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陜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屆高三第六次適應性訓練【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陜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屆高三第六次適應性訓練【全科】

資源簡介

山西大學附中高二歷史3月月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總50分)
1、馬基雅維利提出:“確立某種秩序的唯一途徑……就是建立一個君主制的政府;因為在那些人民已經(jīng)徹底墮落、法律毫無約束力的地方,必須確立某種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通過這種權(quán)力,以一雙高貴的手,以充分的專斷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權(quán)勢之人過分的野心和腐敗。”這表明,馬基雅維利認為:( )
A.君主制是擺脫無序狀態(tài)的必然選擇 B.君主制是有序狀態(tài)下的最理想的政權(quán)
C.君主的統(tǒng)治神圣而高貴 D.君主的統(tǒng)治必須合乎道德
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議會審判時說:“你們企圖審判國王,這是多么大的罪惡啊,我的權(quán)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說:“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協(xié)定,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tǒng)治!”這兩段話體現(xiàn)了( )
A.英王與法官的恩怨 B.國王至尊與法律至上的較量
C.國王與議會的矛盾 D.君權(quán)神授與人民主權(quán)的對立
3、英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不僅反映了他們本身發(fā)生的地區(qū)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這表明,英法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成功標志著 ( )
A、工業(yè)生產(chǎn)方式確立 B、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勝利
C、新社會制度的勝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4、“法國大革命掀翻暴君御座,一個令他們翹首盼望的民主共和國已經(jīng)來臨。但刀光劍影、鮮血噴灑、社會動蕩、草菅人命的現(xiàn)狀使他們深感驚悚”,上述材料反映了法國共和制長期不能確立的原因是( )
A、共和國期間,政局難以穩(wěn)定 B、共和制造成了自由和民主的淪喪
C、君主制更能維護政局的穩(wěn)定 D、法國的共和制缺乏經(jīng)濟基礎(chǔ)
5、1873年,法國某報紙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寫到:“我們是工業(yè)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歡共和政體。但是,如果‘聯(lián)合派’(屬于君主派)獲得勝利,那些現(xiàn)在還留在我們方面的大部分人將投入極端共和派的懷抱去了。”這段話反映出當時在法國( )
A.政治局面錯綜復雜 B.無產(chǎn)階級建立了共和政體
C.“聯(lián)合派”能帶來社會安定 D.共和派已獲得政治上的絕對優(yōu)勢
6、1848年2月發(fā)表的《共產(chǎn)黨宣言》( )
A.表明歐洲無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覺醒 B.指出要支持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和改革
C.以工場手工業(yè)為經(jīng)濟基礎(chǔ) D.指導了英國憲章運動的發(fā)展
7、1871年4月,巴黎公社發(fā)布文告稱,“你是受高利貸者、承租戶、莊園主和農(nóng)場主折磨的一個鄉(xiāng)下勞動者,貧窮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們的勞動最好的一部分產(chǎn)品要給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給農(nóng)民,把勞動工具給工人”。發(fā)布該文告的主要意圖是( )
A.號召工農(nóng)群眾迅速起義 B.進一步鞏固工農(nóng)革命聯(lián)盟
C.宣布徹底廢除財產(chǎn)私有 D.希望得到農(nóng)村群眾的支持
8、19世紀60年代,歐洲工人運動呈現(xiàn)出的特點是( )
①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②出現(xiàn)了兩大對立階級間第一次偉大戰(zhàn)斗 ③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jié)合 ④歐洲工人運動實現(xiàn)了國際聯(lián)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B.資產(chǎn)階級力量壯大
C.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強化 D.啟蒙思想家的動員
10、1641年,英國大主教勞德指出:“每當下院有什么議案將要提出,并且認為上院會堅決拒絕或國王不會同意的時候,漸漸地,暴民們就會來到國會,高聲喊出他們所要提出的這個或那個要求……”這表明( )
A.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的斗爭得到了城鄉(xiāng)群眾的支持
B.城鄉(xiāng)群眾對下院的聲援引發(fā)了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
C.革命初期人民群眾受封建貴族的迷惑而反對革命
D.新議會的下院同英國廣大人民群眾處于對立狀態(tài)
11、英國憲章運動中,工人提出年滿21歲的男子享有普選權(quán)等要求。其政治愿望是( )
A.實現(xiàn)社會主義理想 B.擴大資產(chǎn)階級民主
C.推翻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 D.建立無產(chǎn)階級專政
12、下列是英國、法國、美國民主制度形成、發(fā)展過程中的共同點的是( )
①通過革命戰(zhàn)爭初步奠定了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 ②資產(chǎn)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quán) ③各國的民主制度是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 ④三國的民主制度都在空間上不斷擴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在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過程中,法國采取了激進的斗爭方式,對大革命時期的法國產(chǎn)生了多方面影響。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造成了政局動蕩 B.加快了反封建進程
C.傳播了啟蒙思想 D.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14、拿破侖在近代歐洲歷史上具有極大的影響,以下對拿破侖的評價,正確的是( )
A.重建君主制度導致大革命成果付諸東流
B.對于近代法律制度的建設(shè)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C.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阻礙了各國人民的反封建斗爭
D.宣揚“民族主義”造成歐洲國家分裂
15、美國首都華盛頓所在地原是一片荒無人煙的灌木叢林。聯(lián)邦政府機構(gòu)位于城市中心,國會大廈建在全城最高點“國會山”上,在其兩側(cè)分別是總統(tǒng)府和聯(lián)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時各州名稱命名的15條大道由內(nèi)向外輻射,覆蓋全城。華盛頓的建筑規(guī)劃體現(xiàn)的美國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開拓精神 B.議會中心與共和意識
C.三權(quán)分立與制衡原則 D.平等獨立的州權(quán)觀念
16、美國《獨立宣言》和法國《人權(quán)宣言》這兩大文獻產(chǎn)生的共同歷史背景是( )
①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②反對專制王朝的統(tǒng)治 ③啟蒙思想的傳播 ④英勇抗擊外國殖民軍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百科全書》的讀者群并不是資本家構(gòu)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個部門,他們來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來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機構(gòu),軍隊和教會。一種進步的意識形態(tài)竟然浸透了社會結(jié)構(gòu)中最為陳舊和銹蝕的部分,這看起來有些荒謬,但大革命正式從悖論中開始的。”這段話表明,作者認為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B.特權(quán)階級的自我崩潰
C.資產(chǎn)階級要求革命 D.國王召開了三級議會
18、中外歷史上,國民大革命、法國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都被稱為“大革命”。其主要的依據(jù)是
A.領(lǐng)導階級的革命性 B.革命具有深遠的積極影響
C.革命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D.革命目標的高度一致性
19、有人說:“英國革命前后,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是英國人的政治智慧之一。”下列史實能夠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
A.通過革命處死了國王 B.議會制度逐步完善
C.共和制度建立起來 D.不斷進行殖民擴張
20、2010年6月23日,美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麥克里斯特爾抱怨自己與白宮的不和,稱總統(tǒng)“令人不安、膽小懦弱”,結(jié)果被奧巴馬解職……你認為總統(tǒng)的做法( )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則 B.違反了權(quán)力制衡原則
C.違背憲法,奧巴馬反對無效 D.符合憲法對總統(tǒng)權(quán)限的規(guī)定
21、英國《獨立報》在2010年5月發(fā)表文章指出,馬克思150年前就預言到了這輪金融危機,馬克思成了人們重新熱議的人物。……經(jīng)濟不景氣讓馬克思突然一夜之間又變身大明星,這主要是由于馬克思 ( )
A.發(fā)表《共產(chǎn)黨宣言》160周年 B.對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理論指導
C.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刻剖析 D.對俄國十月革命的精確預言
22、英國《權(quán)利法案》、法國《人權(quán)宣言》和美國《獨立宣言》都是早期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成果。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和資產(chǎn)階級的要求。其內(nèi)容的相同點,主要體現(xiàn)在
A.都主張反對封建專制制度 B.都反對壓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C.都反對殖民壓迫,實現(xiàn)民族獨立 D.都要求建立起資產(chǎn)階級的“法治”社會
23、有學者指出:“那些為17世紀的大部分歐洲人難于理解和在當時的大不列顛尚未獲得全勝的原則(自由與平等),已在新英格蘭(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認,并被訂于法律的條款之內(nèi)。”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A.17世紀的新英格蘭已是一個法制國家 B.美國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紀就開始孕育
C.17世紀的英國還處于封建勢力的統(tǒng)治之下 D.歐洲在17世紀時并未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
24、美國歷史學家弗格森在《美國革命史(1763——1790)》中寫道:“1776年革命派認為自由是保護個人權(quán)利,反對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聯(lián)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們的理解,則是反對群眾暴政的侵犯。”根據(jù)他的看法,創(chuàng)立美國聯(lián)邦政府( )
A.背離了美國革命的原則 B.強化了全國性政府的權(quán)力
C.忽視了對個人自由的保護 D.維護了商人和農(nóng)場主的利益
25、對英王查理一世的審判與處死是英國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協(xié)定……,這就好像一條紐帶,紐帶一頭是君主對國民應盡的保護義務,另一頭是國民對君主應盡的義務,先生,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tǒng)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國啟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憲的觀點 B.革命權(quán)利的學說 C.社會契約的理念 D.天賦人權(quán)的思想
山西大學附中高二歷史3月月考答題卡
一、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總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解析題:(共3題,總50分)
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人類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獨立的,……他們在自然法的范圍內(nèi),按照他們認為合適的辦法,決定他們的行動和處理他們的財產(chǎn)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許可或聽命于任何人的意志。……雖然人具有處理他的人身或財產(chǎn)的無限自由,但是他并沒有毀滅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洛克《政府論》(下)1689年
材料二:在權(quán)利方面,人們生而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整個主權(quán)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國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擔任一切官職、公共職位和職務……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是人類最寶貴的權(quán)利之一;因此,各個公民都有言論、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規(guī)定的情況下,應對濫用此項自由負擔責任。……財產(chǎn)(權(quán))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quán)利,除非當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所顯然必需時,且在公平而預先賠償?shù)臈l件下,任何人的財產(chǎn)不得受到剝奪。 ——摘自《人權(quán)宣言》1789年
材料三:“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quán)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權(quán)工作、自由選擇職業(yè)、享受公正和合適的工作條件并享受失業(yè)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權(quán)利,不受任何歧視”,“人人有為維護其利益而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quán)利”;“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閑暇的權(quán)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人人有權(quán)自由參加社會的文化生活,享受藝術(shù),并分享科學進步及其產(chǎn)生的福利”;“人人有權(quán)要求一種社會的和國際的秩序,在這個秩序中,本宣言所載的權(quán)利和自由能獲得充分實現(xiàn)。 ──摘自1948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quán)宣言》
(1)概括材料一的基本主張。(6分) 與材料一的思想主張相比較,材料二有哪些新的發(fā)展?(4分)
(2)根據(jù)材料二、三,分析《人權(quán)宣言》與《世界人權(quán)宣言》的異同,并闡述原因。(8分)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1880~1918年歐洲部分國家社會主義政黨基本數(shù)據(jù):
國家 創(chuàng)建年份 確立男性普選權(quán)年份 工業(yè)領(lǐng)域工人比例(%) 選舉最好年份得票比率(%)
丹麥 1876~1878 1901 24.0 29.6
德國 1875 1871 39.1 34.8
英國 1900~1906 1918 44.6 7.0
荷蘭 1894 1917 32.8 11.2
材料二:1895年恩格斯祝賀德國社會民主黨取得成功,稱贊了其明智做法。這種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選權(quán),使社會民主黨贏得了勝利的選票。“他們就一直這樣使用選舉權(quán),以致使他們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處,并成了世界各國工人的榜樣。”馬克思的這位老朋友還說,“……我們用合法手段卻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顛覆的辦法獲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唐納德·薩松《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影響歐洲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在選舉中得票率的主要因素。(4分)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說明德國社會民主黨取得成功的原因。(8分)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說“我們用合法手段卻比用不合法手段獲得的成就要多得多”。(2分)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在人類政治史上,共和作為一種政體,“是與君主制相對而言的”。政體作為公共生活展開之制度框架,作為人類秩序之前提,其最為核心的一條標準就是政治共同體的持久性。西方思想史最早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開始,便以此來考察各種政體,他們承認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各有其好處,然而問題在于它們自身皆不能持久,由此便會進入一個政體衰敗的過程。他們認為,好的政體應當是同時兼具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三者好處的混合均衡政體,即古典共和政體。以后經(jīng)羅馬共和國、英國、美國不斷傳承創(chuàng)制,共和主義政治理念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羅馬共和政體包含了執(zhí)政官、元老院、平民大會三者的混合,近代英國包含了君主、上院和下院三者,而美國則是總統(tǒng)、參議院、眾議院三者的混合,其根本精神在于把大眾民主、精英統(tǒng)治、領(lǐng)導決斷三者進行混合,從而兼顧國家各階層的利益,做到盡可能的公正。古代羅馬以及近代的英國、美國的強大,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它們的共和政體。……古典共和政體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它是由公民美德維系的政體,也就是一種基于道德力量的政體。現(xiàn)代共和主義突出強調(diào)依靠制度的同時,并不放棄美德。但與古典共和強調(diào)公民的美德與公益心以及公民的義務相比,現(xiàn)代共和主義則強調(diào)公民的權(quán)利與自由、強調(diào)對公共權(quán)力的制約與平衡,這已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共和”、“共和主義”有些不同,從總體上來說,現(xiàn)代共和主義與混合政體、分權(quán)制衡、法治、代議制等憲政原則結(jié)合在一起,它是對純粹民主原則的一種節(jié)制或限制。
——整理自百度百科
(1)結(jié)合材料回答現(xiàn)代共和政體相比古典共和政體有了哪些重大發(fā)展?(6分)
材料二:英國1215年制定了《大憲章》,開始建立起憲政制度;然后,從16、17、18世紀到19世紀,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的民主制、代議制、現(xiàn)代的憲政、現(xiàn)代的城市化、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的后果,英國成為了西方近代最強的國家。……19世紀中期,當歐洲大陸1848年革命轟轟烈烈的時候,英國人靜悄悄地完成了政治制度變革的最后一步,在英國完善了內(nèi)閣制度、建立起文官制度,引入比較完善的民主選舉制度,到1878年議會改革完成之后,英國就只差婦女沒有選舉權(quán)了。婦女在1914年獲得選舉權(quán)后,英國就靜悄悄地完成了整個政治的變革。……這就是說,英國從國體上來講,是君主制;但是從政體上來講,它是共和制。當然,這里的“共和”不是沒有君主的意思,而是……英國比較好地發(fā)揚、發(fā)揮了羅馬時期的共和理念,體現(xiàn)了羅馬憲法里面所包含的多種政治成分混合、平衡的理想,從而建立起一種穩(wěn)定的君主、上院的貴族和下院的民主混合的政治制度。
——李強《超越大眾民主與權(quán)威主義——共和主義對中國政治轉(zhuǎn)型的啟迪》
(2)依據(jù)材料概括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建立的過程和特點(8分),并分析英國成為近代最強國家的政治原因和經(jīng)濟原因。(4分)
山西大學附中高二歷史3月月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總50分)
1、馬基雅維利提出:“確立某種秩序的唯一途徑……就是建立一個君主制的政府;因為在那些人民已經(jīng)徹底墮落、法律毫無約束力的地方,必須確立某種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通過這種權(quán)力,以一雙高貴的手,以充分的專斷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權(quán)勢之人過分的野心和腐敗。”這表明,馬基雅維利認為:( )
A.君主制是擺脫無序狀態(tài)的必然選擇 B.君主制是有序狀態(tài)下的最理想的政權(quán)
C.君主的統(tǒng)治神圣而高貴 D.君主的統(tǒng)治必須合乎道德
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議會審判時說:“你們企圖審判國王,這是多么大的罪惡啊,我的權(quán)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說:“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協(xié)定,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tǒng)治!”這兩段話體現(xiàn)了( )
A.英王與法官的恩怨 B.國王至尊與法律至上的較量
C.國王與議會的矛盾 D.君權(quán)神授與人民主權(quán)的對立
解析:選D。本題以查理一世受審與法官對話為切入點,考查學生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查理一世說的“我的權(quán)力是上帝所托付的”體現(xiàn)了君權(quán)神授的觀點,法官說:“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被切斷,…別了,君主統(tǒng)治!”體現(xiàn)了人民主權(quán)學說,故D項正確;A項不符合題意,B、C兩項可以從側(cè)面反映出來,但不能作為最佳選項,應被排除,綜合以上信息可知D項為本題正確答案。
3、英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不僅反映了他們本身發(fā)生的地區(qū)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這表明,英法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成功標志著 ( )
A、工業(yè)生產(chǎn)方式確立 B、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勝利
C、新社會制度的勝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解析】前兩項是工業(yè)革命影響的結(jié)果,英法資產(chǎn)階級革命都發(fā)生在手工工場階段,不是工業(yè)革命的產(chǎn)物,當時的資產(chǎn)階級主要從事金融業(yè)、手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D項說法錯誤,英國最終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 B D三項都不正確。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由專制走向民主,英法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完成了本國向新的資本主義制度的過渡。
4、“法國大革命掀翻暴君御座,一個令他們翹首盼望的民主共和國已經(jīng)來臨。但刀光劍影、鮮血噴灑、社會動蕩、草菅人命的現(xiàn)狀使他們深感驚悚”,上述材料反映了法國共和制長期不能確立的原因是( )
A、共和國期間,政局難以穩(wěn)定 B、共和制造成了自由和民主的淪喪
C、君主制更能維護政局的穩(wěn)定 D、法國的共和制缺乏經(jīng)濟基礎(chǔ)
【解析】法國共和國時期,政治斗爭你死我活,政局難以穩(wěn)定。君主制可以穩(wěn)定政局,但是又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民主要求,這是法國政權(quán)更迭頻繁的一個重要原因,材料體現(xiàn)的是共和制造成的政局動蕩。
5、1873年,法國某報紙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寫到:“我們是工業(yè)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歡共和政體。但是,如果‘聯(lián)合派’(屬于君主派)獲得勝利,那些現(xiàn)在還留在我們方面的大部分人將投入極端共和派的懷抱去了。”這段話反映出當時在法國(  )
A.政治局面錯綜復雜 B.無產(chǎn)階級建立了共和政體
C.“聯(lián)合派”能帶來社會安定 D.共和派已獲得政治上的絕對優(yōu)勢
解析:選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與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通過閱讀材料,我們可以看出三個派別:“讀者”代表工業(yè)家和土地所有者,工業(yè)派不希望君主派勝利,也不希望共和派獲得更多的選票。可見當時政治形勢的錯綜復雜。
6、1848年2月發(fā)表的《共產(chǎn)黨宣言》( )
A.表明歐洲無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覺醒 B.指出要支持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和改革
C.以工場手工業(yè)為經(jīng)濟基礎(chǔ) D.指導了英國憲章運動的發(fā)展
解析:選B。本題考查對《共產(chǎn)黨宣言》內(nèi)容和影響的理解能力。A項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早期工人運動中的無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覺醒;《共產(chǎn)黨宣言》的誕生是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結(jié)果,故C項錯誤;D項與時間不符;B項是《共產(chǎn)黨宣言》的內(nèi)容。
7、1871年4月,巴黎公社發(fā)布文告稱,“你是受高利貸者、承租戶、莊園主和農(nóng)場主折磨的一個鄉(xiāng)下勞動者,貧窮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們的勞動最好的一部分產(chǎn)品要給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給農(nóng)民,把勞動工具給工人”。發(fā)布該文告的主要意圖是( )
A.號召工農(nóng)群眾迅速起義 B.進一步鞏固工農(nóng)革命聯(lián)盟
C.宣布徹底廢除財產(chǎn)私有 D.希望得到農(nóng)村群眾的支持
解析:選D。本題考查巴黎公社,旨在考查學生調(diào)動、運用知識和論證、探討問題的能力。本題可用排除法。巴黎公社是由巴黎無產(chǎn)階級建立的政權(quán),不是工農(nóng)聯(lián)盟政權(quán),排除B項;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排除;由材料中的“小所有主”,可排除C項。該文告主要宣傳的是關(guān)于農(nóng)村、農(nóng)民的問題,目的是希望得到農(nóng)民群眾的支持。故選D。
8、19世紀60年代,歐洲工人運動呈現(xiàn)出的特點是( )
①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②出現(xiàn)了兩大對立階級間第一次偉大戰(zhàn)斗 ③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jié)合 ④歐洲工人運動實現(xiàn)了國際聯(lián)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選B。本題考查對19世紀60年代歐洲工人運動特點的理解分析能力。1864年第一國際成立,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jié)合,歐洲工人運動實現(xiàn)了國際聯(lián)合,故選B。①是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工人運動的特點,②是指1848年革命中的六月起義。
9、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B.資產(chǎn)階級力量壯大
C.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強化 D.啟蒙思想家的動員
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運用辯證唯物史觀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西方民主思想”屬于上層建筑范疇,它由當時社會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即當時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導致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出現(xiàn)與之相適應的西方民主思想。
10、1641年,英國大主教勞德指出:“每當下院有什么議案將要提出,并且認為上院會堅決拒絕或國王不會同意的時候,漸漸地,暴民們就會來到國會,高聲喊出他們所要提出的這個或那個要求……”這表明( )
A.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的斗爭得到了城鄉(xiāng)群眾的支持
B.城鄉(xiāng)群眾對下院的聲援引發(fā)了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
C.革命初期人民群眾受封建貴族的迷惑而反對革命
D.新議會的下院同英國廣大人民群眾處于對立狀態(tài)
【解析】 注意時間“1641年”,也就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剛開始時。這一時期英國的下院代表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領(lǐng)導機關(guān)。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所謂的“暴民”實際上是人民,當下院的意見不被采納時,人民支持下院的斗爭。故答案為A項。
11、英國憲章運動中,工人提出年滿21歲的男子享有普選權(quán)等要求。其政治愿望是(  )
A.實現(xiàn)社會主義理想 B.擴大資產(chǎn)階級民主
C.推翻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 D.建立無產(chǎn)階級專政
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理解能力。注意英國憲章運動發(fā)生的時代背景,當時馬克思主義尚未誕生,可排除A、D兩項。運動中提出了成年男子的普選權(quán)要求,沒有涉及暴力推翻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顯然其目的是擴大資產(chǎn)階級民主。
12、下列是英國、法國、美國民主制度形成、發(fā)展過程中的共同點的是(  )
①通過革命戰(zhàn)爭初步奠定了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 ②資產(chǎn)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quán) ③各國的民主制度是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 ④三國的民主制度都在空間上不斷擴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英、法、美民主制度形成、發(fā)展過程中共同點的分析能力。據(jù)教材知識可知,英、法、美都是通過革命戰(zhàn)爭初步走上民主制軌道的,最終也都由資產(chǎn)階級掌握了政權(quán),各國民主制不斷發(fā)展、完善,最終確立民主制,所以①②③正確,④中三國民主制度只有美國在空間上不斷發(fā)展。
13、在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過程中,法國采取了激進的斗爭方式,對大革命時期的法國產(chǎn)生了多方面影響。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造成了政局動蕩 B.加快了反封建進程
C.傳播了啟蒙思想 D.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解析:選D。在法國大革命短短的五年時間里,人民三次起義,政權(quán)更迭頻繁,A項正確;隨著法國大革命的不斷發(fā)展,也加快了法國反封建進程,啟蒙思想廣泛傳播,B、C兩項正確;D項錯在“確立”,君主立憲制只是曇花一現(xiàn),隨后被共和制取代。
14、拿破侖在近代歐洲歷史上具有極大的影響,以下對拿破侖的評價,正確的是(  )
A.重建君主制度導致大革命成果付諸東流
B.對于近代法律制度的建設(shè)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C.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阻礙了各國人民的反封建斗爭
D.宣揚“民族主義”造成歐洲國家分裂
解析:選B。拿破侖統(tǒng)治時期采取的許多措施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故A項錯誤。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有利于歐洲人民的反封建斗爭,故C項錯誤。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奴役了各國人民,違反了民族主義,故D項錯誤。
15、美國首都華盛頓所在地原是一片荒無人煙的灌木叢林。聯(lián)邦政府機構(gòu)位于城市中心,國會大廈建在全城最高點“國會山”上,在其兩側(cè)分別是總統(tǒng)府和聯(lián)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時各州名稱命名的15條大道由內(nèi)向外輻射,覆蓋全城。華盛頓的建筑規(guī)劃體現(xiàn)的美國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開拓精神 B.議會中心與共和意識
C.三權(quán)分立與制衡原則 D.平等獨立的州權(quán)觀念
解析:選C。本題考查美國政治的分權(quán)與制衡原則,旨在考查學生解讀信息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國會、總統(tǒng)府和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建筑規(guī)劃體現(xiàn)了三者之間的分權(quán)與制衡;城市中的15條大道的命名和規(guī)劃體現(xiàn)了聯(lián)邦政府和各州之間的分權(quán)與制衡。故C項符合題意。
16、美國《獨立宣言》和法國《人權(quán)宣言》這兩大文獻產(chǎn)生的共同歷史背景是( )
①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②反對專制王朝的統(tǒng)治 ③啟蒙思想的傳播 ④英勇抗擊外國殖民軍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選B。本題考查兩個文件的共同點,而美國當時是反對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法國是反對本國“波旁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故②僅符合法國,是其不同點,這樣首先排除含②的A、C兩項,剩余兩項的區(qū)別在④上,從上面的分析看,④也僅符合美國,故應被排除,綜合以上分析可知B項為正確答案。
17、“《百科全書》的讀者群并不是資本家構(gòu)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個部門,他們來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來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機構(gòu),軍隊和教會。一種進步的意識形態(tài)竟然浸透了社會結(jié)構(gòu)中最為陳舊和銹蝕的部分,這看起來有些荒謬,但大革命正式從悖論中開始的。”這段話表明,作者認為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B.特權(quán)階級的自我崩潰
C.資產(chǎn)階級要求革命 D.國王召開了三級議會
18、中外歷史上,國民大革命、法國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都被稱為“大革命”。其主要的依據(jù)是
A.領(lǐng)導階級的革命性 B.革命具有深遠的積極影響
C.革命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D.革命目標的高度一致性
【解析】國民大革命是指1924-1927年間的革命。1924年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標志著國共開始第一次合作,目標是反對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工農(nóng)積極參加,群眾基礎(chǔ)廣泛,故國民革命被稱為“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占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fā),雅各賓派專政時期是法國大革命的頂峰時期,正是在人民的不斷起義之下,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才一步一步走向它的高潮。因此正確答案為C。
19、有人說:“英國革命前后,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是英國人的政治智慧之一。”下列史實能夠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
A.通過革命處死了國王 B.議會制度逐步完善
