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吉林省長春市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吉林省長春市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全科】

資源簡介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語文試題卷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卷。
第Ⅰ卷 閱讀題(共50分)
一、古代詩文閱讀(共32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問題。(19分)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嫌隙
B.刑人如恐不勝     刑:刑法
C.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非常:意外變故
D.沛公則置車騎 置:放棄,丟下
2.下列各句均直接表現項羽“為人寡謀”的一項是(3分)
  ①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  ②壯士,賜之卮酒  ③壽畢,請以劍舞
  ④項王默然不應       ⑤君王為人不忍   ⑥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⑤⑥
3.下列對文段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鴻門宴》描寫了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后,為了爭奪農民起義軍勝利成果而展開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斗爭。
  B.本文刻畫人物多用對比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突出。如項羽自矜功伐,寡謀輕信;劉邦卻謙卑恭謹,老謀深算。
C.本文圍繞項羽是否采取行動,劉邦能否安然逃脫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情節忽張忽弛,跌宕有致,引人入勝。
D.本文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
4.翻譯文段中劃線的句子。(10分)
⑴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4分)
⑵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6分)
(二)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后面問題。(8分)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整首詩刻畫了詩人怎樣的形象?“采菊”這一動作中包含著詩人怎樣的人生追求?(4分)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請賞析。(4分)
(三)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7. ⑴寄蜉蝣于天地,          。 ,羨長江之無窮。
(蘇軾《赤壁賦》)
⑵淇水湯湯,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詩經·氓》)
⑶         ,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 。(屈原《離騷》)
二、現代文閱讀(共18分)
大自然的禮贊
李長之
⑴世界不是荒涼的。我們感覺沒有人的時候,卻另有更令我們向往的東西存在。
⑵仿佛一個堂皇偉大,神秘而崇高的劇場吧。觀眾是愚妄的,這不要緊,因為他們可以散去;戲曲是鄙俗的,這不要緊,因為可以改寫;角色平凡,這也仍然能令人忍耐下去,因為可以希望有更不平凡的來代替。所有這些失望的痛苦,和不甘于失望,又追求新的幻影的疲勞,我們都會得到一點補償,也就是多多少少會得到一種慰藉,因為劇場總是好的,一切靠不住,劇場靠得住,劇場較之其他要悠久些。
⑶這劇場就是大自然。一切變,大自然不變,這劇場永遠是堂皇、偉大、神秘與崇高的。觀眾,戲曲,角色,都渺小吧,這劇場卻越發莊嚴。戲散了,這劇場也依然巍峨地矗立著。所以,只要沒忘掉這劇場的人,他是可以心平氣和下去的,并且也不會寂寞。
⑷有誰曾感到沒有歸宿么?到大自然里去。
⑸最不自量,而又最不安分的動物,恐怕只有人類吧。人類企求一切,而超越了實際能力。大自然在這方面卻恰是人類的母親,她不會打消孩子們的夢,雖然早知道那是夢。她卻只用種種暗示,種種比喻,種種曲折而委婉的辭令,讓人們自己去覺悟。在人們的能力限度以內,她卻又鼓舞人們,成就人們,務在讓人們所僅有的一點能力,去作一些最善的發揮。
⑹大自然有種種律則。是劇場吧,有劇場的規矩;作母親呢,也自有母親的教導之方。不過一般的人們不容易知道。熟悉劇場的人,自然會熟悉劇場的規矩。一個母親的愛惡,也常是不能明白地說出來的。大自然往往給她的驕兒一種偉大課題,以課題為重,大自然便不惜給她的嬌兒以種種的或甘或苦的經歷,甚至幾乎不能勝任。但是她的驕兒會恰恰符合了母親的意向。
⑺誰能領會大自然的深邃或恩惠呢?
⑻她不溺愛,可是她對于她的子孫并不平等。愚妄的人們,對她是可以怨尤的,然而她不管。她呈現給愚妄的人們的,就是駁雜、混亂。她不求愚妄的人們的了解,也因為他們不能了解。
⑼大自然在天才們的跟前,卻是和悅的。大自然的驕兒就是天才。大自然永遠愛護天才,她那條理和秩序,完全啟示于天才。她有種種設計,是讓天才完成自己,雖然不必事先告訴。天才沒有不了解大自然的,大自然對天才,也永不會不愛護。歌德、屈原、李白、康德、貝多芬、曹雪芹,這都是在大自然的愛護之下,完成了自己的。
⑽大自然是有情感的。她不盲目,也不麻木。她不是沒有智慧,她的智慧乃是溶化于情感之中。情感最可靠,大自然是任情感的,一如她所愛護的天才然。她不但任情感,而且喜歡表現出來。你就看濃綠如油的春水吧,這是她的情感的表現;高空淡遠的秋云呢,也是她情感的表現。她處處在流露,她處處似乎情不自禁。
⑾大自然是感官的,是色相的。她忘不掉美;丑的出現,只是在人們對于美的破壞之際。她要點綴一切,她要種種色調,而且那色調要純粹,要單一,你瞧吧,白雪,紅葉,彤云,秋霽的曉霧,夏木的濃陰……
⑿大自然就是藝術家。音樂和繪畫,她天天在創造。人間一切藝術,不過是大自然的藝術副本。在人們忘掉,或者忽視了大自然的藝術的時候,往往是人間藝術墮落的時候,一旦攜手,那才可以抬頭。
⒀藝術家必有意匠,大自然的意志就表現在她創造藝術品的意匠里。大自然的意志是“生”,所以所有大自然的藝術,都是生的表現藝術。
⒁大自然,是宇宙間最永恒的,最偉大的,最莊嚴的。而天才、藝術,這一切的成就與偉力皆源于大自然。因作大自然禮贊。
8. 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 這篇文章表現了自然的博大與豐富,并且提示我們,能領會到這種美,世界便不荒涼。
B. 在作者看來,歌德、屈原、李白、康德等人都是經歷了自然的甘苦并符合自然意向的。
C. 作者用雪的白、葉的紅以及曉霧與濃陰的純色來展現大自然的任情與智慧,很有氣勢。
D. 第12段,作者由大自然的藝術寫到人間的藝術,“才可抬頭”等描述頗為生動形象。
E. 本文以“向往”入筆,以“禮贊”收筆,中間抒寫了大自然的種種智與美,很有章法。
9. 作品中將大自然比作“劇場”與“母親”,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6分)
10. 作者認為“大自然是深邃的”,為什么這樣說?(4分)
11. 通觀全文,簡述作者所倡導的“我們面對大自然的態度”是什么。(4分)
第Ⅱ卷 表達題(共70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2.下面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
A.斂裾(jū)  彌望(mí)    癸丑(guǐ) 叱咤風云(chà)
B.攢射(cuán) 枕藉(jiè) 強勁(jìng) 靡有朝矣(mǐ)
C.窈窕(yáo) 諂媚(chǎn)  懲戒(chěng)  殞身不恤(xù)
D.躑躅(zhí) 肄業(yì) 欺侮(rǔ)    大筆如椽(chuán)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老張今年65歲,短小精悍,思維敏捷,干起活來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
  B.戶籍改革的聲音再次高漲,官方亦加緊醞釀,民眾期待的“戶籍新政”大有呼之欲出之勢。
C.聲名不論大小,都是通過誠實的勞動、創造實績獲得的。實至名歸,才能安之若素。
D.王校長的話果然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與會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紛紛提出 了自己的見解。
1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由于熱帶風暴“洛坦”正面登陸海南文昌,使得瓊州海峽全面封航,給旅游交通造成較大的影響,大批游客和車輛滯留海口港。
B.《大堰河——我的保姆》之所以使艾青一舉成名,是因為他說真話,抒真情,情深辭切,感人肺腑而形成的。
C.大學畢業后去農村應聘村官的人當中,多數人希望能在建設新農村這一大環境中找到施展才華、創立事業、實現理想的有效途徑。
D.在此次國家法定節日征求意見過程中,調查者發現,人們對同步出臺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能否順利實施并不樂觀。
15.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太陽天,大樟樹明晃晃地立在那里, , ; , 。 ,蕭蕭樹聲灌滿了整條小巷,那是天籟,是綠葉唱給風聽的情歌。
①風來了,風兒吹開了大樹的襟懷,葉片低吟淺唱
②太陽曬出了大樹的好心情,它聳了聳身子,撒下一地的金幣
③樹陰里,有徐徐的小風,有淡淡的樹香
④濃蔭匝地,圈出了一大塊黑色的版圖
⑤葉動影搖,萬千金幣滿地閃爍
A.③④⑤②① B.④③②⑤① C.④③⑤②① D.③④②⑤①
16.將下面這則消息壓縮成不超過25字的一句話新聞。(4分)
  據美媒報道,盡管外界猜測中國海軍軍備建設及現代化進程將使中國在周邊海域更加強硬,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于2011年12月9日表示,菲律賓相信中國仍然致力于以和平方式解決所謂的“西菲律賓海”(即南海)領土爭端。
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陳顯達12月9日表示,他相信中國仍致力于其和平義務,因為中國在不久前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訪華時對總統重申了這一立場。
“我們相信中國政府在西菲律賓海問題上堅持和平解決之道。這一立場得到了中國駐菲大使及進行雙邊會談的中菲領導人的肯定。”陳顯達說。他還稱,菲律賓堅持以多邊渠道解決領土爭端的政策,也堅持菲律賓對非爭議島嶼的主權。
17.根據所給上聯對出下聯。(4分)
上聯:滴水穿石如歌歲月應無悔   
下聯:                 
四、作文(50分)
18.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走進社會,你會驚訝生活的多姿多彩;走進民間,你會洞悉民風的淳樸與強悍;走進校園,你會覺察學海的苦辣與酸甜……請以“走進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將作文題補充完整。②寫真事、抒真情。③立意自定。④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32分)
(一)(9分)
1.(3分)【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
【解析】刑罰,處罰
2.(3分)【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篩選、歸納文章內容的能力。
【解析】③為范增設計,⑤為范增評價,不是直接表現,不符題干要求。“為人寡謀”在本文中可體現為輕信小人、婦人之仁、不懂隨機應變之策略、剛愎自用等。
3.(3分)【參考答案】D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解析】本文沒有心理描寫
4.(10分)【參考答案】(1)不這樣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被他俘虜。(“不”“屬”“為所”各1分,總體1分,共4分)
(2)做大事不必拘泥小節,行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們是魚和肉,為什么要告辭呢?(“顧”“辭”“讓”“何辭為”各1分,總體2分,共6分)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與翻譯的能力。
(二)(8分)
5.(4分)【參考答案】刻畫了一個悠閑自得的詩人形象。“采菊”的動作不是一般人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俗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每問2分,共4分)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鑒賞古代詩歌藝術形象的能力。
6.(4分)【參考答案】太陽下山了,倦鳥也知道還家。詩人用以景寫情的手法,借景抒情,從景物中感悟到了真意,表達出作者熱愛自然之趣、回歸田園之喜。(手法準確2分,情感把握正確2分。答其它表現手法言之成理也可以。)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及表達技巧的能力。
(三)(5分)
7.(5分)【參考答案】(1)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 (2)漸車幃裳 
(3)高余冠之岌岌兮 唯昭質其猶未虧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古代詩文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二、(18分)
8.(4分)【參考答案】C、D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散文內容的分析能力。
【解析】C這里展現的是大自然的“美麗”而非“情與智”,“氣勢”的分析亦失當。D“描述生動形象”的分析失當,這里并非描寫,故不存在“生動形象”的問題。)(每
項2分)
9.(6分)【參考答案】將大自然比作“劇場”,為人提供了位置與歸宿,表現了大自然
的悠久、永恒;將大自然比作“母親”,給人以提示與鼓舞,表現了大自然的慈愛、智慧。這兩個比喻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兩個比喻的分析各3分,合并或分開作答均可。)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散文的語言和表現手法的能力。
10.(4分)【參考答案】(因為在作者看來,大自然是)公平的、多情的、美麗的、富于創造力的。(4個要點各1分。)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11.(4分)【參考答案】順應自然規律,領會自然恩惠,發揮個人能力,完成個人事業。(4個要點各1分。)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三、(20分)
12.(3分)【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讀音的能力。
【解析】A.叱咤風云(zhà) C.窈窕(yǎo)懲戒(chéng)D.欺侮(wǔ)
13.(3分)【參考答案】A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熟語)的能力。
【解析】A.“短小精悍”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干,也比喻文章等精煉簡短而有力。
B“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畫得逼真,后來泛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此句
望文生義。C“安之若素”對于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心情平靜得像往常一樣,毫不
介意。D項“拋磚引玉”謙辭,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
的意見。
14.(3分)【參考答案】C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析】A項缺少主語,B項句式雜糅,D項“能否與不樂觀”兩面對一面。
15.(3分)【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語言銜接連貫的能力。
【解析】由靜至動
16.(4分)【參考答案】菲總統發言人稱相信中國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爭端。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壓縮語段的綜合能力。
17.(4分)【參考答案】滴水穿石如歌歲月應無悔/懸梁刺股似水流年須有成/乘風破浪似水年華當自強/昂首挺胸似龍人生本風流/鐵杵成針似風年華正當時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對偶的修辭的能力。
四、寫作(50分)
18. (50分)【參考答案】(略)作文按2011年語文高考評分標準評分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寫作能力。
【解析】以“走進 ”為題的作文,可以側重寫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可以側重寫對某一事件的感悟,可以側重寫對某一社會現實、思想潮流的思索。無論寫什么,前提就是所寫材料要“真”,過程描述要“實”。此外,在事件敘述與人物描寫時,要特別注意寫出生活化的情境,要有典型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刻畫,以逼真再現特定情境中的特定人物,真實反映生活的本質,從而增強文章感染力。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地理試題卷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紙,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和準考證號。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關于天體和天體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距地球最近的天體是太陽
B.所有運動著的天體都相互吸引、相互繞轉
C.太陽是銀河系的中心
D.銀河系是宇宙中最高級別的天體系統
2.下列各組行星中,均屬于類地行星的是
A.水星、金星、木星 B.火星、木星、土星
C.金星、水星、火星 D.金星、火星、木星
3.關于北京時間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時就是北京時間 ②北京時間只適用于北京市
③東八區的區時就是北京時間 ④東經120°的地方時就是北京時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當長春市普通高中進行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時,長春進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據此回答4~5題。
4.太陽直射點所在的位置及移動方向是
A.北半球 向南移動 B.北半球 向北移動
C.南半球 向南移動 D.南半球 向北移動
5.長春市晝夜長短情況及晝長變化情況
A.晝>夜 晝變長 B.晝<夜 晝變短
C.晝>夜 晝變短 D.晝<夜 晝變長
讀“黃赤交角示意圖”,完成6~7題。
6.圖中數字表示黃赤交角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④
7.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北半球節氣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8.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是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9.下列節日中,地球公轉速度最快的是
A.國慶節 B.中秋節 C.元旦節 D.春節
10.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是
①東南多,西北少 ②西北多,東南少
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
A. ①④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11.某賓館大堂掛著代表四個城市地方時的時鐘。當北京時間9點時,下列時鐘代表倫敦(零時區)時間的是
12.下列天氣由冷鋒形成的是
A.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 B.華北地區秋高氣爽的天氣
C.江淮地區的梅雨 D.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
13.河流在彎曲處的流水作用是
A.凹岸、凸岸均為侵蝕 B.凸岸侵蝕、凹岸堆積
C.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D.凹岸、凸岸均為堆積
14.在晚秋或初冬,農民為了保護農作物不受霜凍傷害,常常燃燒秸稈制造煙幕,該做法的原理是
A.將大氣吸收的太陽輻射保存在大氣中,使氣溫升高
B.增強大氣逆輻射,使地面溫度升高
C.最主要是利用秸稈燃燒釋放出的熱量升溫
D.制造煙幕,減少地面輻射
觀察“城市與郊區之間的熱力環流”圖,完成15~16題。
15.城市與郊區之間熱力環流的形成是由于
A.城市氣溫比周圍郊區高 B.城市氣溫比周圍郊區低
C.城市氣溫與郊區氣溫沒有差別 D.郊區氣溫有時比城市高,有時比城市低
16.若想在圖中布局化工廠,應選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列關于應對全球變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加大海水淡化力度,控制海平面上升
B.人類應停止發展,避免因人為原因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
C.全球變暖會導致蒸發量增大,地球會變得更干旱,因此各地應及時地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
D.沿海地勢較低的國家修建攔海大壩,或將居民向地勢較高處遷移
18.使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聯系起來,并在它們之間進行能量交換的是
A.大氣環流 B.水循環
C.地殼物質循環 D.生態系統物質循環
19.下列關于陸地水體補給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陸地水體最主要的補給形式是大氣降水
B.以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夏季徑流量最大
C.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夏季徑流量最大
D.河水與湖泊之間可以相互補給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20~21題。
20.圖中代號所對應的水循環環節,正確的是
A.①-----降水 B.②----蒸發 C.③---水汽輸送 D.④----地表徑流
21.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目前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
A.海洋蒸發 B.地表徑流 C.水汽輸送 D.凝結降水
22.對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影響顯著的洋流是
A.日本暖流 B.東澳大利亞暖流 C.北太平洋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讀下面四種氣候類型的年內各月氣溫與降水量圖,回答23題。
23.上圖中四種氣候類型中,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在開發水源方面,人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大規模開采地下水 B.在干旱地區廣筑堤壩
C.海水淡化 D.重視改進農業滴灌技術
25.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水資源豐歉程度,通常看該地
A.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B.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系 D.河流徑流量的大小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華北地區水資源相對貧乏。據此回答26~27題。
26.華北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尤其是春季更為嚴重。造成華北地區春旱的原因主要是
A.降水少,蒸發旺盛 B.沙塵暴頻發
C.工業用水量加大 D.地表徑流匯入海洋
27.天津市發改委于2011年11月1號出臺非居民和居民水價調整措施,非居民水價每
立方米提高0.35元,居民水價提高0.5元。調整水價的主要目的是
A.與國際水價接軌 B.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C.調節水資源季節分配不均 D.促進節約用水
28.下圖表示的是四種地貌景觀,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褶皺的基本單位是
A.背斜 B.向斜 C.斷層 D.褶曲
30.“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俗語反映了
A.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明顯
B.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C.地理環境各要素按其自身的規律而發展
D.地理環境中各個要素都十分重要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
31.(12分)讀“地球太陽光照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這是北半球_______日(節氣)的陽光照射圖,判斷依據是 。
(2)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是 (晨、昏)線。
(4)D地的夜長為_____________小時,E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_____________。
(5)A、B、E 三點中線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6)B地的晝長為 ,B地此時的太陽高度為 。
(7)B在A的_______________方向,A、B兩地時差為____________小時。
(8)圖中各點與A地地方時相等的是 。
32.(10分)讀“北半球洋流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的B、C、D、F四條線上添畫箭頭,完成大洋環流的流向。
(2)若此圖表示北太平洋洋流模式圖,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洋流名稱:A 、B 。
(3)洋流C從性質看屬于 流,該洋流形成主要受 影響。
