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東省惠陽一中實驗學校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東省惠陽一中實驗學校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全科】

資源簡介

命題人:王傳兵
一、本大題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云翳(yì) 惆悵(chàng) 奢侈(yí) 海市蜃樓(shèn)
B.回溯(shuò) 勁敵(jìng) 霧靄(ǎi) 蓊蓊郁郁(wēng)
C.作揖(yī) 混淆(xiáo) 濡養(rú) 美味佳肴(yáo)
D.悄然(qiāo) 哽咽(gěng) 蹊蹺(xī) 鬼鬼祟祟(suì)
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一的組是 ( )
(1)廣州目前正___國際慣例,全力做好亞運城宗教服務中心___及運行組織工作。
(2)中國提高衛星分辨率與精確度的___,可增強中國的ISR(情報,監視和偵察)___。
A.遵循 設施 潛力 能力 B.遵照 設備 潛力 能力
C.遵照 設施 能力 潛力 D.遵循 設備 能力 潛力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珠海市政府勞苦功高,耗資800萬種植的31棵羅漢松有的猶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傲然立于路口,有的活像醉羅漢斜在路邊,還有的仿佛彌勒佛笑哈哈地蹲在路面上。
B.我國對“超級細菌”正嚴陣以待。此前,這個已經在一些國家致多人感染的細菌,憑借對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具有的耐藥性,被冠以“超級”之名。
C.監測顯示,個別地區蚊媒密度高,存在登革熱疫情擴散蔓延的風險,人們必須要潔身自好,注意個人衛生。
D.“凡亞比”臺風挾帶17級強風橫掃臺灣花蓮,部分民宅的門窗玻璃應聲破裂,鱗次櫛比。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逐漸成為國際國內中小企業綠色低碳展示平臺的中博會,為中小企業的發展無窮的機遇與啟迪。
B.上賽季讓姚明飽受折磨,這使得他非常難受,重傷的他只能在場外觀戰。
C.朱民指出,雖然現在整個復蘇還在進行,但是全球經濟并不會出現二次探底,這里政府的經濟政策會起關鍵作用。
D.谷歌計劃打算在美國和歐洲開始推出“Google Editions”并且銷售能夠連接到互聯網的任何設備上閱讀的電子書。
二、本大題7小題,共34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題,共21分。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茍合。時太宗召為諫議大夫。帝嘗曰:“君臣同德,則海內安。朕雖不明,幸諸公數相諫正,庶致天下于平。”珪進曰:“古者,天子有爭臣七人,諫不用,則相繼以死。今陛下開圣德,收采芻言,臣愿竭狂瞽,佐萬分一。”珪推誠進善,每存規益,帝益任之。
它日進見,有美人侍帝側,本廬江王瑗姬也。帝指之曰:“廬江不道,賊其夫而納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廬江為是邪?非邪?”帝曰:“殺人而取妻,乃問朕是非,何也?”對曰:“臣聞齊桓公之郭,問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惡惡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賢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廬江之亡,其姬尚在,竊謂陛下以為是。審知其非,所謂知惡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孫以樂律授宮中音家,伎不進,數被讓。珪與溫彥博同進曰:“孝孫修謹士,陛下使教女樂,又責譙之,天下其以士為輕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為人游說邪?”彥博懼,謝罪,珪不謝,曰:“臣本事前宮,罪當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樞密,責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負臣,臣不負陛下。”帝默然慚,遂罷。
時珪與玄齡等同輔政。帝謂曰:“卿為朕言玄齡等材,且自謂孰與諸子賢?”對曰:“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兼資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彥博;濟繁治劇,眾務必舉,臣不如胄;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征。至激濁揚清,疾惡好善,臣于數子有一日之長。”帝稱善。(選自《新唐書》)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朕雖不明,幸諸公數相諫正 正:正確
B.伎不進,數被讓 讓:責備
C.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樞密 矜:憐憫
D.濟繁治劇,眾務必舉 舉:辦妥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君臣同德,則海內安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B.陛下以廬江為是邪 天下其以士為輕乎
C.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 于是大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
D.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樞密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7.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王珪“為人雅正”的一組是( )(3分)
①臣愿竭狂瞽,佐萬分一
②珪推誠納善,每存規益
③今陛下知廬江之亡,其姬尚在,竊謂陛下以為是
④彥博懼,謝罪,珪不謝
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樞密,責以忠效
⑥時珪與玄齡等同輔政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③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珪為人正直。任諫議大夫之職以來,無論是引喻規勸,還是直言相諫,抑或是犯顏廷爭,他都以誠待上,以理服君,因而深得太宗的賞識與器重。
B.王珪發現太宗有納廬江王美姬之意,便以郭公因不能分辨善惡而致滅亡的史實作類比,勸諫太宗吸取教訓,采納善言,知惡而去之,終使太宗心悅誠服。
C.王珪與溫彥博替祖孝孫辯解,致使太宗大怒。王珪毫不畏懼地直言,自己因報效皇上知遇之恩,且受命盡忠職守才這樣做,過錯不在自己而在皇上。
D.王珪評論朝中大臣之才時,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們,而自己的長處就是能“激濁揚清、疾惡好善”,表現他謹慎謙虛的品格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9.斷句和翻譯。(9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
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惡惡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賢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所以亡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審知其非,所謂知惡而不去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為朕言玄齡等材,且自謂孰與諸子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共7分)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注]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注]寒山是唐朝貞觀時期的詩僧。
(1)前三聯突出表現了景物的什么特點?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這首詩每句的句首都用疊字,請從某一方面評析這樣遣詞造句的妙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補寫出下列古詩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選三題作答,共6分)
(1)靜女其孌,_______。_________,說懌女美。(《靜女》)
(2)及爾偕老,________。________,隰則有泮。(《氓》)
(3)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不撫壯而棄穢兮,________。(屈原《離騷》)
(4)山不厭高,________。周公吐哺,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三、本大題4小題,共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
悟感——生命精美的標志
①我們無數次地贊美生命。我們去游泳,發現水居然不會浸入我們的耳道;我們去爬山,發現我們會有一種曠達的情懷去同空靈的山色水光融為一體;熱了,排汗足以降溫;累了,睡眠可以克服疲勞。生命使我們的身心如此協調一致,我們處處感受到通常的生命本能。
②此外,我們還看到了人的更高級的本能,這就是包括思維和學習的精神活動的本能。它表現為語言的或者是知識的敏感,或者說悟感,是使我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內部機制。
③人的生命自然的神奇,加上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促使我們更聚焦于審視生命自身的性質,更深入地揭示教育與人的生命之間的關系,并回答在教育過程中兒童的生命自身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了作用,這就促使我們追問感悟或思想的產生機制——悟感。
④我們把兒童的語感、數感,以及樂感、美感、道德感、司機的方向感,游泳者的水感等統稱為悟感。悟感是一種“思維的感覺”,而不是一種“知覺的感覺”,它沒有具體的意識內容,卻是一種前意識現象,會產生意識傾向或意識內容。悟感同感悟或思想不同,后者不僅有意識傾向,而且有意識內容。盡管某些感悟或思想不能完全地用可傳達的語言敘述出來,但它可以用以悟感引感悟的方式進行交流或傳輸,例如,借助隱喻、事例等,人們可以意會而不需言傳,從而交流感悟或思想。然而悟感的主要功能不在于傳輸,而在于它提供了產生感悟的基礎,或者說,感悟或思想是悟感被激活的產物。這種關系,類似于情感和感情的關系,情感觸生感情,而悟感產生感悟和思想。
⑤悟感和感悟(或思想)形成的物質基礎是有區別的,前者更帶“貼身性”。這里可借用奧修把頭腦和心靈相區別的說法,他說:“我想要你將每一樣東西都放在它正確的位置:如果頭腦和心之間有任何沖突,必須先聽心的。如果愛和邏輯之間有任何沖突,那么應該由愛來決定,而不應該由邏輯來決定。”沿著這樣的判斷,人的感悟或思想發生在頭腦里,悟感卻發生在心靈或“身體”里。由于悟感的存在,人的先天或內在的因素和后天或外部的刺激因素連接起來了,于是形成了感悟或思想。
⑥在漢字里,腦和心似乎有緊密的聯系。腦似乎是肉體的,而心卻主思考。這表現在所有思考的和情感的字都有心字。“心之官則思”,我們開始認為這只是我國古代對人體解剖知識的欠缺所帶來的不準確的表達,應該是“腦之官則思”吧!可以說,奧修的腦子和心靈區別論——腦子主要是司算計,而心靈司情感,其實只是暗合了中國的古老思想。漢字是如此漫長而大量地篩選碰撞的結果,它表情達意的深刻性,我們不能低估,這里,它再一次表現了神奇的一面。其實,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知道,這種微妙的區別早就存在于我們的思想感情之中。比如,一位朋友在下雨天跑了老遠來看望你,這時你要說的是“噢,你真有心”,你決不會說“噢,你真有腦”。前者肯定人的愛心,而后者給人一種算計著利益的感覺。這種微妙,發自我們的悟感。
⑦實踐和研究表明,悟感現象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起著我們過去難以注意但卻極為重要的作用。悟感是我們解決問題、有所創造的核心因素;悟感是生命的底蘊,并在人的活動中發展,而不是靠教;悟感的培養是今天教育改革中十分值得注意的新領域,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對它的研究,將為教育走向以學生為本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摘錄自郭思樂著《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
12.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5分)
A.學習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結果就叫悟感。
B.我們根據樹樁年輪的疏密粗細判斷出南北方向,這是一種悟感。
C.悟感不可言傳,但并不能說不可言傳的感悟或思想就是悟感。
D.人的感悟或思想發生在大腦,而悟感發生在心臟。
E.漢字“腦”和“心”的微妙區別與奧修的腦子和心靈區別論暗合。
13.下列關于第⑥段畫線句子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悟感會讓你不假思索地說“噢,你真有心”,而不至于冒出一句“噢,你真有腦”。
B.在你為該說“噢,你真有心”還是“噢,你真有腦”而猶豫時,悟感會讓你選擇前者。
C.“噢,你真有心”肯定人的愛心——這個感覺可以稱為悟感。
D.“噢,你真有腦”諷刺人算計著利益——這個感覺可以稱為悟感。
14.第①段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5.從最后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認為悟感不靠教,又認為悟感是可以培養的。這是否矛盾呢,請聯系原文談談你的理解。(5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本大題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所選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讀書的意義
俞平伯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幾萬里路不算什么,讀萬卷書的日見其少了。當有種種的原因,最淺顯的看法,是讀書的動機、環境、空氣無不缺乏。
講到讀書的真意義,于擴充知識以外兼可涵詠性情,修持道德,原不僅為功名富貴做敲門磚。即為功名富貴,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讀書,更無須借光圣經賢傳,甚至于愈讀書會愈窮,這無怪喜歡讀書,懂得怎樣讀的人一天一天地減少了。讀書空氣的稀薄,讀書種子的稀少,互為因果循環。
現在有一些人,你對他說身心性命則以為迂闊,對他說因果報應則以為荒謬,對他說風花雪月則以為無聊。不錯,是迂闊、荒謬、無聊。你試問他,不迂闊、不荒謬、不無聊的是啥?他會有種種漂亮的說法。但你不可過于信他,他只是要錢而已。文言謂之好利。有一個故事,不見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話。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見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戲問隨鑾的紀曉嵐,共有幾只。這原是難題,拿來開玩笑的,若回答說不知道,那未免殺風景。紀回答得好,臣只見兩條船,一條為名,一條為利。在那時,這故事諷刺世情已覺刻露,但現在看來,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應該對答皇帝道,只有一條船。
好利之心壓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說:“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然而,以義為利是遙遠的古話,道德名譽的觀念本多半從書本中來,不恤聲名與不好讀書亦有相互的關連。
在這一味好利的空氣中尋求讀書樂,豈不難于上青天,除非我們把兩者混合。假如我們能夠立一種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祿之途必出于讀書,近乎從前科舉的辦法,這或者還有人肯下十載寒窗的苦功,嚴格說來,這已失卻讀書的真意義,何況這制度的確立還遙遙無期。
現在有一種情形,這十年以來,說得遠一點,二三十年以來都如此,就是國文程度顯著地低落,別字廣泛地流行著,在各級學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皺眉頭痛,認為不大好辦的事情。這嚴重的光景,不僅象征著讀書階級的崩潰,并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民族的前途,國家的生長。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但文化卻寄托在文字上。方塊字的完整、艱深、固定,雖似妨礙文化知識的普及,卻于無形之中維護國家的統一與永久。從時間說,我們讀古書可通解先民的情思。從空間說,北自滿洲,南迄嶺海,紙上文字完全一致,在民族的團結上幫忙不少。歷史事實具在,不容易否認的。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敗,表面上看只是讀書種子稀少,一般國文水準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損害民族國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聳人聽聞,廢書不讀可謂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難道沒有?即有少數的人好學潛修也不足挽回這頹風。即以學校教育而論,聽講的時間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課業,有如太史公所謂好學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幾人?我不敢輕量天下之士,武斷地說或者不多罷。
如何使人安心向學,對讀書感到興味,似是小事,卻是牽連社會生計問題,譬如餓著肚子讀書當然不成的,更有關于教育考試銓敘各制度的改革。我們從事教育寫作文字的固責無旁貸,但已不僅是個人努力的事,而成為民族復興、國運重光的大業之一支了。
(選自《舊時月色》,有刪節)
16.請根據原文,簡要概括“讀書的意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第三段提到紀曉嵐戲答乾隆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認為當時“讀書種子的稀少”的原因是什么,試分別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魔星高照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牛年的春晚中,憑借一枚戒指、幾只雞蛋,劉謙,這位來自臺灣的 魔術師以“奇跡”的速度一夜紅遍大江南北。他的這句口頭禪也成為了一句流行語,那么,奇跡究竟是怎樣誕生的呢
7歲那年,剛上小學的劉謙在一個商場門口看見了一個賣魔術道具的人,魔術的神秘莫測深深吸引了他。每天放學后,他就會到商場門口看這個人變魔術。劉謙的魔術天分從那個時候顯露出來了,“很多大人才會的魔術,我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就能很快熟練掌握,有的時候看別人變,我自己就能慢慢摸索出其中的奧妙,并能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
劉謙對魔術的熱愛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為喜歡,我會在上課的時候,也不忘練習手法。有一次上數學課,我正在用硬幣練習,一不小心硬幣就掉到地上,老師看了我一眼,以為我會收斂,可是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又練,又掉,直到老師忍無可忍,把我身上的硬幣全部沒收。”直到現在也一樣,劉謙的愛好不像其他年輕人一樣是K歌或出去玩,他一有時間就一個人悶在房間里鉆研魔術。用他的話說,魔術是他一生最大的愛好。
剛開始上臺表演時,劉謙很緊張,不茍言笑。他的表演帶給觀眾的多是緊張和驚奇,少有笑聲。媽媽一直很支持劉謙表演魔術,她發現了這個問題。“觀眾走進劇場,主要還是來尋找快樂的。可你沒給他們帶來快樂,所以媽媽希望你在舞臺上表現出輕松、快樂的一面。”這是媽媽給劉謙的提醒和告誡,這讓劉謙恍然大悟。在以后的表演中,劉謙開始不斷嘗試給魔術加入新的元素,例如幽默的語言、俏皮的表情和動作,給觀眾帶來驚奇之外的快樂。而也正是這些突破,使劉謙的魔術表演大受歡迎,而劉謙也成了一個有別于傳統魔術師的偶像明星。這些變化也給劉謙的思想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我的口頭禪是‘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這是舞臺上的話。生活中,我更希望自己常說的是‘哪怕沒有奇跡,你也要快樂和笑口常開!”’
2009年春節,劉謙在央視春晚通過8分半鐘的《魔手神彩》將奇跡展現在13億觀眾眼前。自此,魔法王子讓所有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2009年5月7日,劉謙的魔術亞洲巡演成功在南京拉開序幕。巡演首場獲得了極高評價,觀眾紛紛以“完美極了”來評價這場首演。5月9日,劉謙在巡演中成功地用5秒鐘時間分開混在一起的鹽和胡椒粉這一魔術,并承諾以后不會再次公開表演。他透露了“一生只可表演一次”的秘密:“兩年前在匈牙利,我在街頭看到一位老先生,他可以將混在一起的不同顏色的沙子在10秒鐘之內完全分開。我當時想了很久,沒想出來。我回去想了2個月,真的想不到。我就去找這位老先生,他說這是他的秘密。我回國以后,繼續想怎么也想不通,四個月后我又去了一趟匈牙利,我又找到了他,我說我是個魔術師,我真的非常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那位老先生最后說,我可以告訴你,但你要答應我一件事,那就是這個魔術你一生只能表演一次。”
劉謙掀起的魔術浪潮也在各家電視臺之間引發了一輪“魔戰”。目前,已經有浙江、湖南、江蘇、安徽、四川五家衛視打出了魔術牌,劉謙更成了你爭我奪的目標。安徽衛視在新節目“星光魔范生”中網羅國際頂尖魔術大師:江蘇衛視大力推出“我的魔術猜想”;4月中旬,湖南衛視將播出劉謙、汪涵強強聯手打造的“金牌魔術團”;四川衛視也亮出了獨家秘笈,由劉謙主持的《魔星高照》目前亮相。
與此同時,電視和網絡上也出現了不少魔術揭秘節目。央視春晚后,劉謙“雞蛋下戒指”的魔術一躍成為牛年網絡的第一問,各種“揭秘”的版本也層出不窮。在面對記者的提問時,劉謙說:“如果沒有建設性地揭秘,當你知道答案后,你只會瞧不起它,魔術是一個清晰的夢境,一個美夢醒了,還會有什么樂趣呢 ”劉謙表示,對于魔術師而言,魔術的表演方式可能有100種,“魔術的樂趣在于想像的空間帶來的美妙感受”。對于每一個魔術師來說,創造一個魔術的過程十分艱難。“我最快要一個星期,有時候要兩三年,春晚的那個魔術,我從設計到表演用了3年,以后我都不會去解密它。”同時劉謙慶幸網上眾多的發帖揭秘者當中沒一個是職業魔術師。“我要向大陸魔術師的專業素養與操守道德表示敬意,我不排除他們當中有人已經猜到。”
19.結合文本,分析劉謙成為一位成功魔術師的條件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本中作者多次引用了劉謙自己的話,請選擇其中一處分析這樣引用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人說劉謙的走紅將小眾的魔術變成了大眾的娛樂,推動了魔術的普及和發展;但也有人說正因為魔術大眾化,使魔術前景堪憂,甚至表示劉謙已紅,魔術將死。你認為劉謙的走紅和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影響對于魔術的發展是利還是弊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題2小題,共12分。
22. 請你將下面的語段補充完整,要求語言準確、鮮明、生動。 (6分)
惜時如金的歌德為什么把看日出當作每天必修的功課呢?
有人認為,如期而至的朝陽昭示著責任,告誡人們要忠于自己的角色。
有人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請用一句話提煉下面這段文字所提的建議。(不超過20個字)(4分)
近幾年,外出務工農民工遇到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待遇低、社會保障不完善,這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在家門口就業。這種現象將使未來勞動力的布局更加合理。那些靠低工資、大規模生產來獲取利潤的企業將盡快從沿海轉出去。與此相應的,中西部地區也更具備了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過去地方政府更多的精力是如何讓投資者進來。現在,地方政府應該越來越多的考慮,如何創造好的就業環境、生活環境來吸引農民工留在這個地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4.請以“聽聽那____的聲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講述你自己或別人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以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語文科試卷(A卷)答題卡 座位號:
一、選擇題答題區
題號 1 2 3 4 5 6 7 8 12 13 計分
答案
二、9.斷句和翻譯。(9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
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惡惡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賢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所以亡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3分)

