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一、教材分析本框是第一課第三框,系統詮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基本特征和精髓要義,闡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及其重大理論成果。本框內容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概述,具有提綱挈領的重要地位,對于學生后面的學習具有重要指導作用。二、教學目標通過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文本閱讀和視頻分析,綜合運用所學政治、歷史等知識,概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歷史使命,通過新舊哲學對比,清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點,查閱資料,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理論成果的具體內容。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鍛煉獲取和解讀有效信息的能力,并通過深入理解和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三、教學重難點重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任務、基本特征難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觀看《馬克思是對的》第二集“洞悉世界的眼睛”片段,思考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什么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教授新課議題一:歷史使命議題情境一:閱讀有關“三大工人運動的”圖文材料,并觀看“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視頻短片。議學任務: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思考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什么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它要完成什么樣的歷史使命?議學提示: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也是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2)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議題二:基本特征議題情境二:閱讀下列有關馬克思主義觀點及評論的三則材料。議學任務:與以往舊哲學相比,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議學提示: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1)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2)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3)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議題三:重大理論成果議題情境三: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字材料。議學任務:查閱資料,說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有哪些。議學提示: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五、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