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市場配置資源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理解市場經濟的含義,市場規則的表現形式等,結合經濟生中的實際事例,能夠初步認識市場配置資源的優缺點,從而做到準確理解市場調節功能。2、過程與方法:通過運用熱點材料啟發、引導學生討論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共同探討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辨證的、全面的看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要使學生樹立起自覺維護市場秩序、遵守市場規則的觀念,樹立學法、懂法、守法觀念、培養學生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個人習慣。教學重點:市場配置資源的優缺點,以及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教學難點:市場如何配置資源及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教學方法:用典型事例進行直觀教學,同時綜合運用比較法、討論法、談話法教學用具:多媒體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體現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整合、理科實驗教學等內容)一、新課導入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正說明了這一點,那么,市場經濟是什么?市場配置資源又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第四單元《面對市場經濟》的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第一框題“市場配置資源”二、講授新課內容1、市場調節(1)資源配置的必要性及手段【環節一:資源需要合理配置】(師):請同學們閱讀P78圖,思考:“僧多粥少”形象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什么矛盾?(學生一起回答)供應和需求的矛盾。人類的需求是多樣的、無限的,但是我國的資源總是有限的,這形成了一對矛盾。(教師)是的,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社會能夠加以利用的資源總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又是無限的,面對以上的矛盾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應該合理配置相對有限的資源。(教師)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有哪些?(學生)計劃和市場(生):計劃和市場。前者靠政府計劃配置,后者靠市場自發配置。(師):好。與此相對應,如果主要靠政府的計劃去配置資源,這種經濟形式我們稱為計劃經濟;那么,如果主要靠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經濟形式,我們稱之為市場經濟。(2)市場如何配置資源及優點【環節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師):對于計劃經濟,同學們較陌生,那么由我簡單介紹一下:建國初期,由于我們生產力水平較落后,物質短缺,為了使生產和生活能夠正常進行,我國采用計劃經濟模式。在生活上,采用的是配給制,一切憑票供應。在生產上,也是一切照計劃行事。試想:這種體制有什么弊端?(生):相互交流并總結:無法及時把握市場信息;難以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效率。(師):因此,盡管在建國初期,計劃經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計劃經濟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的發展,所以,我們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實行了什么經濟模式?(生):市場經濟體制(師):什么是市場經濟?(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師):市場通過什么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生):相互交流,發言并板書演示: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獲利增加→生產規模擴大↑ ↓生產規模縮小←獲利減少←價格下跌←供過于求(師):很好。這個知識點我們在哪學過?(生):……(略)(師):請大家仔細看這張圖,在這里資源是怎么流動的?(生):交流總結:在利益驅動下,隨著價格和供求的變動,從獲利少的部門流向獲利多的部門。(師):很好。請大家再仔細想一想,這種調節的背后,實質上是什么在起作用?(生):價值規律。(師):那么。相對于計劃經濟來說,市場配置資源有哪些優點?(生):交流、總結:較及時、準確地傳遞市場信息,實現資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師):很好,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2、市場秩序【環節三:規范市場秩序】(師):剛才講了市場配置資源是通過價格、供求、競爭來進行的,那么,生產者和經營者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就有可能不擇手段,從而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如:舉例略。因此要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就要怎么辦呢?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這就好比籃球比賽一樣,沒有規則比賽根本無法進行,正如俗話所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同樣的道理,良好的市場秩序也需要市場規則來維護,那市場規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又以哪些形式存在呢?大家根據黑板的提示快速閱讀下書本。生:(以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市場道德規范等形式,對市場的方方面面做出規定。市場規則: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市場交易規則)教師引導:三規則中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是哪方面呢?(市場交易規則)你希望市場交易雙方應遵循什么原則呢 學生活動: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守信原則。(1)市場規則的形式、內容(2)如何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教師引導:有了市場規則就能有良好的市場秩序嗎?(最根本的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誠信)觀看視頻(喪失的誠信)思考:1、《喪失的信用》揭露了市場活動中的什么行為?這種行為會帶來什么危害?2、根據這個視頻,談談如何要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學生討論:略教師總結1、《喪失的信用》揭露了市場活動中的什么行為?這種行為會帶來什么危害?這是坑蒙拐騙、誠信缺失行為。誠信缺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坑蒙拐騙盛行,進而導致投資不足、交易萎縮、經濟衰退。2、根據這個視頻,談談如何要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1)國家:① 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②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2)企業和個人(經濟活動參與者):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證經濟活動合法,又要依法維護權益;要樹立誠信觀念,遵守市場道德,逐步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風尚。結論: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又是信用經濟教師活動:面對誠信,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怎么做?(突出強調學生高考應重視誠信,大學生畢業后應誠信還貸。)教師活動:誠信是財富,是做人的起碼要求,是社會進步的道德底線。讓我們用真心呼 喚誠信,重視誠信,讓社會充滿誠信!三、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市場經濟的有關知識,知道了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的經濟,以及市場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這對于我們在經濟生活中正確地理解和認識市場經濟及其調節作用,做到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將有重大指導作用。四、作業布置結合本課所學知識,收集一則反映誠信缺失問題的案例,寫一份分析報告。提示:(1)收集現實材料(2)分析其原因(3)政府或有關部門的處理情況(4)合理化建議五、板書設計六、教學反思市場配置資源資源配置的必要性及方式市場調節市場經濟的含義市場如何配置資源市場調節的優點市場秩序市場規則的形式及內容如何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