而成色 成色:指物品的質量
17. 下列四組加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②游于是乎始
B.①相與枕藉乎舟中 ②悠悠乎與顥氣俱
C.①挾飛仙以遨游 ②醉則相枕以臥
D.①不知東方之既白 ②目遇之而成色
18. 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
A. 而今安在哉 B.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C. 何為其然也 D. 而又何羨乎
19. 對本文有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客人舉曹操之例,是借古抒懷,感嘆人生“須臾”的悲哀。
B.作者借與仙人相交,與月亮同在,以求跳出憂愁,改變現實。
C.主客問答,議論風生,表現出主人公樂觀豁達的胸懷。
D.本文既是一篇抒情小賦,而就其內涵來說,更是一篇哲理小賦,包含了對宇宙人生
的思考和領悟。
20.翻譯。(6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②.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21.斷句。(3分)
宋人有得玉者獻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與我者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2-23題。(6分)
新 晴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22.此詩一、二兩句體現了什么季節、具有怎樣的天氣特點?透露出抒情主人公怎樣的心境?(3分)
①季節: ;②天氣特點: ;③詩人心境: 。
23.此詩最后一句的“偷”在《宋詩別裁》中寫作“徑”,你認為哪個字更妙,談談你的理由。(3分)
( http: / / www. / )
四.24.古詩文名句默寫。(每空1分,共10分)
①. ,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②.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③.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 。
⑤.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 。
④.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 。
五、作文(40分+3分卷面)
25.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我國流傳著許多關于“讓”的名言。《論語》說:“當仁不讓于師。”李斯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俗語說:“讓人三分風光月霽,退我一步海闊天空。”有人問拾得和尚:“人逼我、迫我、害我,你將如何待他 ”拾得說:“容他,忍他,讓他。”
請以“讓”為題寫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注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 [語文]答題卷
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
基礎知識 新詩閱讀 文言文閱讀
題號 1 2 3 4 5 9 10 11 16 17 18 19
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0分)
6.(3分)
7.(4分)《 》: A 。
B 。
8.(3分)一束陽光,它可以是 , , 。
二.現代文閱讀(24分,其中選擇題6分)
(二)12.(4分)

13.(1)(2分)
30
(2)(4分)

14. 14.(4分)

15.(40字以內。4分)
40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23分,其中選擇題8分)
20.翻譯。(6分)
①. 。
②. 。
21.斷句。(3分)
宋人有得玉者獻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與我者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2-23題。(6分)
22.(3分)
①季節: ;②天氣特點: ;③詩人心境: 。
23.(3分)

四.古詩文名句默寫。(每空1分,共10分)
, 。
, 。
, 。
, 。
, 。
五、作文(40分+3分卷面)
800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語文]參考答案
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
7、答案示例:
(1)《三國演義》:A、人生智謀的形象寶典。 / B、三國刀光劍影,百年虎斗龍爭。
(2)《水滸》:A、鐵血男兒的悲歌。/ B、仗義行俠,替天行道。
(3)《西游記》:A、猴性與佛性掰手腕 / B、神魔世界,世間百態。
(4)《紅樓夢》:A、大廈將傾的挽歌/ B、失樂園 / C、字字是淚,句句是謎。D、滿紙荒唐言,應知“真事隱”;一把辛酸淚,可懂“假語存”?
【評分標準】每一句2分,共4分,兼顧修辭手法及與名著內容的切合度。、
8.示例:一束陽光,它可以是一句安慰,撫慰無助的心靈,點亮生命的航標
一束陽光,它可以是一份理解,滋潤渴望的心靈,享受明媚的春光
9. 答案:A。應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10. 答案:D。“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有了美好的歸宿 ”理解有誤。
11. 答案:C。“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說明作者當時還很幼稚很年輕”理解有誤。
20. 答案: ①把像蜉蝣一樣短暫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關鍵字:“寄”、“粟”。)②不斷流逝的,就像這江水,其實不曾消逝;月亮時圓時缺,卻最終沒有損益。(關鍵字:“盈虛”、“卒”)
21. 答案:宋人有得玉者/獻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故敢獻
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與我者/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斷錯一處或少斷
兩處扣0.5分。3分扣完為止。)
22. 答案:① 季節:夏季;②天氣特點:久雨初晴。③詩人心境:愉悅、寧靜(閑適)。(每空1分,共3分)
23.答案一:“偷”字更妙(1’),用擬人手法,寫出南風詼諧調皮(1’),與詩人仿佛老友嬉戲,既現親密之情又充滿情趣。(1’) (3分)
答案二:“徑”字更妙(1’),用擬人手法,突出南風的急切爽直(1’),不用敲門,不是緩
步,而是推門直入,表現出南風與詩人之間的熟絡(1’)。(3分)
座位號高一年級 地理試題卷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張建萍 校對人:裘冠群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地球運動規律、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板塊分布、洋流分布 掌握基本的地理規律和現象識記基本的地理名稱和這些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1、2、3、6、7、8、15、16、17、18、19、20、21、28、37、39
地球運動的意義、熱力作用、熱力環流、洋流的作用、天氣系統、地質構造 運用地理規律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學會地理信息的整合、應用 4、5、9、10、17、18、19、25、26、28、30、35、36、38
地理讀圖能力 掌握從材料和圖中獲取有效地理信息才能力 9、10、13、17、18、19、22、25、27、31、32、35
選擇題(70分,每題2分)
太陽系是我們的家園,月球圍繞地球運轉,我們的地球在離太陽很近的第三條軌道上運行,它處在一個得天獨厚的位置上。據此回答1—3小題。
1.文中講到的天體系統層次共有
A.一個 B.兩個 C.三個 D.四個
2.這里的“得天獨厚的位置”是指
①行星際空間安全穩定 ②太陽光照穩定 ③日地距離適中 ④地球自轉周期適中    ⑤地球質量、體積適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假如人類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現象可能發生在月球的是
①晝夜現象 ②電閃雷鳴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遠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4.下列四地中,地殼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華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2010年10月1日北京時間1 8時5 9分,我國“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在西昌成功發射。據此回答5~6題。
5.“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升空過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氣層是
A.平流層、對流層、高層大氣 B.對流層、高層大氣、平流層
C.高層大氣、對流層、平流層 D.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
6.該衛星發射時,倫敦(零時區)的區時為
A.10時59分 B.12時59分 C.14時59分 D.1 6時59分
公元前28年(即漢平河平元年),史籍曾記載“三月巳末,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據此回答7-8題。
7.這種太陽活動為
A.耀斑 B.黑子 C.日珥 D.太陽風
8.這種現象發生在太陽的
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內部
右圖為某地朝南窗戶二分二至日正午陽光入射圖,據圖回答9題。
9.當陽光如圖③所示射入窗戶時
A.我國恰好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晝長夜短
C.北極圈出現極晝
D.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短
10.右圖是某條河流的剖面圖,一般面對河流下游,左手方視為左岸,右手方視為右岸。據此判斷該河流位于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歸線上
《齊民要術》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時遭霜,則無子。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煴[(yūn),無焰的微火],少得煙氣,則免于 霜矣。”讀上文,回答11-12題。
11.“天雨新晴,北風寒徹”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①雨后的夜晚氣溫必定很低 ②新晴后,此地受冷氣團的控制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輻射減弱 ④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弱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放火作煴,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煙氣”使得大氣逆輻射增強,使地面溫度不致于降得過低
②“煙氣”的主要成份為CO2,對地面有明顯的保溫作用
③“放火作煴”,將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煴”,將大氣直接熏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下列四圖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風向的是(以下單位為百帕)
14.我國東部、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地區,夏季盛行:
A.東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西南風
15.南亞西南季風風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B.海陸熱力差異
C.不同緯度的氣壓差異 D.高低緯度的氣溫差異
16.下列地貌①東非大裂谷 ②挪威的峽灣海岸 ③毛烏素沙漠 ④青海湖 ⑤臺灣海峽 ⑥長江三角洲,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讀某地的地質構造示意圖,完成17~19題。
17.c區域的地質構造名稱為
A .地壘 B .地塹 C .背斜 D. 向斜
18.與東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A .a B. b C. c D .d
19.①②③④四處的巖層比較,年齡最輕的巖層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讀“以極點為中心的投影圖”,圖中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 表示氣壓帶, 表示風帶,完成20—21題。
20.圖中字母E所表示的氣壓帶是
A.赤道低氣壓 B.副熱帶高氣壓帶
C.副極地低氣壓帶 D.極地高氣壓帶
21.下圖中四組箭頭,能正確表示B處風帶風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下圖中四地位于同一緯度,晝夜溫差最大的是 D
23.在下列“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分布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下圖中,正確表示6月22日(夏至日)晝夜分布狀況的是(圖中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陰影表示夜半球) B
讀地球公轉的“二分二至”圖,回答25-26題:
25.圖中字母A所代表的節氣名稱是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26.有關國慶節前后太陽直射點和地球公轉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公轉到AB之間,速度減慢
B.地球公轉BC之間,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轉到DA之間,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D.地球公轉CD之間,速度逐漸加快
27.在“四幅熱力環流示意圖”中,判斷其中符合熱力學原理的是 B
28.右圖是某海域示意圖,1989年3月,裝載近19萬m3原油的油輪,在阿拉斯加州沿海觸礁,導致大面積的油膜污染,在洋流的作用下,油膜將首先向下列哪個海域擴散
A.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
B.北冰洋海域
C.美國加利福尼亞沿海
D.白令海峽
29. 不同的巖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貯藏不同的礦產資源。貯煤地層的巖石類型,一般是
A.侵入巖 B.噴出巖 C.沉積巖 D.變質巖
30.正確反映三大類巖石相互轉化的模式圖是 C
讀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構造圖,完成31—32題。
31.關于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
A.B通過固體、液體傳播,A的傳播只能通過液體
B.B和A傳到C時,波速突然下降
C.B和A在D中波速明顯減小
D.CD均為固體,所以縱波和橫波都能通過
32.D上下兩側名稱分別為
A.地幔和地殼 B.巖石圈和地殼
C.地幔和地核 D.地殼和地幔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33~34題。
33.南水北調工程屬于人類改造水循環中的
A.④環節 B.⑤環節
C.⑥環節 D.⑦環節
34.“一滴水借助水循環.可以匯人大海的波濤,可以化為高山的彩虹,可以變為地面的積雪,融化后滲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這一段話說明參與水循環的圈層有
①水圈 ②巖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氣圈
A.①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5.下圖表示反氣旋過境前后氣壓變化的曲線的是 B
二、綜合題(共37分)
36.讀我國部分地區春季某一時刻的氣壓分布圖,回答問題。(10分))
(1)從圖中A和B氣流運動狀況來看,它們分別是 和 天氣系統。
(2)在C、D、E、F四處中,出現連續性降水天氣的地方是 。
(3)G處的風向為 。
(4)若E為干燥暖氣團,BP天氣系統過境給我國北方地區帶來 天氣。 |
(5)H與F兩處比較,風力較大的是 ,判斷理由是 。
(6)圖中A與B兩地氣溫日較差小的是 ,原因是 。
37.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1)寫出圖中板塊名稱,E 板塊,F 板塊。
(2)紅海的邊界類型是 ;安第斯山脈的邊界類型是 (生長邊界或消亡邊界)。
(3)2011年10月23日歐洲南部國家土耳其發生了里氏7.2級地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請解釋土耳其多發地震的原因 。
38.讀右圖完成下列各題:(5分)
(1)該日C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度
(2)圖中A、B、C、D四地白晝按由長到短排列次序為 。
(3)此時D點的地方時為 點。
(4)E地在C地的 方向。此日C地正午人影朝向 (正南或正北)方向。
39.讀下圖回答問題(7分)。
(1)該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___ _______半球,
判斷理由是:____ _______
(2) 若該圖表示太平洋,那么,A洋流為___ ___;若該圖表示大
西洋,則C洋流為__ ___。若此海域為北印度洋,那么我國東部