(4)若此圖表示北大西洋洋流模式圖,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能形成著名大漁場的是 ,
其名稱是 ,原因是 。
(5)對熱帶沙漠氣候形成有影響的洋流是 (填代號)。
33.(10分)下圖為部分氣壓帶、風帶分布模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填出下列氣壓帶或風帶的名稱:
A 、C 、E 、F 。
(2)在圖中畫出E、F風帶的風向。
(3)常年受D氣壓帶控制形成的氣候類型是 ,常年受E風帶控制形成的氣候類型是 ,地中海氣候是受 與 (填字母)交替控制而成的。
34.(8分)讀“自然景觀地域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景觀①→②→③→④的變化是以 為基礎產生的,這種地域分異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這種分異為 規律。
(2)喜馬拉雅山南坡復雜的景觀變化規律近似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變化,產生的原因是 。
(3)③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而同緯度的⑥為溫帶荒漠帶,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是 。
(4)形成③自然帶的氣候類型是 ,其氣候特征是 。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B 2. C 3. C 4. D 5. D
6. A 7. D 8. D 9. C 10.B
11.A 12.A 13.C 14.B 15.A
16.D 17.D 18.B 19.B 20.D
21.B 22.D 23.A 24.C 25.A
26.A 27.D 28.B 29.D 30.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
31.(12分)
(1) 夏至 北極圈內為極晝(南極圈內為極夜)
(2) 23°26 N(北回歸線)
(3) 晨
(4) 16 900
(5) B>E >A
(6) 12 0
(7) 東南 6
(8) D
32.(10分)
(1) 逆時針(每畫對一個得0.5分,共2分)
(2) 千島寒流 日本暖流
(3) 暖 東北信風
(4) ③ 紐芬蘭漁場 寒暖流交匯
(5) D
33.(10分)
(1) 極地高氣壓帶 副熱帶高氣壓帶 西風帶 東北信風帶
(2) 略
(3) 熱帶雨林氣候 溫帶海洋氣候 C E
34.(8分)
(1) 熱量 太陽輻射在各緯度分布不均 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2) A 隨海拔高度的升高,氣溫降低,水熱狀況變化越大
(3) 距海遠近不同,導致水分差異
(4) 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A B C D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歷史試題卷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紙,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紙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和準考證號。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紙。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答案;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
1.西周時期,對墓葬用品的規定嚴格,如:規定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問題是
A.西周有嚴格的等級制度 B.西周的青銅器數量比較少
C.西周的冶銅業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
2.秦朝實現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是通過
A.皇帝制度 B.中央官制 C.郡縣制度 D.王位世襲制
3.下列屬于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的是
A.實行郡縣和封國并存 B.頒布 “推恩令”
C.在地方設置節度使 D.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
4.科舉制的主要歷史意義在于
A.打破特權壟斷 B.擴大官吏來源
C.提高官員文化素質 D.加強了中央集權
5.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達到了頂峰,是因為它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C.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與權限
6.古希臘城邦實行的公民政治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A.吸收了東方先進文化成果 B.古希臘人幾百年來斗爭的結果
C.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發展的結果 D.古希臘人地理環境決定的
7.羅馬成文法誕生的標志是
A.習慣法的使用 B.《十二銅表法》的制定
C.《萬民法》的確立 D.《民法大全》的匯編
8.英國首相
A.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B.由國王自由任命
C.國王任命在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
D.由議員選舉產生
9.下列對1787年憲法的評述中,不正確的是
A.鞏固了國家政權 B.確立了共和政體
C.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D.確立了聯邦制
10.鴉片戰爭前,英國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大量販運鴉片的直接目的是
A.損害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軍隊的戰斗力
C.破壞清政府的禁煙法令 D.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
11.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統治者的腐敗 B.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C.自然災害的嚴重 D.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
12.“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該詩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歷史事件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3.之所以說辛亥革命失敗了,最主要的依據是
A.資產階級不敢依靠和發動群眾 B.資產階級不愿意同帝國主義決裂
C.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 D.中國社會性質并未改變
14.之所以說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革命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A.它發生在十月革命后 B.它的發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
C.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 D.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5.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的是
A.武昌起義 B.廣州起義 C.秋收起義 D.南昌起義
16.1936年,毛澤東在陜北寫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當時中國工農紅軍
A.粉碎了國民黨的三次軍事“圍剿” B.正在抗日戰爭的戰場浴血奮戰
C.長征取得了勝利 D.建立和擴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7.“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寫這首詩的背景是
A.北伐戰爭勝利進軍 B.平津戰役取得勝利
C.渡江戰役取得勝利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8.俄國二月革命的直接目標是
A.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B.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C.反對參加世界大戰 D.推翻臨時政府
19.中國政府于上世紀80年代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其總體目標是為了
A.解決香港回歸問題 B.解決澳門回歸問題
C.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D.實現祖國統一問題
20.臺灣問題與香港和澳門問題不同,它屬于
A.中國的內政問題 B.殖民歷史遺留問題
C.國際爭端 D.黨派之爭
21.下列關于香港回歸歷史意義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國恥
B.香港歷史從此揭開了嶄新的篇章
C.標志著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
D.是20世紀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22. 二戰后美蘇由同盟關系到對立關系的主要原因是
A.美蘇爭霸的必然結果 B.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沖突
C.兩極格局的實質決定的 D.蘇聯的壯大影響了美國爭霸
23.二戰后,戰時的同盟宣告瓦解,世界進入了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極格局,冷戰開始的標志是 
A.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 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C.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
24.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的根源在于
A.各國綜合國力的強弱 B.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
C.強大的軍事力量 D.發達的科技和教育
25.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共同之處是
A.都是大國控制的軍事政治集團 B.帝國主義性質的大國軍事集團
C.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統一集團 D.代表不同意識形態的政治集團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25分,共50分)
26.(25分)“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在政治制度創新方面多有建樹,而且其體系之完備,經驗之豐富,影響之深遠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擬的。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圖一 圖二 圖三
材料二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
——《史記 秦始皇本紀》
材料三  (明太祖)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
——《明史》
材料四  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雍正年間,用兵西北……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為宣召。
──趙翼《檐曝雜記》
根據材料,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中的示意圖,指出圖示一、圖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國歷史上哪兩個朝代開創的 圖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稱是什么 (6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誰 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你怎樣認識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積極影響 (10分)
(3)材料三、四反映出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有哪些新的變化 你怎樣認識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消極影響 (9分)
27. (25分)法律與政治制度都是建構和維護國家統治秩序的工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
第3表 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 
第8表 凡故意傷人肢體而又未能取得調解時,則傷人者也需受同樣的傷害。不過,如有人打斷自由人的骨頭,他須償還300阿司罰金;如被打折骨頭的是奴隸,罰金可以減半。 
第11表 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 ——摘編自《十二銅表法》
材料二 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民,為了組織一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的安寧,建立共同的國防,增進全民福利和確保我們自己及我們后代能安享自由帶來的幸福,乃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和確立這一部憲法。 ——美國1787年憲法序言
材料三 法律與道德作為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應該互相結合,統一發揮作用。
——江澤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根據材料,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十二銅表法》的頒布在當時的進步意義(10分)
(2)根據材料二,評述美國1787年憲法。(10分)
(3)綜上所述,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法律與政治制度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的作用。(5分)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C D D C C B C C D D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C C A D A C B C B A
1.【命題立意】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西周時期墓葬用品依次有嚴格規定,通過對題干進行分析,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可知.屬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
【試題答案】A
2.【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通過對題干分析,重點在于對地方政權的直接有效控制,因此屬于秦代地方政治制度范疇。
【試題答案】C
3.【命題立意】知識、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北宋中央集權制度中地方設置文官管理,避免武將掌握割據力量,而其他選項不屬于北宋時期政治措施
【試題答案】D
4.【命題立意】能力立意,考察學生分析能力
【試題解析】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選官制度,有效的使知識分子通過學習而參與到中央政權中,擴大了統治基礎同時,達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
【試題答案】D
5.【命題立意】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理解軍機處政治機構的設立所產生的作用,進而得出相應結論
【試題答案】C
6.【命題立意】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政治制度屬于上層建筑,要取決于經濟基礎。
【試題答案】C
7.【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根據知識記憶,可知
【試題答案】B
8.【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英國首相的產生,要理解識記英國的政治制度,特別注意的是英國國王任命的程序。
【試題答案】C
9.【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實行總統制。
【試題答案】C
10.【命題立意】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要充分理解并認識鴉片的輸入原因,英國對華貿易逆差使之走私鴉片
【試題答案】D
11.【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太平天國發生時間1851年,而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發生于1856年
【試題答案】D
12.【命題立意】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丘逢甲詩中“去年今日割臺灣”可知表達對于臺灣被割讓的痛苦心情,而臺灣近代被割占始于1895年甲午戰后《馬關條約》
【試題答案】C
13.【命題立意】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辛亥革命有其巨大的歷史意義,但是它沒能完成改變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歷史任務,中國仍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說它有具有失敗的一面。
【試題答案】D
14.【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五四運動是新民主革命開端,表現為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中國民主革命有了新的力量,新的前途。
【試題答案】C
15.【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南昌起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中國共產黨開始武力反對國民黨。
【試題答案】D
16.【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詩歌作于1936年,地點在陜北,可以分析得知是長征結束后毛澤東所作。
【試題答案】C
17.【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根據毛主席詩詞可知
【試題答案】C
18.【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二月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其革命對象是腐朽沙皇專制統治。
【試題答案】A
19.【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一國兩制的提出是為解決臺灣、香港問題而提出,目的是解決祖國統一問題。
【試題答案】D
20.【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根據所學歷史知識可知,臺灣為解放戰爭后國民黨占據,而香港則為英國統治。
【試題答案】A
21.【命題立意】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臺灣問題仍處于解決之中,因此不能認為祖國統一大業已經完成
【試題答案】C
22.【命題立意】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二戰時期,美蘇為反法西斯而并肩作戰,但戰后隨著蘇聯實力的上升,嚴重阻礙了美國稱霸的意圖,因此,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沖突使得二者由同盟而成為對手
【試題答案】B
23.【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杜魯門主義核心內容“遏制共產主義”使得美蘇雙方開始冷戰對峙。
【試題答案】C
24.【命題立意】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此,經濟力量結構多極化勢必使得政治格
局多極化。
【試題答案】B
25.【命題立意】知識立意
【試題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者是美國和蘇聯控制的軍事政治集團
【試題答案】A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25分,共50分)
26.【命題立意】知識、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結合所學知識、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對比, 提取有效信息,并進而得出相應結論。
【試題答案】(1)秦朝(2分)元朝(2分);三省六部制。(2分)
(2)秦始皇(2分);郡縣制(2分);積極影響:使秦朝國力增強,形成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2分);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形成(2分);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分)。
(3) 變化:廢丞相,權分六部(2分);設立內閣(2分);設軍機處(2分)。消極影響:妨礙社會進步。(3分)
27.【命題立意】知識能力立意
【試題解析】本題以法律為切入點,考察古代羅馬法律、近代美國憲法制定,以及當代社會法律所起作用,要求學生運用閱讀、分析、對比、歸納的能力,進而得出結論
【試題答案】(25分)
(1)進步意義:《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2分);法律條文比較明晰,審判、量刑都有法可依(4分),使貴族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4分)。
(2)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后,于1787年由制憲會議制定通過了美國1787年憲法,形成了以三權分立和總統制為顯著特點的資產階級共和政體(4分),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2分),保障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2分),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2分)。
(4)規范人們行為,穩定社會秩序;維護統治,鞏固國家政權;保障公民權利,促進民主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符合題意即可得分)(5分)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數學試題卷
說明:本試卷包括三道大題,21小題.其中部分試題分為p題、q題,學必修(2)的考生做p題,學必修(4)的考生做q題.本試卷共4頁,為閉卷筆答,答題時間為100分鐘,滿分為120分.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填涂在答題紙上).
已知集合≤≤,集合,則∩等于
A.{2} B.{3} C.{-2,3} D.{-3,2}
已知冪函數的圖象過點(,),則的值是
A. B.1 C.2 D.4
(p) 過點,且垂直于直線的直線的方程為
A.2x+y-1=0 B.2x+y-5=0
C.x+2y-5=0 D.x-2y+7=0
(q) 某扇形的半徑為,它的弧長為,那么該扇形圓心角為
A.2°     B.2 C.4° D.4
某商品降價后,欲恢復原價,需再提價,則
A.10 B.9 C.11 D.11
(p) 若某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
則該幾何體的體積是
A. B.
C.1 D.2
(q) 函數是
A.周期為的奇函數 B.周期為的奇函數
C.周期為的偶函數 D.周期為的偶函數
已知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滿足,則的值為
A.-1 B.0 C.1 D.2
(p) 長方體的共頂點的三個面的面積分別為、、,則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A. B. C. D.
(q) 已知平面向量a=(1,2),b=(-2,m)且a∥b,則2a+3b=
A.(-5,-10) B.(-4,-8) C.(-3,-6) D.(-2,-4)
已知,且,則
A.2或-2 B.-2 C. D.2
設函數,則
A.在區間(,)、(,)內均有零點
B.在區間(,)、(,)內均無零點
C.在區間(,)內有零點,在區間(,)內無零點
D.在區間(,)內無零點,在區間(,)內有零點
函數在,上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和為a,則a的值為
A. B. C.2 D.4
(p) 如圖,ABCD-A1B1C1D1為正方體,下面結論錯誤的是
A.BD//平面CB1D1
B.AC1⊥BD
C.AC1⊥平面CB1D1
D.異面直線AD與CB1所成的角為60°
(q) 將函數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再把所得圖象上各點橫坐標縮小到原來的,則所得函數解析式為
A. B.
C. D.
若函數是R上的增函數,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72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把正確答案填在答題紙中的橫線上).
(p)直線的傾斜角等于__________.
(q) 若=2e1+e2,=e1-3e2,=5e1+λe2,且B、C、D三點共線,則實數λ=__________.
設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且x>0時,,則當時,
__________.
函數的定義域是[0,2],且,則的單調遞減區間是__________.
