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亞洲亞洲的地理位置(1)從半球位置看,亞洲大部分位于,;(2)從五帶位置看,亞洲大部分位于;(3)從海陸位置看,亞洲占據了的大部,北、東、南三面環繞著、、和。(4)亞洲地域遼闊,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和北亞6個分區。(5)亞洲地勢起伏很大,高,低,受地形的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山地、高原,呈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而流長。(6)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的綜合影響,亞洲氣候具有、、和的特點。(7)亞洲廣大的內陸地區是氣候,冬季,夏季、降水,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8)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氣候分布面積最廣、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冬季盛行,降水較少;夏季盛行,降水豐沛。季風氣候,有利于農業生產,但是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災害。二、日本(1)日本是洋西北部的島國,由、、、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島,緯度位置最高的是島。(2)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丘陵廣布,沿海狹小。(3)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和沿岸。(4)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主要原因是日本位于板塊和板塊的交界地帶。三、東南亞1、組成: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包括半島和群島兩部分。2、位置:緯度位置:主要位于五帶中的帶。海陸位置:東南亞地處洲與洲,洋與洋之間的“”。3、氣候:以熱帶氣候和為主,氣候。4、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向延伸,具有有、的特點。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印度1.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2011年,印度人口達到_____億,僅次于_____,居世界第_____位。目前,印度的人口還在以________的速度增長。2.印度絕大部分地區地處_______和_________(溫度帶),以___________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分_______、______兩季。每年_______月至______________為印度旱季,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印度雨季,盛行_____________。因________季風很不穩定,印度水旱災害頻繁。3.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產量居世界前列。印度為了提高糧食的產量,實行了兩次“___________________”。4.印度利用本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優勢發展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被形象地稱為“____________”。服務外包裝產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印度的軟件外包業務主要來自,__________是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的發源地。五、俄羅斯1.俄羅斯橫跨_______大陸的北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西瀕海,東臨洋,北靠洋。2.俄羅斯的地形西部以_______,東部多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較高,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3.俄羅斯自然資源_____,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_____的大國之一。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之一,被稱為____________。4.俄羅斯的工業基礎雄厚,部門比較。其中工業和工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5.俄羅斯的交通部門_______,歐洲部分鐵路網非常_______,形成了以__________為中心的_______狀鐵路網,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作“_________________”。俄羅斯的客運以________和________為主,貨運以________和________為主。六、中東1.在亞洲和非洲有一個地區稱為“中東”,中東地區包括和。中東聯系、、三大洲、溝通洋和洋。2.中東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石油最大、最多的地區。中東地區石油主要分布在。中東的石油大部分通過運往、和等地區。3.與豐富的石油資源相比,中東的資源卻很少。中東地區的氣候,河流,還有大面積的地區。4.中東是、、以及教的發源地,現在中東大多數居民主要是人,大部分信仰教。這些國家被叫做“國家”宗教文化的巨大差異也是導致中東的因素之一。七、歐洲西部1.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_________,北鄰_________,西鄰________,南鄰_________。面積占歐洲的________左右。大部分位于帶,北部被穿過。2.歐洲西部地處緯度,大陸。氣候廣布,地形以為主。草場廣布,人們稱牧草為“”,畜牧業發達。3.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__________的地區之一。挪威的、倫敦、荷蘭、波蘭華沙、法國巴黎,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沙灘、希臘。撒哈拉以南非洲1.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東臨,西瀕。本區絕大部分地處,地形以為主。2.由于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和,撒哈拉以南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出口,進口。形成了“”經濟。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居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則更高。因此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問題。由于人口增長過快,人們、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做法導致加劇了,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九、澳大利亞1.澳大利亞從南北半球看位于,獨占大陸。東臨,西部和北部瀕臨。2.澳大利亞有很多特有生物,比如憨態可掬的、鳴聲悅耳的、高大的、花似金色絨球的。這些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古老生物種類,所以澳大利亞被稱為的國家。3.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的國家。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是世界礦產品主要出口國之一。由于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亞也被稱為的國家。十、巴西1.巴西位于南美洲,東臨。大部分領土位于,氣候濕熱,地形。2.是歐洲基督教的節日,后傳到巴西。巴西人喜歡跳。是人們最喜愛的一項運動。3.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流經巴西北部。亞馬遜河流域分布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1.美國本土東臨,西臨,北邊是,南邊是。除本土外,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和太平洋中的。十一、美國2.2010年,美國總人口3.1億,世界,是發達國家中人口增長較快的國家。是美國人口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美國人種構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其次是,原居民印第安人是,經過長期的融合形成民族。3.美國幅員遼闊。本土絕大部分位于。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廣大。和為灌溉、航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美國的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實現了。農業生產的各個過程都實現了和。4.美國工業分布廣泛,其中(五大湖工業區)歷史悠久,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位于的,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十二、極地地區1.南極地區主要位于,包括南極洲及其周邊的海域。北極地區主要位于,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歐、北美三州部分地區。2.南極地區是地球上的地區即使在暖季()也十分寒冷。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厚厚的冰層,平均厚度2000多米,被稱為。除了嚴寒之外,南極地區還被稱為地球上的“”,年平均降水量為55mm。南極地區也被稱為地球上的“”,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3北極地區雖然不想南極地區那么嚴寒,但大部分地區也是。降水量也比南極地區。北極地區的風速南極地區。4.南極地區是自然資源的。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地上儲存著豐富的。北極地區的資源也很豐富,對北極地區的考察規模南極地區。一、亞洲亞洲的地理位置(1)從半球位置看,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北半球;(2)從五帶位置看,亞洲大部分位于北溫帶;(3)從海陸位置看,亞洲占據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北、東、南三面環繞著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4)亞洲地域遼闊,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分區。(5)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而流長。