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填空題專項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1、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2、人猿分界的標志:。二、人的生殖1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結構功能男性生殖系統(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產生,分泌輸精管輸送精子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貯存和輸送精子女性生殖系統(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產生,分泌輸卵管的場所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陰道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生殖過程流程圖(課本P10或P11)(1)受精部位;胚胎發育的場所;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是。(2)胎兒在周左右出現人形,周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產出的過程叫做。(3)懷孕的標志是胚泡附著在4、試管嬰兒屬于受精,三、青春期1.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人體的營養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1、食物中含有六大營養物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無機物是2、三大供能物質:人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是,主要的供能物質是,既能提供能量又能為生長發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提供原料的是。3、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約占體重的60%~70%。4、無機鹽:含量不多,作用很大。如兒童缺鈣會患,中老年人缺鈣易患;人缺鐵易患;缺碘易患。5、維生素:人體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動又必不可少的有機物。維生素的種類缺乏時的主要癥狀食物來源維生素A肝、乳制品、魚類、西紅柿、胡蘿卜等維生素B1、神經炎糙米、花生、瘦肉和楊梅等維生素C、抵抗力下降新鮮水果、蔬菜等維生素D佝僂病、癥動物肝臟以及牛奶等6、“第七類營養素”是。膳食纖維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統是由和組成的。(1)消化道:由、咽、、胃、、、肛門等器官組成,其中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既屬于消化系統,也屬于呼吸系統。其中是最大的消化腺。實驗題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觀察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1號充分攪拌 2號充分攪拌 3號不攪拌原理:。過程:37℃溫水中5-10分鐘→滴碘液→觀察顏色變化現象1號試管,原因是;2號試管,原因是;3號試管,原因是。分析:1號試管模擬環境,1、2對照,一個有唾液,一個沒有唾液,這就證明了;1、3對照,一個有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另一個則沒有,這就證明了結論:。2、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營養物質開始消化部位完全消化部位參與的消化液最終產物淀粉腔腸、腸液、胰液葡萄糖蛋白質胃腸液、腸液、胰液氨基酸脂肪腸小腸、腸液、胰液(1)肝臟分泌的消化液叫作,膽汁中消化酶,膽汁暫時儲存在最終流入。(2)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叫作,最終流入。(3)唾液腺分泌,含有酶。3、是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其吸收的特點是:①小腸是消化道最長的一段;②小腸內表面有許多,其表面有許多絨毛狀突起——,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積;③絨毛中有豐富的,絨毛壁、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由構成。(課本第31頁的曲線圖)X、Y、Z分別代表哪種物質:X:Y:Z:5、物理性消化:例如,的乳化作用化學性消化:例如,酶的作用人體的呼吸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1、呼吸系統是由和組成的。2、呼吸道的功能:能使氣體順暢通過,還能使進入肺的氣體變得、、。不過,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的。3、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結構。不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發聲器官。4.(1)鼻毛能夠空氣(2)鼻黏液能夠和空氣(3)毛細血管能夠空氣5.吃飯時大聲說笑,吞咽時會使來不及蓋住喉口,食物進入氣管,引起劇烈咳嗽。二、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1、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中,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左二右三)。肺有節奏地吸氣和呼氣,每分鐘大約呼吸次。2、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通過實現)項目吸氣呼氣肋間肌膈肌膈頂部肋骨向、向運動向、向運動胸廓容積肺內氣壓外界氣壓外界氣壓3、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課本P47黑體字背過)比較項目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部位和之間和之間結果血→血血→血原理(濃度—濃度)通過細胞,細胞膜4、肺泡與氣體交換相適應的特點:肺泡數量,外面包繞著豐富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扁平的上皮細胞。幾種曲線的理解(1)肺內壓曲線圖①AB段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此時肋間肌和膈肌同時,氣體入肺,表示過程;BC段表示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此時肋間肌和膈肌,氣體出肺,表示過程。②B、C點表示肺內氣壓外界氣壓,其中B點表示吸氣結束的一瞬間,C點表示呼氣結束的一瞬間。③無論吸氣還是呼氣結束瞬間:外界氣壓肺內氣壓(2)肺容積曲線圖7、呼吸演示實驗中(課本P46):玻璃罩模擬,玻璃管模擬,氣球模擬,橡皮膜模擬。圖A表示,此時膈肌圖B表示,此時膈肌8、呼吸全過程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血液的組成和功能(1)紅細胞:成熟的紅細胞。它富含,血紅蛋白含,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紅細胞有運輸的功能。