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東省梁山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試題 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東省梁山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試題 全科

資源簡介

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每道小題可能有一個正確選項,也可能有多個正確選項,多選或者錯選、不選不給分,少選給一半分,每題4分,共48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線圈中磁通量變化得越快,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越大
B.線圈中磁通量變化越大,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一定越大
C.線圈處在磁場越強的位置,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一定越大
D.線圈中的磁通量越大,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一定越大
2.下列關于簡諧運動和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簡諧運動的平衡位置一定是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的位置。
B.橫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由波源本身的性質決定。
C.“聞其聲而不見其人”說明:聲音能發生衍射現象,光不能發生衍射現象。
D.當聲波從空氣進入水中時,聲波的頻率不變,波長變長。
3.遠距離輸送交流電都采用高壓輸電.我國正在研究用比330千伏高得多的電壓進行輸電.采用高壓輸電的優點是( )
A.可節省輸電線的材料 B.可根據需要調節交流電的頻率
C.可減少輸電線上的能量損失 D.可加快輸電的速度
4.如圖所示的器材可用來研究電磁感應現象及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但給出的實物圖中連接并不完整,請你試著連成完整的實驗電路基礎上回答:若將線圈L1插入線圈L2中,合上開關S,能使線圈L2中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線圈L1中原磁場方向相同的實驗操作是( )
A.插入鐵芯F B.拔出線圈L1
C.使變阻器阻值R變大 D.斷開開關S
5. 擺長為l的單擺做簡諧運動,若從某時刻開始計時(取t=0),當振動至t= 時,擺球具有負向最大速度,則單擺的振動圖象是圖中的 (   )
6.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S1和S2是兩個相同的小燈泡,L是一個自感系數相當大的線圈,其直流電阻值與R相等.在電鍵K接通和斷開時,燈泡S1和S2亮暗的順序是( )
A.接通時,S1先達到最亮,斷開時,S1后暗
B.接通時,S2先達到最亮,斷開時,S2后暗
C.接通時,S1先達到最亮,斷開時,S1先暗
D.接通時,S2先達到最亮,斷開時,S2先暗
7. 如圖所示為兩分子系統的勢能Ep與兩分子間距離r的關系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當r等于r2時,分子間的作用力為零
B.當r小于r1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斥力
C.當r大于r1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
D.在r由r1變到r2的過程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做正功
8.如圖(甲)所示,為電熱毯的電路圖,電熱絲接在u=311sin 100πt V的電源上,電熱毯被加熱到一定溫度后,通過裝置P使輸入電壓變為圖(乙)所示的波形,從而進入保溫狀態,電熱絲電阻保持不變,此時交流電壓表的讀數是( )
A.110 V B.156 V C.220 V D.311 V
9.閉合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 )
A.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成正比
B.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量成正比
C.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變化率成正比
D.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快慢有關,跟磁通量的變化量無關
10.對于一定量的理想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氣體的壓強和體積都不變,其內能也一定不變
B.若氣體的內能不變,其狀態也一定不變
C.若氣體的溫度隨時間不斷升高,其壓強也一定不斷增大
D.當氣體溫度升高時,氣體的內能一定增大
11.一列簡諧橫波向右傳播,波速為v,沿波傳播方向上有相距為L的P、Q兩質點,如圖所示。某時刻P、Q兩質點都處于平衡位置,且P、Q間僅有一個波峰。經過時間t,Q質點第一次運動到波谷。則t的可能值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12.一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規定向里的方向為正,在磁場中有一細金屬圓環,線圈位于紙面內,如圖甲所示.現令磁感應強度值B隨時間t變化,先按圖乙所示的0a圖線變化,后來又按bc和cd變化,令E1、E2、E3分別表示這三段變化過程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I1、I2、I3分別表示對應的感應電流( )
A.E1>E2,I1沿逆時針方向,I2沿順時針方向
B.E1C.E1D.E2=E3,I2沿順時針方向,I3沿順時針方向
二、.實驗題(共12分)
13. (8分)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的實驗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每104 mL溶液中有純油酸5 mL。用注射器測得1 mL上述溶液有液滴50滴。把1滴該溶液滴入盛水的淺盤里,待穩定后,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描出油膜輪廓,再將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其形狀如圖所示,坐標紙中正方形小方格的邊長為1 cm。則:
(1)油膜的面積約為________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根據上述數據,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d=__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數字)。
14. (4分)如圖(甲)所示是一種測量血壓的壓力傳感器在工作時的示意圖.薄金屬片P固定有4個電阻R1、R2、R3、R4[如圖(乙)所示,4個電阻的形狀會跟著薄金屬片受壓而變化,左邊是它的側面圖],這4個電阻連接成電路如圖(丙)所示,它為什么能測量血壓?其工作原理是:當O點加一個壓力F后薄金屬片P發生形變,這時4個電阻也隨之發生形變,形變能使各電阻大小發生變化,使A點與B點之間產生電勢差。血壓越高,壓力越大,金屬片形變越顯著,電阻變化越大,因此電壓表的示數越大,于是就可根據電壓表的示數大小測量血壓的高低了。請分析各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開始時金屬片中央O點未加任何壓力,欲使電壓表無示數,這4個電阻之間的關系應滿足______________.
(2)當O點加一個壓力F后發生形變,這時4個電阻也隨之發生形變,形變后各電阻大小如何變化?R1、R4 ____________; R2、R3____________.(選填“變小”或“不變”或 “變大”)
(3)電阻變化后,電路的A、B兩點哪點電勢高?____________.
三、計算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40分)
15. (8分)如圖甲所示,不計電阻的平行金屬導軌與水平夾角37°放置,導軌間距為L=1 m,上端接有電阻R=3 Ω,虛線OO′ 下方是垂直于導軌平面的勻強磁場.現將質量m=0.1 kg、電阻r=1 Ω的金屬桿ab從OO′上方某處垂直導軌由靜止釋放,桿下滑過程中始終與導軌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觸,桿下滑過程中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取g=10 m/s2)
求:(1)磁感應強度B;
(2)桿在磁場中下滑0.1s過程中電阻R產生的熱量.
16.(12分)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的匝數n1=1 100匝,副線圈的匝數n2=110匝,R0、R1、R2均為定值電阻,且R0=2Ω、R1是標有“20V 10W”的小燈泡,原線圈接
u=311sin(314t)(V)的交流電源.當開關S閉合時,小燈泡R1恰好正常發光。
求:(1)定值電阻R2的阻值;
(2)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
(3)S斷開后,假設小燈泡R1不會被燒壞,且可認為其電阻不變,則電壓表的示數為多少?
17. (10分)學校有一臺應急備用發電機,內阻為r=1Ω,升壓變壓器匝數比為1∶4,降壓變壓器的匝數比為4∶1,輸電線的總電阻為R=4Ω,全校22個教室,每個教室用“220V,40W”的燈6盞,要求所有燈都正常發光,求:
⑴發電機的輸出功率多大?
⑵發電機的電動勢多大?
⑶輸電線上損耗的電功率多大?
18. (10分)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歷了溫度緩慢升高的變化,如圖甲、乙所示,p-T和V-T圖各記錄了其部分變化過程,試求:
(1)溫度為600 K時氣體的壓強.
(2)在p-T圖象上將溫度從400 K升 高到600 K的變化過程補充完整.
參考答案:
1.A 2. D 3.AC 4. BCD 5.C 6. A 7. C 8. B 9. CD 10. AD 11. D 12.BD
13.(1)84—85 cm2  (2)1×10-7cm =
14. (1) R1R4=R2R3 (2) R1、R4變大;R2、R3_變小 (3)A點電勢高
15.(8分)解析:(1)有圖乙得
0.1s前,mgsinθ-f=ma
0.1s后勻速運動,mgsinθ-f-FA=0 ,FA=BIL= 得B=2T
(2)磁場中下滑0.1 s過程中,電流恒定I==0.25A, QR=I2Rt=3/160J
{或由x=vt=0,05m,下落高度h=xsinθ=0.03m,QR=3/4(mgh-fx)=3/160J}
16.(1)(6分) 副線圈中電流 燈中
(2)(3分)S閉合時,
(3)(3分)S斷開后,燈
17.⑴所有燈都正常工作的總功率為22×6×40=5280W,用電器總電流為A,輸電線上的電流A,降壓變壓器上:U2=4U2/=880V,輸電線上的電壓損失為:Ur=IRR=24V ,因此升壓變壓器的輸出電壓為U1/=UR+U2=904V,輸入電壓為U1=U1//4=226V,輸入電流為I1=4I1/=24A,所以發電機輸出功率為P出=U1I1=5424W
⑵發電機的電動勢E=U1+I1r=250V
⑶輸電線上損耗的電功率PR=IR2R=144W
18.(1) p1=1.0×105 Pa,V1=2.5 m3,T1=400 K
V2=3 m3,T2=600 K (1分)
由理想氣體方程:= (4分)
得:p2==1.25×105 Pa (1分)
(2)見解析圖 (4分)
t/s
B
B0
0
a
-B0
1 3 5 7 9
b
c
d

順時針

0 0.1 0.2 0.3 t/s
0 .5
v/(m.s-1)


O
O’
R1
~
R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政治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 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計60分。) 
1.2011年10月18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指出:“必須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之所以強調要發揮市場對于文化資源的積極作用而不是基礎作用,這是因為( )
A.文化包含了意識形態的性質的部分 B.市場對文化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C.文化具有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 D.文化產業的發展應把經濟效益擺在首位
2.中山裝和旗袍作為中國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禮服,離我們的生活雖然有點遙遠,但其文化的密碼卻在現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來,比如人權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復興精神,同時也承載著一種文化、一種禮儀、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這說明( )
①文化發展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③繼承是發展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具有傳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下列選項中屬于《文化生活》中所講的文化的是( )
①新海高中舉辦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 ②絢麗多彩的雨后彩虹
③發射神舟八號飛船 ④參加黨的十八大選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2012年1月30日,“中國文化年”活動在德國柏林隆重開幕。文化年以音樂、戲劇、文學、電影、展覽、對話等形式介紹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活動共分為12大項,約500余場,覆蓋德國各大主要城市。這有利于( )
①中德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鑒 ②增強各國人民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
③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國際影響力 ④使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
5.“長亭處,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是近代文人李叔同(弘一法師)創作的《送別》里的歌詞,其實《送別》的曲子原是美國歌曲作者奧德威所作,日本歌曲作者也曾根據它的旋律填寫了歌曲《旅愁》,上述材料表明 ( )
A.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逐漸趨同
B.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D.藝術家對中華文化有強烈的歸屬感
6.對右邊漫畫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只有拋棄傳統文化,才能推動個人和社會進步
②對待傳統文化應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③實現文化創新要擺脫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縛
④社會實踐的需要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7.文化交流與融合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選項能體現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是( )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②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
③孤芳獨美,不如集眾芳以為美
④己所欲,盡施于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皮影戲又稱“燈影戲”,這門比京劇還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藝術,融繪畫、刻紙、說唱、戲曲于一體,被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化石”。這表明 ( )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②包容性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④傳統文藝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9.碘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式的補碘會使有些人適得其反。從2011年開始,作為非缺碘地區的寧波市場增售無碘鹽,市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調節攝碘量。材料體現主要的哲理是( )
①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②做事情要突出重點 ③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④必須從實際出發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針對全球已改變暖趨勢的論調,專家指出,去年入冬以來世界各地頻發的極寒天氣,是地球變暖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氣候變暖的長期趨勢沒有本質變化,這一判斷是從一個較長時間尺度上得出的。這告訴我們認識事物必須( )
①透過現象把握事物內在的本質聯系 ②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認識 ③尊重專家權威得出的現成結論 ④認識不斷接受變化發展的實踐的檢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新世紀以來9個中央1號文件連續鎖定“三農”。過去一直提“支農”,后來提“支農惠農”,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科學地表述為“強農惠農”,今年一號文件又提升到“強農惠農富農”。這說明中央對“三農”問題的認識( )
①是不斷克服謬誤,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復過程 ②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 ③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④是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實性改造活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德國魯爾區通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改造促進產業轉型獲得成功,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變成了一個旅游型城市。該地將廢棄的礦井和煉鋼廠改造成博物館,將廢棄的煤渣山改造成室內滑雪場,利用廢棄的煤氣罐、礦井等開發出了別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路線。該地的成功在于( )
①發揮正確意識的能動作用 ,促進事物的發展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系 ③樹立創新意識,改變了物質存在的根本屬性 ④拓寬思維空間,摒棄已有思想觀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1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2年與2011年一樣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但這并不意味著將2011年的財政政策“全盤復制”到2012年。這是因為
①事物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②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 ③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矛盾 ④事物的發展是對舊事物全盤否定的過程(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4.面對發展現代農業對科技的強烈需求,大學生們紛紛走出校園,他們不僅帶著科技下鄉,也帶著課題下鄉,在幫助農民致富的同時,大學生所學知識也找到了用武之地,自身也增長了才干。這表明( )
①實踐經驗的價值極為珍貴,理論知識往往是不可靠的 ②理論知識只有與群眾實踐相結合,才能轉化為現實的力量 ③沒有科學理論指導的實踐不可能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④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積極投身社會實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網絡語、網絡熱詞是不斷更新的。“HOLD住、喬布斯、高鐵、地溝油、校車、郭美美、傷不起、PM2.5、謠鹽、占領華爾街”是2011互聯網“十大熱詞”。“限”成為2011年度漢字,折射出大眾2011年心中最敏感的心事。大到樓市“限”購、“限”價、汽車“限”號、“限”行、小到電視“限”播、“限”娛、“限”廣。這些詞語在2011年的流行表明( )
①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②人們的價值選擇應以價值判斷為前提 ③主觀認識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 ④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1年11月,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交會對接后重返地球。回答16—17題。
16.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針對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關鍵性技術問題展開集中攻關。本次成功對接成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二階段的重要一步,為后期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表明,我國的航天工作者( )
①把握了矛盾主要方面,揭示了事物的性質
②注重量的積累,為質變準備必要前提條件
③集中優勢力量解決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
④把握固有聯系,努力避免主觀臆造性聯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發出這樣的感慨:“成功是差一點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點成功”。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精益求精。努力促成事物發展,走向成功
②劃清界限,認識把握成功和失敗的本質區別