河流進入__ __(豐水期或枯水期)。
(3)在①②③④海域最有可能成為大漁場的是 _。漁場的成因是 。
三、卷面分(3分)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 地理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計70題,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綜合題(共計27分)
36.讀我國部分地區春季某一時刻的氣壓分布圖,回答問題。(10分))
(1)分別是 和 天氣系統。
(2) 地方是 。
(3)G處的風向為 。
(4) 帶來 天氣。
(5)是 ,判斷理由是 。
(6)是 ,原因是

37.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1) E 板塊,F 板塊。
(2)是 ;是 。
(3)原因 。
38.讀右面完成下列各題:(5分)
(1)為 度
(2)排列次序為 。
(3)地方時為 點。
(4) 方向。人影朝向 。
39.讀下圖回答問題(7分)。
(1)位于___ _______半球,
理由是:____ _______
(2) A洋流為___ __; C洋流為__ _。
進入__ __。
(3)漁場的是 _。漁場的成因是 。
三、卷面分(3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地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計70題,每題2分)
二、綜合題(共計27分)
39.(7分)
(1)北 中低緯度大洋環流為順時針方向
(2)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亞寒流 豐水期
(3)① 位于寒暖流交匯處
1000百帕
1002百帕
1004百帕
1006百帕
1000百帕
1002百帕
1004百帕
1006百帕
1008百帕
1010百帕
1012百帕
1014百帕
1008百帕
1010百帕
1012百帕
1014百帕
A
B
C
D
氣壓
日期
氣壓
日期
氣壓
日期
氣壓
日期
座位號[高一]年級 [英語]試題卷
答卷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 命題人:[劉巧鈴] 校對人:[劉愛榮]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聽力理解 聽懂與教材難度相當的材料,理解說話人的意圖、和態度,并做出判斷。 第一部分
語言基礎知識 1、課本基本知識:熟練運用詞匯、語法、以及熟悉課文內容,準確運用課本所學功能項目;2、根據語境和上下文綜合運用語言知識;3、根據句子和篇章的行文邏輯,體現語言知識運用的準確性。 第二部分;第四部分第一、二節。
綜合語言能力 1、閱讀篇章,了解文章主題、理解作者態度與意圖、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和句義、準確把握篇章細節信息、并初步能夠在讀后作出評判性結論。2、語言輸入學習后正確適當的輸出。 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三節。
第I卷(共90分)
第一部分 聽力 (共兩節,滿分2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re are these two peopl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shop C. In a vegetable market
2. How old is the girl now
A. 15 B. 16 C. 17
3.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To meet the woman.
B. To move over one seat.
C. To sit between the woman and her friend
4. What sport does the man like best
A. Golf B. Tennis C. Swimming
5. What musical instrument(樂器)does the man play
A. None B. The piano C. The violin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請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和第7題。
6.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to work
A. A police station B. A train station C. A television station
7. When is the woman going to New York
A. Next week B. Next month C. Next year
請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What does the cheapest round-trip flight ticket cost
A. $1215 B. $1250 C. $1255
9. What will the three-week special include
A. Hotel, food and travels in Japan.
B. A free round-trip flight ticket.
C. Flight, hotel and two meals a day.
請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doctor
A. For a treatment B. For an interview C. For a checkup
11. Why can’t the man see the doctor right now
A. The doctor is not there. B. The timetable is full. C. The doctor himself is ill.
12. 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doctor
A. In the middle of next month. B. At 9:15 tomorrow C. On the ninth of next month
請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 Where are these two people
A. In a bookshop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language center
14. Which course is the man in
A. The third course B. The fourth course C. The fifth course.
15. How long has the man been at the institute
A. For two years B. For two weeks C. For two months
16.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classes
A. They are too large.
B. They should be much larger.
C. They are a bit small.
請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at did the man usually do before he went to school
A. He went to a nursery.
B. He played with his friends
C. He stayed at home.
18. Why did he quickly run back to school after lunch
A. To play football.
B. To attend afternoon classes.
C. To play with his friends.
19. What did he start studying at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A. History and Latin. B. Physics and Latin C. French and Latin.
20. When did the man enter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A. 1942 B. 1945 C. 1947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21. A: I’ve just been back from a trip in Tibet. B: _____________
A. I think that’s a good idea. B. Have a nice trip.
C. How was your trip D. I can hardly wait to go.
22. Hearing it’s such ________ great fun to cycle along the river, she gave me ________
determined look.
A. a, 不填 B. 不填,the C. the, a D. 不填,a
23. A: I took my daughter to visit an art gallery in Paris last summer vacation.
B: No wonder she __________ in love with drawing ever since.
A. has been B. was C. is D. had been
24. After Gadhafi’s death, where is Libya’s way out has become a big _______ in the world.
A. attitude B. concern C. command D. request
25. A: Sorry, I can’t follow you! B: I asked you _______ under the tree with the lightning.
A. don’t stay B. not stay C. didn’t stay D. not to stay
26. A: Believe it or not, Joe Jobs didn’t graduate from college.
B: I have read about it in the paper. __________, he stayed in college for only half a year.
A. Actually B. Frequently C. Entirely D. Finally
27. It’s amazing that he still survived after __________ eight earthquakes in different places in a year.
A. coming up B. going through C. giving in D. caring about
28. He is so stubborn that no one can ____________ him to change his mind.
A. transport B. settle C. persuade D. recognize
29. The capital in Thailand is being flooded in the water, but most citizens stay _______ and feel positive(積極的).
A. calm B. still C. quiet D. silent
30. A: Angel, please give me a hand. I can’ t hold the ladder.
B: OK, Mum. I __________.
A. am coming B. come C. will come D. have come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31—50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The Spring Festival, which we had been so looking forward to, came at last. In my opinion, 31 are the happiest people because they can wear new clothes, eat nice food and get red packets full of money. 32 , what happened on the first day of this new year changed my mind.
My good friend Lily and I went shopping that day. We were talking and laughing along the street while an 8-year-old boy, 33 in rags followed us. The little beggar was trembling in the 34 wind. “Give me some money, OK I haven’t eaten anything for several days,” he begged. Looking at his 35 face, we felt sorry for him and gave him one yuan. But what deeply shocked us was how quickly his helpless face 36 happy. He even hopped away 37 , as if he had achieved a great victory(勝利). 38 we completely understood what happened, his face turned pitiful 39 as he asked a couple for money. They didn’t give him anything so the boy followed them and in the end the couple 40 . The beggar had succeeded again. Then we saw the boy 41 some money from his pocket and give it to a woman hiding behind a tree. I 42 if she was his mother. Suddenly we realized the woman was using the boy to earn money. I felt that I had been cheated and thought the boy was 43 .
Just a moment later, a much younger girl 44 to us as we walked to the crossing. I 45 not to give her money because, if she then had to give it away, it wouldn’t help her. The girl stared at me 46 and shouted, “No money If you want to go past, you must give me some money!” I was shocked and could say 47 . I couldn’t imagine these words were coming from such a(n) 48 girl.
These children 49 get to wear new clothes in Spring Festival and also receive good 50 in school but they don’t, which is not their fault. I hope the whole society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and help the poor children!
31. A. family B. children C. grown-ups D. friends
32. A. Therefore B. Besides C. Instead D. However
33. A. dressed B. joined C. suffered D. succeeded
34. A. warm B. light C. cold D. hot
35. A. easygoing B. happy C. reliable D. helpless
36. A. grew B. turned C. proved D. went
37. A. playing B. crying C. singing D. racing
38. A. After B. While C. As D. Before
39. A. ever B. still C. again D. even
40. A. called on B. gave in C. went through D. broke up
41. A. take B. reach C. bring D. hold
42. A. wondered B. found C. knew D. recognized
43. A. pitiful B. hateful C. grateful D. careful
44. A. joined in B. went across C. got down D. came up
45. A. realized B. asked C. decided D. persuaded
46. A. politely B. frequently C. gradually D. unkindly
47. A. nothing B. something C. anything D. everything
48. A. straight B. little C. powerful D. old
49. A. should B. could C. would D. might
50. A. money B. friendship C. education D. attitude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第一節15小題,第二節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第一節: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紙上將該選項標號涂黑。
A
Every culture has its own ways to show friendship. On the islands of Hawaii, friendship is part of the “aloha spirit”. In the language of the Hawaiians who first settled the islands long ago, aloha had a very special meaning. That is “to be with happiness”.
