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一)課標要求解析價值觀差異與沖突產生的社會根源,能夠進行合理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二)學科素養1.政治認同:通過對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學習,引導學生認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2.科學精神:通過學習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原理,引導學生深刻領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和主體性特征,做到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走歷史發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具有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能力。(三)學習目標◆識記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基本含義。◆理解如何正確地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理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理解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選擇。(四)議題設置總議題:面對價值沖突如何選擇?分議題:1.面對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為什么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2.在面對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選擇時應該如何做?(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征。教學難點: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六)教學過程1、習語誦讀——導入新課①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2017年10月,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②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優良作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2020年1月,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的講話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各項惠民政策,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讓各族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1月,習近平在云南考察調研時的講話④我們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定不移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督促9000多萬名共產黨員時刻牢記,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我們力量的源泉,要始終以百姓心為心,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2020年1月,習近平在2020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工作,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2020年1月,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時的講話⑥要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堅持社會治理為了人民,善于把黨的優良傳統和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創新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機制,創新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的機制,讓群眾的聰明才智成為社會治理創新的不竭源泉。要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司法力度,讓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順暢、社會更和諧有序。——2019年1月,習近平在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⑦希望大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切成就都歸功于人民,一切榮耀都歸屬于人民。面向未來,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種種風險挑戰,順利實現中共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正所謂“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得匯集和激發近14億人民的磅礴力量。——2019年3月,習近平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的講話2、習語堂間——活動設計總議題:面對價值沖突如何選擇?第一部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分議題1:面對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為什么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材料1:學生活動:探究1:你是否有過這樣的行為?是基于什么原因?教師總結1:(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關系(2)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材料2:“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從二0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017年10月,習近平在黨的全國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形象地講,長期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就是要不斷解決挨打、挨餓、挨罵這三大問題。經過幾代人不懈奮斗,前兩個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挨罵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爭取國際話語權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2016年12月,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學生活動:探究2:同樣是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作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為什么我們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為自己確立的目標和完成的歷史任務不同?教師總結2:隨著時空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一定事物的價值以及人們關于它的價值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第二部分: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分議題2:在面對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選擇時應該如何做?材料3:觀祈雨唐朝·李約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學生活動:探究3:(1)在這首詩中,農民和地主的價值選擇分別是什么?(2)為什么同時同地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選擇?(3)這表明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有什么特點?教師總結3:①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場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往往因人而異。②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征特征社會歷史性階級性主體差異性內涵隨著時空的推移、地點的變化和條件的改變,一定事物的價值以及人們關于它的價值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在階級社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意義或要求 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自覺站在正確的立場上作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材料4:最美鄉村教師朱敏才、孫麗娜朱敏才是貴州黃平縣人,1965年從貴州大學英語系畢業后,被分配到外經貿部工作近40年,退休時是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他的妻子孫麗娜,今年60歲,是北京市最早一批取得小學英語教師資格的老師。夫婦倆在坦桑尼亞、尼泊爾、加拿大等國家生活了17年。退休后,兩人選擇回貴州山區支教,至今已逾9年。從2005年8月開始,夫婦倆“走教”的足跡遍布望謨縣復興鎮第二小學、興義縣馬嶺鎮尖山苗寨小學、花溪孟鄉世華小學、遵義縣龍坪鎮裕民小學等地。龍坪鎮中心村小學是朱敏才夫婦支教的第五所學校。在龍坪鎮中心小學,朱敏才夫婦的住所是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朱敏才、孫麗娜夫婦讓山村孩子從普通話都說不好,到會講英語,會唱英文歌,為山里的孩子推開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除了給孩子們灌溉文化知識,朱敏才夫婦還非常重視文明禮貌、個人衛生的教育。因山區過強的紫外線和不衛生的飲水條件,孫麗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視力只剩下0.03,朱敏才也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疾病。老兩口說只要還能動,就要一直教下去。學生活動:探究4:(1)有人說:"人應該為自己而活,自己退休安度晚年就是最大的幸福?"還有人說:“人不能碌碌無為,我們就應該把立足廣大人民的事業作為最大的幸福追求。”你同意哪種觀點,為什么?(2)“為自己而活”與“立足廣大人民”是否是完全矛盾的行為?如何正確的處理這種利益關系?教師總結4:(1)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最高的價值標準。(2)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社會利益的關系。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2018年3月,習近平在全國人大第十三屆一次會議上的講話總結: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標準原因要求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社會存在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②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面對同一問題,人們的不同表現體現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差異,產生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沖突②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3、習語生聲——升華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習近平一九九〇·七·十五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4、資源鏈接①文章: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來源:《求是》2019年第22期)②文章:習近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來源:《求是》2019年第8期)③視頻:《人物:雷鋒》(來源:央視網)④電影:《毛豐美》(來源:央視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