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甘肅省張掖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甘肅省張掖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全科】

資源簡介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復數等于(  )
A.    B.     C.    D.
2.函數,若則 ( )
A.    B.     C.    D.
3.已知向量a=(1,1,0),b=(-1,0,2),且a+b與2 a-b互相垂直,則的值是( )
A. 1 B. C. D.
5.在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把1,3,6,10,15,21,28,…這些數叫做三角形數,因為這些數對應的點可以排成一個正三角形
1 3 6 10 15
則第個三角形數為( )
A. B. C. D.
7.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則y軸與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為 ( )
A . B. C. D.
10.過拋物線y =ax2(a>0)的焦點F作一直線交拋物線于P、Q兩點,若線段PF與FQ的長分別是p、q,則等于 ( )
A.2a B. C.4a D.
12.已知拋物線的焦點為,準線與軸的交點為,點在上且,則的面積為 ( )
A. 4   B. 8   C. 16   D. 32
16.已知函數是上的偶函數,對于都有成立,當,且時,都有,給出下列命題:
①;
18.(12分)已知函數在取得極值.
(Ⅰ)試確定的值;
(Ⅱ)若關于的方程至多有兩個實根,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1.(12分)橢圓的兩焦點與短軸的一個端點的連線構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為拋物線在處的切線斜率.
(Ⅰ)求橢圓的方程;
(Ⅱ)過點任作一直線交橢圓于A、B兩點,以AB為直徑的圓
是否恒過定點T(0,1)?請說明理由.一、選擇題(45題,1-30每小題1分,31-45每小題2分共60分)
1.梭倫改革的“解負令”反映了改革前
A.君主制與民主制的矛盾 B.奴隸主與奴隸的矛盾
C.平民與貴族的矛盾 D.君主與平民的矛盾
2.梭倫改革中穩定平民階層,為雅典民主政治打下牢固階級基礎的改革措施是
A.頒布“解負令” B.廢除債務奴隸
C.鼓勵發展工商業 D.劃分公民等級
3.梭倫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梭倫改革中有利于限制貴族特權的措施有
① 頒布“解負令” ② 確立財產等級制度
③ 重新確立公民大會的最高權力機關的地位 ④ 設立公民陪審法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4.管仲改革中“相地而衰征”的實質是
A.封建地租剝削 B.承認土地私有
C.建立地主階級統治 D.確立封建制度
8.世人對秦國人有著“薄恩禮,好生分”的印象,這與商鞅變法哪一措施有關
A.獎勵軍功 B.獎勵耕種
C.焚燒詩書 D.什伍連坐和告奸制度
12.北宋中期形成積貧積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宋加強中央集權所致 B.北方民族的南侵
C.對四夏、遼的戰爭耗費和賠款 D.財政人不敷出
13.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A.觸動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對
B.用人不當,危害百姓,人民反對
C.政令不達,許多地方官不執行新法
D.保守派司馬光當政,堅決反對新法
14.“商君遺禮誼,棄仁恩,并心于進取。行之二歲,秦舊俗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此現象對秦政權的積極意義在于
A.有利于推動土地私有制以調動勞動積極性
B.有利于實行連坐法以加強政府對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戶口數以提高政府的賦稅收人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強軍隊的戰斗力
18. 16世紀,西歐大陸宗教改革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藝復興使人文主義深入人心
B.羅馬教廷與西歐各國王權的矛盾激化
C.世俗封建主要剝奪天主教的經濟特權
D.資產階級要求沖破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
19. 天主教會為拓展自身的勢力,發動了以征服“異教徒”為名的“十字軍東征”。天主教所指的“異教”主要是指
A.東正教 B.伊斯蘭教 C.猶太教 D.佛教
22.“因信稱義”中“義”的含義是
A.指上帝面前靈魂得到拯救的人 B.指被教皇免罪
C.指簡化宗教儀式信仰上帝 D.通過贖罪券信仰教皇
23.宗教改革從德意志開始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處于分裂狀態 B.天主教會成為德意志社會矛盾的焦點
C.德意志爆發了閔采爾領導的農民起義 D.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
24.下列各項體現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共同點的是
A.反對禁欲主義 B.推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C.矛頭直指教皇 D.有利于資本主義的興起
25.決定帝國主義侵華特征演變的基本因素是
A.中國的政局 B.資本主義的發展
C.清政府的態度 D.中國的自然條件
26.19世紀末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機加深和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D.康、梁等的宣傳活動
27.鄭觀應主張“初則學商戰于外人,繼則與外人商戰”的根本目的是
A.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B.維護清朝統治
C.學習西方的經濟制度
D.抵制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29.百日維新期間維新派沒有提出開國會、定憲法,是因為
A.對封建勢力作了妥協
B.認為中國“民智未開”,難以實行立憲制度
C.不敢觸動封建制度
D.認為這一政治主張不符合中國國情
32.下列現代民主生活的原則在雅典古代民主改革中已經出現萌芽的有
①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 ②反對出身和財產的不平等③比例代表選舉法 ④議員選舉機會均等,任期制⑤人民權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3.我國的古代改革對推動社會進步起了推動作用,但商鞅因變法而車裂,王安石因變法而革職,張居正因變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結論是
A.改革有助于社會進步,但改革者不會有好結果
B.改革有風險,改革者應注意保護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獻和犧牲精神
D.改革應對反動勢力進行徹底鎮壓
34.戰國時期的變法與春秋時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點是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改革涉及賦稅制度
C.改革涉及軍事制度 D.改革觸及上層建筑
35.商鞅曾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其實質作用是
A.對地主階級的批判和否定 B.為地主階級專政提供條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現象 D.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36.商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的決定性因素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B.鐵器和牛耕的推廣
C.兼并戰爭的不斷發生 D.分封制逐漸崩潰
37.改革有利于社會進步,在當今我國不斷深化改革的浪潮中, 也要注重借鑒歷史經驗。從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認識有
①改革要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改革,不斷創新
②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堅定的決心
③改革要體現銳意進取、與時俱進的精神
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風順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41.對于北宋初年加強中央集權的基本評價是
A.弊大于利 B.利大于弊 C.利弊相當 D.有利無弊
42.西歐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部門的發展 B.商品經濟的發展
C.生產力發展與技術進步 D.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45題,1-30每小題1分,31-45每小題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問題 這一問題的存在必將導致什么問題的出現 (4分)
(3)在馮太后和孝文帝時期面對這些問題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
47.閱讀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謬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而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
——《史記·商君列傳》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史記·李斯列傳》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漢書·食貨志》
請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規定 試加以概括提煉,逐條列出。(12分)
(3)材料三中“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歷史事實 作者對此態度如何 你如何評價 (4分)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閱讀題 共74分)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之一就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西方文化則強調,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中國文化的這種特色,有時通過“天人合一”的命題表述出來。中國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對把天與人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而主張天人協調、天人合一。
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人的行為與自然的協調,道德理性與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于主客體之間、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之間關系的辯證思考。根據這種思想,人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壞自然,而只能在順從自然規律的條件下去利用自然、調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類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萬物都能生長發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及其社會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認識、可以為我所用的客觀對象。這種思想長期實踐的結果,是達到自然界與人的統一,人的精神、行為與外在自然的統一,自我身心平衡與自然環境平衡的統一,以及由于這些統一而達到的天道與人道的統一,從而實現完滿和諧的精神追求。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對于解決當今世界由于工業化和無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帶來的自然環境被污染、生態平衡遭破壞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對于我們今天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有著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現實意義。
(選自張岱年等主編的《中國文化概論》,有刪改)
C.認為思維規律和自然規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豐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優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現代人重視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對現實及發展問題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著對其思想內容的全盤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可解決當今世界因工業化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
二、古詩文閱讀(40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竹溪逸民傳
宋 濂
所居近大溪,篁竹翛翛然生。當明月高照,水光瀲滟,共月爭清輝,逸民輒腰短簫,乘小舫,蕩漾空明中,簫聲挾秋氣為豪,直入無際,婉轉若龍鳴深泓,絕可聽。簫已,逸民扣舷歌曰:“吹玉簫兮弄明月,明月照兮頭成雪,頭成雪兮將奈何!白漚起兮沖素波!”人見之,嘆曰:“是誠世外人也。欲常見且不可得,況狎而近之乎!”
