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1學年第二學期七校聯誼期中聯考試卷高二通用技術考生須知:1.全卷分試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試卷共8頁, 共38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卷上無效。3.請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用鉛筆將答卷Ⅰ上的準考證號和學科名稱所對應的括號或方框內涂黑。試卷Ⅰ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4小題,每小題2分,共6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用鉛筆在答卷Ⅰ上的相應選項字母涂黑。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如圖所示椅子如果在豎直方向上受壓,下列說話不合理的是( )A. B處和A處所受的外力相同B. 應力是衡量結構強度的基本指標C. B處和A處所受的應力相同D. A處比B處先遭受到破壞2.下列結構主體屬于殼體結構的是( )A. 防盜窗 B.電風扇網罩 C. 頭盔 D. 巨石3.人在正常騎自行車時,自行車的傳動機構(如圖所示)受力變形不同,下列 對各主要部分的主要變形解釋合理的是( )A. 連接連桿的中軸主要受扭轉B. 牙盤主要受剪切C. 連桿主要受拉D. 鏈條主要受壓4.起重機可以將起重臂升到幾十米而不會翻倒,其根本原因是( )A.底部重,重心位置較低B.底部支撐面積大,不會翻倒C.底部支撐面呈正六邊形,不會翻倒D.起重機重心的垂線剛好落在底部支撐面內5.一張普通的沙發,折疊起來可以變成了雙人床。這種家具的設計是基于( )A.不同的結構具有不同的強度B.不同的結構具有不同的穩定性C.不同的結構能承受不同的力D.不同的結構具有不同的功能6. 如圖所示的結構承受豎直向下力F的作用。各構件材料使用合理的是( ?。?br/>A.AB只能選擇硬支撐桿,可選用木頭或角鐵等B.AB可以選擇足夠強度的繩索C.CB只能選擇硬支撐桿,不能選繩子等軟性材料D.CB如果選擇足夠強度的硬質材料,AB不用也不會影響強度7. 如圖所示,這是一個創意的功夫CD架,當一邊放了過多的CD時,會出現不穩定現象,為了提高該產品的穩定性,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A.加長上面的橫杠的長度B.改用強度更好的塑料C.增加人的高度D.在右邊給小人再加一條腿8. 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哪個結構不是利用不穩定性而實現某些功能的( )A.圓珠筆的筆嘴結構B.游樂設施的蹺蹺板結構C.學校運動場的籃球架結構D.門框和門板之間的合頁連接結構9.如圖是上海世博會主題展館。展館外形設計從“折紙”的創意出發,屋頂則模仿了上海里弄“老虎窗”正面開、背面斜皮的特點。步入龐大的主題館西展廳,南北跨度180米,東西跨度126米,面積2.268萬平方米,凈高14米,全廳無柱,為亞洲最大的無柱展館,可以說是當代展館中的“無柱”典范。以上主要是從哪方面對主題館進行賞析( )A.功能 B.結構C.工藝 D.文化10.如圖所示是一款高度、面板傾斜度可隨使用者自由調整的多功能置地筆記本電腦桌,可以在床頭使用,四個靈活的帶抱鎖的萬向輪子讓桌子自由移動和定位,現要求具有較高的強度,以下設計中能夠提高強度的是( )A.采用懸空底座的設計B.支架采用高強度鋼氬弧焊焊接C.桌面采用雙貼面中空板D.底座安裝有帶抱鎖的萬向輪11.上題中,要求電腦桌面可以繞支架旋轉調整,則上下兩部分支架的連接方式應該是( )A.螺紋連接B.套管連接C.焊接連接D.鉚釘連接12.李明同學用相同的膠合板設計制作了兩只尺寸相同的小凳(如圖所示),經過試驗,甲小凳比乙小凳能承受更大的載荷。