②(3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共7分)
(1)(4分)
答:                                    

(2)(3分)
答:                                    
11.補寫出下列古詩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選三題作答,多選按前3道計分 共6分)
(1)                ,                。
(2)                ,                。
(3)               ,                。
(4)             ,  。
三、14.(4分)答:                              
                                       

15.(5分)答: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選做題組是:㈠文學類文本閱讀      ㈡實用類文本閱讀
16/19.答:                               
                                       

17/20.答:                               
     
                                       

18/21.答:                             
  
                                       

五、本大題2小題,共12分。
22.請你將下面的語段補充完整,要求語言準確、鮮明、生動。 (6分)
有人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答: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4.作文(60分)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語文科試卷(A卷)答案
命題人:王傳兵
二、本大題7小題,共34分。
10.【(1)用景物渲染環境的幽冷(1分):首聯寫山水,山路深暗幽遠,澗邊寂寥冷落,把讀者帶進一個冷森森的境界;頜聯寫山中幽靜,用輕細的鳥鳴聲反襯四周的冷寂;頸聯寫山中氣候,用風雪的凜冽寫出環境的冷峻。(具體分析每聯各1分)
(2)(答對任意一點均可得3分)①這首詩使用疊字,富于變化,使描摹的景物,各具情狀,顯得變化多姿。同時把各種景物組織成一個整體,給人以回環往復,連綿不斷的感覺。或②這首詩使用疊字,能獲得整齊的形式美,增進感情的強度。寒山這首詩中的疊字,大都帶有一種幽冷寂寥的感彩,接連使用,使詩籠罩著一層濃烈的冷寂氣氛。或③這首詩使用疊字,增強了它的音樂美。借助于音節的復沓,使人讀起來感到和諧貫串,一氣盤旋,產生回環往復、連綿不斷的藝術效果。】
11.【(1)貽我彤管/彤管有煒(2)老使我怨/淇則有岸(3)恐美人之遲暮/何不改乎此度。(4)海不厭深/天下歸心】
三、本大題4小題,共17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本大題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所選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16.【答案:①擴充知識,涵詠性情,修持道德(2分);②有益于民族復興,國運重光(2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7.【①引用傳說(借用典故),增強文章的趣味(或豐富文章內容,增強生活氣息)(寫出“引用”或“用典”均可,3分);②諷刺一味追逐名利的世情,闡明了世人不好讀書的原因。(答出 “諷刺世情”1分,“闡明原因”1分,意相近即可)】
18.【①讀書的動機不純,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祿;②讀書缺乏良好的環境,教育、考試、選拔(銓敘)制度亟待改革。③讀書的空氣稀薄,難找到讀書的快樂。(動機、環境、空氣分項概括,意思相近即可)】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21.【問題探究】(6分)
我認為這些對魔術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魔術較于其它表演形式還是小眾化的表演,不論是觀賞者、參與者還是傳播者相對都較少,魔術能夠產生的影響也不大。 劉謙的走紅掀起了魔術的熱潮,不論媒體還是觀眾都對魔術產生了很大興趣,例如各大電視臺爭相制作播出魔術節目和劉謙魔術巡演的展開,這必將推動魔術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我認為這些對魔術的發展是有害的。 魔術不同于其它一般表演形式,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知的神秘感(“是一個清晰的夢境”),這—特點決定了魔術是屬于小眾化的一種特殊表演形式。 劉謙的走紅掀起了魔術的熱潮,魔術由小眾藝術變成了大眾娛樂,很多人模仿甚至揭秘,包括劉謙在內的不少魔術師的魔術都遭到揭秘,魔術失去了自身的神秘感(“一個美夢醒了”),反而使人們失去了對魔術的期盼感,這不利于魔術的健康發展。
(若持“利弊辯證”觀點,只要能言之有理,可視為合理答案。)
五、本大題2小題,共12分。
22.【瑰麗絢爛的早霞散播著歡欣,提醒人們生活中不能缺少詩意。/活力四射的旭日解釋著重生,勸慰人們暗夜之后會有新的希望。/舊時相識的太陽喚醒著記憶,囑咐人們珍藏那些曾經的美好,溫暖。】
23.【地方政府應該多考慮如何留住農民工】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請以“聽聽那____的聲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講述你自己或別人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以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參考譯文】
王珪字叔玠。他性情沉靜恬淡,為人正直,隨遇而安,與人交往不茍且附和。當時太宗征召任命他為諫議大夫。太宗曾經說:“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國家就會安定。我雖不是賢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規勸及糾正我的過失,但愿這樣可以使天下太平。”王珪進言說:“古時天子設有諫諍之臣七人,如果諫言不被采用,就相繼以死進諫。現在陛下發揚你的美德,采納我們淺陋的意見,我愿竭盡愚鈍之力,給陛下微薄的助益。”王珪推誠盡忠,進薦善言,并常常存心規勸,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珪進見,看見有一美人在皇上身邊侍候,她本是廬江王李瑗的侍妾。太宗指著她說:“廬江王不行道義,殺了她的丈夫而納她為妾,怎么會不滅亡呢?”王珪離開座位回答說:“陛下認為廬江王做得對還是不對呢?”皇上說:“殺了人卻納那人之妻,竟然還問我是對還是錯,為什么呢?”王珪回答說:“我聽說齊桓公到郭國,問老百姓:‘郭公為什么滅亡?’老百姓回答說:‘因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惡。’齊桓公說:‘如像你們這么說,他就是一個明君了,可為什么會到了滅亡的地步呢?’老百姓說:‘不是這樣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見卻不采納,知道是錯的事情卻不能棄絕,這就是他滅亡的原因。’如今陛下知道廬江王滅亡的原因,他的美姬還在你的身邊,我看陛下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如果確實知道這樣做不對,這就是所謂知道不對的卻不能棄絕啊。”太宗十分贊賞他說的話。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孫用樂律來教授宮中的樂人,因這些樂人的技能沒有長進,孝孫多次被皇上責備。王珪與溫彥博共同進言說:“孝孫是恭謹之士,陛下讓他來教女樂,又責備他,國人豈不認為皇上太輕視士人了嗎?”太宗發怒說:“你們這些人都是我的心腹之臣,竟然附順下人欺瞞我,替人游說說情嗎?”彥博懼怕,謝罪,但王珪不謝罪,他說:“我本來侍奉前皇太子,罪當受死,陛下您憐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讓我擔任重要的職務,并要求我忠誠效力。現在陛下懷疑我因私心而進諫,這是陛下對不起我,我沒有辜負陛下。”皇上默不作聲,感到慚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當時,王珪與房玄齡等一同輔佐朝政。太宗對他說:“你給我評評玄齡等人的才干,并且說說,你與這些人相比誰更賢能?”王珪回答:“勤懇奉公為國,朝中事情沒有不關心處理的,我不如房玄齡;文才武略,將相之才兼備,我不如李靖;上奏詳盡明了,出謀獻策正確合適,我不如溫彥博;治理繁重事務,事事定能辦妥,我不如戴胄;把諫諍作為自己的職責,把不能輔佐國君達到堯舜一樣圣明作為自己的恥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抨擊壞人壞事獎勵好人好事,疾恨邪惡喜好善美,我和他們相比有一點點長處。”太宗稱好。命題人:朱亮
試卷總分: 150 分 考試時間: 120分鐘
考試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號、試室號、班別、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卷上.
2.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填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1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x, y)| x+ y =3}, N ={(x,y)|x- y =5}則集合M∩N=( )
A x = 4, y =-1   B {(4,-1)}  C (4,-1)   D {4 ,-1}
2、如圖陰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 A∪(UB) B A∩(UB)
C UB D (U A)∩(UB)
3.下列哪個函數與函數相同  ( )
A、 B、 C、 D、
4.三個數、、的大小順序為( ** )
A B C D
5.如果函數 f(x)=x2+2(a-1)x+2 在區間 上是遞增的,那么實數 的取值范圍是( )
A、a≤-3 B、a≥-3 C、a≤5 D、a≥5
6.函數的零點所在的大致區間是( )
A B C D
7.若奇函數在上是增函數,那么 的大致圖像是 ( )
8. 已知函數為偶函數,它在上減函數,若,則x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第Ⅱ卷 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中相應的位置上.)
9. 若,,用列舉法表示B = .
10. 已知函數是定義在上的偶函數. 當時,,則當時, .
11..若冪函數的圖象過點,則    _________ 。
12.函數的定義域是    。
13. 函數 ,則 。
14. 函數在區間上是增函數,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5.(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集合 ,,
求:(1);(2)
16.(本小題滿分12分)
(1) (2)
17.(本小題滿分14分)
設f(x)為定義在R上的偶函數,當時,y=x;當x>2時,y=f(x)的圖像時頂點在P(3,4),且過點A(2,2)的拋物線的一部分
寫出函數f(x)在上的解析式;
在下面的直角坐標系中直接畫出函數f(x)的圖像;
寫出函數f(x)值域。
18.(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函數.
(1)證明:不論為何實數總為增函數
(2)確定的值, 使為奇函數;
(3)當為奇函數時, 求的值域.
19.(本小題滿分14分)
某公司生產一種電子儀器的固定成本為20 000元,每生產一臺儀器需要增加投入100元,已知總收益滿足函數:,其中是儀器的月產量。
(1)將利潤元表示為月產量臺的函數;
(2)當月產量為何值時,公司所獲得利潤最大?最大利潤是多少?(總收益=總成本+利潤)
20、(本題滿分14分)
設函數定義在上,對于任意實數,恒有
,且當時,
(1)求證: 且當時,
(2)求證: 在上是減函數;
(3)設集合,,
且, 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數學科試卷(A卷)答題卡 座位號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9. ; 10. ; 11. ;
12 ; 13. ; 14.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 解答須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5. (本題滿分12分) 解:
16. (本題滿分12分) 解:
17. (本題滿分14分) 解:
18. (本題滿分14分) 解:
19. (本題滿分14分) 解:
20. (本題滿分14分) 解: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數學科答案(A卷)
一.選擇題:1—4 BBDD 5—8 BBCD
二、填空題
9. 10 11.
12 13. 0 14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 解:(1)當時解析式為(4分)
(2) 圖像如右圖所示。(6分)
(3)值域為:(4分)
18.解:17.解: (1) 依題設的定義域為 ……1分
原函數即 ,設,
則=,
, ,
即,所以不論為何實數總為增函數. ……4分
(2) 為奇函數, ,即,……5分
則,
……9分
(3)由(2)知, ,,
所以的值域為 ……14分
20 解:(9.(1)證明:,為任意實數,
取,則有
當時,,,……1分
當時, ,則
取 則
則 ……4分
(2)證明:由(1)及題設可知,在上

