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熱點綜述】 2012年2月13日至17日,應美國副總統拜登邀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美關系中的一件大事,目的在于進一步落實胡錦濤主席2011年1月訪美與奧巴馬總統達成的重要共識,推進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建設。 習近平副主席此次訪美,正值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中美《上海公報》發表40周年。40年來,中美關系雖歷經波折和起伏,但總體上不斷向前發展。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復雜深刻變化。中美作為世界上兩個大國,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也肩負著重要的共同責任。兩國應進一步增進互信,加強合作,妥善處理分歧,繼續保持中美關系的穩定發展勢頭。這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期望。習副主席此次訪美時機重要,意義重大。 【理論分析】 一、 從《經濟生活》角度看 1. 經濟全球化的作用。為應對全球經濟形勢的挑戰,中美雙方承諾加強宏觀經濟合作,共同努力以確保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促進就業穩步增長,確立未來全球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的增長。雙方同意采取綜合性政策措施實現更加平衡的貿易,并增加相互投資。中國愿增加包括商用高科技產品在內的自美進口產品。 2. 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中方歡迎美國企業到中國發展,中國將一如既往為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外國企業提供透明、公平、高效的投資環境。中國政府支持中國企業到美國投資興業。奧巴馬表示,中國企業在美國商機無限,希望美中兩國工商界繼續加強合作。 3. 堅持世貿組織中的平等和公平原則。中美雙方同意分享各自在《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中日韓自貿區協定》等區域自貿協定中的相關信息。中美雙方同意,在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和實施貿易救濟措施時嚴格遵守世貿組織規則,以防止其濫用。 4. 市場經濟具有開放性、競爭性的特征。中美兩國互補性強,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交流頻繁,兩國加強合作有利于維護公平競爭、開放有序的市場環境,促進互利合作和共同發展。 二、 從《政治生活》角度看 1. 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推行對外活動的準則。中方強調臺灣問題、西藏問題涉及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奧巴馬重申美國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恪守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精神,拒絕任何“臺獨”主張。他強調,美方希望看到臺灣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趨勢繼續發展。 2.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當前世界各國相互依存度不斷加深,對和平發展與合作的需求增強。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對兩國利益至關重要,對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至關重要。中美雙方增進信任、鞏固共識、擴大合作、管控分歧;本著平等協商、雙向互利的原則,繼續以對話與合作而非保護主義的方式處理彼此經貿摩擦,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基本格局;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共同發揮建設性、負責任的作用。 3. 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礎,利益的相悖則是沖突的根源。中美建設合作伙伴關系是當今世界大國關系的一次偉大嘗試,事關兩國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命運。 4. 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世界多極化發展,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美兩國在重大問題上加強國際合作,有利于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三、 從《文化生活》角度看 1.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交融。中國企業合組的公司與美國夢工廠動畫公司簽署組建“上海東方夢工廠影視技術有限公司”協議,這些規劃和協議的簽署,對深化兩國經貿、人文交流都具有重要意義。中美雙方應加強文化、教育交流,加入到建設中美合作伙伴關系的事業中來。 2.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得到發展。中美雙方應加強文化、教育交流,有利于建設新型中美合作伙伴關系。 四、 從《生活與哲學》角度看 1. 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面對世界和平、國際安全、全球發展等方面的各種挑戰,中美兩國已經成為解決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不可或缺的參與者。新形勢下,中美兩國擁有的共同利益在擴大,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擁有更加廣泛的合作基礎、承擔更加重要的共同責任。這是中美兩國領導人堅持從實際出發求,實事求是的體現。 2. 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中美兩國在事關全球穩定與繁榮的眾多重大問題上有廣泛的合作基礎,肩負著共同的責任,兩國合作可以使中美兩國更安全。 3. 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應符合客觀規律和人類的根本利益。中美兩國在重大問題上加強合作,妥善處理兩國分歧和彼此的重大關切,符合時代發展的的潮流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4. 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40年前,尼克松總統對中國進行了歷史性訪問,打破了兩國多年相互隔絕的堅冰。40年來,尤其是中美建交33年來,兩國人民友好不斷加深,互利合作持續擴大,利益交融更加緊密。中美關系也曾經歷風風雨雨,但總的趨勢是在不斷前行中。在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的條件下,中美友好與合作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5. 