(p) 若在圓(x-3)2+(y-)2=6上運動,則的最大值為__________.
(q) 函數y=2sin(ωx+φ)(,)的部分圖
象如圖所示,則ω和φ的值分別是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56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本小題滿分10分)
已知全集U=R,集合M={x|x≤a-2或x≥a+3},N={x|-1≤x≤2}.
(1)若,求()∩();
(2)若∩=,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本小題滿分10分)
(p) 如圖,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PO⊥底面ABCD,E是PC的中點,求證:
(1)PA∥平面BDE;
(2)平面PAC⊥平面BDE.
(q) 已知|a|=4,|b|=3,(2a-3b)(2a+b)=61.
(1)求a與b的夾角;
(2)求|a+b|與|a-b|.
(本小題滿分12分)
正在建設中的長春地鐵一號線將大大緩解市內南北交通的壓力. 根據測算,如果一列車每次拖4節車廂,每天能來回16次;如果每次拖7節車廂,則每天能來回10次;每天來回次數是每次拖掛車廂節數的一次函數,每節車廂單向一次最多能載客110人,試問每次應拖掛多少節車廂才能使該列車每天營運人數最多?并求出每天最多的營運人數.(注:營運人數指列車運送的人數) .
(本小題滿分12分)
(p) 已知圓C:(x-1)2+(y-2)2=25,直線l:(2m+1)x+(m+1)y-7m-4=0(m∈R).
(1)證明:直線l與圓相交;
(2)求直線l被圓截得的弦長最小時的直線l的方程.
(q)已知向量a=,b=,c=,
(1)求證:(a+b)⊥(a-b);
(2)設函數,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本小題滿分12分)
定義在上的函數,對于任意的m,n∈(0,+∞),都有成立,當x>1時,.
(1)求證:1是函數的零點;
(2)求證:是(0,+∞)上的減函數;
(3)當時,解不等式.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數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 A 2. C 3. (p) A (q) B 4. D 5. (p) C (q) A 6. B
7. (p) D (q) B 8. D 9. D 10. B 11. (p) D (q) C 12. D
簡答與提示:
1.解析:由Q={x∈R|x2+x-6=0},得Q={-3,2};由P={x∈N|1≤x≤10},得
P={1,2,3,4,5,6,7,8,9,10}.∴P∩Q={2}.故選A.
2.解析:令f(x)=xα,則f(2)=2α=,∴α=.∴,故選C.
3.(p)解析:直線x-2y+3=0的斜率k=,設所求直線的斜率為k′,
∵所求直線與直線x-2y+3=0垂直,∴k·k′=-1,即k′=-2,
∴所求直線的方程為y-3=-2(x+1),即2x+y-1=0.故選A.
(q) 解析:θ===2.故選B.
4.解析:由已知 a (1-10%)(1+)=a,∴m=11.故選D.
5.(p)解析:由三視圖可知,該空間幾何體是底面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三棱柱的底面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分別為1和,三棱柱的高為,所以該幾何體的體積V=×1××=1.故選C.
(q) 解析:對于函數y=sin,T=4π,且sin(-)=-sin.故選A.
6.解析:由f(x+2)=-f(x)知,f(x+4)=f [(x+2)+2]=-f(x+2)=f(x),
∴f(6)=f(4+2)=f(2)=f(0+2)=-f(0).又由f(x)為R上的奇函數知f(0)=0,
∴f(6)=-f(0)=0.故選B.
7.(p)解析:設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x、y、z,根據條件得
,解得,∴球的半徑R==.
∴,故選D.
(q) 解析:由a∥b得=,∴m=-4,∴2a+3b=2(1,2)+3(-2,-4)=(-4,-8).故選B.
8.解析:因為x>1,所以x2>1,0<<1,則x2->0.因為(x2-)2=(x2+)2-4=(2)2-4=4,所以x2-=2.故選D.
9.解析:由函數圖象可知,在內不可能有零點,又f(1)=-ln1=>0,f(e)=-lne=-1<0,∴在內必有零點,故選D.
10.解析:∵函數ax與loga(x+1)在[0,1]上具有相同的單調性,∴函數f(x)的最大值、
最小值應在[0,1]的端點處取得,由a0+loga1+a1+loga2=a得a=.故選B.
11.(p)解析:對A,∵BD∥B1D1,∴BD∥面CB1D1,∴A正確.
對B,BD⊥AC且BD⊥CC1,∴BD⊥面ACC1A1,∴BD⊥AC1,∴B正確.
對C,∵AC1⊥B1D1,又AC1⊥B1C,∴AC1⊥面CB1D1.∴C正確;
對D,∵AD∥BC,∴∠BCB1為異面直線AD與CB1所成的角,其大小為45°,
∴D錯誤.故選D.
(q) 解析:函數y=sin(2x+)圖象右移個單位,即y=sin[2(x-)+],∴y=sin2x.
又把y=sin2x圖象上各點橫坐標縮短到原來的,∴y=sin4x.故選C.
12.解析:由題意得解得4≤a<8.故選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 (p) (q) 13 14. 15. [1,2] 16. (p) 2+ (q) 2,
簡答與提示:
13.(p)解析:直線的斜率為,則傾斜角滿足
即直線的傾斜角為.
(q)解析:待定系數法:由已知可得=-=(e1-3e2)-(2e1+e2)=-e1
-4e2,=-=(5e1+λe2)-(e1-3e2)=4e1+(λ+3)e2,
由于B、C、D三點共線,所以存在實數m使得=m,
即-e1-4e2=m[4e1+(λ+3)e2].
所以,消去m得λ=13.
14.解析:設x<0,則-x>0,即f(-x)=(-x)2+1,因為是奇函數,
∴,即-f(x)=x2+1,∴f(x)=-x2-1.
15.解析:因為0≤x≤2,所以1≤x+1≤3,又因為f(x+1)=|x-1|=|x+1-2|,
所以f(x)=|x-2|(1≤x≤3).由圖象可知的單調遞減區間為[1,2].
16.(p)解析:由的幾何意義知=kOP,P在圓(x-3)2+(y-)2=6上,如圖當直線OP與圓相切時,為最大,設直線OP的方程為y=kx,則有=,解得k1=2+,
k2=-2,∴的最大值為2+.
(q) 解析:由圖象得T=-(-)=π,
∴ω=2.又∵, ∴2×+φ=, 即φ=.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56分)
(本小題滿分12分)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察的知識點是集合的表示及集合的交、補運算,
同時考察運算求解能力.
【試題解析】解:(1)當a=0時,M={x|x≤-2或x≥3},
所以CUM={x|-2<x<3},CUN={x|x<-1或x>2},
所以(CUM)∩(CUN)={x|-2<x<-1或2<x<3}. (5分)
(2)若M∩N=,則,解得-1<a<1.
故當M∩N=時,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a|-1<a<1}. (10分)
(本小題滿分12分)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察的主要知識點是空間點、線、面關系中的線面平行、
面面垂直的判定,同時考察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試題解析】(p) 證明:(1)連結OE.
∵O是AC的中點,E是PC的中點,∴PA∥OE.
又∵PA平面BDE,OE 平面BDE,
∴PA∥平面BDE. (5分)
(2)∵PO⊥底面ABCD,∴PO⊥BD.
又∵AC⊥BD,且AC∩PO=O,
∴BD⊥平面PAC.而BD 平面BDE,
∴平面PAC⊥平面BDE. (10分)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察的主要知識點是向量的加法、減法、數量積及模的運算,同時考察運算求解能力.
【試題解析】(q) 解:(1)依題意,得
61=(2a-3b)·(2a+b)=4a2-4a·b-3b2=64-48cos-27.
∴cos=-,∴a與b的夾角為120°. (5分)
(2)|a+b|==,
|a-b|==. (10分)
(本小題滿分12分)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察的主要知識點是函數(二次函數)的應用,同時考察運算求解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解:設該列車每天來回次數為,每次拖掛車廂數為,每天營運人數為.由已知可設,則根據條件得
,解得,.   (6分)
所以;
∴當時,.
即每次應拖掛6節車廂,才能使該列車每天的營運人數最多,最多為15840人.(12分)
(本小題滿分12分)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察的主要知識點是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及兩條直線的位置
關系,同時考察運算求解能力.
【試題解析】(p) 解:(1)證明:直線l的方程可化為(x+y-4)+m(2x+y-7)=0.
令得∴ 直線l恒過定點A(3,1). (5分)
∵(3-1)2+(1-2)2=5<25,
∴點A是圓C內部一定點,從而直線l與圓始終有兩個公共點,
即直線與圓相交. (8分)
(2)圓心為C(1,2),要使截得的弦長最短,當且僅當l⊥AC.
而C(1,2),A(3,1),所以
進而, 直線l的方程為y-1=2(x-3),即2x-y-5=0. (12分)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察的主要知識點是向量的加法、減法和數量積的運算、三角函數的恒等式、函數的最值,同時考察運算求解能力.
【試題解析】(q) 解:(1)【解法一】依題意得:a+b=,,a-b=,
∴(a+b)·(a-b)=,
∴(a+b)⊥(a-b). (5分)
【解法二】依題意得,∴(a+b)·(a-b)=,
∴(a+b)⊥(a-b).                        (5分)
(2)依題意得a+c=(cos+1,sin-1),b+c=(cos+1,-sin-1),
∴|a+c|2-3=(cos+1)2+(sin-1)2-3=2cos-2sin,
|b+c|2-3=(cos+1)2+(-sin-1)2-3=2cos+2sin,
∴f(x)=(|a+c|2-3)(|b+c|2-3)=(2cos-2sin)(2cos+2sin)
=4=4. 又x∈ , ∴∈
故當,即時,;當,即時,
∴函數的最大值為4,最小值為0. (12分)
(本小題滿分12分)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察的主要知識點是函數的性質、函數的單調性及抽象函
數的不等式解法,同時考察學生的運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
【試題解析】解:(1)對于任意的正實數m,n都有成立,
所以令m=n=1,則.
∴,即1是函數f(x)的零點. (3分)
(2)設0<x1<x2,則由于對任意正數,
所以,即
又當x>1時,,而.所以.
從而,因此在(0,+∞)上是減函數. (7分)
(3)根據條件有,
所以等價于.
再由是定義在(0,+∞)上的減函數,所以0<ax+4<4.即. (9分)
當a=0時,-4<0<0不成立,此時不等式的解集為;         (10分)
當a>0時,-4<ax<0,即,此時不等式的解集為;
當a<0時,-4<ax<0,即,此時不等式的解集為.(12分)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生物試題卷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紙,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紙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和準考證號。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紙。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答案。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
1.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的是( )
A.卵細胞 B.神經細胞 C.大腸桿菌 D.蛙
2.下列與一塊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屬于同一結構層次的是( )
A.池塘中的全部魚
B.一塊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無翅的成年蚜
C.培養基被污染后除大腸桿菌外,又滋生了別的細菌和真菌
D.在一棵枯樹枝上生活著螞蟻,長滿了苔蘚
3.若用同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得到
下面各圖。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
4.2005年,馬歇爾和沃倫因對引起胃潰瘍的幽門螺桿菌的開創性研究成果,獲得了諾貝
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請問幽門螺桿菌與酵母菌的本質區別在于( )
A.細胞直徑大小不同 B.有無遺傳物質DNA
C.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D.細胞膜的化學組成不同
5.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發現了細胞,并創立了細胞學說
B.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構成
C.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整體
的生命起作用
D.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6.組成人體細胞的微量元素是( )
A.C、H、O、N、Ca、S B.K、S、P、Mg、Fe、B
C.Fe、Mn、Zn、Cu、B、Mo D.Fe、Mn、Zn、Ca、B、Mo
7.右圖表示細胞中各種化合物占細胞鮮重的含量,按1、2、3、4順序排列,正確
的是( )
A.水、蛋白質、糖類、脂肪
B.蛋白質、糖類、脂質、水
C.水、蛋白質、脂質、糖類
D.蛋白質、水、脂質、糖類
8.下列物質中,只含有C、H、O三種元素的一組是( )
A.膽固醇、脂肪、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性激素、胰島素、葡萄糖 D.丙酮酸、氨基酸、核苷酸
9.由51個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質的過程中共脫水48個,則形成的肽鍵數目、該蛋白質含
肽鏈的條數依次是( )
A.48、2 B.50、3 C.51、3 D.48、3
10.下列各項與蛋白質的功能無關的是( )
A.催化生物化學反應
B.調節生命活動
C.幫助人體抵御病原體的侵害
D.攜帶遺傳信息
11.下列關于DNA和RNA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DNA只存在于細胞核中,RNA只存在于細胞質中
B.兩種核酸中的堿基都相同
C.兩種核酸中的五碳糖不相同
D.病毒中的遺傳物質都是RNA
12.人體細胞中核酸的核苷酸種類數以及堿基種類數分別是( )
A. 4 , 5 B. 5 , 8 C. 8 , 4 D. 8 , 5
13.生活在大興安嶺深處的黑熊在冬眠前一個月內,食量增至平時的四倍,體重能很
快增加40%以上,在漫長的冬眠過程中,它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體內的( )
A.糖原 B.蛋白質 C.脂肪 D.無機鹽
14.科學家將哺乳動物或人的成熟紅細胞放進蒸餾水中,造成紅細胞破裂出現溶血現象,
再將溶出細胞外的物質沖洗掉,剩下的結構在生物學上稱為“血影”。那么,血影的
主要成分有( )
A.無機鹽、蛋白質 B.蛋白質、糖類
C.脂肪、蛋白質 D.脂質、蛋白質
15.在處理污水時,人們設計出一種膜結構,有選擇地將有毒重金屬離子阻擋在膜的一
側,以降低有毒重金屬離子對水的污染,這是試圖模擬生物膜的( )
A.自由擴散功能       B.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協助擴散功能      D.選擇透過性
16.水是生命的源泉,人體中水的含量約占65%,下列有關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參與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為自由水
B.結合水是構成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之一
C.心肌細胞只含結合水,血液只含自由水
D.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例影響新陳代謝的強弱
17.某人在睡覺時經常發生小腿抽搐現象,可能因為他的體內缺少( )
A.鈣離子 B.鐵離子 C.鋅離子 D.鉀離子
18.人體肌肉收縮所需要的能量直接來源于( )
A.肌糖原分解成乳酸所釋放的能量    B.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所釋放的能量     
C.葡萄糖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     D.ATP水解成ADP時所釋放的能量
19.光合作用過程中,不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進行的是( )
A.ATP的產生   B.氧氣的產生   C.糖類的產生   D.[H]的產生
20.熊貓體細胞和小麥體細胞有絲分裂的共同特征是( )
A.有中心體的復制 B.有染色體的復制和平均分配
C.細胞板擴展分裂細胞質 D.細胞膜內陷縊裂細胞質
21.從細胞膜上提取了某種成分,用一定方法處理后,加入雙縮脲試劑出現紫色,若加
入斐林試劑并加熱,出現磚紅色,該成分是( )
A.糖脂 B.糖蛋白 C.磷脂 D.蛋白質
22.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ATP,可以吸收母乳中的氨基酸。這種物質被吸收到
血液中的方式是( )
A. 主動運輸 B. 被動運輸
C. 協助擴散 D. 自由擴散
23.下列關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能量轉化過程
B.光合作用產生的ATP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進行的同時不一定都伴隨著呼吸作用的進行
D.呼吸作用能產生大量ATP,而光合作用卻只是消耗大量ATP
24.關于細胞分化、癌變和衰老的共同表現是( )
A.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
B.新陳代謝速度減慢
C.遺傳物質數量和結構發生改變
D.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
25.下列實驗操作方法或結果,正確的是( )
A.檢測還原糖時可用西瓜汁代替蘋果汁做材料,用蘇丹Ⅳ代替蘇丹Ⅲ
B.用健那綠染液染色可觀察蘚類葉片活細胞中的葉綠體
C.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時擴散最快的是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胡蘿卜素
D.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時,可看到細胞壁、染色體和赤道板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5分 )下圖為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內填序號,“ ”上
按要求填文字或字母)
(1)與人口腔上皮細胞相比,此細胞具有細胞壁、 、 等特有
結構,但不具有 (填細胞器名稱)。
(2)若想去除細胞壁又不損傷細胞內部結構,可以用 酶和果膠酶處理該細胞。
(3)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 ],它的基本支架是 。
(4)如果該圖為蠶豆根細胞,則應該沒有[ ]。
(5)不含磷脂的細胞器是[ ]。
(6)與分泌蛋白合成、加工、運輸和分泌有密切關系的細胞器有[ ]。
(7)如果將該細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將會出現細胞壁與[  ]     分
離的現象,該過程中液泡的顏色深淺變化為   。
(8)⑩的主要成分是 和 ,其中前者可被甲基綠染液染色。
27.(13分)下圖為生物體內葡萄糖分解過程的圖解,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反應①②③④中,必須在有氧條件下進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其中氧氣參
與_____________的形成過程,場所為_________________。
(2)可在人體細胞中進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過程①和②中,除了圖示的物質外,還產生了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②③中均產生CO2,則產生場所依次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為檢測
二氧化碳,除了用澄清石灰水外,還可用 水溶液,現象為
____________。
(5)如果氧氣供應不足,酵母菌細胞內C6H12O6的分解產物是 ,乳酸
菌細胞內C6H12O6的分解產物是 。
(6)如果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等量的CO2,則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____________。
28.(12分)下圖是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模式圖,據圖回答:(“[ ]”內填字母序號,
“ ”上填數字或文字)
(1)該圖是 細胞有絲分裂模式圖,該圖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
   期的細胞模式圖;
(2)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圖[ ] 期中,圖B表示細胞分裂 期;
(3)A圖中染色體的數目為 ,染色單體數為 ,DNA分子數為 ;
(4)DNA與染色體和染色單體三者之比為2:1:2的圖示是[ ];
(5)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質變為染色體和染色體變為染色質的過程,分別發生
在圖示的[ ]和[ ]中;
(6)圖示生物的受精卵除圖中所示過程外,還需要進行 ,才能形成
組織、器官,進而發育成個體。
29.(10分)右下圖是一個利用脫淀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實驗的裝置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下列問題:
(1)將植物事先進行“脫淀粉”處理是為了
植物“脫淀粉”的具體做法是 。
(2)實驗一段時間后,從容器A和容器B中取下葉片,
分別置于酒精中,水浴加熱后取出葉片用碘蒸氣
處理后進行比色,預期的實驗結果是:
容器A中葉片 ,
容器B中葉片 。
本實驗的實驗目的是為了驗證 是光
合作用的必要原料之一 。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生物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答案;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
1.【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生命系統層次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C。單細胞生物細胞層次即個體層次。
2.【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種群概念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B。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和一塊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無翅的
成年蚜同屬于種群水平層次。
3.【命題立意】考查學生顯微鏡使用的實驗基本操作技能。
【試題解析】答案D。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
4.【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真、原核細胞結構區別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C。幽門螺桿菌屬原核生物,酵母菌屬真核生物,真、原核細胞的
本質區別在于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5.【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細胞學說基本內容的識記。
【試題解析】答案A。細胞學說的創立者為施萊登和施旺。
6.【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組成細胞元素知識的識記。
【試題解析】答案C。細胞中的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
7.【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組成細胞化合物含量的識記。
【試題解析】答案D。細胞鮮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約占85—90%,其次是蛋白
質,約占7—10%,脂質約占1—2%,糖類和核酸約占1—1.5%。
8.【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化合物與元素之間關系的識記。
【試題解析】答案B。淀粉、半乳糖、糖原均屬于糖類,所含化學元素為C、H、O。
9.【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氨基酸脫水縮合知識的識記、計算等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D。肽鍵數=氨基酸數 – 肽鏈數。
10.【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蛋白質、核酸知識識記、作出合理判斷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D。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包括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催化生物化學
反應、運輸和載體、調節機體生命活動,傳遞信息及免疫功能。遺傳信
息的攜帶者是核酸。
11.【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兩種核酸知識的識記、比較等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C。DNA和RNA的區別主要在于:(1)分布:DNA主要分布在
細胞核中,少量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2)堿基組成:組成DNA的堿基為A、T、C、G,組成RNA的堿基為
A、U、C、G (3)五碳糖:組成DNA的五碳糖為脫氧核糖;組成RNA
的五碳糖為核糖。病毒的遺傳物質為DNA或RNA。
12.【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真核細胞核酸種類、化學組成知識的識記。
【試題解析】答案D。人體細胞中含有DNA和RNA,其核苷酸共8種,堿基共5種。
13.【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有機物功能知識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C。脂肪為細胞中良好的儲能物質。
14.【命題立意】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和對細胞膜成分知識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D。根據題意,“血影”即為細胞膜,細胞膜的主要成分為脂質和
蛋白質。
15.【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細胞膜功能知識的理解能力、從題目新情境獲取信息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D。結合生活實踐,利用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有選擇地將重金屬
離子阻擋在膜的一側,以降低有毒重金屬離子對水的污染。