…………6分
所以在上是減函數…………9分
U
B
A
o
o
o命題人:劉康年
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一、單項選擇(每題只有一個答案3分×6=18分).
1.以下的計時數指時間段的是
A.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19時開播
B.某同學用15s跑完1000m
C.早上6時起床
D.天津開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車于13h35min從天津西站發車
2.下面是關于質點的一些說明,其中正確的有
A、舞蹈演員在舞臺上跳舞,可以把演員視為質點
B、研究地球的公轉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
C.比賽時,運動員分析乒乓球的運動
D.計算整列火車通過某一路標的時間
3.某中學正在舉行班級對抗賽,張明明同學是短跑運動員,在百米競賽中,測得他在5 s末的速度為10.4 m/s,10 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 m/s,則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4.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總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線運動,路程描述的是曲線運動
C.位移取決于始、末位置,路程取決于實際運動路徑
D.運動物體的路程總大于位移
5.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變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變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時,速度方向也保持不變。
D.加速度大小不斷變小時,速度大小也不斷變小。
6.下列物理量中,是標量的是
A.時間 B.速度 C.位移 D. 加速度
二、雙項選擇(每題兩個答案6×5分=30分)
7:由于風的吹動作用,從樹上同一高度處,一個果實和一片黃葉同時從靜止開始下落到地面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果實和樹葉的運動都是自由落體運動
B、果實和樹葉都不能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
C、果實可以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而樹葉不能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
D、假如地球上沒有空氣,則果實和樹葉會同時落地
8.子彈以900m/s的速度從槍筒射出,汽車在北京長安街上行駛,時快時慢,20min行駛了 18km,汽車行駛的速度是54km/h,則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時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時速度
9.如圖5所示,是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由圖象可得到的正確結果是 ( )
A.t=2.5 s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3m/s
B.2s—3s時物體做勻速運動
C.第3 s內物體的位移為1.5 m
D.物體在加速過程的位移比減速過程的位移大
10.甲和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 它們的v-t圖像分別如圖中的a和b所示. 在t1時刻
A.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同
B.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11.下列運動圖象中表示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12.甲物體的重量比乙物體大5倍,甲從H高處自由落下,乙從2H高處與甲物體同時自由落下,在它們落地之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在地面附近)
A.兩物體下落過程中,在同一時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們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時,它們的速度相同
D.下落過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三、實驗題(4分*4=16分)
13.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可以測出一個人的反應時間,設直尺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測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離為20cm,受測者的反應時間為___________S(取g = 10 m /s2)
14.(10分)利用如圖9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學校所在地的自由落體加速度.某同學 打出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把開始模糊不清的點去掉,把清晰的第一個點計為 1,隨后連續的幾個點依次標記為點2、3、4.測量出各點間的距離已標在紙帶上,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0.02s.
(1) 打點計時器打出點2時重物的瞬時速度為 m/s,學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約為 m/s2(本題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
(2) 若該同學通過實驗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認值偏小,則可能的原因是
A.電源電壓變低了
B.電源電壓變高了
C.該同學采用了先打點后讓紙帶下落的操作
D.紙帶與打點計時器限位孔之間的摩擦影響
四、本題共3小題,共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5.(12分)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為108km/h,若駕駛員發現前方70m處發生了交通事故,馬上緊急剎車,汽車以恒定的加速度經過4s才停下來,問該汽車是否會有安全問題?
16.(12分)一個物體從200m高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如果空氣阻力可以忽略不計,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下落5s時,物體的速度(2)下落5s時,物體下落的高度h
17、(12分)飛機著陸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其著陸速度為60 m/s,求著陸后12 s滑行的距離?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物理科答題卷(B卷)
命題人:劉康年
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三、實驗題(4分×4=20分)
13.
14.(1) (2)
四、本題共3小題,共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5.(12分)
16(12分)
17(12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物理科答案(B卷)
命題人:劉康年
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D C B A CD BC AB AD AD BC
三、實驗題(4分×4=20分)
13. 0.2S
14.(1) 0.385 9.50 (2) D
四、本題共3小題,共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
2
3
4
5
6
7
0
1.0
2.0
3.0
v/m·s-1
t/s
圖5命題人:楊新國
(本試卷共二道大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的選項用其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
1.下圖A點的經緯度正確的是
A.經度20°,緯度20 B.20 E,20 N
C.20 W,20 N D.20 E,20 S
2. 下列屬于天體的是
A. 天空中飛行的飛機 B. 在太空運行的衛星
C. 安全著陸的宇宙飛船 D. 地球上的隕石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特殊行星。根據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及成因,完成第3--4題。
3. 地球表面適宜溫度的形成條件是
A. 日照條件長期穩定 B. 大小行星對地球沒有干擾
C. 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致熱 D.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
4.地球上原始的水來自于
C. 太陽 D. 其他星球
5. 下列各組行星中距太陽由遠及近排序正確的是
A. 金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 B. 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
C. 水星、小行星帶、土星、海王星 D. 地球、小行星帶、火星、木星
6. 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最豐富的地區是
A. 青藏高原 B. 大小興安嶺 C. 東南沿海 D. 四川盆地
我國史籍記載,漢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末,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據此回答第7--8題。
7. 這種現象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A. 光球層 B. 色球層 C. 日冕層 D. 大氣層之外
8. 有關這種現象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現象發生時,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可以使地球運動狀態發生明顯改變
B. 該現象產生時,地球上的降水量一定明顯增加
C. 該現象產生時,人們使用中的手機可能會出現信號中斷現象
D. 該現象產生時,地球上的降水量一定明顯減少
9. 下列地理現象和太陽活動無關的是
A. 無線電短波突然衰減 B. 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C. 最近幾年全球各地氣候的異常 D. 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10. 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11. 關于北京和香港兩地的地球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相比較,正確的是
A. 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相同 B. 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C. 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北京小于香港 D. 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北京大于香港
12. 由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
①地球上的晝夜交替現象 ②地球上的晝夜現象
③一個地方的白晝時間長短發生變化 ④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13. 在同一條經線上的各地
A. 日出時間相同 B. 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C. 地方時相同 D. 晝夜長短相同
14. 我國采用的“北京時間”是
A. 東八區的區時  B. 東七區的區時
C. 北京所在經線上的地方時 D. 東九區的區時
15. 某地水平運動物體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陽直射,該地位于
A. 北回歸線上 B. 北極圈上
C. 南回歸線上 D. 南極圈上
16. 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17. 當太陽直射點從②移到④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北半球的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 B. 此時間段內,南極圈為極夜
C. 浙江省由夏季變為冬季 D. ③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將逐漸增大
某國際航班于北京當地時間17時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機場。此時,飛行員看到一輪紅日正在跑道西邊的盡頭。據此判斷第18題。
18. 飛機降落時,晨昏線的位置應該是下列四圖中的
四川汶川繼“5·12”大地震后,余震不斷,2009年1月15日又發生5.1級余震,震源深度約22千米,給災區重建帶來一定影響。據此回答第19--20題。
19.地震波橫波(S波)和縱波(P波)的傳播速度在莫霍面處發生的顯著變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顯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顯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0.此次余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殼
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第21題。
21. 與青藏高原小麥產量高、質量好有關的是
A. ①小②大 B. ①大③小 C. ③小⑦大 D. ④大⑥小
讀圖,回答第22--23題。
22. 若甲、乙為相距不遠的陸地,a、c為水平氣流,b、d為垂直氣流,則甲、乙、丙、丁四處氣壓的關系為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甲>乙>丁>丙
23. 若甲地為郊區,乙地為城市,其余條件與上題相同,從環境效益的角度考慮,不宜
在甲地建立的企業是
A. 造紙廠 B. 水泥廠 C. 家具廠 D. 電子廠
讀下面四幅“氣壓分布圖”,回答第24題。
24.四幅氣壓分布圖中,風力最大的點是
A.a B.b C.c D.d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
25.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請在粗線上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圖中陰影部分是夜間,那么晨昏線ABC屬于
昏線的是 ,晨線的是 。
(3)D點的地方時是 時。
(4) A、B、C、D中太陽高度大于0°的點是 ,
A點太陽高度是 。
26. 讀圖回答問題。(16分)
(1)在甲圖中畫出公轉方向;
(2)乙圖所表示的是甲圖中A、B、C、D的 位置,此時是一年中的 節氣,
日期為 ,太陽直射 緯線;
(3)乙圖中A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是 。
(4)乙圖中A、B、F三點,線速度的大小關系是 ,角速度的大小關系是 。
27.讀晝夜半球示意圖,A點所在的經線為0°,回答有關問題。(14分)
(1)在圖中畫出太陽光線。
(2)如圖所示,北京時間為 月 日 時,
若此日在赤道某地安裝一太陽能熱水器,集熱
板與地面的最佳夾角為 。
(3)P點在N點的 方向。
(4)A、B、N三點中白晝時間最短的是 。
(5)圖中極晝的范圍是 。
(6)此時與北京處于同一天的范圍占全球
的 。
28.下圖為某季節我國東部沿海高空等壓面示意圖。據此回答。(10分)
(1)在圖中畫出熱力環流。
(2)此季節為我國的 季節,我國東部沿海盛行 風,氣候特征是 。
(3)若此圖為局部海陸風的形成過程,則此時是 。(白天或夜晚)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地理科綜合測試答案
選擇題: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
乙圖
甲圖命題人:劉康年
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一、單項選擇(每題只有一個答案6×3分=18分).
1.以下的計時數指時間段的是 ( )
A.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19時開播
B.某同學用15s跑完1000m
C.早上6時起床
D.天津開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車于13h35min從天津西站發車( )
2.下面是關于質點的一些說明,其中正確的有
A、舞蹈演員在舞臺上跳舞,可以把演員視為質點
B、研究地球的公轉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
C.比賽時,運動員分析乒乓球的運動
D.計算整列火車通過某一路標的時間
3.某中學正在舉行班級對抗賽,張明明同學是短跑運動員,在百米競賽中,測得他在5 s末的速度為10.4 m/s,10 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 m/s,則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4.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總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線運動,路程描述的是曲線運動
C.位移取決于始、末位置,路程取決于實際運動路徑
D.運動物體的路程總大于位移
5.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變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變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時,速度方向也保持不變。
D.加速度大小不斷變小時,速度大小也不斷變小。
6.騎自行車的人由靜止沿直線行駛,在第1s、第2s、第3s、第4s內通過的路程分別是1m、2m、3m、4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4s內平均速度是2.5m/s B.在第4s末瞬時速度為2.5m/s
C.是勻加速運動 D.在第2s末瞬時速度為2.5m/s
二、雙項選擇(每題兩個答案6×5分=30分)
7:由于風的吹動作用,從樹上同一高度處,一個果實和一片黃葉同時從靜止開始下落到地面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果實和樹葉的運動都是自由落體運動
B、果實和樹葉都不能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
C、果實可以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而樹葉不能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
D、假如地球上沒有空氣,則果實和樹葉會同時落地
8.子彈以900m/s的速度從槍筒射出,汽車在北京長安街上行駛,時快時慢,20min行駛了 18km,汽車行駛的速度是54km/h,則( )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時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時速度
9.如圖5所示,是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由圖象可得到的正確結果是 ( )
A.t=1 s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1.5 m/s2
B.t=5 s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0.75 m/s2
C.第3 s內物體的位移為1.5 m
D.物體在加速過程的位移比減速過程的位移大
10.甲和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 它們的v-t圖像分別如圖中的a和b所示. 在t1時刻( )
A.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同
B.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11.在汶川地震發生后的幾天,通向汶川的公路還真是難走,這不,一輛救災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剛運動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滾在路中央,所以又緊急剎車,經4s停在巨石前。則關于汽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之比a1:a2等于1:2
B.加速、減速中的平均速度之比v1:v2等于2:1
C.加速、減速中的位移之比s1:s2等于2:1
D.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之比a1:a2等于1:1
12.甲物體的重量比乙物體大5倍,甲從H高處自由落下,乙從2H高處與甲物體同時自由落下,在它們落地之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在地面附近) ( )
A.兩物體下落過程中,在同一時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們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時,它們的速度相同
D.下落過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三、實驗題(4分*4=16分)
13.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可以測出一個人的反應時間,設直尺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測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離為20cm,受測者的反應時間為___________S(取g = 10 m /s2)
14.(10分)利用如圖9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學校所在地的自由落體加速度.某同學 打出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把開始模糊不清的點去掉,把清晰的第一個點計為 1,隨后連續的幾個點依次標記為點2、3、4.測量出各點間的距離已標在紙帶上,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0.02s.
(1) 打點計時器打出點2時重物的瞬時速度為 m/s,學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約為 m/s2(本題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
(2) 若該同學通過實驗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認值偏小,則可能的原因是
A.電源電壓變低了
B.電源電壓變高了
C.該同學采用了先打點后讓紙帶下落的操作
D.紙帶與打點計時器限位孔之間的摩擦影響
四、本題共3小題,共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5.(12)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為108km/h,若駕駛員發現前方70m處發生了交通事故,馬上緊急剎車,汽車以恒定的加速度經過4s才停下來,問該汽車是否會有安全問題?
16.(12分)據報道,一兒童玩耍時不慎從45m高的陽臺上無初速度落下,在他剛掉下時被樓下一社區管理人員發現,,該人員迅速由靜止沖向兒童下落處的正下方樓底,準備接住兒童,已知管理人員到樓底的距離為18m,為確保能穩穩接住兒童,不計空氣阻力,忽略管理人員的反應時間, 取g=10m/s2,,問: 管理人員至少要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樓底
17、(12分)汽車剎車前的速度為5m/s,剎車獲得的加速度大小為0.4m/s2. 求:
(1)求汽車剎車開始后20s內滑行的距離
(2)求從開始剎車到汽車位移30m所經歷的時間:
(3)靜止前2.5s內汽車滑行的距離。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物理科答題卷(A卷) 座位號
命題人:劉康年
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三、實驗題(4分×4=20分)
13.
14.(1) (2)
四、本題共3小題,共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5.(12分)
16(12分)
17(12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物理科答案(A卷)
命題人:劉康年
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D C B A CD BC AB AD AC BC
三、實驗題(4分×4=20分)
13. 0.2S
14.(1) 0.385 9.50 (2) D
四、本題共3小題,共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7 判斷汽車剎車所經歷的運動時間:
汽車剎車經過12.5s后停下來,因此20s內汽車的位移只是12.5s內的位移。
1
2
3
4
5
6
7
0
1.0
2.0
3.0
v/m·s-1
t/s
圖5
(2)根據 得:
解得:
(t2是質點經t1后繼續前進到達最遠點后反方向加速運動重新達到位移為s時所經歷的時間,很顯然,t2不合題意,必須舍去)
(3)把汽車的減速到零的過程看成初速為零的勻加速運動,求出汽車以 的加速度經過2.5s的位移,即:
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求解:
靜止前2.5s末即是開始減速后的10s末,10s末速度命題人:溫玉玲
第一部分:聽力(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15分)
每段播放兩遍。各段播放前你有5秒鐘的閱題時間,請根據所聽到的內容及相關小題,在5秒鐘內從題中所給的ABC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2題。
1 What date is it today
A September 10th B September 9th C September 11th
2 What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heir mother to do
A Buy them presents. B Find another job. C Travel with them.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3-5題。
3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Policeman and eyewitness B Driver and passenger C Teacher and student
4 What caused the accident to happen
A An old man B A child C A dog
5 When did the ambulance come
A At 8:40 B At 8:30 C At 8:45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6-8題。
6 Why is the Great Pyramid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Nile River
A Because it was built for Khufu who died in the west.
B Because the west, in ancient Egyptians’ minds, was connected with God
C Because ancient Egyptians thought the end of life was like the setting of the sun.
7 What is on top of each pyramid of Mexico
A A tomb B A temple C A stairway
8 What are the pyramids of Mexico like
A They are lower than the pyramids of Egypt.
B They are as high as the pyramids of Egypt.
C They are as big as the pyramids of Egypt.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9-10題。
9 How will the two speakers go to New York
A By plane B By train C By car
10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leave
A At 8:00 am on Thursday B At 12:00 on Thursday C At 6:00 pm on Tuesday
第二部分:語言知識與運用(共兩節, 滿分45分)
第一節 完形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11-2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There was once a farmer who had a large field of corn. He, worked in it with the greatest _ 11___, for he wanted to sell the corn and buy good things for his family with the money. Although he had worked hard, he saw the corn become __12__, for no rain fell. He began to __13___ that he was to have no crop. He was very __14___ and was in a lot of pain. He went to look at the __15___ crops in the field every day and __16___ for rain to fall.
One day, as he stood looking up at the __17___, two little raindrops saw him, and one said to the other, “I feel very __18___ for that farmer. He took such pains with his field of corn, and now it is __19__ up. I wish I could help him.”
“Yes,” the other said, “but you are only a little raindrop. You can’t __20___ even one hill.”
The first said, “I know I cannot do much, but perhaps I can cheer the farmer a little. I’ll go to the field to show my good _21___.”
As soon as the first one left for the field, the second one said, “If you really insist on going, I’ll go, too.” And both the raindrops went down. One fell on a crop, and one on the nose of the farmer.
The farmer felt it and cried out of __ 22 __, “A raindrop!”
By this time a great many raindrops had come together to see what had happened. When they saw the two _ 23___ little drops falling on the ground to cheer the farmer and ___24___ his corn, they all did the same. As a result, a __25___ came. Then the corn grew — all because one little raindrop tried to do what it could.
11 A convenience B care C belief D success
12 A weak B little C special D old
13 A fear B accept C admit D prove
14 A skillful B honest C surprised D sad
15 A unusual B short C thirsty D tired
16 A fought B called C prepared D wished
17 A field B sky C crop D rain
18 A proud B peaceful C sorry D useless
19 A growing B setting C drying D giving
20 A move B wet C expect D settle
21 A quality B plan C courage D will
22 A satisfaction B curiosity C excitement D pressure
23 A kind B bright C strong D experienced
24 A greet B feel C water D encourage
25 A wind B shower C snow D cloud
第二節:語法填空 (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15分)
閱讀下面短文,根據上下文填入適當的詞語,或使用括號中的詞語的適當形式填空,并將答案填寫到答題卷標號為26-35的相應位置。
Just now, I entered the website “Topic for Today”. I feel 26 (interest) in the report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ing cell-phones on campus. In fact, more students now come to school 27 cell-phones. My schoolmate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Some think 28 is convenient to get in touch with others with the cell-phone, which also makes you feel safe especially in time of trouble. 29 , it is nice to enjoy various functions of different cell-phones. Others think ____30____(different). First, the cell-phone is not 31 must in school, as 32 are some IC phones, which 33 (make) it easy to call others. Second, many students often play e-games and send e-massages with their cell-phones, even in class, 34 will surely have bad effects on their study. What’s more, it will result in a great waste of time and money. In my opinion, the cell-phone is a ___35___(use) tool in our daily life. But it doesn’t mean we can use it freely in school.