逸民年五十,益恬泊無所系,間私謂其友曰:“吾于世味愈孤矣,將漁于山樵于水矣。”其友疑其誕。逸民曰:“樵于水,志豈在薪?漁于山,志豈在魚?是無所利也。無所利,樂矣。子以予果滯于梅與菊耶?”君子以其語近道,有類于古隱者。
(選自《宋文憲公全集》,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意功名可以赤手致 意:料想
B.人讓其留物 讓:責備
C.汝梅脫又謝去 脫:凋落
D.間私謂其友曰 間:有時
5.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現竹溪逸民志趣高雅、不同流俗行為的一組是(3分)
①造文蔚茂,喜馳騁 ②戴青霞冠,披白鹿裘
③所居近大溪,篁竹翛翛然生 ④腰短簫,乘小舫,蕩漾空明中
⑤黃花一開,獨引觴對酌 ⑥我當上白鶴山采五芝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是誠世外人也。欲常見且不可得,況狎而近之乎!(4分)
⑵赤腳踏雪中,若溫,見輒凝視,移時目不瞬。(3分)
⑶吾于世味愈孤矣,將漁于山樵于水矣。(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8~9題。
山園小梅
林 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_,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
(3)帝子將西北諸,目眇劰兮愁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屈原《湘夫人》)
(4)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其一)
(5)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陸游《書憤》)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從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記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25分)
風雪夜歸
下放以后就是貧下中農了,以后生伢兒也是貧下中農了。”后來她招工回城。這劉安嬸對她并不壞,可她總是忘不了那句話。不能叫她,再說,既然平時沒交往,現在叫人家也不合適。
那么只好叫馬平平了。這個14歲的男孩,父母在外地工作,他跟姥姥住。打小時候起,他就總纏著她講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準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發覺,墻頭怎么那么高哇!聲音該傳不進去吧?唉,就傳進了又能怎樣呢?14歲的孩子,哪怕在旁邊敲大鼓也不會醒的。
那就叫平平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過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關心她的婚事,三天兩頭要給她介紹對象。但她卻“對”得怕極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審視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廣闊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華。人說,十七十八無丑女,可她,已經30歲了,如果再年輕5歲,哪怕3歲呢,她也一定要爭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現在,都晚了,就像是看這場電影,不防門已經關上一樣。那么就聽天由命,隨便找一個,她又不愿意。于是人們背后都講她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沒講過。可是,叫這位60歲的老人深更半夜又冒著大雪來給自己開門——這萬萬使不得!

她真想頓腳,真想詛咒。不知是詛咒那人,還是詛咒自己;是詛咒天氣,還是詛咒運氣。她眼巴巴地盯著他的背影,一時充滿羨慕。他是提著東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給他開門。是母親?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溫暖極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爐子;盡管有點孤獨,卻是暖和的,然而她進不去,咫尺天涯,該死的電影。
(2)文章兩次寫到風雪,試分析其作用。(6分)
(3)文章第六段“可現在,都晚啦,就像去看這場電影,不防門已關上一樣”這句話究竟要表達什么意思?(6分)
(4)文章結尾雖然只有寥寥8個字,但卻有著極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含義,試作分析。(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25分)
宋詞的文化品格
從文化角度考察,宋詞的榮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與士林文化相互影響的雙重品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詞的別名入手加以探討。詞又稱“詩余”或“長短句”,前者循其文體嬗變脈絡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詞”、“曲子”、“今曲子”的別名,則強調其音樂屬性。從隋唐至宋,這一屬性是造就詞的雙重文化品格的基礎。南北朝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階段,伴隨這一過程的完成。西域音樂在隋唐時代傳入中土,并與漢族的傳統音樂融合產生出與雅樂對立的燕樂,燕樂即俗樂,詞在初期就是與之相配的歌詞,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彥《愛園詞話》云:“詩亡,然后詞作,故曰余也,非詩亡,所以歌詠詩者亡者。”此論也從音樂入手探討詞的產生。及言之,詞之所以能夠繼詩之后獲得演唱者或者吟詠者的青睞,又與其表現形式的靈活多樣密不可分。詞打破了古近體詩較為齊整的句式,參之以變化錯落,因而更適于倚聲弦歌與抒情達意。
作為配樂的歌詞,詞作者必須按照樂譜的音律、節拍進行創作,才能用于演唱實踐,于是“倚聲”、“填詞”等相關術語就應運而生了。詞的句法參差錯落,又有多種詞牌可供創作時選擇,因而在傳達人們復雜隱秘的內心世界時,它就有了詩所無可比擬的靈活性。古人作文吟詩,往往正襟危坐,以體現“詩言志”的尊嚴,卻獨于倚聲填詞較少顧忌。這就是“詩莊詞媚”或“詞為艷科”說之由來。在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與廣度上,或許詞不如詩,但若表現復雜的感情世界,詞又有勝于詩的優越性。王國維曾就此論道:“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他概括出詩與詞的不同文體特征,的確很有見地。
(節選自趙伯陶《宋詞的文化品格》)
(1)下列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詩余”,詞的這一別稱,約產生于南宋,意思是指古近體詩發展到唐代的頂峰時期之后,到了宋代便開始逐步消亡。
B.詞又稱“長短句”,是就它由古近體詩的整齊句式演變為參差錯落的句式而言的。
C.作者認為,古人作文吟詩,為了體現“詩言志”的尊嚴,往往一本正經,十分嚴肅,而在填詞時卻不怎么講究音律和內容,較少顧忌,比較自由、開放。
D.“詩莊詞媚”或“詞為艷科”說,都是從詩和詞兩種體裁所表現的內容方面進行評析的。
E.詞在詠史言志的有關題材中,具有區別于詩的瀟灑風度,是因為反映社會生活更有深度和廣度。
(2)在第二段中,王國維說的“詩之境闊,詞之言長”中的“境”和“言”分別指的是什么 (6分)
答:①“境”指的是(不超過6個字):
②“言”指的是(不超過6個字):
(3)第三段開頭說“詞的文體特征與其音樂屬性密切相關,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雙重選擇的可能”,這一句中的“雙重選擇”指的是什么?請具體說明。(6分)
(4)試概括宋詞的市井文化品格的特點。(8分)
第Ⅱ卷(表達題 共76分)
1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那無賴潑皮只管吃,不管付賬,還順手牽羊,街上的人都對他側目而視。
B.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里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地。
C.成都五牛俱樂部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實力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
D.各部門都要有全局觀念,那種目無全牛而忽視整體利益的做法是不對的。
②連平常我喜歡聽的鳥鳴聲“光棍好過”,也聽而不聞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絲絲垂柳
④這都是我平常最喜愛的東西,現在也都視而不見了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⑵(3分)(逸民)赤腳踩在雪中,好像不感到冷,見到梅花就凝神觀賞,長時間眼睛都不眨一下。(語意通順,1分;輒:就,1分;移時:長時間、一段時間,1分。)
⑶(3分)我對人世滋味(或:社會人情)更加厭棄了,將要到山上捕魚到水里砍柴了。
(語意通順,1分;孤:厭棄,1分;漁于山樵于水:狀語后置,1分。)

的風范超絕塵俗,先后照映,難道哪里有什么不同嗎?沉醉于名利而不知道改變的士子,為什么不知道自我警覺呢!自從范曄寫《后漢書》把隱逸寫入史傳以后,后代修史的人都向他學習而沒有人廢棄,他們的用心又難道不是激勵人們嗎?
13.C(解析:A項所向披“糜”應寫作“靡”;B項中“昧”mèi,因與“味”形似,極易混淆。“禮上”應為“禮尚”;D項中“潦”應寫作“繚”。)