其主要原因是( )A. 甲小凳比乙小凳重心位置高B. 甲小凳比乙小凳支承面積大C. 甲小凳比乙小凳材料強度大D. 甲小凳比乙小凳結構合理13.如圖所示,中國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主樓高達234米,規劃僅次于美國五角大樓的世界第二大辦公樓。其中主樓的兩府塔樓雙向內傾斜6度,其設計目的最有可能的是( )A.更加富有立體感 B.提高塔樓的穩定性C.增強塔樓的強度 D.節省材料14.以下所表達的不是流程的是( )A.汽車運行時刻表 B.學校運動會秩序表C.班級座位表 D.產品加工工序表其正確的操作流程是( )A.②④③①⑤ B.④②③①⑤C.②③④①⑤ D.③②④①⑤16.如圖所示是故障監控任務流程圖, 如果出現硬件故障則最終應轉到哪個環節( )A.刪除故障所在任務B.驅動電子郵件服務任務C.延時,任務進入等待狀態D.超限報警17.南京1號線地鐵站附近發生在建高架橋整段鋼箱梁側翻事故,分析認為梁體側翻墜落事故與施工方搶進度、違規冒險施工有關。由于白天地面施工,高架上的施工隊無法作業,由于趕工期,只能晚間作業。在施工過程中違反施工程序,沒有對鋼箱梁加固就進行在另一側右側圍欄混凝土澆筑,導致箱梁偏離重心側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施工方趕工期不能晚間作業B.施工方工期優化必須嚴格按照流程要求正確地進行C.流程優化只能調整環節D.流程優化環節和時序均不能調整18.下圖是IC電話機上的操作流程圖,對該流程圖,下列說話合理的是( )A.該流程圖采用圖示表達 B.該流程有5個環節C.序號表示時序 D.如果用方框圖表達會更直觀19.2010年4月16日零時起,浙江省高速公路將全面實行不停車收費。即將啟用的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收費系統,以往,司機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時需停車、交卡、遞錢、找零、離開,而采用不停車收費系統,做到了讀取、扣款一步到位,不用停車,只需3秒鐘就可通過。以下說法不恰當的是( )A. 不停車收費系統的應用,減少了收費流程的環節B. 不停車收費系統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收費站的工作效率C. 不停車收費系統的應用,為優化收費流程創造了條件D. 不停車收費系統的應用,改變了汽車離開收費站在整個流程中的時序20.用金屬柱體材料加工如圖所示的零件(螺紋孔),下列流程安排合理的是( )A.劃線→鋸割→銼削→劃線→鉆孔→攻絲→淬火B.劃線→鉆孔→攻絲→劃線→鋸割→銼削→淬火C.劃線→鋸割→銼削→劃線→鉆孔→套絲→淬火D. 劃線→鉆孔→淬火→劃線→鋸割→銼削→套絲21.以往旅客進入火車站必須打開包裹接受安檢,現在人們只需將包裹放在X光透射機下,在另一頭等待包裹即可,這給旅客節省了很多的時間。相對于以往的安檢流程,現在的安檢流程屬于流程優化中的( )A.技術優化 B.質量優化C.成本優化 D.工藝優化22.新研制的多功能電飯煲,采用人工智能控制,有多項煮食功能。為了提高耐用性,用超厚的2.0mm內鍋,但厚度大,材料多,耗能大,成本增加。這個事例說明系統優化的實現需要( )A.減少約束條件B.減少影響因素C.降低設計要求D.綜合分析各種因素,比較、權衡后作出科學決策23.若對多功能電飯煲進行優化,以提高加熱效果。以下四種優化設計:①三維立體加熱;②超硬耐磨不粘涂層;③大蒸汽閥設計,有效提高煲內壓力;④易拆卸設計其中與優化目標有關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24.下列電某視購物節目中電磁爐的廣告語,最能體現系統的環境適應性的是( )A.先進無級變速散熱風扇,散熱快,噪音低B.超大數碼顯示,即使滿屋油煙,也能看清屏幕C.90-260V~超寬工作電壓,惡劣電網不用愁D.