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五年級綜合學科試卷 分數(shù)品德與社會一、填空。兩千多年來,孔子一直被推崇為(“ 至圣先師 ”)影響著一代代的中國人,由于他的世界影響力,他也被尊稱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 、 (教育家),他曾有弟子3000人,其中72人品行優(yōu)秀,被后人稱為(72賢人)。(《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著作,它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言行,是我們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司馬遷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整整用了18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巨著(《 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代三千年間的歷史。《史記》不僅有很高的(史學)價值,而且有高水平的(文學)價值。李時珍27年完成(《本草綱目》;)司馬光19年編寫(《資治通鑒》;)賈思勰10年寫了(《齊民要術(shù)》)萬里長城,東起遼寧省的(鴨綠江)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guān)),全長(約六千多) 千米,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10 (京劇)是我國最大的劇種,是我們的“國粹”,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京劇臉譜),是中國京劇所獨有的,它通過夸張的色彩和圖形,表現(xiàn)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品質(zhì)。紅臉代表:耿直、忠義的良將。文房四寶 是指:(筆)、(墨)、(紙)、(硯)。神醫(yī)扁鵲發(fā)明了 ( “望、聞、問、切”)診斷疾病的方法。科學:一、我會填空。1、鐘表以( 時 )( 分 )( 秒 )計量時間,鐘面上的秒針每轉(zhuǎn)動一格,表示時間流逝了(1秒 ),秒針轉(zhuǎn)動一圈則表示時間流逝了( 1分鐘 )。2、古代的水鐘分為( 受水型水鐘 )( 泄水型水鐘 )。二、我的判斷1、時間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2、在遠古時代,人類用水鐘、日晷、燃油鐘和沙漏等來計時。(√ )3、隨著科學和技術(shù)的發(fā)展,人們制作的計時工具越來越精確。( √ )4、擺長與擺幅不變,使擺錘的重量增加,不影響擺的次數(shù)。(√ )5、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快。( × )三、我的選擇1、計時精確度最高的計時工具是 C 。A沙漏 B、日晷 C、機械擺鐘2、擺的快慢與( B )有關(guān)。A擺錘的重量 B擺繩的長度 C擺動的幅度3、擺的發(fā)現(xiàn)是意大利的科學家( B )A 、牛頓 B、伽利略 C、 哥白尼4、下列說法不正確是的( B )A 、單擺的擺動具有等時性 B、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無關(guān)C、擺鐘的發(fā)明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5.單擺每分鐘擺動次數(shù)與下列哪項有關(guān)( C )A.擺角 B.擺重 C.擺長6.下列各項敘述中正確的是( C )A.擺錘越重擺擺動時越快 B.擺角越大擺擺動時越快C.改變擺長可以改變擺擺動時的速度音樂:1、《瑤族舞曲》是 管弦 樂合奏。2、寫出《讓我們蕩起雙槳》中一句歌詞: 。3、欣賞樂曲《馴鹿》《冬獵》都選自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其中《馴鹿》是由(月琴)獨奏,《冬獵》是由(柳琴)獨奏,這兩種樂器都是(四)根弦,都用(拔子)彈奏,它們反映了北方民族的日常生活。4、月琴和柳琴都是我國民族(彈撥)樂器。其中,柳琴又被稱為(“柳葉琴”)和(“土琵琶”)。5、《美麗的家鄉(xiāng)》選自歌劇(《傲雷 一蘭》),應(yīng)該體現(xiàn)(喜悅)的心情。6、《吹起羌笛跳鍋莊》是一首(羌)族民歌,應(yīng)該表現(xiàn)(歡快)的節(jié)奏。(鍋莊舞)是羌族人民喜愛的一種歌曲形式。舞蹈時男女相對各站一排,(男唱女應(yīng)),(載歌載舞),速度(由慢漸快),氣氛熱烈。7、《保衛(wèi)黃河》選自組曲(《黃河大合唱》),作者(冼星海),歌曲應(yīng)唱出(雄壯有力)的氣勢。6《橘橘樹尚且性剛強》選自(越)劇(《屈原》)唱段,用(浙江)方言演唱,藝術(shù)風格(抒情細膩)。8、《阿嘍嘍》是一首貴州(彝)族兒歌。它由( )拍子和( )拍子混合標識。9、民樂與管弦樂隊合奏的《花木蘭》是一首(河北梆子)。10、 表示的意義是(以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3拍)。11、《報花名》選自評劇(《花為媒》)唱段。伴奏樂器以(板胡)為主。12、《看大戲》是一首河南梆子音樂,河南梆子又被稱為(豫劇)。13、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 降記號(b)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半音。