14.A 側目而視:不敢從正面看,斜著眼睛看,形容畏懼而又憤恨。目無全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萬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無一人,而是說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多用來形容歡迎、慶祝等盛況。望其項背: 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一、選擇題(1—10題每題1分,11—30題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個體 B.突變和基因重組是進化的原材料
C.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內基因頻率的改變 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2.下列物質中,不屬于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 )
A.鈣離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漿蛋白
3.人體內環境的穩態不包括( )。
A.人體體溫的相對穩定狀態 B.人體體液滲透壓的相對穩定狀態
C.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的相對穩定狀態 D.人體血液pH恒定不變
4.人體內的血漿、組織液和淋巴三者間的物質聯系正確的表達是在下列圖示中,正確表示血漿、組織液和淋巴三者之間關系的是( )
A.血漿 組織液 淋巴 B.血漿 組織液 淋巴
C.血漿 組織液 淋巴 D.血漿 組織液 淋巴
8.當一個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會導致( )
A.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 B.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腦釋放抗利尿激素 D.垂體滲透壓感受器興奮
9.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 ( )
A.種群密度 B.年齡組成
C.性別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10.某些麻醉劑是一種神經遞質的阻斷劑,當人體使用這些麻醉劑后,痛覺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經的傳遞功能正常。這一事實說明:( )
A.不同的神經纖維是以不同的遞質傳遞 B.不同神經元之間的遞質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經之間的遞質可能相同 D.麻醉劑能作用于大腦皮層,使人意識模糊
13.科研人員分別給三只大白鼠注射了I、II、III三種激素后,觀察到的相應反應是:I-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II-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并使軟骨生長明顯;III-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體內產熱量增加。據此判斷激素I、II、III的化學名稱依次是…( )
A 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 B 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
C 胰島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 D 生長激素、胰島素、甲狀腺激素
15.當人體長時間大量運動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等營養物質會被大量消耗,此時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的變化是(   )
A.胰島A細胞活動加強,胰島B細胞活動減弱
B.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活動都加強
C.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活動都減弱   
D.胰島A細胞活動減弱,胰島B細胞活動加強
18.下面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來調節體溫
③下丘腦是體溫調節的高級中樞,在下丘腦產生冷覺和熱覺
④血糖低時,下丘腦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可以促進腎上腺和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
⑤內環境滲透壓的增高,使下丘腦某部位產生的神經沖動傳至大腦皮層產生渴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19.下列關于細胞免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進行細胞免疫時,抗原也需經吞噬細胞的攝取和處理
B.細胞免疫主要消滅侵入機體細胞內部的抗原
C.效應T細胞可直接殺滅抗原
D.記憶T細胞接受同一種抗原再次刺激時,會迅速增殖分化成效應T細胞
20.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過敏反應特點的是 ( )
A.由機體初次接觸過敏原刺激引起 B.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
C.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D.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
22.將一株植物水平放置,莖彎曲向上生長,根彎曲向下生長,這與重力影響生長素的分布和根、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有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c處生長素濃度較d處高,根彎曲向下生長
B.b處生長素濃度較a處低,莖彎曲向上生長
C.a處生長素濃度較b處高,莖對生長素敏感性高,
a處生長受抑制,b處生長快,莖彎曲向上生長
D.d處生長素濃度較c處高,d處生長受抑制,c處生長快,根彎曲向下生長
23.生長素對植物器官的影響有相同效果的一組 ( )
A.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頂端優勢
C.莖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帶芽扦插生根
25.對行道樹定期進行整枝修剪,可促使側芽發育成枝,增大遮蔭面積,這是因為整枝修剪可 ( )
A.增多側芽部位的營養物質 B. 增強側芽部位光的強度
C.增大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 D. 降低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
26、按一對夫婦一生只生兩個孩子計算,人口學家統計和預測,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約20—40年,美國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將會相對穩定,德國人口將減少。預測人口的這種增減動態主要取決于 ( )
A.種群數量和密度 B.種群年齡組成
C.種群性別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7.下列動物調查研究中,不可用樣方法獲得種群密度的是 ( )
A.某種昆蟲卵的密度 B.作物植株上的蚜蟲密度
C.某地區蚯蚓的密度 D.某地田鼠的密度
28.正常人體內的激素、酶和神經遞質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這三類物質都是 ( )
A.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B.由活細胞產生的蛋白質
C.在特定分子結合后起作用 D.在發揮作用后還能保持活性
29. 能夠識別抗原的細胞是 ( )
①吞噬細胞 ②T細胞 ③B細胞 ④記憶細胞 ⑤效應B細胞 ⑥效應T細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3)從圖中可以看出,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過程,需要體內 的參與。
(4)請舉出引起組織水腫的原因(至少兩個):

2.(12分)下圖(一)是反射弧的組成示意圖(虛線內為神經中樞),圖(二)是一個突觸(1)圖(一)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編號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內電位變化是___________。
(2)圖(一)中共有突觸 個;位于神經中樞內的細胞體有____ _ 個;如果箭頭表示人體內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其中表示錯誤的是 (填箭頭旁字母)
(3)圖(一)中如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產生興奮,圖中ABCD處首先測到局部電流的是
處。
(4)圖(二)中的 結構"1"表示___________, 釋放的物質"3"表示 。為神經興奮的傳導提供能量的細胞器是_________。縮手反射時,興奮能從2傳到4但不能由4傳到2的原因是        。(2分)

4.(5分)將同種大鼠分為A、B兩組,A組大鼠除去淋巴細胞后,產生抗體的能力喪失:從B組大鼠中獲得淋巴細胞并轉移到A組大鼠后,發現A組大鼠能夠重新獲得產生抗體的能力。請回答:
(1)上述實驗可以說明_ __是免疫反應所需的細胞.