純平觸摸式感應控制,操作簡單“一卡通系統”是指用戶只要使用同一張非接觸感應卡或使用手機中特制的SIM卡,就能實現多種不同的管理功能,真正做到一卡多用 。根據要求完成25—26題:25.該系統的最大目的是( )A.不同部門,統一管理 B.減少刷卡次數C.各子系統獨立工作 D.對工人素質要求不高26.下列關于一卡通系統的說法不是很合理的是( )A.電子巡更是該系統的子系統。B.門禁考勤、食堂就餐及其他子系統之間是相互關聯的。C.各子系統在系統中的作用是相同的。D.把該系統接入其他系統中,該系統又成為更大系統的子系統。27.系統分析是一種科學決策,其目的是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決策,其一般的步驟排列順序為( )①檢驗核實,作出決策 ②明確問題,確定目標③收集資料,確定方案 ④分析計算,評價比較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28.某四輪驅動越野車,動力被分配在四個車輪上,減少車輪打滑及空轉,使其能爬坡。另外還加強了底盤,車輛可以在起伏不平的道路上行駛。上述的特點主要表現該越野車系統具有良好的( )A.整體性 B.相關性 C.環境適應性 D.動態性29.根據需要,我們可以對系統進行不同種類的劃分。Windows操作系統屬于( )①人造系統 ②自然系統 ③實體系統 ④抽象系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0.現代建筑在建筑技術和設計不斷進步的同時,其各種系統也在不斷的優化,尤其是從節能環保角度進行的優化最為常見,下列從節能環保角度進行優化的是( )①采用外墻貼保溫飾面磚的外墻保溫系統 ②窗戶采用雙層真空玻璃③采用太陽能照明系統 ④采用高效節能的環保電梯系統⑤采用電熱保溫系統 ⑥采用耗能更低的電源熱空調系統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浙大學生發明的自動包樹機(如圖),能對移植的樹木在根部纏繞草繩以保暖。這個裝置采用特殊設計的轉盤(帶缺口),樹木可以通過轉盤上的缺口直接進入轉盤的中心,只要直徑小于轉盤缺口的樹木都可以拿來包。位置確定后,打開開關,電機帶動摩擦輪轉動,摩擦輪再依靠摩擦力帶動轉盤在轉盤上做旋轉運動。轉盤轉動時帶動撥輪,撥輪就好比工人的雙手,一端與螺紋桿相連,一端與排線器相連,這樣草繩就以螺旋式的方式纏繞起來,繩子是預先由人工將繩頭系在樹木上,包好了再人工剪斷后打結。繞草繩的高度主要靠限位開關來調節,當排線器上升到螺紋桿的頂部與限位開關相碰的時候機器就停止工作,包樹工作就完成了,因此限位開關的位置放矮一點,包的高度就矮,反之亦然。該機器可以從上往下、從下往上同時包樹,大大提高了效率。根據以上材料,請回答31-32題:31.下列選項中,對該系統功能實現理解有誤的是( )A.摩擦輪的作用是傳遞動力B.限位開關的作用是確定轉動的位置C.該機器可以從上往下、從下往上同時包樹需要排線器上下固定草繩的兩頭D.草繩的纏繞通過排線器、撥輪的轉動實現32.下列不屬于自動包樹機作為系統的條件之一的是( )A.自動包樹機有摩擦輪、限位開關、排線器、撥輪等部件組成B.自動包樹機有帶缺口的轉盤C.自動包樹機能夠自動給樹包上草繩D.自動包樹機各部件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33.趙明家要進行裝潢,決定自己設計家里的用電系統,為了用電安全,便于使用和維護,趙明把家里用電系統分解成接個子系統,下列分解合理的是( )A.照明子系統、空調子系統、安全保護子系統、插座子系統B.照明子系統、安全保護子系統、二孔插座子系統、三孔插座子系統C.照明子系統、空調子系統、日光燈子系統、插座子系統D.照明子系統、空調子系統、二孔插座子系統、三孔插座子系統34.在進行系統設計時,為了使設計更順利的進行。