C.共和制度建立起來 D.不斷進行殖民擴張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分析能力。英國是人類歷史上代議制創(chuàng)立的先河,在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前就已經(jīng)有限制王權(quán)的傳統(tǒng),經(jīng)過革命,議會制度逐步完善和發(fā)展。
20、2010年6月23日,美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麥克里斯特爾抱怨自己與白宮的不和,稱總統(tǒng)“令人不安、膽小懦弱”,結(jié)果被奧巴馬解職……你認為總統(tǒng)的做法(  )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則 B.違反了權(quán)力制衡原則
C.違背憲法,奧巴馬反對無效 D.符合憲法對總統(tǒng)權(quán)限的規(guī)定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兩大能力,考查美國民主法制建設(shè)中總統(tǒng)的權(quán)限和職責。總統(tǒng)是軍隊總司令,有權(quán)任命與辭退軍方高級將領(lǐng)。
21、英國《獨立報》在2010年5月發(fā)表文章指出,馬克思150年前就預言到了這輪金融危機,馬克思成了人們重新熱議的人物。……經(jīng)濟不景氣讓馬克思突然一夜之間又變身大明星,這主要是由于馬克思 (  )
A.發(fā)表《共產(chǎn)黨宣言》160周年 B.對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理論指導
C.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刻剖析 D.對俄國十月革命的精確預言
解析:馬克思最大的貢獻就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刻剖析,并創(chuàng)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為主流的社會里人們?nèi)⒂^馬克思博物館,主要是因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刻剖析。
22、英國《權(quán)利法案》、法國《人權(quán)宣言》和美國《獨立宣言》都是早期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成果。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和資產(chǎn)階級的要求。其內(nèi)容的相同點,主要體現(xiàn)在
A.都主張反對封建專制制度 B.都反對壓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C.都反對殖民壓迫,實現(xiàn)民族獨立 D.都要求建立起資產(chǎn)階級的“法治”社會
23、有學者指出:“那些為17世紀的大部分歐洲人難于理解和在當時的大不列顛尚未獲得全勝的原則(自由與平等),已在新英格蘭(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認,并被訂于法律的條款之內(nèi)。”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A.17世紀的新英格蘭已是一個法制國家 B.美國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紀就開始孕育
C.17世紀的英國還處于封建勢力的統(tǒng)治之下 D.歐洲在17世紀時并未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
24、美國歷史學家弗格森在《美國革命史(1763——1790)》中寫道:“1776年革命派認為自由是保護個人權(quán)利,反對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聯(lián)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們的理解,則是反對群眾暴政的侵犯。”根據(jù)他的看法,創(chuàng)立美國聯(lián)邦政府( )
A.背離了美國革命的原則 B.強化了全國性政府的權(quán)力
C.忽視了對個人自由的保護 D.維護了商人和農(nóng)場主的利益
25、對英王查理一世的審判與處死是英國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協(xié)定……,這就好像一條紐帶,紐帶一頭是君主對國民應盡的保護義務,另一頭是國民對君主應盡的義務,先生,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tǒng)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國啟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憲的觀點 B.革命權(quán)利的學說 C.社會契約的理念 D.天賦人權(quán)的思想
二、材料解析題:(共3題,總50分)
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人類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獨立的,……他們在自然法的范圍內(nèi),按照他們認為合適的辦法,決定他們的行動和處理他們的財產(chǎn)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許可或聽命于任何人的意志。……雖然人具有處理他的人身或財產(chǎn)的無限自由,但是他并沒有毀滅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洛克《政府論》(下)1689年
材料二:在權(quán)利方面,人們生而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整個主權(quán)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國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擔任一切官職、公共職位和職務……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是人類最寶貴的權(quán)利之一;因此,各個公民都有言論、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規(guī)定的情況下,應對濫用此項自由負擔責任。……財產(chǎn)(權(quán))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quán)利,除非當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所顯然必需時,且在公平而預先賠償?shù)臈l件下,任何人的財產(chǎn)不得受到剝奪。
——摘自《人權(quán)宣言》1789年
材料三:“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quán)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權(quán)工作、自由選擇職業(yè)、享受公正和合適的工作條件并享受失業(yè)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權(quán)利,不受任何歧視”,“人人有為維護其利益而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quán)利”;“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閑暇的權(quán)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人人有權(quán)自由參加社會的文化生活,享受藝術(shù),并分享科學進步及其產(chǎn)生的福利”;“人人有權(quán)要求一種社會的和國際的秩序,在這個秩序中,本宣言所載的權(quán)利和自由能獲得充分實現(xiàn)。
──摘自1948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quán)宣言》
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基本主張。(6分)與材料一的思想主張相比較,材料二有哪些新的發(fā)展? (4分)
答案:(1)基本主張:天賦人權(quán),自由、平等;保護私有制;個人的自由要受到一定制約。
發(fā)展:進一步闡述自由與法律(責任)、個人利益與公共需要的關(guān)系。 (從這兩方面闡述,符合題意要求即可)
(2)根據(jù)材料二、三,分析《人權(quán)宣言》與《世界人權(quán)宣言》的異同,并闡述原因。(8分)
(2)答案:相同:二者都肯定人的平等自由的基本權(quán)利。(2分)
不同:二者應用范圍不同。《人權(quán)宣言》是法國大革命反封建的綱領(lǐng)性文件,《世界人權(quán)宣言》是世界人民和各國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
二者內(nèi)容不同,《人權(quán)宣言》主要局限在政治權(quán)利,《世界人權(quán)宣言》把人權(quán)擴大到經(jīng)濟、杜會、文化、教育等各領(lǐng)域。(4分)
主要原因:實現(xiàn)人權(quán)是人類的普遍理想和追求,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人權(quán)進—步得到重視,人們對人權(quán)的認識也不斷深入。(2分)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80~1918年歐洲部分國家社會主義政黨基本數(shù)據(jù):(14分)
國家 創(chuàng)建年份 確立男性普選權(quán)年份 工業(yè)領(lǐng)域工人比例(%) 選舉最好年份得票比率(%)
丹麥 1876~1878 1901 24.0 29.6
德國 1875 1871 39.1 34.8
英國 1900~1906 1918 44.6 7.0
荷蘭 1894 1917 32.8 11.2
材料二:1895年恩格斯祝賀德國社會民主黨取得成功,稱贊了其明智做法。這種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選權(quán),使社會民主黨贏得了勝利的選票。“他們就一直這樣使用選舉權(quán),以致使他們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處,并成了世界各國工人的榜樣。”馬克思的這位老朋友還說,“……我們用合法手段卻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顛覆的辦法獲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唐納德·薩松《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影響歐洲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在選舉中得票率的主要因素。(4分)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說明德國社會民主黨取得成功的原因。(8分)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說“我們用合法手段卻比用不合法手段獲得的成就要多得多”。(2分)
答案:(1)男子普選權(quán)確立時間的早晚;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創(chuàng)建時間的長短。(4分)
(2)原因:19世紀末德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無產(chǎn)階級隊伍壯大;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第二國際的推動;德國工人取得了普選權(quán)。(8分)
理解:社會主義運動不只暴力革命一條道路(或和平方式更適合當時西歐工人運動的實際)。(2分)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在人類政治史上,共和作為一種政體,“是與君主制相對而言的”。政體作為公共生活展開之制度框架,作為人類秩序之前提,其最為核心的一條標準就是政治共同體的持久性。西方思想史最早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開始,便以此來考察各種政體,他們承認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各有其好處,然而問題在于它們自身皆不能持久,由此便會進入一個政體衰敗的過程。他們認為,好的政體應當是同時兼具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三者好處的混合均衡政體,即古典共和政體。以后經(jīng)羅馬共和國、英國、美國不斷傳承創(chuàng)制,共和主義政治理念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羅馬共和政體包含了執(zhí)政官、元老院、平民大會三者的混合,近代英國包含了君主、上院和下院三者,而美國則是總統(tǒng)、參議院、眾議院三者的混合,其根本精神在于把大眾民主、精英統(tǒng)治、領(lǐng)導決斷三者進行混合,從而兼顧國家各階層的利益,做到盡可能的公正。古代羅馬以及近代的英國、美國的強大,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它們的共和政體。……古典共和政體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它是由公民美德維系的政體,也就是一種基于道德力量的政體。現(xiàn)代共和主義突出強調(diào)依靠制度的同時,并不放棄美德。但與古典共和強調(diào)公民的美德與公益心以及公民的義務相比,現(xiàn)代共和主義則強調(diào)公民的權(quán)利與自由、強調(diào)對公共權(quán)力的制約與平衡,這已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共和”、“共和主義”有些不同,從總體上來說,現(xiàn)代共和主義與混合政體、分權(quán)制衡、法治、代議制等憲政原則結(jié)合在一起,它是對純粹民主原則的一種節(jié)制或限制。
——整理自百度百科
(1)結(jié)合材料回答現(xiàn)代共和政體相比古典共和政體有了哪些重大發(fā)展?(6分)
提示:現(xiàn)代共和政體相對于古典共和政體的重大發(fā)展:一是摒棄直接民主,普遍采用代議制民主形式和程序;二是從基于道德力量的共和到基于憲政法治的共和、從美德共和到制度共和的轉(zhuǎn)變過程;三是從混合均衡政體思想到混合均衡基礎(chǔ)上的分權(quán)制衡政體思想。(任意答出兩點即可得滿分)
材料二:英國1215年制定了《大憲章》,開始建立起憲政制度;然后,從16、17、18世紀到19世紀,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的民主制、代議制、現(xiàn)代的憲政、現(xiàn)代的城市化、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的后果,英國成為了西方近代最強的國家。……19世紀中期,當歐洲大陸1848年革命轟轟烈烈的時候,英國人靜悄悄地完成了政治制度變革的最后一步,在英國完善了內(nèi)閣制度、建立起文官制度,引入比較完善的民主選舉制度,到1878年議會改革完成之后,英國就只差婦女沒有選舉權(quán)了。婦女在1914年獲得選舉權(quán)后,英國就靜悄悄地完成了整個政治的變革。……這就是說,英國從國體上來講,是君主制;但是從政體上來講,它是共和制。當然,這里的“共和”不是沒有君主的意思,而是……英國比較好地發(fā)揚、發(fā)揮了羅馬時期的共和理念,體現(xiàn)了羅馬憲法里面所包含的多種政治成分混合、平衡的理想,從而建立起一種穩(wěn)定的君主、上院的貴族和下院的民主混合的政治制度。
——李強《超越大眾民主與權(quán)威主義——共和主義對中國政治轉(zhuǎn)型的啟迪》
(2)依據(jù)材料一概括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建立的過程和特點(8分),并分析英國成為近代最強國家的政治原因和經(jīng)濟原因。(4分)
過程:《大憲章》開始建立憲政制度;《權(quán)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政體;19世紀中期,完善內(nèi)閣制度,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民主選舉制度。(6分)
特點:從國體上屬于君主制;但從政體上是共和制,是一種體現(xiàn)多種政治成分混合的政體。(2分)
政治原因:建立起穩(wěn)定的政治制度,實現(xiàn)了民主制、代議制、現(xiàn)代的憲政;
經(jīng)濟原因:完成城市化和工業(yè)革命,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大帝國。(4分)山大附中高二3月月考生物試題
一.選擇題(共30題,每空2分)
1.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養(yǎng)基時,常添加一定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如果葡萄糖濃度過高,反而會抑制酵母菌的生長。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 B.酵母菌細胞失水 C.改變了培養(yǎng)液的pH D.酵母菌發(fā)生了變異
2.20世紀90年代,烏干達薯業(yè)遭到了病毒的毀滅性打擊。科學家研究其原因發(fā)現(xiàn),是一種新的病毒引發(fā)的疾病,而這種新病毒是由兩種已知病毒重組產(chǎn)生的,這一事實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觀點A.轉(zhuǎn)基因生物有可能成為新的入侵物種,威脅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
B.導入轉(zhuǎn)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與感染轉(zhuǎn)基因生物的某些病菌或病原體雜交,從而組裝出對人類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體
C.轉(zhuǎn)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劑基因,有可能通過花粉傳播而進入雜草中,使之成為除不掉的“超級雜草”
D.抗蟲棉能抵抗棉鈴蟲,但隨著棉鈴蟲抗性增強,抗蟲棉有可能被淘汰
3.生物武器是指在戰(zhàn)爭中使人、畜致病,毀傷農(nóng)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病毒和毒素等五大類。根據(jù)它們的類型,預測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點的是
A.傳染性強 B.傳染范圍廣 C.傳播途徑多 D.傳播不受氣候影響
4.要將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與其它細菌分離開,應將它們接種在( )
A.含所有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培養(yǎng)基上 B.加入某種指示劑的鑒別培養(yǎng)基上
C.含蛋白胨等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培養(yǎng)基上 D.無氮的選擇培養(yǎng)基上
5.若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被濫用,恐怖組織就會將其用于恐怖行為。下列不屬于恐怖組織的行為的是(  )
A.把蠟狀桿菌通過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改造成像炭疽桿菌一樣的致病菌
B.把炭疽桿菌基因通過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重組到人體內(nèi),使人具有免疫力
C.把流感病毒基因改造,只會使具有某種易感基因的人群感染,而其他人卻不易感染
D.將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與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
6.下列關(guān)于腐乳制作過程中的操作,不正確的是( )
A.先將豆腐切成塊放在消毒的籠屜中,保持溫度在15~18℃,并具有一定濕度
B.將長滿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層加鹽,接近瓶口鋪面的鹽要鋪厚一些
C.鹵湯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D.鹵湯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
7.利用酵母發(fā)酵生產(chǎn)酒精時,投放的適宜原料和在產(chǎn)生酒階段要控制的必要條件分別是( )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無氧 D.大豆粉和無氧
8.在普通的密封的錐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下面的有關(guān)坐標圖,正確的是( )
9.關(guān)于現(xiàn)代生物工程技術(shù)應用的安全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對待生物武器的態(tài)度應明確而堅定,即堅決禁止生物武器
B.中國對于克隆人的態(tài)度是不反對治療性克隆,可以有限制的進行克隆人的實驗
C.對轉(zhuǎn)基因植物外源DNA要進行認真選擇,避免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或過敏的蛋白質(zhì)
D.一旦發(fā)現(xiàn)轉(zhuǎn)基因生物出現(xiàn)了安全性問題,要馬上停止試驗,并銷毀重組生物
10.下列關(guān)于生物工程及其安全性評價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從輸卵管沖取的卵子都需經(jīng)過人工培養(yǎng)成熟后才能與獲能的精子在體外受精
B.“三北防護林”松毛蟲肆虐主要是由于違背了物種多樣性的原理
C.中國政府對于克隆技術(shù)的態(tài)度是不反對治療性克隆,可以有限制的進行生殖性克隆研究
D.由于存在生殖隔離,大田種植轉(zhuǎn)基因抗旱、抗除草劑農(nóng)作物不存在生物安全性問題
11.下列哪項不是轉(zhuǎn)基因食物潛在的安全隱患 (  )
A.轉(zhuǎn)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對人體有直接毒性或潛在毒性的蛋白質(zhì)
B.轉(zhuǎn)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質(zhì)有可能成為某些人的致敏原
C.某些轉(zhuǎn)基因生物可以合成白細胞介素-2,進入人體增強相應細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體內(nèi)某些代謝途徑發(fā)生變化,導致轉(zhuǎn)基因農(nóng)作物營養(yǎng)成分的改變
12.關(guān)于生態(tài)工程的理解錯誤的是 (  )
A.生態(tài)工程依據(jù)的是生態(tài)學、經(jīng)濟學和工程學的原理B.研究對象為自然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C.總體目標是可持續(xù)發(fā)展 D.以整體觀為指導,在系統(tǒng)水平上進行研究,以整體調(diào)控為處理手段
13.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別是( )
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
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14.有關(guān)培養(yǎng)基配制原則敘述正確的是( )
A.任何培養(yǎng)基都必需含有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子
B.碳源和氮源必需具有一定的比例,且碳源比氮源要多
C.微生物的生長除受營養(yǎng)因素影響外,還受到PH.氧.滲透壓的影響
D.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濃度越高越好
15. 2009年9月4日,協(xié)和基因檢測健康管理中心落戶重慶,檢測時只需抽3~5毫升靜脈血,就可預測被檢測者將來可能患的某些疾病,能使人有效避免和延緩疾病的發(fā)生。但也有人擔心這樣做會引發(fā)基因歧視。下列哪些不是解決基因歧視的正確方法(  )
A.通過正確的科學知識傳播和倫理道德教育 B.杜絕基因檢測
C.保護個人遺傳信息隱私權(quán) D.建立完善的法規(guī),通過立法解決
16.某同學在制作腐乳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豆腐腐敗變質(zhì),下列不屬于其原因的是(  )
A.用鹽腌制時,加鹽量太少 B.用來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沒有用沸水消毒
C.制作鹵湯時,料酒加的量較多 D.裝瓶后,沒有將瓶口密封
17.在一普通錐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面左圖,在右圖的相關(guān)坐標曲線圖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如右圖是微生物平板劃線示意圖。劃線的順序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A.操作前要將接種環(huán)放在火焰邊灼燒滅菌
B.劃線操作須在火焰上進行
C.在5區(qū)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區(qū)域中劃線前后都要對接種環(huán)滅菌
19.下列是關(guān)于“檢測土壤中細菌總數(shù)”實驗操作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
A.用蒸餾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經(jīng)高溫、高壓滅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釋液和無菌水各0.1 mL,分別涂布于各組平板上
C.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平板倒置,37 ℃恒溫培養(yǎng)24~48小時
D.確定對照組無菌后,選擇菌落數(shù)在300以上的實驗組平板進行計數(shù)
20. 在缺乏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上大部分微生物無法生長;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細菌和放線菌;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細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選擇培養(yǎng)基依次能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分離出(  )
A.乳酸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放線菌 B.固氮細菌、大腸桿菌、放線菌
C.固氮細菌、霉菌、放線菌 D.固氮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放線菌
21.果酒和果醋制作過程中,發(fā)酵條件的控制至關(guān)重要,相關(guān)措施正確的是(  )
A.葡萄汁要裝滿發(fā)酵瓶,造成無氧環(huán)境,有利于發(fā)酵
B.在葡萄酒發(fā)酵過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開瓶蓋一次,放出CO2
C.果酒發(fā)酵過程中溫度控制在30 ℃,果醋發(fā)酵過程中溫度控制在20 ℃
D.在果醋發(fā)酵過程中,要適時通過充氣口充氣,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謝
22. 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的步驟是( )
A.計算、稱量、倒平板、溶化、滅菌 B.計算、稱量、溶化、倒平板、滅菌
C.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 D.計算、稱量、滅菌、溶化、倒平板
23. 細菌培養(yǎng)過程中分別采用了高壓蒸氣、酒精、火焰灼燒等幾種不同的處理,這些方法依次用于殺滅哪些部位的雜菌 ( )
A.接種環(huán)、手、培養(yǎng)基 B.高壓鍋、手、接種環(huán)
C.培養(yǎng)基、手、接種環(huán) D.接種環(huán)、手、高壓鍋
24. 下列有關(guān)培養(yǎng)基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培養(yǎng)基是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營養(yǎng)的基質(zhì) B.培養(yǎng)基只有兩類:液體培養(yǎng)基和固體培養(yǎng)基
C.固體培養(yǎng)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體培養(yǎng)基
D.微生物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生長時,可以形成肉眼可見的單個細菌
25. 有關(guān)平板劃線操作正確的是 ( )
A.使用已滅菌的接種環(huán)、培養(yǎng)皿,操作過程中不再滅菌
B.打開含菌種的試管需通過火焰滅菌,取出菌種后無需通過火焰,馬上塞上棉塞即可
C.將沾有菌種的接種環(huán)迅速伸人平板內(nèi),劃三至五條平行線即可
D.最后將平板倒置,放人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26. 用來判斷選擇培養(yǎng)基是否起到了選擇作用需要設(shè)置的對照是( )
A.未接種的選擇培養(yǎng)基 B.未接種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
C.接種了的選擇培養(yǎng)基 D.接種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
27. 請選出下列正確的取樣培養(yǎng)操作步驟( )
①土壤取樣 ②稱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無菌水的錐形瓶中
③吸取0.1ml進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釋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釋度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③ ② ④
C.① ② ④ ③ D.① ④ ② ③
28.下列關(guān)于細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硝化細菌能以NH3作為氮源和能源物質(zhì) B.某些細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機物
C.生長因子是某些細菌生長過程中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D.含伊紅和美藍試劑的培養(yǎng)基不能用來鑒別牛奶中的大腸桿菌
29. 下列關(guān)于幾種微生物的營養(yǎng)代謝和生長繁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根瘤菌通過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養(yǎng)料和含碳有機物
B.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上的青霉菌,進入對數(shù)期能大量積累青毒素
C.培養(yǎng)液中溶氧量的變化,會影響酵母菌的生長繁殖和代謝途徑
D.用32P標記的噬菌體感染細菌,在新形成的噬菌體中都能檢測到
30.關(guān)于菌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一個菌落往往是一個細胞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克隆的結(jié)果B.菌落的特征可作為鑒定菌種的重要依據(jù)
C.劃線分離,可在培養(yǎng)基上獲得均勻分布的單個菌落
D.將單菌落接種至固體斜面培養(yǎng)基上,可進一步純化菌種
二、填空題 (每空1分,共六題)
31.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產(chǎn)糖漿,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現(xiàn)在野生菌株對淀粉的轉(zhuǎn)化效率低,某同學嘗試對其進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
(1)實驗步驟:①配置 (固體、半固體、液體)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的碳源應為 。
②將 接入已滅菌的培養(yǎng)基平板上。③立即用適當劑量的紫外線照射,其目的是 。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觀察菌落周圍培養(yǎng)基的顏色變化和變化范圍的大小。周圍出現(xiàn) 現(xiàn)象的菌落即為初選菌落。經(jīng)分離、純化后即可達到實驗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變異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轉(zhuǎn)化率較高。經(jīng)測定菌株Ⅰ淀粉酶人催化活性高,菌體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經(jīng)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突變發(fā)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編碼區(qū)或非編碼區(qū),可推測出菌株Ⅰ的突變發(fā)生在 區(qū),菌株Ⅱ的突變發(fā)生在 區(qū)。
32.蘋果醋是指以蘋果汁經(jīng)發(fā)酵而成的蘋果原醋,再兌以蘋果汁等原料而成的飲品。既有淡淡的醋味,又有果汁的香甜,喝起來非常爽口。蘋果醋還能保健養(yǎng)生、消除疲勞、美容養(yǎng)顏,是目前大眾非常喜愛的飲品。下圖是蘋果醋的制作流程簡圖,請據(jù)圖回答:
(1)若要檢測是否產(chǎn)生了蘋果酒可用________試劑進行檢測。
(2)過程②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__,該微生物的代謝類型是________。該微生物可以從食醋中分離純化獲得,方法是:第一步:配置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必須含有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等基本營養(yǎng)成分。第二步:對培養(yǎng)基用____________方法進行滅菌。第三步:接種。微生物常用的接種方法有__________。第四步:培養(yǎng)。溫度控制在________。第五步:挑選符合要求的菌落。
33.急性腸胃炎、手足口病分別是由細菌、病毒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導致的。因此檢驗飲用水的細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監(jiān)控疾病發(fā)生的必要措施,請回答下列與檢驗飲用水有關(guān)的問題:
(1)檢驗大腸桿菌的含量時,通常將水樣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水樣用涂布器分別涂布到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的表面進行培養(yǎng),記錄菌落數(shù)量,這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下面四種菌落分布圖中,不可能用該方法得到的是________。
(2)用該方法統(tǒng)計樣本菌落數(shù)時是否需要設(shè)置對照組?________,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如分別取0.1 mL已稀釋103倍的水樣分別涂布到三個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的表面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記錄到大腸桿菌的菌落數(shù)分別為55、56、57,則每升原水樣中大腸桿菌數(shù)為____________。
(4)已知大腸桿菌能發(fā)酵乳糖并產(chǎn)酸產(chǎn)氣,現(xiàn)提供足量的已滅菌的乳糖蛋白胨培養(yǎng)液和具塞試管,應如何判斷待檢水樣中是否含有大腸桿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手足口病的病原體是柯薩奇病毒。如需檢測水樣中是否有柯薩奇病毒,可以通過檢測柯薩奇病毒特有的DNA片段來實現(xiàn)。但是水樣中的病毒DNA極少,這時可以通過________技術(shù)擴增病毒DNA片段,然后進行檢測。采用這種技術(shù)進行DNA擴增時,一定需要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
34.利用纖維素解決能源問題的關(guān)鍵是高性能纖維素酶的獲取。請完善實驗方案,并回答相關(guān)問題。
【實驗目的】 比較三種微生物所產(chǎn)生的纖維素酶的活性。
【實驗原理】 纖維素酶催化纖維素分解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產(chǎn)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應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實驗材料】 三種微生物(A~C)培養(yǎng)物的纖維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濃度相同。
【實驗步驟】(1)取四支試管,分別編號。
(2)在下表各列的一個適當位置,填寫相應試劑的體積量,并按表內(nèi)要求完成相關(guān)操作。
管號試劑(mL)   1 2 3 4
蒸餾水 1.4 1.4 1.4
pH7.5的緩沖液 0.2 0.2 0.2
纖維素懸浮液 0.3 0.3 0.3
微生物A提取液 0.1
微生物B提取液
微生物C提取液 0.1
總體積 2.0 2.0 2.0 2.0
(3)將上述四支試管放入37℃的水浴,保溫1小時。
(4)在上述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______________試劑,搖勻后,進行______________處理。
(5)觀察比較實驗組的三支試管與對照組試管的顏色及其深淺。
【實驗結(jié)果】
微生物A提取物 微生物B提取物 微生物C提取物
顏色深淺程度 + +++ ++
【分析討論】
(1)該實驗中的對照組是______________號試管。
(2)實驗組試管均呈現(xiàn)的顏色是______________,但深淺不同。
(3)上述結(jié)果表明:不同來源的纖維素酶,雖然酶蛋白濃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慮酶的最適pH和最適溫度的差異,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你認為上述三種微生物中,最具有應用開發(fā)價值的是______________。
35.生物技術(shù)就像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能在使用不當時給人類帶來災難。例如用克隆技術(shù)制造出克隆人,用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制造生物武器等。面對生物技術(shù)可能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公眾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疑慮。近年來,生物技術(shù)引發(fā)的社會爭論涉及面越來越廣。
(1)目前我國是種植轉(zhuǎn)基因作物較多的國家之一,關(guān)于轉(zhuǎn)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爭論也越來越多,轉(zhuǎn)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主要涉及到 、 、 等方面。
(2)“試管嬰兒”技術(shù)誕生后,繼而出現(xiàn)了“設(shè)計試管嬰兒技術(shù)”,二者在技術(shù)手段上的區(qū)別是 。
(3)若克隆人則需要用到下列哪些技術(shù)? 。(填序號)
①體外培養(yǎng) ②體外受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36.1985年前,某地農(nóng)村農(nóng)作物秸稈都是當作燃料,而農(nóng)戶和家畜的糞便等均作為肥料直接施入農(nóng)田。后來逐步開始進行農(nóng)村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下圖是2006年時當?shù)厣鷳B(tài)工程示意圖。
(1)試分析1985年前生產(chǎn)形式的不利影響__________。
(2)該生態(tài)工程的建設(shè)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原理。生態(tài)工程與傳統(tǒng)工程相比較,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
高二三月生物月考答題紙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
31(1)① 、 ② ③ ④
(2) 、
32(1)
(2) 、