Hawaiians believe that once somebody loves the land, they are ready to love their people or community(社區). This is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sign of friendship. It is called lokahi in the Hawaiian language, which means “oneness with all people”. To enjoy the land you should not be selfish. The land is for everyone who lives on it. Today many different peoples call Hawaii their home. Indeed, Hawaii is a place where people make one big community from many smaller communities. Each person gives Kokua(help)to other people so that all feel strong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slands can be a paradise(天堂)when people live in peace. People are told that their actions should be as gentle as the wind that blows from the sea. When problems happen, people are asked to solve them with understanding. So when the people of Hawaii talk about ohana (family), they are really talking about all those who live on the islands.
Living in peace, Hawaiians have developed a third sign of friendship. This personal friendship is shown by giving leis to one another. The lei, a string of flowers, is put over a friend’s neck. Then the friend is given a kiss on the cheek. Visitors to the islands are also given leis. When they hear aloha, visitors begin to feel at home. Aloha also means “goodbye”, so visitors will hear it again when they leave. It can also mean “our hearts singing together”. Perhaps this is how most visitors will remember their new friendship.
51. _____________ has three meaning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ohana B. aloha C. kokua D. lokahi
52.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sign of friendship in Hawaii is that ________________.
A. Hawaiians can sometimes be selfish B. people live together with happiness
C. those living on the land love all people D. the land is for whoever lives on it
53. It is believed that in Hawa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no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B. people don’t feel like helping one another
C. family is always a topic in the talk D. understanding among people is important
54. In Hawaii people show friendship by ______________.
A. giving a string of flowers to each other B. kissing the friend on the face
C. feeling at home and living in peace D. remembering the new friendship
55.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can probably be “______________”.
A. Hawaiian Friends B. A Trip to Hawaii
C. Friendship in Hawaii D. Living in Hawaii
B
The first time I visited China was almost 20 years ago. I was in Shanghai to give a paper at a conference and my wife was with me. We were amazed at the number of bicycles on the roads and the few cars. Here in Canada almost every family has at least one car, but it was apparent that most Chinese were going to work, going shopping and even moving large amounts of goods by bicycles. That has never happened here, probably because the distances we must travel are greater and because of our harsh winters.
I have been to Shanghai and to other Chinese cities many times since then and have watched the rapid changes on the roads. There are far fewer bicycles now and many more cars. The roads are crowded,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forced to limit the number of days some cars can be driven and the traffic jams are almost constant. So are the accidents. On a recent visit I saw four or five accidents within a two-week period and I was even on a bus that was involved in a minor scrape. Given the way traffic moves in China I’m surprised there weren’t more accidents.
To get a driver’s license in Canada, you must drive, with an examiner, on real roads and in real traffic. In China you learn on a closed course, without real traffic, get a license and only then are able to drive under real conditions. To me, that’s scary and the wrong way to do it.
Driving in Canada and driving in China are two different experiences. In Canada there are traffic jams but they aren’t so bad. We have more traffic lights; we obey them and drivers are usually courteous, allowing other cars to cut in front of them knowing it won’t make much difference. In China, if you stop to let another car cut in front you will probably be there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once one car gets in, dozens of others will follow.
I’ve been driving for more than 50 years now. I think I’m good at it. Having watching the traffic in places such as downtown Shanghai and Beijing, I don’t think I want to try my luck on your urban streets. I’ll take the bus. At least it’s bigger and stronger than most things that might run into it.
56. Canadians often drive cars to go to work or do the shopping instead of riding bicycles partly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
A. every family in Canada has at least one car.
B. Canadians are rich and can afford cars
C. their work places or shopping malls are too far
D. they can enjoy their pleasant winter in a car
paring the way to get a license in China with that in Canada, the author prefers ________.
A. practice on real roads and in real traffic while learning to drive
B. to have an examiner in a car but practise in a closed place
C. driving on a closed course before getting a driver’s license
D. to learn to drive on crowded roads without an examiner
58. The underlined word “courteous” in paragraph 4 probably can be replaced by “ __________”.
A. reliable B. upset C. stubborn D. polite
59. What does the author suggest in the last paragraph
A. he will give up driving in some cities in China even if he’s quite an experienced driver.
B. he thinks safety comes first and doesn’t feel like risking(冒險)his life when taking a bus
C. taking a bus in the streets of some Chinese cities allows him to enjoy more in his travel.
D. cars are smaller and weaker than buses so that it’s more dangerous to drive a car in cities
60. What is the tone(語調)of the author in writing the passage
A. Loving B. Concerned C. Strange D. Cold
C
One morning Sanggat, an eight-year-old pupil of mine, knocked on my door; he was here to help me sweep my quarters. He noticed some thick books neatly arranged on my reading table.
Curiously he asked, “Sir, what books are these ” I told him that those were books that I needed to study for an important exam so that I might go to university someday. He frowned(皺眉) because in a remote area where we were, even a bicycle was unheard of. I tried to explain university to him with the help of pictures that looked like a university campus.
He was surprised, “But, sir, you are a teacher. Why study ”
So we sat down and I told him all about this thing called Education and gave him a pep talk about his chances of becoming someone great in the future. He took one of the thickest one in his hands and upon opening he exclaimed(= shout), “Now, the words are so tiny and there are millions of them. How can you possibly finish reading it ”
I explained to him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to read well and to make the best out of the lessons that he was learning at school, and that teachers like me, were specially sent to teach special children like him so that someday they could read great books like the one he was holding. He left my room.
Sanggat volunteered to sweep my room every day. And he would never fail to read my books, each time adding a little commentary(解釋,評論) of his own about them in the Iban language.
I didn’t realize the impact my words had on him until the day I slipped into the river and broke my neck. I was to be paralyzed(癱瘓)from my shoulders downward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I was carried into a speedboat and transported back to civilization. As I lay motionless and exhausted, I noticed that the whole school had gathered by the riverside to bid me farewell. A gaze at their faces told me that I was going to miss them. Then, as the engine of the speedboat started to roar, there was a little commotion by the river. I could see Sanggat making his way to the boat. With tear-filled eyes he approached and in between sobs he asked, “Sir, are you coming back Perhaps not ” Then after a short pause he said, “Sir, if you cannot come back, I’ll see you in the university, ya ”
My heart was greatly touched and as the boat moved away, I realized … …
61. When I told Sanggat I was studying for a university someday, he frowned because _________
A. a university was very far away from where they lived.
B. he didn’t think I would succeed in going to college.
C. we were in a poor area and I couldn’t afford a university.
D. he didn’t understand what a university was
62.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__________.
A. a teacher needn’t study further B. Sanggat was encouraged to be great
C. reading is the only way to succeed D. a thick book is impossible to finish
63. Sanggat volunteered to sweep my room every day in order to ____________.
A. take good care of me B. have a warm talk with me
C. read my books and learn D. leave a good impression on me
64. The underlined(下劃線)sentence in the passage suggests Sanggat _______________.
A. didn’t want his teacher to leave and was a determined boy.
B. decided to go to a university by himself without the teacher.
C. would go to a university even if the teacher couldn’t be back.
D. promised that he would visit his teacher in the university.
65. In the end of the paragraph, the author realized that ________________
A. Nobody but teachers lay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in their life.
B. Pleasur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from books and going to college.
C. Student can only achieve their dream of being great with the help of teachers.
D. Teachers must never fail to take time explaining positive lessons to students.
第二節: 信息匹配題。Mike, Susan等人各自有假期或空閑時間。請從A-F六個選項中選出他們各自想去的地方。
A. Literature(文學)Camp: A group of famous writers will be present at the camp, offering stud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1919 to 1949. You will visit seven museums relating to contemporary(當代的)literature.
B. Seagull(海鷗)Sailing Holidays: Suitable for all ages. You can learn to sail in three weeks. We offer teaching from qualified staff. Flats or apartments are provided in a beautiful, quiet fishing village. Breakfast, dinner and a packed lunch are included in the price of the holiday.
C. Grace Island Hotel: Short stays ( 3 – 4 days ) available. Famous for its excellent cooking, the hotel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relax and enjoy the heated swimming pool, beautiful music and top class bars and restaurants, with entertainment every night. All rooms have a sea view.
D: Students’ Working Holidays: A really cheap but healthy holiday. You can enjoy picking fruit in the heart of France. Accommodation(膳宿)provided in farmhouses. All meals included. Free transportation is also provided. Why not write for further details
E: History Tours: We offer tours to Egypt with guides. The tour includes lectures about the history of Egypt and visits to museums. Travel by coach or riverboat. Accommodation in top hotels. Tours last 2-3 weeks.
66. Mike and Susan are university students. They want to take a holiday this summer, but they don’t have much money. They are dreaming of going to France.
67. Bill Smith is a businessman. He is tired and needs a rest, but he does not have much time for a holiday. He wants to get away from city life and stay somewhere near the sea. He is interested in cooking.
68. Sue has three weeks to spend on holiday. She doesn’t like sports, and she doesn’t like relaxing on the beach either. She enjoys sightseeing and learning about foreign countries’ history.
69. Kelly studies Chinese in Beijing. She is interest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She has some free time and would like to attend some kind of activity to learn about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70. Mr. and Mrs. Wilson and their three sons like outdoor holidays. They have never tried sailing, but they would like to learn. During their three-week holiday, they want to enjoy themselves in a beautiful, quiet fishing village.