(2)為了證明接受了淋巴細胞的A組大鼠重新獲得了產生抗體的能力,需要給A組大鼠注射_ _ _,并檢測相應的抗體。
(一)實驗步驟:將生長狀況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來,放在瓊脂切塊上,分別放在黑暗中和單側光下(見下圖)。
[圖中d、e和f用一生長素不能透過的薄玻璃片將胚芽鞘分割;瓊脂下方的數字表示瓊脂塊收集到的生長素(IAA)的量]
請回答:
(1)圖a和b說明:光 生長素的分解和生長素的向下運輸。
(2)圖c和d說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兩半, 生長素向下運輸和瓊脂塊中收集的生長素數量。
(3)圖e和f說明:單側光照射 。
(4)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的結論:

張掖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生物)
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二、填空題
1.(16分)
(5)興奮或抑制(缺一不給分)第一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三大題,滿分50分)
(一)語音知識(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從每小題的A、B、C、D四個選項中,找出其劃線部分與所給單詞的劃線部分讀音相同的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1. theirs A.thread B.smooth C. thirsty D. health
2. chemistry A. stomach B. achieve C. check D. machine
3. club A. pollution B. struggle C. useful D. bury
4. majority A. baggage B. attract C. Canadian D. magazine
5. area A. theatre B. breathe C. break D. heaven
(二)語法和詞匯知識(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每小題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6. The moment I got home, I found I ______ my jacket on the playground.
A. had left B. left C. have left D. was leaving
7. John opened the door. There ________ 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A.a girl did stand B.stood a girl C.did a girl stand D. a girl stood
8. Tomorrow is Tom’s birthday. Have you got any idea ______ the party is to be held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re
12.The old temple ________ roof was damaged in a storm is now under repair.
A.where B.which C.its D. whose
17. It’s going to rain. Xiao Feng. Will you please help me ____the clothes on the line
A. get out B. get off C. get in D. get on
18. John thinks it won't be long ________ he is ready for his new job.
A. before B. after C. when D. since
19._______ from the top of the tower, the south foot of the mountain is a sea of trees.
A.Seen B. Seeing C. Have seen D. To see
20. Elizabeth has already achieved success _____ her wildest dreams.
A. at B. beyond C. within D. upon
(三)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在短文,從短文后各題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適合填入對應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A woman in her sixties lived alone in her little cottage with a pear tree at her door. She spent all her time taking care of the tree. But the children nearby drover her 21 by making fun of her. They would climb her tree and then run away with pears, 22 “Aunty Misery” at her.
One day another man 33 her door. This one did not look trustworthy(值得信任的) to her, 34 she asked who he was . “I am Death; I’ve come to take you 35 me.” said he.
21. A. hopeless B. painful C. dull D. crazy
22. A. calling B. shouting C. announcing D. whispering
23. A. stay B. live C. hide D. lie
24. A. interesting B. honest C. anxious D. angry
25. A. gift B. kiss C. treat D. smile
26. A. suggestion B. demand C. permission D. wish
27. A. could B. must C. might D. ought
28. A. permitted B. promised C. answered D. declared
29. A. branch B. food C. tree D. fruit
30. A. after B. while C. since D. before
31. A. it B. them C. him D. her
32. A. trick B. question C. trouble D. difficulty
33. A. set off B. left for C. stopped at D. walked around
34. A. so B. but C. although D. because
35. A. with B. off C. upon D. for
36. A. choose B. pick C. shake D. hit
37. A. honor B. pleasure C. hope D. excitement
38. A. light B. short C. old D. thin
39. A. proud B. kind C. fine D. smart
40. A. disappointedly B. cheerfully C. unwillingly D. eagerly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共25小題,閱讀部分每小題2分,補全對話每小題1分,滿分45分)
(一)閱讀下列五篇短文,從每小題后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A
They say there are three ways to experience the Grand Canyon: on foot, on mules(騾子) or by air. We chose the first. Up early, my husband and I and our three children couldn’t wait to get started. We decided to walk along a lovely path named Bright Angel Trail.
As we set out, I was shocked at how narrow(狹窄的) the path was. And I couldn’t help noticing that the other tourists weren’t like us. They had heavy backpacks, water bottles, and hats. But as usual we were dressed. As the sun rose higher, Arizona’s famous heat seemed to roast(烘烤)us. There was no shade and our legs were aching. We decided to go back, with the girl on my back and the boys far behind. By the time we finally got back, our legs were like jelly.
The next day, after we’d had a long rest and a good breakfast, we were ready for another view of the Canyon – by air. After our last walk, this would be 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
We called to each other excitedly as the plane took off and circled around the Canyon. But the smiles on our faces disappeared as the pilot tossed (翻轉) the plane around, pretending he was going to hit the ground. I shouted,“STOP, TAKE US BACK!” When we finally arrived back on land, once again our legs were like jelly. We hardly spoke as we drove back.
D. the whole family narrowly escaped from the air accident.
B
Photographs are everywhere. They decorate (裝飾) the walls of homes and are used in stores for sales of different goods. The news is filled with pictures of fires, floods, and special events. Photos record the beauties of nature. They can also bring things close that are far away. Through photos, people can see wild animals, cities in foreign lands, and even the stars in outer space. Photos also tell stories.
Hundreds of pictures may have to be taken in order to get one or two really good photos. It takes science to have the photo come out clearly and art to make a photo that has a good design and expresses feeling. Photojournalists make an actual record of what they see. A photo, however, can be both a work of art and an actual record. It can record an important event as a beautiful or exciting picture.
