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課件+教案)(4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課件+教案)(4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42張PPT)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學習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創立
完善
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導入新課
議題
為什么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何而來?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發展?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為何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和進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何而來?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現實背景有哪些?
(2)哪一事件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立的意義所在?
一、創立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在革命、建設時期付出各種代價,經過接力探索,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的。
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背景
  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
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
鏡頭
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
(二)創立標志
二、新時代的豐富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義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共產黨所有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都是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
2.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
(三)意義
探究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發展?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哪些理論成果?
(2)這些理論成果對中國發展的貢獻有哪些?
(3)這些理論成果之間是什么關系?
1987年2月18日,鄧小平會見加蓬總統邦戈時指出:
最終說服不相信社會主義的人要靠我們的發展。如果我們本世紀內達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們清醒一點;到下世紀中葉我們建成中等發達水平的社會主義國家時,就會大進一步地說服他們。
鏡頭
——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背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2.貢獻:
(1)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2)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3)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發展
(一)鄧小平理論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這是我們黨經過近二十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歷史性決策。作出這個決策,表明中央領導集體和全黨把鄧小平開創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的決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共識和心愿。
——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鏡頭
1.背景: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貢獻:
(1)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
(2)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
(4)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鏡頭
1.背景:
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
2.貢獻:
(1)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
(2)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
(4)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科學發展觀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2013年1月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

鏡頭
1.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審視國際國內新的形勢,通過總結實踐、展望未來,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貢獻:
(1)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
(2)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3)對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科學社會主義是發展的理論,不是僵死的教條,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特點。
(五)結論
鏡頭
1.科學社會主義是發展的理論,不是僵死的教條,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特點。
2.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結合了中國的具體國情和時代特點,它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的關系。
(五)結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
1.科學社會主義是發展的理論,不是僵死的教條,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特點。
2.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結合了中國的具體國情和時代特點,它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的關系。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不斷發展和完善,“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五)結論
探究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為何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和進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具體內容分別是?它們的地位分別是?
現代化進程
這種轉變不但速度、規模超乎尋常,變化的廣度、深度和難度也超乎尋常
現代化
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
中國實現現代化進程
大多經歷了產業革命以來近300年時間才逐步完成
要用100年時間走完
三、完善
(一)為什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是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政治
穩步推進
國家治理現代化
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社會
人民由滿足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標邁進
文化
中國“軟實力”
受全球關注
經濟
經濟總量
穩居世界第二
鏡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途徑)
三、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行動指南)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三、完善
(二)具體表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鏡頭
除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你還知道中國的哪些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本保障)
(二)具體表現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
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5000多年連綿不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中華優秀
傳統文化


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小康”這個概念,就出自《禮記?禮運》,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4.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文化(精神力量)
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二)具體表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三)四者關系
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源于實踐、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真理。
制度自信
理論自信
道路自信
文化自信
  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四、結論
(一)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二)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本課小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創立
完善
發展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背景、創立標志、意義
結論(共33張PPT)
偉大的改革開放
將革命進行到底
1979年
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南海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Story
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
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

中國
啊中國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導入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鄧小平
姓名
鄧小平
民族
出生日期
去世日期
國籍
出生地
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川省廣安縣
1904年8月22日
1997年2月19日
漢族
1.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領導者
2.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3.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4.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5.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CONTENTS
本框目標
0
1
0
2
改革開放的進程
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改革開放的進程
The
Backgroud
Of
Reform
And
Opening
01
——鄧小平時期
1978
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
1980
設立經濟特區
1982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
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提出
1986
全民所有制企業改革啟動
1987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提出
1988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出
199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
深圳
珠海
汕頭
廈門
第一步:在沿海地區設立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位于廣東省)、廈門(位于福建省),1980年

首先推行開放的地區:沿海地區
(地理位置特點)
對外開放(基本國策)
抉擇
——18個紅手印的生死文書:
……如果村干部坐牢殺頭,其他農戶保證把他們的小孩養到18歲。
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
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生產隊社員簽訂全國第一份包干合同
汕頭
(最早的經濟特區,對外開放的試驗田)
深圳
珠海
廈門
既是新中國第一批設立的經濟特區,又是近代第一批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設立經濟特區的作用(目的、意義):
以多種形式吸收外國資本,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擴大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為逐步擴大對外開放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第二步:開放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第三步
沿海經濟開放區
海南
1988年批準設立海南省、劃定海南島為經濟特區;
浦東
上海浦東金融貿易區
上海浦東開發區
第四步
內地
D.現在的對外開放格局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江澤民時期
1992
醫療、住房市場化改革
施行
1993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993
進行財稅體制改革
1994
外貿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1995
提出“兩個根本性轉變”目標
1996
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1996
“十五大”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1999
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2年
2003年
2001年
1993年
(1)1992年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3)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
(2)1993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此后改革重點圍繞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
(4)2003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著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
3.改革開放的新階段
——胡錦濤時期
1999
提出西部大開發
2001
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2002
“十六大”確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2003
振興東北地區等工業基地戰略提出
2004
推進資本市場發展“國九條”頒布
2004
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
2004
保護私有財產入憲
2007
農業稅條例廢止2005年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
——習近平時期
2006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重大決定
2007
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2008
北京奧運會召開
2009
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
2010
首次舉辦世界博覽會
2011
兩會的順利舉行,“幸福國家”成最新目標
2012
十八大勝利召開
2013
“中國夢”在路上
改革再啟新程
4.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
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改革開放的意義
02
Specific
Measures
For
Economic
Reform
(1)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
(2)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3)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02.
改革開放的意義
1.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
生活中的變化