16.【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水知識理解能力、從題目新情境獲取信息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C。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為自由水和結合水,不同的組織細胞中自由水和結合水的含量不同。
17.【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無機鹽功能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A。哺乳動物血液中必須含有一定量的鈣離子,如果鈣離子的含量
太低,會出現抽搐等癥狀。
18.【命題立意】考查學生把握“人體與能量相關的各物質之間關系”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D。ATP直接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19.【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光合作用過程與場所知識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C。葉綠體類囊體薄膜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應的場所,糖類產
生于光合作用暗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完成。
20.【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差別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B。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差別,主要在于細胞分裂前期(紡錘
體的形成方式)和細胞分裂末期(細胞質的分裂方式)。
21.【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尤其考查對三類營養物質鑒定實驗的識記。
【試題解析】答案B。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顯紫色;還原性糖與斐林試劑反應,
水浴加熱呈現磚紅色沉淀。
22.【命題立意】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和對跨膜運輸方式知識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A。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機物進出細胞方式為主動運輸,消耗ATP。
23.【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理解和綜合運用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A。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均可產生大量ATP,細胞呼吸產生的ATP
主要用于生物體各項生命活動,而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生的ATP,用于暗
反應消耗并儲存在有機物中;光合作用必須在光下進行,而細胞呼吸在
有光和無光條件下均可進行。
24.【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細胞分化、癌變和衰老知識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答案A。本題重點考查細胞分化、癌變和衰老的特征。
25.【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實驗探究能力,重點在教材實驗原理、選材、步驟的理解分析。
【試題解析】答案C。斐林試劑用于檢測還原性糖,蘇丹Ⅲ/Ⅳ用于檢測脂肪;健那綠
染液用于觀察線粒體;赤道板是細胞中虛擬的位置,而非具體結構。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 【命題立意】本題從細胞亞顯微圖示入手考查學生對真核細胞結構功能知識的理解
能力和圖文信息轉化能力。
【試題答案】 ( 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5分 )
(1)葉綠體 液泡 中心體
(2)纖維素
(3)② 磷脂雙分子層
(4)⑦
(5)⑧
(6)⑧⑨⑤⑥ (2分,順序不作要求)
(7)① 原生質層 變深
(8)DNA 蛋白質
27.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細胞呼吸方式、過程和探究實驗知識的理解能力和
從圖示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試題答案】(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3分)
(1) ② 水 線粒體內膜
(2) ①②④
(3) [H]
(4) 線粒體基質 細胞質基質 溴麝香草酚藍 由藍變綠再變黃
(5) 乙醇和二氧化碳 (C2H5OH和CO2) (2分,順序不作要求) 乳酸 (C3H6O3)
(6) 1:3
28. 【命題立意】本題從識別有絲分裂圖示能力入手,考查學生對有絲分裂過程各時期特
點、染色體與DNA行為和數量變化規律、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區別及
對細胞分化概念的理解。
【試題答案】(每空1分,共12分)
(1)植物 間
(2)A 后 前
(3)8 0 8
(4)B C
(5)B D
(6)細胞分化
29. 【命題立意】本題重點考查實驗探究能力。以光合作用實驗為情境,具體考查學生分
析自變量的控制、因變量的檢測和無關變量的排除,以及分析實驗現象
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
【試題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消耗葉片中的營養物質,避免葉片中原有的淀粉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將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段時間
(2)不變藍 變藍 CO2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英語試題卷
考生須知:
1. 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頁,滿分120
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2. 答題前,在答題卡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和姓名。
3. 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 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卡。
第I卷(選擇題 共計8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20分)
回答聽力部分時,請先將答案標在試卷上,聽力部分結束前,你將有兩分鐘的時間將你的答案轉涂到客觀題答題卡上。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has the man lost
A. His wallet. B. His ID card. C. His job.
2. When does the museum open and close on weekends
A. 9:00 a.m.—5:00 p.m. B. 9:00 a.m.—3:00 p.m. C. 9:00 a.m.—5:30 p.m.
3. What does the woman plan to do after work
A. Go shopping. B. Go swimming. C. See a film.
4. What does the man like
A. Basketball. B. Football. C. Table tennis.
5. 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
A. He went to the theatre. B. He visited a friend. C. He met a guest at home.
第二節 (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 Why is the man go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A. To attend a conference. B. To visit his friends. C. To travel.
7. When will the man probably leave for the United States
A. In early February. B. In mid-January. C. In late January.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necklace
A. Satisfying. B. Disappointing. C. Exciting.
9. Who does the man plan to buy a necklace for
A. His aunt. B. His mother. C. His girlfriend.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How much does the oil on the second shelf cost
A. 79 dollars. B. 40 dollars. C. 39 dollars.
11. What is the oil made from
A. Corn. B. Peanut. C. Bean.
12. How many bottles of oil does the man plan to buy
A. One. B. Two. C. Three.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 Where is Professor Wilson’s flat
A. On the second floor. B. On the third floor. C. On the fourth floor.
14. How many bookshelves are there in Professor Wilson’s flat
A. Two. B. Three. C. Four.
15.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Very hot. B. Very cool. C. Very cold.
16. What isn’t there in Professor Wilson’s flat
A. A sofa. B. A TV set. C. A desk.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ere did Mark Twain get his first money
A. From his school. B. From his father. C. From his classmate.
18.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The school did nothing to stop the damage.
B. The boy who damaged his desk would be beaten besides paying for it.
C. Any boy who damaged his desk would either be beaten or pay five dollars.
19. How did his father feel when Mark Twain damaged his desk one day
A. Angry. B. Happy. C. Disappointed.
20. What happened at last
A. Mark Twain chose to be beaten at school in order to keep the five dollars.
B. Mark Twain handed in the five dollars to the teacher.
C. Mark Twain got used to being beaten.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He has a great interest in ______ history, especially ______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A. the, the B. a;the C. 不填; the D. the;不填
22. —Did you enjoy yourselves in New York
—Of course. ______ time we had there!
A. What a nice B. How a nice C. How nice D. What nice
23. It is too cold today. I think I’ll have a hot coffee ______ a cold drink.
A. better than B. less than C. more than D. rather than
24. Whenever he is late, he'll ______ an excuse.
A. take up B. make up C. send up D. give up
25. Look! Your hair is so long. You should have it ______ immediately.
A. cutting B. being cut C. be cut D. cut
26. —Sorry, you’ll have to wait for a day or two and then your dress ______.
—OK, I’ll come to fetch it then.
A. is finished B. will be finishing C. will be finished D. will have finished
27. Keep on working hard, and I have no doubt ______ you’ll succeed.
A. if B. whether C. that D. what
28. He doesn’t have ______ furniture in his room—just an old desk.
A. much B. some C. many D. any
29. —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my birthday party today, Mr. White.
—______.
A. That’s all right B. It is up to you
C. You’re welcome D. It is very nice of you, but I’m busy
30. Bill was not happy about the result of the exam, and ______.
A. I was neither B. neither was I C. I was either D. either was I
31. Our main speaker didn’t arrive on time ______ the bad weather at the airport.
A. as a result of B. because C. as a result D. thanks for
32. I lived at a time ______ there was no TV, radio or cinema.
A. where B. when C. which D. that
33. Don’t worry.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______ into.
A. is being looked B. has looked C. is looking D. looks
34. —Shall we go out for a walk
—Sorry. This is not the right ______ to invite me. I am too tired to walk.
A. place B. situation C. chance D. moment
35. The plant is dead. I ______ it more water.
A. will give B. will have given C. should have given D. must give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2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所給各題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The best gift I’ve received was from two young boys. At that time, I didn’t have a lot of money or a huge home. As a single mom with three young children of my own, life is so 36 .
They were boys with dirty faces a bit older than my children, but they always 37 my yard(院子). It seemed that they were more than 38 to avoid staying in their own homes, for reasons that I shall not describe here.
I must feed my children who were 39 thirsty and hungry, so I 40 a lot of time baking so many healthy muffins(松餅). These two boys almost 41 in our yard, and they were glad to pray with us before they would have a 42 with my family.
We would also 43 food, laughter, books and games with them. And a while later, they 44 . I didn’t know where they had gone and I often wondered what had 45 in their lives, and meanwhile I hoped for the 46 .
During one of the darkest times in my personal life, no one came to visit me. I felt really lonely these days. I even wondered if God had 47 me. On Mother’s Day, my children
48 home from school. We were sitting together talking when I heard a 49 on the door.
I went to answer it, and there 50 two clean-faced, tall, smiling boys holding two bundles of beautiful flowers I had ever seen. They said to me, “Do you 51 us You used to feed us muffins! They were so 52 . We wanted to come back and thank you and say Happy Mother’s Day 53 you were really like a 54 to us!” I was so moved that I couldn’t help crying, and 55 them again and again.
36. A. unfair B. real C. interesting D. hard
37. A. visited B. repaired C. cleaned D. approached
38. A. ashamed B. nervous C. happy D. surprised
39. A. always B. already C. seldom D. still
40. A. cost B. saved C. spent D. paid
41. A. set up B. raised up C. picked up D. grew up
42. A. meal B. rest C. drink D. bath
43. A. buy B. share C. collect D. pack
44. A. changed B. regretted C. refused D. disappeared
45. A. happened B. gone C. remained D. turned
46. A. good B. bad C. best D. worst
47. A. punished B. forgotten C. blamed D. doubted
48. A. missed B. left C. called D. arrived
49. A. shock B. notice C. noise D. knock
50. A. stood B. lay C. existed D. followed
51. A. like B. remember C. support D. influence
52. A. awful B. expensive C. delicious D. salty
53. A. before B. if C. though D. because
54. A. teacher B. mom C. friend D. sister
55. A. invited B. watched C. praised D. thanked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I woke up late and had breakfast in a hurry. I had never been late and didn’t want my boss to be unsatisfied.
However, it seemed that the day wasn’t a lucky one for me from the very second I left my flat. The moment I wanted to rush downstairs, one of my stiletto heels (細高跟) broke. I had to return to change my red shoes. I also had to change my purse and other little things that I had tried to match with the shoes. I was sure I would be late for work.
On my way to work I had to wait for over half an hour because of an accident. I had no choice but to wait. I phoned my boss and he told me that it was no problem, but he needed me for the meeting with the Japanese clients (客戶) that morning.
Finally, I arrived at the office one hour later. I had to keep calm and be fresh for the meeting to make the clients sure that our plan was the best for their future business project. However, I left the plan I had made the night before at home and was going to make a presentation (介紹) about it to the clients. I was about to get angry when I realized that I had a copy of it in my office.
At last, the meeting came to an end and it turned out to be a success. But I have to say that I had a terrible day, full of incidents.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reason of the writer being late for her work
A. She got up late in the morning.
B. She changed her purse and other little things.
C. One of her shoe heels broke.
D. She had a traffic accident on the way to work.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could we learn about the writer
A. Her boss was very angry with her.
B. She often arrived at her office on time.
C. She left her plan on the bus.
D. She was nervous at the meeting.
58. What did the clients think of the writer’s presentation
A. Dull. B. Just so-so.
C. Excellent. D. Terrible.
59. Which old saying c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writer’s incidents
A.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B. 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C.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D. One trouble never comes alone.
B
Babysitter(保姆)Wanted
I am seeking a babysitter for my 6-month-old son. A few hours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to help me and then other times as needed. He or she should be over 18, responsible, loving, warm, and have some experience in caring for babies. The pay is $10 an hour.
If this sounds like a good job to you, please reply to rebecharv@ or call 800-4964.
Office Manager Wanted
Our company is looking for a full-time experienced manager to run the business. Strong skills in organiza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are required for this position. Also, he or she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computers.
Please reply to jim@ or call 800-6978 to apply.
Waiter/ Waitress Wanted
A restaurant is looking for an experienced waiter / waitress. Knowledge of wines and experience in dining are necessary. Must work well under pressure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s of fine din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If you’re interested, please contact us at [email protected] to apply.
This is a part-time job.
Office Cleaner Wanted
Looking for a Part-time job A position in the Mississauga area needs an office cleaner! Part-time 4 hours a day from 10:00 am - 2:00 pm.
