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川省閬中市川綿外國語學校2020-2021學年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知識清單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川省閬中市川綿外國語學校2020-2021學年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知識清單

資源簡介

川綿外國語學校高中部
理科高二(下)生物
一輪復習必修一知識清單
背誦版
校對:生物組
組成細胞的分子(1、5節)
一、組成細胞的元素
二、細胞中化合物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2.微量元素:Fe、Mn、B、Zn、Cu、Mo等。
3.基本元素:C、H、O、N。
4.最基本元素:C。
5.干重前四位:C、O、N、H。
6.鮮重前四位:O、C、H、N。
7.來源:生物體有選擇地從自然界中獲得。
8.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方法技巧:1.三種常考元素
(1)最基本的元素(或核心元素)為“C”(干重最多)。
(2)含量最多的元素為“O”(鮮重最多)。
(3)數目最多的元素為“H”。
2.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間及各種生物彼此之間就化學元素“種類”來看具有統一性,就元素“含量”來看卻具有差異性。
3.判斷元素與化合物的四個“明確”
4.根據元素判斷化合物(1)據特征元素推測化合物的種類
(2)從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分析代謝終產物:糖類、脂質和蛋白質都含有C、H、O,故其代謝終產物都有CO2和H2O;蛋白質中還有N,其代謝終產物中還含有尿素。
(3)從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分析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多少:脂肪的碳、氫比例高于糖類,因此等質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時消耗氧氣和釋放能量都多于糖類。
三、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1.存在形式:結合水和自由水。
3.自由水、結合水與溫度變化的關系
自由水和結合水可相互轉化,即:自由水結合水。
4.自由水、結合水與細胞代謝及抗逆性的關系
四、無機鹽
1.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離子。
2.生理作用
(1)是某些復雜化合物的組成成分,如Mg2+參與葉綠素合成;Fe2+參與血紅蛋白合成;I-參與甲狀腺激素合成。
(2)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3)維持生物體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
五、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質
1.檢測原理(顯色反應或染色)
(1)糖類的檢測
2.材料的選擇:要檢測的物質含量高;白色或無色。
3.實驗步驟
(1)還原糖的檢測
生物組織樣液―→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水浴加熱(50~65
℃)―→磚紅色沉淀
(2)脂肪的檢測
方法一:花生種子勻漿+3滴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橘黃色(或紅色)
方法二:(如右圖)
蛋白質的檢測
豆漿(或稀蛋清)―→雙縮脲試劑A液―→搖勻―→雙縮脲試劑B液―→搖勻―→溶液呈紫色
注:①用蛋清做材料時,要稀釋10倍,防止反應后黏固在試管壁上難以洗刷。
②雙縮脲試劑與肽鍵作用呈紫色。
③雙縮脲試劑B液不能使用過量。
技法提升
1.利用“一同三不同”區分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
“一同”是指都含有NaOH和CuSO4兩種成分,且NaOH溶液的質量濃度都為0.1
g/mL。
“三不同”分別指:(1)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試劑的實質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雙縮脲試劑的實質是堿性環境中的Cu2+。
(2)使用方法不同。鑒定還原糖時將甲、乙兩液等量混勻后立即使用;鑒定蛋白質時先加A液1
mL搖勻,然后加B液4滴,振蕩搖勻。
(3)CuSO4溶液的濃度不同。斐林試劑中CuSO4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05
g/mL,雙縮脲試劑中CuSO4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01
g/mL。
2.三類有機物檢測在操作步驟上的差異
(1)唯一需要加熱——還原糖檢測,且必須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若不加熱,則無磚紅色沉淀出現。
(2)唯一需要顯微鏡——脂肪檢測(要觀察被染色的脂肪顆粒,則使用顯微鏡;若要通過觀察溶液顏色變化,則不必使用顯微鏡)。
(3)混合后加入——斐林試劑;分別加入——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過量)。