40年前的老故事
與40年后的新傳說
衣: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
——
豐富多彩、各式各樣
食:匱乏、單調、營養不足
——
從“吃飽”到“吃好”


生活中的變化
40年前的老故事
與40年后的新傳說
住:居住條件差(泥土房)——居住面積擴大、環境改善(高樓、別墅)
行:交通條件差(自行車)——有了明顯的改善(飛機、高鐵)
今天,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滿照人間。
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我懷著這種信念回到南方。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
我們的中國夢
課堂訓練
1.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

A.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
B.土地改革勝利
C.改革開放起步
D.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答案】D
2.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指出:“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如此復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勝利。”其中“深刻的社會變革”是指(

A.新中國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一五計劃的實施
【答案】C
謝謝大家
Thank
For
Your
Listening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第2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分析
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的成就證明了一個道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回首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如何創立、發展和完善的?為什么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怎樣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導理論?本節課我們通過探究這些問題,堅定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我國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深刻領會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作用,以及其對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借鑒價值,社會主義作為新的社會形態具有強大生命力,從而增強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科學精神:辯證的看待社會主義理論的價值,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深化對黨的堅強領導、人民群眾的勤勞和智慧的認識,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但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是一直向前的,不是不是一帆風順的,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和主要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內容、地位和聯系;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教學難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內容、地位和聯系;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學生結合預習導學案預習本課,對教材進行初步了解。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周刊《時代》,1976年到1997年鄧小平共有8次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面,其中兩度成為年度風云人物。他的入選理由是“他改革了國家,也改變了世界。他的名字總與中國令人稱奇的經濟發展聯系在一起”。讓我們追尋著偉大領袖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足跡,共同探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和發展之路。
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1.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的內容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在實踐創新基礎上不斷推動理論創新,成功開創并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則那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總結實踐、展望未來,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師總結: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框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總體性概念,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統率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機統一整體。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框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框架之間的關系。四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
5.在當代中國,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小結本課】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第一框
偉大的改革開放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了解改革開放的進程。
理解:(1)改革開放的意義;(2)改革開放的進程是怎樣的?
【能力目標】
通過了解改革開放的進程,認識到偉大的改革開放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明確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2.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
學習改革開放的進程,明確中國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幫助學生樹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
【科學精神】
理解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弘揚科學精神。
【公共參與】
學生通過了解改革開放的進程,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勇于擔當社會責任。
重難點
教學重點:改革開放的進程。
教學難點:改革開放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回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走過的路,我們已經明白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那么是什么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呢?是什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
我們要通過第三課的學習來探索。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我們從“偉大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兩個方面來認識。
首先我們來認識偉大的改革開放。
(二)講授新課
探究與分享一: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0頁探究與分享材料,思考下列問題。
查閱相關資料,結合自己家庭生活的變化,說說改革開放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突出變化。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改革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它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極大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升了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堅決地推進改革和對外開放分不開的。
我國的改革開放是什么開始的?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民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改革開放的進程是怎樣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1984年,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1993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改革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2003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
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這都表明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探究與分享二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2頁探究與分享材料,思考下列問題。
查閱資料,了解100名改革先鋒的具體事跡。選取你最感興趣的一位改革先鋒,談談他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貢獻,他為何能夠作出這樣的貢獻。
結合查閱的資料,說說改革先鋒體現了怎樣的精神。
于敏,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8月出生,天津寧河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長期主持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為我國核武器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關鍵技術,使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稱號。于敏之所以能夠作出這樣的貢獻,是因為他有理想、有擔當。
這些“改革先鋒”,有著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經歷,從事著不同的工作,但他們身上也有著共同之處,那就是改革開放精神。“改革先鋒”身上有一股氣兒、一股勁兒,他們無論身在什么樣的行業,無論處在什么樣的位置,都敢闖敢試、敢想敢干、敢于擔當、敢于拼搏,正是靠著改革開放精神,這才在很多方面都進入了先行區和無人區。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
這一切偉大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改革開放,我們來總結改革開放的意義。
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探究與分享三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3頁探究與分享材料,思考下列問題。
查閱我國發展的最新資料,說說我國取得巨大成就原因。
首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其次,我國取得巨大成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
第三,對外開放,引進了先進技術,增強了國際合作。
第四,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習近平指出,中國人民具有偉大的夢想精神,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歷史的常態。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淮阳县| 东台市| 上杭县| 万安县| 南皮县| 海盐县| 习水县| 宽城| 丰顺县| 托克逊县| 读书| 洛宁县| 永安市| 巍山| 中阳县| 衡阳县| 陆良县| 武城县| 洛阳市| 陆良县| 吉木乃县| 遂溪县| 合江县| 仪陇县| 五华县| 惠安县| 榆树市| 阿坝| 炉霍县| 舞阳县| 微博| 习水县| 大渡口区| 长宁县| 阿拉善盟| 海口市| 皮山县| 五台县| 青阳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