Some experience is necessary. Pay:$15 per hour
Reply to: [email protected]. or call 800-8197.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osition is a full-time job
A. Babysitter. B. Office manager. C. Waiter / waitress. D. Office cleaner.
61. If you want to apply for the job as a babysitter, you should send an email to ______.
A. [email protected] B. [email protected]
C. jim@ ( mailto:jim@ ) D. rebecharv@
6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The office cleaner has to work three hours each day.
B. One can apply for a waiter or waitress by telephone.
C. Experience is necessary for all these four jobs.
D. A babysitter earns $5 more than an office cleaner per hour.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cessary for a waiter / waitress
A. Being familiar with computers. B. Having knowledge of wines.
C. Knowing more about menus. D. Working well with others.
C
Because of the change in the American public school system over the last several years, now many parents choose to home-school their children. There are many reasons behind this. Let’s take a look at a few of them.
For some parents, they have religious (宗教的) reasons for home-schooling. The public school system does not have religious teachings, so these parents want to put religion into the children’s daily school activities. This might include teaching religion-based courses rather than coursework that is taught in public schools.
For some parents, they do not feel that their local school system offers their children the best learning opportunities. So they want to take matters into their own hands. This may be because the local school has low educational standards(標準) or for some other reason the parents think it necessary to take their children out of the system. Sometimes the parents just feel the children will get a better education at home.
Some parents may not be rich enough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a private school, so the next best thing in their eyes is home-schooling. Thus they can teach their children what they like.
One should remember that the laws about home-schooling vary from state to state. In some states, the parents are required to hand in monthly attendance records(出席記錄) to their local school system. What’s more, most states require regular state testing such as the CRCT.
64. The writer wrote this passage mainly to _______.
A. advise parents to home-school their children
B. explain why some parents choose to home-school their children
C. tell u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ome-schooling
D. praise home-schooling and private schools
65. Paragraph 3 tells us that some parents choose home-schooling because ______.
A. school teachers are not strict with their children
B. their children don’t do well in their studies at school
C. their children don’t like going to school
D. they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school education
66.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vary”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
A. Increase B. Change C. Spread D. Keep
67. How many reasons for home-schooling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2 B. 4 C. 3 D. 5
D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aking a train and having an adventure?Riding the train can be a real adventure. That is how I feel every time I take Amtrak. I often take a four-hour trip to visit my children. Every time I take this trip I never know what will happen.
Last week when I was on the train, there was a man sitting by himself in the back of the train carrying on a mobile phone conversation—in another language. It was loud and disturbed most of the people on the train. I think it was annoying.
Fortunately I sat next to a wonderful old lady who was taking a two-day trip by train. She said her two daughters were worried at the thought of driving for three days to reach her home, although she had no trouble driving. The train ride was the only choice for her. She loved to look out of the window and watch the world go by on the train.
She was fun to talk to and asked me when my children started being parents. That is a very good question. Both of us are old and have children. She asked that same question from time to time.
There are always many people on the trai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many languages. Riding the train is a great way to increase your knowledge and learn all kinds of cultures. If you get hungry, you can buy food in the food car at any time. If you need to use the restroom, there is always one for you.
It sure beats driving the car, which has to stop for food and restrooms. And it is better than taking the bus.
6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s train ride was ______.
A. to do business
B. to see her children
C. to visit places of interest
D. to see her old friends
69. In the author’s opinion, on the train Amtrak ______.
A. the services are quite good
B. the food is terribly expensive
C. all the passengers are polite
D. all the passengers are American
7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A painful experience on the train
B. A wonderful lady
C. Train ride—a cultural experience
D. The history of Amtrak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計35分)
第四部分 寫作(共三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 10分)
根據下列句子及所給漢語注釋,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寫出空缺處各單詞的正確形式。(每空只寫一詞)
71. In some countries, women are not really ______ (平等的) to men.
72. An earthquake left the whole city in ______ (廢墟).
73. In ancient times, women were not allowed to ______(競爭) in the Olympics.
74. All the athletes tried their best to get the gold ______(獎牌).
75. Rio de Janeiro is the ______ (主辦) city for the 2016 Olympic Games.
76. Whether you will succeed or not depends on your _____(態度) towards it.
77. The ball went in the ______(方向) of the man sitting in a boat on the river.
78. I don’t know whom the house ______ (屬于) to.
79. Did he walk or swim The ______ (后者) seems unlikely.
80. Xiao Wang couldn’t ______ (說服) her brother to change his mind.
第二節 單句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下列句子中各有一處錯誤,請指出并在答題卷上加以改正(每處限改一詞)。
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81. That’s all which I know about the matter.
82. To be honestly, your answer is not correct.
83. He has to rely his father to help him.
84. It was in last Summer Olympics when he finished in the third place.
85. This private school is in charge of Mr. Wang.
86. Under the help of him, I understood I had to work hard.
87. Every fourth years, the Olympic Games are held in the world.
88. He devoted his spare time to study English hard.
89. The school is well worth being visiting.
90. This is the best book that have been read this year.
書面表達(滿分15分)
假定你是李華,你的一位美國朋友Jane在中國學習中文兩年,即將回國。現在由你給她發E-mail,邀請她參加為她舉辦的歡送會,要點如下:
1. 祝賀她順利通過考試,為她驕傲;
2. 感謝她幫助你們學習英語;
3. 時間:星期六晚六點;
4. 地點:陽光俱樂部(The Sun Club)302房間;
5. 路線:在你所住賓館門口乘坐332路公共汽車可直達。
注意:
1. 須包括以上主要內容,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使內容連貫;
2. 詞數:90左右。開頭和結尾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3. 參考詞匯:歡送會 farewell party
Dear Jane,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passing all the exam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英語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一部分 聽力 (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聽力原文:
Text 1
W: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the newspaper
M: I have lost my job and I’m looking for a new one.
Text 2
W: Please tell me when the museum opens and closes.
M: It is open from 9:00 a.m. to 5:00 p.m. Mondays to Fridays and 9:00 a.m. to 3:00 p.m.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Text 3
M: Lily, do you know that almost all goods are on sale in the shopping centre
W: Really I’m planning to go shopping after work.
Text 4
W: My brother likes basketball and football.
M: I like neither of them. I prefer table tennis.
Text 5
W: You didn’t go to the theatre last night either, did you
M: No, I had an unexpected guest in my house.
Text 6
W: Why don’t you sit down Now,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I must ask you if you don’t mind.
M: Not at all. Go ahead.
W: What is the purpose of your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M: ⑥ I’m going to attend a conference on air pollution. It will be held in the first two weeks of Febru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 Yes, here is the official letter of invitation.
W: I see. Fine. When do you want to go
M: ⑦ I’d like to leave in mid-January if my passport is ready by then.
Text 7
M: Jane, the necklace you wear is beautiful.
W: Really ⑧ You know I’m angry with it for the afternoon.
M: Why I remember you ordered it on TV.
W: Yeah, I saw the TV advertisement and loved the necklace at the first sight.
M: And the price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a store.
W: But they are cheating customers in fact.
M: What makes you think so
W: The quality is bad enough.
M: God! ⑨ I plan to buy one for my girlfriend. Thanks for your reminding.
Text 8
M: How much does this kind of oil on the second shelf cost I mean the 40000ml bottle.
W: ⑩ It is 39 dollars and it is on sale.
M: Wow! That’s expensive. ⑾ It’s made from corn, right
W: ⑾ Right. 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M: I often see the advertisements of his kind but I thought it should be very cheap.
W: It’s cheaper than peanut oil but more expensive than bean oil.
M: OK, ⑿ I’d take a bottle and have a try to see which tastes better. Perhaps it’s good just like what the advertisement says.
Text 9
W: Professor Wilson, I’m Ms Li.
M: How do you do
W: How do you do Now let me show you where your flat is. ⒀ It’s on the 4th floor and the room number is 408. Let’s go up in the lift.
M: Thank you very much.
W: Here we are. Your flat is south-facing.
M: It must be very pleasant sitting out here on a warm day.
W: ⒂ But not so nice now in mid-winter! Now here is your bathroom. The sitting room is furnished with a sofa, two armchairs and a desk. If you need anything else, just let me know.
M: Could I have a couple of bookshelves, do you think
W: ⒁ Your bedroom has two bookshelves in it.
M: That might be enough.
W: ⒃ Would you like a television set
M: ⒃ No, thanks. I seldom watch TV.
Text 10
Today we will share a story about Mark Twain before the new lesson.
One day, Mark Twain was asked if he could remember the first money he earned. He thought for a long time and then said, “ Yes, it was at school. I can remember everything about it. School-boys in those days never took care of the things of the school. They often damaged their desks. ⒅ There was a rule in our school that any boy who damaged his desk with a pencil or a knife would be beaten in front of the whole school or would have to pay five dollars.
“One day I damaged my desk. I had to tell my father I had broken the rule, and had to pay
five dollars or be beaten before the whole school. ⒆ My father was very angry and said it would be too bad to hand me over to the teacher. But before giving me the money, he took me
upstairs and gave me a beating.
“But as I had had one beating and got used to it, ⒄⒇ I decided I would take another
beating at school and keep the five dollars. So that is what I did.
【答 案】1---5 CBACC 6---10 ABBCC 11---15 AACAC 16---20 BBCAA
1.C 【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對話中男士說“I have lost my job”可知。
2.B 【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所聽內容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對話中男士說“…and 9:00 a.m. to 3:00 p.m.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可推斷出該答案。
3.A 【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對話中女士所說 “I’m planning to go shopping after work.”可知。
4.C 【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所聽內容的簡單推斷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對話中男士說“I prefer table tennis.”可推斷出該答案。
5.C 【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對話中男士說“No, I had an unexpected guest in my house”可知。
6.A 【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對話中男士說“I’m going to attend a conference on air pollution”可知。
7.B 【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對話中男士說“I’d like to leave in mid-January if my passport is
ready by then.”可知。
8.B 【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所聽內容的簡單推斷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對話中女士說“You know I’m angry with it for the afternoon.”可得
出該答案。
9.C 【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所聽內容的簡單推斷能力。
【試題解析】由對話中男士說“I plan to buy one for my girlfriend.”可知。
10.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對話中女士的回答“It is 39 dollars and it is on sale.”可知。
11.A【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所聽內容的簡單推斷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對話中男士說“It’s made from corn, right Right.”可推知此答案。
12.A【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男士“I’d take a bottle and have a try to see which tastes better”可知。
13.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對話中“It’s on the 4th floor”可知。
14.A【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文中“Your bedroom has two bookshelves in it.”可知。
15.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文中“But not so nice now in mid-winter!”可知。
16.B【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文中“Would you like a television set No, thanks. I seldom watch TV.”可知。
17.B【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獨白中“I decided I would take another beating at school and keep
the five dollars.”可知。
18.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獨白中“There was a rule in our school that any boy who damaged his
desk with a pencil or a knife would be beaten in front of the whole school
or would have to pay five dollars.”可知。
19.A【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獨白中“My father was very angry and said it would be too bad
to hand me over to the teacher.”可知。
20.A【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所聽內容的簡單推斷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獨白中“I decided I would take another beating at school and keep
the five dollars.”可推斷出該答案。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答 案】21---25 CADBD 26---30 CCADB 31---35 ABADC
21.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冠詞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第一空history為學科名詞,不加冠詞;第二空為特指,譯為“唐朝
的歷史”。
A【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感嘆句用法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修飾可數名詞單數,用What a + adj. + 單數可數名詞!
D【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副詞短語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rather than譯為“而不是”。根據句意可知應該用rather than。Better
than意為“勝過”;more than意為“超過”;less than意為“少于”。
B【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動詞短語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make up譯為“編造”,符合句意。
D【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題干的理解和對非謂語動詞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have sth done譯為“請別人做……”,表被動。
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時態語態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根據情境應用將來被動語態,其構成:will be done
27.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名詞性從句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本句為同位語從句,doubt用于否定、疑問句中用that引導。
28.A【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題干的理解和對代詞用法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furniture為不可數名詞,而且根據后文an old desk, 故用much修飾。
29.D【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題干的理解和對日常交際用語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本題A,C 都是回答thank you。只有選D合理.
30.B【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題干的理解和對倒裝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neither/nor提到句首用部分倒裝,故用B。
31.A【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題干的理解和對介詞短語固定搭配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根據句意應用as a result of, 意為“由于”。也可用because of / thanks to
故排除B或D。
32.B【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題干的理解和對定語從句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time作先行詞,在定語從句中作時間狀語用when。
33.A【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題干的理解和對時態語態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根據句意應用現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即am/is/are being done.
34.D【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語境的理解和對名詞辨析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后句說:我太累了,所以自己不想出去散步,此時邀請我不是合適的
時候,故用D。
35.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題干的理解和對情態動詞的掌握情況。
【試題解析】根據句意應用should have done,意為“過去本該做而實際沒做。”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答 案】36---40 DACAC 41---45 DABDA 46---50 CBDDA 51---55 BCDBD
【語篇解讀】本文是記敘文。最好的禮物不一定是最昂貴的,但一定是最能
打動人心的。
36.D【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上文內容,選擇一個恰當的動詞。
【試題解析】根據前邊的I didn’t have a lot of money or a huge home.可知作者生活很
艱難。
37.A【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上下文的內容,選擇一個恰當的動詞。
【試題解析】據These two boys almost grew up in our yard.可知他們常到我家來拜訪。
38.C【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上下文內容,判斷出表示性質的形容詞。
【試題解析】孩子們到作者家蹭吃蹭喝,顯然不愿意呆在自己家里。
39.A【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上下文內容,判斷選擇適當的副詞。
【試題解析】我需要花很多時間烙松餅,故always符合語境。
C【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下文內容,判斷選擇一個恰當的動詞。
【試題解析】做如此多的muffins,故要花費時間來做。主語是人,故用spent.
