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 經典結構的欣賞(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欣賞經典結構要從技術與文化兩個角度分析。2、過程與方法:從技術和文化兩個角度分析經典結構的特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設計的欣賞,增強愛國熱情和為祖國建設作貢獻的熱情。從經典結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審美觀。二、教學內容分析:《經典結構的欣賞》是蘇教版通用技術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2”第一單元第四節的內容。教材首先就指出了應當如何欣賞一個結構。不僅要欣賞其功能,也要欣賞其形式,欣賞其功能與形式的統一。欣賞結構設計要從技術與文化兩個角度進行。通過對趙州橋、飛檐、蛋形椅的欣賞,讓學生學會欣賞分析具有典型人文意義的結構,使學生深化對結構設計的文化特性的理解。三、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從技術和文化角度欣賞結構2、難點:對文化內涵的體會四、教學策略設計:在課前收集“安平橋”、“廊橋”、“明清家具”等更豐富的結構設計作品,結合課本的案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欣賞,指導學生分析。教學時,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師生共同欣賞的方式進行。在案例分析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示學生探討“結構與受力”問題的解決和結構中蘊藏的豐富文化內涵。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設計:【導入】用多媒體展示“安平橋”全景圖,引導學生的觀察,教師講解安平橋的歷史:安平橋位于我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安平橋屬于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 (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該橋是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1961年該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設問】我們應當如何賞析一個結構?【歸納】賞析一個結構,不僅要欣賞其功能,也要欣賞其形式,欣賞其功能與形式的統一。賞析結構設計可從技術與文化兩個角度進行。(1)技術的角度主要有:結構功能、穩固耐用、造型設計的創意和表現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藝制造的精湛程度等。(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與傳達,公眾認可的美學原則,反映的時代、民族、習俗方面的特征、結構的個性特征等。【探討】從技術的角度賞析安平橋的結構有哪些特性?安平橋全長2255米,橋面寬 3~3.8米,共361墩。橋墩用花崗巖條石橫直交錯疊砌而成,有3種不同形式:長方形、單邊船形、雙邊船形。單邊船形一端成尖狀,另一端為方形,設于較緩的港道地方;雙邊船形墩,兩端成尖狀,便于排水,設在水流較急而較寬的主要港道。橋面用 5~8條大石板鋪架。石板長5~11米,寬0.6~1米,厚0.5~1米,重4~5噸,最大者重25噸。【歸納】宋時泉州海外通商繁榮,安平橋是當時海外交通發達,社會經濟繁榮的實物標志。同時也折射出泉州勞動人民的建筑智慧。【閱讀】課本p30頁有關趙州橋【講解】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趙州橋的相關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講解:(1)趙州橋三絕——“券”小于半圓、“撞”空而不實、洞砌并列式。(2)趙州橋歷史——建于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距今已1400年。趙州橋在中外橋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我國后代的橋梁建筑有著深遠的影響。(3)趙州橋龍紋——饕餮與龍之九子的文化內涵簡介。【欣賞】廊橋——加建亭廊的橋,可供游人遮陽避雨,又增加橋的形體變化。廊橋有的與兩岸建筑或廊相連,有的獨立設廊。(1)木拱廊橋,也稱疊梁式風雨橋,因形似彩虹,又稱虹梁式木構廊屋橋。木拱廊橋的結構特殊而又巧妙,不僅在中國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同時被認為是中國在世界橋梁史上的獨特創造,而且是世界橋梁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個品類。系由大木組成多節拱骨,交錯搭置、縱橫相架、互相承托、上受橋面,添設欄桿而成。實例政和外屯洋后廊橋。我國木拱廊橋集中在閩浙邊界,主要分布在福建松溪、政和、壽寧、屏南和浙江泰順、慶元、景寧等地。目前全國保存下來的木拱廊橋有一百多座。