③求真務實,把革命熱情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④揭示共性,尋找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共同之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當被問及中國是否援助歐洲,溫家寶總理表態中國愿意擴大對歐洲的投資,但希望歐洲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對此,西方媒體有的認為中國是在“友善勒索”,也有認為“尋求回報天經地義”,還有認為中國只是一個“投資者”。這體現了( )
A.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
B.價值選擇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C.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
D.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
19.廣大新聞工作者響應中央號召,積極走鄉村、進社區、到廠礦,體察國情民情、反映火熱生活。集中推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報道,新聞報道更為清新務實。這一做法的哲學依據是( )
A.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
B.社會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C.新聞報道引導和決定社會發展變化
D.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存的如實反映
20.本輪選舉是建國以來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自1953年以來,中國農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經歷了從8:1到4:1,再到如今1:1的嬗變。這說明( )
A.社會的經濟基礎是由政治上層建筑決定的
B.民主政治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C.成功的民主實踐具有創造性,能夠變革未來
D.變革社會關系的民主實踐是歷史的發展著的
21.李清照用“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表達對項羽寧死不屈的崇敬,反諷南宋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而毛澤東則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提醒全軍指戰員占領南京后不可學貪圖虛名、放縱敵人而致失敗的楚霸王。對項羽的不同評價,是因為( )
A.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B.認識的角度不同,價值判斷也不同
C.評價歷史人物應堅持一分為二
D.價值判斷具有階級性和社會歷史性
22.有成就的科學家大多一生經歷過各種挫折與失落,但他們那無所畏懼、敢于承擔的個性讓他們一直努力實踐著自己的價值觀,總能為他們的離奇想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說明( )
①實現人生價值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②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 ③社會要更加注重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④只有追求個性發展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當代雷鋒傳人”郭明義、“板凳媽媽”許月華、“索道醫生”鄧前堆、 “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女孩”孟佩杰等全國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廣為傳頌,他們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充分發揮了道德模范的榜樣引領作用。這啟示我們( )
A.價值觀對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實現具有決定作用
B.人們的價值觀念會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變化
C.人生價值不能用榮譽衡量,但要通過榮譽來體現
D.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奉獻中實現價值
24.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人口達到70億,人口問題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各國政府從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情出發,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或抑制生育、或鼓勵生育,或經歷由抑制生育到鼓勵生育政策的轉變。這說明( )
①矛盾特殊性通過普遍性得以體現②主客觀要做到具體地歷史地統一
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④價值判斷和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一位文藝評論者說:現代農業可以搞無土栽培、工廠化生產,但藝術創作如果也搞無土栽培、工廠化生產,就不可能產生鮮活、富有生機的作品。這段話說明( )
①藝術創作必須源于社會實踐 ②藝術創作有其自身的規律
③藝術作品與現實生活亦步亦趨 ④藝術作品必須服務于實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是( )
A.樹立共同理想 B.培育和弘揚時代精神
C.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D.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27.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是( )
A.培育“四有新人” B.思想道德建設 C.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D.三個面向
28.2012年為雙閏年,長達384天的農歷龍年包含了兩個立春日。民間素有:“兩頭春,宜嫁娶”的習俗,所以選擇在今年結婚的新人特別多,帶旺了各地的婚慶市場。
由此可見( )
傳統習俗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B.對待傳統習俗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C.傳統習俗是維系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
D.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影響
29.2011年9月,中央電視臺舉辦了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典禮。郭明義等54名全國道德模范身上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閃爍著新時代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光芒。這體現了( )
①道德總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賦予新的內涵
②全體社會成員都要自覺選擇道德模范的最高價值取向
③不同時期的道德模范總是帶著不同時代的印記
④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英國哲學家洛克認為:“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輔助品,學問只能作為輔佐品德之用。對于心地良好的人來說,學問對于德行與智慧都有幫助;對于心地不是良好的人來說,學問就會使他們變得更壞。”這說明( )
A.必須重視現實生活中的道德沖突
B.必須尊重他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
C.必須堅持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的統一
D.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統一
二、簡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40分。請運用所學知識對所提問題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和說明。
31.文化涉及人們的情感記憶,思維習慣、精神感悟,涉及人們的歷史認知、觀念認同、理想追求。文化建設與生活息息相關,文化建設離不開實踐。文化建設與蓋大樓、修高速公路不一樣。歷史上有影響的文化經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師,都是在人類文化長期積淀和接力推進中問世和誕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現的,文化建設必須持之以恒,不斷努力。推進文化建設,既要有信心,又要看到其復雜性和各種困難。
結合材料,運用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們應當如何進行文化建設?(12分)
32.2012年3月5日是第50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學習”49周年。全國各地掀起學雷鋒熱潮,用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但有人認為,在新中國建國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雷鋒只是特殊時代的特殊人物。言下之意,似乎雷鋒精神只是一個過時的道德標桿。然而現實之中,那些“感動中國”的人們,那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人們,那些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人們,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王伯祥、郭明義等改革開放時代涌現的模范人物,他們雖不是“雷鋒”,但誰能否認他們是雷鋒精神最好的繼承者和闡釋者。
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你對“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體現,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有人卻說雷鋒精神過時了”的認識。(10分)
33. 始于春秋時期的清明節至今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掃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這種中國特有的習俗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而逐漸演變。近年來,修墳塋、燒紙錢、放鞭炮等傳統的祭掃形式逐漸被新的祭奠方式所取代,植樹、送花、網上留言、緬懷先烈等文明和科學的祭拜方式漸成時尚,共青團中央也發起了“清明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民族魂”活動,綠色、文明、感恩的清明節讓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1)清明祭奠方式及其演變體現了什么道理?(6分)
(2)根據清明祭奠方式的演變,你認為如何才能更好地繼承民族傳統文化?(6分)
(3)試從文化多樣性和文化繼承性角度說明保護民族傳統節日的理由。(6分)
參考答案:
1-5 ADBBC 6-10 CDBDC 11-15 BAADB 16-20 BACBD 21-25 DADDA 26-30CBDCC
31.(12分)①聯系具有普遍性,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文化建設與人的精神生活相關,文化建設離不開實踐。必須在實踐中不斷促進文化的發展。(3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文化建設有其特殊性,文化建設必須探索和研究文化發展的特殊規律(3分)
③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量的積累。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重視量的積累,持之以恒。(3分)
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對文化建設既要有信心,又要看到長期性艱巨性,堅持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3分)
32.①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3分)
②民族精神也要隨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雷鋒精神就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民族精神增添的新的時代內容。(1分)新時期弘揚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有利于提升中華民族的綜合素質、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為中華民族強基固本。(2分)
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雷鋒精神是統一的,不應該把兩者對立起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應該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與時俱進,繼續豐富和發展包括雷鋒精神在內的民族精神。(1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汲取外來的優秀文化,把民族精神與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相結合,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2分)
④新時期,雷鋒精神沒有過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雷鋒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1分)
33.(1)①清明節作為中國特有的習俗至今已沿襲了二千多年,體現了傳統文化具有歷史繼承性和鮮明民族性;(2分)
②清明祭奠方式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逐漸演變,體現了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4分)
①傳統的祭奠方式被文明、科學的文化所取代,說明繼承民族傳統文化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又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體現時代精神;(3分)
②清明習俗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而演變,說明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必須立足社會實踐,適應實踐需要和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3分)
①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或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和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這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考生若回答“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或“民族文化是歷史發展和人民智慧的結晶”,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作用,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可得2分);
②傳統文化具有歷史繼承性,文化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保護民族節日才能繁榮民族文化,為民族生存和發展奠定精神根基。(3分)
阻礙我們進步的并非是未知
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試題
一.基礎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且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喟(kuì)然長嘆 舉一返三 暴虎馮(pínɡ)河 禍起蕭墻
B.屏(pínɡ)氣凝神 發奮忘食 簞食(sì)瓢飲 循循善誘
C.粢盛(chéng)既潔 禮崩樂壞 斐(fěi)然成章 文質彬彬
D.色厲內荏(rěn) 耰而不輟 曲肱(hónɡ)而枕 殺身成仁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凝咽 尋覓 杳無音信 前合后偃
B.喟然 料峭 精思傅會 羌管弄晴
C.藩屬 珠磯 玉簪螺髻 獻愁供恨
D.故壘 簫鼓 拾人牙惠 舞榭歌臺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雖說他是文化人,可他對茶的了解的確不敢恭維,在他眼里茶只是下里巴人用以解渴的東西。
B.出身于東漢后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紹,由于為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關鍵時刻往往引而不發,故不能成 就大業。
C.高考提前一個月進行,使莘莘學子從七月流火的最炎熱的日子里解脫出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廣大考生的關懷。
D.有許多人,“下車伊始”,就哇喇哇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地發議論,提意見,這也批評,那也指責,其實這種人十個有十個要失敗。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去年南充市提出“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是富有挑戰性和創新性的戰略選擇,這將能給市民帶來更多福利,能擴展南充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B.現在高中學生不喜歡閱讀世界名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學生認為閱讀名著不能增加高考語文得分的錯誤思想所致。
C.戲劇是一種在舞臺上表演的綜合藝術,它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生活。
D.赴索馬里海域執行任務的中國海軍的三艘軍艦和幾十名特種兵,將進行登艦檢查、與海盜火力對抗、保障相關海域通行安全等活動。
5.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
A.秦人憙,秦軍解,因大破之
B.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
C.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
D.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
6.下列句子中,沒有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 )
A.先入關者王之
B.會項伯欲活張良
C.沛公從百余騎
D.因襲攻武關,破之
二、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基因并非命運
王小莜
  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的個性、性格、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但基因的活性和功能又反過來受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的調節。先天和后天兩種因素是相輔相成的,而后天的因素不僅是人的行為,就連環境也對基因的開啟和表達有相當大的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整體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如較健康的飲食和更多的鍛煉不僅能產生更好的體形,而且能導致其基因的開啟和巨大的改變。在一項小型研究中,美國加利福尼亞索薩利托的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加利福尼亞大學臨床醫學教授迪恩·奧尼希博士等研究人員追蹤調查了30名確診為有低度危險的前列腺癌癥病人,這些病人因個人原因拒絕如外科手術、放射治療或激素治療等常規醫療。
  但是,這些人經歷了3個月的主要生活方式的改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健康得到改善。  研究人員還獲得了意外的發現。
  這些人的500多個基因發生了改變,其中有48個防止疾病的基因開啟,而有453個與疾病有關的基因關閉。最讓人高興的是,在大量的促發疾病的基因,包括涉及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基因關閉的同時,一些預防疾病的基因的活性得到了增強。這一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奧尼希研究小組并非初次得出這樣的研究結果。在早前的一項對93名早期前列腺癌病人的研究中,他們就發現,如果讓病人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有重大改變,則可能阻止癌癥的發展,甚至逆轉病情。
   不過,也有研究人員認為,奧尼希等人的研究還沒有真正證明是否基因的開啟閉合和改變實際上阻止了腫瘤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
  不過,奧尼希等人給予公眾的建議是,從小處著手來改變生活方式,有望達到集腋成裘的效果。一是進行小量而逐步增加的生活方式改變,如每天步行2000步,少吃100卡路里的食物日積月累,這種少量的變化就會成為有意義的生活方式的改變。
  研究人員還發現,環境對基因的影響同樣是巨大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基因學家最近對46位基因結構相似但居住在不同地方(海濱城市、沙漠和山區)的柏柏爾族摩洛哥人血液中的白細胞基因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這些人由于居住環境的不同而有三分之一的基因表達產生了差異。
 同一個基因可能在城市中會有所表現,但在農村環境中就不會表現出來。因此在分析基因與疾病的關系時,必須考慮環境的影響。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結果并非是首次說明環境對基因的影響。2007年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長期孤獨的生活方式也會對白細胞的基因表現造成影響,不過這種影響只限于免疫體系。孤獨會影響人類的生物本能,甚至影響到人類最基本的基因活動。
把以上研究結果結合起來,就會得出環境的確可以影響基因的表達并體現為健康和疾病的種種外在現象的結論。
如果再考慮生活方式,就足以證明,人的命運并非完全由基因結構決定。換句話說,基因、行為和環境是相輔相成的。