(6)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的綜合影響,亞洲氣候具有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7)亞洲廣大的內陸地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降水較少,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8)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氣候分布面積最廣、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冬季盛行偏北風,降水較少;夏季盛行偏南風,降水豐沛。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業生產,但是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旱澇災害二、日本(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其中面積最大的是本州島島,緯度位置最高的是島。(2)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山地、丘陵廣布,沿海平原狹小。(3)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4)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主要原因是日本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三、東南亞1、組成: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2、位置:緯度位置: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海陸位置: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3、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為主,氣候全年高溫,降水豐沛。4、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印度1.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2011年,印度人口達到12.1億,僅次于中國,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印度的人口還在以__較快_的速度增長。2.印度絕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溫度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為印度旱季,盛行東北季風;6月-9月為印度雨季,盛行西南季風。因西南季風很不穩定,印度水旱災害頻繁。3.小麥和水稻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產量居世界前列。印度為了提高糧食的產量,實行了兩次“綠色革命”。4.印度利用本國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較早等優勢發展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被形象地稱為“世界辦公室”。服務外包裝產業具有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等特點。印度的軟件外包業務主要來自美國,班加羅爾是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的發源地。五、俄羅斯1.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的北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西瀕波羅的海,東臨太平洋,北靠北冰洋。2.俄羅斯的地形西部以平原為主,東部多高原、山地。由于海拔較高,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溫暖短促。3.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之一,被稱為世界加油站。4.俄羅斯的工業基礎雄厚,部門比較齊全。其中核工業和航天航空工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5.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歐洲部分鐵路網非常密集,形成了以俄羅斯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密集。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作“亞歐大陸橋”。俄羅斯的客運以公路和鐵路為主,貨運以鐵路和管道為主。六、中東1.在亞洲的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有一個地區稱為“中東”,中東地區包括西亞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中東聯系亞、歐、非三大洲。2.中東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地區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中東的石油大部分通過海洋運往歐洲西部、北美洲和東亞等地區。3.與豐富的石油資源相比,中東的水資源卻很少。中東地區的氣候干旱,河流稀少,還有大面積的沙漠地區。4.中東是基督教、猶太教、以及伊斯蘭教教的發源地,現在中東大多數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宗教文化的巨大差異也是導致中東戰爭不斷的因素之一。七、歐洲西部1.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北鄰北冰洋,西鄰大西洋,南鄰地中海。面積占歐洲的一半左右。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北部被北極圈穿過。2.歐洲西部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人們稱牧草為“綠色的金子”,畜牧業發達。3.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挪威的峽灣風光、倫敦白金漢宮、荷蘭風車、波蘭華沙肖邦雕像、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場、意大利羅馬古斗獸場、希臘奧林匹克遺址公園。撒哈拉以南非洲1.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沙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本區絕大部分地處熱帶,地形以高原為主。2.由于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侵占和掠奪,撒哈拉以南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出口初級農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居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則更高。因此饑餓,貧困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問題。由于人口增長過快,人們砍伐森林、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做法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九、澳大利亞1.澳大利亞從南北半球看位于南半球,獨占大洋洲大陸。東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瀕臨印度洋。2.澳大利亞有很多特有生物,比如憨態可掬的考拉、鳴聲悅耳的琴鳥、高大的桉樹、花似金色絨球的金合歡。這些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古老生物種類,所以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3.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是世界礦產品主要出口國之一。由于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亞也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十、巴西1.巴西位于南美洲,東臨大西洋。大部分領土位于熱帶,氣候濕熱,地形平坦。2.狂歡節是歐洲基督教的節日,后傳到巴西。巴西人喜歡跳桑巴舞。足球是人們最喜愛的一項運動。3.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流經巴西北部。亞馬遜河流域分布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熱帶雨林。十一、美國1.美國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邊是加拿大,南邊是墨西哥。除本土外,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2.2010年,美國總人口3.1億,世界第三,是發達國家中人口增長較快的國家。移民是美國人口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美國人種構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白種人。其次是黑種人,原居民印第安人是黃種人,經過長期的融合形成美利堅民族。3.美國幅員遼闊。本土絕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平原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廣大。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灌溉、航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美國的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實現了地區生產專業化。農業生產的各個過程都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4.美國工業分布廣泛,其中東北部工業區(五大湖工業區)歷史悠久,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位于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十二、極地地區1.南極地區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南,包括南極洲及其周邊的海域。北極地區主要位于北極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歐、北美三州部分地區。2.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次年3月)也十分寒冷。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厚厚的冰層,平均厚度2000多米,被稱為冰雪高原。除了嚴寒之外,南極地區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為55mm。南極地區也被稱為地球上的“風庫”,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3北極地區雖然不想南極地區那么嚴寒,但大部分地區也是終年冰封。降水量也比南極地區高得多。北極地區的風速遠不及南極地區。4.南極地區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地上儲存著豐富的固體淡水資源。北極地區的資源也很豐富,對北極地區的考察規模遠遠超過南極地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