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第四單元第八課第二框《處理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本節課是對國際關系的內容、形式及其決定因素的闡述。旨在明確國際關系及其決定性因素是國家利益,進一步認識中國通過壯大綜合國力、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抵制外國的干涉等努力,維護我國國家利益。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著眼于當代社會發展和高中學生成長的需要,因此必須堅持“三貼近”的原則。結合著高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國際關系的含義、內容和形式,國家力量的含義、我國國家利益的內容,理解國家利益對國際關系的決定作用、堅定地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重要意義(2)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認識事物根本性質的能力,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運用事例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文字、口頭表達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從自己做起堅定地維護我國國家利益本著高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國家關系的決定因素。考慮到我校高一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充滿生機和活力,對任何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學習興趣很容易被激活。身心發展趨于成熟,理論思維、抽象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有了較大的發展,認知活動的自覺性明顯增強的現狀,同時基于本框題的特點,我運用情境—陶冶式的教學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材料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從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體現課改精神;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鑒于我班學生的學情,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快樂學習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趣味化。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上,我做了如下思考:課前準備:從尊重學生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利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前播放多媒體演示:表現當今世界局勢的多張圖片,《20國金融峰會》、《2007中法文化年》、《美伊戰爭》、《胡錦濤出訪古巴》,創設氛圍。使學生形成感性認識。導課:同學們剛剛看到了展示當今世界風云變幻的一組圖片,那么你了解國際關系的內容和形式都有哪些嗎?影響國際風云變幻的原因嗎?學生結合教材明確上述內容。3、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展示視頻材料:中美關系的發展歷程。請同學們討論,中美關系為什么會一波三折?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結論:處理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利益。在當代,盡管國家之間存在不同的階級性質和不同的意識形態,但它們為著自身的利益也可以超越意識形態的界限,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乃至軍事等領域存在著共同的利益,需要進行交流合作。而利益矛盾不同則是引起兩國國家間摩擦的根源。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播放視頻:我國經濟發展狀況及對外技術、資源能源的依存學生合作探究:我國在南海資源開發為什么采取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政策?除國家利益外,還有什么因素在影響著國際關系呢?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總結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4、教師創設平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模擬政府答記者問,讓學生自薦擔任國務院總理,其他學生擔任各國記者,就中國與世界各國關系以及中國對國際問題的態度立場進行提問,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學生通過親歷生活體驗,自主探索、自主發現。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樣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下,運用所學知識,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達到學習和實踐在課堂上的統一。5、課堂小結。由學生自主歸納總結。并發表看法:作為青年學生應該怎樣維護國家利益?這不僅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也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6、在鞏固練習這個環節上,本節課利用了多媒體試題,引導學生分析材料,鞏固本課所學內容。這種形式改變了以往問題、材料靜止在書面上的情景,使材料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出來,引起學生注意,達到較好的預期效果。7、板書設計注重直觀、系統,既體現教材知識點,又便于學生理解掌握課前準備:8、布置作業針對高二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是非判斷標準和邏輯思維能力,本節課我布置了一道開放性作業:你認為中國應如何適應當今風云變幻的世界?總之,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教師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幫助他們形成一種主動探索知識,并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探究式學習為設計思想,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懇請各位專家、領導、教師指正!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