需要遵循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以下安排合理的是( )①對子系統進行設計和評價②將系統分解成若干個子系統③確定各子系統的目標、功能及其相互關系④對系統進行總體技術設計和評價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試卷II二、非選擇題(35、36、37每題6分,38題14分,共32分)35. 現用150mm×80mm×5mm的鐵板上加工一個小工件,需要以下環節:①劃線;②銼削;③鉆孔;④鋸割;⑤攻絲;?;卮鹨韵聠栴}。(1)補充完整小工件的加工流程(在“ ”處填寫序號)①→ →②→ → 。(2)在鋸割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和設備(任選兩種,在“ ”處填寫工具名稱): 、 。其中螺紋孔的加工,需要 型號的絲錐。36.下圖為汽車變速器中最常見的制動系統。它通過制動帶來限制齒輪的運動。制動帶在杠桿的推動下能迅速包緊被制動的齒輪,從而產生強大的制動力達到限制齒輪運動的目的。杠桿是直接被頂桿和彈簧推動的,頂桿的動力又來自液壓器。所以齒輪的制動完全由液壓來決定。這種制動帶式的設計,結構非常簡單,成本也很低,常用于經濟型車的變速器當中。(1)請將上述系統用下面的方框圖表示,在方框中 “ ▲ ”處填寫相應的要素。(2)汽車制動系統使用過程中會發生彈簧老化、制動帶磨損等現象,這些現象反映了系統的 ▲ (在整體性、相關性、目的性、動態性、環境適應中選擇一個填在“ ▲ ”處。(3)為了能更有效的實現制動,需要精確的計算液壓器所要達到的壓力。在此系統分析中要遵循 ▲ (A.整體性原則 B.科學性原則C.綜合性原則中選擇一個填在“ ▲ ”處)。37.目前,數字機頂盒已廣泛在家庭使用,但因推出太遲,很多家庭裝修時沒有事先預留放置機頂盒的位置,帶來不便。右圖是小明設計的一個固定在墻上的折疊架,用來放置數字機頂盒。一般數字機頂盒的重量約為2—3kg?,F有砝碼若干,請設計一個簡易試驗方案,檢驗該支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1)對支架進行穩定性試驗,確定支架不發生翻轉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載(在給定的示意圖上表示試驗方法,用文字說明主要步驟)(2)如果試驗過程中,發現支架強度不夠,在保持原有設計的前提下可采用的措施:“ ▲ ”、 “ ▲ ”(①將三合板改為鋁板;②將三合板與三角鋁板膠接;③把鋼釘改為膨脹螺絲;④把細鋼絲懸掛改為木板底部三腳架支撐。從中選擇兩項,將序號填入“ ▲ ”)三、技術應用題(共14分)某同學設計的兒童蹺蹺板結構草圖如下,該蹺蹺板設計存在安全等方面的缺陷,請你設計出你的方案滿足以下設計要求:A.兒童使用時能更安全B.能滿足體重差別較大兒童使用C.著陸時,能減輕震動請你根據設計要求,幫助這個同學完成以下任務;(1)畫出設計草圖,必要時用文字說明;(2)標注長、寬、高等主要尺寸;(3)支撐座與蹺蹺板配件中用來安裝中軸的孔應該是“ ▲ ”(填光孔或螺紋孔)。選擇蹺蹺板配件的材料時主要應考慮其抗“ ▲ ”變形的能力。2011學年第二學期七校聯誼期中聯考試卷高二通用技術參考答案命題學校:蒼南靈溪中學 命題人:謝時晶(668289) 審核人:章超琴(668743)試卷II二、非選擇題(35、36、37每題6分,38題14分,共32分)35.(每空格1分,共6分)(1)補充完整小工件的加工流程:①→④→②→③→⑤(2)臺虎鉗 手鋸 Φ836.(每空格1分,共6分)(1)齒輪、杠桿、頂桿、彈簧(順序調換無關) (2)動態性 (3)B(科學性)37.(1)(4分)(2)① ③ (各1分)三、技術應用題(共14分)38.(1)(2)畫圖:(3)光孔 壓縮(各1分)第5題圖第10-11題圖第20題圖第22-23題圖轉盤摩擦輪第第31題圖電機制動系統制動帶②③④①液壓器說明:在支架的一側放上一個砝碼(觀察支架是否穩定,再逐個增加,直至支架翻轉為止,并作記錄)說明:扶手及位置可調節(4分),柔性裝置(2分),尺寸標注(2分),圖2結構(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