41.D【命題立意】考生應能聯系上下文內容,判斷選擇適當的動詞短語。
【試題解析】兩個孩子是在我們的院子里長大的,故選D grow up。
42.A【命題立意】考生應能聯系上下文內容,判斷選擇適當的名詞。
【試題解析】根據后文You used to feed us muffins!可知他們做完祈禱后一起吃飯。
43.B【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上下文內容,判斷選擇適當的動詞。
【試題解析】這兩個孩子經常在作者家中,故他們一起分享后面所提到的muffins。
44.D【命題立意】考生應能聯系上文內容,判斷選擇一個適合相關的詞匯。
【試題解析】根據后文中I didn’t know where they had gone. 可知他們有一段時
間“消失”了。
45.A【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下文內容,判斷選擇一個恰當的動詞。
【試題解析】好久不見他們了,所以很想知道他們究竟發生了什么。
46.C【命題立意】考生應能聯系本句話內容,判斷選擇一個與文章相關的名詞。
【試題解析】在自己身邊成長的孩子,作者顯然希望他們好。
47.B【命題立意】考生應能聯系上句話內容,判斷選擇適合的動詞。
【試題解析】根據前面no one came to visit me可知作者此時懷疑是否上帝也把她忘
記了。
48.D【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上下文內容,判斷選擇一個恰當的動詞。
【試題解析】根據后面的from school及sitting together talking可知,孩子們是回到
了家里。
49.D【命題立意】考生應能聯系本句話內容,選擇一個適當的名詞。
【試題解析】根據I went to answer it.可知我們聽到的是敲門的聲音。
50.A【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上下文內容,判斷選擇一個恰當的動詞。
【試題解析】根據語境可知,作者發現這兩個孩子站在門外。
51.B【命題立意】考生應能聯系本句話內容,判斷選擇一個適當的動詞。
【試題解析】好久不見了,所以他們擔心的是作者是否還認識他們。
52.C【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上下文內容,判斷選擇一個恰當的形容詞。
【試題解析】 根據We wanted to come back and thank you…可知他們非常喜歡作者烙
的松餅,故用delicious符合語境。
53.D【命題立意】考生應能根據上下文內容,判斷選擇一個恰當的連接詞。
【試題解析】此處用because表示他們來拜訪作者的原因。
54.B【命題立意】考生應能聯系全文思考、判斷,選擇適當的名詞。
【試題解析】在Mother’s Day 來拜訪作者,故他們認為作者對待他們像媽媽一樣。
55.D【命題立意】考生應能聯系整個段落及對全文思考,選擇一個適當的動詞。
【試題解析】根據語境可知作者很感動,故對此一再表示謝意。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答 案】56---59 DBCD 60---63 BDCB 64---67 BDBC 68---70 BAC
A篇:
【語篇解讀】本文是一篇記敘文。描述了作者這一天的糟糕的經歷,但最后的
結果還是很圓滿的。
56.D【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第一、二段可判斷出,作者沒有遇到交通事故,故選D。
57.B【命題立意】考查考生簡單的推理能力。
【試題解析】由第一段可知作者從沒遲到過,故選B。
58.C【命題立意】考查學生的具體細節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最后一段可知,作者的介紹很成功,故選C。
59.D【命題立意】考查考生的概括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綜合整篇文章,能夠得出這樣結論:禍不單行,故選D。
B篇:
【語篇解讀】 本文屬于應用文,描述四則招聘廣告。
60.B【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第2則廣告可知, 選B。
61.D【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題干可知,第一則廣告Babysitter,可知答案為D。
62.C【命題立意】考查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試題解析】四則廣告均要求有一定經驗的人,故選C。
63.B【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由第三則廣告可知服務員要了解關于酒的知識,故選B。
C篇:
【語篇解讀】本文是議論文。作者描述了家長讓孩子在家里上學的原因。
64.B【命題立意】考查學生的概括主旨大意能力。
【試題解析】通讀全文,可知作者主要描述了家長讓孩子在家里上學的一些原因,
故選B。
65.D【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第三段的For some parents, they do not feel that their local school system offers their children the best learning opportunities.可知應選D。
66.B【命題立意】考查考生的詞義猜測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后文In some states的語境,可知作者是說,各州關于在家里上學
的法律不同,故選B。
67.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通讀全文,可知作者共提到了三個原因,一是因為公立學校沒有宗教
課程,二是因為有些家長認為學校的教育不夠好,三是因為有些人經
濟能力有限,負擔不起送孩子去私立學校的費用,故選C。
D篇:
【語篇解讀】本文是一篇夾敘夾議文。本文作者主要介紹了她的一次火車旅行經歷
以及她對火車旅行的看法:坐火車要比乘公共汽車和開車好。
68.B【命題立意】考查學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第一段第四句:I often take a four-hour trip to visit my children.可知
作者坐火車是去看望自己的孩子,故選B。
69.A【命題立意】考查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試題解析】根據倒數第二段最后兩句可知,人們在火車上餓了可以買東西吃,去
洗手間也不會遇到問題,由此可以推斷作者對火車上的服務是滿意的,
故選A。
70.C【命題立意】考查考生的標題歸納能力。
【試題解析】通讀全文可知,本文中作者主要介紹了她的一次火車旅行經歷及她對
火車旅行的看法,故選C。
第四部分 寫作(共三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 10分)
71. equal 72. ruins pete 74. medals 75. host
76. attitude 77. direction 78. belongs 79. latter 80. persuade
第二節 單句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81.which—that/ which去掉 82. honestly—honest
83. rely后加on 84. when—that 85. in后加the
86. Under—With 87. fourth—four或years—year
88. study—studying 89. 去掉being 90. have—has
第三節 書面表達:(滿分15分)
一、評分標準:
1. 本題總分為15分, 按5個檔次給分。
2. 評分時, 先根據文章的內容和語言初步確定其所屬檔次, 然后以該檔次的要求來
衡量、確定或調整檔次, 最后給分。
3. 詞數少于80的, 從總分中減去2分。
4. 評分時, 應注意的主要內容是: 內容要點、應用詞匯和語法結構的數量和準確性、
上下文的連貫性及語言的得體性。
5. 拼寫與標點符號是語言準確性的一個方面。評分時,應視其對交際的影響程度予
以考慮。
6. 如書寫較差,以致影響交際,將分數降低一個檔次。
二、內容要點:
包含所給的所有要點。
三、各檔次的給分范圍和要求:
第五檔12分—15分 完全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覆蓋了所有內容要點; 運用了多樣的句式和豐富的詞匯; 語法或用詞方面有個別錯誤,但為盡可能表達豐富的內容所致;體現了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 有效地使用了語句間的連接成分,所寫內容連貫、結構緊湊。完全達到了預期的寫作目的。
第四檔10分—12分 完全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覆蓋了所有內容要點; 運用的句式和詞匯能滿足任務要求; 語法和用詞基本準確,少許錯誤主要為盡可能表達豐富的內容所致; 使用了簡單的語句間連接成分,所寫內容連貫。達到了預期的寫作目的。
第三檔8分—10分 基本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覆蓋了內容要點; 運用的句式和詞匯基本滿足任務要求; 語法和用詞方面有一些錯誤,但不影響理解。基本達到了預期的寫作目的。
第二檔5分—8分 未恰當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 漏掉或未描述清楚主要內容; 所用句式和詞匯有限; 語法或用詞方面的錯誤影響了對所寫內容的理解。未能清楚地傳達信息。
第一檔0分—5分 未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 明顯遺漏主要內容; 句式單調、詞匯貧乏; 語法或用詞方面錯誤較多,嚴重影響了對所寫內容的理解。未能傳達任何信息;所寫內容與要求無關。
One possible version :
Dear Jane,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passing all the exams. I am delighted you have really made great progress in your two years of studying in China. All you have gained is the result of your hard work. We are proud of you and we all appreciate your help with our English. We’ll always remember the wonderful time we spent together.
It’s a pity that you have to go back soon! So a farewell party for you will be held in Room 302 in the Sun Club this Saturday evening. Could you come by 6:00 p.m. We’ll have dinner together. By the way, you may take Bus No. 332 in front of your hotel and it will take you directly to the club.
I wish you success in the years ahead!
Yours faithfully,
Li Hua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政治試題卷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紙,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紙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1.2011年3月,日本發生9.0級強地震。地震發生后,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積極援助,
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食品、藥品以及生活用品等各類救援物質。這些救援物資
A.是商品,因為它們是勞動產品
B.不是商品,因為它們雖是勞動產品,但交換尚未實現
C.是商品,因為它們是提供給人們使用的
D.不是商品,因為它們沒有用于交換
2.假定某國全年社會商品零售價格總額為40000億元,貨幣流通速度為8次,通貨膨脹
率為5%,則當年該國發行的紙幣量是
A.5250億元 B.5500億元
C.4750億元 D.5000億元
3.下圖反映的是商品價格變化對需求的影響。下圖中y軸表示商品的需求數量,X軸表
示該商品的價格水平,AA′表示該商品的需求曲線 。材料表明
A.商品價格的基礎是商品的需求數量
B.商品價格是商品需求數量的貨幣表現
C.商品價格與商品需求數量成正比例關系
D.商品價格與商品需求數量成反比例關系
2012年春運時間已確定,從1月8日開始,至2月16日結束,共計40天。據預測,全國旅客運量將達到31.58億人次,同比增長9.1%。回答4~5題。
4.隨著春運來臨,機票價格大幅上漲,近期部分熱門旅游航線機票價格,比前期有最高
達50%的漲幅。這表明
①引起價格變動的因素很多 ②商品的價格有時高、有時低
③供應影響價格 ④需求影響價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春運期間,由于受到民工返鄉、大學生放假、人們的外出旅游等因素的影響,火車運
力緊張,導致了民航和汽車運輸的增加,因為鐵路運輸與航空、汽運
A.功能一樣 B.價格相當
C.互為替代品 D.互為互補品
6.明朝著名畫家、文學家唐伯虎有一首因貧困落魄而自我解嘲的詩:“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七字都變更,柴米油鹽醬醋茶。”從經濟學上看,這反映了
A.生存資料消費是最基本、最基礎的消費
B.要把物質生活消費同精神文化生活消費統一起來
C.家庭消費水平是從低級開始逐步向較高層次發展的
D.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家庭消費有直接的影響
7.塑料袋,曾被視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同時因不可降解、污染環境又被稱作
是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少用或不用塑料購物袋是消費者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表
現。在現階段,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消費者應該堅持的消費觀念是
①超前消費,刺激生產 ②減少浪費,勤儉節約
③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④服務社會,扶貧濟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馬克思說:“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而消費則把需要再生產出來。”下列選項中與這一
論斷相符的是
A.張老師從單位分到需要的住房
B.房地產業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的購房熱情
C.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房地產業的發展
D.100平米以下的房子已經沒有了市場
2011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五年來,我們堅持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經濟布局與結構調整,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法制環境和市場環境,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回答9~10題。
9.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依據是
A.公有制經濟是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B.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C.公有制經濟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D.公有制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
10.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因為非公有制經濟
A.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
B.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C.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D.可以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11.“企業有100個花錢的地方,好比100個水龍頭,99個要管好,第100個水龍頭才有
流水效益。”這個比喻告訴我們
A.只要努力降低消耗,企業就能夠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B.企業只要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產品,就是提高了經濟效益
C.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D.企業的投入與產出之比是99:1的關系
12.2011年,國務院要求有關部門繼續加大力度清查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這很好地維護了農民工的
A.勞動權 B.安全保障權
C.休息權 D.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13.張女士的一張10萬元的3年期定期存單去年4月份到期了,張女士心想反正不急需
用錢.就一直沒去管它,2011年5月份張女士需要用錢,去取錢時卻發現所得的利
息比預想的少了近1500元。這一事例提醒我們
A.要提高投資的風險意識
B.要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C.要養成計劃消費的習慣
D.要重視投資理財知識的學習
2011年6月人民網載文指出,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進一步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回答14~15題。
14.實行按勞分配
①是由我國的現實經濟條件決定的
②有利于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③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的社會地位
④體現了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①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
②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
③必然會導致兩極分化,不利于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某人到飯店吃飯,結賬時服務員說,如果不要發票可獲贈一份小禮品,禮品的檔次
視消費的金額而定,消費在100元以內,送一塊小香皂或一件小玩具,消費200元
左右可獲得一套玻璃器皿。針對上述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稅務機關征稅要有稅法依據
B.稅收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C.納稅人要樹立依法納稅意識
D.公民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7.2010年我國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近6萬億元,占全國公共財政支出的2/3。
2011年前8個月,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事務、城鄉社區事務等財政支出增長均超
過30%,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支出增幅分別達到58.3%和68%,遠遠超過同期財政收
入的增速。這說明
①我國財政赤字在增加 ②財政支出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③群眾是財政支出的主要受益者 ④我國正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2011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保險的參保率將提高到90%以上。截至2011年7月中旬,本年度中央財政已累計下
撥醫改補助資金1717億元。上述材料表明
A.我國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B.財政發揮了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C.財政發揮了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D.財政發揮了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19.《中國產業發展和產業政策報告(2011)》指出,長期以來,中國落后產能大量存在,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源價格不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企業實際成本低于社會成本。
對此,要從根本上解決落后產能問題,就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的作用,
促使落后產能自行退出市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就應該高度重視
①價格信號的變化 ②經濟手段的運用
③稅收政策的調整 ④供求關系的變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0.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為有效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國家實行差別電價政策,提高高耗能產品差別電
價標準。這表明
①國家注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②國家堅持和貫徹科學發展觀
③國家運用經濟手段進行宏觀調控
④國家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讀漫畫《古詩難吟》。解決漫畫中反映的問題
①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
②必須追求經濟高速增長
③應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
④應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2.“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溫總理以鄭板橋詩句,比喻自己擔任總理后
的心境。他坦承:“作為總理,每念及我們還有3000萬的農民同胞沒有解決溫飽……
我憂心如焚,寢食難安。”他的觀點主要體現科學發展觀中的
A.堅持全面發展 B.堅持可持續發展
C.堅持協調發展 D.堅持以人為本
23.“牧童經濟”是一個形象比喻,使人們想起牧童在放牧時,只顧放牧而不顧草原的破
壞。它是一種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破壞的經濟模式。這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是
①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增長的速度、質量、效益的統一
②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③發展綠色經濟,退耕還牧
④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的全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2011年7月4日,賀國強在出席中法工商界晚宴發表演講時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擴
大雙邊貿易規模,二是深化核能、航空、鐵路等傳統領域的合作,三是拓展能源、
環保、生物技術等新的合作領域,四是加強雙向投資合作。這四點建議
A.表明經濟全球化的風險正在消失 B.說明了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
C.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最重要原則 D.均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
25.2011年8月以來,由美債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造成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美債
規模不斷擴大而導致美債危機,這
A.會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B.會使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減緩
C.促進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D.會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
26.(14分)據統計,2011年上半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同比增長13.2%,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該增幅較2003年以來的平均水平低1.9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影響消費開支,不僅如此,由于當前城鎮居民中高收入階層與
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中低收入階層收入預期不斷下降,加上醫療、教
育、住房等花費日益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消費欲望受到抑制。此外,證券投資市場持
續低迷也讓一些中高收入者財富縮水,收入預期下降,導致部分群體的消費意愿受到
影響。
結合材料談談有哪些因素影響人們的消費水平。
27.(16分)201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近700萬人,加上2010年尚有近100萬大學生
未能就業,2011年實際需要就業的大學生將近800萬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了社
會普遍關注的事情,黨和政府也出臺了眾多政策解決這一就業新難題。綜合大學生
就業難中的諸多因素,就業心態顯然占據首位——很多時候,并不是大學生找不到
工作,只是他們處于體面和穩定的考慮,將目標定得太高。
結合經濟生活有關知識回答:
(1)大學生面對就業難,應該怎樣調整就業心態。(8分)
(2)大學生實現就業需要哪些方面的幫助呢?(8分)
28.(20分)(此題為分叉題,A組高中選A題,B組高中選B題;請選擇【A】或【B】)
(A).國慶節到了,某煤礦職工小李向廠長請假,回家看望年邁的父母,但廠長不批
準,“休不休息,準不準假我說了算,最近生產任務緊張不能請假,不能休息”。職
工小王向廠長要求按時發放勞動安全衛生防護用品和按時發放工資,也被廠長以資金
困難為由予以拒絕。
(1)小李、小王的哪些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 一般說來,職工除了這幾項權益外,還
享有哪些合法權益 (10分)
(2)小李、小王的合法權益為什么應該得到保護 (5分)
(3)職工的合法權益遭到侵犯時,應尋求什么樣的解決途徑 (5分)
(B).2011年春節前夕,某省某地一民工爬上廣告牌欲尋短見。后來在巡警
的說服下,放棄了自殺的念頭。他向周圍群眾哭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他和幾個老鄉
來本地某磚瓦廠打工,談好每月工資600元。哪知到了月底,雇主不肯發給他們工資,
說是第一個月的工資作為押金,到了第二個月,每人只發了200元,說是年底一起結
清。隨后,雇主開始要求他們加班,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4小時,而且工作強度加大,
只要一天不加班就要扣工資,一些民工想不做了,卻被雇主以違約為由拒付拖欠的工
資,民工們無奈只得干到年底,本想結清工錢回家過年,哪知道雇主卻以廠里虧本為
由而拒付工資,且雇主隨后就再不露面。因無錢回家過年才發生了剛才的一幕……
(1)你認為該廠的做法是否合法?為什么?(6分)
(2)勞動者依法享有哪些權利?該廠的做法侵犯了勞動者的哪些權利?(8分)
(3)這些民工應當怎么辦?(6分)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政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1.【命題立意】本題從日本地震這一時政熱點入手,涉及商品的含義這一知識,考查學
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一物品能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勞動產品及用于交換。題干中
所涉及的“救援物資”雖是勞動產品,但沒有用于交換。故選D項。
【參考答案】D
2.【命題立意】本題為高考常考題型——計算類試題,涉及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公式和通
貨膨脹率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由題中所給條件可知:當年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40000億元÷8次=5000
億元,而根據通貨膨脹率為5%可以算出,當年該國實際紙幣發行量為
5000億元×(1+5%)=5250億元。
【參考答案】A
3.【命題立意】本題為高考常考題型——圖表類試題,涉及商品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問
題,主要考查學生描述和闡釋現象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商品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故A、C錯誤;