第三部分:閱讀(共兩節,滿分50分)
第一節: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面四篇短文,從36-55題的ABCD選項中選擇最佳答案,并填涂到答題卡上。
A
Everyone needs friends. There is an old saying, “Friends are God’s way of taking care of us.” But how do you find real friendship and keep it The American writer Sally Seamans tells young students some smart ways to find friends. Sally says finding friendship is just like planting a tree. You plant the seed and take care of it to make it grow.
First, you should choose a friend. What makes a good friend It is not because a person has money or good looks.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kind and patient. For example, if you have a bad day, a good friend should listen to your complaints and do his or her best to help. To make a friend, you cannot be too shy. You should make each other happy and share your lives.
But things cannot always be happy. Even the best friends have fights. 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have a fight with your friend You have to talk to him or her. When there is no one around, have an honest talk. If he or she doesn’t want to talk, you could write a letter.
There are three steps to being friends again:
Tell him or her how you are feeling; say what your friend has done wrong, and explain why you did this or that. Remember that friendship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
36. Sally wants to tell students the ways to ____.
A. find friends B. plant trees C. get happy D. keep fit
37. What makes good friends A good friend should ______.
A. be lovely and cool B. be kind and patient
C. have lots of money D. have good looks
38. According to the text, you can _____ your friend after a fight.
A. buy a present for B. never say a word to
C. have dinner with D. write a letter to
39.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complaints”
A. 悲嘆 B.控訴 C. 抱怨 D. 抗議
4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A. Teenagers and friendship B. The good friends around you
C. The trouble of growing up D. How to find and keep real friendship
B
What is language for Some people seem to think it's for practicing grammar rules and learning lists of words—the longer the lists,the better. That's wrong. Language is for the exchange(交流)of ideas and information. It's meaningless knowing all about a language if you can't use it freely. Many students I have met know hundreds of grammar rules, but they can't speak correctly or fluently(流利地). They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One should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when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Native speakers make mistakes and break rules, too. Bernard saw once wrote, "Foreigners often speak English too correctly. " But the mistakes that native speakers mak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that Chinese students make. They're English mistak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if enough native speakers break a rule, it is no longer a rule. What used to be wrong becomes right. People not only make history, they make language. But a people can only make its own language. It can't make another people's language. So Chinese students of Englis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rammar, but they shouldn't overdo(做過頭)it. They should put communication(交際)first. 
41. Language is used to ________.
A. express oneself    B. practice grammar rules
B. talk with foreigners only D. learn lists of words
42. Generally, when an American or an Englishman speaks English, he ________.
A. never makes mistakes   B. often makes mistakes
C. can't avoid making mistakes D. always makes mistakes
43. "Foreigners often speak English too correctly." This sentence means that ________.
A. foreigners speak correct English
B. foreigners speak incorrect English
C. foreigners speak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grammar rules
D. foreigners never make mistakes when they speak English
44. If too many native speakers break a rule, ________.
A. what they use will become right B. they are against the law
C. they should say sorry to others D. they will become heroes
45. When we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we should ________.
A. speak in Chinese way B. speak by the rules
C. speak to native speakers D. no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C
Miss Wu is a young teacher of English in China. She loves teaching very much. One day when she was giving an English lesson, she found the headmaster sitting 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After class, the headmaster told her that he came to her class to find out how much English and how much Chinese she was using. The result was about half English and half Chinese. She was using Chinese when she gave instructions to her students and when she wanted to get feedback (反饋) from her students. The headmaster told her that she should use more English in her class.
Miss Wu made a plan like this:
·talk with an Englishman every Sunday for two hours to learn more English expressions;
·write some English expressions on cards. These cards not only remind her to use English in class, but also help her remember some expressions;
·have a five-minute talk in English with students before class.
She used body language to help her if students could not understand.
One year later, she found she could use English freely in class.
46. Miss Wu ______.
A. has a poor memory B. is a teacher of Chinese
C. loves her job D. is angry with the headmaster
47. The headmaster came to Miss Wu’s class to ______.
A. write some English expressions on cards
B. help her improve her English teaching
C. give instructions to the students
D. get feedback from the students
48. After the headmaster left, Miss Wu realized that she should _____ in her class.
A. use more Chinese B. use more English
C. use half English and half Chinese D. use body language
4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remind” mean
A. 提醒 B. 阻止 C. 寬恕 D. 依賴
50.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Use cards in English teaching
B. Talk with English-speaking people
C. Speak more English in English class
D. Learn more English expressions
D
Friendship Day in India falls on the first Sunday of August every year. It is celebrated with many activities.
Young people in India spend the day with their closest friends and have fun together. Most youngsters in India plan a movie or have a meal with their friends. Many friends may go on a drive to tourist places or make a plan for camping. Some friends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do some shopping. On Friendship Day, most stores offer discounted prices for customers and it is the perfect day to buy something for friends.
Some friends go to parties that are organized by many restaurants in order to attract youngsters. Such parties are very enjoyable. You can get food at a discounted(打折的) price. Some friends just decide to meet up (碰頭,相聚) at someone’s home and talk about their happy time. The time good friends spend sitting together and talking over a cup of coffee is precious and unforgettable.
Long-distance friends call up each other on this day and wish each other with warm feelings. Some of them even plan to meet up on this particular day. Yet some others plan a surprising visit just to see their friend gasp (喘息) in shock!
In 2011, Friendship Day in India falls on August 7th. So don’t forget to celebrate it with your friends.
51. When is Friendship Day celebrated in India
A. On August 2nd every year. B. On the third weekend of August every year.
C. On August 1st every year. D. On the first weekend of August every year.
52.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popular way that youngsters in India celebrate Friendship Day
A. Traveling with friends B. Seeing a film with friends
C. Dancing with friends D. Going shopping with friends.
53. How many ways are discussed in Paragraph 3 that friends spend Friendship Day together
A. Two B. Three C. Four D. Five
54. The underlined phrase “a surprising visit” in Paragraph 4 refers to “____”.
A. a visit to a friend who hasn’t expected it
B. a visit to a friend who has dreamed of it for a long time
C. a visit to a friend who tries to avoid it
D. a visit to a friend who lives in a faraway place
55. Which statement is wrong
A Young people in India celebrate Friendship Day in different ways.
B Young people in India celebrate Friendship Day twice a year.
C Young people can get food at a lower price at many restaurants on this day.
D Young people will call their long-distance friends on this day.
第二節:信息匹配(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Sadie and Soddy夫婦,Cindy, Bush, KoKo和Michael 均打算各自去旅行,請根據A-F旅游廣告和各人的情況說明,選出符合各人要求的最佳選項。
A. Historic site travel
A travel to Egypt and Greece, where you can get a good view of the old temples and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wonders- pyramids and experience the life in the mysterious land.
B. drift-travel
This time we will travel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 from the source of the river to the end. People are sitting on a rubber boat or raft, fighting against the dangers from the rapids while traveling.
C. Romantic travel
Romantic travel not only includes some romantic places, such as Paris, Rome and Vienna, but also many romantic activities for couples to spend an unforgettable time.
D. Peace travel
A travel to some countries which are involve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oland, Germany, for example; the aim of this travel is to let us know the disadvantages of war and the importance of peace.
E. business travel
A travel to Bird. You can get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world-famous group. You can also visit the product line of its high quality mobile phones.
F. Educational travel
Educational travel can help you go to one of the b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Oxford University. You can not only walk on the campus, boat in the river, but also listen to the lectures on how to improve your oral English.
請閱讀以下各人的相關信息,然后匹配和他/她擬要選擇的旅游項目:
56. Sadie and Soddy plan to spend a second honey-moon to memorize their marriage anniversary. They want to have a wonderful travel.
57. Cindy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she wants to travel during her summer vacation, but she also wants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from the travel.
58. Bush is a college student whose major is economy(經濟). He has to finish an article related to his major, so he hopes that his travel can provide some materials for him.
59. KoKo loves adventure; he wants to go to some great rivers to have an exciting travel on the river to experience the stimulating feelings about nature.
60. Michael is interested in the places of great interests, especially some places with long history and full of mysteries.
第四部分:寫作(共二節, 滿分40分)
第一節:根據提示填空,用所學單詞的正確形式填空,每空只填一個單詞。(共10題,每題1.5分,共15分。)
61 As far as I’m __________(concern), too much time in front of TV is a waste of time.
62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survey many people (遭受) from heart disease.
63 Our price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_____________(國際的) market.
64 I hadn’t seen her for 20 years, but I ______________(認出) her immediately.
65 The salesman ____________(勸說) us to buy his product yesterday.
66 I was __________(determine) to follow the teacher’s advice.
67 The severe earthquake has __________(destroy) the whole city.
68 She (堅持) that her parents send her to a dancing-school.
69 Our English teacher is ______(愿意) to help us in any way she can.
70 The _______(disagree) between them has been settled yet.
第二節:書面表達(25分)
【寫作情景】假若你是某高中學生李華,進入高中后,你覺得學英語的方式與初中有很大的不同。你給自己的英語老師寫了一封信,講述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請你根據下面的提示補全此信。
【寫作內容】
開始學習高中英語時,覺得英語比以前要難得多,幾乎喪失信心;
后來逐漸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
每天努力學習英語,例如多讀書,多背誦等;
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更好的學習英語的方法;
他們的幫助和您的鼓勵使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現在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
【寫作要求】 1 只能使用5個句子表達全部內容。
2 開頭和結尾已經給出,不計入總句數。
3 參考詞匯:背誦:recite 高級的: senior
【評分標準】句子結構準確,信息內容完整,篇章結構連貫。
Dear Mr. Li,
I’m glad to tell you that I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my English study since I became a senior high student.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great help in your class.
Wish you all the best.
Yours,
Li Hua
高一英語A卷答案
第一部分:聽力(每小題1.5分,共15分)
1-5 BBACC 6-10 CBACB
第二部分:語言知識與運用
第二節:書面表達(共1小題;滿分25分)命題人:孔 淋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每題2分,共24分)
1.人體細胞中,由A、G、T、U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種類有( )
A.8種 B.7種 C. 6種 D.5種
2.經檢測,鮮牛奶中有種分子式為C1864H3012O576N468S21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最可能是( ) A.脂肪 B.乳糖
C.核酸 D.蛋白質
3.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觀察脂肪顆粒時,發現在其觀察視野的左上角有一個脂肪顆粒,他想把顆粒移至視野中央,他應怎樣移動裝片:( )
A、向左下角移 B、向左上角移
C、向右下角移 D、向右上角移
4.人體內主要儲能物質和主要能源物質分別是( )
A.糖原和葡萄糖 B.脂肪和糖類
C.蛋白質和脂肪 D.蛋白質和糖類
5. 科學家測定人的血紅蛋白是由4條肽鏈構成,共有肽鍵570個,那么,組成該蛋白質的氨基酸總數及蛋白質完全水解成氨基酸共需水分子數為:( )
A、574 570 B、574 574
C、570 570 D、無法確定
6.觀察DNA和RNA在真核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需用質量分數為8%的鹽酸,下列關于鹽酸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 )
A.增大細胞膜的通透性 B.調節染色液的pH
C.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D.使DNA和蛋白質分離
7.植物細胞中由兩層膜與細胞質分開的細胞器是 ( )
A.線粒體和葉綠體 B.線粒體
C.線粒體和細胞核 D.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核
8.人的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精子細胞中沒有細胞質,它們的壽命都較短,這一事實體現了 ( )
A.環境因素的影響 B.功能對壽命的決定
C.細胞核與細胞質的相互依存關系 D.遺傳因素的作用
9.科學研究發現,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主要合成某些專供輸送到細胞外面的分泌物質。下列哪種是由核糖體合成的且分泌到細胞外的物質 ( )
A.血紅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10.根據細胞的功能推測,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汗腺細胞比腸腺細胞具有更多的核糖體
B.心肌細胞比唾液腺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C.胰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D.生命活動旺盛的細胞比衰老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11. 從某腺體的細胞中提取一些細胞器,放入含有14C氨基酸的培養液中,培養液中有這些細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質和條件,連續取樣測定標記的氨基酸在這些細胞中的數量,下圖中能正確描述的曲線是( )
12. 下圖表示某植物相鄰的3個細胞,其細胞液濃度依次為甲>乙>丙,正確表示他們之間水分子滲透方向的是:( )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每題3分,共12分)
13.在生物體內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物體的正常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 B.S C.Zn  D.Mg
14.下列選項中,屬于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類是( )
A.淀粉 B.葡萄糖 C.脫氧核糖 D.乳糖
15.用高倍顯微鏡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時,選用的是下列哪兩種染色劑的混合( )
A.甲基綠 B.吡羅紅 C.健那綠 D.臺盼藍
16. 某實驗室通過檢測來自生物體內不同器官的細胞的水分含量,得到了下面一組數據:
細胞類型 骨細胞 心肌細胞 肝細胞 肌細胞 表皮細胞
含水量 62% 79% 75% 73% 70%
請根據上表格中的數據,能夠分析得的結論是: ( )
A. 水是組成生物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水在生物體中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形式
C.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越高,生物的新陳代謝就越旺盛
D. 不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64分)
17、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①藍藻 ②酵母菌 ③變形蟲 ④小球藻
⑤水綿 ⑥大腸桿菌 ⑦流感病毒 ⑧肺炎雙球菌
(1)具有核膜的一組生物 (只填序號)
(2)含有核糖體,但無染色體的一組生物是 (只填序號)
(3)藍藻細胞內含有 和 兩種色素,是能進行___________的自養生物。
(4)⑥和⑦的區別是后者 。
(5)一個大腸桿菌既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 又屬于 層次。
18、(5分)生物體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可表示如下,其中A、B、C是有機大分子物質,b物質最初來自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A是生命活動的 ,C是生物 的攜帶者。
(2)A可分為A1、A2、A3、A4、A5……,從a的角度分析是由于氨基酸的 不同。
(3)寫出A1的物質名稱: ,小分子a大約有 種
(4)C1主要存在于細胞的_________中,小分子c物質的名稱為: 。
19、(12分)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氨基酸分子結構通式: 。
(2)圖中D表示 ,G表示 。
(3)該化合物是由 個氨基酸分子失水而形成的,這種反應叫做 。
(4)圖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 ,表示肽鍵的字母是 。
(5)圖中有 個氨基和 個羧基。
(6)該化合物由 種氨基酸組成,水解成氨基酸的過程中需要 個水分子。
20.下面是兩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甲圖細胞屬于______細胞,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兩圖的細胞均有的結構名稱是細胞膜、細胞壁和________,其中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是________。
(3)乙圖中,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的結構,其組成物質是________和________。與細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請填寫圖中標號)________。
21.某學生做“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所用材料為紫色的洋蔥鱗片葉,試劑是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請回答:
(1)顯微鏡下觀察到洋蔥表皮細胞圖如下,處于 狀態;[5]內的溶液叫 ;
(2)原生質層包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發生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比細胞液的濃度________,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比細胞壁_____。
(4)給作物施肥過多時,作物發生萎蔫現象,這是由于________濃度高于________的濃度引起植物失水所致。
22、(9分)根據生物組織中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填寫下表:
實驗名稱 實驗材料 使用的試劑 顏色反應 結論
還原性糖的鑒定 蘋果、梨 斐林試劑 ③ 生物組織中有還原性糖
脂肪的鑒定 花生子葉 蘇丹Ⅲ染液 橘黃色 ④
蛋白質的鑒定 ① ② 紫色 生物組織中有蛋白質
(1)寫出上表空白處的相關內容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在還原性糖的鑒定實驗中,實驗材料能否用西瓜替代蘋果和梨?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中,實驗操作需要加熱的實驗是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到顯微鏡的實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生物科答題卷(A卷) 座位號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64分)
17.(10分)
(1)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8.(9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___________ 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 (14分)
(1)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2分)
(5)_______ _____ (6)_____ _____
20. (12分)
(1) 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3)_______ ______
(4)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生物科答案(A卷)
選擇題:
1-12:CDBBA,BACCA,BD
13-16:AC,BC,AB,AD
非選擇題:
時間
14C氨基酸數量
O
時間
14C氨基酸數量
O
時間
14C氨基酸數量
O
時間
14C氨基酸數量
O
A
BA
CA
DA
內質網
高爾基體
內質網
核糖體
核糖體
中心體
線粒體
中心體