33(1) 、
(2) 、
(3)
(4)
(5) 、
34.
管號試劑(mL)   1 2 3 4
蒸餾水
pH7.5的緩沖液
纖維素懸浮液
微生物A提取液
微生物B提取液
微生物C提取液
總體積
【實驗步驟】(4)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分析討論】(1) 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4) ________。
35. (1) 、 、
(2)
(3)
36.(1)
(2) 、
生物答案
1-5 BBDDB 6-10DCABB 11-15CBBCB 16-20 CCDDC 21-25 DCCAD 26-30 DCDCC
31.( 1)①固體 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對野生菌株進行誘變 ④淺色范圍大
(2)編碼 非編碼
32. (1)重鉻酸鉀 
(2)醋酸菌  異養(yǎng)需氧型  水、碳源、氮源、無機鹽  高壓蒸汽  平板劃線法、稀釋涂布平板法  30~35 ℃
33. (1)稀釋涂布平板法  D 
(2)需要設(shè)置(對照組)  因為需要判定培養(yǎng)基是否被雜菌污染(培養(yǎng)基滅菌是否合格)
(3)5.6×108個 
(4)通過無菌操作向試管內(nèi)注入一定量待檢水樣,再注入已滅菌的乳糖蛋白胨培養(yǎng)液將試管充滿,塞上塞子,混勻后置于37 ℃恒溫箱培養(yǎng)24 h。試管內(nèi)有氣泡生成的說明水樣中有大腸桿菌 
(5)PCR  耐高溫的DNA聚合酶
34.實驗步驟(2)
管號
試劑(mL)   1 2 3 4
蒸餾水 1.5
pH7.5的緩沖液 0.2
纖維素懸浮液 0.3
微生物A提取液
微生物B提取液 0.1
微生物C提取液
總體積
(4)班氏 加熱(加熱至沸騰)
【分析討論】
(1)4 (2)磚紅色
(3)不同酶的氨基酸序列不同(不同酶的空間結(jié)構(gòu)不同)
(4)微生物B
35.(1)食物安全 生物安全 環(huán)境安全
(2)后者在胚胎移植前需進行遺傳學診斷
(3)①③④
36.答案:(1)能源和物質(zhì)資源的浪費、引起環(huán)境污染、農(nóng)業(yè)成本高等
(2)物質(zhì)循環(huán)再生原理、整體性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決定功能原理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續(xù)
A
時間
酒精濃度
時間
酒精濃度
時間
酒精濃度
時間
酒精濃度
B
C
D山西大學附中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三月月考
物理試題
一 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全對得4分,對而不全得2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傳感器不能擔負信息采集的任務
B.干簧管是一種磁性傳感器
C.傳感器不是電視遙控接收器的主要元件
D.傳感器是能夠?qū)⒘Α囟取⒐狻⒙暋⒒瘜W成分轉(zhuǎn)換為電信號的主要工具
2、金屬桿a b水平放置在某高處,當它被平拋進入方向堅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時(如圖14所示),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運動過程中感應電動勢大小不變,且Ua>Ub
B.運動過程中感應電動勢大小不變,且Ua<Ub
C.由于速率不斷增大,所以感應電動勢不斷變大,且Ua>Ub
D.由于速率不斷增大,所以感應電動勢不斷變大,且Ua<Ub
3、如圖所示。直角三角形導線框abc以大小為V的速度勻速通過有清晰邊界的勻強磁場區(qū)域(勻強磁場區(qū)域的寬度大于導線框的邊長),則此過程中導線框中感應電流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為下列四個圖像當中的哪一個?( )
4、如圖1-10-7,同一水平面上足夠長的固定平行導軌MN、PQ位于垂直于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導軌上有兩根金屬棒ab、cd,能沿導軌無摩擦滑動,金屬棒和導軌間接觸良好,開始ab、cd都靜止。現(xiàn)給cd一個向右的初速度v0,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d始終做減速運動,ab始終做加速運動,并有可能追上cd
B.cd始終做減速運動,ab始終做加速運動,但肯定追不上cd
C.cd先做減速運動后做加速運動,ab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
D.cd做減速運動,ab做加速運動,最終兩桿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運動
5、如圖6-7所示為電容式傳感器部分構(gòu)件的示意圖.當動片(實線圖)和定片(虛線圖)之間正對扇形區(qū)的圓心角的角度θ發(fā)生變化時,電容C便發(fā)生變化,圖中能正確反映C和θ間函數(shù)關(guān)系的是(  )
6、如圖所示電路中的變壓器為一理想變壓器,S為單刀雙擲開關(guān),P是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原線圈兩端接電壓恒定的交變電流,則能使原線圈的輸入功率變大的是( )
A.保持P的位置不變,S由b切換到a
B.保持P的位置不變,S由a切換到b
C.S置于b位置不動,P向上滑動
D.S置于b位置不動,P向下滑動
7、豎直平面內(nèi)有一金屬圓環(huán),半徑為a,總電阻為R,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穿過整個豎直平面,在環(huán)的最高點A用鉸鏈連接的長度為2a、電阻為R/2的導體棒AB由水平位置緊貼環(huán)面擺下,如圖4-13所示.當擺到豎直位置時,B點的速度為v,則這時AB兩端電壓的大小為(  )
A.2Bav B.Bav
C.Bav D.Bav
8、“二分頻”音箱內(nèi)有兩個不同口徑的揚聲器,它們的固有頻率分別處于高音、音低頻段,分別稱為高音揚聲器和低音揚聲器.音箱要將擴音機送來的含有不同頻率的混合音頻電流按高、低頻段分離出來,送往相應的揚聲器,以便使電流所攜帶的音頻信息按原比例還原成高、低頻的機械振動.圖為音箱的電路圖,高、低頻混合電流電a、b端輸入,L1和L2是線圈,C1和C2是電容器,則:( )
A.甲揚聲器是高音揚聲器
B.C2的作用是阻礙低頻電流通過乙揚聲器
C.L1的作用是阻礙低頻電流通過甲揚聲器
D.L2的作用是減弱乙揚聲器的低頻電流
9、如圖所示為理想變壓器,A1、A2為理想交流電流表,V1、V2分別為理想交流電壓表,R1、R2、R3為電阻,原線圈兩端接電壓一定的正弦交流電源,當開關(guān)S閉合時,各交流電表的示數(shù)變化情況應是( )
A.交流電流表Al讀數(shù)變小;
B.交流電流表A2讀數(shù)變大;
C.交流電壓表V1讀數(shù)變大;
D.交流電壓表V2讀數(shù)變小。
10、如圖1-10-9所示的電路中, A、B為兩個完全相同的燈泡,L是自感系數(shù)很大的線圈,其電阻與R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斷開S2的情況下,若突然閉合S1時,A燈立即發(fā)光,B燈逐漸亮起來,最后兩燈一樣亮
B.在斷開S2的情況下,若突然閉合S1時,兩燈同時發(fā)光,然后B燈逐漸熄滅
C.若同時閉合S1、S2,待電路穩(wěn)定后突然斷開S1,則兩燈不會立即熄滅,而是逐漸熄滅
D.若同時閉合S1、S2,待電路穩(wěn)定后突然將S1、S2同時斷開,則兩燈不會立即熄滅,而是逐漸熄滅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28分)
11、將普通熱敏電阻、數(shù)字電流表、電源按圖連接;將燒杯裝入2/3的水,用鐵架臺固定在加熱器上.閉合開關(guān)S,當熱敏電阻未放入水中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I1,放入溫水中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I2.熱敏電阻放在熱水中,若示數(shù)為I3,則I1________I2________I3(填“>”“=”或“<” ).
12.如右圖所示,N匝的矩形線圈abcd,面積為S,放在磁感應強度B的勻強磁場中,外力使線圈繞垂直磁感線且通過線圈中線的OO′以n轉(zhuǎn)/秒的轉(zhuǎn)速勻速轉(zhuǎn)動,線圈電阻r,外電路電阻R,t=0時,線圈平面與磁感應線平行,ab邊正好轉(zhuǎn)出紙外、cd邊轉(zhuǎn)入紙里.
(1) 在圖中標出t=0時感應電流的方向_____ __;(填abcda或adcba)
(2) 寫出線圈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_____ ___;
(3) 從圖示位置轉(zhuǎn)過90°過程中流過電阻R的電荷量是__ ______;
(4) 線圈轉(zhuǎn)一圈外力做功____ ____ 。
13. 如圖所示寬度為d、厚度為h的金屬板放在垂直于它的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當有電流I通過金屬板時,在金屬板上側(cè)面A和下側(cè)面A’ 間產(chǎn)生電勢差,這種現(xiàn)象叫霍爾效應.若金屬板內(nèi)自由電子密度為n,則產(chǎn)生的電勢差U=______________.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給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4.(10分) 如圖所示,處于勻強磁場中的兩根足夠長、電阻不計的平行金屬導軌相距1m、導軌平面與水平面成θ=37°角,下端連接阻值為R的電阻,勻強磁場方向與導軌平面垂直.質(zhì)量為0.2kg,電阻不計的金屬棒放在兩導軌上,棒與導軌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觸,它們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
(1)求金屬棒沿導軌由靜止開始下滑時的加速度大小.
(2)當金屬棒下滑速度達到穩(wěn)定時,電阻R消耗的功率為8W,求該速度的大小.
(3)在上問中,若R=2Ω,金屬棒中的電流方向由a到b,求磁感應強度的大小與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
15.(10分)在距某村莊較遠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型水電站,發(fā)電機輸出功率為9kW,輸出電壓為500V,輸電線的總電阻為10Ω,允許線路損耗的功率為發(fā)電機輸出功率的4%,求:
(1)村民和村辦小企業(yè)需要220V電壓時,所用升壓變壓器和降壓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各為多少?(不計變壓器的損耗)
(2)若不用變壓器而由發(fā)電機直接輸送,村民和村辦小企業(yè)得到的電壓和功率是多少?
16.(12分)如圖所示,P、Q為水平面內(nèi)平行放置的光滑金屬長直導軌,間距為L1,處在豎直向下、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1的勻強磁場中,一導體桿ef垂直于P、Q放在導軌上,在外力作用下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質(zhì)量為m、每邊電阻均為r、邊長為L2的正方形金屬框abcd置于豎直平面內(nèi),兩頂點a、b通過細導線與導軌相連,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2的勻強磁場垂直金屬框向里,金屬框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其余電阻和細導線對a、b點的作用力.
(1)通過ab邊的電流Iab是多大?
(2)導體桿ef的運動速度v是多大?
山西大學附中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三月月考
物理試卷答題頁
一 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全對得4分,對而不全得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28分)
11、 I1________I2________I3.
12. (1)________;(2)________;(3) ________ :(4) ________
13. U=______________.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給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4.(10分)
15.(10分)
16.(12分)
山西大學附中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三月月考
物理試題答案
一 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全對得4分,對而不全得2分)
1、 BD 2、 A 3、B 4、D 5、D
6、 AD 7、 D 8、BD 9、BD 10、AD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28分)
11、 小于 小于
12.  (1)方向adcba  (2)e=2πNBSncos2πnt (3)NBS/(R+r) (4)2π2N2B2S2n/(R+r)
13.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給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4. 解析:(1)金屬棒開始下滑的初速度為零,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①
由①式解得a=10×(0.6-0.25×0.8)m/s2=4m/s2②
(2)設(shè)金屬棒運動達到穩(wěn)定時,速度為v,所受安培力為F,棒在沿導軌方向受力平衡
mgsinθ-μmgcosθ-F=0③
此時金屬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等于電路中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Fv=P④
由③、④兩式解得v==
=m/s=10m/s⑤
(3)設(shè)電路中電流為I,兩導軌間金屬棒的長度為l,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
I=⑥ P=I2R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wǎng) )⑦ 由⑥、⑦兩式解得B==T=0.4T⑧
磁場方向垂直導軌平面向上.
15.【解析】 建立如圖甲所示的遠距離輸電模型,要求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先要知道原、副線圈兩端的電壓之比.
本題可以從線路上損耗的功率為突破口,先求出輸電線上的電流I線,再根據(jù)輸出功率求出U2,然后再求出U3.
(1)由線路損耗的功率P線=IR線可得
I線==A=6A
又因為P輸出=U2I線,所以
U2==V=1500V
U3=U2-I線R線
=(1500-6×10)V=1440V
根據(jù)理想變壓器規(guī)律===,
===
(2)若不用變壓器而由發(fā)電機直接輸送(模型如圖乙所示),
由P輸出=UI線′可得
I線′==A=18A
所以線路損耗的功率
P線=IR線=182×10W=3240W
用戶得到的電壓U用戶=U-I線R線
=(500-18×10)V=320V
用戶得到的功率P用戶=P輸出-P線
=(9000-3240)W=5760W.
【答案】 (1)1:?3 72?:11 (2)320V 5760W
16. 解析:(1)設(shè)通過正方形金屬框的總電流為I,ab邊的電流為Iab,dc邊的電流為Idc,有Iab=I①
Idc=I② 金屬框受重力和安培力,處于靜止狀態(tài),有
mg=B2IabL2+B2IdcL2③ 由①~③,解得Iab=④
(2)由(1)可得I=⑤ 設(shè)導體桿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的電動勢為E,有
E=B1L1v⑥設(shè)ad、dc、cb三邊電阻串聯(lián)后與ab邊電阻并聯(lián)的總電阻為R,則R=r⑦
根據(jù)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I=⑧ 由⑤~⑧,解得v=⑨
圖1-10-7
N
P
圖4-13
圖1-10-9山西大學附中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三月份月考
語文試題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I卷(客觀題,共21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12分,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針砭  幫交  大雜燴  樂不可知 B.坐落  畢竟  漁水情  招之即來
C.裝潢  宣泄  發(fā)祥地 榮膺桂冠 D.漁利  搏弈  儀仗隊  令人扼腕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蘇寧電器”要做百貨,而且將百貨商場直接開到張桂平“蘇寧集團”旗下附近;“蘇寧電器”和“蘇寧集團”兩大巨頭均進軍百貨行業(yè)且在同商圈對壘,預示著張氏兩兄弟同室操戈在所難免。
B.據(jù)南京旅游市場有關(guān)負責人介紹,春節(jié)前開始,飛速飆升的海南酒店房價讓旅行社瞠目結(jié)舌,報價瘋漲至平時的兩三倍;節(jié)后,瘋狂的海南游開始高臺跳水,報價普降20%,真是一日千里。
C. 目前,“網(wǎng)癮戒除”機構(gòu)設(shè)有一個全國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培訓機構(gòu)可以說是泥沙俱下;采取的各種“特訓”方法是否科學,會不會造成嚴重后果——這些問題基本上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
D.有關(guān)部門除了進行必要的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還要注意加強市民的公共意識。如果沒有理順關(guān)系就赤膊上陣,公眾會很難接受,后果堪憂。
3.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瑞典國王因自己開車上下班飽受贊譽,而曾花15歐元乘坐廉價航班探親的西班牙王后,更被視為歐洲王室節(jié)儉的榜樣。
B.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對人體可接受的輻射劑量限值有明確規(guī)定,對于普通公眾,要求一年內(nèi)不超過5毫西弗左右。
C.利比亞局勢動蕩,中國政府采取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尊重。
D.良好的國際收支狀況,國家外匯儲備充足,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diào)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維護國家和企業(yè)在國際上的信譽。
4. 根據(jù)語境,下列句子填入空白處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西方哲學家認為,世界一分為二,形而上的理式世界,形而下的現(xiàn)實世界,理式世界高于現(xiàn)實世界。其所以如此,是因為現(xiàn)實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有增有減的; ▲ 。現(xiàn)實世界是具有個別形相的事物的多樣統(tǒng)一,理式世界是超越具體事物的概念的本質(zhì)的總和。現(xiàn)實世界的事物因分享理式世界的本質(zhì)而依存于理式世界, ▲ 。這種觀點表現(xiàn)在美學上,則認為 ▲ 。因此, ▲ 。只有當人們脫離現(xiàn)實的行動的人生而進入靜觀的思考的人生,才有可能面對永恒不變的理式,發(fā)出“只有錯愕”“沒有悲傷”的“淵默的微笑”。
①理式是至高無上的美,是一切事物的美的源泉,而現(xiàn)實事物的美只不過是對理式美的分享
②理式世界是永恒靜止的,不生不滅的
③最高的美的享受來自對理式的靜觀默察
④理式世界卻不依存于現(xiàn)實世界而超然存在
A.④②①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魏節(jié)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殺魏王瑕,誅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國曰:“得公子者,賜金千鎰。匿之者,罪至夷。”節(jié)乳母與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見乳母而識之曰:“乳母無恙乎?”乳母曰:“嗟乎!吾奈公子何?”故臣曰:“今公子安在?吾聞秦令曰:‘有能得公子者,賜金千鎰。匿之者,罪至夷。’乳母倘言之,則可以得千金。知而不言,則昆弟無類矣。”乳母曰:“吁!吾不知公子之處。”故臣曰:“我聞公子與乳母俱逃。”母曰:“吾雖知之,亦終不可以言。”故臣曰:“今魏國已破,亡族已滅。子匿之,尚誰為乎?”母吁而言曰:“夫見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棄義者,亂也。今持逆亂而以求利,吾不為也。且夫凡為人養(yǎng)子者務生之,非為殺之也。豈可利賞畏誅之故,廢正義而行逆節(jié)哉!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遂抱公予逃于深澤之中。故臣以告秦軍,秦軍追,見爭射之,乳母以身為公子蔽,矢著身者數(shù)十,與公子俱死。秦王聞之,貴其守忠死義,乃以卿禮葬之,祠以太牢,寵其兄為五大夫,賜金百鎰。君子謂節(jié)乳母慈惠敦厚,重義輕財。夫慈故能愛,乳狗搏虎,伏雞搏貍,恩出于中心也。詩云:“行有死人,尚或墐[注]之。”此之謂也。
【注】墐:jìn埋。 (節(jié)選自《列女傳》)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匿之者,罪至夷 夷:滅族
B.則昆弟無類矣 類:幸存
C.祠以太牢,寵其兄為五大夫 祠:供奉
D.廢正義而行逆節(jié)哉 逆節(jié):違背節(jié)義
6.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有能得公子者,賜金千鎰 B. 遂抱公子逃于深澤之中
乃使從者衣褐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C. 乃以卿禮葬之 D. 尚誰為乎
斧斤以時人山林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7.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xiàn)乳母堅守忠義的一組是(3分)
吾不知公子之處 ②知而不言,則昆弟無類矣 ③吾雖知之,亦終不可以言
④今持逆亂而以求利 ⑤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 ⑥節(jié)乳母慈惠敦厚,重義輕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第 Ⅱ 卷(非選擇題共79分)
三.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夫見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棄義者,亂也。(4分)
譯文:
(2)乳母以身為公子蔽,矢著身者數(shù)十,與公子俱死。(4分)
譯文:
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7分)
南歌子 (賀鑄)
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陰陰夏木囀黃鸝。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
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日長偏與睡相宜。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
【注】賀鑄(1052~1125),字方回,北宋詞人。自號慶湖遺老,衛(wèi)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作者志向遠大,才氣縱橫,但仕宦四十年,一直沉淪下僚。
(1).“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古人評價說:“不言人覺,而言池塘見、襟袖知,‘見’‘知’二字頗見功力。”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說明理由。(3分)
(2).詞的下片是對日常生活的描寫,寫了哪些生活細節(jié)?蘊含詞人怎樣的感情?(4分)
10.名句默寫(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2)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3)星垂平野闊,___________________。
(4)忽魂悸以魄動,___________________,惟覺時之枕席,___________________。
(5)別君去兮何時還?___________________,須行即騎訪名山。
(6)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___________________,年年知為誰生?
(7)憂勞可以興國,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四.文學文本閱讀。(16分)
南山雨
董 橋
三四十年前我?guī)е倚硐愀壑\生,白天做兩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給報紙雜志寫稿翻譯,三口生計勉強應付,偶然碰到意外支出,變賣細軟的落難舉措還是有的。這樣熬了兩三年,老二出世的時候,我去應征一份工錢優(yōu)厚的職務,連過三關(guān),十拿九穩(wěn),竟然落空。
風很大,我走到大馬路一家綢緞莊的屋檐下翻出詩冊,濃濃淡淡的墨色錄了許多唐詩清詩,范石湖的作品不少,最后一頁是畢九歌的一首七絕:“芍藥花殘布谷啼,雞閑犬臥閉疏籬。老農(nóng)荷鍤歸來晚,共說南山雨一犁。”
那天晚上天更冷,石初先生打電話言歸正題,要我寬心,用了“事緩則圓”四個字勸我再碰碰機緣,說他一九五二年剛來香港也磕磕絆絆,困頓無助,天天晚上讀詩抄詩解憂。我說石湖的詩我小時候讀得多,倒想知道畢九歌是誰。他說那是清代王漁洋《古夫于亭雜錄》里抄到的,只知道他字調(diào)虞,漁洋同邑大司空亨的后人,能詩,可惜只流傳了那一首七絕:“ 可見名與利那玩意兒都是注定的!”
石初先生到死也沒有成過名。他茶余飯后即興寫寫的游戲文字,怎么說都不輸那些名家的筆墨,絕對值得付梓流傳。事實竟然不是那樣。他的舊詩詞,他的白話文,他的英文、法文、拉丁文,全是他七十二年人生中默默修煉的正果,知道的人卻太少太少了。
我是一九六五年才從臺北帶著父執(zhí)宋伯伯的信去看申先生。他住半山般含道,四十出頭,白皙的皮膚襯著白皙的襯衫,纖秀的金絲眼鏡把一張瘦長紅潤的臉映得更清貴。他聲音低沉,講話很慢,地道的英國風度,一點不帶上海人的闊氣和喧闐。那次初識之后,他記起來會打電話問我近況,約我在中環(huán)他做事的洋行附近吃個午飯聊聊。后來我在報上寫專欄、做翻譯,石初先生這才開始用長輩的口吻給我提了許多意見,我們漸漸成了師徒。
我親沐教澤越久,越覺得石初先生做人跟做學問完全不同。做人,他誠實而世故;做學問,他犀利而純真,抱定主意不求聞達。那時期,傳媒的興旺造就了一批好辯之士揮筆制造輿論,改造社會。那時期,知識界也有一小撮飽學之士唾棄說教,唾棄生命卑微的欷歔,一心安分樂道,一心經(jīng)營個人精致的技藝,遁跡自娛。申先生繼承的正是這一小撮人的情操:“要緊的是了解生命,不是判斷生命。”他常說。
一九九○年年尾,石初先生喪偶,萬念灰蒙,久久難釋,人也蒼老了許多。一天,我約他到蓮香茶樓喝早茶,下樓道別的時候,我把二十五年前他給我的那本詩冊交還給他。我握著他冰冷的手,一句話沒說。
申先生看看我,看看那本破舊的小冊子,微微點了點頭,轉(zhuǎn)身踽踽走進晨曦里的小巷。
(選自《舊時月色》,有刪改)
11.請簡要概括文章中申石初先生的人物形象。(3分)
12.“可見名與利那玩意兒都是注定的!”這句話流露出申石初先生豐富的情感,請聯(lián)系上下文,具體分析。(3分)
13.請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4.請談談本文以“南山雨”為題的用意。(4分)
五.作文(4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車里,往往是一個讓人心情壓抑的地方,這里沒有對話,沒有微笑,只有一張張毫無表情的臉。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體記者在中國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說:“清晨,空氣是那么清新,掃過水的街道濕漉漉的,沒有灰塵揚起。太陽已經(jīng)升上來了,金色的光輝從高樓大廈間斜射過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們經(jīng)過了一夜的酣睡,該精神抖擻才對,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們的表情卻如地球末日即將來臨般嚴肅,沒有一點點愜意的笑容。”
材料三:當今社會人們笑容缺失的現(xiàn)象引起不少人的關(guān)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為題,對這一現(xiàn)象做了一些探討。
全面理解以上三則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月考試題答案
1C(A項,幫——邦,知——支,B 漁——魚, D搏——博 )
2 B(A同室操戈:自家人動刀槍,比喻兄弟自相殘殺,也泛指內(nèi)部斗爭。B一日千里:一天跑一千里,比喻進步、發(fā)展快。用在此處不合語境。C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同隨水沖了下來,比喻人和事物好壞混在一起。D赤膊上陣:指不顧一切猛打猛沖的作風,也比喻沒有準備或毫不掩飾地從事某件事情)
3. C
【解析】A.飽受,指“充分經(jīng)受,屢次遭受”,含有“受夠了”的意思,與“贊譽”搭配不當,可改為“備受贊譽”。B.“不超過”后面應跟確數(shù),因此,“左右”多余。D.結(jié)構(gòu)混亂,“良好的國際收支狀況,國家外匯儲備充足”應改為“良好的國際收支狀況,充足的國家外匯儲備”或“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國家外匯儲備充足”。
4.B先根據(jù)文段的陳述對象來分組, ②④談的是“理式世界”的特點,根據(jù)語意來一一對應,可以確定順序。 ①③談的都是“美”, ①把現(xiàn)實世界和理式世界進行了對比,③的“靜觀默察”與結(jié)尾呼應。
5.B(類:同類)
6. B(B介詞,到/介詞,比;A代詞,……的人;C介詞,按照;D介詞,為了。)
7.C (② ④與乳母行為無關(guān);⑥是后人對乳母的評價)
四、(28分)
8.(12分)
(1)那些見到利益而背叛國君的人,是叛逆;怕死因而放棄正義的人,是作亂。(“反上”“逆”“棄義”“亂”各1分,共4分)
(2)乳母用自己的身體替公子遮蔽,箭射到她身上的有好幾十根,最后乳母和公子一起死了。(“以”“為公子蔽”“矢著身者”“俱”各1分,共4分)
9(1)答案示例1同意。此句采用了擬人手法。讓大自然的池塘觀物語。讓襟袖感知微風。“見”“知”二字使得池塘,襟袖有了生命力。普普通通的景物這樣一寫,就顯得生動形象,神采飛揚了。
答案實例2不同意。這兩句的正確語序應該是:見池塘疏雨,知襟袖微風。詞人獨立庭院,清風拂來,點點疏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漣漪,以詞人為中心更能表現(xiàn)這樣一幅優(yōu)美的畫面。
(2)喝酒易醉;下棋,對手難逢,夏天日長,無所事事,最適合于睡覺。睡起之后,只管在芭蕉葉上自題詩。(2分)這些細節(jié)描寫看似閑適,字里行間蘊涵詞人孤寂落寞的情懷和無所事事的痛苦。(“形只影單、知音難求、華年虛度、寂寂夏日、百無聊賴、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不定、苦悶彷徨”答出其中兩點,意思對即可,2分)
11.【答案】1熱心助人的老者,2淵博沖淡的學者,3嚴謹高明的老師。(或從做人、做學問、做老師三個角度來分析概括也可)(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從為人處世、做學問、做老師三方面概括,概括或摘錄關(guān)鍵詞,符合原文意思即可。】12.【答案】1即是對畢九歌詩名不傳的慨嘆,2也是對自己境遇的自我解嘲,3更是對困境中作者的安慰與鼓勵。(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此題考查理解含義豐富的句子。理解此句,需要結(jié)合前后文。三四十年前,我再香港艱難謀生,一度困苦,申先生先是送我詩集已是勉勵,繼而不放心,親自直接打電話寬慰,并講了自己當初的不堪境遇,交談中我問到了有關(guān)畢九歌詩的問題。申先生借機用畢的經(jīng)歷來寬慰我,說了這么一句話。全面把握了這些內(nèi)容,自然可知這句不僅是說給我聽的。
13.【答案】1與前文送我詩集相照應;2申先生點頭的細節(jié),表明他理解了我交還詩集的用意,暗示了我與申先生情感上默契;3營造了一種感傷的氛圍,耐人尋味。(3點,每點2分)
【解析】此題考查結(jié)尾的作用(1)從結(jié)構(gòu)作用上解說:如照應、呼應均可。(2)從“我還詩集”的行為方面解說,如:“當年他送詩集安慰我,現(xiàn)在我以同樣的方式安慰他,這其實就是對他理解了我交還詩集內(nèi)涵的揭示。”(3)從細節(jié)的美學特征方面解說,如“產(chǎn)生意猶未盡的聯(lián)想”;“留白”;“含蓄蘊藉”;“給人想象空間”等。】
14【答案】1南山雨是申石初送給我詩冊里的詞語,象征著一種閑適淡泊的生活境界。以此為題,紀念我和申先生訂交的往事;2點染出濃濃的詩意,增添了文章美感;3同時表明作者對安分樂道的人生態(tài)度的肯定。(1、2點各1分,第三點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此題考查對標題的理解。“南山雨”出自畢九歌的詩句,理解此題的含義很有必要了解畢九歌其人其事以及其詩,這可以從申先生的介紹中了解到。山西大學附中高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試題
考試內(nèi)容:生活與哲學一至九課 考試時間:80分鐘 命題人:于慧強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每小題2分,共60分)
1. 現(xiàn)實生活中,哲學往往被一些人忽視,“哲學不能帶來錢”成了他們的思維定勢。一位著名哲學家揶揄地說:“當年馬克思撰寫《哲學的貧困》,如今則出現(xiàn)了‘貧困的哲學’。”但事實證明一個輕視理論思維的民族是不會有光明的未來的。這是因為
A. 哲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務就是揭示具體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
B. 哲學只是關(guān)于世界觀的學說
C. 哲學是對人們實踐活動的概括和總結(jié)
D. 哲學能夠為人們的實踐活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2.近代學者王國維把詩歌的意境分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據(jù)此,下列詩句中屬于“有我之境”的是
A.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B.片云于共遠,永夜月同孤
C.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3.10年來最完美的一次月全食于2011年12月10日晚上上演,對于這次月全食的時間和最佳觀測地點,許多天文機構(gòu)及專家早有了精確的預報,與古時人們不能認識其現(xiàn)象與本質(zhì)形成鮮明對比。從哲學的基本問題看,這體現(xiàn)了
A. 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guān)系問題 B. 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
C.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 D. 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
4. 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提倡人權(quán)反對神權(quán),提倡人性反對神性,提倡個性自由反對中古時期的宗教束縛。這些思想和行為的積極意義在于
① 預見和指明社會發(fā)展的方向,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 ② 直接作用于社會制度,引起社會形態(tài)的變化 ③ 動員和掌握廣大人民群眾,從而轉(zhuǎn)化為巨大的物質(zhì)力量 ④ 提出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目標,提供社會變革的政治保證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5. 鄧小平同志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句是“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也就是說,要具備理論創(chuàng)新的巨大勇氣,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大膽地向前闖,大膽地去實踐。這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A. 實踐基礎(chǔ)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
B. 實踐基礎(chǔ)上的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
C. 實踐基礎(chǔ)上的繼承性和發(fā)展性的統(tǒng)一
D. 實踐基礎(chǔ)上的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統(tǒng)一
6.2011年4月22日,《南方都市報》報道:近段時間以來,自然災害頻發(fā),全球經(jīng)濟“傷不起”。自然界再次向人類敲響了警鐘,人類必須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依據(jù)是
①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guī)律形成和發(fā)展的 ② 人類社會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③ 自然界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運動變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④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學發(fā)展觀作為根本出發(fā)點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漫畫中的母親把自己牌桌上的失利(“輸”)遷怒于身后看“書”的孩子,這一做法
① 違背了聯(lián)系的客觀性
② 是唯心主義世界觀的表現(xiàn)
③ 違背了聯(lián)系的普遍性
④ 違背了事物規(guī)律的客觀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8.由俄羅斯、歐洲和中國三方面共同參與的模擬探索火星實驗項目“火星—500”于2011年11月4日結(jié)束。在520天中,6名志愿者模擬了宇航員搭乘航天器飛往、登陸火星和返回地球的整個過程,其目的是研究長途太空旅行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影響。這表明
① 實踐是客觀的物質(zhì)性活動 ② 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③ 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 ④ 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狀態(tài)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 漫畫《君子動口不動手》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 實踐不一定決定認識
