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火車波爾卡人音版1年級下冊第5單元第1課聽一聽音樂中誰來了?它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嗚轟隆咔嚓咔嚓思考:火車三種聲音分別配上那種節奏呢?X-|X-|XX|XX|XXXX|XXXX|嗚-|嗚-|轟隆|轟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1、這首樂曲是二拍子還是三拍子呢?2、這首樂曲的速度怎么樣?情緒如何?初聽并思考:二拍子速度:快情緒:活潑、歡快……音樂火車之旅啟程啦!聆聽并思考:小火車是不是出發了?你是怎么聽出來的?出發了樂曲的速度越來越快1、一起模仿小火車的聲音和動作。2、讓我們班的小火車開起來思考:第一段旅程-A段1、小火車越來越近,你會怎么做呢?打招呼2、聆聽,并數一數小火車跟我們打了幾次招呼?5次聽音樂,完整表演第一段旅程第一段旅程-A段聆聽并思考:1、這部分的情緒如何?2、跟音樂劃一劃感受一下吧。情緒歡快活潑第二段旅程-B段1、音樂這一部分的小火車又帶我們到了哪兒?再次聆聽并思考:第二段旅程-B段山坡2、用小手一起來劃一劃吧完整表現第二段旅程第三段旅程聆聽并思考:這部分音樂重復了前面聆聽的哪一部分的音樂?有變化嗎?重復了A段的音樂,結尾處不同A’完整表演樂曲A樂段和火車打招呼A’樂段再次和火車打招呼B樂段波爾卡(Polka)一種捷克民間舞蹈,起源于波希米亞的一種快速適中的二拍子舞曲。這種舞蹈的舞曲也稱作波爾卡。愛德華·施特勞斯于1835年出生在維也納,是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的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在這個音樂世家里耳濡目染,從小就喜愛上音樂,是一個多產的作曲家,有近三百首音樂作品,1916年逝世于維也納,終年81歲。作曲家介紹拓展欣賞:謝謝指正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火車波爾卡》課題《火車波爾卡》課型欣賞課教材分析在本課的音樂作品中感受火車波爾卡。讓孩子們在游戲終了解社會,學會生活,在游戲中成長。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們有了解音(?http:?/??/?www.21cnjy.com?)樂情緒的能力。學會簡單的節奏,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節奏編排,表演欲望強,能夠跟著音樂表現不同的動作。關注學生為主體的參與性,激發他們對于火車的探索。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音樂所表現的火車形象,體驗樂曲歡快明朗的情緒。2)豐富孩子們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對于生活中火車的探究。【過程與方法】1)采用聽、畫、演等方式感受波爾卡舞曲的節奏特點。2)通過表演感受樂曲風格。【知識與技能】記憶樂曲主題旋律,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和樂曲結構。2)參與樂曲各個主題樂段的表演。教學重點1)聆聽樂曲火車的形象,體驗音樂輕快、活潑的情緒。2)辨樂曲主題部分,體驗波爾卡舞曲的節奏性特點。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教學難點能用表演參與各段的學習之中。教學策略問題引導探究法、游戲法。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入【模仿】從老師給出的圖里思考模仿火車的聲音【闖關游戲】為火車的聲音配上合適的節奏【引導】這學期中已經學習了哪些節奏?【引導】用合適的節奏配上火車的聲音!【出示課題】火車波爾卡【回答】嗚,轟隆,咔嚓咔嚓【思考】已經學習的節奏有哪些?【回答】X-|X-|XX|XX|XXXX|XXXX|嗚-|嗚-|轟隆|轟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l運用游戲的方法導入新課,讓低年級的學生更直觀的從生活中找出音樂元素。二、進入新課三創編1.初聽樂曲【設問】1、這首樂曲是二拍子還是三拍子呢?2、這首樂曲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A段旋律1:【設問】小火車是不是出發了?你是怎么聽出來的?【模仿】隨著A段旋律一起模仿火車出發的動作。【游戲】請各個大組分別開火車,跟著A段主題1一起游戲旋律2:【設問】火車越來越靠近我們的時候,你會怎么做?【聆聽】火車跟老師打了幾次招呼,感受旋律2號的樂句【表演】請同學們也跟小火車打招呼把!【講評】剛才聆聽的是樂曲的A段【表演】完整表演A段,加深學生對旋律的印象!B段【設問】1、小火車帶我們去了哪里?2、你發現了幾處跳躍的音符?旋律1:【聆聽】跟著動畫一起畫出旋律線【表演】在最跳躍的地方可以坐直看音樂會旋律2:【聆聽】小火車又到了哪里?一共翻過了幾個山坡【表演】用身體表現上山和下山的旋律起伏。【講評】剛才聆聽的是樂曲的B段【畫旋律線】完整的把B段的旋律線畫出來A’段【聆聽】聆聽這一個段落和哪個段落比較相似?【設問】他們有什么不同?【表演】完整表演A’段,加深學生對旋律的印象!完整聆聽:【完整表演】用剛才每段旋律不同的音樂要素,完整表演全曲。【聆聽】觀賞音樂會版本的《火車波爾卡》視頻。【介紹作曲家】愛德華·施特勞斯是奧地利作曲(?http:?/??/?www.21cnjy.com?)家老約翰·施特勞斯的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在這個音樂世家里耳濡目染,從小就喜愛上音樂,是一個多產的作曲家,有近三百首音樂作品。【介紹小知識】波爾卡(Polka)一種捷克民間舞蹈,起源于波希米亞的一種快速適中的二拍子舞曲。這種舞蹈的舞曲也稱作波爾卡。【回答】二拍子;歡快、活潑【回答】開頭處越來越快【模仿】用火車啟程的動作表現A段的主題1。并且用開火車的游戲感受主題1.【回答】和它打招呼【回答】打了5次招呼。【表演】跟隨主題2進行表演。【表演】完整表演A段【聆聽、回答】山坡,來到一些高高低低的地方【聆聽、回答】4處【感受】音樂情緒優美、抒情。【表演】用身體起伏感受音樂。【聆聽、回答】山坡,4個【表演】用身體起伏感受音樂。【表演】跟老師畫出B段的旋律線【思考】和A段更相似【聆聽、回答】在結尾處不同,尾聲。【表演】完整表演A’段聆聽、哼唱、器樂伴奏相結合的方式,分段聆聽《森林的歌聲》。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音樂的內涵。將聲音的元素讓學生自己通過表演表現出來,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將抽象的音樂簡單化;而且可以提高學習興趣,體會成功的喜悅。B段用旋律線的方式表現,直觀的感受音符的起伏,更好的掌握樂曲內容。通過學生自己對于音樂的聆聽,感受段落之間的聯系和不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1.火車波爾卡.mp3 1年級下冊第5單元第1課《火車波爾卡》 教案.doc 1年級下冊第5單元第1課《火車波爾卡》 課件.pptx boerka1.mp4 火車波爾卡-引子.mp3 火車波爾卡.rmvb 火車波爾卡1.mp3 火車波爾卡2.mp3 火車波爾卡3.mp3 純音樂 - 火車聲音樂.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