第II卷(共30分)
第四部分 寫作(共三節,滿分30分)
改寫后的課文內容填空,每空一詞,首寫字母已給出。(共10個空,每空1分,滿
分10分)
I have a sister called Wang Wei, who is f 71 of cycl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ream about taking a great bike trip, Wang Wei p 72 our cousins in college and me to buy a bike two years ago.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we f 73 got the chance to take a bike trip. As we couldn’t decide where to go, my sister had the idea to cycle a 74 the entire Mekong River from where it begins to where it ends.
My sister has one serious s 75 . She can be really stubborn. Although she even didn’t know how to get to places, she insisted that she plan our schedule and o 76 the trip properly. I threw many questions at her. For example, our j 77 would begin at an altitude of over 5,000 meters, where the air would be hard to breathe. Hearing them, she just said she didn’t c 78 about details but was excited about it. At that time, I had to gave i 79 . You know, once she has made up her m 80 , nothing can change it.
第二節:句子改錯:每個句子中有一處錯誤,請在句子中找出并改正。 (共10小題,每小題0.5分, 滿分5分。題見答題卷)
第三節 書面表達(滿分15分)
李華是高一的一名學生,在剛過去的英語考試中不及格,自我總結后,他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進入高中后,沒有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而且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因此,給他的英語老師Miss Lin寫了一封信,請求老師針對性地給他提些具體的建議。假如你是李華的英語老師,根據以上信息給李華寫一封回信。內容包括:
1、課前預習、先學課堂將要學習的內容(如:發現學習重點、難點,充分利用字典等等);
2、課堂上、課后需要做的事情;
3、鼓勵每天堅持。
要求:1、根據提示,適當發揮; 2、詞數:100-120; 3、首句已給出,不計入詞數。
參考詞匯:預習 --- preview(v.)
提前 --- in advance
Dear Li Hua,
I’m sorry to see that you failed your English exam. In your letter, you asked for the ways to form good habits in English learning.
… …
Yours, Miss Right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 [英語]答題卷
1 A B C D 21 A B C D 41 A B C D 61 A B C D E
2 A B C D 22 A B C D 42 A B C D 62 A B C D E
3 A B C D 23 A B C D 43 A B C D 63 A B C D E
4 A B C D 24 A B C D 44 A B C D 64 A B C D E
5 A B C D 25 A B C D 45 A B C D 65 A B C D E
6. A B C D 26. A B C D 46 A B C D 66 A B C D E F
7. A B C D 27. A B C D 47 A B C D 67 A B C D E F
8. A B C D 28. A B C D 48 A B C D 68 A B C D E F
9. A B C D 29. A B C D 49 A B C D 69 A B C D E F
10. A B C D 30. A B C D 50 A B C D 70 A B C D E F
11 A B C D 31 A B C D 51 A B C D
12 A B C D 32 A B C D 52 A B C D
13 A B C D 33 A B C D 53 A B C D
14 A B C D 34 A B C D 54 A B C D
15 A B C D 35 A B C D 55 A B C D
16 A B C D 36 A B C D 56 A B C D
17 A B C D 37 A B C D 57 A B C D
18 A B C D 38 A B C D 58 A B C D
19 A B C D 39 A B C D 59 A B C D
20 A B C D 40 A B C D 60 A B C D
71. _________ 72. _________ 73. _________ 74. _________ 75. _________
76. _________ 77. _________ 78. _________ 79. _________ 80. _________
81. The students in Class One are fond in English and look forward to studying in a college in the USA.
82.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give me some advices.
83. It was a time when the moonlight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84. We added up to the number and it was 90 million.
85. India has the large number of fluent English speakers because Britain once ruled it.
86. We were told that she has been cheated of her possessions before.
87. My parents don’t push me hard but just tell me try my best.
88. After play a part in the TV play Gong, the actress Yang Mi took off overnight.
89. Mr. Black insisted on working as usually even if he had been injured in an accident.
90. They are wondering if the sports meeting won’t be held as planned, but nobody can tell the reason.
書面表達(12分+卷面3分;滿分15分)
Dear Li Hua, I’m sorry to see that you failed your English exam. In your letter, you asked for the ways to form good habits in English learning. ---------------------------------------------------------------------------------------------------------------------------------------------------------------------------------------------------------------------------------------------------------------------------------------------------------------------------------------------------------------------------------------------------------------------------------------------------------------------------------------------------------------------------------------------------------------------------------------------------------------------------------------------------------------------------------------------------------------------------------------------------------------------------------------------------------------------------------------------------------------- ----------------------------------------------------------------------------------------------------------------------------------------------------------------------------------------------------------------------------------------------------------------------------------------------------------------------- Yours, Miss Lin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英語]參考答案
1. The students in Class One are fond in English and look forward to studying in a college in the
of
USA.
2.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give me some advices.
advice
3. It was a time when the song of the birds and moonlight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There
4. We added up to the number and it was 90 million.
去掉
5. India has the very large number of fluent English speakers because Britain once ruled India.
a
6. We were told that she has been cheated of her possessions before.
had
7. My parents don’t push me hard but just tell me try my best.
前面加to
8. After play a part in the TV play Gong, the actress Yang Mi took off overnight.
playing
9. Mr. Black insisted on working as usually even if he had been injured in an accident.
usual
10. They are wondering if the sports meeting won’t be held as planned, but nobody can tell the
why
其它參考表達:
1、A saying goes that 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
2、It’s better to listen, speak and read more after class, which will help you know better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as well as make greater progress in English learning.
座位號
班級 姓名 學號 .
◎◎◎◎◎◎◎◎◎◎◎◎◎◎◎◎◎◎◎◎◎◎◎◎◎◎◎◎◎◎◎◎◎◎◎◎◎◎◎◎◎◎◎◎◎◎◎◎◎◎◎◎◎◎◎◎◎◎◎◎◎◎◎◎◎◎◎◎◎◎◎◎◎◎◎◎◎◎◎◎◎◎◎◎◎◎◎◎◎◎◎◎◎◎◎◎◎◎◎◎◎◎◎◎◎◎◎◎◎◎◎◎◎◎◎◎◎◎◎◎◎◎◎◎◎◎◎◎◎◎
…………………………… 密 ……………………………………… 封 …………………………………… 線 ………………………………………………[高一]年級 [政治]試題卷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李燕芳] 校對人:[蔡成德]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書寫習慣 字跡清晰,格式規范,卷面整潔,做到無錯別字 31、32、33、34
規范使用政治術語 能用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觀點,能掌握并運用經濟的專用術語 31、32、33、34
開拓視野,內化時政知識 根據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對社會經濟現象有一定的分析 試卷涉及的所有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有時候我們從網絡上下載一些資料、軟件,還要注冊并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這說明,從互聯網上下載的這些資料、軟件
A.是商品,因為它們有使用價值
B.是商品,因為它們既是勞動產品,又用于交換
C.不是商品,因為它們不是有形的實物
D.不是商品,因為它們不是勞動產品
2、有人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中,黃金和白銀是世界財富最安全的“諾亞方舟”,這是因為
A.金銀作為特殊商品本身具有價值 B.美元不再充當世界貨幣
C.作為財富的金銀不存在任何風險 D.金銀天然是一般等價物
3、貨幣從本質上說是
A.商品    B.價值符號   C.貨幣     D.一般等價物
閱讀漫畫《議價》,據此回答4—5題。
4、漫畫中的1元、8角、9角是貨幣在執行 的職能,應該是 的貨幣。
A.價值尺度 觀念上 B.流通手段 現實
C.支付手段 觀念上 D.價值尺度 現實
5、從漫畫中可以得出,商品的價格
A.不以價值為基礎 B.完全由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的能力決定
C.受商品供求關系的影響 D.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
6、市場上流通的紙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這是因為
A.紙幣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物價上漲
B.紙幣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物價下跌
C.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物價水平不發生變化為前提
D.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
7、某企業大力采用先進技術,對職工進行技能培訓,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在這種情況下,該企業
A.單位商品的價格下跌
B.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減少
C.單位商品中消耗的個別勞動時間減少
D.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減少
8、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引起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多,原因很復雜,其中主要原因有
①紙幣貶值 ②商品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供不應求
③紙幣升值 ④商品需求不變,供給增加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匯改重啟一周年匯率變化
時間 美元 人民幣
2010年6月21日 100 682.75
2011年6月20日 100 646.96
9、上述變化情況表明
A.外匯匯率降低,美元幣值下降,人民幣幣值上升
B.外匯匯率升高,美元幣值上升,人民幣幣值下降
C.外匯匯率降低,美元幣值上升,人民幣幣值下降
D.外匯匯率升高,美元幣值下降,人民幣幣值上升
10、下列有關信用工具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信用卡、支票、外匯是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②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
③支票主要分為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
④支票不能夠被直接用于購物消費
A. 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③
11、看漫畫《為何貴》。漫畫中蔬菜價格之所以貴,根本上是因為
A.溫室里生產的蔬菜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多
B.溫室里生產的蔬菜營養價值要高于普通蔬菜
C.溫室里生產的蔬菜耗費了更多的人類勞動
D.當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一定上漲
12、如果一雙皮鞋換兩件上衣符合等價交換的原則,現在如果生產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一倍,而生產上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卻減少一半,那么一雙皮鞋可換 件上衣。
A.1 B.4 C.8 D.16
2009年,我國生產汽車1379.1萬輛,銷售汽車1364萬輛,產銷量居世界第一,預計2010年汽車產量將突破1500萬輛。據此回答13—14題。
13、我國汽車生產的大發展,使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家庭轎車的向往更強烈。這說明
A.汽車消費在我國已成為生存資料消費 B.消費是生產的目的
C.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D.消費決定生產
14、汽車銷量的增加會導致汽油需求量增大,反過來,油價的上漲又會使買車一族變得十分謹慎。這是因為汽油和汽車
A.是互補商品 B.功能相近
C.是互為替代品 D.都是高檔耐用品
據統計,中國每年因婚慶產生的消費高達4000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5%,婚慶業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朝陽產業。據此回答15—16題。
15、上述材料表明
A.生產是消費的目的 B.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
C.新的消費熱點帶動新產業的成長和發展 D.消費總能正確引導生產