B. 認識對實踐沒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C. 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D. 獲得認識的途徑是書本
10.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huán)境質(zhì)量的影響更大。上述材料反映了
A. 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lián)系
B. 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都是必然的
C. 一事物與周圍的其他事物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
D. 聯(lián)系具有客觀性、不變性
11. iPhone4S手機一上市,就掀起了人們的搶購熱潮,除了打電話外,人們還可以利用它寬帶上網(wǎng)、視頻通話、玩網(wǎng)絡(luò)游戲、收發(fā)郵件、傳輸音像、收看網(wǎng)絡(luò)電視等。這說明
A. 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創(chuàng)造新的事物
B. 必須創(chuàng)造規(guī)律促使現(xiàn)有事物的變化發(fā)展
C. 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是肯定中有否定
D. 人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定條件建立多樣性聯(lián)系
12.今年春天低溫天氣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是由多種因素并發(fā)而形成的,對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各方面產(chǎn)生直接或間接的不利影響。這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
① 聯(lián)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結(jié)果 ② 聯(lián)系是多樣的,因此應該全面地認識與事件有關(guān)的各種聯(lián)系 ③ 聯(lián)系是客觀的,因此事件的發(fā)生與人的活動無關(guān) 
④ 聯(lián)系是有條件的,因此應該注意具體地分析事件發(fā)生的各種條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 醫(yī)學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成年人的身體健康與其血液pH值有關(guān),如下圖所示。
從健康與非健康角度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pH值在7.35和7.45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量變
B. pH值在6.8和7.8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量變
C. pH值在6.8和7.45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質(zhì)變
D. pH值在7.35和7.8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質(zhì)變
14. 清代詩人張維屏在《新雷》一詩中寫道:“造物無情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其中,“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可寓指
A. 事物發(fā)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 事物發(fā)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C. 果斷抓住時機,促成質(zhì)變 D. 量的積累必然會引起質(zhì)變
15.日常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與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大局息息相關(guān)。“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只在舉手之間:換用節(jié)能燈、使用再生紙……我們能否逃脫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災難?答案由你我的行動決定!”這告訴我們
①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lián)結(jié) ② 必須重視局部作用,推動整體的發(fā)展
③ 內(nèi)因和外因共同推動事物發(fā)展 ④ 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xiàn)質(zhì)變創(chuàng)造條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近年來,一種新的祭祖方式在網(wǎng)絡(luò)上悄然流行。網(wǎng)上祭祖這種方式既節(jié)省時間又經(jīng)濟環(huán)保,尤其是為許多遠在異鄉(xiāng)的游子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下面對這種祭祖方式看法正確的是
① 網(wǎng)上祭祖是新出現(xiàn)的事物,必定戰(zhàn)勝舊事物 ② 網(wǎng)上祭祖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③ 網(wǎng)上祭祖作為新出現(xiàn)的事物要被大眾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④ 網(wǎng)上祭祖發(fā)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為新事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17.下列選項和“堤潰蟻穴、氣泄針芒”體現(xiàn)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② 水滴石穿 ③ 積于柔則剛,積于弱則強 ④ 君子慎其微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8.由于長期高強度、粗放式、大規(guī)模的煤炭開采,我國煤炭業(yè)的矛盾和問題目前正處于凸顯期。山西因在全國煤炭行業(yè)的特殊地位,成為解決煤炭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首選試點。上述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A.認識水平的提高促進事物發(fā)展 B.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先導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lián)結(jié)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兩次對接成功,開啟了我國載人航天歷史性新紀元。回答第19——20題。
19.從對接機構(gòu)接觸開始,經(jīng)過捕捉、‘緩沖、拉近和鎖緊4個步驟,“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xiàn)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表明
A.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lián)系 B.運動是物質(zhì)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具有多樣性 D.人為事物的聯(lián)系是人類實踐的產(chǎn)物
20.為突破載人航天交會對接技術(shù)難點,廣大科技人員迎難而上,集智攻關(guān),攻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關(guān)鍵技術(shù),填補了10余項國內(nèi)技術(shù)空白。這表明
A.要注重系統(tǒng)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化趨向 B.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把握主要矛盾
C.事物的質(zhì)變?yōu)樾碌牧孔冮_辟道路 D.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發(fā)展方向
21.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但地溝油問題要得到真正徹底的根除,更要在源頭“管控”的同時大力疏導,即創(chuàng)造合法產(chǎn)業(yè)鏈,利用市場機制處理廚余廢油,提煉燃料,讓“地溝油”變廢為寶。這強調(diào)了
A.“廢”與“寶”的關(guān)系是相互對立的
B.“廢”與“寶”的轉(zhuǎn)化是需要條件
C.“廢”與“寶”的轉(zhuǎn)化是對“廢”的徹底否定
D.“廢”與“寶”的轉(zhuǎn)化取決于人們對物的態(tài)度
22.安徽省行政區(qū)劃雖經(jīng)多次調(diào)整,但中心城市規(guī)模偏小、劃江而治等問題仍比較突出,制約了全省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為此,經(jīng)國務院批準,2011年8月22日,省政府正式宣布撤銷地級巢湖市,分別并入合肥、蕪湖和馬鞍山。這體現(xiàn)的哲學道理有
① 物質(zhì)決定意識,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② 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要求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
③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④整體統(tǒng)帥部分,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西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決定從2011年秋季學期開始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政策,即免除學費、住宿費、教科書費及雜費等一切費用。這將會進一步加快西藏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該政策的實施體現(xiàn)了
① 認識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 ② 政府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 政府抓住時機促成事物的發(fā)展 ④ 政府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下列與“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蘊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 B.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
C.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D.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25.美國的金門大橋是“4+4”八車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車流在不同時段出現(xiàn)兩個半邊分布不均的現(xiàn)象,橋上經(jīng)常發(fā)生堵車問題。一個年輕人建議把原來“4+4”車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車流不同,改為“6+2”或“2+6”模式。整個橋面的車道仍是八車道,但堵車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個金點子為當?shù)卣?jié)約了再造一座大橋的上億資金。故事告訴我們
① 系統(tǒng)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化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的發(fā)揮 ② 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利用現(xiàn)有資源比開發(fā)資源更重要 ③ 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④ 整體與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時常大于整體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6.傳統(tǒng)耗能產(chǎn)品面對挑戰(zhàn),新能源產(chǎn)品將迎來新生,但是老百姓對它的推廣使用有一個漸進性的認識過程,所以要從試點示范到全面推廣。這說明
① 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和上升的 ② 新事物成長都有一個從被拒絕到接納的過程
③ 共性與個性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④“人為”聯(lián)系無法真正獨立于人的意志之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7.碘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補碘會使有些人攝碘過量。作為非缺碘地區(qū),上海市場增售無碘鹽,市民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自主調(diào)節(jié)攝碘量。材料體現(xiàn)的哲理有
①事情要把握度 ②看問題要力求全面
③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④做事情要突出重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28.105年前塑料袋發(fā)明時,被譽為“革命性的解放運動”。但由于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它給人類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英國《衛(wèi)報》將塑料袋評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這說明  
A.人類無法預料事物的變化和發(fā)展 B.價值觀的變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C.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D.事物的性質(zhì)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請將選擇題的答案填在相應的空格內(nèi)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題。(每空0.5分,共10分)
31. 物質(zhì)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從意識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意識的生理基礎(chǔ)看,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意識的內(nèi)容看,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實事求是”中的“實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就是 。
34.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體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在平面內(nèi),若直線a垂直于c,直線b垂直于c,則直線a平行直線b;在空間,若直線a垂直于c,直線b垂直于c,則直線a與直線b不一定平行。從哲學上看,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實踐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 、_____ _________。
37. 發(fā)展的實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8. 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39. 近年來,北冰洋冰面縮減,北極熊生存環(huán)境惡化,甚至發(fā)現(xiàn)了因為找不到冰面被迫長途游泳導致淹死的北極熊。相當多的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人類活動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氣候變暖所造成的。北極熊的厄運體現(xiàn)了聯(lián)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科學家預言:長此以往,極地冰雪最終將完全融化,人類也將面臨北極熊的厄運。這啟示我們改造世界應該用 的觀點看問題。
40. 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zhì)與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關(guān)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三、分析說明題(本題3小題,共30分)
43.2011年12 月12 日至14日,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全面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nèi)經(jīng)濟形勢,深刻闡述了今后一個時期經(jīng)濟工作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指出,推動2012年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要突出把握好“穩(wěn)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diào)。穩(wěn),就是保持宏觀經(jīng)濟政策基本穩(wěn)定,保持經(jīng)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wěn)定,保持社會大局基本穩(wěn)定。進,就是要繼續(xù)抓住和用好我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在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運用“探究世界的本質(zhì)”的相關(guān)知識,說明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穩(wěn)中求進”的合理性。
44. 隨著文明的發(fā)展,閱讀已經(jīng)成為人們學習知識、分享經(jīng)驗、塑造個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徑。有人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
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相關(guān)原理辨析: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
45.請運用《生活與哲學》的相關(guān)知識與這名同學談談應該如何處理學習中遇到的煩惱。
(要求:從五個不同方面提出你的具體建議,并闡述清楚相應的哲學依據(jù)。只答具體建議和只答哲學原理都不能得分)
山西大學附中高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每小題2分,共56分)
1-5 D B D B A 6-10 A A B C C 11-15 D D A C C
16-20 B B C D B 21-25 B B C D A 26-28 D A D
二、填空題。(每空0.5分,共10分)
31.客觀實在性 32. 物質(zhì)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人腦的機能;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33. 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 客觀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或規(guī)律性。
34. 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guān)系或整體影響、統(tǒng)帥部分。
35. 真理具有條件性或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36. 客觀物質(zhì)性;主觀能動性; 社會歷史性
37.. 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chǎn)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或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38.. 有序性; 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化趨向 39.. 普遍性; 發(fā)展
40. 客觀性 41.矛盾規(guī)律(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42.矛盾普遍性與矛盾特殊性的辯證關(guān)系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分析說明題(本題3小題,共30分)
43.運用“探究世界的本質(zhì)”的相關(guān)知識,說明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穩(wěn)中求進”的合理性。
①物質(zhì)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穩(wěn)中求進”更加注重經(jīng)濟增長質(zhì)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進就業(yè)和改善民生,符合我國當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實際,符合科學發(fā)展的要求。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只有保持宏觀經(jīng)濟政策的基本穩(wěn)定、經(jīng)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wěn)定,保持社會大局穩(wěn)定,才能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
③人在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前提下正確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認證分析國內(nèi)外經(jīng)濟形勢,制定相應贏得發(fā)展戰(zhàn)略,體現(xiàn)了嚴謹踏實的科學態(tài)度。(或從“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具有目的性、計劃性、自覺選擇性、主動創(chuàng)造性”答本點)
44.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相關(guān)原理辨析: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
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也是構(gòu)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礎(chǔ)。閱讀的過程是能動地吸收、借鑒間接經(jīng)驗的過程,間接經(jīng)驗歸根結(jié)底來源于直接經(jīng)驗,也來源于實踐。閱讀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形成和發(fā)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是影響一個人精神世界形成和發(fā)展的因素之一。
結(jié)論一:承認實踐是精神發(fā)展的基礎(chǔ),強調(diào)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受閱讀的影響,學習間接經(jīng)驗具有重要作用,則這個命題是正確的。
結(jié)論二:忽視實踐在精神發(fā)展中的決定作用,夸大閱讀對精神發(fā)展的作用,則這個命題不正確。(把結(jié)論一和結(jié)論二結(jié)合起來作答或者答出上述任一結(jié)論均可)
45.請運用《生活與哲學》的相關(guān)知識與這名同學談談應該如何處理學習中遇到的煩惱。
(要求:從五個不同方面提出你的具體建議,并闡述清楚相應的哲學依據(jù),只有具體建議和只有哲學原理都不能得分)
要點:意識的能動作用; 尊重規(guī)律的客觀性,利用規(guī)律。 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guān)系;
量變、質(zhì)變辯證關(guān)系; 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山大附中高二月考化學試題
一、選擇題(共15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有關(guān)煤和石油的加工方法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通過煤的直接或間接液化可以獲得各種芳香烴 B.通過石油的催化重整等工藝可獲取芳香烴
C.石油的裂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輕質(zhì)油的產(chǎn)量
D.石油的裂解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不飽和烯烴
2.要檢驗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確的實驗方法是( )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然后再滴加溴水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滴加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C.點燃這種液體,然后再觀察火焰的顏色 D.加入濃硫酸與濃硝酸后加熱
3.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氣反應 B.乙烯和氯氣反應 C.乙烯和氯化氫反應 D.乙烷和氯化氫反應
4.一種氣態(tài)烷烴和一種氣態(tài)烯烴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5。使混合氣通過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則混合氣中的烴分別是( )
A.甲烷和乙烯 B. 甲烷和丙烯 C. 乙烷和乙烯 D. 乙烷和丙烯
5.以下命題,違背化學變化規(guī)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剛石 B.煤加氫變成人造石油
C.水變成汽油 D.海水淡化可以緩解淡水危機
6.用式量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環(huán)上的一個氫原子,所得芳香烴產(chǎn)物的數(shù)目為( )
A. 3種 B.4種 C. 5種 D.6種
7.有A、B兩種烴,含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下列關(guān)于A和B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A和B一定是同分異構(gòu)體 B. 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 A和B實驗式一定相同 D. A和B各1 mol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的質(zhì)量一定相等
8.由兩種烴組成的混合氣體2L與足量的氧氣充分反應后生成CO2 5L、H2O 7L(所有體積都在120℃測定),則這兩種混合氣體的可能組成是( )
A.C2H4、C3H8 B.CH4、C5H8
C.CH4、C4H8 D.C2H6、C3H8
9.為探究一溴環(huán)己烷()與NaOH的醇溶液共熱發(fā)生的是水解反應還是消去反應,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shè)計如下三個實驗方案:
甲:向反應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淺黃色沉淀生成則可證明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乙:向反應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顏色很快褪去,則可證明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丙:向反應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顏色變淺,則可證明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其中正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上述實驗方案都不正確
10.已知分子式為C12H12的物質(zhì)A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其苯環(huán)上的二溴代物有9種同分異構(gòu)體,由此推斷A苯環(huán)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異構(gòu)體的數(shù)目有( )
A.9種 B.10種 C.11種 D.12種
11. 下列關(guān)于乙二醇和丙三醇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甘油、乙二醇的水溶液的凝固點很低,乙二醇可作內(nèi)燃機的抗凍劑,甘油用于配制化妝品
B.丙三醇的沸點比乙二醇的沸點高 C.這兩種多元醇易溶于乙醇,難溶于水
D.丙三醇可以制造炸藥,乙二醇是制滌綸的主要原料
12.下列各組液體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開的是( )
A.水與煤油 B.氯乙烷和水 C.甲苯和水 D.苯和溴苯
13.已知正四面體形分子E和直線型分子G反應,生成四面體形分子L和直線型分子M。(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10,組成G分子的元素為第三周期的元素。)如下圖,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E) (G) (L) (M)
A. 常溫常壓下,L是一種液態(tài)有機物 B.E中化學鍵是極性鍵
C.G有漂白性 D.上述反應的類型是加成反應
14.將a g聚苯乙烯樹脂溶于bL苯中,然后通入c mol乙炔氣體,所得混合液中碳氫兩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 )
A.6︰1 B.12︰1 C.8︰3 D.1︰2
15.實驗室用溴和苯在FeBr3催化下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提純:(1)蒸餾;(2)水洗;(3)用干燥劑干燥;(4)用10%的NaOH溶液洗滌。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1)(2)(3)(4) B.(4)(2)(3)(1) C.(4)(1)(2)(3) D.(2)(4)(2)(3)(1)
二、填空題(共3題,共29分)
16. A是分子式為C7H8的芳香烴,已知它存在以下一系列轉(zhuǎn)化關(guān)系,其中C是一種一元醇,D是A的對位一取代物,H與E、I與F分別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1)化合物I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B→C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設(shè)計實驗證明H中含有溴原子,還需用到的試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驗證E→F的反應類型與E→G不同,下列實驗方法切實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向E→F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得到淡黃色沉淀
B.向E→F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溴水,發(fā)現(xiàn)溴水立即褪色
C.向E→F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鹽酸酸化后,加入溴的CCl4溶液,溶液褪色
D.向E→F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混合液紅色變淺
17.(1)分別寫出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8、72的烴的分子式:______、_ ___、__ ___(可不寫滿,也可補充)
(2)立方烷的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所示,每個頂點是一個碳原子。則:
①其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②它的一氯取代物有_____________種。③它的二氯取代物有_____________種。
18. m mL三種氣態(tài)烴混合物與足量氧氣混合點燃后,恢復到原來狀況(常溫、常壓)氣體體積共縮小2m mL,這三種烴可能的組合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寫三組)
三 實驗題(共2題,共26分)
19.在實驗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溫度過高而使乙醇和濃硫酸反應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設(shè)計下列實驗圖以確認上述混合氣體中有C2H4和SO2。
(1)Ⅰ、Ⅱ、Ⅲ、Ⅳ裝置可盛放的試劑是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Ⅳ________(將下列有關(guān)試劑的序號填入空格內(nèi));
A.品紅溶液 B.NaOH溶液
C.濃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說明SO2氣體存在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3)使用裝置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裝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5)確定含有乙烯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0.實驗室可用NaBr、濃H2SO4、乙醇為原料制備少量溴乙烷:
C2H5—OH+HBrC2H5Br+H2O
已知反應物的用量為:0.30 mol NaBr(s);0.25 mol C2H5OH(密度為0.80 g·cm-3);36 mL濃H2SO4(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 g·mL-1);25 mL水。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應選擇圖中的a裝置還是b裝置?_____________。
(2)反應裝置中的燒瓶應選擇下列哪種規(guī)格最合適( )
A.50 mL B.100 mL C.150 mL D.250 mL
(3)冷凝管中的冷凝水的流向應是 ( )
A. A進B出 B. B進A出 C. 從A進或B進均可
(4)可能發(fā)生的副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3個方程式)。
(5)實驗完成后,須將燒瓶內(nèi)的有機物蒸出,結(jié)果得到棕黃色的粗溴乙烷,欲得純凈溴乙烷,應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 _________。A、濃NaOH溶液 B、Na2SO3溶液 C、CCl4 D、水
化學答題紙
一、選擇題(共15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題(共3題,共29分)
16.(1) I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B→C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切實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7.(1)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不寫滿,也可補充)
(2)①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②有_____________種。③_____________種。
18.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寫三組)
三 實驗題(共2題,共26分)
19.(1)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Ⅳ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
20.(1)a裝置還是b裝置?_____________。
(2)規(guī)格最合適( ) (3)冷凝水的流向應是 ( )
(4)可能發(fā)生的副反應為: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5)______。
答案
一,ABCAC, DCDDC ADBBD
16、(1)
(2)NaOH HNO3 AgNO3
(3)C
17. (1)C10H8 C9H20 C5H12 (2)①C8H8 ②1 ③3
18. CH4、、C2H4、C3H4或C2H6、C4H4、C2H2 或CH4、C3H6、C2H2
19. 答案:(1)A B A D
(2)Ⅰ中品紅溶液褪色
(3)除去SO2,以免干擾乙烯的檢驗
(4)檢驗SO2是否除凈
(5)Ⅲ中溶液不褪色,Ⅳ中溶液褪色
20. (1)a。 (2)C (3)B (4)C2H5OHC2H4↑+H2O 2C2H5OH C2H5OC2H5+H2O
2HBr+H2SO4(濃)Br2+SO2↑+2H2O C2H5OH+2H2SO4(濃)2C+2SO2↑+5H2O
C+2H2SO4(濃)CO2↑+2SO2↑+2H2O(任意選取3個反應即可)
+