As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documents (文獻), photos can become more important over time. Today photojournalists still have their pictures appear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ey also publish (發表) them in books and on the Internet.
C
This was no ordinary class. The students who came together were all science or engineering professors at Cornell University. They had interrupted their research to accept an invitation to take part in an unusual experiment: “an interesting week of poetry.” This class was part of a stud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Why is science difficult for many nonscience students What can teachers learn about teaching if they take a class that is not in their field
The students in the poetry class listened to lectures and took notes. They had reading tasks and had to write three short papers. All students noticed one thing – the importance of spoken word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lasses, the instructors put tables and drawings on the blackboard. But in this poetry class, the instructors just talked. They didn’t write anything on the board.
Both the poetry instructors and their students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teaching from this experience. One poetry instructor, for example, now see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informative as he teaches. Most of the scientists agreed on several points. First, humanities classes might help science students to see patterns and decide which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Second, the poetry class was fun. One engineer decided, “We need to change the way we teach engineering to make it an enjoyable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D
Runners in a relay(接力) race pass a stick in one direction. However, merchants passed silk, gold, fruit, and glass along the Silk Road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They earned their living by traveling the famous Silk Road.
The Silk Road was not a simple trading network. It passed through thousands of cities and towns. It started from eastern China, across Central 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and ended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It was used from about 200 B. C. to about A. D. 1300, when sea travel offered new routes (路線). It was sometimes called the world’s longest highway. However, the Silk Road was made up of many routes, not one smooth path. They passed through what are now 18 countries. The routes crossed mountains and deserts and had many dangers of hot sun, deep snow and even battles. Only experienced traders could return safe.
The Silk Road got its name from its most prized product--- silk. Silk could be used like money to pay taxes or buy goods. But the traders carried more than just silk. Gold, silver, and glass from Europe were much found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sia. Horses traded from other areas changed farming practices in China. Indian merchants traded salt and other valuable goods. Chinese merchants traded paper, which produced an immediate effect on the West. Apples traveled from central Asia to Rome. The Chinese had learned to graft (嫁接) different trees together to make new kinds of fruit. They passed this science on to others, including the Romans. The Romans used grafting to grow the apple. Trading along the Silk Road led to world-wide business 2,000 years before the World Wide Web.
E
Did you know that women’s brains are smaller than men’s The average women’s brain weighs 10% less than men’s. Sinc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bigger the brain, the cleverer the animal, men must be more intelligent (聰明的) than women. Right Wrong. Men and women always score similarly on intelligence tests, despite the difference in brain size. Why After years of study, researchers have concluded that it’s what’s inside that matters, not just the size of the brain. The brain consists of “grey matter” and “white matter”. Although men have more of the latter(后者), the amount of “thinking” brain is almost exactly the same in both sexe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smaller brain appears to work faster, perhaps because the two sides of the brain are better connected in women. This means that little girls tend to learn to speak earlier, and that women can understand several sorts of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When it comes to talking to the boss on the phone, cooking dinner and keeping an eye on the baby all at the same time, it’s women who come out on top every time.
There are other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sexes. As white matter is the key to spatial (空間的) tasks, men know better where things are in relation to other things. “A great footballer always knows where he is in relation to the other players, and he knows where to go,” says one researcher. That may explain one of life’s great mysteries: why men refuse to ask for directions … and women often need to!
The differences begin when fetuses (胎兒) are about nine weeks old, which can be seen in the action of children as young as one. A boy would try to climb a barrier (障礙物) before him or push it down while a girl would attract help from others. These brain differences also explain the fact that more men take up jobs that require good spatial skills, while more women speech skills. It may also go back to our ancestors (祖先) , among whom women needed speech skills to take care of their babies and men needed spatial skills to hunt, according to one research.
A. Defensive. B. Persuasive. C. Supportive. D. Objective.
(二)根據對話情景和內容,從對話后所給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每一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選項中有兩個為多余選項。
(Sandy is at home. She is now calling Lisa, her classmate.)
Sandy: Hi, Lisa. Have you finished helping your parents
Lisa: I finished cleaning the living room a little while ago, but I haven’t cleaned my bedroom yet. 61
Sandy: I know what you mean. 62 Do you think you’ll be finished soon
Lisa: I should be done in about an hour.
Sandy: 63
Lisa: I did the English homework last night. 64 I don’t understand it.
Sandy: Me neither. 65 We can help each other work it out.
Lisa: OK. Then we can go and have our hair cut.
Sandy: Great. See you in a little while.
A. I don’t math at all.
B. But I haven’t started my math yet.
C. Housework is tiring, and I’m tired.
D.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hen
E. Why don’t we do it together this afternoon
F. Have you looked at Monday’s homework yet
G. I also hate doing the cleaning around the house.
三、寫作(共三大題。滿分55分)
(一)單詞拼寫(共10 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根據下列各句句意和空白之后的漢語提示詞,在答題卡上指定區域上寫出對應單詞的正確形式,每空只寫一詞。
(二)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15分)
此題要求在答題卡上改正所給短文中的錯誤,請根據上下文對標有題號的每一行做出判斷:如無錯誤,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劃一個√;如有錯誤(每行只有一個錯誤),則按下列情況改正:
此行多一個詞: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詞,并用斜線劃掉。
此行缺一個詞: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應加的單詞。
此行錯一個詞:在錯詞下畫一橫線,在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改正后的單詞。
注意:原行沒有錯誤的不要改。
Dear editor,
I am a high school student. A few days before, 76_______
one of my very good friend told me that he was going 77_______
to stop the school. He said that he wanted to start his 78_______
own business. I tried best to get him to change his mind, 79_______
but I failed.
I know it is difficult of him to change his mind. 80_______
He is not doing so good in his studies, yet I want to 81_______
suggest that I give it a try. The process is more 82_______
important than the results. Now there are only 60 days 83_______
left before that test. I am not sure that his decision is 84_______
right or wrong . I needed your advice. 85_______
Yours,
Li Hu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telling me about your arrangements of vacation.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甘肅省張掖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
化學試題
試卷說明: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54分)
1. 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CH2CH2 —— 乙烯的結構簡式 B.C2H6 —— 乙烷的結構式
C. D. —— 苯的分子式
2.下列有機物可以形成順反異構的是( )
A、丙烯 B、1-氯-1-丙烯 C、2-甲基-2-丁烯 D、2,3-二甲基-2-丁烯
3.下列五種烴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④>①
C.③>①>②>⑤>④       D.④>⑤>②>①>③
4.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振蕩后褪色,正確的解釋是( )
A.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碳原子數比苯多 B.苯環受側鏈影響,易被氧化
C.側鏈受苯環影響,易被氧化 D.由于側鏈與苯環的相互影響,使側鏈和苯環均易被氧化
11.某同學寫出下列烷烴的名稱中,不正確的是( )
A、2,3-二甲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3-甲基-2-乙基戊烷 D、2,2,3,3-四甲基丁烷
12.0.1mol化合物甲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4.48LCO2(標況下測量),推測甲是( )
A、CH4 B、C2H4 C、C3H6 D、C6H6
1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數為0.5NA
B、28g乙烯所含共用電子對數目為4NA
C、標準狀況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數為0.5 NA
D、現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氣體共14g,其原子數總數為3NA
14.某烯烴與H2加成后的產物是, 則該烯烴的結構式可能有( )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A.