六、核酸、糖類和脂質
(一)、核酸
1.核酸的結構層次
2.核酸的功能
(1)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2)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3.核酸的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4.DNA和RNA的比較
5.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堿基的情況
(二)、細胞中的糖類
1.組成元素:僅由C、H、O元素構成。
2.種類和功能
3.合成部位
葡萄糖、淀粉:葉綠體。
纖維素:高爾基體。
糖原:主要是肝臟、肌肉。
(三)、細胞中的脂質
1.脂質的分類和功能
2.脂質的合成主要在內質網中進行。
四、細胞內的能源物質種類及其分解放能情況
1.主要能源物質:糖類。
2.主要儲能物質:脂肪。除此之外,動物細胞中的糖原和植物細胞中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儲能物質。
3.直接能源物質:ATP。糖類、脂肪、蛋白質中的能量只有轉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動利用。
4.細胞中的能源物質為糖類、脂肪、蛋白質,三者供能順序是:糖類→脂肪→蛋白質。
5.能源物質為生命活動供能的過程
(五)、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
(六)、實驗中試劑的作用
技法提升——DNA、RNA、蛋白質的水解產物的比較
蛋白質-----生命活動的承擔者
(一)、氨基酸及其種類
1.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
2.氨基酸種類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為20種,根據能否在人體內合成可分為兩類:
3.氨基酸結構
(1)組成元素:主要是C、H、O、N,有的還含有S元素。
(3)氨基的結構簡式為:—NH2,羧基的結構簡式為:—COOH。
(4)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5)各種氨基酸之間的區別在于R基不同。
(二)、蛋白質合成過程
1.二肽形成過程
(1)過程a的名稱:脫水縮合。場所:核糖體。脫去的水中,氫來自氨基和羧基,氧來自羧基。
(2)結構b的名稱:肽鍵,結構簡式為—CO—NH—。
(3)化合物c的名稱:二肽。
2.蛋白質的結構層次
(三)、蛋白質結構和功能多樣性
技法提升
 1.“兩看法”判斷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1.2.易錯警示
(1)一條肽鏈上至少有一個游離的氨基和一個游離的羧基,分別位于肽鏈的兩端;其余的氨基和羧基在R基上。
(2)參與脫水縮合的分別是兩個氨基酸中與中心碳原子相連的氨基和羧基,而不是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
技法提升—蛋白質的計算
(1)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肽鏈數、肽鍵數和失去水分子數的關系
①肽鍵數=失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肽鏈數。
②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目×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脫去水分子數×18。(不考慮形成二硫鍵)
注:氨基酸平均分子質量為a。
(2)蛋白質中游離氨基或羧基數目的計算
氨基數=肽鏈數+R基上的氨基數=各氨基酸中氨基的總數-肽鍵數。
羧基數=肽鏈數+R基上的羧基數=各氨基酸中羧基的總數-肽鍵數。
(3)環狀肽分析
①環狀肽中氨基或羧基數目=R基中氨基或羧基數目。
②肽鍵數=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
③環狀多肽的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目×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目×18。
(4)計算多肽的相對分子質量時,除了考慮水分的減少外,還要考慮其他化學變化過程,如肽鏈上出現一個二硫鍵?—S—S—?時,要再減去2即兩個氫原子?,若無特殊說明,不考慮二硫鍵。
技法提升-----利用原子守恒法計算肽鏈中的原子數
(1)N原子數=肽鍵數+肽鏈數+R基上的N原子數=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總數。
(2)O原子數=肽鍵數+2×肽鏈數+R基上的O原子數=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總數-脫水數。
(3)H原子數=各氨基酸中H原子的總數-2×脫水數。
(4)C原子數=氨基酸的分子數×2+R基上碳原子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永春县| 荃湾区| 增城市| 乌恰县| 富源县| 镇坪县| 会宁县| 通河县| 宁安市| 阿拉尔市| 临夏市| 会同县| 大庆市| 普安县| 靖宇县| 元阳县| 响水县| 福贡县| 游戏| 龙州县| 丹凤县| 宁陕县| 清涧县| 时尚| 黑山县| 彭水| 延安市| 德庆县| 宁都县| 三河市| 漾濞| 武陟县| 香港 | 吴桥县| 鸡泽县| 万盛区| 汉沽区| 揭西县| 西畴县|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