+山西大學附中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第二次(3月)模擬考試
英語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一部分: 英語知識應用(共兩節(jié),滿分55分)
第一節(jié):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1. —Do you know whether they talked about their work or their family
—As matter of fact,I couldn’t hear it clearly, as they talked in whisper.
A.the,a B.the,the C.a(chǎn);a D.a(chǎn):the
2. John thought he was ____ when the manager asked him for the advice on the new product.
A. something  B. anything C. somebody  D. anybody
3.According to a recent research, many teenagers have no dreams to lead a comfortable life.
A. rather than B. more than C. other than D. less than
4.The experts suggested the problem worth paying attention ____ at the meeting.
A. to be discussed B. to been discussed C. being discussed D. should be discussed
5. —May I have a word with you
—________.I’m not busy, anyway.
A. By no means B. By all means C. By means of D. By any means
6. If you are feeling so tired , perhaps a little sleep would ______.
A. act    B. help C. serve   D. last
7. Doctors are doing research to find out what happens physically when people ______ smoking.
A. quit   B. decline C. depart  D. reserve
8.Scientists have to work hard to keep ________ with modern discoveries and developments..
A. company B. track C. touch   D. pace
9. ______ of money spent on the bridge.
A. A large amount ; were   B . Large amounts; were  
C. Large amount; was   D. A plenty; was
10. —I didn’t tell him the news.
—Oh, you ought _______.
A. to    B. not to C. not to have   D. to have
11. _______ that Marie was able to set up new branches elsewhere.
A. So successful her business was  B. So successful was her business
C. So her business was successful   D. So was her successful business
12.They looked disappointed because they didn’t ______ the task on time.
A. clarify   B. obtain C. accomplish    D. make
13. It was April 29, 2011 ______ Prince William and Kate Middleton walked into the palace hall of the wedding ceremony.
A. that    B. when C. since   D. before
14. Only when the fire was under control to return to their homes.
A. the residents would be permitted    B. had the residents been permitted
C. would the residents be permitted D. the residents had been permitted
15. —Oh, 21世紀教育網(wǎng)! I failed in the exam.
—_______.You still have chance.
A. Take your time B. Don’t lose heart C. Don’t lose your heart D. No pains, no gains
第二節(jié):完型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閱讀下面短文后所給的四個選項,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Long long ago, human beings used to walk barefoot. A king happened to travel 16 into the countryside. He was greatly troubled by the 17 roads where gravel(礫石) and broken stones pricked(使刺痛) and numbed(使麻木) his 18 . When he returned to his palace he issued an order that all the roads be 19 with cattle hide(牛皮). He thought it was beneficial not only to 20 but also to his people and hoped 21 would no longer be a painful thing
But 22 all the cattle in the kingdom were killed there 23 not be enough hide to get the work done. Evidently it was a stupid 24 . As it was an imperial order people could do nothing but shake their heads and 25 . At this juncture a clever servant in the palace 26 to make a suggestion. "Your Majesty, why don't take an easier way You don't have to mobilize(調(diào)動)so many people, to have so many oxen killed, nor so much money 27 . What you have to do is simply to cover each of your feet with a piece of hide." Surprised and 28 , the king immediately changed his mind and adopted the 29 .
This is said to be the origin of using 30 to make shoes. Though it sounds 31 and strange, it inspires us to think. It is much easier to change oneself than to change the world. 32 it will be much better for one to change oneself before one 33 an attempt to change the outer world. Why don't try to put yourself on the 34 of the person you deal with You will find it easier to solve a problem 35 you change your way of thinking.
16. A. much B. near C. far D. a lot
17. A. smooth B. rough C. long D. busy
18. A. body B. arms C. feet D. legs
19. A. crowded B. filled C. covered D. put
20. A. others B. himself C. them D. themselves
21. A. walking B. swimming C. singing D. shopping
22. A. as well B. even if C. as long as D. when
23. A. would B. should C. must D. may
24. A. comment B. chance C. attempt D. opinion
25. A. sigh B. sign C. cheer D. weep
26. A. wanted B. ventured C. planned D. hoped
27. A. wasted B. borrowed C. saved D. loaned
28. A. moved B. excited C. pleased D. bored
29. A. decision B. plan C. suggestion D. measure
30. A. leather B. silk C. plastic D. cloth
31. A. odd B. funny C. amusing D. surprising
32. A. Or B. But C. So D. However
33. A. makes B. tries C. takes D. gives
34. A. direction B. situation C. occasion D. position
35. A. before B. if C. while D. until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共兩節(jié), 滿分60分)
第一節(jié):(共1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45分)
閱讀下面短文后所給的四個選項,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I learned about life from an ant farm.When I was seven years old, my family created one.First, we put clean sand in a thin glass box, and then we waited for the live ants to arrive.Shortly after the chilly ants were dropped into the glass structure, they got to work making tunnels.I was amazed that each one knew exactly what to do.After hours of staring, I realized that the ants had assigned jobs.With my mom ' s help, I kept a diary of what happened each day and named the ants.
One day a tragedy struck the ant farm.The pages of the diary, still wrinkled where tear drops fell, indicate the depth of the tragedy.'I had put my face so close to the structure that I accidentally tipped it over, caving in all the tunnels.Although the ants survived their earthquake, one by one they began to die.I was terrified as I watched them give up their tunnel-building to carry the bodies to a comer of the farm.My mother reported that the ants were dying of "frustration." They simply could not stand the reality that their tunnels had been destroyed.
Although much time has passed, I still think of that ant farm.Mom had hoped it would teach me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but it taught me much more.Over the years, I came to realize the ants were a study in the benefits of teamwork.Working together, they were able to create an amazing world for themselves.I also learned that they should be admired for their hard work.Day in and day out, each labored at their task.The ant farm showed that teamwork and perseverance are indeed two key ingredients to success.But there was an even larger lesson that I did not realize until recently: Adversity (不幸、災禍) is a natural part of life,and must be accepted.Unlike the ants, humans cannot give up when they face disappointment.Unlike the ants, we have to realize that if a tunnel caves in, we just have to build another.Giving up, I say, is not a choice.
36.The family created an ant farm in a glass box because it was easy _____.
A.for the ants to live in B.to get sun light in
C.to keep the sand clean D.for the boy to observe
37.What made the pages of the diary wrinkled
A.The tears. B.The earthquake C.The ants. D.The tragedy.
38.What did the writer finally realize
A.Perseverance is the only way to success.
B.Humans cannot give up when facing adversity.
C.People should admire anyone for their hard work.
D.His mother taught him much more.
39.When did the writer draw a more important lesson from his experience
A.Before he was seven years old. B.When he was seven years old.
C.Immediately after the tragedy. D.Many years after the tragedy
B
Jean—Francois Millet (October 4,1814----January 20, 1875) was a French painter and one of the founder of the Barbizon School in rural France. Born of a peasant family, Millet was encouraged by his father to study art in Cherbourg, France. He can be categorized as part of the movement called “naturalism”(自然主義).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peasant’ hard life was perfectly expressed in his choice of subject and natural preference for powerful but simple drawing and coloring.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of Millet’s paintings, The Gleaners(《拾穗者》),first came in a vertical composition(垂直式構(gòu)圖) painted in 1854,and then there came the horizontal version in 1856, which is now preserved in the Musee d’Orsay. It depicts women bending over in the fields to collect the leftover’s from the harvest, and it is a monumental composition devoted to the working class.
Previously, servants were depicted in paintings as obedient to a noble or a king, and picking up what was left of the harvest wa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lowest jobs in Millet;s times. However, Millet offered these women as the heroic focus of the picture. Besides, in the painting, light lights up the women’s shoulders as they carry out their work. Behind them, the field that stretches into the distance is bathed in golden light, under a wide , magnificent sky. The forms of the three figures, standing against the lighter field, show balance and harmony.
40.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 we can know that Millet________.
A. was born in rural France
B. belongs to neither naturalism nor realism
C. became famous for his love of the countryside
D. received his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Barbizon
41. As for the painting The Gleaners, ________.
A. it is originally a horizontal composition
B. it is based on the effort of Musee d’Orsay
C. it presents women in the field as the chief focus
D.it shows how women are stopped from working in the field
42. In the painting, the viewer can appreciate Millet’s_________..
A. crazy interest in blue color B. strong focus on the city life
C. absolute respect for the king D. particular choice of main characters
43.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ooks can we probably find this passage
A. Kings and Nobles in France B. A Guide to French Painting
C. French Agricultural History D. The Founder of Musee d’Orsay
C
Get a FREE YEAR! Order NOW and get a FREE YEAR of Parents magazine! That's 2 full years (24 issues) for the regular 1-year rate - just $12. But HURRY, this offer won't last! (U.S. orders only, please.)
Every issue of PARENTS is filled with practical advice from leading doctors and child experts ... toys and games that develop reader-tested products and more!
100% Money-Back Guarantee: You must be pleased, or you may cancel any time during the life of your subscription and get all your money back - no questions asked. Parents Magazine is published 12 times per year. Savings are based on $12.00 annual subscription rate. State taxes may apply to your order.
E-mail address required to access your account and member benefits online. We will not share your e-mail address with anyone. Click here: www./privacy to view our privacy policy.
44.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
A. to introduce a new magazine B. to help parents with their daily life
C. to attract more subscribers D. to collect more money for charity
4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ad
A. Only $12 is to be paid for 24 issues of the magazine
B. Readers can get a free offer of the magazine any time of the year
C. Read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an enjoy the free offer
D. Readers can communicate face to face with child experts on the Internet
46. A reader subscribed PARENTS 3 months ago, but now he finds the magazine dissatisfying. What can he do
A. He can cancel without getting your money back.
B. He can cancel after answering a series of questions.
C. He can e-mail them to access your bank account to get all your money back.
D. He can cancel and get all money back without answering any questions.
D
British paychologists have found evidence of a link between excessive(過度的) Internet use and depression, a research has shown.
Leeds University researchers, writing in the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said a small part of Internet users were classed as Internet addicts and that people in this group were more likely to be depressed than non-addicted users.
The artic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cessive Internet use and depression is from a questionnaire-based study of 1,319 young people and adults.
The respondents 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how much time they spent on the Internet and what they used it for; they also complete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a series of question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seriousness of depression.
The six—page report,by the university’s Institute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said 18 of the people who 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e were Internet addict.“Ou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excessive Internet use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but what we don’t know is which comes first—are depressed people drawn to the Internet or does the Internet cause depression ” the article’s lead author Dr Catriona Morrison said.”What is clear is that, for a small part of people, excessive use of the Internet could be warning signal for depressive tendencies.”
The age range of all respondents was between 16 and 51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21.24. The average age of the 18 Internet addicts was 18.3 years. By comparing the levels of depression within this group to that within a group of 18 non—addicted Internet users, researchers found the Internet addicts had a higher chance of developing depression than non-addicts. They also discovered that addicts spent more time visiting sexually pleasing website, online gaming sites and online communities.
“The public speculation(推測)was further proved by this study. That’s to say, over-engaging in websites which serve to replace normal social function might be linked to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like depression and addiction,” Morrison said.”We now need to consider the wider social influence of this relationship and clearly prove the effects of excessive Internet use on mental health.”
47.Internet addicts are people who ______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use the Internet more than enough B. feel depressed when using the Internet
C. seldom connect to the Internet D. feel depressed without the Internet
48. What is confirmed by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Depression leads to excessive use of Internet
B. Depression results from excessive use of Internet
C. Excessive use of internet usually accompanies depression
D. Excessive use of internet is usually earlier to depression
49. It is thought by the public that online communities______.
A. can never replace normal social function
B. are intended to replace normal social function
C. are associated with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D. shouldn’t take the blame for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50.According to Dr Catriona Morrison, the public speculation________.
A. lacks scientific evidence B. helps clarify their study
C. finds a theoretical basis D. has little scientific value
第二節(jié):(共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5分)
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的兩項為多余選項。
__51__ .Being angry doesn’t really solve much, but what people do when they feel angry is important. The goal is to calm down and try to solve what is bothering you. This is hard for some kids and adults, too. Instead of calming down, some kids might keep getting more and more upset until they explode like a volcano!
__52__.Their anger might be so strong that they lose control of their temper. They may act in ways unacceptable and hurtful. People may say that someone has trouble controlling their temper. __53__
Some kids might get so angry that they scream at their parents, break something , or even worse , hit their brothers or sisters. __54__ .However, it’s not OK for a kid to do any of those things .Kids don’t want to act in this way , but sometimes angry feelings can be hard to manage. So what to do
Well, the good news is that kids don’t just have to keep making the same mistakes over and over again. __55__ .Imagine your temper as a puppy inside you that needs some training. The puppy is not bad ---- it will probably turn out a great dog. It just needs to learn some rules because, right now, that puppy is causing some problems to you.
A. You can train you temper.
B. You don’t want to cause trouble.
C. Kids should be allowed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even angry ones.
D. Everybody gets angry sometimes.
E. In fact, they usually mean that a kid behaves badly when feeling angry.
F. Instead of thinking of the person you’re angry with, think of something else.
G. Some kids get angry more often or more easily than some other kids.
第三部分:寫作(共兩節(jié),滿分35分)
第一節(jié):短文改錯 (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處錯誤,每句最多2處錯誤,請在有錯誤的地方增加、刪除或修改某個單詞。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加上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上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11處起)不計分。
Once a man got on a bus for New York. He hid in toilet, because he did not want to pay. But a passenger saw her. She tapped the person in front of her on the shoulder and say, "There's a bum(流浪漢) in the toilet. Tell the bus driver."The message was past from person to person. But anywhere along the way, it changed. The bus driver was told that there was a bomb in the toilet. He immediate stopped the bus and telephoned the police. When the police came in, they told the passengers to get off the bus or stay far away. Then they closed the highway. This soon caused a 15-miles-long traffic jam. Under the help of a dog, the police
searched for two hours. Of course they found no bomb!
第二節(jié):書面表達(滿分25分)
最近小車安全事故頻發(fā),校車安全問題越來越得到政府的重視。請你根據(jù)以下內(nèi)容要點寫一篇英語短文:
1、校車安全事故頻發(fā)的原因:
1)校車質(zhì)量堪憂;
2)某些司機素質(zhì)不高;
3)超載、超速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2、你的建議。(至少兩點)
注意:1、詞數(shù):120左右;
2、可適當增加細節(jié),以使行文連貫;
3、參考詞匯:超載 overload ; 共同的 joint
山大附中高二3月月考
英語試題
參 考 答 案
一、單項選擇
1-5 CCCAB 6-10BADBC 11-15 BCBCB
二、完形填空
16-20CBCCB 21-25ABACA 26-30BACCA 31-35ACADB
三、閱讀理解
36-40 DABDA 41-45CDBCA 46-50 DACBC 51-55 DGECA
改錯:
1. in → in the 2. her → him 3. say → said 4. past → passed
5. anywhere → somewhere 6. immediate → immediately 7.去掉 in
8. or → and 9. miles → mile 10. Under → with
書面表達:
One possible version:
The number of school bus accidents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Why do such tragedies happen frequently?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some schools use unsafe buses because they can’t afford quality ones. Secondly, some drivers are not fit to drive school bus , but they do. Worse still, overloading and speeding , which easily lead to accidents, are very common.
To reduce school bus acciden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manage school buses. As for students, I think it’s necessary to receive school bus safety education. All in all, only when the whole society makes a joint effort can we reduce school bus accidents greatly.山大附中高二年級3月月考地理試題
單項選擇題:(60分)
圖1為某科考隊于當?shù)貢r間2010年2月28日10時30分在斯瓦爾巴群島考察時拍攝的照片,圖2為拍攝地點位置圖。讀圖回答1~2題。
1.圖1景觀可能反映
A.全球氣候變冷 B.北極冰蓋退縮 C.生物種群繁多 D.海洋環(huán)境污染
2.此照片拍攝時,北京時間為
A.3月1日17時30分 B.2月28日18時30分C.2月28日17時30分D.2月28日3時30分
下面左圖為我國及周邊地區(qū)局部區(qū)域示意圖,為加快能源開發(fā)、保證能源安全,目前,我國正在乙所在地區(qū)啟動“煤變油”工程。右圖為“煤變油”工藝流程圖,讀圖完成3~5題。
3.關(guān)于左圖中甲、乙、丙、丁陰影區(qū)域環(huán)境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描述正確的是(  )
A.丁地區(qū)過度放牧和耕種導致水土流失嚴重 B.甲地區(qū)大量使用煤炭導致酸雨危害嚴重
C.丙地區(qū)開墾后的土壤受雨水沖刷導致土壤肥力嚴重下降
D.乙地區(qū)為出口木材而大量砍伐森林導致環(huán)境惡化
4.在乙地區(qū)啟動“煤變油”工程的主要理由是(  )
A.區(qū)域內(nèi)石油資源十分短缺 B.區(qū)域內(nèi)煤炭資源十分豐富
C.區(qū)域內(nèi)科技力量雄厚 D.區(qū)域內(nèi)交通運輸便利
5.從右圖可以看出,乙地區(qū)“煤變油”工程實施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工藝流程復雜 B.環(huán)境污染嚴重 C.水資源短缺 D.消費市場狹小
讀我國南方某農(nóng)村生態(tài)農(nóng)業(yè)試驗場生產(chǎn)模式圖,回答6~7題。
6.該村大田農(nóng)業(yè)的主要肥料是(  )
A.雜草秸稈、沼渣、化肥 B.沼渣、糞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稈、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7.該地農(nóng)民使用沼氣作為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是(  )
A.有利于保護植被,減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凈化環(huán)境
B.由于雜草填入沼氣池減少了秸稈還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飼料、肥料、燃料競爭激烈,需要根據(jù)實際調(diào)整三者關(guān)系
D.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但不利于農(nóng)業(yè)各部門之間的聯(lián)系
圖6是世界局部區(qū)域圖。讀圖完成第8~9題。
8.從北京看東京,方位與距離組合最接近
A.東南,2000千米 B.西北,2000千米
C.東南,5000千米 D.西北,5000千米
9.圖中
A.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丁相距最近
B.A、B、C所表示的區(qū)域面積中C的面積最廣
C.a、b、c、d四地中d地沒有發(fā)生過地震
D.E、F、G、H四地中F地沒有冰川分布
北京時間9月29日21時16分,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成功發(fā)射升空。圖7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fā)射升空當天某時光照圖。讀圖文資料,完成第10~11題。
10.圖中
A.德班(約30°S,31°E)為早4時
B.新加坡(約1°N,104°E)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
C.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為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D.A、B、C三地地球自轉(zhuǎn)線速度相等
11.“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fā)射升空時刻
A.地球公轉(zhuǎn)到遠日點附近且速度加快
B.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東半球
C.之后三個月內(nèi),北京地區(qū)白晝漸短黑夜?jié)u長
D.之后六個月內(nèi),北極圈內(nèi)極夜范圍不斷擴大
有關(guān)統(tǒng)計表明,目前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程度已超過50%。不少專家認為,將淀粉質(zhì)生物(如糧食、薯類、作物秸稈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氫等,可用作生產(chǎn)和生活能源。據(jù)圖回答12~14題。
12.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酒精生產(chǎn)國,酒精燃料汽車曾占到巴西汽車市場的90%以上,巴西燃料酒精生產(chǎn)的主要原料是(  )
A.甘蔗 B.林木 C.甘薯 D.玉米
13.據(jù)圖分析我國發(fā)展生物能源的好處有(  )
①可以緩解農(nóng)村就業(yè)壓力及促進農(nóng)民增收
②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③可以減輕農(nóng)村養(yǎng)殖業(yè)對天然植被的破壞
④可以刺激汽車制造業(yè)的飛速發(fā)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有關(guān)試驗表明,我國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鹽堿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可以用來種植淀粉質(zhì)生物,選擇這些類型的土地發(fā)展生物能源,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擴大植被覆蓋率,防止水土流失 B.提高難以利用土地的質(zhì)量
C.增加欠發(fā)達地區(qū)人民的經(jīng)濟收入 D.緩解生物能源與糧食生產(chǎn)相爭的矛盾
15.“全球變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與之相伴隨的還有“全球變暗”,即地球大氣層中的懸浮顆粒物增加,云層變厚,能夠直接到達地球表面的陽光逐漸減少,地區(qū)因此而變得越來越“暗”。據(jù)此回答引起“全球變暖”和“全球變暗”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
A.太陽輻射能力在減弱 B.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C.火山噴發(fā)產(chǎn)生的火山灰 D.沙塵暴肆虐全球
讀我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某工業(yè)園區(qū)產(chǎn)業(yè)鏈模式圖,回答16-18題。
16.圖中①、②的含義分別為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廠 B. 供氣、液化氣站
C.供水、農(nóng)田灌溉 D.鋼材、軋鋼廠
17.該園區(qū)大力發(fā)展太陽能電池板廠的突出的優(yōu)勢條件是
A.近煤礦 B.近市場 C.科技發(fā)達 D.交通條件好
18.該園區(qū)釆用這種模式發(fā)展,體現(xiàn)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是
A.公平性 B.持續(xù)性 C.共同性 D.階段性
據(jù)新華網(wǎng)綜合消息,中哈輸油管線(中國新疆阿拉山口-哈薩克斯坦阿塔蘇輸油管線)于2004年9月28日開始鋪設(shè),管線全長1000公里。據(jù)此回答19~22題。
19.中哈輸油管線鋪設(shè)過程中,沿線需要注意的主要生態(tài)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鹽堿化 C.土地荒漠化 D.氣候變暖
20.哈薩克斯坦石油最豐富的地區(qū)在( )
A.里海沿岸 B.巴爾喀什湖附近 C.額爾齊斯河沿岸 D.北部丘陵
21.中國已經(jīng)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下列措施中,從“開源”方面能有效保證我國石油安全的是
①在海外大力投資石油的開發(fā)和經(jīng)營 ②加速國內(nèi)石油資源的勘探與開發(fā) 
③建立國家石油戰(zhàn)略儲備庫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進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目前,我國進口的石油基本上來自中東。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進口渠道,從位置方面考慮,除中東外較為理想的進口石油的地區(qū)是( )
①加勒比海地區(qū) ②北非 ③東南亞 ④中亞 ⑤俄羅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在地表環(huán)境中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之間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當某事物發(fā)生變化時會給其他事物帶來影響,甚至引發(fā)一系列的變化。讀下圖,回答23~24題。
23.圖中X是指( )
A.海平面上升 B.城市數(shù)量增多 C.動物數(shù)量減少 D.冰雪覆蓋面積擴大
24.世界各國對此變化應達成的共識是( )
A.修筑水利工程 B.控制大城市規(guī)模 C.控制大氣中CO2的含量  D.保護人類文化遺產(chǎn)
下表反映了四個省區(qū)煤炭、太陽輻射能、天然氣、水資源四種資源的豐歉程度(★號越多代表資源分布越豐富),據(jù)此回答25~26題。
甲 乙 丙 丁
新 ★★ ★★★★ ★★★★
陜 ★★★★ ★★★ ★★ ★★★
川 ★★ ★ ★★★★ ★★★★
粵 ★ ★★ ★★★★ ★
25.圖中表示天然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6.與省區(qū)“川”相比,省區(qū)“新”的資源乙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處低緯度地區(qū),太陽高度角大 B.地處內(nèi)陸,降水少,晴天多
c.地質(zhì)時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區(qū) D.地殼運動頻繁
如下圖,A、B為赤道上的兩點,且A位于B的西側(cè),A、C為某條經(jīng)線上的兩點,BC為晨線的一部分,C點位于北半球。據(jù)此完成27~28題。
27.C地日落方位可能為( )
A.西北或正北 B.西南或正南
C.東北或正北 D.東南或正南
28.若BC為晨線長度的1/2,且A、C之間的距離由最近變?yōu)樽钸h的期間,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公轉(zhuǎn)速度越來越快 B.加爾各答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
C.廣州晝短夜長 D.澳大利亞西北部處于少雨期
山大附中高二年級3月月考地理試卷
2012.3.17
一、單項選擇題:(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臭氧層保護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環(huán)保議題之一。下圖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層臭氧總量多年變化狀況。讀下圖,回答29~30題。
  