(2)廣西侗族風雨橋,也叫風水橋。風水橋博取民間建筑之精華,集亭、臺、樓、閣于一身,造型優美。【思考】安平橋的“船形墩”、趙州橋的“敞肩拱”、木拱廊橋的“木架拱骨”設計給我們怎樣的啟示?你熟悉的與此相似的結構有哪些?【欣賞】中國民間建筑(結合多媒體圖片講解)1、永定客家土樓——大多采用了圓形的幾何形狀,厚實的夯土外墻和木結構為主的內部結構,土樓對外不開窗,表現出客家人具有強烈的家族觀念和安全意識。2、貴州吊腳樓——苗族、水族、侗族、瑤族、土族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干欄式建筑。這種樓房往往依山傍水建成,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3、江蘇水鄉民居——江蘇氣候溫和濕潤、水域豐富,城鎮及鄉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靈活地散列在流水縈壞的隙地上,臨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住房布局緊湊、一般為2層樓房并建有樓閣,形成獨特的水鄉人家。4、北京四合院——中國北方的傳統民居,總的特點是以院落(或天井)為核心,以外實內虛的原則和中軸對稱格局規整地布置各種用房。它表現出中國人對家族和諧完整的追求以及抵御外來勢力的強烈意識。【小結】對經典結構設計的賞析,我們要看它們是如何既實現了結構的功能,又巧妙地解決受力問題,是如何在結構中體現、滲透技術文化,又如何將解決受力與藝術美結合起來。1.4 經典結構的欣賞(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欣賞經典結構要從技術與文化兩個角度分析。2、過程與方法:從技術和文化兩個角度分析經典結構的特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設計的欣賞,增強愛國熱情和為祖國建設作貢獻的熱情。從經典結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審美觀。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從技術和文化角度欣賞結構2、難點:對文化內涵的體會三、教學過程設計【欣賞】用多媒體展示出一幅飛檐的建筑結構圖,引導學生觀察,講解飛檐的概念:飛檐——是中國傳統建筑檐部形式之一,屋檐特別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輕盈活潑。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筑的屋頂轉角處。【探討】結合圖片,激發學生探討它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1、功能:飛檐為通過檐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動感,仿佛是一種氣將屋檐向上托舉,建筑群中層層疊疊的飛檐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筑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2、結構設計:播放岳陽樓的圖片,簡要介紹飛檐的結構組成。結合宋式補間鋪作斗拱構造示意圖講解受力原理。在講解的過程中,突出斗拱的特殊連接方式榫卯結構。并展示課前自制的榫卯結構模型。【欣賞】中國古典家具榫卯結構(結合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結構與功能、結構與形式的統一”。)【欣賞】中國明清家具明清時代是我國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時期。明清家具以東方的框架式結構為主要特征,表現了自己的民族性和不同淵源的文化性,它們流暢的結構線條和材質本身的紋理色澤,折射出了舉世無雙的藝術光輝和獨特的文化魅力。一如傳統的中國文化所推崇的氣質內斂而高貴的風范流露于細節中。1、明式黃花梨插肩榫酒桌2、明式圈椅、官帽椅3、清式紫檀小長桌4、清式圈椅、官帽椅5、明式紅酸枝架子床6、清式櫸木架子床……【探討】中國明清家具各有什么特色?1、明代家具——結構嚴謹,線條流暢,追求神態韻律,以造型古樸典雅為特色。2、清代家具——注重體量,繁紋重飾,崇尚雕刻和鑲嵌,以富麗豪華獨樹一幟。【欣賞】阿納 雅格布森—蛋形椅、蓋里椅【總結】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國的歷史中也都留下了許多經典的結構。它們都凝結了世界各國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通過對這些經典結構設計作品的賞析,同學們不僅要關注結構的文化特征,同時要在自己的設計作品中注入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板書設計】§1.4經典結構的欣賞一、如何欣賞一個設計結構1、技術角度 1、飛檐2、文化角度 2、斗拱3、榫卯結構二、中國古代經典橋梁欣賞1、安平橋2、趙州橋3、木拱廊橋三、中國民間建筑欣賞四、中國古代建筑的國粹——飛檐與斗拱五、明清家具1、明代家具——結構嚴謹,線條流暢2、清代家具——注重體量,繁紋重飾六、阿納 雅格布森作品欣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