16、穿婚紗是現代青年人結婚的時尚,婚紗往往是到婚紗攝影店租用而不是直接購買。這種消費方式
①由于消費者使用次數有限,消費更加便宜合算 ②是商品所有權的轉讓
③消費者獲得的是商品在一定期限內的使用權 ④是當今最好的一種消費方式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今年上半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7052元和211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2%和13.3%。與此同時,居民消費市場也持續升溫。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4%,由此可見,影響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提高最直接的因素是
A.居民收入 B.物價水平
C.國民經濟發展 D.科技發展水平
國家圖書館建館100年來,積極服務于廣大讀者,見證了國人讀書的歷程和變化,為我國社會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回答18—19題。
18、到圖書館有償借閱圖書屬于
A.勞務消費 B.錢貨兩清的消費 C.發展資料消費 D.享受資料消費
19、近年來圖書、音像市場火爆說明
A.社會消費結構呈現新趨勢 B.人人確立理性消費觀
C.恩格爾系數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圖書、音像市場處于賣方市場
20、在社會再生產的過程中,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 。
A.橋梁和紐帶 B.最終目的和動力
C.決定性環節 D.終結階段和環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是完全正確的。據此回答21~22題
21、下列能體現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是
①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②國有經濟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③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占支配地位
④實現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22、為了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必須
①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②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合作經濟
③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
④可以增強公有制的主導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作為聞名遐邇的民營企業,喜臨門集團有著嚴密的組織形式和完善的組織結構,你認為下列選項屬于喜臨門集團有限公司決策機構的是
A.信息部等部門 B. 股東大會及其董事會 C.總經理 D.監事會
24、多年來,喜臨門集團堅持“顧客至上,質量至上,誠信至上”的原則,創立民族品牌,保護民族品牌;并堅持反假打假,維護品牌形象。這段話突出說明喜臨門集團的成功在于
A.制定了正確的經營戰略
B.依靠技術進行、科學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C.注重品牌效應,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D.深化改革,優化自己的產品結構
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中國入榜企業數量再次刷新,共有54家企業榜上有名,超過了去年43家的紀錄。有三家中國企業進入前十名,其中中國石化、國家電網和中國石油分別位列第7、第8和第10位。 回答25——26。
25、進入世界500強的內地企業都是國家控股企業,說明
A.國有企業只有改為股份制,才能走出困境
B.國有經濟對我國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增強
C.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削弱
D.國家控股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
26、張先生購買了中石化的股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公開向社會募股集資是股份有限公司籌集資金的一種重要方式
②張某可能獲得股息
③張某擁有對該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④張某以所持股份為限對中石化承擔有限責任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由于我國就業環境沒有根本性變化,今年就業壓力仍然很大。尤其是2011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達到7萬人,給就業帶來巨大壓力。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說: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首位,做好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的就業工作。回答27——28題。
27、國家高度重視就業問題,主要是因為
A.勞動者最光榮,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
B.我國勞動者的就業工作是由政府安排的
C.我國勞動者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D.就業問題關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
28、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要解決就業問題,首要的是
A.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B.提高文化水平
C.要有較好的工資待遇 D.要符合自己的愿望
29、風險性是居民投資理財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下列投資理財產品的風險性從低到高排序,正確的是
①金融債劵 ②企業債券 ③國債 ④股票
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30、2010年新年伊始,一場歷史罕見的雪災襲擊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面對雪災,參加了商業保險的居民或企業真切地感受到了保險的巨大優越性。這是因為商業保險
A. 分散了參保高考資源網居民或企業所遭受的風險 B. 實現了參保居民或企業的財產增值
C. 解決了所有受災居民的最迫切需要 D. 體現了國家對受災民眾和企業的救助
二、非選擇題(共37分)
31、
(1)兩圖表明商品生產和交換受什么規律支配?簡述這一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6分)
(2)對市場變化,價格變動,假如你是生產經營者,又該如何面對?(6分)
32、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但卻不愿花幾十元錢訂一份有益的雜志,買一本好書。
請結合材料探究以下問題
(1)結合材料,分析中學生的消費心理。(2分)
(2)以科學合理消費為主題,請你向同學們提一些消費建議(6分)
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指出,根據《勞動法》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加班工作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工作的,應另外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沒有得到加班費的勞動者,要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或撥打12333勞動保障熱線進行投訴舉報,申請勞動仲裁。
但在整體就業形勢嚴峻的今天,勞動者要維權,往往意味著丟“飯碗”的風險。在法制建設亟須加強的環境中,勞動者要維權,很有可能耗時耗力卻得不償失。因此,許多勞動者放棄了對于權利的爭取。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相關規定,維護了勞動者的哪些權利?(3分)
(2)請結合所學《經濟生活》知識,針對勞動者“維權難、風險大、成本高”等問題,提出解決辦法。(6分)
34、學生小明的爸爸在一家國有企業上班,每月收入3500元;媽媽在一家私營企業上班,每月收入2500元,家庭年收入8萬元左右。扣除家庭正常生活開支,小明家一年節余3萬元左右,現有存款40萬元。最近小明的爸爸和媽媽在家庭投資理財計劃上發生了爭執。
爸爸的理財計劃 媽媽的理財計劃
內容 理由 內容 理由
炒股:30萬元 股市行情看好 存款:20萬元 準備支付小明大學費用
一家三口的重大疾病保險:每年8千元 醫療費用上漲 購買國債:10萬元 利率比較高
購買汽車:貸款20萬元 比同事的車子要高檔些 購買汽車10萬元 省錢省油,經濟實用
如果你是小明,請分別指出爸爸、媽媽理財計劃中的不足之處,并說明理由。(8分)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 [政治]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選擇題
31、(1)
(2)
32、(1)
(2)
33、(1)
(2)
34、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政治學科]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
31、(1)①受價值規律支配的。(1分)
②其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這種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交換應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3分)
③其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2分)
(2)價格變化對對生產的影響
①調節生產規模,遵循價值規律,面向市場組織生產,適時適勢調整生產規模。(2分)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為降價提供空間。(2分)
③生產適銷對路、高質量的產品。(2分)
33、(1)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3分,每點1分)
班級 姓名 座號
座位號[高一]年級 [物理]試題卷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 命題人:[鈕中軍] 校對人:[王麗營]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概念辨析 掌握基本概念和相關知識點 1、2、3、4、5、11、12、16
規律應用 掌握基本規律和相關知識點 6、9、10、14、15、17 、18
理解分析 具備理解能力 13、19、20、21
簡單推理 具備簡單的推理能力 7、8、22、23
書寫規范 養成良好習慣,書寫規范 3分,體現在計算題
第Ⅰ卷(選擇題 共46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在物理學的發展歷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學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來描述物體的運動,并首先采用了實驗檢驗猜想和假設的科學方法,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和諧地結合起來,從而有力地推進了人類科學的發展 ( )
A.亞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頓 D.愛因斯坦
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們說“太陽從東方升起”是以太陽為參照系
B.“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參照系是江岸
C.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員可看作質點
D.田徑比賽中某運動員跑200米用時25秒,則其平均速度為8m/s
3.在公路的每個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門設置的限速標志,如圖所示,這是告誡駕駛員在這一路段駕駛車輛時( )
A.必須以這一規定速度行駛
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過這一規定數值
C.汽車上的速度計指示值,有時還是可以超過這一規定值的
D.瞬時速度大小不得超過這一規定數值
4.一個質量為60千克的人,在地球上的重力約為600N,當他登上月球時(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的1/6),他的質量和重力分別為( )
A 60kg 100N B 60kg 600N C 10kg 600N D 10kg 100N
5. 一根勁度系數為103 N/m 的軟彈簧, 在受到500 N 的壓力作用時, 彈簧的長度為33 cm, 當不受外力作用時, 彈簧的長度為( )
A. 28 cm B. 83 cm C. 38 cm D. 13 cm
6.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2m/s2,那么( )
A 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B 物體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 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D 每秒鐘物體的速度增加2m/s
7.一質點在x軸上運動,各個時刻t(秒末)的位置坐標如下表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則此質點開始運動后,每秒內的位移相比( )
A.第1s內位移最大 B.第4s內位移最大
C.第3s內位移最大 D.第2s內位移最大
8.為研究自由落體運動,實驗者從某磚墻前的高處由靜止釋放一個石子, 讓其自由落下,拍攝到石子下落過程中的一張照片如圖所示。由于石子的運動,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條模糊的徑跡。已知每層磚的平均厚度為6.0cm,這個照相機的曝光時間為2.4×10-2s,則拍攝到的石子位置A距石子下落的起始位置的距離約為( )
A.5.0m B.3.5m C.1.25m D.6.5m
9.西昌衛星中心發射的運載火箭由地面豎直向上升空,
其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則( )
A.在t1至t2時間內火箭加速度最大
B.在t2時刻火箭到達最大高度
C.在t4時刻火箭落回地面
D.在t2至 t3時間內火箭靜止在最大高度處
10.一輛汽車從靜止開始由甲地出發,沿平直公路開往乙地,汽車先做勻加速運動,接著做勻減速運動,開到乙地剛好停止,其速度圖象如圖所示,那么在0~t和t~3t兩段時間內( )
A.加速度的大小之比為3:1
B.平均速度之比為 1:1
C.位移大小比之為 1:3
D. 平均速度之比為 2:1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全對得4分,選不全得2分,有錯選項的得0分)
11.下列情況中的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是( )
A.地球,在研究它繞太陽公轉時
B.乒乓球,運動員在判斷它的旋轉方向而考慮選擇合適的擊球動作時
C.短跑運動員,在終點裁判員判斷他沖線時
D.列車,在討論它在兩座城市間的運行時間時
12.把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木塊受到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B.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在數值上等于木塊受到的重力
C.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形變而產生的
D.桌面對木塊的支持力與木塊所受的重力是大小相等,但性質不同
13.某物體的位移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運行的時間為8s
B.物體運行的軌跡是拋物線
C.物體運動所能達到的最大位移為80m
D.在t=4s時刻,物體的瞬時速度為零
14.下列關于自由落體運動的說法中(g=9.8m/s2),正確的是[ ]
A.下落過程中,物體每秒速度增加9.8m/s;
B.物體剛下落時,速度和加速度都為零;
C.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
D.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1分)
三.本題4小題,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或按題目的要求作答。
15.利用速度傳感器與計算機結合,可以自動作出物體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是某次實驗中得到的小車運動的部分v-t圖象,由此可以知道小車在第1 s內發生的位移大約是 。
16.一物體做勻變速運動,某同學通過打點計時器得到了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他已在每條紙帶上按每隔4個點取一個計數點,編號依次為0、1、2、3、4、5。由于不小心紙帶被撕斷,請根據給出的圖甲分析紙帶的另一部分應該是:( )
第16題圖
17. 如圖為一輕質彈簧的長度L和彈力f大小的關系,試由圖線確定
(1)彈簧的原長為 ;
(2)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
(3)彈簧長為0.20m時,彈力的大小為 。
18. 如圖是物體做勻變速運動紙帶的一部分,已知所用打點計時器的周期T=0.02s,A、B、C分別是三個記數點,每兩個記數點間有四個記時點未畫出來,紙帶下方是一把毫米刻度尺。則由紙帶和刻度尺可知:A與B之間的距離為     cm,B與C之間的距離為     cm,該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是a=     m/s2。
(第18題圖)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1分.解答時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若只有最后答案而無演算過程的不得分)
19.物體做直線運動,其位移時間圖象如圖所示,試求;
(1)5s末的瞬時速度
(2)20s內的平均速度
(3)第二個10S內的平均速度
20.高速公路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方便,但是因為在高速公路上 行駛的車輛速度大,在霧天的能見度很低,有時會發生十幾輛車追尾的惡性交通事故,因此交通部門規定在大霧天關閉高速公路。設汽車在金溫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的速度為108km/h,汽車緊急剎車可產生的加速度的大小為,駕駛員的反應時間一般為0.6s。求要想不與正前方發生事故的車輛相撞,行車時的距離至少保持多大?