  
29.隨年份的推移,臭氧總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隨緯度的增高而遞減
C.在高緯地區(qū)遞減明顯 D.隨大氣CO2濃度而增
30.臭氧總量減少直接導致( )
A.太陽紫外線輻射減小 B.平流層氣溫降低
C.酸雨區(qū)面積縮小 D.地面輻射強度減弱
二、綜合題:(40分)
31.長江上游地區(qū)地形復雜,自然資源較豐富,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間。讀圖回答下列各題。(8分)
⑴重慶三峽庫區(qū)水土流失面積比重最大的土地類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范圍內(nèi),隨著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積比例 。(2分)
⑵長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有 (1分)。
A.植物種類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養(yǎng)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積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發(fā)滑坡、泥石流
⑶說出影響該區(qū)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2分)
⑷提出該區(qū)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對策。(3分)
32.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7分)
材料一: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是依靠太陽能電池組件將光能轉(zhuǎn)化成電能的裝置。2009年8月28日上午9時,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特許權(quán)示范項目奠基儀式在甘肅省敦煌市太陽能工業(yè)園區(qū)舉行。作為國內(nèi)首個大型光伏發(fā)電示范項目,其奠基標志著國內(nèi)大型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站建設(shè)正式啟動。
材料二:中國2005年至2007年綜 合 能 源 平 衡 表(單位:萬噸標準煤)
年份 2005 2006 2007
可供消費的能源總量 223213 244101 261111
能源消費總量 224682 246270 265583
平衡差額 -1469 -2169 -4472
讀材料一,簡述敦煌發(fā)展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的優(yōu)勢條件。(3分)
(2)讀材料二,我國國內(nèi)能源供應 (大于或小于)需求。今后,我國將采取哪些措施來緩解這個矛盾 (4分)
33.讀圖及材料,回答問題:(5分)
上左圖中N河段上游有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說明其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1分)
(2)怒江是我國尚待開發(fā)的最大的水電能源基地之一。上右圖為規(guī)劃中的梯級電站示意圖,怒江規(guī)劃開發(fā)河段長742千米,天然落差為1578米。簡要評價怒江水電能源基地開發(fā)的條件。(4分)
34.我國西南地區(qū)自古就與內(nèi)地聯(lián)系密切。如今,這一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重要貢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西南地區(qū)能源資源豐富,區(qū)域內(nèi)的重慶市近年來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下圖為重慶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費量變化和單位GDP能耗變化圖。
(1)判斷重慶市能源消費總量變化和單位GDP能耗變化的趨勢,并分析單位GDP能耗變化的主要原因。(4分)
(2)指出重慶市能源消費結(jié)構(gòu)特點;結(jié)合西南地區(qū)能源資源優(yōu)勢,說明該市今后能源消費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的方向。(4分)
35.讀中國部分新能源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2分)
(1)“中國新能源”圖中,圖例A代表________發(fā)電站,B代表________發(fā)電站,我國加快發(fā)展新能源A的建設(shè),其最大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多年來,我國煤炭占能源生產(chǎn)總量的比重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請從生產(chǎn)和運輸兩個方面說明其帶來的不利影響。 (2分)
(3)分析西北地區(qū)和東南沿海地區(qū)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季節(jié),并說出原因。 (4分)