矛盾是普遍的客觀的,要敢于正視矛盾并積極化解矛盾。認清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不回避矛盾,兩國國情迥異,發展的歷史階段不一樣,有分歧是正常的。差異和分歧不應成為中美關系發展的障礙。正確處理這些差異和分歧,才能不斷提升合作水平。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6. 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要求我們分清主流與支流。兩國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是兩國關系的主流。中美關系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讓中美兩國人民享有合作福祉,讓世界共享中美關系良性發展創造的和平環境和發展機遇。 【創新訓練】 1.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用這句歌詞形容中美關系。下列俗語能體現該觀點的是 ( ) ①前無古人、但后啟來者 ②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③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中美建交33年來,兩國人民友好不斷加深,互利合作持續擴大,利益交融更加緊密,持續造福于兩國人民,也有力促進了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中美關系也曾經歷風風雨雨,但總的趨勢是在不斷前行中。這段話體現的哲學觀點有( ) ①矛盾的對立統一 ②辯證否定的觀點 ③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 ④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 習近平副主席對美國的訪問,全方位促進了兩國和兩國人民的交流合作,充分展示了中美合作共贏的前景,有力推進了新時期中美合作伙伴關系建設。中美之間的合作( ) ①表明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 ②是由兩國共同的國家利益決定的 ③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④是消除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根本途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來美投資和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明顯增加。2006年至2011年,中國政府每年派出的投資貿易促進團累計從美國采購金額超過1 000億美元。這說明( ) A. 我國積極實施“引進來”戰略顯成效 B. 我國注重優化外資結構 C. 我國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顯成效 D. 我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5.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應美國副總統拜登邀請,習近平副主席于2012年2月13日至17日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習近平在美發表演講指出,“40年來,尤其是建交33年來,兩國人民友好不斷加深,互利合作持續擴大,利益交融更加緊密,持續造福于兩國人民,也有力促進了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中美關系也曾經歷風風雨雨,但總的趨勢是在不斷前行中。” 材料二 2011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4 467億美元,同比增長16%。美國對華出口首次超過1 000億美元,達到1 221億美元,同比增長20%。過去6年里,美對華出口增速高于自華進口增幅,雙邊貿易向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同時,中國企業來美國投資的熱情高漲,對美投資步伐不斷加快,累計對美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已超過60億美元。不過,中美經貿發展過程中,貿易摩擦時有發生。中美兩國貿易聯系緊密,貿易摩擦也就少不了,但是,往往“受傷的總是我”。 (1) 結合材料,運用“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的有關知識,分析中美關系。 (2) 請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在中美貿易中,如何解決“受傷的總是我”這一問題? 【參考答案】 1. C 2. C 3. B 4. C 5. (1) ①聯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事物的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構成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中美合作關系為中美兩國的發展,為世界和地區的繁榮穩定都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②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中美合作關系盡管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曲折和困難,我們要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但我們又應對中美關系充滿信心,中美合作關系是世界和平與繁榮的期待,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③事物的性質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這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著重把握主流。中美關系中合作始終是兩國關系的主流,中美兩國要做伙伴而非對手。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中美關系從尼克松總統訪美開啟了中美合作新篇章發展為現在的伙伴關系。 (2) 從政府的角度: 加強中美兩國在有關問題上的交流與合作,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完善相關法律體系,提供法律依據;制定應對貿易摩擦的相關機制;向世貿組織申訴,利用談判解決爭端;爭取美方早日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從企業的角度: 優化出口產品結構,以質取勝;改變低價出口策略,樹立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充分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貿規則;堅持市場多元化戰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