7.下列內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人的個性、性格、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B.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這些后天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基因的活性和功能。
C.環境也是一種后天因素,對基因的開啟和表達影響也是相當大的。
D.人的命運北非完全由基因結構決定,先天和后天的因素是相輔相成的。
8.下列表述屬于奧尼爾研究內容的一項是
A.通過對因個人原因拒絕常規醫療的病人的研究,證明了生活方式的改變實際上阻止了腫瘤的進一步發展 ,甚至使病情發生了逆轉。
B.對93名早期前列腺癌病人的研究中,他們就發現在大量的促發疾病的基因關閉的同時,一些預防疾病的基因的活性得到了增強。
C.對柏柏爾族摩洛哥人的基因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同一個基因可能在城市中會有所表現,但在農村環境中就不會表現出來。
D.長期孤獨的生活方式也會對白細胞的基因表現造成影響,不過這種影響只限于免疫體系。
9.根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奧尼爾研究為治療癌癥找到了一條新途徑,癌癥治療完全可以通過改變病人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阻止癌癥的發展。
B.針對現代人們的亞健康狀況,每個人都應該注意起來,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來找回應有的健康。
C.從小處著手,小量而逐步增加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對人體健康才是有效果的。對疾病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D.排除孤獨,走出封閉狀態,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自身獲得健康增強疾病抵抗力的有益選擇。
三、文言文閱讀(共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年,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
歲余,匈奴每來,出戰。出戰,戰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復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復強起使將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許之。
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年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愿一戰。于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佯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陣,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余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后十余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齊將顏聚,遂滅趙。
(選自《史記》,有刪節)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常居代雁門,備匈奴      備:防御
B.趙王讓李牧 讓:責備
C.王必用臣 必:如果
D.悉勒習戰 勒:統率、組織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①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
②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B.①牧杜門不出,固稱疾
②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C.①李牧多為奇陣
②若屬皆且為所虜
D.①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
②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12.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李牧用兵蓄勢待發的一組是(  ) (3分)
①常居代雁門,備匈奴 ②日擊數牛饗士,習射騎 ③謹烽火,多間諜 ④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  ⑤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 ⑥佯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每題5分)
(1)趙王乃復強起使將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詩歌鑒賞(共10分)
14.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淇上送趙仙舟
王 維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祖帳已傷離,荒城復愁入。
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
(1)本詩在表達離別之情時使用了哪些手法?試結合具體詩句分析。(3分)
(2)詩中作者感情經歷了哪幾個階段?(3分)
(3)本詩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佇立”,你認為是“猶”字好,還是“空”字好?為什么?(4分)
五、名句名篇默寫(共9分)
15.(1)故木受繩則直,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 。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

(4)桃李不言, 。
(5)《詩》有之:“ ,景行行止。”
(6)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六、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風信子的花語
彭小妮
①有一種叫風信子的花,我原以為它是一種類似蒲公英的花。今天,我才知道關于風信子的傳說。美少年海辛瑟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植物神,他因被誤傷而失去了生命,在他的鮮血染紅的土地中開出了一朵美麗的花,這種花就是風信子。它的花莖上,長著一串串小鈴鐺似的花朵,風吹過時,每一朵花都有飛翔的姿態!海辛瑟斯用鮮紅的血化成鮮艷的花朵,他的生命沒有消逝,風信子是他的化身,他還在為這個世界呈現著美,分享著美,風信子是他怒放生命之花!所以,人們賦予風信子的花語為“只要點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豐盛人生”。這是一個凄美的神話故事,讓人心碎,又給人力量。風信子盛開之時,能讓人感覺到生命的力量美的延續,它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象征。
②生命有時真的很脆弱,一次意外,一次災難,就會讓我們遭受失去生命的威脅。我們不能如海辛瑟斯將生命化成風信子,所以,我們必須在生命之燈亮著的時候,就百倍珍惜,無比堅強。這有愛的世界不會遺棄每一個人,哪怕帶著傷痛,哪怕只剩下一絲意念。因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希望重燃生命之火。在地震后的廢墟中,千萬雙手在尋找,千萬人在呼喚生命重歸,所有的人都在為遭受苦難的生命祈禱,堅持、堅持、永不放棄生的希望。是啊,這有情的人間,值得你萬分留戀,讓你保留著生命微弱的火種,直到尋找到你。多少人還在等待著將更多的愛給你,要在更長久的日子里與你同享生的歡樂。在苦難之后重生的生命,必然如風信子一般,獲得了永生。那開放的風信子,是美和堅強的化身,是永不凋謝的愛創造的奇跡。所以,經受苦難而重生的同胞,也一定更懂得感恩,懂得感恩廢墟中將你高高舉起的雙手,懂得感謝每一顆為你關切的心靈;感謝從地球上的四面八方,為你匯流的愛和援助。
③而我們也看到了那些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支撐,護衛著幼小生命的偉大母親。看哪,這里沒有悲痛,沒有淚水,這嬌小的乳兒,他還在安睡,在夢中微笑。在母親的血流盡的地方,長著一株綠色的風信子,它告訴我們,生命在此延續,生命將生生不息。無需多言,人間大愛也將無限延續,給予更多的慰藉、溫暖、勇氣和力量。有一天,我們會看到,風信子花開了,它開得如此燦然,用它生命的亮彩展示它的美,告訴我們它的存在,與我們分享它的快樂、幸福和感恩——這是多么美的世界,所有的生靈都互相關愛,彼此報答,生生不息。
④許許多多生命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去了沒有災難的天堂,得到了永遠的安息;也有許許多多的生命在黑暗中艱難地守望救助,獲得了重生。災難降臨,鮮血染紅了這一塊土地。而我們相信,災難過后,風信子會開滿這里,它會告訴我們,沒有永遠的哀歌,噩夢將成為過往,逝者安息,生命還在延續。它會告訴我們,它曾承受過巨大的苦難,也傾聽過壯麗的愛之歌,有了這些,才有它今天的盛放。是的,風信子開滿了這片土地,它由無數的生命鮮血化成,它是生命之花,為的是帶給人們新的啟示:生命值得珍惜,有永不放棄的意志,就能創造生命的奇跡,成為開不敗的花朵;生命的意義在于相互的溫暖,在于困難和危機之中,相互的鼓勵,互相的依靠,互相的關照。它還告訴我們,驅走一切的陰影,就可以像它一樣,經歷過黑暗的一刻,也還是可以盛開得無憂無懼,可以為這世界展現它的美與堅強,在全世界傳遞愛和溫暖,詮釋生命最深刻的含義。
⑤“只要點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豐盛人生”——生命是賜予每一個生靈的厚禮,有了生命,也就有了堅強,有了精彩,有了這豐美的世界。
⑥愿生命如花,愿風信子的花語永遠傳遞:珍惜生命,同享人生。
16.下列說法錯誤的兩項是( )( )(4分)
A.植物神海辛瑟斯即使被人誤傷了生命,但也毫無怨恨,還是化為鮮花為人類呈現美,可見風信子的花語中包含寬容和諒解的內涵。
B.文中不斷出現“有一天,我們會看到,風信子花開了”“ 風信子會開滿這里”“ 風信子開滿了這片土地”這類的話,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美好與堅強的信心。
C.②段末尾作者說“經受苦難而重生的同胞,也一定更懂得感恩,懂得感恩廢墟中將你高高舉起的雙手,懂得感謝每一顆為你關切的心靈……”是作者推衍出的一層內涵,其實感恩不是風信子的花語。
D.作者從一朵花的花語切入闡釋生命的意義,運用對比、層遞等多種手法,以簡馭繁,切口小而內涵豐富。
E.全文寫花寫生命,花與生命交融輝映,難分彼此,這是作者感情真摯感悟深沉的結果。
17.文章開頭為什么先從風信子花的傳說寫起?(4分)
18.第②段中,作者說“生命有時真的很脆弱……”結尾部分第⑤段又說“生命是賜予每一個生靈的厚禮”,這兩句話矛盾嗎?為什么?(6分)
19.風信子的花語是“只要點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豐盛人生”, 試結合本文的內涵,對這句話中的“同享”兩個字,談一談你的感觸和認識。(不少于100字)(8分)
七、寫作(60分)
20.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在生物鏈中,狼是羊的天敵,沒有狼這個對手,羊群就面臨著災難。在人類社會中,對手可以說是人類生命中的鹽,少了它,生活會淡而無味。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碰上對手。如何尋找對手,如何對待對手,常常關系到人生的成敗。請以“對手”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參考答案:
C
2.B(“凝咽”改為“凝噎”,“ 珠磯”改為“珠璣”,“拾人牙惠”改為“拾人牙慧”)
3.D(下車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A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跟“陽春白雪”對舉。B引而不發:拉開弓卻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啟發引導。也比喻做好準備暫不行動,以待時機;此處誤用為“做事不果斷”,屬望文生義。C七月流火:是說在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
4.C(A“提出‘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成分殘缺,可改為“提出建設‘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B項句式雜糅,可改為“……重要原因,是部分學生認為閱讀名著不能增加高考語文得分”,或去掉“的一個重要原因”。D搭配不當,“三艘軍艦”不能和后面“登艦檢查”等內容相搭配)
5.B
6.D
7.A 應把“都”改為“在很大程度上”。
8.BA項的錯誤是,奧尼爾的研究并沒有真正證明是否基因的開啟閉合和改變實際上阻止了腫瘤的進一步發展。C項內容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基因學家的研究內容。D項內容是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內容。
9.A說的絕對化了。
10.C。必:一定要。
11.A。A項,都是“即使”的意思。B項,①“堅持”;②“險要的地勢”。C項,①“布置、擺設”;②表被動。D項,①“于是”;②“是”。
12.B。 ①說的是李牧的工作。③說的是李牧的警惕性很高。⑥說的是李牧誘敵深入的計謀。
13. (1)趙王就又強迫他出任邊將,派他去統率軍隊,李牧說:“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讓我像以前那樣做,我才敢接受命令。”
(2)秦國用大筆金錢賄賂趙王的寵臣郭開,施行反間計,說李牧、司馬尚想要謀反。
14.(1)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凈山、暮日、長河等凄清景象,傳達了作者感傷之情;②直抒胸臆,頷聯直接點出“傷離”、“愁”的情感;③細節描寫(動作描寫),以佇立河邊的細節,表現作者對友人的不舍。(本題考查對詩歌表達技巧的分析。每點1分。沒有具體分析不得分。)
(2)相逢時的歡愉,分別時的愁苦,分別后的惆悵。(3分)(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理解與把握。每點1分。)
(3)(本題考查對詩歌語言的鑒賞。明確認可的用字,給1分;用自己的語言對句子進行解讀,給1分;準確表達出用字的效果作用,給2分。如僅答出認可的字,沒有具體解析則不得分。)
參考答案一:“猶”字好。(1分)孤舟遠逝,作者仍然佇立原地,目送遠去的朋友。(1分)“猶”字側重表現佇立時間之長,以及作者主觀上的不愿離去,寫出了不舍的深情。(2分)
參考答案二:“空”字好。(1分)“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視野中已經消失,作者空對無際的天水。(1分)“空”字側重表現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強烈傳達出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惆悵、失落之情。(2分)
15.略
16.A D(A項屬無中生有;D項“對比手法”錯,沒有對比。)(每個2分)
17.傳說交代了風信子花的由來和花語的內涵,為下文的抒情議論作鋪墊(2分);以傳說開頭,使風信子花的形象更豐滿動人,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2分)。
18.不矛盾(1分)。作者說生命脆弱,是指人隨時可能遭遇意外和災難,隨時面臨失去生命的威脅(1分),唯其脆弱,才更應珍惜(1分);但同時每個生命都有可以延續的堅強,有可以展示的精彩,是美麗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這兩種說法并不矛盾(3分)。
19.示例:愛的世界,需要每一個人都燃起生命之火,珍愛自己,珍愛他人,互相關愛,彼此報答,無論遭遇什么,都一起堅強面對。而生命是一個美麗的過程,人們共同分擔生命中的苦難,也在共同分享生命的美好。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關于內環境與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溶菌酶、氨基酸、遞質小泡都屬于人體內環境的組成部分
B.組織液、血液、膽汁均不屬于人體內環境的組成成分
C.血糖濃度、體內溫度等的相對穩定屬于內環境的穩態
D.人體內環境的穩態只是通過“神經—體液”調節的。
2.下列關于反射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應器可以分布于機體的同一組織或器官
B.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都位于脊髓
C.突觸在反射弧中是一種中樞作用
D.任何生物體均有反射弧這一結構
3.血漿的化學組成按化學組成進行歸類正確的是( )
A.血漿無機鹽主要是Na+ 、K+、Cl-和Fe2+四種
B.血漿蛋白質有纖維蛋白原、肌動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等
C.血漿糖類主要是葡萄糖和糖原
D.血漿脂質包括各種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膽固醇等
4.下列有關體內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尿素和CO2)從內環境排到體外的途徑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可通過皮膚分泌汗液排出體外 B.可通過呼吸系統呼氣排出體外
C.可通過形成大便從肛門排出體外 D.可通過泌尿系統形成尿液排出體外
5.下列與維持內環境穩態無關的生理活動是( )
A.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復正常 B.劇烈運動時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C.飯后糖類食物消化吸收后胰島素分泌量上升 D.干渴時尿量明顯減少
6.人的糖蛋白必須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進一步加工合成。通過轉基因技術,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達的受體細胞是( )
A.大腸桿菌 B.酵母菌 C.T4噬菌體 D.肺炎球菌
7.1982年,美國科學家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轉移到了小鼠的體內,得到了超級小鼠,此轉基因技術的受體細胞是( )
A.卵細胞 B.去核卵細胞 C.受精卵細胞 D.乳腺上皮細胞
8.如果科學家通過轉基因技術,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細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復正常,那么預測該女性與正常男性結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現型為( )
A.兒子、女兒全部正常 B.兒子、女兒中各一半正常
C.兒子全部患病、女兒全部正常 D.兒子全部正常,女兒全部患病
9.下列哪項不是基因工程中經常使用的運載目的基因的載體( )
A.細菌質粒 B.噬菌體 C.細菌擬核中的DNA D.動植物病毒
10.與“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A.反轉錄酶 B.RNA聚合酶 C.DNA連接酶 D.解旋酶
11.甘薯種植多年后易積累病毒而導致品種退化。目前生產上采用莖尖分生組織離體培養的方法快速繁殖脫毒的種苗,以保證該品種的品質和產量水平。這種通過分生組織離體培養獲得種苗的過程不涉及細胞的 (  )
A.有絲分裂 B.分化 C.減數分裂 D.全能性
12.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中,不進行堿基互補配對的是(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C.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D.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
13.下列關于基因工程技術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實現了物種間的DNA重組
B.全過程都在細胞外進行
C.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D.可能通過對天然基因庫的影響對生物圈穩態帶來不利
14.下列關于質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質粒是廣泛存在與細菌細胞中的一種細胞器
B.質粒是細菌細胞質中能自主復制的小型環狀DNA
C.質粒只有侵入宿主細胞中才能復制
D.質粒都可以作為基因工程的載體
15.限制酶是一種核酸切割酶,可辨識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堿基序列。下圖為四種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BglⅡ的辨識序列。箭頭表示每一種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兩種限制酶所切割出來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補黏合?其正確的末端互補序列為何? ( )
A. BamHI和EcoRI;末端互補序列—AATT—
B. 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補序列—GATC—
C. 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補序列—AATT—
D. BamHI和BglII;末端互補序列—GATC—
16.決定動物種群數量變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遷入率和遷出率
D.種群的空間配置
17.如果一個種群的密度越來越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環境容納量有限
B.種群內雌、雄比例不是1:1
C.群落結構太復雜
D.種群處于衰退期
18.一般來說,一種生物種群的環境容納量(K值),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中( )
A.總是不同 B.總是相同 C.總是上升 D.總是波動
19.生物種群呈“J”型曲線增長的理想條件是( )
①氣候適宜 ②沒有天敵 ③物種繁殖能力強 ④食物和生存空間充裕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某地區實行人工滅鼠時殺死了老鼠總量的一半,過一段時間后發現老鼠的種群數量很快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
A.食物增加了 B.天敵減少了
C.人工滅鼠比藥物滅鼠差 D.種群數量在K/2時增長率最大
2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蛋白質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是獲得人類需要的蛋白質,所以兩者沒有區別
B.通過蛋白質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質有的仍是天然的蛋白質
C.蛋白質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改造蛋白質的
D.蛋白質工程是在蛋白質分子水平上改造蛋白質的
22.在DNA 測序工作中,需要將某些限制性內切酶的限制位點在 DNA上定位,使其成為 DNA 分子中的物理參照點。這項工作叫做“限制酶圖譜的構建”。假設有以下一項實驗:用限制酶 HindⅢ,BamHⅠ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別降解一個 4kb(1kb即1千個堿基對)大小的線性DNA 分子,降解產物分別進行凝膠電泳,在電場的作用下,降解產物分開,如下圖所示。
據此分析,這兩種限制性內切酶在該DNA 分子上的限制位點數目是以下哪一組?