A
B
C
D
C1
C2(只有C2而沒有C1的生物極少)
小分子a
小分子b
小分子c
N
A
B
C
C
H
O
元素
N、P
A1(催化反應)
A2(免疫功能)
A3(運輸O2)
A4(搬運物質)
A5(降低血糖)
A
B
C
D
F
E
G命題人:孔 淋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每題2分,共24分)
1.人體細胞中,由A、G、T、U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種類有( )
A.8種 B.7種 C. 6種 D.5種
2.經檢測,鮮牛奶中有種分子式為C1864H3012O576N468S21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最可能是( D )
A.脂肪 B.乳糖
C.核酸 D.蛋白質
3.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觀察脂肪顆粒時,發現在其觀察視野的左上角有一個脂肪顆粒,他想把顆粒移至視野中央,他應怎樣移動裝片:
A、向左下角移 B、向左上角移
C、向右下角移 D、向右上角移
4.人體內主要儲能物質和主要能源物質分別是( )
A.糖原和葡萄糖 B.脂肪和糖類
C.蛋白質和脂肪 D.蛋白質和糖類
5. 科學家測定人的血紅蛋白是由4條肽鏈構成,共有肽鍵570個,那么,組成該蛋白質的氨基酸總數及蛋白質完全水解成氨基酸共需水分子數為:
A、574 570 B、574 574
C、570 570 D、無法確定
6.觀察DNA和RNA在真核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需用質量分數為8%的鹽酸,下列關于鹽酸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 )
A.增大細胞膜的通透性 B.調節染色液的pH
C.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D.使DNA和蛋白質分離
7.植物細胞中由兩層膜與細胞質分開的細胞器是 ( )
A.線粒體和葉綠體 B.線粒體
C.線粒體和細胞核 D.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核
8.人的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精子細胞中沒有細胞質,它們的壽命都較短,這一事實體現了 ( )
A.環境因素的影響 B.功能對壽命的決定
C.細胞核與細胞質的相互依存關系 D.遺傳因素的作用
9.科學研究發現,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主要合成某些專供輸送到細胞外面的分泌物質。下列哪種是由核糖體合成的且分泌到細胞外的物質 ( )
A.血紅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10.根據細胞的功能推測,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汗腺細胞比腸腺細胞具有更多的核糖體
B.心肌細胞比唾液腺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C.胰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D.生命活動旺盛的細胞比衰老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11. 從某腺體的細胞中提取一些細胞器,放入含有14C氨基酸的培養液中,培養液中有這些細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質和條件,連續取樣測定標記的氨基酸在這些細胞中的數量,下圖中能正確描述的曲線是( )
12. 下圖表示某植物相鄰的3個細胞,其細胞液濃度依次為甲>乙>丙,正確表示他們之間水分子滲透方向的是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每題3分,共12分)
13.在生物體內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物體的正常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 B.S C.Zn  D.Mg
14.下列選項中,屬于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類是( )
A.淀粉 B.葡萄糖 C.脫氧核糖 D.乳糖
15.用高倍顯微鏡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時,選用的是下列哪兩種染色劑的混合 ( )
A.甲基綠 B.吡羅紅 C.健那綠 D.臺盼藍
16. 某實驗室通過檢測來自生物體內不同器官的細胞的水分含量,得到了下面一組數據:
細胞類型 骨細胞 心肌細胞 肝細胞 肌細胞 表皮細胞
含水量 62% 79% 75% 73% 70%
請根據上表格中的數據,能夠分析得的結論是:
A. 水是組成生物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水在生物體中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形式
C.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越高,生物的新陳代謝就越旺盛
D. 不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64分)
17. 填表比較兩種核酸
名稱 簡稱 五碳糖 堿基種類 主要存在部位 少數存在部位
脫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18、(5分)生物體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可表示如下,其中A、B、C是有機大分子物質,b物質最初來自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A是生命活動的 ,C是生物 的攜帶者。
(2)A可分為A1、A2、A3、A4、A5……,從a的角度分析是由于氨基酸的 不同。
(3)寫出A1的物質名稱: ,小分子a大約有 種
(4)C1主要存在于細胞的_________中,小分子c物質的名稱為: 。
19、(12分)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氨基酸分子結構通式: 。
(2)圖中D表示 ,G表示 。
(3)該化合物是由 個氨基酸分子失水而形成的,這種反應叫做 。
(4)圖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 ,表示肽鍵的字母是 。
(5)圖中有 個氨基和 個羧基。
(6)該化合物由 種氨基酸組成,水解成氨基酸的過程中需要 個水分子。
20、下圖為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括號內填寫圖中相應的編號)
(1)與動物細胞分泌活動有關的細胞器是[ ]__ __。
(2)圖中5與動物細胞_____________分裂中的紡錘體形成有關。
(3)圖中10具有合成____________的功能,這個過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 ]______。
(4)圖中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 ]___________,如果是植物細胞應有_________、________和明顯的大液泡結構。
(5)含DNA的細胞器是[ ]____________。
21.某學生做“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所用材料為紫色的洋蔥鱗片葉,試劑是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請回答:
(1)顯微鏡下觀察到洋蔥表皮細胞圖如下,處于 狀態;[5]內的溶液叫 ;
(2)原生質層包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發生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比細胞液的濃度________,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比細胞壁_____。
(4)給作物施肥過多時,作物發生萎蔫現象,這是由于________濃度高于________的濃度引起植物失水所致。
22、(9分)根據生物組織中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填寫下表:
實驗名稱 實驗材料 使用的試劑 顏色反應 結論
還原性糖的鑒定 蘋果、梨 斐林試劑 ③ 生物組織中有還原性糖
脂肪的鑒定 花生子葉 蘇丹Ⅲ染液 橘黃色 ④
蛋白質的鑒定 ① ② 紫色 生物組織中有蛋白質
(1)寫出上表空白處的相關內容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在還原性糖的鑒定實驗中,實驗材料能否用西瓜替代蘋果和梨?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中,實驗操作需要加熱的實驗是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到顯微鏡的實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生物科答題卷(B卷) 座位號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64分)
17. (10分)
名稱 簡稱 五碳糖 堿基種類 主要存在部位 少數存在部位
脫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18.(9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___________ 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 (14分)
(1)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2分)
(5)_______ _____ (6)_____ _____
 20、(12分)
(1)[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
21.(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3)_______ ______
(4)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生物科答案(B卷)
選擇題:
1—12:CDBBA,BACCA,BD
13-16:AC,BC,AB,AD
非選擇題:
17.(10分)
18.(9分)(1) 主要承擔者 遺傳信息
(2)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 (3分)
(3)酶 20 (4)細胞核 核苷酸
19. (14分)(1) (2分)
(2)氨基 羧基 (3)3 脫水縮合
(4)C E F(2分) A B(2分)
(5)1 2 (6)2 2
20、(12分)(1)9,高爾基體 (2)有絲
(3)蛋白質;1,線粒體
(4)5,中心體;細胞壁;葉綠體;
(5)1,線粒體
時間
14C氨基酸數量
O
時間
14C氨基酸數量
O
時間
14C氨基酸數量
O
時間
14C氨基酸數量
O
A
BA
CA
DA
內質網
高爾基體
內質網
核糖體
核糖體
中心體
線粒體
中心體