18.m mol C2H2 跟n mol H2 在密閉容器中反應,當該可逆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生成了p mol C2H4 。將反應后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氣的物質的量( )
A. (3m+n) mol B. (2.5 m + 0.5n – 3p) mol
C. (2.5 m + 0.5n) mol D. (3 m + n + 2p) mol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6分)
二、填空題(共40分)
19.(10分)已知:共軛二烯烴與鹵素單質1:1發生加成反應時,有兩種可能的產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寫出B、D的結構簡式:B_________、D_________。
(2)反應①~⑦中屬于消去反應的是____ _____。(填數字代號)
(3)試寫出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機物寫結構簡式,并注明反應條件)
20.(14分)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們已學過用兩種方法制得乙烯:
A.在實驗室里用乙醇與濃硫酸共熱制乙烯,常因溫度過高而使乙醇和濃硫酸反應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設計下列實驗圖以確認上述混合氣體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問題:
(2)能說明SO2氣體存在的現象是 。
(3)確定含有乙烯的現象是
(4)寫出生成乙烯的反應方程式:
寫出①~④各步的化學方程式,并分別注明其反應類型:




如果使用1-溴丙烷中混有2-溴丙烷,對所制丙烯的純度是否有影響?簡要說明理由
答:
三、計算題
22.(8分)某氣態烴含C 85.7%,含H 14.3%,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是2.5g/L。該烴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褪色。求該烴的分子式,并寫出它的各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
二、填空題(共40分)
(2)Ⅰ中品紅溶液褪色。(2分)
可能結構簡式:CH2=CHCH2CH3;CH3CH=CHCH3; CH2=C(CH3)2一.不定向選擇題:(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請把正確的答案填入答題欄中。全對得4分,選不全得2分,有錯選項得0分。共14小題,共56分)
1.在紙面內放有一條形磁鐵和一個圓線圈(圖1),下列情況中能使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的是 ( D )
A.將磁鐵在紙面內向上平移
B.將磁鐵在紙面內向右平移
C.將磁鐵繞垂直紙面的軸轉動
D.將磁鐵的N極轉向紙外,S極轉向紙內
3.如圖3所示,閉合導線框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將它從圖示位置勻速拉出勻強磁場.若第一次用0.3s時間拉出,外力所做的功為W1,通過導線截面的電量為q1;第二次用0.9s時間拉出,外力所做的功為W2,通過導線截面的電量為q2,則 ( C )
A.W1<W2,q1<q2 B.W1<W2,q1=q2
C.W1>W2,q1=q2 D.W1>W2,q1>q2
5、 面積為S的矩形線圈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從中性面起以角速度ω勻速轉動,在t時刻線圈磁通量的瞬時值為( B )
A、BS B、BScosωt C、BSsinωt D、BS/sinωt
6.如圖5所示,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比為1:5,原線圈兩端的交變電壓為 氖泡在兩端電壓達到100V時開始發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B )www.
A.開關接通后,氖泡的發光頻率為100Hz
B.開關接通后,電壓表的示數為100 V
C.開關斷開后,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D.開關斷開后,變壓器的輸出功率不變
7如圖6所示電路,A、B燈電阻均為R,閉合K1打開K2時,兩燈亮度一樣,若再閉合K2待穩定后將K1斷開,則斷開瞬間 ( ABD )
A.B燈立即熄滅
B.A燈過一會兒才熄滅
C.流過B燈的電流方向是c→d
D.流過A燈的電流方向是b→a
9.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電流為I1,I2,電壓U1,U2,功率為P1,P2,關于它們之間的關系,正確的說法是( CD )
A.I2由I1決定 B.U2與負載有關  
C.P1由P2決定 D.U2由U1決定
10.如圖8為一交流的電壓與時間圖像,它的有效值是( )
A.10V B.5V C.7.9V D. 7.5V
11.一交流電流的圖象如圖9所示,由圖可知 (ABC )
A.用電流表測該電流其示數為10 A
B.該交流電流的頻率為100 Hz
C.該交流電流通過10 Ω電阻時,電阻消耗的電功率為1 000 W
此時( BCD )
A.電阻R1消耗的熱功率為Fv/3
B.電阻R2消耗的熱功率為Fv/6
C.整個裝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熱功率為μmgvcosθ
D.整個裝置消耗的機械功率為(F+μmgcosθ)v
13、如圖所示,R1、R2為定值電阻,L為小燈泡,R3為光敏電阻,當照射光強度增大時,(   )
A.電壓表的示數增大 B.R2中電流減小
C.小燈泡的功率增大 D.電路的路端電壓增大
14.一理想變壓器給負載供電,變壓器輸入電壓不變,如圖所示.如果負載電阻的滑動片向上移動.則圖中所有交流電表的讀數及輸入功率變化情況正確的是(均為理想電表)(   )
A.V1、V2不變,A1增大,A2減小,P增大
B.V1、V2不變,A1、A2增大,P增大
C.V1、V2不變,A1、A2減小,P減小
D.V1不變,V2增大,A1減小,A2減小,P減小
14.(6分)在遠距離輸電時,如果輸送一定的功率,當輸電電壓為220 V時,在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75 kW;若輸電電壓提高到6600 V時,在輸電線上損耗的功率又是多少
后,由于受到磁場力的作用,線圈恰能做勻速運動(設整個運動過程中線框保持平動),測得線圈下邊通過磁場的時間△t=0.15s,取g=10m/s2,求:
(1)勻強磁場的磁感強度B;
(2)磁場區域的高度h2;
(3)通過磁場過程中線框中產生的熱量,并說明其轉化過程.
  
張掖中學高二年級第一次月考試卷 答題卡
物 理
一、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的得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答案
題號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二.計算題:本題共小題,44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的單位.
14.(6分)在遠距離輸電時,如果輸送一定的功率,當輸電電壓為220 V時,在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75 kW;若輸電電壓提高到6600 V時,在輸電線上損耗的功率又是多少
15.(10分)如圖13所示,一個質量m=0.016kg、長L=0.5m,寬d=0.1m、電阻R=0.1Ω的矩形線圈,從離勻強磁場上邊緣高h1=5m處由靜止自由下落.進入磁場后,由于受到磁場力的作用,線圈恰能做勻速運動(設整個運動過程中線框保持平動),測得線圈下邊通過磁場的時間△t=0.15s,取g=10m/s2,求:
(1)勻強磁場的磁感強度B;
(2)磁場區域的高度h2;
(3)通過磁場過程中線框中產生的熱量,并說明其轉化過程.