(4)我國生物燃料乙醇項目是在“十五”期間提出的,近期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積極穩(wěn)妥地推動生物燃料乙醇產(chǎn)業(yè)發(fā)展,并制止某些地區(qū)的過熱做法。分析利用玉米作為原料發(fā)展生物燃料乙醇的好處和國家要求穩(wěn)妥發(fā)展的理由。 (3分)
山大附中高二年級3月月考地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B C B A A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A D B A B B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A C D B A D C B
二、綜合題:(40分)
31. (8分) (1)旱地;增加。(2分)(2) BCD(1分)。(3)多山地丘陵,地形崎嶇;降水豐富。(2分)(4)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退耕還林還草,調(diào)整農(nóng)業(yè)結(jié)構(gòu)(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多種渠道解決農(nóng)村能源問題:開發(fā)沼氣、小水電,營造薪炭林。(3分)
32. (7分)(1)敦煌處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云量和雨量極少,大氣透明度高,光照強;夏季日照時間長;荒漠面積大。(3分)
(2)小于(1分)措施:①加強勘探工作,開發(fā)我國西部油氣資源; ②實施能源供應多元化戰(zhàn)略,加強同中亞、非洲、俄羅斯等國家地區(qū)的合作,進口該地石油;③建立石油戰(zhàn)略儲備基地;④加大對替代性能源的開發(fā)力度;⑤將節(jié)約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戰(zhàn)略的首要地位,建立“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3分)
33. (5分)(1)位于地勢階梯交界處,地勢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支流眾多,流量大。(1分)
(2)有利:怒江自然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豐富且集中;多峽谷,利于建壩。不利:地形復雜,生態(tài)脆弱;交通不便,開發(fā)難度大;遠離能源消費市場,輸電困難;經(jīng)濟欠發(fā)達,資金不足。(4分)
34.(8分)(1)能源消費總量呈上升趨勢;單位GDP能耗呈下降趨勢。提高能源利用率;調(diào)整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4分)
(2)以煤為主,石油、天然氣和水電的比重較低。增加水電、天然氣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4分)
35.(12分)(1)核能 風力 高效、溫室氣體接近零排放(3分)
(2)生產(chǎn):煤炭大量開采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和造成環(huán)境污染問題;運輸:由于煤炭資源的地區(qū)分布不均,“北煤南運”格局加劇了鐵路運力緊張的矛盾。(2分)
(3)東南沿海地區(qū)是夏季,西北地區(qū)是冬季。東南沿海臨太平洋且無地形屏障,受夏季風、臺風 影響較大,西北地區(qū)植被稀疏,靠近冬季風源地,冬季風勢力強。(4分)
(4)生物燃料屬于可再生能源,可以持續(xù)利用;對環(huán)境污染小,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我國人口眾多,耕地有限,人均糧食水平還不高。(3分)
圖2