A
B
C
D
C1
C2(只有C2而沒有C1的生物極少)
小分子a
小分子b
小分子c
N
A
B
C
C
H
O
元素
N、P
A1(催化反應)
A2(免疫功能)
A3(運輸O2)
A4(搬運物質)
A5(降低血糖)
A
B
C
D
F
E
G命題人:王傳兵
一、本大題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云翳(yì) 惆悵(chàng) 奢侈(yí) 海市蜃樓(shèn)
B.回溯(shuò) 勁敵(jìng) 霧靄(ǎi) 蓊蓊郁郁(wēng)
C.作揖(yī) 混淆(xiáo) 濡養(rú) 美味佳肴(yáo)
D.悄然(qiāo) 哽咽(gěng) 蹊蹺(xī) 鬼鬼祟祟(suì)
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一的組是 ( )
(1)廣州目前正___國際慣例,全力做好亞運城宗教服務中心___及運行組織工作。
(2)中國提高衛星分辨率與精確度的___,可增強中國的ISR(情報,監視和偵察)___。
A.遵循 設施 潛力 能力 B.遵照 設備 潛力 能力
C.遵照 設施 能力 潛力 D.遵循 設備 能力 潛力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珠海市政府勞苦功高,耗資800萬種植的31棵羅漢松有的猶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傲然立于路口,有的活像醉羅漢斜在路邊,還有的仿佛彌勒佛笑哈哈地蹲在路面上。
B.我國對“超級細菌”正嚴陣以待。此前,這個已經在一些國家致多人感染的細菌,憑借對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具有的耐藥性,被冠以“超級”之名。
C.監測顯示,個別地區蚊媒密度高,存在登革熱疫情擴散蔓延的風險,人們必須要潔身自好,注意個人衛生。
D.“凡亞比”臺風挾帶17級強風橫掃臺灣花蓮,部分民宅的門窗玻璃應聲破裂,鱗次櫛比。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逐漸成為國際國內中小企業綠色低碳展示平臺的中博會,為中小企業的發展無窮的機遇與啟迪。
B.上賽季讓姚明飽受折磨,這使得他非常難受,重傷的他只能在場外觀戰。
C.朱民指出,雖然現在整個復蘇還在進行,但是全球經濟并不會出現二次探底,這里政府的經濟政策會起關鍵作用。
D.谷歌計劃打算在美國和歐洲開始推出“Google Editions”并且銷售能夠連接到互聯網的任何設備上閱讀的電子書。
二、本大題7小題,共34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5—9題。(共18分)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5.對下面句子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感君區區懷 區區:誠摯
B.始適還家門 適:出嫁
C.君既若見錄 見:看見
D.阿母白媒人 白:告訴
6.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吾今且赴府 河漢清且淺
B.君既若見錄 既而得某尸于井
C.不迎而自歸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D.汝可去應之 徐徐更謂之
7.對下列各句“相”字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還必相迎取 ②相見常日稀 ③仰頭相向鳴 ④葉葉相交通
⑤不得便相許 ⑥黃泉下相見 ⑦躡足相逢迎 ⑧及時相遣歸
A.①②⑤⑦/③④⑥⑧ B.①⑤⑦⑧/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8.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劉蘭芝對愛情忠貞的一組是( )(3分)
①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②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 ④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⑤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⑥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②⑤⑥
9.請用現代漢語述說劃橫線的句子的大意,加點詞語的意思要落實。(6分)
①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
②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共8分)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1)請描繪這首詩中農村生活場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寫得很好,請賞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補寫出下列古詩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選四題作答,共8分)
(1)靜女其孌,_______。_________,說懌女美。(《靜女》)
(2)及爾偕老,________。________,隰則有泮。(《氓》)
(3)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不撫壯而棄穢兮,________。(屈原《離騷》)
(4)河漢清且淺,_________。盈盈一水間,_________。(《迢迢牽牛星》)
(5)山不厭高,________。周公吐哺,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三、本大題4小題,共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
悟感——生命精美的標志
①我們無數次地贊美生命。我們去游泳,發現水居然不會浸入我們的耳道;我們去爬山,發現我們會有一種曠達的情懷去同空靈的山色水光融為一體;熱了,排汗足以降溫;累了,睡眠可以克服疲勞。生命使我們的身心如此協調一致,我們處處感受到通常的生命本能。
②此外,我們還看到了人的更高級的本能,這就是包括思維和學習的精神活動的本能。它表現為語言的或者是知識的敏感,或者說悟感,是使我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內部機制。
③人的生命自然的神奇,加上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促使我們更聚焦于審視生命自身的性質,更深入地揭示教育與人的生命之間的關系,并回答在教育過程中兒童的生命自身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了作用,這就促使我們追問感悟或思想的產生機制——悟感。
④我們把兒童的語感、數感,以及樂感、美感、道德感、司機的方向感,游泳者的水感等統稱為悟感。悟感是一種“思維的感覺”,而不是一種“知覺的感覺”,它沒有具體的意識內容,卻是一種前意識現象,會產生意識傾向或意識內容。悟感同感悟或思想不同,后者不僅有意識傾向,而且有意識內容。盡管某些感悟或思想不能完全地用可傳達的語言敘述出來,但它可以用以悟感引感悟的方式進行交流或傳輸,例如,借助隱喻、事例等,人們可以意會而不需言傳,從而交流感悟或思想。然而悟感的主要功能不在于傳輸,而在于它提供了產生感悟的基礎,或者說,感悟或思想是悟感被激活的產物。這種關系,類似于情感和感情的關系,情感觸生感情,而悟感產生感悟和思想。
⑤悟感和感悟(或思想)形成的物質基礎是有區別的,前者更帶“貼身性”。這里可借用奧修把頭腦和心靈相區別的說法,他說:“我想要你將每一樣東西都放在它正確的位置:如果頭腦和心之間有任何沖突,必須先聽心的。如果愛和邏輯之間有任何沖突,那么應該由愛來決定,而不應該由邏輯來決定。”沿著這樣的判斷,人的感悟或思想發生在頭腦里,悟感卻發生在心靈或“身體”里。由于悟感的存在,人的先天或內在的因素和后天或外部的刺激因素連接起來了,于是形成了感悟或思想。
⑥在漢字里,腦和心似乎有緊密的聯系。腦似乎是肉體的,而心卻主思考。這表現在所有思考的和情感的字都有心字。“心之官則思”,我們開始認為這只是我國古代對人體解剖知識的欠缺所帶來的不準確的表達,應該是“腦之官則思”吧!可以說,奧修的腦子和心靈區別論——腦子主要是司算計,而心靈司情感,其實只是暗合了中國的古老思想。漢字是如此漫長而大量地篩選碰撞的結果,它表情達意的深刻性,我們不能低估,這里,它再一次表現了神奇的一面。其實,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知道,這種微妙的區別早就存在于我們的思想感情之中。比如,一位朋友在下雨天跑了老遠來看望你,這時你要說的是“噢,你真有心”,你決不會說“噢,你真有腦”。前者肯定人的愛心,而后者給人一種算計著利益的感覺。這種微妙,發自我們的悟感。
⑦實踐和研究表明,悟感現象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起著我們過去難以注意但卻極為重要的作用。悟感是我們解決問題、有所創造的核心因素;悟感是生命的底蘊,并在人的活動中發展,而不是靠教;悟感的培養是今天教育改革中十分值得注意的新領域,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對它的研究,將為教育走向以學生為本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摘錄自郭思樂著《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
12.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5分)
A.學習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結果就叫悟感。
B.我們根據樹樁年輪的疏密粗細判斷出南北方向,這是一種悟感。
C.悟感不可言傳,但并不能說不可言傳的感悟或思想就是悟感。
D.人的感悟或思想發生在大腦,而悟感發生在心臟。
E.漢字“腦”和“心”的微妙區別與奧修的腦子和心靈區別論暗合。
13.下列關于第⑥段畫線句子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悟感會讓你不假思索地說“噢,你真有心”,而不至于冒出一句“噢,你真有腦”。
B.在你為該說“噢,你真有心”還是“噢,你真有腦”而猶豫時,悟感會讓你選擇前者。
C.“噢,你真有心”肯定人的愛心——這個感覺可以稱為悟感。
D.“噢,你真有腦”諷刺人算計著利益——這個感覺可以稱為悟感。
14.第①段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5.從最后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認為悟感不靠教,又認為悟感是可以培養的。這是否矛盾呢,請聯系原文談談你的理解。(5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本大題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所選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讀書的意義
俞平伯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幾萬里路不算什么,讀萬卷書的日見其少了。當有種種的原因,最淺顯的看法,是讀書的動機、環境、空氣無不缺乏。
講到讀書的真意義,于擴充知識以外兼可涵詠性情,修持道德,原不僅為功名富貴做敲門磚。即為功名富貴,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讀書,更無須借光圣經賢傳,甚至于愈讀書會愈窮,這無怪喜歡讀書,懂得怎樣讀的人一天一天地減少了。讀書空氣的稀薄,讀書種子的稀少,互為因果循環。
現在有一些人,你對他說身心性命則以為迂闊,對他說因果報應則以為荒謬,對他說風花雪月則以為無聊。不錯,是迂闊、荒謬、無聊。你試問他,不迂闊、不荒謬、不無聊的是啥?他會有種種漂亮的說法。但你不可過于信他,他只是要錢而已。文言謂之好利。有一個故事,不見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話。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見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戲問隨鑾的紀曉嵐,共有幾只。這原是難題,拿來開玩笑的,若回答說不知道,那未免殺風景。紀回答得好,臣只見兩條船,一條為名,一條為利。在那時,這故事諷刺世情已覺刻露,但現在看來,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應該對答皇帝道,只有一條船。
好利之心壓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說:“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然而,以義為利是遙遠的古話,道德名譽的觀念本多半從書本中來,不恤聲名與不好讀書亦有相互的關連。
在這一味好利的空氣中尋求讀書樂,豈不難于上青天,除非我們把兩者混合。假如我們能夠立一種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祿之途必出于讀書,近乎從前科舉的辦法,這或者還有人肯下十載寒窗的苦功,嚴格說來,這已失卻讀書的真意義,何況這制度的確立還遙遙無期。
現在有一種情形,這十年以來,說得遠一點,二三十年以來都如此,就是國文程度顯著地低落,別字廣泛地流行著,在各級學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皺眉頭痛,認為不大好辦的事情。這嚴重的光景,不僅象征著讀書階級的崩潰,并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民族的前途,國家的生長。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但文化卻寄托在文字上。方塊字的完整、艱深、固定,雖似妨礙文化知識的普及,卻于無形之中維護國家的統一與永久。從時間說,我們讀古書可通解先民的情思。從空間說,北自滿洲,南迄嶺海,紙上文字完全一致,在民族的團結上幫忙不少。歷史事實具在,不容易否認的。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敗,表面上看只是讀書種子稀少,一般國文水準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損害民族國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聳人聽聞,廢書不讀可謂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難道沒有?即有少數的人好學潛修也不足挽回這頹風。即以學校教育而論,聽講的時間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課業,有如太史公所謂好學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幾人?我不敢輕量天下之士,武斷地說或者不多罷。
如何使人安心向學,對讀書感到興味,似是小事,卻是牽連社會生計問題,譬如餓著肚子讀書當然不成的,更有關于教育考試銓敘各制度的改革。我們從事教育寫作文字的固責無旁貸,但已不僅是個人努力的事,而成為民族復興、國運重光的大業之一支了。
(選自《舊時月色》,有刪節)
16.請根據原文,簡要概括“讀書的意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第三段提到紀曉嵐戲答乾隆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認為當時“讀書種子的稀少”的原因是什么,試分別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魔星高照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牛年的春晚中,憑借一枚戒指、幾只雞蛋,劉謙,這位來自臺灣的 魔術師以“奇跡”的速度一夜紅遍大江南北。他的這句口頭禪也成為了一句流行語,那么,奇跡究竟是怎樣誕生的呢
7歲那年,剛上小學的劉謙在一個商場門口看見了一個賣魔術道具的人,魔術的神秘莫測深深吸引了他。每天放學后,他就會到商場門口看這個人變魔術。劉謙的魔術天分從那個時候顯露出來了,“很多大人才會的魔術,我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就能很快熟練掌握,有的時候看別人變,我自己就能慢慢摸索出其中的奧妙,并能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
劉謙對魔術的熱愛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為喜歡,我會在上課的時候,也不忘練習手法。有一次上數學課,我正在用硬幣練習,一不小心硬幣就掉到地上,老師看了我一眼,以為我會收斂,可是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又練,又掉,直到老師忍無可忍,把我身上的硬幣全部沒收。”直到現在也一樣,劉謙的愛好不像其他年輕人一樣是K歌或出去玩,他一有時間就一個人悶在房間里鉆研魔術。用他的話說,魔術是他一生最大的愛好。
剛開始上臺表演時,劉謙很緊張,不茍言笑。他的表演帶給觀眾的多是緊張和驚奇,少有笑聲。媽媽一直很支持劉謙表演魔術,她發現了這個問題。“觀眾走進劇場,主要還是來尋找快樂的。可你沒給他們帶來快樂,所以媽媽希望你在舞臺上表現出輕松、快樂的一面。”這是媽媽給劉謙的提醒和告誡,這讓劉謙恍然大悟。在以后的表演中,劉謙開始不斷嘗試給魔術加入新的元素,例如幽默的語言、俏皮的表情和動作,給觀眾帶來驚奇之外的快樂。而也正是這些突破,使劉謙的魔術表演大受歡迎,而劉謙也成了一個有別于傳統魔術師的偶像明星。這些變化也給劉謙的思想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我的口頭禪是‘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這是舞臺上的話。生活中,我更希望自己常說的是‘哪怕沒有奇跡,你也要快樂和笑口常開!”’
2009年春節,劉謙在央視春晚通過8分半鐘的《魔手神彩》將奇跡展現在13億觀眾眼前。自此,魔法王子讓所有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2009年5月7日,劉謙的魔術亞洲巡演成功在南京拉開序幕。巡演首場獲得了極高評價,觀眾紛紛以“完美極了”來評價這場首演。5月9日,劉謙在巡演中成功地用5秒鐘時間分開混在一起的鹽和胡椒粉這一魔術,并承諾以后不會再次公開表演。他透露了“一生只可表演一次”的秘密:“兩年前在匈牙利,我在街頭看到一位老先生,他可以將混在一起的不同顏色的沙子在10秒鐘之內完全分開。我當時想了很久,沒想出來。我回去想了2個月,真的想不到。我就去找這位老先生,他說這是他的秘密。我回國以后,繼續想怎么也想不通,四個月后我又去了一趟匈牙利,我又找到了他,我說我是個魔術師,我真的非常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那位老先生最后說,我可以告訴你,但你要答應我一件事,那就是這個魔術你一生只能表演一次。”
劉謙掀起的魔術浪潮也在各家電視臺之間引發了一輪“魔戰”。目前,已經有浙江、湖南、江蘇、安徽、四川五家衛視打出了魔術牌,劉謙更成了你爭我奪的目標。安徽衛視在新節目“星光魔范生”中網羅國際頂尖魔術大師:江蘇衛視大力推出“我的魔術猜想”;4月中旬,湖南衛視將播出劉謙、汪涵強強聯手打造的“金牌魔術團”;四川衛視也亮出了獨家秘笈,由劉謙主持的《魔星高照》目前亮相。
與此同時,電視和網絡上也出現了不少魔術揭秘節目。央視春晚后,劉謙“雞蛋下戒指”的魔術一躍成為牛年網絡的第一問,各種“揭秘”的版本也層出不窮。在面對記者的提問時,劉謙說:“如果沒有建設性地揭秘,當你知道答案后,你只會瞧不起它,魔術是一個清晰的夢境,一個美夢醒了,還會有什么樂趣呢 ”劉謙表示,對于魔術師而言,魔術的表演方式可能有100種,“魔術的樂趣在于想像的空間帶來的美妙感受”。對于每一個魔術師來說,創造一個魔術的過程十分艱難。“我最快要一個星期,有時候要兩三年,春晚的那個魔術,我從設計到表演用了3年,以后我都不會去解密它。”同時劉謙慶幸網上眾多的發帖揭秘者當中沒一個是職業魔術師。“我要向大陸魔術師的專業素養與操守道德表示敬意,我不排除他們當中有人已經猜到。”
19.結合文本,分析劉謙成為一位成功魔術師的條件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本中作者多次引用了劉謙自己的話,請選擇其中一處分析這樣引用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人說劉謙的走紅將小眾的魔術變成了大眾的娛樂,推動了魔術的普及和發展;但也有人說正因為魔術大眾化,使魔術前景堪憂,甚至表示劉謙已紅,魔術將死。你認為劉謙的走紅和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影響對于魔術的發展是利還是弊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題2小題,共12分。
22. 請你將下面的語段補充完整,要求語言準確、鮮明、生動。 (6分)
惜時如金的歌德為什么把看日出當作每天必修的功課呢?
有人認為,如期而至的朝陽昭示著責任,告誡人們要忠于自己的角色。
有人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請用一句話提煉下面這段文字所提的建議。(不超過20個字)(4分)
近幾年,外出務工農民工遇到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待遇低、社會保障不完善,這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在家門口就業。這種現象將使未來勞動力的布局更加合理。那些靠低工資、大規模生產來獲取利潤的企業將盡快從沿海轉出去。與此相應的,中西部地區也更具備了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過去地方政府更多的精力是如何讓投資者進來。現在,地方政府應該越來越多的考慮,如何創造好的就業環境、生活環境來吸引農民工留在這個地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請以“聽聽那____的聲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講述你自己或別人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以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語文科試卷(B卷)答題卡 座位號:
一、選擇題答題區
題號 1 2 3 4 5 6 7 8 12 13 計分
答案
二、9.①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3分)
                                    