  
圖14
圖13
圖12
圖12
圖13第Ⅰ卷為選擇題,共6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40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于丹在《〈論語〉心得》一書中寫著這樣一句話:道不遠人,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是 ( )
A.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B.要提高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
C.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D.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2.“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哲學思想,便只是一個做粗活的工匠;一個藝術家,如果沒有哲學思想,便只是個供人玩樂的藝人。”這句話從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確地指出了 ( )
①哲學是科學和藝術的基礎 ②科學和藝術都要受到哲學的影響
③哲學對科學和藝術具有指導作用
④哲學是科學的科學,沒有哲學,科學和藝術就會失去正確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哲學家大衛·休謨說:“除了對知覺之外,我們對任何事物都沒有一個完善的觀念。”他認為“物質實體的存在與否是人們的經驗不能解決的。”此觀點屬于 ( )
①思維與存在沒有同一性  ②存在決定思維
③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維決定存在
A.① B.② C.①② D.②③
6.列寧說,唯心主義是“一朵無實花”,然而卻是生長在活生生的、結果實的、真實的“人類認識這棵樹上的一朵無實花。”這告訴我們 ( )
①唯心主義對哲學的發展有著或多或少的借鑒意義。
②唯心主義都是非科學的。唯物主義都是科學的
③唯心主義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④唯心主義哲學對人類認識世界同樣具有正確的指導作用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8.辯證法思想在古代就有,但那只是一種天才的猜測。自然科學三大發現向世人表明,我們“能夠依靠經驗自然科學本身提供的事實,以近乎系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界的清晰圖畫。”(恩格斯)即事物之間的聯系和永恒發展,不是人們的主觀猜測,或是純粹的概念演繹,而是物質世界的本性。這說明 ( )
A.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
B.辯證法思想自古就有
C.事物的聯系和發展與人們的思想行為密切相關
D.唯物辯證法不僅是一個純粹的概念演繹
10.2011年1月5日網易載文指出,今年全球共將發生4次日偏食和2次月全食。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看,日食和月食 (  )
A.說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的觀點是錯誤的
B.是物質的具體表現形式
C.否定了自然界的物質性
D.不具有客觀實在性
12.“樹上結西瓜”,這原本是諷刺一些人不懂農業生產異想天開的笑話,如今卻在河北省新樂市的邯邰鎮變成了現實。當地瓜農開始試驗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氣,成熟期提前5—8天,而且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這一事例說明 ( )
①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尊重規律的基礎。
②規律是客觀的,但又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③人們可以在任何條件下把握規律
④人們可以利用對規律的認識去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13.國庫也叫做國家金庫,一般以為只是放錢的庫房。事實上,現代意義上的國庫還可以看成是一個簿記系統,用來記錄所有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人們對國庫的片面認識是 ( )
A.唯意志主意的 B.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C.人腦主觀自生的 D.脫離客觀存在的結果
15. 2011年,我國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由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調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從辯證唯物論角度看,符合的方法論要求是 ( )
①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②物質決定意識
③實踐決定認識 ④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17.狄德羅:謬誤的好處是一時的,真理的好處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時,
這些弊病是很快就會消滅的,而謬誤的弊病則與謬誤始終相隨。這說明( )
①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
②真理是相對的,謬誤也是相對的
③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④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8.關于“學習”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這兩種觀點 ( )  
A.體現了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B.沒有處理好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C.體現了好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D.沒有處理好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19.2010年7月18日,我國四川、廣西等地相繼出現“天坑”,直徑從數米到幾十米不等。其他國家如委內瑞拉也出現了一個直徑30 米的大“天坑”。由此引起網絡上各類關于“地球末日”的猜想。產生這種猜想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否認了聯系的客觀性
B.只看到事物的偶然聯系與非本質的聯系
C.否定了世界的物質性
D.混淆了人為事物的聯系與自在事物的聯系
20. 近期,美國科學家首次通過實驗證明,可以在活的生物體體內對血液干細胞進行基因修改,讓其變成“癌癥殺手”——T細胞,使用該方法治療人類黑色素瘤的治愈率高達40%,黑色素瘤的治愈說明 ( )
①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可以建立有利于實踐的具體聯系
②人的實踐活動不能改變事物的固有聯系
③事物的聯系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④事物的價值的轉換取決于人的實踐活動有無目的性
22.“你的雙腳,踏碎了多少時間?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實,誰的步子,都會有深淺。”這句話的哲學寓意是 ( )
①事物的發展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②有了質變,事物就能實現飛躍
③事物的發展是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的
④經歷了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必然能戰勝舊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全局做出的戰略決策,是對我國未來十年教育事業發展進行全面謀劃和前瞻性部署。這體現了( )
①物質決定意識  ②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③矛盾的普遍性  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北京奧運會結束后,北京開始實行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以減少機動車流量,改善空氣質量和交通狀況。限行措施的實行,使很多人出行改乘公共交通,既改善了空氣質量,又使交通擁堵問題得以改善。這表明 ( )
①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②事物之間的聯系具有多樣性
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6.建設生態文明是對科學生態價值觀的實踐,這要求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每天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少用一張紙。這說明( )
A.科學生態價值觀決定生態文明的建設進程
B.主觀能動性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C.實踐對認識的發展起指導作用
D.生態價值觀能夠直接轉化為實踐活動
28.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號順利安全返回,標志若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實現重大跨越,為我國進行深空探索奠定堅實的基礎。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技術要求高、驗證難度大,為此,科研人員成功突破了目標飛行器髙精度入軌、遠距離導引控制、近距離自主導引交會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材料說明 ( )
①世界的可知性取決于人類的認識能力和水平
②人類能夠限制規律發揮作用從而為自己造福
③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與發展的各種條件
④實踐創新有利于擴展人類的認識范圍和領域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9.“防微杜漸”與“微不足道”兩個成語的內涵是對立的,在哲學上表現為 (  )
A.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B. 聯系觀點與靜止觀點的對立
C. 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D. 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30.我國在確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時,提出在21世紀必須實現三個“零增長”: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非選擇題:
31.近年來“服老被誣傷老,好人敗訴賠錢”的反常現象,使得“路上見到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這個曾經很簡單的問題變得復雜起來。深圳市法制辦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公民救助行為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很有現實針對性。這一條例最大特點就是“揚善懲惡”。從“揚善”的方面看,條例的亮點在于規定助人行為原則上將被免責,并由被救助人承擔舉證責任;救人受傷享工傷待遇、被起訴可申請法援、市政府派人慰問救助人、鼓勵證人挺身而出等多項為好人撐腰的制度設計,都將極大地解決行善的后顧之憂。這些規定,借鑒了國際上像《好撒瑪利亞人法》等公民救助行為保護的立法經驗,又結合了深圳社會的實際情況,是一部具有特區特色的“好人法”。從“懲惡”的方面看,條例讓被救者承擔舉證責任,歪曲事實真相的被救助人須賠禮道歉,視其情節可予以罰款或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的還將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1)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唯物論的有關知識,說明《深圳經濟特區公民救助行為保護條例》為什么是一部具有特區特色的“好人法”?(5分)
(2)根據材料,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揚善”和“懲惡”的關系。(5分)
33.在現代化建設中,我黨一直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黨的十六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針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資源、環境問題,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生態文明”,要“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這是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
材料是如何體現認識論的有關原理的?(9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若則復數( )