A.HindⅢ1個,BamHⅠ2個 B.HindⅢ2個,BamHⅠ3個
C.HindⅢ2個,BamHⅠ1個 D.HindⅢ和BamHⅠ各有2個
23.基因治療是指
A.利用正常基因置換或彌補缺陷基因的治療方法
B. 對有缺陷的細胞進行修復,從而使其恢復正常,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C. 運用人工誘變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回復正常
D. 運用基因工程技術,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4.下列有關動物細胞融合、植物體細胞雜交和生物個體雜交的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A.動物細胞融合與植物體細胞雜交可以克服不同種生物之間的生殖隔離
B.動物細胞融合與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基本原理相同,均是細胞全能性的表達
C.生物個體雜交屬于有性生殖,而植物體細胞雜交屬于無性生殖
D.植物體細胞雜交與動物細胞融合涉及到的技術不完全相同
25.進行生物工程設計時,下表各組所選擇的實驗材料與實驗目的配置錯誤的是
組別 實驗目的 實驗材料 材料特點
1 動物細胞核移植 卵(母)細胞 細胞大,細胞質能有效調控核發育
2 體細胞誘變育種 愈傷組織細胞 分裂能力強,易誘發突變
3 植物體細胞雜交培育新品種 花粉粒 易于獲取,易于培養
4 燒傷患者皮膚細胞移植 自體皮膚生發層細胞 分裂能力強,且不會引起免疫排斥
A.組1 B.組2 C.組3 D.組4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50分)
26.(9分)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轉基因植物生產可食用疫苗,將會克服常規疫苗使用時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下圖為培育轉基因馬鈴薯生產某種疫苗的過程,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為四種限制性內切酶。請據圖回答:
(1)限制性內切酶EcoRⅠ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ATTC—,請畫出某DNA被該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2分)。
(2)在構建含抗原基因的重組質粒時,應選用限制酶 ,對
和 進行切割。
(3)理論上,基因組DNA中 個核苷酸對會出現一個EcoRⅠ的酶切位點。
(4)培育愈傷組織的固體培養基中,除了無機鹽、有機營養物質、瓊脂、卡那霉素外,還需添加的物質是 。添加卡那霉素的作用是 。
(5)有科學家認為,轉基因馬鈴薯并不適于生產可食用疫苗,反而有些水果或西紅柿、黃瓜等蔬菜更適宜,理由 。
27.(15分) 干擾素是動物體內合成的一種蛋白質,可以用于治療病毒感染和癌癥,人血液中每升只能提取0.05 mg干擾素,因而其價格昂貴,平民百姓用不起。但美國有一家公司用遺傳工程方法合成了價格低廉、藥性一樣的干擾素,其具體做法是:
(1)從人的淋巴細胞中提取能指導干擾素合成的_______,并使之與一種叫質粒的DNA結合,然后移植到酵母菌內,從而讓酵母菌來________。
(2)科學家陳炬在這方向也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成功地把人的干擾素基因嫁接到了煙草的DNA分子上,其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干擾素體外保存相當困難,如果將其分子上的一個半胱氨酸變成絲氨酸,就可在70℃保存半年。蛋白質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因此獲得能夠控制合成“可以保存的干擾素”的基因是生產的關鍵,依據蛋白質工程原理,設計實驗流程,讓動物生產“可以保存的干擾素”:
(4)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相比較,基因工程在原則上只能生產________的蛋白質,不一定符合________需要。而蛋白質工程是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________或________,對現有蛋白質進行________,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需要。
(5)蛋白質工程實施的難度很大,原因是蛋白質具有十分復雜的________結構。
(6)對天然蛋白質進行改造,應該直接對蛋白質分子進行操作,還是通過對基因的操作來實現?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下圖是利用基因型為AaBb的月季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的兩種途徑,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選用的材料合適與否是成功誘導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選用     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選擇花粉時,一般要通過         來確定花粉是否處于合適的發育期,這時需要對花粉的細胞核進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劑是      。
(2)進行花藥離體培養常用的培養基的名稱是 ,主要營養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 ,上圖中花藥經脫分化產生胚狀體還是愈傷組織主要取決于培養基中      。
(3)胚狀體與愈傷組織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在于愈傷組織的細胞排列疏松無規則,是一種高度      的薄壁細胞,胚狀體與      發育形成的胚有類似的結構,即具有胚芽、胚軸和胚根。
(4)月季形成花粉的細胞分裂方式是_____,花粉發育成植物體的過程中細胞分裂方式是__ _ _。
(5)若得到可育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處理,所獲得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
29.(7分)在20世紀50年代,酶已經大規模地應用于各個生產領域,到了70年代又發明了固定化酶與固定化細胞的技術。
(1)在實際生產中,固定化酶技術的優點是____ ____。與固定化酶技術相比,固定化細胞固定的是_________酶。
(2)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_,使用了下圖中方法[  ]_________(填出號碼與名稱)。
(3)制作固定化酵母細胞時,充分混合均勻的酵母細胞膠液可在飽和_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膠珠。部分同學實驗制得的凝膠珠不是圓形或橢圓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7分)自然界中有一種含有葉綠體的原生動物——眼蟲,這說明植物的細胞器同樣可以在某些動物細胞中存活。某同學提出問題“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之間可以實現雜交嗎?”他嘗試設計出下列具體的實驗方案。請結合實驗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實驗原理:根據眼蟲的特點,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之間在理論上是可以實現雜交的。
實驗步驟如下:
(1)①到②要經歷的過程是_______________,誘導動、植物細胞融合常用的一種化學誘導劑是_______________。
(2)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要強調所用的器械的滅菌和實驗人員的無菌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⑤⑥過程中,通常要添加血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細胞培養中常用的兩種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雜交育種的_______________問題。
參考答案:
1-5 CADCB 6-10BCCCC 11-15 CCBBD 16-20 BDACD 21-25 CAABC
26.(1)如下圖(2分):
(2)PstⅠ、EcoRⅠ 含抗原基因的DNA 質粒
(3)4096(46 )
(4)植物激素 篩選出導入重組質粒的植物細胞
(5)馬鈴薯在烹飪過程中會使所含的抗原蛋白失去活性,而水果和西紅柿等可直接食用
27.((1)干擾素基因  合成干擾素 
(2)都是脫氧核苷酸組成的  都具有雙螺旋結構
(3)預期蛋白質的功能,蛋白質三維結構,應有的氨基酸序列,相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4)自然界已存在的 人類生產和生活的 基因修飾 基因合成 改造 (5)空間(或高級) (6)應該從對基因的操作來實現對天然蛋白質的改造 
28.(1)單核  鏡檢(顯微鏡觀察)  醋酸洋紅
(2)MS培養基 有機物 激素的種類及其濃度配比
(3)液泡化  正常受精卵(或受精卵或合子)
(4)減數分裂 有絲分裂
(5)秋水仙素 AABB,AAbb,aaBB,aabb
29. (1)酶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容易與產物分離,固定在載體上的酶能被反復利用
多酶系統(一系列、多種)
(2)海藻酸鈉 ③ 包埋法
(3)CaCl2 海藻酸鈉溶液濃度過高(或針筒口離液面距離過近,高度不夠)
30.(1)脫分化 聚乙二醇(PEG) (2)組織培養中用到的培養基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利于培養物的生長,然而各種雜菌同樣也可以在上面迅速生長,所以組織培養過程中污染現象經常發生。培養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長的各種雜菌不但會和培養物爭奪營養,而且這些雜菌生長的過程中會生成大量對培養物有害的物質,導致培養物迅速死亡(答案合理即可) (3)由于人們對細胞所需的營養物質還沒有完全搞清楚,通常加入血清、血漿等一些天然成分(或動物血清中具有使動物細胞正常生長分裂的一些物質)(答案合理即可) (4)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遠緣雜交不親和(障礙)
植物材料①
誘導出愈傷組織②
除去細胞壁,得到原生質體③
動物胚胎培養細胞⑤
電激融合④
融合的胚胎細胞⑥
分裂形成胚胎⑦
將胚胎移植到代孕母體的子宮內⑧
動植物雜交種出生⑨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60分)
讀下圖,完成第1題。
1.半干旱地區多是草原放牧區,濕潤、半濕潤地區多是農業區,這反映出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  )
A.發展水平 B.生活特點 C.發展方向 D.發展條件
2.與長三角相比,松嫩平原(  )
A.水土資源豐富 B.耕地資源集中在東部
C.水資源分布較為均勻 D.耕地資源豐富,熱量相對不足
讀圖2,回答3—5題。
3.圖中山脈,屬于我國南北方分界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乙處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是(  )
A.土地荒漠化 B.土壤鹽堿化 C.水土流失 D.水體污染
5.甲地形區的年太陽輻射總量低于乙地形區,是因為甲地
A.地勢較高 B.緯度較低 C.植被較多 D.云量較多
圖4為沿圖3(相鄰經線或緯線的間隔均為5°)某剖面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6~7題。
6.圖4依據的剖面線是圖3中的(  )
A.L1 B.L2 C.L3 D.L4
7.圖4所示剖面兩側大致上是我國的(  )
A.人口稠密區和人口稀疏區 B.半濕潤和半干旱區
C.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 D.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讀“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完成第8~10題。
(圓圈大小反映養分儲量的多少,箭頭粗細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8.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是圖中的(  )。
A.a B.b C.c D.d
9.圖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對應正確的是(  )。
A.a—枯枝落葉 B.b—土壤 C.c—生物 D.d—供給養分
10.雨林中土壤貧瘠的原因是(  )
①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循環旺盛,土壤缺乏養分的積累 ②氣候高溫多雨,地表徑流和淋溶作用帶走養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強烈 ④巖石風化所釋放的養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下圖為太陽直射點移動緯度變化示意圖,讀后完成11—13題:
11.北半球各地夜長于晝,且晝長逐日遞增的區段是( )
A.a→c   B.b→d   
C.d→e    D.c→e
12.當太陽直射點由b向c移動時,關于地球公轉速度敘述正確的是( )
A.越來越快   B.越來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13.當太陽直射點由a向b移動時,香港(23°N)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為( )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高   D.高-低
14.太陽的能量來源于( )
A.黑子和耀斑的強烈活動    B.強烈的太陽風
C.內部物質的核聚變反應    D.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
15.當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旗桿的正午影長與旗桿等長時,陽光直射下列哪條緯線( )(取北京的地理緯度為北緯40°)
A.50°N B.0°
C.5°S D.23°26′N
新華網杭州2008年8月10日電今年第8號臺風“桑美”于10日17時25分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登陸,登陸時風速達60米每秒,中心附近風力達17級,預計臺風將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據此材料和下圖回答16—17題。
16.下列各天氣系統能表示“桑美”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17.當臺風“桑美”的中心越過臺北逐漸逼近蒼南縣馬站鎮時,蒼南縣馬站鎮的主導風向為(  )
A.東南風 B.西南風 C.偏北風 D.偏東風
8月25—29日,時速高達233千米的“卡特里娜”颶風襲擊了美國東南部墨西哥灣沿海地區,造成數百人傷亡和失蹤,百萬人流離失所,很多城市一片汪洋。下圖是該颶風活動路徑圖示。據此回答18—20題。
18.該颶風登陸后,造成美國眾多生命和幾十億美元的財產損失。其直接原因是 (  )
①強風 ②風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嚴重干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關于颶風造成的經濟損失,正確的敘述是 (  )           
A.只有直接經濟損失,沒有間接經濟損失 B.間接經濟損失,通常大于直接經濟損失
C.商貿金融的損失,屬于直接經濟損失 D.颶風災害的經濟損失遠少于地震災害
20.“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美國圖中虛線范圍內損失驚人,其原因可能有(  )
①地形特殊 ②颶風勢力太強 ③救援工作遲緩 ④缺乏預警機制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0年10月份,一則富士康準備把沿海工廠大舉遷往內地的新聞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種種跡象表明,金融危機加速了跨國公司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的步伐,而中國中西部地區也迎來了承接產業轉移的“黃金期”。據此完成第21~23題。
21.早在1988年,富士康科技集團就在我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投資創建科技工業園區,當時主要是受哪種因素的吸引?(  )
A.技術 B.人才 C.市場 D.政策
22.如今,促使一些企業從我國沿海大舉遷往內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開放的政策發生變化 B.大量的人才流失到內地
C.沿海地區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上升 D.產品的市場轉移到內地
23.在新一輪的產業轉移中,我國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時不可取的做法是(  )
A.依據當地實際,統籌規劃 B.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C.關注生態建設,創建優良的投資環境 D.加大資源開發,大力引進資源密集型產業
2010年6月6日夜晚,通過大型望遠鏡能觀測到火星、木星與天王星連成一線的天文現象。回答24~25題。
24.組成此天文現象的天體(  )
A.都是太陽的衛星 B.分別屬于類地行星、巨行星、遠日行星
C.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木星和天王星之間存在小行星帶
25.組成此天文現象的天體不包含在(  )
A.總星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下表為我國五個自治區行政中心城市氣候資料表。讀表格數據,回答26~27題。
城市 夏秋降水量(mm) 冬春降水量(mm) 7月平均氣溫(℃) 1月平均氣溫(℃)
① 153.2 124.4 25.7 -15.2
② 351.5 66.0 21.9 -13.5
③ 165.6 37.1 23.6 -9.0
④ 435.0 9.8 14.9 -2.3
南寧 868.8 431.8 28.3 12.8
26.代表銀川的序號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7.城市①冬春季節降水較多的原因是 (  )
A.副高控制 B.蒙古高壓控制 C.熱帶氣旋影響 D.西風氣流影響
讀圖14,回答28—29題。
28.圖中所示內容的地理含義是(  )
A.“西氣東輸”路線 B.“西電東送”路線
C.“南水北調”路線 D.“北煤南運”路線
29.有一位運輸商,打算從m地運送一批專項物資到上海,
下列較為合理的運輸路線是(  )
A.m→(大秦鐵路)→秦皇島港→(海運)→上海
B.m→(京包線)→北京→(京滬線)→天津→(海運)→上海
C.m→(京包線)→北京→(京滬線)→上海
D.m→(同浦線)→潼關→(隴海線)→連云港→(海運)→上海
30.黃土塬(黃土高原地區面積廣闊、地面平坦的黃土高地)上水循環過程不同于黃土高原其它地貌類型區,其最弱的環節是 (  )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地表徑流
二、綜合題(共40分)
31.(8分)下圖中V、I、S、T、A五個國家被稱之為“展望五國”,他們分別是越南、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繼“金磚國家”之后,VISTA有望成為新興市場隊伍中的明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T國位于A國的 方向。(1分)
(2)讀“某地四個月氣溫和降水量分布圖”,該地代表的氣候類型是 ,(1分) V、I、S、T、A五國中的 (1分)(填字母)國家分布有該氣候類型。
(3)I國地質災害頻發,其原因是
。(2分)
(4)A國有大面積荒漠景觀,其成因是
。(2分)S國南端的“好望角”,被稱為“好望不好過”,其原因是
。(1分)
32.(11分)從2011年2月下旬以來,中國以海陸空三種方式從利比亞撤離數萬名工人,被稱為“史上最大海外撤離行動”。閱讀下面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利比亞位于非洲北部,海岸線長達1900余公里,東部與埃及交界,其他鄰國有蘇丹、乍得、尼日爾、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
利比亞的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鐵、鉀鹽、錳、磷酸鹽、銅、錫鋁礬土、石灰石、高嶺土等礦產資源,地下水資源豐富。
(1)此次撤僑主要借道利比亞鄰國。圖中A城市(北緯31°12′,東經29°15′)是利比亞鄰國最大海港,第一批僑民從該城市返航北京時,當地時間(區時)為2月23日13時25分,此時北京時間是 。(1分)
(2)若我們通過海運的方式撤僑,到達上海需穿越的主要海峽依次有 、
、 。(3分)
(3)利比亞所在的北非地區沙漠廣布,與中亞地區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4分)
(4)從自然條件考慮,甲地及周邊地區發展農業生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 ;(1分)根據該國的自然資源特征,你覺得該國可以發展哪些工業(舉一例),并說明理由(2分)。
33. (12分)讀“‘三北’地區沙漠沙地與荒漠化土地分布圖”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塊面積變化圖”,完成下列問題。
“三北”地區沙漠沙地與荒漠化土地分布
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塊面積變化
(1)(4分)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_;加上高大山地,特別是_________________    的隆起對印度洋水汽的阻隔,導致本區成為全球同緯度地區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帶。
(2)(8分)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34.(9分)圖15為我國東北地區示意圖,回答。
(1)山脈A、B、C,河流D、E、F、G,平原甲、乙、丙中,
長白山地是______(填代號,下同),黑龍江是______,烏蘇
里江是________,松嫩平原是_______。(4分)
(2)某同學認為圖甲——乙河段有凌汛現象,你認為可信嗎?