21.一水滴從屋檐落下,在通過如圖所示的屋檐下高度為2m的窗子時,經歷的時間是0.16s,問:(取g=10 m/s2 )
(1)窗子的上邊緣離屋檐多高?
(2)若窗臺離地面7m,求:水滴落到地面時的速度。
(20題圖)
22. 辨析題:要求摩托車由靜止開始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駛入一段半圓形的彎道,但在彎道上行駛時車速不能太快,以免因離心作用而偏出車道,求摩托車在直道上行駛所用的最短時間.(有關數據見表格)
某同學是這樣解的:要使摩托車所用時間最短,應先由靜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1=40 m/s,然后再減速到V2=20 m/s,
…;… ;…
你認為這位同學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請完成計算; 若不合理,請說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確結果.
23. 附加題:本小題5分,當總分超出100分時,按100分計算。
某校一課外活動小組自制一枚火箭,設火箭發射后始終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運動.火箭點火后可認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4 s到達離地面40 m高處時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計空氣阻力,取g=10 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時火箭的速度;
(2)火箭上升離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從發射到殘骸落回地面過程的總時間.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 [物理]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10*3=30分)
題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不定項選擇題(4*4=16分,選不全得2分)
題目 11 12 13 14
答案
三、填空實驗題(20分)
15、 16、
17、⑴ ⑵ ⑶
18、⑴ ⑵ ⑶
四、計算題(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解題過程,只寫出答案的不得分,4小題,共31分) 共31分)
19、
20、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物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0*3=30分)
題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A B D D C A B
二、不定項選擇題(4*4=16分,選不全得2分)
題目 11 12 13 14
答案 AD BD ACD AD
三、填空實驗題(20分)
20.(1)3m/s(2)1m/s(3)-1m/s
19、解: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3分);
由得:(3分);
(2分);故行車時的距離至少保持93m。
21.(1)設水滴下落到窗子的上邊緣的時間為t1,高度為h1
22.不合理 ------------------2分
因為此時物體加速的位移
------------------1分
物體減速的位移
------------------1分
物體運動需要的總位移為
故不合理 ------------------1分
設 物體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v
則 ------------------1分
------------------1分
------------------1分
代入數據,解之:v=36m/s ------------------1分
所以
------------------1分
------------------1分
------------------1分
第3題圖
第8題圖
第9題圖
0
V
t
第10題圖
v
t
3t0
第13題圖
x(m)
0
0.5
1
0.4
0.8
t/s
v/(m·s-1)
第15題圖
A
C
B
D
4
5
48.1mm
4
5
53.9mm
4
5
60.2mm
4
5
41.9mm
0
1
2
30mm

36.0mm
17題圖
10
x/m
O
30
20
20
t/s
30
10
19題圖
座位號
10
x/m
O
30
20
20
t/s
30
10
21、
22、
23、(附加題5分,當總分超過100分時,按100分計算)高一年級 地理試題卷
答卷時間:90 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裘冠群 校對人:張建萍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地球運動規律、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板塊分布、洋流分布 掌握基本的地理規律和現象識記基本的地理名稱和這些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1、2、3、6、7、8、15、16、17、18、19、20、21、28、37、39
地球運動的意義、熱力作用、熱力環流、洋流的作用、天氣系統、地質構造 運用地理規律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學會地理信息的整合、應用 4、5、9、10、17、18、19、25、26、28、30、35、36、38、39
地理讀圖能力 掌握從材料和圖中獲取有效地理信息才能力 9、10、13、17、18、19、22、25、27、31、32、35
一、選擇題(70分,每題2分)
1、地球自轉時
A. 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線速度均比高緯地區快 B 地球上所有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相同
C地球自轉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D 在地球南北兩極只有角速度,而無線速度
2、下列節日中,上海白晝最長的是
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3、當南京晝夜平分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上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全年最小 B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
C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 D南、北回歸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4、下列各地,地殼最厚處在
A. 華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云貴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5、太陽外部結構可分為三層,從里向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 日冕、色球、光球
C .光球、色球、日冕 D 日冕、光球、色球
6、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
A.阿巴拉契亞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阿爾卑斯山脈 D.喜馬拉雅山脈
公元前28年,史書記載“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據此回答7—9題:
7、上述現象中“黑氣”指的是
A. 黑子 B 耀斑 C 太陽風 D 日餌
8、當北京時間為9月30日12時,則紐約的西五區的區時是
A. 9月29日23時 B.9月29日23時 04分
C.10月1日1時 D.10月1日1時04分
9、關于鋒面與天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冷鋒過境后,天氣轉陰,氣壓升高
B.我國的災害性天氣多與暖鋒有關
C.暖鋒降水多發生在鋒后
D.暖鋒過境后,天氣轉晴,氣溫上升
10、下列各天體系統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A、總星系 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讀“北半球某區域等壓線分布圖”回答11~13題:
11、圖中A、B、C、D四個箭頭中正確表示風向的是:
A.A B.B C.C D.D
12、圖中A、B、C、D四處風力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13、若B處為太平洋上,則該氣壓系統的名稱是:
A.亞速爾高壓 B.夏威夷高壓
C.冰島低壓 D.阿留申低壓
14、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山之一的廬山,其成因是
A.地塹成山 B.向斜成山 C.地壘成山 D.背斜成山
讀某地的地質構造示意圖,完成15~17題。
15、a區域的地質構造名稱為
A .地壘 B .地塹 C .背斜 D. 向斜
16、與東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A .a B. b C. c D .d
17、①②③④四處的巖層比較,年齡最輕的巖層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下列地理現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內在聯系正確的連線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黃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氣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會有霜凍──大氣逆輻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時,白天不會太熱──大氣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霧比郊區多──空氣中的水汽多
19、圖2—2中氣流運動是由熱力原因引起的a、b、c、d
四點氣壓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a、b、c、d B.b、d、c、a
C.a、c、b、d D.d、c、b、a
20、圖2-7表示①地處于北半球的低壓區,箭頭表示①地的風向。四幅圖中風向正確的是:
21、下列地理現象中,哪些直接參與海陸水循環過程
A.滾滾長江向東流 B.祁連山地冰川
C.塔里木水的蒸發 D.沒有登陸的臺風
22、我國東部、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地區,夏季盛行:
A.東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西南風