結合圖像可以看出,商品價格與需求量呈反方向變動,故B項錯誤,D
為正確選項。
【參考答案】D
4.【命題立意】本題從百姓關注的熱點——春運問題入手,涉及影響價格的因素這一知
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春運期間機票價格上漲,體現出商品價格時高時低,②正確;結合材料
可知,需求量的增加是引起機票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故③不合題意,
④正確;題干中并未體現多種因素對價格的影響,只是因為需求的變化
使機票價格提高,①不合題意。
【參考答案】C
5.【命題立意】本題以百姓關注的熱點——春運問題入手,涉及相關商品的需求量相互
影響這一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
的能力。
【試題解析】兩種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
就是替代品。題干中的鐵路運力緊張,消費者為滿足出行的需要,選擇
航空、汽運等替代商品進行消費。故C項符合題意。
【參考答案】C
6.【命題立意】本題以唐伯虎的自嘲詩為切入點,涉及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這一知識,
主要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題干中所涉及到的消費水平的變化,其主要原因是“貧困落魄”,即家庭
收入水平對消費水平的影響,故選D項。
【參考答案】D
7.【命題立意】本題關注環保這一熱點問題,涉及科學的消費觀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
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題干中強調要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提倡消費者要減少浪費、勤儉節約,
故②符合題意;塑料袋因不可降解、污染環境被稱為“最糟糕的發明”,
倡導消費者要保護環境、綠色消費,故③符合題意要求。
【參考答案】C
8.【命題立意】本題以馬克思名言為切入點,涉及生產與消費關系這一知識,主要考查
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試題解析】馬克思強調“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消費則把生產在再生產出來”,側重
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A項側重分配;B項側重生產對消費的決定作用;
D項側重交換;C項反映了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強調消費對生產
的反作用,符合題意。
【參考答案】C
9.【命題立意】本題以“兩會”為切入點,涉及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國有經濟的
地位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
能力。
【試題解析】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是因為公有制居于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經
濟制度的基礎,故選B項;A項是公有制經濟的含義,C項是公有制經
濟的內容,并不是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原因;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
的支柱,D項錯誤。
【參考答案】B
10.【命題立意】本題以“兩會”為切入點,涉及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
作用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
能力。
【試題解析】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
上,故A、B兩項不合題意;公有制經濟與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D項不合題意;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是因為非公有制
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故選C項。
【參考答案】C
11.【命題立意】本題涉及企業的經濟效益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
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題干強調“管好”才能出效益,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經濟效益,
故C項符合題意;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不僅要降低消耗,更要改進技
術、加強管理,A項說法過于絕對;企業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意味著成
本的增加,不能等同于經濟效益的提高,B項錯誤;D項說法不合常理。
【參考答案】C
12.【命題立意】本題從農民工工資問題入手,涉及勞動者合法權益這一知識,主要考查
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題干涉及農民工工資問題,應屬于勞動者“獲取勞動報酬的權利”,故
選D項。
【參考答案】D
13.【命題立意】本題從居民的儲蓄入手,涉及投資理財意識、定期儲蓄的收益等知識,
主要考查學生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張女士之所以沒有取得預期的收益,主要原因在于理財意識的薄弱,故
選D項。
【參考答案】D
14.【命題立意】本題以健全分配制度為切入點,涉及按勞分配的必要性和意義等知識,
主要考查學生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確立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國現實經濟條件決定的,其中
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故①④
正確;實行這一制度,有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故②正確;按勞分配的實行是對平均主義分配的否
定,③說法錯誤,故選B項。
【參考答案】B
15.【命題立意】本題以健全分配制度為切入點,涉及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等知識,主
要考查學生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
素所有權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勞動、知識、人才、
創造的尊重,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
迸發,故①②④應選;按生產要素分配會形成一定的收入差距,但在國
家的有效調控下,未必會產生嚴重的兩極分化,③說法錯誤。故選D項。
【參考答案】D
16.【命題立意】本題以是否索要發票這一生活中的現象為切入點,涉及稅收的作用、公
民的納稅意識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調動和運
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飯店以贈送禮物的方式不開發票,是一種偷逃稅款的行為,啟示我們要
樹立依法納稅的意識。
【參考答案】C
17.【命題立意】本題從財政保障性支出比重增加這一時事入手,涉及財政的作用、財政
支出的用途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調動和運用知
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2010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占絕大部分,2011年用于社會
保障和民生的財政支出在增加,說明財政支出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群眾
是其主要受益者,②③正確。
【參考答案】B
18.【命題立意】本題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這一時事為切入點,涉及財政的作用、市場配
置資源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
能力。
【試題解析】我國正在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A項錯誤;市場在資源配置中
發揮基礎性作用,D項錯誤;我國加大醫療保險的投入力度,參保率不
斷擴大,體現了財政在保障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方面發揮的作用,C項
符合題意要求;B項不合題意。
【參考答案】C
19.【命題立意】本題從淘汰落后產能這一時事入手,涉及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這一知識,
主要考查學生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稅收政策屬于經濟手段,經濟手段屬于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不屬于市
場機制,②③不合題意;市場調節要通過價格機制和供求機制實現資源
的優化配置,①④正確,故選D項。
【參考答案】D
20.【命題立意】本題以節能減排為切入點,涉及市場配置資源、國家的宏觀調控、科學
發展觀、如何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論證和
探究問題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加強節能減排,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發展,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①②符合題意;通過價格政策進行宏觀調
控,屬于經濟手段,③符合題意;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④說法錯誤。故選A項。
【參考答案】A
21.【命題立意】本題為高考常考題型——漫畫類試題,涉及市場配置資源、科學發展觀
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描述和闡釋現象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針對漫畫中的嚴重污染現象,必須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
調可持續發展,故①④符合題意;經濟的高速增長不等于經濟發展,故
②錯誤;嚴重的污染現象僅靠市場調節無法解決,必須要加強國家的宏
觀調控,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項。
【參考答案】B
22.【命題立意】本題以溫家寶總理講話為切入點,涉及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基本要求等
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重視“溫飽”問題,關注民生,自覺維護人民群眾
的根本利益,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即以人為本。
【參考答案】D
23.【命題立意】本題從“牧童經濟”入手,涉及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
型工業化道路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調動和運
用知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對自然的盲目開采與破壞要求我們必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
展方式,注重經濟發展中的速度、質量、效益的統一,故①②④符合題
意;“牧童經濟”的出現,描述的是牧業發展中對環境的掠奪式開采,“退
耕還牧”的做法不符合題干要求,故③不符合題意。應選B項。
【參考答案】B
24.【命題立意】本題以加強中法合作這一時事為切入點,涉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世貿
組織的原則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論證和探究
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四點建議說明中法雙方應擴大貿易和合作領域,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要
求,故選D項;經濟全球化對于各國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風險并未
消失,A項錯誤;題干側重經濟全球化給兩國發展帶來的機遇,B項不
符合題意;題干并未涉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最重要原則,C項不選。
【參考答案】D
25.【命題立意】本題從美債危機這一時事入手,涉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這一知識,主要
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試題解析】美國主權債務危機并不能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也阻
擋不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促進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與此也無
必然聯系,A、B、C項不合題意;美債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造成國際市
場的動蕩,體現了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故選D項。
【參考答案】D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
26.【命題立意】本題從居民消費水平降低這一現象入手,涉及影響消費的因素這一知識,
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調動和
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
【試題解析】消費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主要是居民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在回
答居民收入這一因素時,要結合材料指出其包括的三個方面:一是當前
收入水平對消費的影響,二是居民消費水平與未來收入預期的關系,三
是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會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
【參考答案】
(1)消費水平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有居民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2分)
(2)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時,
消費增幅也下降,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影響消費開支。(3分)
(3)居民消費水平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中低收入階層收入預期不斷下降,導致
消費欲望受到抑制;一些中高收入者的財富縮水,收入預期下降,導致他們的
消費意愿受到影響。(3分)
(4)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聯系。由于城鎮居
民中高收入階層與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導致我國消費率偏低。(3分)
(5)物價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意愿和購買能力,醫療、教育、住房等花費日益
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消費欲望受到抑制。(3分)
27.【命題立意】本題從大學生就業難這一現象入手,涉及解決就業問題的途徑尤其是正
確的擇業觀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論證和探究
問題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
【試題解析】解決就業問題,大學生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能,樹立正確的擇業
觀,而轉變就業心態應主要從擇業觀方面進行解答;第二問大學生就業
需要的幫助,應從政府和企業角度作答,結合黨和政府的積極就業政策、
企業就業機會的提供等知識進行解答。
【參考答案】
(1)大學生調整就業心態的關鍵是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也就是樹立自主擇業觀、
職業平等觀、競爭就業觀和多種方式就業觀。(8分)
(2)①需要政府、學校或社會組織提供就業方面的培訓和指導。(2分)
②對于自主創業的學生提供必要的金融、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2分)
③需要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提供實習機會,以提高實際操作技能。(2分)
④需要政府為大學生到基層、到西部偏遠地區就業提供政策支持。(2分)
28.【命題立意】本題以勞動者權益的維護為切入點,涉及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必要性、
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內容以及如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知識,主要考查
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
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
【試題解析】(A)題第一問考查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內容,在解答時結合材料可分析出:
不能請假、不能休息侵犯了勞動者休息、休假的權利,未能按時發放工
資和勞動安全衛生防護用品侵犯了勞動者的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和獲取
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第二問考查保障勞動者權益的必要性,可從
勞動者地位、調動勞動者積極性角度作答。第三問考查保護勞動者合法
權益的途徑,主要回答具體措施。
(B)題第一、二問考查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內容,在解答時結合材料可分
析出該廠的做法侵犯了勞動者休息、休假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違反了《勞動法》的有關規定,是不合法行為,并結合教材內容回答勞
動者的其他合法權益。第三問需緊貼材料,結合材料中“過激行為”分
析勞動者應通過合法的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參考答案】
(A)
(1)①小李“休息、休假的權利”、小王的“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取得勞
動報酬的權利”受到了侵害。(6分)②除了上述三項權益外,勞動者還享有平等
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4分)
(2)因為這是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的保證。(5分)
(3)可以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但不能
采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5分)
(B)
(1)該廠的做法不合法。(2分)因為雇主擅自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對職工的身心
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2分)以種種理由拒發民工工資,侵犯了勞動者獲得
勞動報酬的權利,違犯了《勞動法》的有關規定,應堅決予以制止。(2分)
(2)勞動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權利包括: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
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
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
規定的其他權利。(答出3點可給5分)該廠做法顯然侵犯了勞動者依法享有的
休息、休假的權利和取得勞動報酬等權利。(3分)
(3)這些工人不能感情用事,做出不考慮嚴重后果的事。勞動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
識,珍惜自己的權利。(3分)應當拿起法律武器,到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提出申訴,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分)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化學試題卷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紙,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紙。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 12 N :14 O:16 Na:23 Cl:35.5 Cu: 64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本題共20小題,1-10題每小題2分,11-20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1錯誤!未指定書簽。.在盛放濃硫酸的試劑瓶的標簽上應印有下列警示標記中的
A. B. C. D.
2.膠體分散系與其它分散系的本質差別是
A.是否有丁達爾現象 B.分散質直徑大小
C.是否穩定      D.分散質粒子是否帶電
3.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或實驗注意事項)中,是處于實驗安全考慮的是
①給盛有液體的燒瓶加熱時,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
②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能小于酒精燈容積的1/3
③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
④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只有③
4.下列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
A. 硅是制造太陽能電池的常用材料
B.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導纖維的材料
C. 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劑
D. 硅是制取水泥的原料
5.下列物質存放方法不正確的是
A. 鋁片長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紙盒里
B. 漂白粉長期放置在燒杯中
C. 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鐵粉的試劑瓶中
D. 金屬鈉存放于煤油中
6.除去Na2CO3 固體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適量鹽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熱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7.下列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 H2O B.CaO+H2O=Ca(OH)2
C.2H2O2 ====== 2H2O+O2↑ D.CaCO3===== CaO+CO2↑
8.現有三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鈉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鈉和單質溴的水溶液,分離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確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餾 B.萃取、蒸餾、分液
C.分液、蒸餾、萃取 D.蒸餾、萃取、分液
9.下列情況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較大危害的是
A. 自來水中通入少量Cl2進行消毒殺菌
B. 用SO2漂白食品
C.用食醋清洗熱水瓶膽內壁附著的水垢(CaCO3)
D.用小蘇打(NaHCO3)發酵面團制作饅頭
10.下列反應中必須加入還原劑才能進行的是
A.Fe3+→Fe2+  B.Zn→ Zn2+ C.H2→H2O D.CuO→CuCl2
11.等物質的量的Na和Na2O2分別與足量的水作用,生成的氣體的體積比是
A. 3:1 B. 1:1 C. 2:1 D. 1:2
12.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種高能燃料,燃燒產生的巨大能量可作為航天運載火箭的推動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偏二甲肼(C2H8N2)的摩爾質量為60g
B. 6.02×1023個偏二甲肼(C2H8N2)分子的質量為60g
C. 1 mol 偏二甲肼(C2H8N2)的質量為60 g/mol
D. 6g偏二甲肼(C2H8N2)含有NA個偏二甲肼(C2H8N2)分子
13.在某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
C.Na+、 K+、Cl、 NO3 D.Fe3+、K+、SO42-、Cl
14.同溫同壓下,氣體A與氧氣的質量比為1∶2,體積比為1∶4,氣體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A.16      B.17       C.44      D.64
15.新制氯水與久置的氯水相比較,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A
A.顏色相同 B.前者能使有色布條褪色
C.都含有H+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A.在常溫常壓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B.在常溫常壓下,1molHe含有的原子數為2NA
C.71gCl2所含原子數為2 NA
D.23g鈉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電子數目為10 NA
17.證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實驗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顯紅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后顯紅色
  C.滴加NaOH溶液,產生灰綠色沉淀,最后呈紅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18.24 mL 濃度為005 mol / L的Na2SO3溶液恰好與20 mL 濃度為002 mol / 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應。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為Na2SO4,則元素Cr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是
A.+1 B. +2 C.+3 D.+4
19.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鋁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C.三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
D.FeCl2溶液跟Cl2反應:2Fe2++Cl2=2Fe3++2Cl-
20.將一定質量的鎂和鋁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體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
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n與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V的變化如下圖所
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鎂和鋁的總質量為9 g
B.最初20 mLNaOH溶液用于中和過量的硫酸
C.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5 mol·L–1
D.生成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 L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21.(7分)實驗室制備Cl2的反應原理為:MnO2+ 4HCl(濃) = MnCl2+Cl2↑+2H2O