請說明判斷理由。(3分)
(3)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該地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是能
_________。(1分)
(4)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圖示地區熱量有所增加,試分析這一
現象對該地區水稻種植業的有利影響。(2分)
參考答案:
1-5 CDDBD 6-10 CAABA 11-15 CCACC 16-20 CCCBC 21-25 DCDBD 26-30CDDAD
31. (1)東北(1分)
(2)地中海氣候(1分) S 、T (1分,填全才可得分)
(3)地處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三大板塊的交匯處,地殼活動,地震,火山頻繁(1分);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降水量豐富,多暴雨易引發滑坡、泥石流(1分)
(4)A國是因為受安第斯山脈影響(1分)地處西風的背風坡(1分)S國南端地處西風帶,面臨廣闊的海洋(1分),因此風大浪高。
32. (1)19時25分(1分)
(2)曼德海峽 馬六甲海峽 臺灣海峽(3分)
(3)北非地區的沙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的控制,氣候干燥,屬于熱帶沙漠;(2分)
我國西北地區沙漠:地處內陸,遠離海洋,水汽不易到達,屬溫帶沙漠。(2分)
(4)灌溉水源(1分) 國內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可以發展石油、化工工業;沿地中海,可以發展海產品加工工業等(任意一個)(2分)
33.(1)遠離海洋(2分)  青藏高原(2分)
(2)原因:①自然條件惡劣,干旱,風大,沙多,植被稀疏;(2分)②人口增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2分)
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②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③合理放牧,防止過度開墾,保護好周圍生態環境;④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加強管理,加強執法力度。(每點2分,答出2點即可得滿分4分)
34.(1)C F G 乙(4分)
(2)可信。(1分)該河段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且有冰期,具備形成凌汛的條件。(2分)
(3)熱量不足 (1分)
(4)水稻種植面積(范圍)擴大;單位面積的水稻產量提高;水稻總產量增加(2點即得2分)
圖2

2000
1500
1000
500
0
100°E
110°E
125°E
45°N
35°N
25°N
L4
L3
L2
L1
圖3
圖4
圖14
注:氣候圖中①為1月份;④為4月份;⑦為7月份;⑩為10月份

C

B

A
●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唐代中樞機構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的精細分工體現了(   )
A.施政觀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剝奪相權的創新設計
C.行政運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權的重要進步
2.北京大學出臺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長輩的學生,這不僅讓人想起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為標準選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漢代,在東漢成為求仕者的必由之路。這種制度是( )
A.世官制 B. 察舉制 C. 科舉制 D. 八股取士制
3.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是中國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內容。下列屬于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 (   )
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縣長官 ②隋唐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③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長官 ④明朝廢除丞相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④
4.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包括 (   )
①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②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
③奠定了中華文明長期領先世界的基礎 ④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A.②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辭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釋:“(雅典)每年初召開民眾大會,公民將其認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記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數(通常認為是六千票),則被放逐國外十年。”下列對這一法規理解正確的是( )
A.體現了奴隸制法律的嚴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質文化水平較低
C.是雅典維護民主政治的手段 D.體現了部落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
6.在公元116年的一天,定居小亞細亞(屬羅馬帝國)的商人艾哈邁德遭到當地一群無賴的哄搶。艾哈邁德立即投訴法庭,法庭很快開庭審理了此案,無賴們受到嚴懲。這表明當時羅馬法律 (   )
①承認自由民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維護帝國的社會穩定
③提倡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通行于帝國范圍內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在伯利克時期的雅典,絕大多數公職任期一年,只能連任一次,并且均為抽簽選舉產生。只有軍事領導職務通過舉手表決選出,一年一任,但可無限期連選連任。這是因為( )
A. 軍人實際上控制著國家 B.雅典軍人享有崇高威望
C. 軍事事務需要專人執掌 D.軍職比行政公職更重要
8.“兩個魔鬼勝過一個圣人”是一句英國格言,典型地說明了民主憲政的特點,政治就是與魔鬼結盟,但立憲政治中與魔鬼結盟則是化敵為友、憲政就是讓兩個魔鬼友好相處又相互制約,把作惡減少到最低的程度。資產階級代議制的關鍵與核心是 (  )
A.全體公民的參與程度 B.權力的制約與監督
C.市民的整體素質 D.革命的徹底性
9.《世界文明史》指出:“《聯邦憲法》(即l787年憲法)的制定者們在熱切希望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時,一刻也沒有放松對于一切形式的專制政治的警惕”。為“警惕”專制政治,“制定者們”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國家權力分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②國會可以隨時對總統提出彈劾
③總統任命的官員須經參議院的批準 ④聯邦法院有權審查行政或立法行為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美國歷史學家平森認為,德國在短短的30年間,“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為以工藝技術、金融和工業組織以及用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促成這一巨變的主要原因是(   )
A.壟斷組織大量出現 B.從殖民地攫取巨額利潤
C.自法國獲得割地賠款 D.德意志統一的完成
11.南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七國虎爭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國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國人。……獨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諸人之力也。”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
A.網羅并重用人才是秦國實現統一的重要原因
B.秦國對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國
C.戰國時人才不能自由流動
D.秦國經濟軍事力量絕勝于六國
12.《 魏書·良吏傳序》稱頌孝文帝時代“肅明綱紀,賞罰必行,肇革舊軌,時多奉法”。這種狀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整頓吏治,實行俸祿制 B.移風易俗,實行漢制
C.頒布均田令,實行三長制 D.遷都洛陽,控制中原
13.梁啟超在《王荊公》中稱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他把青苗法和□□法看作近代“文明國家”的銀行,把□□法視作“與今世各文明國收所得稅之法正同”,認為保甲法“與今世所謂警察者正相類。”“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梁啟超文中的兩個□□應該是①市易法②募役法③均輸法④將兵法(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寫道:在我們之前900年,中國即企圖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縱國事,其范圍與深度不曾在當日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這里所說的中國“企圖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縱國事”指的是(   )
A.商鞅變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變法 D.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
15.某史書記載:“所在牧民長官提點農事,歲終第其成否,轉申司農司及戶部,秩滿之日,注于解由,戶部照之,以為殿最。”材料反映的是(   )
A.春秋時期管仲按照土地的好壞和產量征稅
B.北魏實行均田制有利于國家征收賦稅和徭役
C.元朝把農業生產好壞作為賞罰地方官的標準
D.清朝“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
16.19世紀末,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代表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普遍要求。
這里的"要求”指 ( )
A.實施“以華治華”策略 B.滿足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
C.阻止英國勢力獨霸中國 D.展開對中國長江流域的爭奪
17.瓦德西說:“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這表明列強 ( )
①瓜分中國的計劃破產 ②已放棄滅亡中國的企圖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華治華 ④看到中國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 1851年與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國都發生了大規模的革命運動,這兩場革命運動的相似之處有( )
A.發動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國
B.參加革命者都是為生計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發動者都嘗試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D.革命都從中國南方開始,高潮發生在長江流域
19.胡錦濤在一次重要講話中指出:“長征途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正確解決了關于黨和紅軍前途命運的三個全局性問題,即①引領紅軍向哪里去的戰略方向問題,②使黨和紅軍擺脫被動局面的軍事問題,③結束‘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領導問題。”遵義會議解決的是 ( )
A.①②③ B.① C.②③ D.①③
20. 1945年,黃炎培訪問延安時說:“……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澤東當即回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毛澤東所說的這條“新路”是指( )
A.井岡山道路 B.進行解放戰爭 C.實現人民民主 D.進行重慶談判
21.某班級同學在討論太平天國革命綱領時,有一個同學認為《資政新篇》是對《天朝田畝制度》的繼承和發展,小林同學馬上進行反駁。小林反駁的觀點正確的是①兩者內容不同 ②兩者所設想的目標不同 ③兩者的社會經濟主張不同 ④兩者實施的結果不同(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有一首革命山歌里唱到:“朱毛紅軍到古田(注:福建省古田縣),工農當家掌政權;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夢笑連連。朱毛紅軍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擔田;從此肯累就有食,地主發愁斷火煙。”這首革命山歌 ( ) A.與革命根據地開辟有關 B.與紅軍長征有關
C.與北伐戰爭有關 D.與淮海戰役有關
23.某學校組織了一個歷史興趣小組,進行有關 “南京大屠殺”真實再現的課題研究,在眾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證據是( )  
A.當年受害者的控訴材料 B.歷史專著中對“南京大屠殺”的描寫
C.侵華日軍老兵撰寫的回憶錄 D.屠殺現場遺跡與當時拍的新聞照片
2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報》刊登“北京特約通訊”,標題為《北京學界之大舉動——昨日之游街大會/曹汝霖宅之焚燒/青島問題之力爭/章宗祥大受夷傷》。從上述標題中能獲得的信息是(   )
A.京津兩地工人罷工游行 B.學生愛國浪潮遍及全國
C.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學生
25.抗日戰爭期間,延安“吸引了一個美國軍事觀察團、一些美國國務院外交官和一個美國總統特使前來訪問,另外還有大批外國記者前來采訪”。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共領袖人物的個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張得到了普遍認同
C.中共堅持抗戰贏得了國際友人的廣泛同情
D.中共領導的抗日力量在抗戰中的地位日顯重要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0分)
26.(2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梭倫頒布的第一條法令就是“解負令“。根據這個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種債務一律廢除;禁止在放債時以債戶的人身作抵押,廢除債務奴隸制;由國家贖回因負債而被賣到外邦為奴的人。梭倫還對公民的財產進行了一次調查分等,并按照財產等級規定相應的政治權利。這些新的法令還包括:設立四百人會議;禁止買賣婚姻,保障婦女孤兒的利益;修改死刑法;其他鼓勵手工業和農業發展的措施。
——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
材料二 史學界有句俗語“中世紀的歐洲是黑暗的歐洲”,“16世紀對教會的反叛”,以其世俗主義標志著近代的開端。
——(美)約翰·巴克勒《西方社會史》
材料三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運行為基礎的歷法(太陰歷),而同西洋各國一樣,明確實行以太陽運行為基礎的太陽歷。而且確定一天為24小時,
一周為7天,將此作為全國的共同時間。于是,人們生活所依據的歷法和時間的劃
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此前,普通民眾一年中的重大節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從中國傳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動為中心,規定新的節日,要求民眾屆時慶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話傳說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舊歷法及基于舊歷法的各種節日活動同農業生產及習俗密切關聯,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長時間地延續著。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
(1)據材料一說明梭倫改革要解決的社會矛盾 (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梭倫調解社會矛盾的指導思想是什么?(2分)梭倫改革中有哪些措施能體現這一思想?(2分)
(2)材料二為什么說“中世紀的歐洲是黑暗的歐洲”,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 “16世紀對教會的反叛”的標志事件是什么?(10分)
(3)概括日本節日改革的特點,并簡要分析出現這種特點的原因。(6分)
27. (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條誓文》一.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二.上下一心,大展經綸;三.官武一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務使人心不倦;四.破例來之陋習,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識于世界,大力振興皇基。
1868年日本天皇頒布《五條誓文》
材料二 “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然則守舊開放之效,已斷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觀萬國之勢,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臣故請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為政法也。” ——康有為《應詔統籌全局折》
請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2分)
(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5分)
(3)改革必然會觸動舊制度和一些特權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滿阻力。上述兩個改革都遇到這個難題。請運用你所學知識談談中日兩國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處理這個難題的?(5分)
28.(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敗績,證明了自強運動有不足之處。中國的知識分子和官員意識到這場運動的局限性,認為必須擴大現代化的綱領,把政治改革也包括進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啟超,鼓動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實行維新變法。然而,即使在后期階段,維新分子也并不倡導完全西化,而只是鼓吹建立一種融中西諸因素于一體的混合政體。康有為改革方案的結果,是1898年的“百日雛新”,但卻突然地以失敗而告終。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 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內鏟除千余年之積弊,俾中國欲為強國。……不知環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終則一無所成,其人固無經驗之書生也。
——陳恭祿((中國近代史》
材料三 中國數千年之腐敗,其禍極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隸性而來,不除此性中國萬不能立于世界萬國之間。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如其本性,而不受鉗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藥。萬不能愈此病。欲興民權,宜先興紳權;欲興紳權,宜以學會為之起點……自時務學堂、南學會既開后,湖南民智驟開,士氣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摘自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1)材料一中康有為和梁啟超主張建立的“混合政體”指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說出近代中國在向西方學習過程中呈現出的特點。(8分)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認為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4分)
(3)根據材料三,歸納梁啟超認為國家落后原因 (4分)
參考答案:
1-5 CBABC 6-10 DCBBC 11-15 AAACC 16-20 BCDCC 21-25ACADD
26.(1)解決矛盾:梭倫改革要解決貴族和平民的矛盾。(2分)
指導思想:中庸思想(或平等、公平思想)(2分)。
措施:維護貴族、平民的原有地產;確立財產等級制度,建立四百人議事會分享參政治的權利等。(4分)
(2)黑暗:中世紀的天主教會在政治上干涉國家政權,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2分)在經濟上利用贖罪劵搜刮錢財;(2分)在思想上壓制進步思想、迫害先進人士(精神獨裁)(2分)
標志事件:1517年馬丁·路德在德意志進行宗教改革(2分)
(3)特點:以天皇及皇室為中心;(1分)努力擺脫傳統,不斷西化。(1分)
原因:神化天皇權威,加強統治的需要;(2分)順應“文明開化”的政策。(2分)
27.(1)材料一:明治維新;材料二:戊戌變法。(2分)
(2)內在聯系:明治維新使日本成為亞洲強國,(1分)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1分)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1分)為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了戊戌變法。(1分)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為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提供了借鑒。(1分)
(3)措施:日本明治維新前,通過武裝倒幕,推翻了幕府統治。(2分)中國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借用孔子權威進行輿論宣傳;(2分)與封建頑固勢力論戰,擴大了維新思想的影響。(1分)
28.(1)君主立憲制(2分)。隨著對西方文化認識的不斷加深而逐步推進,經歷了一個由淺人深、由表及里的過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學技術到后來逐漸領悟到學習西方的政治、經濟、教育制度等;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認識走了一條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道路。(6分)
(2)維新派自身局限;頑固派勢力強大。(4分)
(3)原因:梁啟超認為中國民智未開,民眾愚昧;奴隸性,不自由。(4分)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理)試題
選擇題 (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已知復數是虛數單位,則復數的虛部是( )