拍攝地點

10°
20°
80°N
圖1
圖6
圖7
土地鹽堿化
風暴作用加劇
海洋侵蝕加強
海水入侵
排污受阻
淹沒土地
洪澇災害加劇
港口航道功能受影響
X





區(qū)
1985-1989
緯度
1990-1994
90°S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80°S
70°S
60°S
50°S
40°S
30°S
1964-1976
2000
1980-1984
1996-1999
臭氧總量∕DU
重慶三峽庫區(qū)水土流失面積構(gòu)成
旱地(47.97%)
疏林地
(21.55%)
中覆蓋度草地(17.03%)
高覆蓋度草地(3.50%)
育林地(2.54%)
灌木林地(5.98%)
其它(1.43%)
重慶三峽庫區(qū)水土流失與地形坡度的關(guān)系
坡度范圍
>25°
15°
~25°
10
20
30
40
0
<5°

~8°

~15°
面積比例(%)
長江上游流域概況示意圖
六盤水
宜昌
重慶
成都
貴陽















N


城市
石油
天然氣



河流
流域界線

江山西大學附中高二年級3月月考
數(shù)學(理科)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函數(shù)的導數(shù)是( )
A. B. C. D.
2、積分( )
A. B. C. D.
3、設(shè),則此函數(shù)在區(qū)間內(nèi)為(  )
A.單調(diào)遞增 B. 先增后減 C.單調(diào)遞減 D.先減后增
4、由1、2、3、4、5這5個數(shù)字組成無重復數(shù)字的五位數(shù)中,小于50000的偶數(shù)有 ( )
A.60個 B.48個 C.36個 D.24個
5、設(shè)函數(shù)的導函數(shù)為,且,則等于 ( )
A. B. C. D.
6、已知函數(shù)有極大值和極小值,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或 D.或
7、已知(為常數(shù))在上有最大值,那么此函數(shù)在上的最小值為( )
A.-37 B.-29 C.-5 D.-11
8、當時,有不等式 ( )
A.
B.
C.當時,當時
D.當時,當時
9、曲線在點處的切線與坐標軸所圍三角形的面積為( )
A. B. C. D.
10、把4名男生和4名女生排成一排,女生要排在一起,不同排法的種數(shù)為( )
A. B. C. D.
11、已知是上最小正周期為2的周期函數(shù),且當時, ,則函數(shù)的圖象在區(qū)間[0,6]上與軸的交點的個數(shù)為( )
A.6 B.7 C.8 D.9
12、已知二次函數(shù)的導數(shù)為,,對于任意實數(shù),有,則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一件工作可以用2種方法完成,有3人會用第1種方法完成,另外5人會用第2種方法完成,從中選出1人來完成這件工作,不同選法的種數(shù)是
14、曲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是
15、曲線在點P0處的切線平行于直線y=4x,則點P0的坐標是________
16、已知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存在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則的取值范圍是
山西大學附中高二年級三月月考
數(shù)學(理科)試題(答題紙)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_____ ____;14.____ _ _____
15. ;16._______ ____
三.解答題(17小題8分,其它每題10分,共48分)
17、求由拋物線,直線,及軸所圍成的平面圖形的的面積
18、設(shè)函數(shù)在及時取得極值.
(Ⅰ)求a、b的值;
(Ⅱ)當時,求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最大值.
19、用長為的鋼條圍成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框架,要求長方體的長與寬之比為,問該長方體的長、寬、高各為多少時,其體積最大?最大體積是多少?
20、已知函數(shù),若在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21、 已知函數(shù),設(shè)
(Ⅰ)求的單調(diào)區(qū)間;
(Ⅱ)若以圖象上任意一點為切點的切線的斜率 恒成立,求實數(shù)的最小值;
(Ⅲ)是否存在實數(shù),使得函數(shù)的圖象與的圖象恰好有四個不同的交點?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圍,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數(shù)學理答案:
8 3
17、8
18、
①解: ,
因為函數(shù)在及取得極值,則有,.

解得,.
②由(Ⅰ)可知,,

當時,;
當時,;
當時,.
所以,當時,取得極大值,又,.
則當時,的最大值為.
19、解:設(shè)長方體的寬為x(m),則長為2x(m),高為
.
故長方體的體積為
從而
令V′(x)=0,解得x=0(舍去)或x=1,因此x=1.
當0<x<1時,V′(x)>0;當1<x<時,V′(x)<0,
故在x=1處V(x)取得極大值,并且這個極大值就是V(x)的最大值。
從而最大體積V=V′(x)=9×12-6×13(m3),此時長方體的長為2 m,高為1.5 m.
答:當長方體的長為2 m時,寬為1 m,高為1.5 m時,體積最大,最大體積為3 m3。
20、,
則 ,
(i)當 ,
若 ,則,是減函數(shù),所以
,故在上恒不成立。
(ii)時,
若,故當時,
綜上所述,所求的取值范圍為
21、(1))
由。
(2)

(3)若的圖象與
的圖象恰有四個不同交點,
即有四個不同的根,亦即
有四個不同的根。
令,
則。
當變化時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1,0) (0,1) (1,)
的符號 + - + -
的單調(diào)性 ↗ ↘ ↗ ↘
由表格知:。
畫出草圖和驗證可知,當時,山西大學附中高二年級3月月考
數(shù)學(文科)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不等式的解集為( )
A. B. C. D.
2、若是任意的實數(shù),且,則( )
A B C D
3、已知,且,則( )
A. B. C. D.
4、下列各式中,最小值等于的是( )
A B C D
5、設(shè),,,則的大小順序是( )
A. B. C. D.
6、函數(shù)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7、已知,且,則的值(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不大于零 D.不小于零
8、若且滿足,則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9、若,則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10、設(shè),,,,則A、B的大小關(guān)系是( )
A B C D 不能確定
11、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12、設(shè)不等的兩個正數(shù)滿足,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不等式的解集為
14、設(shè),則函數(shù)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15、不等式恒成立,則的取值范圍是
16、與()的大小關(guān)系為
山西大學附中高二年級三月月考
數(shù)學(文科)試題(答題紙)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_____ ____;14.____ _ _____
15. ;16._______ ____
三.解答題(17小題8分,其它每題10分,共48分)
17、解不等式
18、已知且,求證:
19、解關(guān)于的不等式: ()
20、用長為18 cm的鋼條圍成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框架,要求長方體的長與寬之比為2:1,問該長方體的長、寬、高各為多少時,其體積最大?最大體積是多少?
21、設(shè)函數(shù)在及時取得極值.
(Ⅰ)求、b的值;
(Ⅱ)若對于任意的,都有成立,求c的取值范圍.
數(shù)學文科答案:
17、
18、方法有多種
19、
當時,不等式解集為
當時,不等式解集為,
當時,不等式解集為
20、解:設(shè)長方體的寬為x(m),則長為2x(m),高為
.
故長方體的體積為
從而
令V′(x)=0,解得x=0(舍去)或x=1,因此x=1.
當0<x<1時,V′(x)>0;當1<x<時,V′(x)<0,
故在x=1處V(x)取得極大值,并且這個極大值就是V(x)的最大值。
從而最大體積V=V′(x)=9×12-6×13(m3),此時長方體的長為2 m,高為1.5 m.
答:當長方體的長為2 m時,寬為1 m,高為1.5 m時,體積最大,最大體積為3 m3。
21、解:(Ⅰ),
因為函數(shù)在及取得極值,則有,.

解得,.
(Ⅱ)由(Ⅰ)可知,,

當時,;
當時,;
當時,.
所以,當時,取得極大值,又,.
則當時,的最大值為.
因為對于任意的,有恒成立,
所以 ,
解得 或,
因此的取值范圍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抚州市| 卓尼县| 固安县| 永春县| 寿光市| 新蔡县| 江都市| 阳泉市| 晋宁县| 德兴市| 阿拉尔市| 普安县| 孙吴县| 咸阳市| 嘉善县| 华宁县| 高碑店市| 通城县| 石泉县| 阳城县| 南汇区| 晋江市| 垦利县| 湘乡市| 鹿邑县| 沁阳市| 石狮市| 金坛市| 锡林郭勒盟| 泾阳县| 梓潼县| 招远市| 法库县| 合水县| 华容县| 南投市| 封丘县| 岑巩县| 台南县|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