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熱點一: 建黨100周年 2021年2月中共中央近日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就黨史學習教育作出部署。2021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組織開展“永遠跟黨走”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作出安排部署。 1、結合材料,指出李大釗、陳望道、陳獨秀等歷史人物為黨的誕生作了哪些努力? 陳獨秀:發起的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思想基礎和階段基礎;1920 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奠定組織基礎。 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對馬克思主義作了比較系統和完整的介紹。 五四、新文化運動、俄國十月革命等歷史事件與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內在聯系。 十月革命勝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經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思想基礎。 綜述或概述中國共產黨在28年的歷程中為中國革命“升起一片光明”作出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進行了(國民革命運動、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新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獲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4、分述中國共產黨在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發揮的作用 北伐戰爭時期:面對國際國內形勢,中國共產黨實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開展國民革命運動,基本上推翻北洋政府的反動統治,取得北伐戰爭勝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獲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抗戰時期:面對日本的侵略,中國共產黨倡導并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爭的形成,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新四軍深入敵人后方,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面對兩種命運的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經過三年的解放戰爭,打敗了國民黨軍隊,國民黨政權垮臺,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獲得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歸納共同主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歷程: 結論:(1921-1949)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理由: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終于取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5、分述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改革開放偉大革命、新時代的發揮的作用 ①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 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②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③進行新時代,在抗疫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實維護人民利益,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在脫貧攻堅戰中,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取得了脫貧攻堅的重大成就,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和實現中國夢奮勇前進。 4+5:綜上所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6、用史實證明“人民群眾是力量的源泉”(運用歷史,說明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北伐戰爭時期:在北伐戰爭中,工農群眾的支援,使北伐軍有了戰勝敵人的深厚基礎,是北伐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史實:工農群眾組織運輸、偵察敵情、擔任向導,配合北伐軍作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人民群眾踴躍參軍參戰,革命根據地得到不斷鞏固和發展。 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軍的侵略,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反抗侵略者,實行全民族的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用史實說明: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智慧,廣泛開展伏擊戰、地雷戰等游擊戰打擊日本侵略者) 解放戰爭時期(對比,說明人民是力量的源泉):內戰爆發后,國統區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工廠倒閉,人民苦不堪言,掀起“反內戰、反饑餓、反迫害”的民主運動,國民黨統治失去民心,最終被推翻;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田者,土地改革后,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得到激發,踴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最終取得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用史實說明:淮海戰役中,廣大群眾。。九社上P107) 新時代:抗疫中,中華兒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取得抗疫勝利提供不竭力量之源。 ----歷史啟示: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他們的廣泛參與是社會變革的基礎,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 7.與黨有關的觀點: ⑴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實際出發,選擇正確道路\\無論是中國革命還是建設,都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 ⑵科學理論的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前進\\重要歷史人物在推動社會發展中起重要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他們的廣泛參與是社會變革的基礎\\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 并得到人民的支持 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義 ⑷黨的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⑸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作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要堅持黨的領導 ⑹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事業的合作者、繼承者(黨能從實際出發、制定正確的土地政策); ⑺國共兩黨合則利、分則傷; 8.史論結合題(思路:①觀點,②依據試題提供的所有材料論證,切記③綜上所述)▲ ⑴根據下列時間的歷史事件(1911、1919、1921、1927、1931-37;1946-1949;1978;2021年),從上述時間中選擇2-3年信息,提煉一個主題,運用所學知識加以闡釋運用所學知識; 例1:論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7分) ①1911年辛亥革命說明資產階級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②1919年五四運動,工人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③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④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使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必須創建人民軍隊,領導武裝斗爭。黨相繼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并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特色革命道路。⑤抗戰爆發后,黨積極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辟敵后戰場,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⑥抗戰勝利后,面對國內兩種命運的決戰,中國共產黨運用智慧,實行土地改革,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通過遼沈、淮海、平津等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主力,最終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⑦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⑧在脫貧攻堅戰中,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取得了脫貧攻堅的重大成就,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和實現中國夢奮勇前進。 由此可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例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7分,全真模擬試卷(八)-24(2) 年代尺:侵略史; 抗爭史與探索史; 材料三中國共產黨的探索史(1921-現在 ①(侵略史)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②(抗爭史與探索史)但中國人民沒有屈服過,一直在抗爭。從1840年開始中國的農民階段、地主階段、資產階級開展了圖存救亡運動,但都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 ③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和實現中國夢奮勇前進。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 例3:“中國共產黨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綜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解讀該觀點(要求論證充分、史論結合。)(7分)--六校模擬試卷: 示例: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①材料1新民主主抗日戰爭爆發后共產黨從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了抗戰的勝利\\②抗戰勝利前夕,面對兩種命運,顧全大局,極力爭取和平,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赴重慶進行國共談判,簽訂《雙十協定》\\③內戰爆發后,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選2即可) (材料2)①新時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取得了脫貧攻堅的重大成就,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②在科技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提升了人民的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③在抗疫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實維護人民利益。(選2即可)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無論在革命時期還是在新時代始終不忘初心,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為中國夢而奮斗。 例4:從材料中提取一條經驗:一切從中國國情或實際出發 (或要堅持黨的領導)。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向西方學習,走資產階級民主共和道路,辛亥革命的失敗說明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2分) ②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國情出發或(立足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通過艱難的探索,到1930年逐步解決了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2分) ③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出發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前進。 綜上所述,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時期,只有立足中國國情出發或(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取得勝利 9.活動主題設計:“聽黨話,永遠跟黨走”; 設計理由:(黨的地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⑵感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青少年要樹立崇高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堅持黨的領導,永遠跟黨走,努力學習,振興中華。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