23、下圖中,正確表示6月22日(夏至日)晝夜分布狀況的是(圖中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陰影表示夜半球)
讀地球公轉的“二分二至”圖,回答25-26題:
24、圖中字母A所代表的節氣名稱是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25、有關國慶節前后太陽直射點和地球公轉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公轉到AB之間,速度減慢
B.地球公轉BC之間,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轉到DA之間,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D.地球公轉CD之間,速度逐漸加快
26、在“四幅熱力環流示意圖”中,判斷其中符合熱力學原理的是
27、右圖是某海域示意圖,1989年3月,裝載近19萬m3原油的油輪,在阿拉斯加州沿海觸礁,導致大面積的油膜污染,在洋流的作用下,油膜將首先向下列哪個海域擴散
A.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
B.北冰洋海域
C.美國加利福尼亞沿海
D.白令海峽
28、不同的巖石具有不同的成因,能夠發現化石的巖石,一般是
A.侵入巖 B.噴出巖 C.沉積巖 D.變質巖
29、下列各類地形的形成,處在板塊消亡邊界的是:
A、紅海 B、海嶺 C、日本群島 D、東非大裂谷
30、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港口是世界上著名的不凍港,它冬季不凍的原因是受到下面那個洋流的作用
A、東格林蘭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日本暖流
讀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構造圖,完成31—32題。
31、關于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
A.B通過固體、液體傳播,③的傳播只能通過液體
B.B和A傳到C時,波速突然下降
C.B和A在D中波速明顯減小
D.CD均為固體,所以縱波和橫波都能通過
32、D上下兩側名稱分別為
A.地幔和地殼 B.巖石圈和地殼
C.地幔和地核 D.地殼和地幔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33~34題。
33、南水北調工程屬于人類改造水循環中的
A.④環節 B.⑤環節
C.⑥環節 D.⑦環節
34、“一滴水借助水循環.可以匯人大海的波濤,可以化為高山的彩虹,可以變為地面的積雪,融化后滲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這一段話說明參與水循環的圈層有 ①水圈 ②巖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氣圈
A.①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5、下圖表示反氣旋過境前后氣壓變化的曲線的是
A B C D
二、綜合練習(27分)
36、讀圖回答:(6分)
(1)A、B、C、D表示氣壓帶
A是 帶 B是 帶 C是 帶 D是 帶
(2)E、F表示風帶
E是   帶,F是 帶(北半球)
37、讀圖2-13,回答問題:(6分)
(1)該鋒面是_______鋒,
判斷根據是___________。  
(2)鋒面過境時,城市的天氣狀況
如何?__________________。  
38、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4分)
(1)寫出圖中板塊名稱,E 板塊,F 板塊。
(2)紅海在 邊界(生長邊界或消亡邊界);安第斯山脈在 邊界(生長邊界或消亡邊界)。
39.讀下圖回答問題(7分)。
(1)該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___ _______半球,
判斷理由是:____ _______
(2) 若該圖表示太平洋,那么,A洋流為___ ___;若該圖表示大
西洋,則C洋流為__ ___。若此海域為北印度洋,那么此時為 季節。
(3)在①②③④海域最有可能成為大漁場的是 _。漁場的成因是 。
40、讀右面完成下列各題:(4分)
(1)該日C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度
此時,C地的太陽高度為 度。
(2)圖中A、B、C、D四地白晝按由長到短排列次序為 。
(3)此時D點的地方時為 點。
三、卷面分3分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 地理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計70題,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綜合練習(27分)
36、讀圖回答:(8分)
(1)A是 帶B是 帶C是 帶D是 帶
(2)E是   帶,F是 帶(北半球)
37、讀圖2-13,回答問題:(4分)
(1)該鋒面是 鋒,判斷根據是 。  
(2) 。  
38、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4分)
(1)E 板塊,F 板塊。(2) 邊界; 邊界。
39.讀下圖回答問題(7分)。
(1) ___ _____半球,判斷理由:
(2) A洋流為___ ___;C洋流為__ ___。 季節。
(3) _。漁場的成因是 。
40、讀右面完成下列各題:(4分)
(1) 度, 度。(2) 。(3) 點。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1班地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計70題,每題2分)
二、綜合練習(27分)
a
c
b
d
圖2—2
地面
圖2-7
氣壓
日期
氣壓
日期
氣壓
日期
氣壓
日期
A
F
E
D
C
B
圖2-13
3
座位號高一年級 數學試題卷
答卷時間:120分鐘 滿分:117+3分 命題人:徐太春 校對人:邱天祥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 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會根據法則、公式進行正確變形和運算,能根據條件作出正確的圖形,并會用數學語言正確地表述和說明數學結論. 1,2,3,4,6,7,8,11,12,12,14,17,18
綜合與應用 能綜合應用所學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解決一些稍微綜合一點的數學問題(包括實際應用問題). 5,9,10,15,16,19,20
發展要求 能理解數學概念和結論的本質,會選擇有效的方法進行信息分析和加工,能進行獨立思考和有效探究,能創造性地解決數學問題. 21,22
注意:本卷有一道附加題,按5分(百分制)計入總分,若超過滿分值以滿分計算。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方格內.
1.已知,,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 ; . ; . ; . .
2.下列函數中,是偶函數的是( )
. .
. .
3. 下列函數中,值域是的是( )
. .
. .
4.函數的圖象是( )
5.截止到1999年,我國人口約13億.如果今后能將人口年平均增長率控制在1%,那么經過年后,我國人口數大約為( )
.; .; .; ..
6. 設均為非空集合,且滿足.給出下列結論:①一定有;②若,則必有;③ ;④存在的可能.其中正確結論的的個數是( )
. ; . ; . ; . .
7.設,,則等于( )
. . . .
8.已知,則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 )
. . . .
9.已知函數且)與函數且)的圖象有交
點,函數在區間上的最大值為,則在區間上的最小值為( )
. ; . ; . ; . .
10.設函數的集合,平面上點的集合,則在同一坐標系內,中函數的圖象恰好經過中兩個點的函數的個數是( )
. 4; . 6; . 8; . 10.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橫線上.
11. 已知函數,則的值是 .
12. 已知,則 .
13. 設為奇函數,則a的值為 .
14. 已知,,當時,有,則 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
15. 已知集合,,非空集合是這樣一個集合:若中各元素都加2,就變成的一個子集,若中各元素都減2,就變成的一個子集.則滿足上述條件的所有的集合為________________.
16. 里氏震級是由兩位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里克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C.F. Richter)和古登堡(B. Gutenberg)于1935年提出的一種震級標度.里氏震級的計算公式是.其中是被測地震的最大振幅,是“標準地震”的振幅.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一般里氏6級地震給人的震撼已十分強烈.按照里氏震級的計算公式,此次日本東北部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里氏6級地震最大振幅的________倍.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 數學答題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方格內.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請把答案填在橫線上.
11.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3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計算下列各題:
(1)求值:.
(2)化簡: .
18.已知,,
若,求實數的值.
19. 如圖是一塊形狀為直角三角形的鐵皮,兩條直角邊,.
現在要將剪成一個矩形,設,.
(1)試用表示;
(2)問如何截取矩形,才能使剩下
的殘料最少?
20. 已知函數()
(1)若,作出函數的圖象;
(2)設在區間上的最小值為,求的表達式.
21. 已知函數滿足:①定義在上;②當時,;③對于任意的,有.
(1)取一個對數函數,驗證它是否滿足條件②,③;
(2)對于滿足條件①,②,③的一般函數,判斷是否具有奇偶性和單調性,并加以證明.
22.附加題(按滿分5分計入總分,若總分超過滿分值以滿分計算)
如果集合滿足,則稱()為集合的一種分拆.并規定:當且僅當時,()與()為集合的同一種分拆.請計算集合所有不同的分拆種數有多少種?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數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三、解答題:
17. (1)1;(2)
18.略解:,,由
,,或,從而,或,故,或.
又.考慮.當時, ;當或時,,此時由只能有 .此時.
綜上可得:,或.,或.
20.解(1)若,則圖略.
(2)考慮,則().
若時,,在區間上是減函數,所以的最小值
.
若,.
①若,即時,在區間上是增函數,所以的最小值.
②若,即時,的最小值.
③若,即時,在區間上是減函數,所以的最小值
.
綜上得,
(2)這樣的函數是奇函數.
在上是奇函數.
這樣的函數是減函數.
當時,,由條件知,即.
在上是減函數.