②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3分)
                                    

10.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共8分)
(1)(4分)
答:                                  

(2)(4分)
答:                                    
11.補寫出下列古詩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選四題作答,多選按前4道計分 共8分)
(1)                ,                。
(2)                ,                。
(3)               ,                。
(4)             ,  。
(5) , 。
三、14.(4分)答:                              
                                       

15.(5分)答: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選做題組是:㈠文學類文本閱讀      ㈡實用類文本閱讀
16/19.答:                               
     
                                       

17/20.答:                                
    
                                       

18/21.答:                                
    
                                       

五、本大題2小題,共12分。
22.請你將下面的語段補充完整,要求語言準確、鮮明、生動。 (6分)
有人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答: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4.作文(60分)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語文科試卷(B卷)答案
命題人:王傳兵
一、本大題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
二、本大題7小題,共34分。
三、本大題4小題,共17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本大題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所選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16.【答案:①擴充知識,涵詠性情,修持道德(2分);②有益于民族復興,國運重光(2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7.【①引用傳說(借用典故),增強文章的趣味(或豐富文章內容,增強生活氣息)(寫出“引用”或“用典”均可,3分);②諷刺一味追逐名利的世情,闡明了世人不好讀書的原因。(答出 “諷刺世情”1分,“闡明原因”1分,意相近即可)】
18.【①讀書的動機不純,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祿;②讀書缺乏良好的環境,教育、考試、選拔(銓敘)制度亟待改革。③讀書的空氣稀薄,難找到讀書的快樂。(動機、環境、空氣分項概括,意思相近即可)】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19.【信息整合】(4分)
①魔術方面的天分。他小時候就可以很快學會或悟出一些比較難的魔術;
②對魔術的熱愛。他對魔術充滿了熱愛,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時刻練習;
③媽媽的支持。劉謙媽媽對劉謙的支持和建議使他的魔術表演不斷進步,廣受歡迎;
④對魔術的執著。不論是小時候每天放學都去看人魔術,還是為了學到新的魔術想了幾個月,而且專門又出國學習,這些都表明劉謙對魔術的執著。
(答出其中一點并結合文本分析1分,兩點并分析2分,三點并分析4分。若能夠根據文本答出“善于思考”、“創新(快樂理念)”、“勤奮”等也可相應得分。)
五、本大題2小題,共12分。
22. 【瑰麗絢爛的早霞散播著歡欣,提醒人們生活中不能缺少詩意。/活力四射的旭日解釋著重生,勸慰人們暗夜之后會有新的希望。/舊時相識的太陽喚醒著記憶,囑咐人們珍藏那些曾經的美好,溫暖。】
23.【地方政府應該多考慮如何留住農民工】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請以“聽聽那____的聲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講述你自己或別人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以闡明你的思想觀點。命題人:葉偉林
一、單項選擇題(這部分共24題,每題2分,共48分。)
1. 觀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規定,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是( )
妻 妾 一般稱謂
妻(正室) A.三哥(20歲) B.四哥(14歲)
妾一(側室) C.大哥(25歲)
妾二(側室) D.二哥(22歲)
2.追溯中國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職為姓,如司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藝為姓,如陶、甄、屠等。據此推理,衛、許、陳等都是( )
A.以氏族為姓 B.以封地(國)為姓
C.以出生地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
3.20世紀90年代,陜西章臺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了印章的泥塊),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這一發現可以印證秦朝 (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實 B.出現了造紙業的事實
C.實行了郡縣制度的事實 D.用泥制陶的事實
4.下圖是古代山東地區的示意圖,圖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于( )
A.西周 B.秦朝 C.漢朝 D.唐朝
5.余秋雨在《十萬進士》中認為,科舉制度選拔的“十萬進士”,“其中包括著一大批極為出色的、有著高度文化素養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專家”。這說明科舉制度
A. 是行之有效的選官用人制度
B. 導致了“重文輕武”的現象
C. 已經成為束縛人們思想的工具
D. 有利于維護官僚隊伍的廉潔高效
6.下列官職中,不屬于監察官吏的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漢朝的刺史
C. 宋的三司使 D. 明朝的監察御史
7. 秦和西漢前期,丞相為“百官之長”,其主要職責是( )
A.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B.對重大軍政事務作出決定
C.處理朝廷各種日常軍政事務 D.代表皇帝監督百官
8.明太祖朱元璋曾作詩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勞:“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明成祖朱棣設立了 ( )
A.樞密院 B.內閣 C.殿閣大學士 D.軍機處
9. 學過《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這一單元后,某班四位同學分別撰寫研究歷史小論文,其中論文標題出現史實錯誤的是( )
A.《淺議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創立者—大禹》
B.《趣談周武王與分封制》
C.《論隋唐三省制度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D.《論清代丞相與軍機大臣權力的相互制約》
10.下圖三個場景描述的是我國古代君主和丞相關系的變化(坐而上朝、站而上朝、跪而上朝),它從本質上反映了
A.官員管理日益規范 B.內閣制度日漸成熟
C.等級制度越來越嚴格 D.皇權不斷強化
11.下圖描述的是我國封建社會地方權力強弱的變化,其中較為符合實際的是
地 地 地 地
方 方 方 方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
12.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個紀念館內,一檐柱上掛著一楹聯:“焚毒沖云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征奪魑魅之心。”此館紀念的應是( )
A.鄧世昌 B.林則徐 C.關天培 D.左宗棠
13.針對列強發動的某次對外戰爭,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大師雨果先生憤怒地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夏宮,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之一炬。……勝利者竊走了夏宮的全部財富。”文中的“兩個強盜”和“夏宮”是指( )
A.英、法 頤和園 B.葡、西 頤和園
C.英、法 圓明園 D.美、日 圓明園
14.太平天國政權曾先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兩部文獻都( )
A.試圖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B.脫離了社會現實,流于空想
C.反映了農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15.下列關于南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1912年,孫中山在此頒布了《臨時約法》
B.1949年,解放南京,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
C.1853年,太平天國在此定都,與清政府對峙
D.1912年,袁世凱在此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6.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撫放寬民間設置工廠的限制。促成這一政策出臺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7.“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這首膾炙人口的《鐵道游擊隊》主題曲反映的時代背景是( )
A. 抗日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
C. 甲午中日戰爭 D.鴉片戰爭
18.在20世紀上半葉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走
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革命道路,這條道路是( )
A.農村包圍城市 B.領導工人運動
C.采取暴力革命 D.國共兩黨合作
19.下圖所示為鄉村知識分子1913年的一則日記
(部分),由此可見( )
A.當時鄉村社會習俗沒有變化
B.作者主張全面學習西方
C.作者不認同辛亥革命
D.當時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20. 2007年9月27日,上海中共一大會議紀念館首度正式對公眾展出由中、俄、蒙三國學者共同發現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產國際代表尼克爾斯基的照片與真實生平資料。這一珍貴歷史資料最能說明( )
A.俄國給中國革命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B.中共的誕生得到了共產國際的幫助
C.先進的中國人開始“以俄為師”
D.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緊密聯系
21.下列條約內容中哪一項最能說明清政府已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 )
A.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嚴懲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吏
C.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
D.清政府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地區
22.五四運動不同于辛亥革命之處是( )
①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②明確提出了反帝的要求 ③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④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語匯出現頻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國家政治經濟主題的變化。據統計,以下為1900~1936年各報刊元旦社論出現的高頻率語匯。其中屬于1901年的是( )
A.北京、義和團、八國聯軍、賠款、“新政”
B.三民主義、民國、南京、孫中山、共和、阿Q
C.新文化、北洋軍閥、實業救國、張騫、陳獨秀
D.革命、中國共產黨、長征、改造、抗日
24.這是一首大學校歌的歌詞:“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絕徼移栽楨干質,九州遍灑黎元(民)血……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這首大學校歌出現的時期應是( )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
二、材料問答題(有4題,共52分。)
25.(12分)閱讀下列材料:
(附注:左圖為西周疆域圖,右圖為秦朝疆域圖。)
請回答:
(1)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轄,西周、秦朝分別推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4分)
(2)簡要分析上述兩個制度對后世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6分)
(3))根據兩幅圖反映的史實,概括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趨勢。(2分)
26.(14分)讀圖一至圖四,然后回答問題:
(1)圖一、圖二反映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分別是什么?(4分)它們體現了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
(2)與圖二相比,圖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變化?(2分)
(3)圖4中的軍機處設立于哪個朝代?軍機處的主要職能是什么(3分)
(4)綜合上述圖片的信息,總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的趨勢。(3分)
27.(14分) 2005年4月,時任臺灣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從臺北出發,先后到達祖國大陸的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雙手終于握到了一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剛下飛機的連戰說:“對中國國民黨來講,南京是一個具有歷史連接、感情連接的地方……是‘國父’以及創黨總理中山先生的陵寢所在地……”
(1) 請寫出中山先生在南京所創建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名稱。(2分)
(2)為了鞏固共和制度,中山先生頒布了《臨時約法》。指出《臨時約法》的重要歷史意義。(4分)
材料二:黨史研究專家李新在《國共關系七十年 序》中指出:在當代中國的政治舞臺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是舉足輕重的兩個政黨。從本世紀20年代以來,國共兩黨經歷了兩次合作……國共兩黨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左右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影響到中華民族的昌盛……
(3)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國共兩黨實現了首次合作。國共兩黨首次合作實現的標志是什么?當時國共兩黨共同領導了哪場革命運動?(4分)
材料三:近代中國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問題是振興中華民族,爭取國家的獨立、和平、富強、屹立于世界先進國家之列。這可以說是兩黨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兩次國共合作史稿》
(4)結合材料四扼要指出國共兩黨有什么共同利益?(4分)
28.(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抗戰。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抗戰,才能使抗戰得到最后的勝利。
——《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
材料二: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戰以來,……戰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飭令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戰詔書》
請回答:
(1)結合所學史實,試從政治、軍事兩個方面論證材料一的觀點。(4分)
(2)駁斥材料二中日本對美英兩國宣戰的理由。(4分)
(3)依據材料一、二,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答案
27.(14分)(1)名稱:中華民國。(2分)
(2)意義: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它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豐碑。(4分)
(3)標志:1924年,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2分)
運動:國民革命運動(或國民大革命)。(2分)
(4)共同利益:振興中華民族,爭取國家的獨立、統一、和平、富強、屹立于世界先進國家之列。(4分)
大清宣統五年,正月初三
自變亂以來,一切新黨競襲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陰歷為陽歷,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國之夷蠶食鯨吞,日甚一日。
……
來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無一頂戴之人,間有洋帽之人,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圖一
圖四 軍機處內景命題人:溫玉玲
第一部分:聽力(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15分)
每段播放兩遍。各段播放前你有5秒鐘的閱題時間,請根據所聽到的內容及相關小題,在5秒鐘內從題中所給的ABC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2題。
1 What date is it today
A September 9th B September 10th C September 11th
2 What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heir mother to do
A Buy them presents. B Travel with them. C Find another job.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3-5題。
3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Driver and passenger B Policeman and eyewitness C Teacher and student
4 What caused the accident to happen
A An old man B A dog C A child
5 When did the ambulance come
A At 8:45 B At 8:30 C At 8:40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6-8題。
6 Why is the Great Pyramid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Nile River
A Because it was built for Khufu who died in the west.
B Because ancient Egyptians thought the end of life was like the setting of the sun.
C Because the west, in ancient Egyptians’ minds, was connected with God
7 What is on top of each pyramid of Mexico
A A stairway B A tomb C A temple
8 What are the pyramids of Mexico like
A They are as big as the pyramids of Egypt.
B They are as high as the pyramids of Egypt.
C They are lower than the pyramids of Egypt.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9-10題。
9 How will the two speakers go to New York
A By car B By train C By plane
10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leave
A At 8:00 am on Thursday B At 6:00 pm on Tuesday C At 12:00 on Thursday
第二部分:語言知識與運用(共兩節, 滿分45分)
第一節 完形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11-2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Norman Bethune(白求恩) is one of China’s most famous __11___, but he wasn’t Chinese—he was Canadian. He gave his life to 12 Chinese people.
Norman Bethune 13 born in 1890. He became a 14 in 1916, and he went to the front to look after 15 soldier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He saw many soldiers die in the war. Later he invented new treatments to 16 soldiers, and medical tools to use outside hospitals.
In 1938 he came to China to treat the Chinese soldiers in the mountains north of Yan’an. There were 17 doctors, so he had to work very hard. He opened hospitals to give 18 to local people and soldiers, and to train doctors and nurses. He also wrote books so that doctors can learn about new treatments.
Dr Bethune worked very hard without stopping to 19 . Once, he performed operations 20 69 hours without stopping, and saved 112 people. He 21 working in spite of cutting his hand during an operation. In the end, he died because he did not take care of his 22 .
Dr Bethune’s work with the Chinese soldiers made 23 a hero in China. There are books and films about him, and he is 24 remembered in 25 Canada and China.
11. A. heroes B. customers C.teachers D. soldiers
12. A. help B. helping C helped D. helpful
13. A. is B. was C. has been D. be
14. A. doctor B. nurse C. teacher D. worker
15. A. injured B. hurt C. harmful D. bleeding
16. A. understand B. believed C. help D. count
17. A. little B. few C. much D. many
18. A. treatment B. cure C. treat D. heal
19. A. rest B. act C. with D. for
20. A. from B. since C. with D. for
21. A. allowed B. continued C. forgot D. stopped
22. A. face B. leg C. foot D. hand
23. A. his B. he C. him D. one
24. A. still B. never C. hardly D. regularly
25. A neither B both C either D all
第二節:語法填空 (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15分)
閱讀下面短文,根據上下文填入適當的詞語,或使用括號中的詞語的適當形式填空,并將答案填寫到答題卷標號為26-35的相應位置。
Just now, I entered the website “Topic for Today”. I feel 26 (interest) in the report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ing cell-phones on campus. In fact, more students now come to school 27 cell-phones. My schoolmate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Some think 28 is convenient to get in touch with others with the cell-phone, which also makes you feel safe especially in time of trouble. 29 , it is nice to enjoy various functions of different cell-phones. Others think ____30____(different). First, the cell-phone is not 31 must in school, as 32 are some IC phones, which 33 (make) it easy to call others. Second, many students often play e-games and send e-massages with their cell-phones, even in class, 34 will surely have bad effects on their study. What’s more, it will result in a great waste of time and money. In my opinion, the cell-phone is a ___35___(use) tool in our daily life. But it doesn’t mean we can use it freely in school.
第三部分:閱讀(共兩節,滿分50分)
第一節: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面四篇短文,從36-55題的ABCD選項中選擇最佳答案,并填涂到答題卡上。
A
Different people use different languages. We Chinese speak Chinese, and, most of us are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But there is another kind of language we need to know — the language of the body.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talk” with their hands, with their heads and with their eyes. When Japanese people meet, they bow. When Indians meet, they put their hands together. What do American and British people do Americans are more informal(不拘小節) than the British. They like to be friendly. They use first names, they ask questions and they talk easily about themselves. When they sit down, they like to relax in their chairs and make themselves comfortable. British people are more reserved(保守的). They take more time to make friends. They like to know you before they ask your name.
When British or American people meet someone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shake hands. They do not usually shake hands with people they know well. Women sometimes kiss their women friends, and men kiss women friends (on one cheek only). When a man meets a man, he just smiles, and says, “Hello.” Men do not kiss each other, or hold hands. Even fathers and sons do not often kiss each other.
36 In the passage, the writer thinks that body language is ________.
A useless B difficult C quite easy D important
3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the same body language
B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body languages
C People in Asia share the same body language
D Many people only use their body language
38 If an American friend visits you, he probably_____.
A sits straight B never sits down
C makes fun of you D sits freely and comfortably
39 If you want to make a British friend, you may feel it______.
A impossible B too easy
C too difficult D slow
40 Generally speaking, ______ kiss each other more often.
A men B women C British D Americans
B
Everyone needs friends. There is an old saying, “Friends are God’s way of taking care of us.” But how do you find real friendship and keep it The American writer Sally Seamans tells young students some smart ways to find friends. Sally says finding friendship is just like planting a tree. You plant the seed and take care of it to make it grow.
First, you should choose a friend. What makes a good friend It is not because a person has money or good looks.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kind and patient. For example, if you have a bad day, a good friend should listen to your complaints and do his or her best to help. To make a friend, you cannot be too shy. You should make each other happy and share your lives.
But things cannot always be happy. Even the best friends have fights. 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have a fight with your friend You have to talk to him or her. When there is no one around, have an honest talk. If he or she doesn’t want to talk, you could write a letter.
There are three steps to being friends again:
Tell him or her how you are feeling; say what your friend has done wrong, and explain why you did this or that. Remember that friendship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
41. Sally wants to tell students the ways to ____.
A. find friends B. plant trees C. get happy D. keep fit
42. What makes good friends A good friend should ______.
A. be lovely and cool B. be kind and patient
C. have lots of money D. have good looks
43. According to the text, you can _____ your friend after a fight.
A. buy a present for B. never say a word to
C. have dinner with D. write a letter to
44.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complaints”
A. 悲嘆 B.控訴 C. 抱怨 D. 抗議
45.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A. Teenagers and friendship B. The good friends around you
C. The trouble of growing up D. How to find and keep real friendship
C
Miss Wu is a young teacher of English in China. She loves teaching very much. One day when she was giving an English lesson, she found the headmaster sitting 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After class, the headmaster told her that he came to her class to find out how much English and how much Chinese she was using. The result was about half English and half Chinese. She was using Chinese when she gave instructions to her students and when she wanted to get feedback (反饋) from her students. The headmaster told her that she should use more English in her class.
Miss Wu made a plan like this:
·talk with an Englishman every Sunday for two hours to learn more English expressions;
·write some English expressions on cards. These cards not only remind her to use English in class, but also help her remember some expressions;
·have a five-minute talk in English with students before class.
She used body language to help her if students could not understand.
One year later, she found she could use English freely in class.
46. Miss Wu ______.
A. has a poor memory B. is a teacher of Chinese
C. loves her job D. is angry with the headmaster
47. The headmaster came to Miss Wu’s class to ______.
A. write some English expressions on cards
B. help her improve her English teaching
C. give instructions to the students
D. get feedback from the students
48. After the headmaster left, Miss Wu realized that she should _____ in her class.
A. use more Chinese B. use more English
C. use half English and half Chinese D. use body language
4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remind” mean
A. 提醒 B. 阻止 C. 寬恕 D. 依賴
50.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Use cards in English teaching
B. Talk with English-speaking people
C. Speak more English in English class
D. Learn more English expressions
D
The English language started about 1500 years ago in England. Three groups of people came to the country. They were the Angles, the Saxons, and the Jutes. These three groups brought their languages with them to England. After some time, the three languages became one new language —English. The name “English” comes from the Angles. They lived in most of England. “England” means “Angle Land” or “Country of the Angles”.
The language that we speak today —Modern English —is not the same as the English that people used 1500 years ago, including Old English (before 1150) and Middle English (up till 1500). That language —Old English —sounds different, and it has some different rules of grammar. There were only a few thousand words in Old English. But Modern English does come from Old English, and it is still like it in many important ways.
51.When did Modern English start
A. About the year 1150. B. Before the year 1500.
C. Between the 12th century and the 16th century. D. About the year 1500
52.How many languages did Old English come from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53.Which languages did the name “ English” come from
A. Modern English B. The Angles. C. The Jutes. D. The Saxons.
5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Modern English differs from Old English in_______.
A. grammar. B. sound C. words D. All of the above(以上都是).
5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Modern English has nothing to do with(與…無關) Old English.
B. Modern English has more words than Old English.
C. Modern English has a vocabulary twice as large as Old English.
D.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Old English and Middle English.
第二節:信息匹配(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Sadie and Soddy夫婦,Cindy, Bush, KoKo和Michael 均打算各自去旅行,請根據A-F旅游廣告和各人的情況說明,選出符合各人要求的最佳選項。
A. Historic site travel
A travel to Egypt and Greece, where you can get a good view of the old temples and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wonders- pyramids and experience the life in the mysterious land.
B. drift-travel
This time we will travel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 from the source of the river to the end. People are sitting on a rubber boat or raft, fighting against the dangers from the rapids while traveling.
C. Romantic travel
Romantic travel not only includes some romantic places, such as Paris, Rome and Vienna, but also many romantic activities for couples to spend an unforgettable time.
D. Peace travel
A travel to some countries which are involve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oland, Germany, for example; the aim of this travel is to let us know the disadvantages of war and the importance of peace.
E. business travel
A travel to Bird. You can get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world-famous group. You can also visit the product line of its high quality mobile phones.
F. Educational travel
Educational travel can help you go to one of the b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Oxford University. You can not only walk on the campus, boat in the river, but also listen to the lectures on how to improve your oral English.
請閱讀以下各人的相關信息,然后匹配和他/她擬要選擇的旅游項目:
56. Sadie and Soddy plan to spend a second honey-moon to memorize their marriage anniversary. They want to have a wonderful travel.
57. Cindy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she wants to travel during her summer vacation, but she also wants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from the travel.
58. Bush is a college student whose major is economy(經濟). He has to finish an article related to his major, so he hopes that his travel can provide some materials for him.
59. KoKo loves adventure; he wants to go to some great rivers to have an exciting travel on the river to experience the stimulating feelings about nature.
60. Michael is interested in the places of great interests, especially some places with long history and full of mysteries.
第四部分:寫作(共二節, 滿分40分)
第一節:根據提示填空,用所學單詞的正確形式填空,每空填一個單詞。(共10題,每題1.5分,共15分。)
61 As far as I’m __________(concern), too much time in front of TV is a waste of time.
62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survey many people s (遭受) from heart disease.
63 Our price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i_____________(國際的) market.
64 I hadn’t seen her for 20 years, but I r______________(認出) her immediately.
65 The salesman p____________(勸說) us to buy his product yesterday.
66 I was __________(determine) to follow the teacher’s advice.
67 The severe earthquake has __________(destroy) the whole city.
68 She i (堅持) that her parents send her to a dancing-school.
69 Our English teacher is w______(愿意) to help us in any way she can.
70 The _______(disagree) between them has been settled yet.
第二節:書面表達(25分)
【寫作情景】假若你是某高中學生李華,進入高中后,你覺得學英語的方式與初中有很大的不同。你給自己的英語老師寫了一封信,講述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請你根據下面的提示補全此信。
【寫作內容】
開始學習高中英語時,覺得英語比以前要難得多,幾乎喪失信心;
后來逐漸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
每天努力學習英語,例如多讀書,多背誦等;
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更好的學習英語的方法;
他們的幫助和您的鼓勵使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現在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
【寫作要求】 1 只能使用5個句子表達全部內容。
2 開頭和結尾已經給出,不計入總句數。
3 參考詞匯:背誦:recite 高級的: senior
【評分標準】句子結構準確,信息內容完整,篇章結構連貫。
Dear Mr. Li,
I’m glad to tell you that I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my English study since I became a senior high stud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great help in your class.
Wish you all the best.
Yours,
Li Hua
高一英語B卷答案
第四部分:寫作
第一節: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空1.5分,滿分15分)
61 concerned 62 suffer 63 international 64 recognized 65 persuaded
66 determined 67 destroyed 68 insists 69 willing 70 disagreement
第二節:書面表達(共1小題;滿分25分)命題人: 舒承志
說明:1.本試卷包括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考生請將第Ⅰ卷選擇題正確選項和Ⅱ卷答案寫在答題卷上。考試結束后,只收答題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摩爾是物質的質量單位 B、氫氣的摩爾質量是2g
C、1molOH—的質量是17g D、1mol氣體所占的體積約為22.4L
2.用如圖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氣體的性質,這種方法屬于
A.實驗法 B.觀察法 C.分類法 D.比較法
3. 下列各物質的分類、名稱(或俗名)、化學式都正確的是
A.堿性氧化物 氧化鐵 FeO B.酸性氧化物 碳酸氣 C0
C.酸 硫酸 H2S D.鹽 純堿 Na2CO3
4.溶液、膠體和濁液這三種分散系的根本區別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離子的集合體 B.是否能通過濾紙
C.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穩定
5.能用H++OH-=H2O表示的化學方程式有 ( )
A.氫氧化鈉溶液與醋酸反應 B.氫氧化鐵與硫酸反應
C.氫氧化鋇與硫酸反應 D.硫酸氫鈉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6.小明體檢的血液化驗單中,葡萄糖為5.9×10-3mol/L。表示該體檢指標的物理量是
A.溶解度(s) B.物質的量濃度(c)
C.質量分數(w) D.摩爾質量(M)
7.下列溶液中Cl-濃度最小的是
A.200mL 2mol/L MgCl2溶液 B.1000mL 2.5mol/L NaCl溶液
C.250mL 1mol/L AlCl3溶液 D.300mL 5mol/L KClO3溶液
8.實驗室中需要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時應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和稱取的NaCl質量分別是
A.950 mL, 111.2 g B.500 mL, 117 g
C.1 000 mL, 117 g D.任意規格, 111.2 g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得4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為0分)
9.下列物質是不屬于電解質的是 ( )
A.CO2 B.(NH4)2SO4 C.Cl2 D.BaSO4
10.2008年9月,中國爆發三鹿嬰幼兒奶粉受污染事件,導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嬰幼兒產生腎結石病癥,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分子式為C3N3(NH2)3下列有關三聚氰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三聚氰胺的摩爾質量為126
B.三聚氰胺中C、N、H的原子個數比為1:2:2
C.三聚氰胺中C、N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7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66.7%
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250C 101KPa條件下,1摩爾任何氣體的體積都是22.4升。
B.同質量的O2和O3所含的氧原子數相同。
C.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只要分子數相同,所占體積相同,質量也相同。
D.標準狀況下,體積是22.4升的物質,其物質的量可能不是1摩爾。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
A. 常溫常壓下,11.2L氯氣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B. 0.5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Na+ 離子的數目為NA
C. 32g氧氣所含原子數目為2NA
D. 常溫常壓下,1 mol氦氣含有原子數為NA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0分)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60分)
13.(1)(8分)17克NH3共有 mol原子,0.1molH2S共有 個氫原子;在標準狀況下,71g氯氣的體積是 L,將其與氫氣完全化合,需氫氣的物質的量是 mol。
14.(10分)(1)現有氧氣、氮氣、碳、銅、硫、鐵、二氧化碳、氧化鎂、水、氯酸鉀、空氣、堿式碳酸銅等物質,請根據要求填空。
①屬于混合物的有 ,屬于非金屬氧化物的有 。
②屬于鹽的有 。
③含元素種類最多的化合物是 。
(2)Fe(OH)3膠體中常混有FeCl3和HCl。將其裝入半透膜袋,浸入蒸餾水中進行分離。
試回答:該分離方法稱為 。
15、(11分)A、B、C、D、E五種物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A(單質) 棕黃色的煙
(1)確定A、B、C、D、E各為什么物質:(寫出各物質的化學式)
A ,B ,C ,D ,E 。
(2)寫出下列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E→A:
C→D:
E→C:
A→B:
16.(10分)實驗室欲用NaOH固體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240mL:
(1)配制溶液時,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①稱量 ②計算 ③溶解 ④搖勻 ⑤轉移 ⑥洗滌 ⑦定容 ⑧冷卻
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本實驗必須用到的儀器有天平、藥匙、玻璃棒、燒杯 。
(2)某同學欲稱量NaOH的質量,他先用托盤天平稱量燒杯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如圖. 燒杯的實際質量為 g,要完成本實驗該同學應稱出 g NaOH。
(3)在配制過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確的,下列操作會引起誤差偏高的是__________。
①沒有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②轉移溶液時不慎有少量灑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餾水
④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⑤未冷卻到室溫就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 定容后塞上瓶塞搖勻,靜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17.(8分)某同學應用如下所示裝置研究物質的性質。其中氣體m的主要成分是氯氣,還含有少量空氣和水蒸氣。請回答下列問題:
(1)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B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3)從物質性質方面來看,這樣的實驗設計還存在事故隱患,應如何處理,請用離子方程式表達原理并畫出裝置圖(填在上圖內),
18.(11分)在實驗室里,某同學取一小塊金屬鈉,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試完成下列問題:
(1)切開的金屬鈉暴露在空氣中,最先觀察到的現象是 ,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將鈉投入水中后,鈉熔化成一個小球,根據這一現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一小塊鈉投入盛有CuSO4 溶液的燒杯中,不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A.有氣體生成
B.鈉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動
C.燒杯底部有紅色的金屬銅生成
D.溶液中有藍色渾濁
(3)鈉與CuSO4 溶液反應的有關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化學試卷參考答案(A)卷
命題人: 舒承志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二、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3分,共24分;雙項選擇題 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得4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為0分。
單選 1 2 3 4 5 6 7 8 雙選 9 10 11 12
答案 C B D C D B D C 答案 AC AC BD CD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0分)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60分)
13、(8分)4, 1.204×1023, 22.4, 1. (每空2分)
14、(10分)(1)①空氣 ; 二氧化碳、水;
②氯酸鉀 堿式碳酸銅
③堿式碳酸銅 (2)滲析 (每空2分)
Cl2