A. B. C. D.
2.若( )條件
A.充要     B.充分不必要  C.必要不充分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已知命題:若,則. 則它的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這三個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為( )
A.3     B. 2     C.1     D.0
4.復數對應的點位于第(  )象限
A.一     B. 二     C.三     D.四
7.若直線過拋物線的焦點,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且線段AB中點的橫坐標為2,則弦AB的長為( )
A.2 B.4 C.6 D.8
8.已知函數有極值,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
A.或 B.或 C.或 D.或
9. 雙曲線的對稱軸為坐標軸,一條漸近線的傾斜角為,則雙曲線的離心率為( )
A.     B.     C.     D.
10.已知復數滿足,的最大值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和演算步驟。
17.(10分)已知復數滿足,復數的虛部為2,且是實數,求
18.(12分)求與雙曲線共漸近線且過點的雙曲線方程.注:1.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60分)和第Ⅱ卷(綜合題4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2.請將答案直接涂寫在答題卷上。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下列各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本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1.被世界上三個大洋包圍的大洲是( )
A.歐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日本和印尼兩國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群島國家  B.兩國多地震,但日本無火山 
C.季風氣候顯著  D.盛產稻米和天然橡膠
3.下列各時區中,既屬于東半球,又屬于西半球的是 ( )
A.東、西12區 B.東11區 C.西11區 D.中時區
4.甲地(50°E,30°N)白晝長16小時,那么乙地(50°W,30°N)日出的地方時是(  )
A.5時 B.6時 C.4時 D.8時
5.北京時間為7月7日下午3時的時刻,全球下列區域為7月6 日的是 (  )
A.1/3的地區 B.西半球小部分地區
C.多一半的地區 D.東半球小部分地區
7.下圖為等高線地形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
A.甲圖反映的范圍比乙圖小 B.EF處的坡度比CD處陡
C.乙圖反映的實際內容更詳細 D.EF間實際距離短于CD
根據下圖的等高線圖判斷第8~9題。
8.關于圖中河流與地勢的正確說法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勢北高南低
  C.若圖示為北半球,則河流西岸沖刷比東岸嚴重
  D.若圖示為南半球較高緯度,則河流可能出現凌汛現象
9.若圖中等高距為300m,且B點的氣溫為15℃時,則A點的氣溫是(  )
A.11.6℃   B.20.4℃   C.18.6℃    D.9.6℃
下圖為30°N附近的等高線地形圖,圖中等高距為15米。讀圖,完成10 11題。
讀右圖是某區域等溫線圖,讀圖回答12~13題。
12.該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及當前的季節為 (  )
A.北半球冬季 B.南半球冬季
C.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夏季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處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B.P處氣溫在10℃以上
C.P處地勢低洼,沙漠廣布 D.P處為一座山,山頂海拔可能超過1000米
14.在圖中“海平面等溫線分布圖”中,表示北半球7月份海洋的是(  )
(空白表示陸地,虛線表示海洋)
15.①、②、③、④四城市氣候特征相似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6.屬于印度洋水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0年11月4日至1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出訪印度、印尼、韓國和日本四國,并參加G20漢城峰會以及亞太經合組織橫濱峰會。據此完成17~18題。
17.與北美洲相比,下列氣候類型中,亞洲缺失的是 ( )
A.極地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
18.東亞東部沿海地區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農產品是 ( )
A.水稻、茶葉和蠶絲 B.水稻、小麥和玉米
C.小麥、大豆和高粱 D.茶葉、小麥和棉花
①熱帶雨林氣候 ②熱帶草原氣候 ③熱帶季風氣候 ④熱帶遷移農業 ⑤水稻種植業
⑥商品谷物農業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③⑤
讀“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發量和年徑流量比較圖”,完成21~22題。
讀下面某地區圖,回答23~25題。
23.圖中M山地東、西兩坡山麓地帶的植被類型是
A.均為熱帶草原 B.均為熱帶荒漠
C.東為熱帶雨林,西為熱帶草原
D.東為熱帶草原,西為熱帶荒漠
24.依據板塊構造學說,圖中M山地位于 (  )
A.印度洋板塊 B.南極洲板塊 C.太平洋板塊 D.美洲板塊
25.關于圖中海域①、②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②地海水溫度低于①地 B.①、②兩地均有寒流流經
C.①位于加勒比海,②位于太平洋 D.①、②兩地均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下圖中,AC線地跨三個國家,讀后回答26~28題。
27.B國著名的麻紡織中心是 (  )
A.孟買 B.新德里 C.加爾各答 D.班加羅爾
28.C區域是世界主要農業區,該地 ( )
A.盛產小麥,商品率高 B.農業類型屬資金、技術密集型
C.地廣人稀,農業機械化水平高 D.水早災害頻繁,制約了農業的發展
亞洲面積廣大,地形復雜,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據此完成29~30題。
29.與世界各大洲相比,亞洲最為突出的氣候特點是 ( )
A.季風氣候顯著 B.以熱帶氣候為主 C.海洋性強 D.氣候類型單一
30.形成亞洲突出氣候特點的主要因素是 ( )
A.緯度位置 B.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C.地形 D.洋流
張掖中學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
高 二 地 理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3)簡述B所在國傳統工業的分布特點和主要區位條件。(6分)
(3)該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稠密區之一,簡述該地區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點(3分)
(3)印度東部濕潤平原地區糧食作物分布最為集中,可那里卻是國內缺糧區,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司法| 冷水江市| 浦东新区| 旬邑县| 昔阳县| 洮南市| 托克托县| 阿合奇县| 邵阳县| 隆子县| 化德县| 东台市| 砀山县| 崇明县| 双鸭山市| 含山县| 印江| 靖西县| 农安县| 育儿| 河池市| 深州市| 兰坪| 龙游县| 泌阳县| 彭阳县| 茶陵县| 英吉沙县| 婺源县| 龙游县| 建德市| 双峰县| 巫溪县| 成都市| 新建县| 宝坻区| 京山县| 莫力| 锡林浩特市| 博罗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