重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兩個半音(一個全音)。漸弱符號是(>),漸強符號是(<),分別用來表示音量加強或者減弱的過程。14“小河它有個家,小鳥它有個家,我也有個我愛的家”這句是(《長江我的家)中的歌詞。美術(shù):在進行人物創(chuàng)作時,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表情),細致刻畫,這樣才會使畫面的(主題突出,人物形象生動)。我國古代畫訣:“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畫人哭,(眉掉眼垂淚下落);畫人怒,(立眉瞪眼牙緊咬);畫人愁,(皺眉縮眼嘴角掉)。”概括的道出人物不同表情時五官之間的不同變化。3、(夸張)是藝術(shù)家進行創(chuàng)作的手段之一。經(jīng)過夸張的藝術(shù)作品,(感染力更強,主題也更突出)。4、臉部的夸張,只要突出表現(xiàn)臉上某部分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或是(額頭、顴骨、下巴)等,就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5、中國畫中,(以描繪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題的繪畫,稱為山水畫。6、我國山水畫的歷史非常悠久,(隋唐時代),山水畫已經(jīng)成熟。(宋元以后),山水畫成為中國畫主要的畫科。7表現(xiàn)山水畫的各種技法:(皴法 )、(點苔)、(樹木的畫法)、(水的畫法)8、在(放大鏡、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里,有許多我們不曾見到過的美。9、(Windows畫圖板)是電腦繪畫、設(shè)計軟件中最為普及和簡便的軟件。10、在舞臺上,用(繪畫、立體造型、燈光)等制成的布景,為劇情發(fā)展創(chuàng)設(shè)環(huán)境,為渲染舞臺氣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1、(舞臺)是指觀眾席前面的演出場所。舞臺通常(正對著觀眾席),但也有供觀眾從(三面)觀看或(四面)觀看的。12、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遠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商代)和(西周)是青銅器鑄造的鼎盛時期。13、欣賞青銅器,可以從(造型)紋樣文字上來觀賞。根據(jù)不同的用途,青銅器有各種不同的造型。14、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也有的是(紅銅和錫、鉛)的合金。紅銅加了(錫、鉛)以后,使銅的熔點降低,硬度加強。因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銅。勞技:(每空4分)1、仿陶罐的制作過程分( )、( )、( )、( )四步。泥塑的技法有 、 、 、 。2、泥貼浮雕的制作過程分為( )、( )、( )、( )四步。泥貼浮雕的技法有 、 、 、 。3、小型電器使用直流電分 、 兩極。符號是 。4、植物種子發(fā)芽的必備條件( )、( )。5、把下面的蔬菜填入相應(yīng)的方框里。大白菜、豌豆、茴香、西紅柿、韭菜、山藥、辣椒、蠶豆、姜、黃瓜葉菜類 塊莖類 瓜果類 豆類計算機:(每空5分)1、Macromedia Flash MX能夠方便的制作各種(網(wǎng)頁動畫),F(xiàn)lash中文解釋為(“閃光”),習慣把“Flash”制作的動畫和特效稱為(“閃客”)。2、播放“flash”動畫兩種方法:(1)執(zhí)行(【控制】)(【播放】)命令;(2)執(zhí)行(【控制】)(【測試影片】)命令3、在電影或動畫片中出現(xiàn)的每一幅畫面,就是電影或動畫片的最小時間單位,而在Flash中,每(一個小格)就是一幀,是動畫的最小單位,4、“Flash”中有4種不同的幀:(關(guān)鍵幀)( 普通幀)( 空白關(guān)鍵幀)( 空幀)5、測試影片快捷組合鍵為(Ctrl+Enter)6、執(zhí)行(控制)(另存為)命令,可以將制作中的動畫保存起來。7、浮動面板就是“懸浮”于(主窗口)上,可以通過(鼠標拖動)方式將其“懸浮”在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任何位置上的面板。8、當圖層較多是,為避免對未操作的圖層誤操作,可以將暫時用不到的圖層(隱藏)。9、畫小魚時,使用工具箱中的(自由變形)工具,可以任意改變小魚的大小和方向。10、用漸變色填充時,同時按住(shift)鍵,flash會自動捕捉在水平、垂直、45度方向的漸變。體育體育:一、填空1、跳高的動作方法是( )、( )、( )、( )。2、分腿騰躍山羊完整動作順序是:( )、( )、( )、( )。3、在做向前跳躍或騰越摔到時,一般采用順勢向( )、( )的方法。4、小學生的安靜脈搏,每分鐘為( )次左右,鍛煉后,如果第二天晨脈變化不大,說明運動負荷( ),在正常情況下,晨脈每分鐘增加12次以上,可能運動負荷( )了。 5、在向遠處或從高處跳下時,落地的瞬間要用屈膝( )的方法。 6 、從高坡上下滑時,如果控制不住身體,就要迅速( )。展開( ),防止( )。7 、體育活動中自我保護的方法有:( )、( )、( )、( )。。 二、判斷題:1、吃飽了馬上游泳可以減肥。( )2、患感冒發(fā)燒時加強運動多出 點汗就會好。( )3、夏季進行體育鍛煉一般不宜安排在中午。( )4、體育課后,恢復(fù)的時間越長越好。( )班級 姓名 考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