座位號[高一]年級 [歷史]試題卷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陳湘龍] 校對人:[張景明人]
導試簡表
本試卷考查要點 校本綱要目標 相關題號
圖表得出歷史信息 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答題要求。 2、3、5、6、7、8、10、11、12、15、16、17、18、21、23、24、25、29、30、35、36、38、39、40、42
基本線索整理 辨別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 1、4、6、9、13、14、19、20、22、32、33、34、41、43
歷史能力提高 客觀敘述歷史事物和概括歷史人物的活動 26、23、27、28、31、34、37、42、43
一、選擇題:(40道題,每題1.5分,共60分)
1.右圖6是北京廣安門橋北的薊城紀念柱。《禮記》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后于薊。”與薊城建立相關的制度是
A.禪讓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2. 觀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規定,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是
A.大哥
B.二哥
C.三哥
D.四哥
3.《史記·楚世家》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八年,伐陸軍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這反映了當時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國爭霸
C.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  D.列國內亂,諸侯兼并
4.在2005年進行的全國l%人口抽樣調查中顯示,我國男女人口比例為106.30︰100。新生兒性別比例失調,這說明重男輕女觀念仍然存在。下列關于這種觀念形成的歷史原因表述中最恰當的是
A.宗法制 B.科舉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廣 D.郡縣制
5.秦始皇對我國歷史作出的最大貢獻是
A.確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皇帝制度
C.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D.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6.下列選項中,通過直接變革宰相制度來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實行分封制 ②西漢設置刺史 ③唐朝實行三省制 ④宋朝設立參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專題學習結束后,幾位同學畫出了“中國封建社會皇權地位演變趨勢示意圖”,與實際情況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8.下列關于中國古代中樞權力體系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漢武帝時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書省起草詔令,直接傳遞給尚書省具體執行
C.明太祖時廢除丞相,設立內閣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
D.清朝雍正帝設置軍機處,專制皇權發展到頂峰
9.下面是某電視專題片中出現的三組鏡頭,分別反映了不同朝代為解決洪水災害,中央政府的運作情況 ①蜀郡洪水為患,丞相與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給皇帝裁決 ②渝州發生洪災,中書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門下省審核后,再交尚書省,尚書省交工部、戶部辦理 ③徐州府爆發洪災,閣臣據皇帝旨意寫成詔書,直送工部、戶部執行賑災據所學知識判斷,上述歷史場景最早出現的朝代分別是
A.秦、唐、元 B.秦、唐、明 C.漢、宋、明 D.秦、元、清
10.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和珅等人都是軍機大臣。這些大臣
A.必須是高級軍事將領出身
B.都是由皇帝親自“欽定”的親重大臣
C.其實際的官職就是丞相(宰相)
D.處理軍政大事有獨立的決策權
11.中英《南京條約》規定中國開放五口作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產紅茶的武夷山;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且臨近富饒的江浙”。英國選擇這些城市作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傾銷鴉片 B.傳播宗教 C.打開市場 D.輸出資本
12.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籌》記載:“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搶劫,予聞鑼聲不絕,即帶水勇應之,……來會者眾數萬,刀斧犁鋤,……將夷兵困在垓心矣。”該記載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爭 B.義和團運動 C.反割臺斗爭 D.反洋教斗爭
13.下列關于《馬關條約》的內容中,哪一項規定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A.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B.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C.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D.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14.在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中,英勇抗擊日軍的愛國人士有
①鄧世昌 ②徐驤 ③丁汝昌 ④劉永福 ⑤丘逢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
15.語匯出現頻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國家政治經濟主題的變化。據統計,以下為1900~1936年各報刊元旦社論出現的高頻率語匯。其中屬于1901年的是
A.北京、義和團、八國聯軍、賠款、“新政”
B.三民主義、民國、南京、孫中山、共和、阿Q
C.新文化、北洋軍閥、實業救國、張騫、仲甫
D.革命、中國共產黨、長征、改造、抗日
16.體現國共合作抗戰的戰役是
A.忻口戰役 B.平型關戰役 C.臺兒莊戰役 D.南京保衛戰
17.“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謠反映了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華僑的大力援助 B.進行了正面戰場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實行了全民族抗戰
18.《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限制袁世凱獨裁的特別規定是
 A.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B.實行責任內閣制
 C.增加副總統權力范圍 D.限定臨時大總統任期
19.下列圖片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兩次歷史性的巨變,對兩次巨變共同點的認識正確的是
孫中山----大總統誓詞 毛澤東----開國大典
A.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新起點 B.改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
C.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
20.下列關于辛亥革命歷史意義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結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C.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D.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
21.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下列事件:①武昌起義爆發 ②孫中山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③清王朝統治的結束 ④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⑤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
A.①③④②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③②⑤
22.“好男當兵上前線,抗日隊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漢,武漢火線扯得寬。哪怕飛機丟炸彈,哪怕四處起狼煙……”(《川江號子·好男當兵上前線》)。這一作品創作的時間最早可能是在
A.1931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39年
23.七七事變成為全國抗日戰爭開始的標志,主要是因為
A. 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B. 中國軍隊首次對日作戰
C. 中國開始了神圣的全民族抗戰 D. 中日民族矛盾開始成主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24. 最符合1938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所戴軍帽的帽徽的是
A B C D
25.下面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幾幅圖片,綜合這幾幅圖片,以下說法最恰當的是
上海守軍抗擊日軍 百團大戰紀念碑 民兵大擺地雷陣 回民支隊在訓練
A.抗日戰爭是一場國際戰爭 B.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始終是抗戰的主要力量
C.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 D.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始終積極組織抗戰
26. 2008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2周年。長征以世上所罕有的艱難險阻鑄就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征。為紀念長征,某旅行社組團從江西出發開展“重走長征路”旅游探險活動。下列長征重要景點參觀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①遵義會議會址 ②瀘定鐵鎖橋 ③瑞金云石山鄉 ④會寧城西關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27. 某學校組織了一個歷史興趣小組,進行有關 “南京大屠殺”真實再現的課題研究,在眾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證據是  
A.當年受害者的控訴材料 B.歷史專著中對“南京大屠殺”的描寫
C.侵華日撰寫的回憶錄 D.屠殺現場遺跡與當時拍的新聞照片
28.右圖是南京總統府一張辦公桌上的臺歷,它用黃銅鑄成,上面的日期是“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為歷史它在此定格成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統治結束
B.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的結束
C.日軍占領南京并進行南京大屠殺
D.抗日戰爭勝利,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舉行
29.下列有關中共不斷成熟的史實的先后排列順序是:
①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
③第一次獨立自足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
④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決定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對派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30.1949年,毛澤東在右圖所示的場景中,莊嚴而
神圣地向全世界宣告:
A.“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B.“政權是從槍桿子中取得的”
C.“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31.“幾個小時前我還是皇家警察,但我現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該警察說這句話的背景是
A.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
B.中英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C.《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頒布
D.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3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對于國民黨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體現此規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邊倒 B.另起爐灶 C.不結盟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3.右圖所示是l954年中國政府代表團步入某次國際會議會場時的情景。這次國際會議旨在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是新中國第一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該會議是
A.華盛頓會議 B.亞非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日內瓦會議
34.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副團長黃華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瀟灑而豪放的大笑。這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的笑聲是因為:
A.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建交 B.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
C.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貿組織 D.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35.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 而不是來吵架的。”為此,他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
A.“一邊倒”方針 B.“求同存異”方針
C.“另起爐灶”方針 D.“對外開放”方針
36.“已有不少人將周恩來喻為日內瓦會議的挽救者,他已贏得了外交舞臺第一流人物的地位”。這樣的評價基于他在日內瓦會議上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說。其演說的宗旨是
A.號召亞非國家采取不結盟政策 B.亞非各國堅持反帝反霸的方針
C.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 D.解決亞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問題
37.“一個對政治毫無興趣的男人,我們不說他是那種‘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當作廢人”。這是古希臘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①他鼓勵公民積極參政 ②雅典民主政治維護全雅典人的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數人的民主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38.對右圖所示法律文獻的表述,正確的是
A.這部法律文獻是由梭倫頒布的
B.它適用于羅馬帝國境內的所有人
C.它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D.它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進入“黃金時代”
39.羅馬法經歷了一個復雜的發展歷程,其中順應帝國龐大疆域的是
A.《十二銅表法》 B.萬民法 C.自然法 D.公民法
40.詩人愛倫坡曾說“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羅馬的最偉大之處在于
A.民主政治的發達       B.法律體系的縝密
C.建筑風格的獨特       D.哲學思想的深奧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37分)
4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6分)
材料一 1937年12月,日本《東京日日新聞》以“紫金山下”為題報道如時下消息: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進行砍殺中國人的比賽,看誰先殺滿100個。后來他倆見面,向井殺了106人,野田殺了105人。但難以確定誰先殺滿100人,難分勝負,于是決定繼續進行比賽,看誰先殺到150人。
材料二
(1)請你為材料一另加一個標題來取代“紫金山下”,并說明理由(2分)
(2)材料二中兩幅圖片分別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2分)
(3)圖2場景的出現對中國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4分)
(4)甲:兩場戰爭,結局截然相反。你認為造成圖1這種場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乙:兩場戰爭,結局截然相反。你認為造成圖2這種場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2.(6分)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革命過程中重要法律成果。請簡述該約法的內容及其在中國近代民主化進程中的作用。
43.(15分)新中國外交50年是波瀾壯闊的50年。在這50年里,新中國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突破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所面臨的被孤立局面,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成為當今維護和平和穩定世界局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這一個過程是非常艱難和曲折的,凝聚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血和努力。
材料一 世界各國不分大小強弱,不論其社會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各國人民的獨立的自主權利是必須得到尊重的。各國人民都應該有選擇其國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權利,不應受到其他國家的干涉。
材料二 如果這些原則能為一切國家所遵守,則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就有了保證,而侵略和干涉內政的威脅和對于侵略和干涉內政的恐懼就將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文件集》第3集
(1)材料二中所說的“這些原則”指什么 (1分)根據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寫出“這些
原則”的內容。(2分)“這些原則”的提出有什么意義 (2分)
材料三
(2)請用一個主題概括這三位中國領導人向美國表明的處理中美關系的最根本原則立場(2
分)概述中美建交的過程。(5分)
材料四 中國恢復在聯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不得不承認:“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反西方集團在美國威望動搖時第一次擊敗了美國。”
——轉摘自光明日報出版社《第二課堂》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的中國恢復在聯大的合法席位“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的?(3分)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中學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年級 [歷史]答題卷
計分欄
題號 選擇題 41題 42題 43題 卷 面 總 分
得分
一.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每題只有唯一正確答案。 請用鉛筆將你認為正確答案的代號涂滿涂黑,否則不給分。)
4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6分)
(1)請你為材料一另加一個標題來取代“紫金山下”,并說明理由(2分)
(2)材料二中兩幅圖片分別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2分)
(3)圖2場景的出現對中國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4分)
(4)甲:兩場戰爭,結局截然相反。你認為造成圖1這種場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4)乙:兩場戰爭,結局截然相反。你認為造成圖2這種場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2.(6分)
內容3分:
意義(3分):
43.(15分)(1)材料二中所說的“這些原則”指什么 (1分)根據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寫出“這些原則”的內容。(2分)“這些原則”的提出有什么意義 (2分)
(2)請用一個主題概括這三位中國領導人向美國表明的處理中美關系的最根本原則立場。(2分)概述中美建交的過程。(5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的中國恢復在聯大的合法席位“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的?(3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歷史]參考答案
42. 內容:主權在民 三權分立 責任內閣 (3分)
意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它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豐碑。(每點1分)
卷面分:3分。
卷面分標準:①答題卷整體保持整潔,無涂抹現象;②答題卡涂寫規范,在規定區
域作答;③字體規范、用字規范,文字書寫工整,無錯別字。
總 統 府
圖2: 1945年9月 南京日本投降
圖1:1895年4月,日本馬關
座位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名山县| 四会市| 无锡市| 荆门市| 上饶县| 高邑县| 濮阳市| 永州市| 安仁县| 寿光市| 虎林市| 通道| 云安县| 泰兴市| 华池县| 宁德市| 拜城县| 溧阳市| 临湘市| 奎屯市| 馆陶县| 周口市| 泸西县| 河东区| 朝阳县| 姜堰市| 延寿县| 新郑市| 罗山县| 吉水县| 安达市| 襄汾县| 昭苏县| 平武县| 星子县| 德令哈市| 济南市| 梓潼县| 青河县| 娄烦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