(1)當標準狀況下生成11.2L氯氣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
(2)在此反應中氧化產物是 ,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的比
為 。
(3)比較氧化性Cl2 MnO2 (填 >、 < 或 = )
22.(8分)配制物質的量濃度為0.2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填空并請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①②對應的問題
應稱量NaOH的質量/g 已給儀器 除已給儀器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
① 燒杯、量筒、膠頭滴管、500 mL容量瓶 ②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具備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號)。
A.配制一定體積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
B.貯存溶液
C.測量容量瓶規格以下的任意體積的液體
D.用來加熱溶解固體溶質
(3)下列操作對配制的NaOH溶液濃度有偏高影響的是________。
A.稱量NaOH固體時,露置在空氣的時間過長
B.選用的容量瓶內有少量的蒸餾水
C.在燒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將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在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
23.(12分)某待測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SiO32-、NO3、 CO32等離子,進行如下實驗:
①加入過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過濾,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過濾,取少量濾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沒有明顯的現象出現。
根據實驗現象回答:
(1)待測液中一定含有 離子,一定不含有 離子;(2)步驟②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離子是 ,要檢驗該離子是否存在的實驗方法是 。
24.(9分)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下
圖所示的物質之間的變化: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I、II、III、IV四步中對于溶液和沉淀的分離采取的方法是 。
(2)根據上述框圖反應關系,寫出B、D所含物質的化學式。固體B ;
沉淀D 。
(3)試劑③是 (填化學式)
(4)寫出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②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
25.(14分)三氧化二鐵和氧化亞銅都是紅色粉末,常用作顏料。某校一化學實驗小組通過實驗來探究一紅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過程如下:
查閱資料
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 在空氣中加熱生成CuO
提出假設
假設1:紅色粉末是Fe2O3
假設2:紅色粉末是Cu2O
假設3:紅色粉末是Fe2O3、Cu2O的混合物
設計探究實驗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試劑。
(1)若假設1成立,則實驗現象是 。
(2)若滴加 KSCN 試劑后溶液不變紅色,則證明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鐵你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 。(填“合理” 或 “不合理” )
(3)若固體粉末完全溶解無固體存在 , 滴加 KSCN 試劑時溶液不變紅色 , 則證明原固體粉末是 ,寫出發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
; 。
探究延伸
(4)若經實驗分析,確定紅色粉末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實驗小組欲用加熱法測定Cu2O的質量分數。取a g固體粉末在空氣中充分加熱,待質量不再變化時,稱其質量為bg( b > a),則混合物中Cu2O的質量分數為 。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化學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參考答案】A
【命題立意】考查對化學試劑標識的了解
【解 析】濃硫酸具有腐蝕性
2.【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考查有關膠體本質特征
【解 析】膠體的與其它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組成粒子的直徑大小
3.【參考答案】A
【命題立意】考查實驗基本操作中注意的安全問題
【解 析】實驗中要注意防暴沸、防爆炸、防液體迸濺
4.【參考答案】D
【命題立意】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
【解 析】水泥是硅酸鹽產品
5.【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考查化學試劑的存放
【解 析】漂白粉暴露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和水作用而變質
6.【參考答案】C
【命題立意】考查Na2CO3 、NaHCO3的化學性質和除雜方案的選擇
【解 析】NaHCO3受熱分解生成Na2CO3 不引入新的雜質
7.【參考答案】C
【命題立意】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判斷
【解 析】氧化還原反應的形式表現是化合價的變化
8.【參考答案】C
【命題立意】考查物質的分離和提純有關知識
【解 析】互不相溶的液體直接分液;沸點不同的互溶物用蒸餾;溶解度較小的溶質利用溶解性大的溶劑加以分離
9.【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考查生活中的化學常識
【解 析】SO2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10.【參考答案】A
【命題立意】考查氧化還原反應中相關關系問題
【解 析】還原劑使氧化劑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
11.【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考查鈉及鈉的氧化物的相關知識
【解 析】2mol鈉或2mol過氧化鈉與足量水作用都生成1mol氣體,同溫同
壓占有體積相同
12.【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考查物質的量相關知識 質量與物質的量的關系
【解 析】1 mol任何物質的質量是以克為單位,數值與相對質量相等
13.【參考答案】C
【命題立意】考查離子共存問題
【解 析】Cu2+、Fe3+的水溶液有色,HCO3在酸性環境中會生成CO2和H2O
14.【參考答案】D
【命題立意】考查阿伏伽德羅定律的應用
【解 析】質量比為1:2 物質的量比為1:4 相對質量比為2:1
15.【參考答案】A
【命題立意】考查氯氣與水的作用及氯水的組成
【解 析】新制氯水中由于含有較多氯分子而呈淺黃綠色
16.【參考答案】C
【命題立意】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相關知識
【解 析】71gCl2的物質的量為2mol所含原子數為2 NA
17.【參考答案】B
【命題立意】考查Fe2+、Fe3+相關知識
【解 析】先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說明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氧化Fe2+為Fe3+而顯紅色
18.【參考答案】C
【命題立意】考查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定量關系
【解 析】依據電子守恒
19.【參考答案】D
【命題立意】考查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解 析】書寫時注意符合事實、電荷守恒
20.【參考答案】D
【命題立意】考查混合溶液中的反應順序和定量關系
【解 析】OH-先后與H+反應生成水再與 Mg2+ Al3+生成沉淀,最后溶解生
成的Al(OH)3
21.【參考答案】(1)1mol(2分)
(2)Cl2;(1分)1:2(2分)
(3)<(2分)
【命題立意】本題一實驗室制備氯氣為載體,考查對氧化還原概念的理解和定
量問題
【解 析】依據反應化學方程式對氧化產物、氧化劑和還原劑做出判斷,其中HCl部分被氧化。根據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可作出最后一問的判斷
22.【參考答案】(1) ① 4.0g(2分) ②玻璃棒(2分)
(2) A(2分)
(3) C(2分)
【命題立意】本題以實驗室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為載體,考查實驗基
本步驟及儀器使用和誤差分析等相關問題
【解 析】(1)依據物質的量的關系n=CV 和m=nM 可求得①,實驗中要
攪拌和引流都要用到玻璃棒。
(2)容量瓶作為精密儀器不可用于儲存和溶解,也不能測量除其
規格以外容積的液體體積。
(3)依據C=n/V 結合具體可知
23.【參考答案】(1)Ag+、Ba2+、NO3;(3分)Fe3+、SiO32-、CO32(3分)少答
一種離子減1 分,含錯誤答案離子的不給分
(2)Ba2+ + SO42-= BaSO4↓(2分)
(3)K+;(2分)焰色反應(2分)
【命題立意】本題旨在考查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及離子的鑒別相關問題
【解 析】滴加鹽酸產生不溶于燒堿的白色沉淀,可判斷一定含有Ag+不含Fe3+,進而排除含有與Ag+不可共存的SiO32-、CO32,最后依據溶液呈中性得出一定還含有NO3。濾液中加入過量硫酸生成白色沉淀可得溶液中含有Ba2+,K+的鑒定可通過焰色反應實現
24.【參考答案】(1)過濾(1分)
(2)Al2O3 ;(1分) Fe2O3(1分)
(3)HCl、 HNO3 、H2SO4、 CO2等合理答案任選其一(2分)
(4)Al2O3+2NaOH=2Na Al O2 +H2O;(2分)
Al3++3NH3·H2O=Al(OH)3↓+3NH4+(2分)
【命題立意】本題以框圖形式結合相應信息,考查溶液中相關反應和相應幾種
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解 析】三種物質中加水依據溶解性可判斷沉淀C是Al2O3和Fe2O3,溶
液為KAl(SO4)2,分離方法為過濾。利用Al2O3與強堿反應可
突破此題
25.【參考答案】(1)溶液呈(血)紅色(2分)
(2)不合理(2分)
(3)Fe2O3、Cu2O的混合物 ;(2分)
Fe2O3+6H+=2Fe3++3H2O (2分)
Cu2O+2H+=Cu + Cu2+ + H2O(2分)
2 Fe3+ +Cu=2 Fe2+ +Cu2+(2分)
(4)(2分)
【命題立意 】本題通過探究學習,考查鐵及銅等金屬的性質和定性、定量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解 析】本題突破點可選則Fe2O3+6H+=2Fe3++3H2O ; Cu2O+2H+=Cu + Cu2+ + H2O;2 Fe3+ +Cu=2 Fe2+ +Cu2 的反應進行分析和突破
高溫
催化劑
n(沉淀)/mol
V(NaOH)/mL
0
20
200
240
0.15
0.35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物理試題卷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紙,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本試卷部分試題分為A題、B題(A題為較難題,B題為較易題),分別供A組考生和B組考生使用。
3.答題前,在答題紙密封區內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和準考證號。
4.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5.考試結束,只需上交答題紙。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共5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的得0分。
1.有關下列概念的理解,說法正確的是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路程是位移的大小
B.在力學范圍內,規定長度、質量、力為三個基本物理量
C.凡輕小的物體,皆可看作質點
D.研究乒乓球弧圈球的接球時,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質點
2.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變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變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變,速度方向也保持不變
D.加速度大小不斷變小,速度大小也不斷變小
3.兩個質點甲與乙,同時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 —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前2 s內,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第2s末甲、乙將會相遇
C.第4s末甲、乙將會相遇
D.以上說法都不對
4.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兩者一起向右作勻
速直線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B間無摩擦力
B.A對B的靜摩擦力大小為F,方向水平向右
C.B對地面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F,方向水平向右
D.B受到了水平向右的靜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
5.一輛汽車從車站由靜止出發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運動一段時間之后,司機發現一乘客未上車,便緊急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啟動到停止一共經歷t=10 s,前進了15 m,在此過程中,汽車的最大速度為
A.1.5 m/s B.3 m/s C.4 m/s D.無法確定
6.甲物體重力是乙物體重力的5倍, 甲從H高處由靜止下落, 乙從2H高處同時開始由靜止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在兩物體下落過程中,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同一時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 s時,它們的速度相等
C.甲乙下落1 m所用時間不同
D.下落過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7.如圖所示,將一個物體用兩根等長的繩子OA、OB懸掛在半圓形的架子上,B點固定
不動,結點O也不移動,懸點A由位置C向位置D緩慢地移動,在此移動過程中,下列關于OA繩中張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先減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減小
C.OA與OC成30°時張力最小
D.OA與OC成60°時張力最小
8.如圖所示,人通過跨在光滑滑輪上的細繩拉一物體靜止。當人向 后跨了一步后,人與重物再次保持靜止狀態,關于跨步以后各力的大小變化正確的說法是
A.地面對人的摩擦力減小 B.地面對人的摩擦力增大
C.人對地面的壓力增大 D.人對地面的壓力減小
9.兩個大小恒定的共點力,合力的最大值為a,合力的最小值為b,當這兩個共點力互相垂直時,其合力的大小為
A.a+b B. C. D.
10.如圖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靜止釋放,用頻閃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
得到了圖中1、2、3、4、5…所示小球運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兩次曝光的時
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為d。根據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為
11.如圖所示,在靜止的升降機地板上,有一個物體通過彈簧和墻壁連接,當升降機運動時,發現彈簧收縮使物體向右運動,升降機的運動狀態可能是
A.加速下降 B.減速下降
C.減速上升 D.加速上升
12.如圖所示,吊籃P懸掛在天花板上,與吊籃質量相等的物體Q 被固定在吊籃中的輕彈
簧托起,當懸掛吊籃的細繩被剪斷的瞬間,吊籃P和物體Q的加速度為
A.
B. 2   
C. 2   
D. 2 0
13.(A)如圖所示,一固定斜面上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物塊A和B緊挨著勻速下滑,A與B間的接觸面光滑。已知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是B與斜面之間動摩擦因數的2倍,斜面傾角為α。B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是
A. B.
C. D.
13.(B)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質量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為μ1,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木板一直靜止,那么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A. μ1Mg B. μ2mg
C. μ1(m+M)g D. μ1Mg+μ2mg
14.(A)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物體A,通過繩子與物體B相連,假設繩子的質量以及繩子與定滑輪之間的摩擦力都可以忽略不計,繩子不可伸長。如果mB=3 mA,則繩子對物體A的拉力大小為
A.mB B.mA
C.3 mA D.mB
14.(B)兩個物體A和B,質量分別為m1和m2 ,互相接觸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圖所示,對物體A施以水平的推力F,則物體B所受的作用力等于
A.F B.F C.F D.F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空4分,共12分,請把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中的橫線上。
15.圖中甲、乙兩圖都是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測量重力加速度g的裝置示意圖,已知該打
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50Hz.?
(1)甲、乙兩圖相比較,哪個圖所示的裝置更合理?
(2)丙圖是采用較合理的裝置并按正確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打出的一條紙帶,其中O為打出的第一個點,標為1,后面依次打下的一系列點跡分別標為2、3、4、5……經測量,第15至第17點間的距離為11.70cm,第1至第16點間距離為43.88 cm,則打下第16個點時,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為___ ▲ ____m/s,測出的重力加速度值為g=_ ▲ ______m/s2.(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2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6.(10分)用彈簧秤稱一物體的重力時,讀數為7.5 N.把這個物體放在傾角=37°的斜
面上,用同樣的彈簧秤平行于斜面拉著該物體向上做勻速運動時,彈簧秤的讀數為
6 N,求:
(1)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大小.
(2)物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17.(10分)一輛汽車在十字路口遇紅燈,當綠燈亮時汽車以4 m/s2的加速度開始行駛,
恰在此時,一輛摩托車以10 m/s的速度勻速駛來與汽車同向行駛,汽車在后面追摩托車,求:
(1)汽車從路口開始加速,在追上摩托車之前兩車相距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汽車經過多少時間能追上摩托車 追上時汽車的速度是多大
18 . (A)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1 kg的物體置于傾角為37°的固定斜面上,對物體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當作用時間為t1=1s時撤去拉力,物體運動的部分圖象如圖乙所示,g=10m/s2,求:
(1) 拉力F的大小;
(2) 斜面與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

18.(B)質量為2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后開始運動,力F作用
4s后撤去,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g=10m/s2,求:
(1) 物體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2) 物體與水平間的動摩擦因數。
長春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一物理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共5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錯選的得0分。
1、【試題答案】 D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力學基本概念位移、路程、質點和基本物理量的理解。
【解 析】 根據位移和路程的關系可知A錯;力學的基本物理量為長度、質量、時間,故B錯;由質點概念可知C錯,D對。
2、【試題答案】 B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速度和加速度關系的理解。
【解 析】 由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可知B對。
3、【試題答案】 C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速度圖象的理解和應用。
【解 析】 根據速度圖象,由面積代表位移分析可知C對。
4、【試題答案】 BCD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摩擦力、平衡問題、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解 析】 根據平衡條件和相互作用力來分析摩擦力的有無、方向和大小。
5、【試題答案】 B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多運動過程的分段分析能力以及應用圖象解題的能力。
【解 析】 畫出全過程的速度時間圖像,由面積代表位移即可求出最大速度。
6、【試題答案】 B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理解和應用。
【解 析】 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來分析速度、時間、加速度問題。
7、【試題答案】 AD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應用圖解法分析三個力動態平衡問題的能力。
【解 析】 用平衡條件和圖解法來分析可知AD正確
8、【試題答案】 BC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四個力動態平衡問題的分析能力。
【解 析】 應用平衡條件分析求解力的動態變化。
9、【試題答案】 D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共點力合成的理解和應用。
【解 析】 應用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和平行四邊形定則分析求解。
10、【試題答案】 A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的理解和應用。
【解 析】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和推論分析BCD選項均是正確的,故選A.
11、【試題答案】 AC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力和運動關系的理解和應用。
【解 析】 由彈簧拉動物體可知最大靜摩擦力變小,說明物體對升降機地板壓力變小,故物體處于失重狀態,加速度向下,故選AC.
12、【試題答案】 D
【命題立意】 本題考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隔離法解答連接體的瞬時加速度問題。
【解 析】 剪斷繩的瞬間彈簧彈力不突變,故物體Q合力為零,加速度為零;物體P合力突變為2mg,故加速度為2 g
13、【試題答案】 B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應用整體法和隔離法解決連接體問題的能力。
【解 析】 (A)對整體應用平衡條件分析求解。
(B)分別對m和M隔離分析求解。
14、【試題答案】 B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應用應用整體法和隔離法解決連接體問題的能力。
【解 析】(A)對加速度不同的連接體,采用隔離法分析,然后列加速方程;
(B)對加速度相同的連接體采用先整體后隔離的方法求內力。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空4分,共12分,請把答案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15. 【試題答案】(1)甲圖 (2)2.93  9.78 ± 0.02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應用紙帶法求速度和運動學公式求加速度的能力。
【解 析】(1)甲圖能更有效的減小摩擦力;
(2)v16 = S/2T=2.93 m/s 由2gH=v2 可得g =9.78 m/s2
三、計算題:本題3小題,共32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6.(10分)
【試題答案】(1)FN = 6 N (2) 0.25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受力分析和應用平衡條件解題的能力。
【解 析】:斜面上的物體受力如圖.其中為彈簧秤拉力,Ff為摩擦力,
由題意知,G=7.5 N,F=6 N., 根據平衡條件得:
在平行斜面方向上:F=Ff +Gsin37° ( 2分 )
在垂直斜面方向上:FN=Gcos37° ( 2分 )
由滑動摩擦力公式:Ff ( 2分 )
解得:FN=6 N ( 2分 ) 0.25 ( 2分 )
17.(10分)
【試題答案】(1)12.5m (2) t2 = 5s m/s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應用運動規律求解追及問題的能力。
【解 析】:(1)設汽車運動t1 s時兩車距離最大,最大距離為x,此時兩車速度相等
由汽車的運動可得: s ( 2分 )
最大距離 m ( 2分 )
(2) 設汽車運動t2 s時追上摩托車,此時汽車與摩托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通過的位移相等,即:
( 2分 )
( 2分 )
解得:t2 = 5s m/s ( 各1分 )
18. (A) (12分)
【試題答案】(1) (2)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運動圖象和動力學問題的分析和綜合解答能力。
【解 析】:設力作用時物體的加速度為a1,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設沿斜面向上為正方向,
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3分)
撤去力后,設物體的加速度為a2,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3分)
由圖象可得: (2分) (2分)
代入解得: (各1分)
18. (B) (12分)
【試題答案】(1) (2)
【命題立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運動圖象和動力學問題的分析和綜合解答能力。
【解 析】:設力作用時物體的加速度為a1,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3分)
撤去力后,設物體的加速度為a2,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3分)
由圖象可得: m/s2 (2分)
m/s2 (2分)
代入解得: (各1分)
注:計算題其他解法正確均給分。
v/m·s-1
t/s


1
2
0
10
3
·
·
·
A
B
F
M
m
A
B
F
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滕州市| 剑河县| 孙吴县| 云林县| 南通市| 澄迈县| 东源县| 碌曲县| 盐山县| 六盘水市| 玉门市| 隆子县| 枣庄市| 江都市| 佛坪县| 万载县| 西吉县| 芜湖县| 故城县| 百色市| 鄯善县| 邳州市| 花垣县| 景泰县| 通化县| 濮阳县| 卓尼县| 乌鲁木齐县| 石屏县| 鹤庆县| 广汉市| 大新县| 沂源县| 图们市| 克拉玛依市| 呼图壁县| 东明县| 琼结县| 武邑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