溶于水
B
氣體m
有色布條
C命題人:舒承志
說明:1.本試卷包括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考生請將第Ⅰ卷選擇題正確選項和Ⅱ卷答案寫在答題卷上。考試結束后,只收答題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B、氫氣的摩爾質量是2g
C、1molOH—的質量是17g /mol D、1mol氣體所占的體積約為22.4L
2.用如圖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氣體的性質,這種方法屬于
A.實驗法 B.觀察法 C.分類法 D.比較法
3. 下列物質屬于鹽的是
A.Ca(OH)2 B. C0 C. 硫酸 D.鹽 Na2CO3
4.溶液、膠體和濁液這三種分散系的根本區別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離子的集合體 B.是否能通過濾紙
C.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穩定
5.下列實驗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過濾 ② 蒸發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轉移液體
A.①和④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③和④
6.小明體檢的血液化驗單中,葡萄糖為5.9×10-3mol/L。表示該體檢指標的物理量是
A.溶解度(s) B.物質的量濃度(c)
C.質量分數(w) D.摩爾質量(M)
7.金屬鈉常保存在( )
A.酒精 B.水 C.煤油 D.石油
8.用8g CuSO4溶于水配成500mL的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濃度為2mol/L B.濃度為1mol/L
C.濃度為0.1mol/L   D.濃度為0.2mol/L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得4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為0分)
9.下列物質是不屬于電解質的是 ( )
A.CO2 B.(NH4)2SO4 C.Cl2 D.BaSO4
10.下列各組物質中,不符合前者為混合物,后者為單質的是
A.水 Na2CO3 B.氨水 液氮
C.石油 液氫 D.氯氣 碘酒
1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
A. 常溫常壓下,11.2L氯氣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B. 常溫常壓下,1mol氦氣含有的原子數為2NA
C. 32g氧氣所含分子數目為NA
D. NA個氫氣分子的質量為2g
12.在配制2mol/L的NaCl溶液時能用到的儀器有( )
A.容量瓶 B.坩堝 C.蒸發皿 D.玻璃棒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0分)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60分)
13.(1)(8分)17克NH3共有 mol原子,0.1molH2S共有 個H2S分子;在標準狀況下,71g氯氣的體積是 L,將其與氫氣完全化合,需氫氣的物質的量
是 mol。
14.(10分)(1)現有氧氣、氮氣、碳、銅、硫、鐵、二氧化碳、氧化鎂、水、氯酸鉀、空氣、堿式碳酸銅等物質,請根據要求填空。
①屬于混合物的有 ,屬于非金屬氧化物的有 。
②屬于鹽的有 。
③含元素種類最多的化合物是 。
(2)區別Fe(OH)3膠體和FeCl3 溶液。常用是否發生 的方法 。
15、(12分)A、B、C、D、E五種物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A(單質) 棕黃色的煙
(1)確定A、B、C、D、E各為什么物質:(寫出各物質的化學式)
A ,B ,C ,D ,E 。
(2)寫出下列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B:
16.(12)某同學按下列步驟配制500 mL 0.2 mol·L-1 KCl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步驟 有關問題
(1)計算所需KCl的質量 需要KCl的質量為______g
(2)稱量KCl固體 稱量過程中主要用到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
(3)將KCl放入到100 mL燒杯中加水溶解 為加快溶解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至500 mL容量瓶中 為防止溶液濺出,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到刻度線 在進行此操作時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上述步驟配制的KCl溶液的濃度要小于0.2 mol·L-1,原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在實驗室里,某同學取一小塊金屬鈉,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試完成下列問題:
(1)切開的金屬鈉暴露在空氣中,最先觀察到的現象是 ,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將鈉投入水中后,鈉熔化成一個小球,根據這一現象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一小塊鈉投入滴有酚酞試液液的盛水的燒杯中,不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A.有氣體生成
B.鈉在液面上游動
C.燒杯底部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D.溶液中變成紅色
18.(8分)某同學應用如下所示裝置研究物質的性質。其中氣體m的主要成分是氯氣,還含有少量空氣和水蒸氣。請回答下列問題:
(1)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B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3)C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4)寫出D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
化學科答案(B卷)
命題人: 舒承志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二、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3分,共24分;雙項選擇題 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得4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為0分。
單選 1 2 3 4 5 6 7 8 雙選 9 10 11 12
答案 A B D C A B C C 答案 AC AD CD AD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0分)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60分)
Cl2

溶于水
B
氣體m
有色布條
C
NaOH溶液
D命題人:劉伙平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共24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2011年9月10日,為慶祝第26個教師節,惠陽一中實驗學校一些同學親手制作一些精美的賀卡送給老師。這些賀卡( )
A.是商品,因為是勞動產品 B.不是商品,因為沒有用于交換
C.是商品,因為原材料是買來的 D.不是商品,因為不是勞動產品
在日常生活經濟中,我們離不開貨幣,吃穿住行所需的各種商品都要用貨幣去購買。回答2-3題
2、對貨幣的產生,認識正確的是( )
①貨幣的出現要比商品晚
②有貨幣才能買到商品,所以貨幣的出現比商品早
③有貨幣才能買到商品,貨幣和商品是一對孿生兄弟,是同時產生的
④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④
3.貨幣的本質是 ( )
A.商品    B.價值     C.一般等價物    D.等價物
4.小張在商店里購買一件打折商品,原標價為150元人民幣,實際支付40元。在這次購買活動中,貨幣執行的職能是 (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價值尺度 D.貯藏手段
5.人們在市場經濟運行中,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對“等價交換”理解正確的是( )
A.是指每次商品交換都必須是等價的
B.是指每次交換商品的價格都應與價值相一致
C.只存在于商品交換的平均數中
D.表明等價交換的次數多于不等價交換的次數
6.甲乙兩家企業生產同一種商品,并以相同的價格出售這一商品,甲企業盈利,而乙企業虧本。其原因是( )
A.甲企業的商品比乙企業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彈性
B.甲企業商品的價值大于乙企業商品的價值
C.甲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低于乙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
D. 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高于乙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7.氣候、時間、地域、宗教信仰、習俗等因素的變化,都會引起商品價格的變動。它們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因為改變了( )
A.該商品的供求關系 B.該商品的價值量
C.該商品的個別勞動生產率 D.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
8.在同一時空條件下,生產同樣的商品,不同的生產者有的賺錢有的賠錢,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生產技術條件不同 B.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不同
C.出售產品的價格不同 D.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同
9. 廣東省是外向型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之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持續升值對我省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影響表現在:( )
①增加了進口技術設備的成本 ②有利干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場競爭力
③有利于促進外貿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
④可以減少居民赴美留學、旅游的費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如果兩種商品共同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汽車與汽油就是互補商品。今年由于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我國已三次提高汽油的價格。汽油價格的上漲,對汽車銷量產生的影響是
A、汽車銷售量將會減少 B、汽車銷售量將會增加
C、汽車的銷售量影響不大 D、汽車的銷售價格上漲
11、“市場上流通的紙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這是因為( )
A.紙幣只能代替金屬貨幣執行其基本職能
B.流通中的紙幣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通貨膨脹
C、紙幣發行量是受客觀經濟規律支配的
D.紙幣的面值是不固定的
12、2007年4月10日1OO美元可兌換人民幣772.9元。2011年10月28日,100美元可兌換人民幣633.65元;這說明( )
①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升高 ②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跌落
③美元兌換人民幣增多 ④人民幣兌換美元增多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3.在我國外匯市場上,2007年1月1日,100美元=771.99元人民幣;2010年1月1日,100美元=650.40元人民幣。材料反映了( )
①人民幣升值了 ②人民幣貶值了 ③美元升值了 ④美元貶值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在資源日趨緊張的條件下,循環經濟已成為現代一種趨勢。循環經濟從消費的原則看,實際上是一種( )
A.適度消費 B.理性消費
C.綠色消費 D.勤儉節約消費
15.節儉是傳統美德。經濟學家凱思斯則提出了節儉悖論,認為節儉對個人、家庭來說是美德,而對社會來說則意味著支出減少,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礙經濟發展,造成失業增加,收人減少。這啟示我們:( )
①個人應該堅持節儉,社會應該擴大消費
②消費決定生產,政府應適當刺激消費
③既要勤儉節約,又要適度消費
④應重視消費對生產的影響,積極引導消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選項體現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A.數字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視聽效果更完美的產品
B.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C.網上購物方式不僅方便了消費者,而且降低了企業成本
D.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推動了綠色食品業的迅速發展
17.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包括 ( )
①國有經濟 ②集體經濟 ③混合所有制經濟
④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⑤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的公有成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8.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后,人們熱衷于到西藏旅游。醫生建議說,就是在有制氧機的新型列車上,去西藏前,也要到醫院檢查身體,像心臟病、高血壓這樣的病人是不宜去西藏的。這啟示我們要( )
A.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B.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C.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D.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19.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 )
A.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B.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居于主體地位
C.國有經濟對關鍵領域的控制力   
D.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
20.我國社會消費結構將向著發展型、享受型升級,意味著恩格爾系數將( )
A.增大 B.降低 C.不變 D.提高
21.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了針對農副產品價格上漲的“姜你軍”、“蒜你狠”、“豆你玩”、“蘋什么”、“糖高宗” “油你去”“煤超風”等網絡熱詞。農副產品的價格上漲必將導致( )
A.人們對農副產品需求量的急劇減少 B.農副產品的自身價值相應增加
C.人們對農副產品替代品的需求減少 D.人們現有收入的實際購買力下降
2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要樹立 ( )
A.自主擇業觀 B.職業平等觀 C.競爭就業觀 D.多種方式就業觀
23.近年來,各地一些煤礦接連發生事故,給國家和人民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究其原因,是一些人重生產,重效益,卻忽視煤礦安全工作。這些人的做法嚴重損害了 ( )
A.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B.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C.勞動者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D.勞動者提請勞動爭議的權利
24.人們在電視廣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視明星作為某種產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來推銷自己的產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費者的 ( )                                
A.求異心理   B.從眾心理   C.求實心理   D.攀比心理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商品供過于求 價格下跌 無利可圖 縮小生產
擴大生產 有利可圖 價格上漲 商品供不應求
25.上圖表明商品生產和交換受什么規律支配?簡述這一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10分)
26、據農業部對全國470個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截止2011年8月31日,豬肉價格已經連續70天回升,累計漲幅達23.1%;雞蛋價格也連續5個星期上漲,累計漲幅6.2%。有網友戲言“豬在飛,雞在跳”。
請簡要分析豬肉、雞蛋價格上漲可能會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影響。(12分)
27. 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車生產能力的提升,家庭轎車已走入平常人家。目前我國家庭轎車需求量等于全球年產量。新近一項調查表明,中國城鎮家庭中大約有2600 萬戶 有購車的欲望,這相當于全球汽車廠商一年的總產量。
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家庭轎車消費增長的原因。 (15分)
28. 從20世紀80年代的名牌戰略,90年代的多元化戰略,到今天的國際化戰略,海爾已成為知名的跨國企業。在名牌發展階段,海爾只做冰箱這一種產品,奪得中國冰箱歷史上第一枚質量金牌,創造出中國冰箱名牌;在多元化戰略階段,海爾瞄準市場,從一個冰箱產品擴張到國內其他家電領域,創出中國家電第一品牌;在國際化戰略階段,海爾從國內向國際延伸,通過美國海爾、歐洲海爾、中東海爾等本土化的海爾品牌,創出國際知名的家電品牌。正當國內家電大打價格戰的時候,海爾把眼光投向技術創新,通過科技創新,形成自己的優勢,他們不打價格戰,打質量戰、打品牌戰。海爾的成功經營,使它進入全球白色家電制造商五強行列。
聯系材料說明海爾是如何使公司做強、做大的 (15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政治科試題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選擇題(共24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二、非選擇題(共52分.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給分)
27. 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家庭轎車消費增長的原因。 (15分)
1.增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是家庭轎車消費增長的根本原因。(5分)
2.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汽車生產能力的提升,促進了汽車消費的增長;人們對汽車的需求反過來促進了汽車的生產。(4分)
3.商品價格影響消費。轎車價格下跌是引起汽車需求增長的原因之一。(3分)
4.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觀念的變化,也是引起轎車消費增長的原因。(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成都市| 故城县| 武穴市| 周口市| 宁陕县| 长寿区| 栾川县| 固阳县| 龙胜| 保定市| 剑河县| 肥城市| 长岭县| 中宁县| 德兴市| 阆中市| 天津市| 阳东县| 社会| 沁水县| 云梦县| 浦城县| 大丰市| 赤峰市| 黄大仙区| 舟曲县| 石渠县| 饶平县| 南阳市| 宁蒗| 聂拉木县| 沈丘县| 阿尔山市| 行唐县| 宁明县| 榆社县| 枞阳县| 高要市| 阿城市|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