A. B. C. D.
2.若,且,則實數的值是( )
A . -1 B . 0 C . 1 D . -2
3.曲線在點(1,-3)處的切線傾斜角為( )
A. B . C. D.
4. 已知函數,則( )
A. B. C. D.
5.函數的圖象上一點處的切線的斜率為( )
A. B. C. D.
6.用數學歸納法證明()時,從“到”左邊需增乘的代數式為( )
A. B. C. D.
7.函數的圖象如圖所示,若,則等于( )
A. B.
C.0 D.
8.續拋兩枚骰子分別得到的點數是,,則向量與向量垂直的概率是( )
A. B. C. D.
9.利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在驗證成立時,左邊應該是. ( )
A. B. C. D.
10. 已知二次函數的導數為,,對于任意實數都有,則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11.已知函數的圖像如圖所示,是的導函數,則下列數值排序正確的是( )
A.
B.
C.
D.
12.若函數的導數是,則函數的單調減區間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請將答案填在答題紙上)
13.函數的單調遞增區間是
14. .
15.在上是減函數,則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
16.對于非零實數,以下四個命題都成立:
① ; ② ;
③ 若,則; ④ 若,則.
那么,對于非零復數,仍然成立的命題的所有序號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本小題滿分10分)
已知函數的導數滿足,,其中
常數,求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方程.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在直三棱柱中, AB=1,,∠ABC=60.
(1 )證明:;
(2)求二面角A——B的正切值。
19. (本小題滿分12分)
設的垂直平分線。
(1)當且僅當
(2)當直線的斜率為2時,求軸上截距的取值范圍。
20. (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四棱錐中,底面為平行四邊形,,,⊥底面.
(1)證明:平面平面;
(2)若二面角為,求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1. (本小題滿分12分)
統計表明,某種型號的汽車在勻速行駛中每小時耗油量y(升)關于行駛速度x(千米/小時)的函數解析式可以表示為:(≤120).已知甲、乙兩地相距100千米。
(Ⅰ)當汽車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從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Ⅱ)當汽車以多大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從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為多少升?
22.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
(1)若曲線在處的切線的方程為,求實數的值;
(2)求證:≥0恒成立的充要條件是;
(3)若,且對任意,都有,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1-5 DDADD 6-10 BCBCC 11-12 BA
13.; 14.1 ; 15. ; 16.②④
17. 解:因為,所以
令得.
由已知,所以. 解得.
又令得.
由已知 所以解得
所以,.
又因為
故曲線處的切線方程為
,即.
18.(1)證: 三棱柱為直三棱柱,
在中,,由正弦定理
,又
(2)解如圖,作交于點D點,連結BD,
由三垂線定理知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19.解:(1)
依題意不同時為0
上述條件等價于
即當且僅當
(2);
過點

,則
,由
于是
20. (1)證明:平面平面;
(2)若二面角為,求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證明:∵ ∴
又∵⊥底面 ∴
又∵ ∴平面
而平面
∴平面平面
(2)由(1)所證,平面
所以∠即為二面角P-BC-D的平面角,即∠
而,所以
分別以、、為軸、軸、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
所以,,,
設平面的法向量為,則
即 可解得
∴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21. 解: (1)當x=40時,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行駛了小時,
要耗油(.
答:當汽車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從甲地到乙地耗油17.5升.
(2)當速度為x千米/小時,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行駛了設耗油量為h(x)升,依題意得h(x)=()·,
(x)= 其中0<x≤120
令(x)=0,得x=80.
當x∈(0,80)時,(x)<0,h(x)是減函數;
當x∈(80,120)時,(x)>0,h(x)是增函數.
∴當x=80時,h(x)取到極小值h(80)=11.25.
因為h(x)在(0,120)上只有一個極值,所以它是最小值.
22.

(2)①充分性
所以當
上是增函數,當,所以函數在(0,1)上是減函數,所以
②必要性
(i)當時,恒成立,所以函數在(0,+)上是增函數。而,所以當
綜上所述,恒成立的充要條件是a=1.
(3)由(2)可知
當a<0時,函數f(x)在上是增函數,又函數在是減函數。
,則
(第7題圖)
C
B
A
C1
B1
A1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英語試題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A.One dollar a minute.
B.Two dollars and fifty cents a minute.
C.Two dollars and fifty cents a page.
2.How long will it take the woman to reach Beijing by bus
A.One hour. B.Two hours. C.Four hours.
3.Which dress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wear
A.The pink one.
B.The white one.
C.The blue one.
4.What date is today
A.December 18.
B.December 31.
C.January 1.
5.Why did the man go to the hospital
A.To have a physical examination.
B.To get some medicine.
C.To see a driver.
第二節 (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8題。
6.What will Professor Smith do tomorrow morning
A.Meet the man.
B.Attend a meeting.
C.Have a lecture.
7.What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do
A.She is a secretary.
B.She is a student.
C.She is a housewife.
8.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woman will call the man tomorrow.
B.Professor Smith has a tight schedule tomorrow.
C.The man can't see Professor Smith tomorrow.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11題。
9.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zoo. B.At home. C.In the field.
10.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get up in the morning
A.At 5∶50. B.At 5∶30. C.At 5∶15.
11.Why does the man want the bread
A.Because he is hungry.
B.Because he wants to attract birds.
C.Because he wants to feed birds.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14題。
12.Where is the man living
A.In Garden Village.
B.In Sunshine Village.
C.In Heaven Village.
13.How many years has the man lived in the countryside
A.6. B.7. C.8.
14.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climate in the countryside is not as good as before.
B.The woman has retired from her job.
C.The man can't swim in the river in his village.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17題。
15.What is the man asking the woman for
A.Where to check in.
B.How to get on a plane.
C.When to get on the plane.
16.How many cards does the man need for a plane journey
A.2. B.3. C.4.
17.What does the man have to do after he has paid an airport fee
A.Go to the gate.
B.Check in his bags.
C.Have a security check.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20題。
18.What do we know about Reading Recovery
A.It is an educational program first introduced to New Zealand in 1984.
B.It has helped all the American six year olds to pass their reading tests.
C.It is widely used to help little children under the average reading level.
19.What does the teacher do with the Reading
Recovery method
A.He helps the students learn in the most
suitable way.
B.He lets several students discuss their study strategies together.
C.He helps the students develop strategies by reading many novels.
20.How long do one's Reading Recovery lessons usually take
A.One or two years.
B.30~50 hours.
C.More than 60 days.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單項選擇:(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If you rank _______ second in the race, you’ll get _____ qualification to compete for the next round.
A. / ; a B. / ; the C. a; the D. the; a
22.They urged that the library ______ open during the vacation.
A. must be kept B. keeps C. should keep D. be kept
23.Struck by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Wenchuan, a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was __ from the outside.
A. cut up B. cut down C. cut in D. cut off
24. — Waiter!
—___________
—I can't eat this. It's too salty.
A. What B. All right C. Yes, sir D. Pardon
25.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 but it may be some time ___ the situation improves.
A. since B. when C. unless D. before
26. —Did your parents take you to go on holiday
—I’d love_______ , but there was no room in the car.
A. to B. to be taken C. to have been taken D. to take
27. Could it be in the restaurant_____ you had dinner with me yesterday____ you left your keys
A. that; that B. that; where C. where; where D. where; that
28. You may depend on______ that our friends will help you whenever you need it.
A. them B. yourself C. it D. me
29. Guo Degang was forced to ______ that the weight-loss tea he had promoted in the advertisement was ineffective.
A. assume B. addict C. acknowledge D. accompany
30.________ nice, the food was all eaten up soon.
A. Tasting B. Taste C. Tasted D.To taste
31.— What happened to him
— He ______by a snake when he went through the forest.
A. gets bitten B. got bitten C. is bitten D. was being bitten
32.One of the men held the view _______ the book said was true.
A. what B. that what C. that D. what that
33.Premier Wen Jiabao has many important______ of state ______ .
A. affairs; to deal with B. events; to be dealt with
C. incidents; to deal with D. things; to be dealt with
34.Exciting as its special effects are ________, there is too much violence in the film.
A. to watch B. to be watched C. watching D. being watched
35.A dozen family members gathered at the table______ were traditional local foods such as preserved ham sausage.
A. what B. which C. there D. where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We may look at the world around us, but somehow we manage not to see it until whatever we’ve become used to suddenly disappears. 36 , for example, the neatly-dressed woman I 37 to see or look at on my way to work each morning.
For three years, no matter 38 the weather was like, she was always waiting at the bus
stop around 8:00 am. On 39 days, she wore heavy clothes and a pair of woolen gloves. Summertime 40 out neat, belted cotton dresses and a hat pulled low over her sunglasses. 41 , she was an ordinary working woman. Of course, I 42 all this only after she was seen no more. It was then that I realized how 43 I expected to see her each morning. You might say I 44 her.
“Did she have an accident Something 45 ” I thought to myself about her 46 . Now that she was gone, I felt I had 47 her. I began to realize that part of our 48 life probably includes such chance meetings with familiar 49 : the milkman you see at dawn, the woman who 50 walks her dog along the street every morning, the twin brothers you see at the library. Such people are 51 markers in our lives. They add weight to our 52 of place and belonging.
Think about it. 53 , while walking to work, we mark where we are by 54 a certain building, why should we not mark where we are when we pass a familiar, though 55 person
36. A. Make B. Take C. Give D. Have
37. A. happened B. wanted C. used D. tried
38. A. what B. how C. which D. when
39. A. sunny B. rainy C. cloudy D. snowy
40. A. took B. brought C. carried D. turned
41. A. Clearly B. Particularly C. Luckily D. Especially
42. A. believed B. expressed C. remembered D. wondered
43. A. long B. often C. soon D. much
44. A. respected B. missed C. praised D. admired
45. A. better B. worse C. more D. less
46. A. disappearance B. appearance C. misfortune D. fortune
47. A. forgotten B. lost C. known D. hurt
48. A. happy B. enjoyable C. frequent D. daily
49. A. friends B. strangers C. tourists D. guests
50. A. regularly B. actually C. hardly D. probably
51. A. common B. pleasant C. important D. faithful
52. A. choice B. knowledge C. decision D. sense
53. A. Because B. If C. Although D. However
54. A. keeping B. changing C. passing D. mentioning
55. A unnamed B. unforgettable C. unbelievable D. unreal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題2分,滿分40分)第一節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On January 15, a little girl from the Chinese mainland was on the subway in Hong Kong. She was eating something. A local man told her not to do so. The girl’s mother told him to mind his own business. A quarrel started. Hong Kong Mass Transit Railway rules say people cannot eat on the subway. The rules say the train will be filled with the smell of food. They say the smell will attract mice to the train. These mice might chew the cables and cause safety problems for passengers. People caught eating on the subway will be fined up to 2,000 Hong Kong dollars (1,625 yuan), Xinhua reported. Signs clearly say “no eating” and the rule is often announced on the subway and in stations. However, the girl and her parents say they did not notice this.
This seemingly small event has started a debate on the Internet, Xinhua reported.
A netizen named Zhu Hongying said some Chinese consider bad habits like talking loudly in public places, spitting or jumping queues as small matters. They simply don’t care because they think public places are not their private homes. “This kind of thinking shows a lack of a sense of social morality,”she pointed out.
Many people agree. “The parents (of the girl) should have apologized for their mistake,” Zhang Nan, 15, a Senior 1 student at Diaotai High School, Shaanxi, said to Teens. “Quarreling after making the mistake only makes the situation more embarrassing for them.”
Reports of Chinese people behaving badly at tourist sit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nothing new. Such reports are affecting the way other countries see Chinese people. Some foreign airports put up signs in Chinese telling Chinese people not to talk loudly and not to spit everywhere. Many Chinese people find this embarrassing.
All this shows that one of the secrets to a good journey is to learn about local customs and taboos before you go.
A quarrel broke out __________.
A. when the girl and her mother broke the subway rules
B. because the girl ignored her mother’s demand
C. after the girl’s mother’s improper response
D. the moment passengers criticized the girl’s mother
The underlined word taboos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
A. something you buy or keep to remind yourself of a place or an occasion
B. a group of people who have the power to make and change laws
C. a general agreement that does not allow people to do, use or talk about something
D. guidance offering information of local weather, accomodation and specialties
According to the debate on the net reported by Xinhua, Chinese manners___________.
A. are far from being poor
B. leave much to be desired
C. are only too easy to improve
D. are always to blame anywhere anytime
The passage wants to tell us that ___________.
A.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B.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C. 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
D. A real man never goes back on his words
B
A recent report at Dickinson State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have made uncomfortable reading for parents in China. 對于中國學生家長們來說,一份于近日公布的針對美國狄克森州立大學的審查報告將令他們感到不安。
Over the last four years, the college in North Dakota had issued diplomas(文憑) to 400 foreign students despite their failure to complete the required coursework. Roughly 95 percent of these students were Chinese.
The report also criticized the school’s recruitment (招生) process. Some overseas students were accepted with bad English or hadn’t achieved the average “C” grade they needed. There isn’t any trace of diligence in many of them.過去四年中,這所位于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學府中,有400名留學生在未能完成必修課程的條件,卻仍然拿到了大學文憑。
"Parents are surrendering their last resources to wager (壓賭) them on a child’s future by sending them abroad," said Lao Kaisheng, an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er a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If these children don’t get the decent jobs and the salary that is expected, their parents will naturally be sucked into poverty."首都師范大學教育政策研究員勞凱聲表示:“家長花光所有積蓄送子女出國是在拿錢賭孩子的明天。如果孩子們找不到體面的工作、沒有預期的收入,那么家長自然就身陷貧困。”
The desire to send offspring to schools overseas has existed for decades, although today it is largely fueled by the belief that it gives youngsters an advantage in the tough domestic employment market.這種父母迫切想要送子女出國深造的情況已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了,只不過如今,家長認為出國留學能讓孩子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就業市場占據優勢,因此,這種想法就愈演愈烈了。
However, not many Chinese families have enough saved in the bank to cover the tuition fees and accommodation and living expenses. Instead, many are choosing to take on massive debt at a critical time in their own life. It is a gamble, experts say, and the stakes are high.專家稱,這就是一場風險很高的賭博。
"People need to think over the input and potential output, as well as the risks that any investment brings," said Zhang Jianbai, who runs a private school in Yunnan province.云南一所私立學校校長張健柏(音譯)表示:“人們需要企業仔細考慮資金投入、潛在回報以及這項投資所帶來的風險。”
"Those who are now suffering trouble or financial difficulties would not have been in this position had they chosen a more suitable way to educate their children," he added.他還表示:“如果這些家長能夠選擇一種更恰當的方式來教育子女,那么他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陷入遭遇困境,遭遇經濟危機。”
Here is an examle:教育質量差異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in Guangdong, Wang Jianhai was sent to Texas to get a master’s degree, which his family believed would give him an edge in the job market. His father worked at an electronics factory and earned more than 10,000 yuan a month, so the adventure was not a great financial burden. However, after his return, 26-year-old Wang was no better prepared to find work. Even his English skills had not improved, he said, as "we stayed with other Asians most of the time". Eventually, his parents had to invest more money to help their only son eke out a meager living by running his own electronics store.甚至就連他的英文水平也沒有進步。王建海稱,這是因為自己大多數時間都會和亞洲人呆在一起。
"He hasn’t earned a penny back for us, even though we’ve taken care of him for 26 years, while other people of his age might have earned up to 200,000 yuan by now," said his 66-year-old father. 王建海66歲的父親表示:“盡管他們撫養了王建海26年,但王建海沒有為他們掙回一分錢,而其他很多同齡孩子現在可能已經賺了二十萬元了。”
"We could have had a decent life after retirement with our savings, but now we’ve painted ourselves into a tight corner," he added bitterly.
Although parents see an overseas education as a shortcut to success, experts argue that very few truly understand the vast differences in quality that exist among colleges in developed nations.盡管家長們將出國留學視為一條成功的捷徑,但有關專家稱,很少有家長真正了解眾多發達國家大學在教育質量上存在巨大差異這一事實。
Zhou Xiaozheng, a sociology professor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aid everybody knows Chinese parents are willing to spend money on their children, but he warned that those looking to benefit today are largely "second- and third-rate colleges that don’t offer scholarships or subsidies". "The quality of the schools or universities is varied, from heaven to earth," he added.
Parents need to be reasonable, he said, as well as "clear about what they expect from the study period, mental development or practical skills".
60. What was his father’s feeling after Wang Jianhai’s return from Texas
A. touched B. regretful C. merciful D. positive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pending time and money looking for shortcuts is well worth a trial.
B. People should realize not money but hardwork is the key to a good degree.
C. More Chinese par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send children to study abroad by the experts.
D. It’s not advisable to choose a school or college abroad with high rank and long history.
62.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Applying to DSU B. Choosing universities abroad
C. Missing the grade D. Diploma at home and abroad
C
The United States covers a large part of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 Its neighbors are Canada to the north and Mexico to the south.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is a big country, it is not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In 1964, its population was over 185,000,000.
When this land first became a nation, after winning its independence from England, it had thirteen states. Each of the states was represented(代表) on the American flag by a star. All these states wer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ontinent. As the nation grew toward the west, new states were added and new stars appeared on the flag. For a long time, there were 48 stars. In 1959, however, two more stars were added to the flag, representing the new states of Alaska and Hawaii.
Indians were the first people of the land which is now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still many thousands of Indians now living in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Sometimes it is said that the Indians are "the only real Americans". Most Americans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ose who came first in greatest numbers to make their homes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North America were mostly from England. It is for that reason that the langu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English and that its culture and customs are more like those of England than those of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63. The United States didn't have ___ states until _____.
A. thirteen; 1959 B. fifty;1964
C. fifty; this land first became a nation D. fifty; 1959
64. Why is English the language of America
A. Most of the people who first settled in America were from England
B. Most Americans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 English is the Indian's native language.
D. Canada is America's nearest neighbor.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 The Language of America
C. The States of America D. Th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America
D
In our home it was natural to fear our father. Even our mother was afraid of him. As children, my sister and I thought every family was like that. Every family had an unpredictable dad who was impossible to please and a praying mom who was there to protect the children.
We were good children. Mom was always telling us we were, even if Daddy couldn’t see it, part of this was because we didn’t dare to do anything.
Then came the day we found something new and fun to do. We worked at drawing with chalk on our wooden front door and making lots of pretty pictures all over it. We had a great time. We thought Mom would love it and praise us.
The praise we expected did not come. Instead, Mom was mad. We did not understand why, but we knew we were in big trouble!
Off we ran to find a place to hid. In our wooded yard it was not hard for two small children to find safety. Together, we hid behind a tree and did not move. Soon we heard the frightened voices of Mom and our neighbors calling out to us.
The sun set and it began to get dark. Those around us became more anxious, and we became more frightened. However, we still didn’t move.
As we clung (緊緊擁抱) together in the dark, we became aware of yet another voice, one we recognized with great fear: our daddy. But there was something strangely different about it. In it we heard something we had never heard before: fear, agony (痛苦) and despair. Then came his prayers in tearful voice. Our daddy was promising God that he would give his life to him if he would safely return his girls.
Nothing in our lives had prepared us for this kind of shock. Neither of us remembers making a decision to come out. We were drawn to him like a magnet (磁鐵), our fears disappearing into the forest. We didn’t know yet if we actually took steps or if God somehow moved us out and into Daddy’s arms. What we do remember were those strong, loving arms holding us and crying, hugging us like we were precious.
Things were different after that. We had a new daddy. Our whole family was changed by a piece of chalk.
66.From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we can learn __________.
A. the author was very naughty when young
B. the children were proud of their mother
C. the author’s father was difficult to please
D. the author’s father was afraid of her mother
67.The children’s drawing on the door __________.
A. brought them great trouble B. gained their mother’s praise
C. made their father very angry D. failed to meet their mother’s demands
68.Which shows the children’s emotional change when they heard their father’s voice
A. Anxious→content →miserable B. Frightened→happy→depressed
C. Excited→fearful→desperate D. Scared→shocked→moved
69.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We had a new daddy” implies that________.
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mily members changed
B. the author’s father developed an interest in drawing
C. the author’s mother found a new husband
D. the children were afraid of their new father
70.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The belief in God B. A piece of chalk
C. The big trouble of my mother D. A painful memory of my childhood.
第二節 (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Some vacation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__71__ It's great fun especially if you are the sort of person who feels there's never anything to do during the school holidays.
The first thing you need to come up with is an idea for your club.__72__ Pets,clothes,pop music or dancing groups,sports,making things?The list is endless.
Next you need some friends to be in your club with you.__73__ All you need is three or four other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same thing as you.
__74__ You should all sit down somewhere together with lots of pieces of paper and write down every name you can think up.That'll keep you busy for ages.
At your first meeting you should make up a rule book.And the first rule should be no grown ups or little brothers or sisters!The best clubs are always secret!
Now you have just about everything you need,except membership cards.These are very important and again you can spend a lot of time making them.__75__ Why not leave some space for a photo of yourself?That will make the membership card really look like it.
So there you are,get clubbing!Once you get started you'll think of loads of more interesting things to do!
A.That's easy.
B.Enjoy your own club!
C.Invite a designer to join you.
D.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E.One of the best things you can possibly do is to start you own club.
F.Then you need to pick a name for your club.
G.Use a bright thick pen to make a special design.
第四部分 寫作 (共兩節,35分)
第一節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上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 1. 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記分。
21世紀教育網 Sir,
My name is Li Hua. I’d like take the chance for the Two-week Eco-travel Round Australia. I’m a senior two student of 17 in Xi’an. I have a great many of hobbies, such as music, drawing or playing chess. Especially I’m fond of sports and travel. That’s because I’m quite strong and healthy. Australia has long been my dream countries to visit. There’re plenty of interesting plants and animals in that magic country, which were what I want to learn personal. The travel will for sure help increase my knowledge of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broaden your horizons. It maybe very tired, but I still apply for the travel.
Yours,
Li Hua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高中階段學習比較緊張,正確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最近你對你的同學作了一個調查,下面表格體現了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請用英語簡述并發表你的觀點。
白 天 晚 上 結 果
一些同學 上課專心聽講,經常向老師請教疑難問題。 花較少的時間完成作業,早休息,上課經常保持旺盛的精力
另一些同學 上課打瞌睡,漏掉了許多要點。 花較多時間完成作業,熬夜學習,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
你的觀點 ……
注意:1.可對所給要點適當發揮;
2.詞數150左右。文章開頭已給,不計入總詞數。
參考答案:
1-5 CCCAA 6-10 BABCC 11-15 BBACB 16-20 ACCAB
21-25 BDDCD 26-30 CDCCA 31-35 BBAAD
36-40 BCADB 41-45 ACDBB 46-50 ACDBA 51-55 CDBCA
56-59 CCBA 60-62 BBC 63-65 DAA 66-70 CADAB
71.E 72.D 73.A 74.F 75.G
短文改錯:
1. 加to (I’d like to) 2去掉of (.a great many hobbies) 3. or改為and 4. because 改為why 5. countries改為country 6. were改為are 7. personal改為personally
8.protect 改為protecting 9. your 改為my 10. tired改為tiring
范文:
Recently,I have made a survey in my class on how they study.They have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
Some students listen to teachers attentively in class,trying to catch everything that the teachers say.Besides,they often consult teachers as often as possible if they have some problems.Because of this,they spend less time doing their homework,so it is certain that they can go to bed earlier and they always keep energetic in the daytime.
However,others have quite a different way of learning.They have to sit up late at night doing their homework,so they often feel sleepy in class.As a result,they miss lots of key points and it usually takes them more time to finish their homework,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m to concentrate on what they are doing.
According to me,the former learning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Only in an efficient method can we improve our study.Meanwhile,we will have more free time to enjoy ourselves.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文)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設是虛數單位,復數為純虛數,則實數為( )
A.2 B.-2 C. D.
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命題“若,則”的逆否命題為“若,則”
B.“”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C.對于命題,則
D.若p且q為假命題,則p、q均為假命題
3.對于……大前提
……小前提
所以……結論
以上推理過程中的錯誤為( )
A.大前提 B.小前提 C.結論 D.無錯誤
4.復數與的積是純虛數的充要條件是 ( )
A. B.
C. D.
5.函數的圖象如圖,且,則有 ( )
A.
B.
C.
D.
6.在平面幾何里,有勾股定理:“設△ABC的兩邊AB,AC互相垂直,則AB2+AC2=BC2”拓展到
空間,類比平面幾何的勾股定理,“設三棱錐A—BCD的三個側面ABC、ACD、ADB兩兩相
 互垂直,則可得”猜想正確的是 ( )
A.AB2+AC2+ AD2=BC2 +CD2 +BD2 B.
C. D.AB2×AC2×AD2=BC2 ×CD2 ×BD2
7.若x>4,則函數 ( )
A.有最大值-6 B.有最小值6
C.有最大值-2 D.有最小值-2
8、一個體積為的正三棱柱的三視圖如圖所示,
則這個三棱柱的左視圖的面積為 ( )
A. B.8 C. D.12
9.已知的最小值是
A.2 B.2 C.4 D.2
10.函數f(x)由下表定義:
x 2 5 3 1 4
f(x) 1 2 3 4 5
若,則的值為( )
A.1 B.2 C.4 D.5
11.對于使成立的所有常數M中,我們把M的最小值1叫做的“上確界”,若均大于0,且,則的“上確界”為( )
A. B. C. D.
12.設f(x)=x2-bx+c,不等式f(x)<0的解集是(-1,3),若f(7+|t|)>f(1+t2),則實數t的取值范圍是( )
A.(-1,2) B.(-3,3) C.(2,3) D.(-1,3)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函數,的最大值是
14.設拋物線的準線與軸交于點,若過點的直線與拋物線有公共點,則直線的斜率的取值范圍是
15.已知圓,直線,圓C上任意一點A到直線的距離小于的概率為
16.給出下列四個命題:
①若三邊為,面積為,內切圓的半徑,則
由類比推理知四面體的內切球半徑
(其中,為四面體的體積,為四個面的面積);
②若回歸直線的斜率估計值是,樣本點的中心為,則回歸直線方程是;
③若偶函數滿足,且時,,則方程有3個根.
④若圓,圓,則這兩個圓恰有條公切線.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把你認為正確命題的序號都填上)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題,共70分. 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本小題滿分10分)當m為何實數時,復數z=+(m2+3m-10)i;
(1)是實數;(2)是虛數;(3)是純虛數.
18.(本小題滿分12分)
下表是關于宿州市服裝機械廠某設備的使用年限(年)和所需要的維修費用(萬元)的幾組統計數據:
2 3 4 5 6
2.2 3.8 5.5 6.5 7.0
(1)請根據上表提供的數據,用最小二乘法求出關于的線性回歸方程;
(2)估計使用年限為10年時,維修費用為多少?
(參考:①
②)
19.(本小題滿分12分)如圖,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AC⊥CB,
∠ABC=45°,側面A1ABB1是邊長為a的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BC,∠A1AB=60°,E、F分別是AB1、BC的中點.
(1)求證EF//平面A1ACC1;
(2)求EF與側面A1ABB1所成的角;
(3)求二面角的大小的余弦值.
20.(本小題滿分12分)拋物線的焦點為,在拋物線上,
存在實數,使,求直線的方程;
( 2 )以為直徑的圓過點,證明直線過定點,并求出定點坐標.
21.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設函數
(1)求證:是奇函數;
(2)① 求證:;
② 結合①的結論求的值;
(3)仿上,設是上的奇函數,請你寫出一個函數的解析式,并根據第(Ⅱ)問的結論,猜想函數滿足的一般性結論.
22.(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函數
(1)解不等式:;
(2)若關于x的不等式≥m+2的解集為R,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1-5 ADBDC 6-10 CAACD 11-12 DB
13.1 ; 14.; 15.; 16.①②④.
17. (1)z為實數,則虛部m2+3m-10=0,即,
解得m=2,∴ m=2時,z為實數.
(2)z為虛數,則虛部m2+3m-10≠0,即,
解得m≠2且m≠±5. 當m≠2且m≠±5時,z為虛數.
(3),
解得m=-, ∴當m=-時,z為純虛數.
18.解:(1)
(2)把代入回歸方程得到:
估計使用年限為10年時,維修費用為12.38萬元。
19.解: (1)∵A1ABB1是菱形,E是AB1中點,∴E是A1B中點,連A1C ,∵F是BC中點,
∴EF∥A1C
∵ A1C平面A1ACC1,EF平面A1ACC1, ∴EF//平面A1ACC1
(2)作FG⊥AB交AB于G,連EG ∵側面A1ABB1⊥平面ABC且交線是AB ∴FG⊥平面
A1ABB1,∴∠FEG是EF與平面A1ABB1所成的角
由AB=a,AC⊥BC,∠ABC=45°,得 由AA1=AB=a,∠A1AB=60°,
得 ∴ EF與平面A1ABB1所成的角為30°
(3)可以證明,以BC為y軸,以MC為x軸,MA1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不難求得平面ABE的一個法向量為,平面BEC的一個法向量為,
∴ ,∴二面角的大小為余弦值.
20.(1)拋物線的準線方程為,
三點公線。由拋物線的定義,得,
設直線,由得
,,
,而,故,直線方程為;
以為直徑的圓過點即,若點在軸同側,則,
所以必與軸有交點,設過點,直線方程為
代入,得,
,,代入,得
即直線恒過點
21.證明:(1), 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
是奇函數
(2)①證明:
②解:
=2013
(3)可設
或,則
22.解:(1)由題設知: 則有
不等式的解集為
(2)不等式即:


由圖象可知:
∵不等式的解集為的R
∴有 即:梁山一中11-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2小題,每題2分,共4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態HCl、固態NaCl均不導電,所以HCl、NaCl是非電解質
B.NH3、CO2、Cl2的水溶液均能導電,所以NH3、CO2、Cl2均是電解質
C.蔗糖、酒精在液態或水溶液里均不導電,所以它們是非電解質
D.銅、石墨均導電,所以它們是電解質
2.0.1 mol·L-1的下列物質的水溶液,只存在一種分子的是( )
A.NaF B.NH4Cl C.HClO D.HNO3
3.0.1 mol/L 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 )
A.5.6 B.7.0
C.8.4 D.13.0
4.一定溫度下,石灰乳懸濁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Ca2+(aq)+2OH-(aq),當向一定量的石灰乳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中Ca2+數目減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中pH增大 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
5.一定溫度下,用水稀釋c mol·L-1的稀醋酸,若用KW表示水的離子積,則下列數值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
A.c(CH3COO-)/c(CH3COOH)
B.c(CH3COOH)/c(H+)
C.c(H+)/c(OH-)
D.c(H+)/KW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1mol乙烯與Cl2完全加成,然后與Cl2發生取代反應,一共需要氯氣6mol
B.乙烯、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兩者的褪色原理不相同
C.2-丁烯不存在順反異構體
D.研究有機物一般要經過的基本步驟為:分離、提純→元素定量分析(確定實驗式)
→測定相對分子質量(確定分子式)→波譜分析(確定結構式),其中最早提出元
素定量分析的是法國化學家李比希
7.1 mo1X能與足量碳酸氫鈉溶液反應放出44.8 LCO2(標準狀況),則X的分子式是(  )
A.C5H10O4 B.C4H8O4 C.C3H6O4 D.C2H2O4
8.下列各組中的反應,屬于同一反應類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與水反應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對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環己烷消去制環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 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9.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它可以發生反應的類型有(  )
①加成 ②消去 ③水解 ④酯化 ⑤氧化 ⑥加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10.氣體A、B通式分別為CnH2n-2和CnH2n+2,若用催化劑使150ml混和氣體和氫氣發生加
成反應,在相同條件下需要H2100ml,則原混和氣體A、B兩氣體的體積之比( )
A.1:2 B.1:3 C.1:4 D.4:1
11.下列關于1S電子在原子核外出現的概率分布圖(電子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常用小黑點來表示電子的多少
B.小黑點密表示在該核外空間的電子數多
C.小黑點密表示在該核外空間的單位體積內電子出現的概率大
D.通常用小黑點來表示電子繞核作高速圓周運動
12.下列化合物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的是( )
A.Na2O2 B.NH3 C.CaCl2 D.HCl
13.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種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呈堿性,且堿性B>A,C和D的電負性C>D;E是這五種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它們的原子序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
A.A、B、C、D、E B.E、C、D、B、A
C.B、A、D、C、E D.C、D、A、B、E
14.若將P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寫成1s22s22p63s23px23py1,它違背了( )
A.能量守恒原理 B.泡利不相容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 D.洪特規則
15.下列微粒中,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是( )
A.O B. P C. Fe D.Fe3+   
16.下列晶體中,熔點最高的是( )
A.KF B.MgO C.CaO D.NaCl
17.某離子晶體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則該離子晶體的化學式為 ( )
A.AB12C8         B.ABC3
C.AB2C3 D.AB3C
18.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自1971年美國科學家用F2通過細冰末獲得了次氟酸以來,對HFO的研究才引起重視,下列對HFO中各元素化合價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氫+1價 氟+1價 氧-2價
B.氫+1價 氟-1價 氧0價
C.氫-1價 氟+3價 氧-2價
D.氫-1價 氟-1價 氧+2價
19.為測定某有機物的結構,用核磁共振儀處理后得到右圖
所示的核磁共振氫譜,則該有機物可能是 ( )
A. C2H5OH B.
C. D.
20. 可以證明乙醇分子中有一個氫原子與另外的氫原子不同的方法是( )
A.1mol乙醇燃燒生成3mol水
B.乙醇可以制飲料
C.1mol乙醇跟足量的Na反應得0.5molH2
D.1mol乙醇燃燒生成2molCO2
21.化學工作者一直關注食品安全,發現有人將工業染料“蘇丹紅1號”非法用作食用色素。蘇丹紅是一系列人工合成染料,其中“蘇丹紅4號”的結構式如下:(  )
下列關于“蘇丹紅4號”說法正確的是
A.不能發生加成反應 C.屬于芳香烴
B.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屬于甲苯同系物
22.白藜蘆醇廣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搞癌性。能夠跟1mol該化合物起反應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別是(  )
A、1mol 1mol B、3.5mol 7mol
C、3.5mol 6mol D、6mol 7mol
23.對羥基扁桃酸是農藥、藥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間體,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上述反應的原子利用率可達到100%
B.上述反應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C.在核磁共振氫譜中對羥基扁桃酸應該有6個吸收峰
D.對羥基扁桃酸可以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
24.β—紫羅蘭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種天然香料,它經多步反應可合成維生素A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β—紫羅蘭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間體X最多能與2molH2發生加成反應
C.維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羅蘭酮與中間體X互為同分異構體
25.由下列結構片段組成的蛋白質在胃液中水解,不可能產生的氨基酸是(  )
A. B.H2NCH2COOH
C. D.
二、填空實驗題(50分)
26.(14分)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銅網出現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象,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 。
在不斷鼓入空氣的情況下,熄滅酒精燈,反應仍能繼續進行,說明該乙醇催化反應是 反應。
(2)甲和乙兩個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
(3)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干燥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質,它們是 。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氣體的主要成分是 。
(4)若試管a中收集到的液體用紫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顯紅色,說明液體中還含有 。要除去該物質,可現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寫字母)。
a.氯化鈉溶液 b.苯 c.碳酸氫鈉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過 (填試驗操作名稱)即可除去。
27.(12分)(1)右圖為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的實驗裝置,此裝置
中Zn電極上的電極反應為 ;
如果將Zn換成Pt,一段時間后,在鐵電極區滴入2滴黃色
K3[Fe(CN)6](鐵氰化鉀)溶液時,燒杯中的現象是 ,
發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2)CuI是一種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它可以由反應:2Cu2+ + 4I- = 2CuI↓ + I2而得到。現以石墨為陰極,以Cu為陽極電解KI溶液,通電前向電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
溶液。①電解開始不久,陰極產生的實驗現象有 ,陰極的電極反應是 。
②陽極區溶液變藍色,同時伴隨的現象還有 ,對陽極區溶液
呈藍色的正確解釋是 。A. 2I- - 2e- = I2 ;碘遇淀粉變藍
B. Cu - 2e- = Cu2+;Cu2+顯藍色 C. 2Cu + 4I-- 4e- = 2CuI↓ + I2; 碘遇淀粉變藍
D. 4OH-- 4e- = 2H2O + O2 ;O2將I-氧化為I2,碘遇淀粉變藍
28.(10分) 是一種醫藥中間體,常用來制備抗凝血藥,可通過下列路線合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與銀氨溶液反應有銀鏡生成,寫出A被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氧化成B的化學方程式: 。
(2)B→C的反應類型是 。
(3)E的結構簡式是 。
(4)F和氫氧化鈉溶液共熱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下列關于G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與溴單質反應 b.能與金屬鈉反應
c.1molG最多能和3mol氫氣反應 d.分子式是C9H6O3
29.(14分)(1)具有支鏈的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4H6O2,A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1 mol A和1 mol NaHCO3能完全反應,則A的結構簡式是 。
寫出與A具有相同官能團的A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2)化合物B含有C、H、O三種元素,相對分子質量為60,其中碳的質量分數為60%,氫的質量分數為13.3%。B在Cu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氣氧化成C,C能發生銀鏡反應,則B的結構簡式是 。
物質B的核磁共振氫譜(NMR)會產生 個吸收峰,峰值比例為 。
(2)D是由A和B反應生成的酯,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5 CDCAA 6-10BDDBA  11-15CACDD  16-20BDBAC   21-25 BDDAD 
26.(1)2Cu+O2 2CuO(2分) CH3CH2OH+CuOCH3CHO+Cu+H2O (2分) 加熱(1分)
(2)加熱 冷卻 (各1分) (3)乙醛 乙醇 水 氮氣 (各1分) (4)乙酸 c 蒸餾
27. (1)Zn - 2e- = Zn2+ 產生藍色沉淀(2分)
3Fe2+ + 2[Fe(CN)6]3- = Fe3[Fe(CN)6]2↓(2分)
(2)產生氣泡,溶液變紅(2分) 2H+ + 2e- = H2↑(2分)
產生白色沉淀,銅片溶解 C(各2分)
28. (1)略 (2)取代反應 (3)
(4)略(消耗氫氧化鈉3mol ) (5) c
29.
(1) CH3—CH===CH—COOH、CH2===CH—CH2—COOH
(2)CH3CH2CH2OH 4 3:2:2:1
(3) 略
HO
N=N
N=N
CH3
CH3
CH3
···—NH—CH—C—NH—CH2—CH2—C—NH—CH—C—NH—CH—C—NH—CH2—C—···
CH3
O
O
CH2SH
O
O
O
CH3—CH—COOH
NH2
H2N—CH—CH2—COOH
CH3
HS—CH2—CH—COOH
NH2
Fe
Cu
CuSO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锡林郭勒盟| 沾益县| 墨玉县| 太和县| 开鲁县| 黄骅市| 和龙市| 和龙市| 宁波市| 杭州市| 沛县| 双鸭山市| 呼和浩特市| 烟台市| 淮北市| 武安市| 尉氏县| 运城市| 靖西县| 乐亭县| 惠来县| 喀喇沁旗| 石泉县| 恩施市| 剑河县| 读书| 西丰县| 大丰市| 广饶县| 文登市| 涟水县| 新民市| 涿州市| 敦煌市| 双牌县| 沙湾县| 郎溪县| 云梦县| 昌都县|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