(2)白細胞:有,呈圓球狀。提示?血細胞異常時的癥狀①貧血:或少;②炎癥:多;③血流不止:少;血小板:形成血栓。血管類型管壁特點管腔特點血流速度主要功能動脈較較小快將血液從送到身體各部分靜脈較較較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毛細血管最薄最小最慢進行(1)人體內的血管有三種。下圖1是,2是,3是(2)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的血管是:;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3)三種血管間血流方向:(4)四肢靜脈內表面有,作用是(5)出血的初步護理:①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紅色,自行凝固止血,應消毒;②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流快,在受傷動脈進行壓迫止血;③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流慢,在受傷靜脈進行壓迫止血。3、心臟與血液循環(1)心臟的結構和功能(2)兩種瓣膜:心房與心室之間:,只允許血液由流向。心室與動脈之間:,只允許血液由流向。(3)與四個腔相連的血管:左心房連,流血;右心房連,流血左心室連,流血;右心室連,流血心臟壁主要由組成,其中,壁最厚。心房收縮,心室,房室瓣,動脈瓣,血液從流向。心室收縮,心房,房室瓣,動脈瓣,血液從流向。(7)血液循環體循環肺循環路線左心室→→各級→身體各部分的→各級→→右心室→→肺部的→→血液變化血變為血血變為血提示:a、吃藥、打針(臀部注射、吊瓶)的有效成分都是最先進入心臟的,流經心臟四個腔的順序。b、PM2.5最先進入心臟的,流經心臟四個腔的順序。c、患肺炎,靜脈注射消炎藥,流經心臟次,流經肺次;患腸炎,靜脈注射消炎藥,流經心臟次,流經肺次;d、血液流經各器官后成分的變化,要依該器官的功能而定:器官流出血血液特點腎臟靜脈血氧、養料、減少,二氧化碳增多小腸靜脈血氧減少,增多,二氧化碳等廢物增多肺二氧化碳,氧多(8)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9)肺動脈流血,肺靜脈流血。4、輸血和血型血型人類的血液可以分為A型、B型、AB型、O型輸血原則輸血時應以輸為原則。少量輸血時,可以輸給所有血型的人,而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A型、B型、O型人的血液無償獻血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過400毫升就能在短期內恢復正常。我國從1998年起,開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萬能受血者AB型;萬能輸血者/萬能獻血者O型成分輸血:貧血的人輸;嚴重燒傷的人輸;流血不止的人輸。人體內廢物的排出1、排泄概念人體將尿素、二氧化碳,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主要途徑通過呼吸系統排出和少量水;(2)通過汗腺排出少量水、無機鹽和尿素;(3)主要通過系統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提示?排便是把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排出,是排遺,不是排泄。2、泌尿系統的組成示意圖提示?尿的形成是連續的,而排出是間歇的,主要是暫時貯存尿液的緣故。3、腎臟的結構(1):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腎單位的組成:(是個毛細血管球);;4、尿的形成和排出尿的形成(1)A:作用形成原尿。血液流經[G]和[B]內壁時,除和外,血液中的一部分、、、等物質都過濾到[B]中形成;(2)C:作用形成尿液。當原尿流經[I]時,全部、大部分和部分等被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其余的水、無機鹽、尿素等形成[D]意義排出廢物,調節體內和的平衡,維持的正常生理功能a、進腎小球和出腎小球的血管都是,管內流的都是血。兩端都是小動脈的毛細血管網是,兩端都是毛細血管網的小動脈是出球小動脈注意:血尿、蛋白尿是發生病變;糖尿有可能是分泌不足所致,也有可能是發生病變。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1、眼和視覺(1)、白眼珠是;黑眼球是。它的色素不同,決定了眼球的顏色。眼球的結構與照相機結構類似:——鏡頭,——光圈,——膠卷。(2)、明亮環境或者看近處時,瞳孔;黑暗環境或者看近處時,瞳孔。看近物,晶狀體曲度變;看遠物,晶狀體曲度變。(口訣:近大遠小)晶狀體的大小受調節。(3)、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的反射光線→角膜→瞳孔→→玻璃體→→視神經→。此形成過程中,物像或圖像形成部位在,視覺形成部位。(4)近視的原因:晶狀體曲度,眼球前后徑,導致物像落在視網膜。可佩戴矯正。2、耳和聽覺(1)、聽覺的形成過程:外界聲波→耳郭、外耳道→→聽小骨→接受刺激,感覺細胞產生神經沖動→聽覺神經→,形成聽覺。(2)聽覺感受器位于內,聽覺形成于的聽覺中樞。遇到巨大的響聲時,要迅速張口,使張開,使內外的氣壓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與暈車暈船現象有關的結構是;二、神經系統的組成1、神經系統的組成神經系統組成功能或分布中樞神經系統腦大腦具有控制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的功能區小腦腦干調節、、等活動脊髓、周圍神經系統脊神經分布在軀干、四肢的皮膚和肌肉里腦神經分布在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肌肉等處2、神經元(1)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是,包括和兩部分。(2)神經細胞的突起有兩種,短突起叫,長突起叫,3、神經纖維、神經和神經末梢(1)神經元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鞘,組成。(2)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有膜,構成一條。(3)神經纖維末端細小分枝叫。三、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人體通過,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只有人和動物才有。判斷以下屬不屬于反射,是的畫√,不是的畫×(1)含羞草一碰就閉合()(2)草履蟲趨利避害()(3)聽到鈴聲走進教室()2、反射的結構基礎是。3、反射弧的結構(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五部分:。(1)要想完成反射活動,反射弧必須。若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出現問題,則;若傳出神經、效應器出現問題,則。(2)判斷傳入神經:有沒有。4、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1)反射生來就有,神經中樞位于。例如(列舉四個例子):縮手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2)反射人出生后通過長期生活經驗所獲得的,神經中樞位于。如:行人聽到身后喇叭響就會躲避。5、人類所特有的反射是與有關的反射,例如:“望梅止渴”、“談虎色變”四、激素調節1、內分泌腺沒有,他們的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并隨輸送到全身各處。2、三種主要激素的作用以及缺乏癥激素名稱作用分泌異常時的癥狀提示?①糖尿病患者只能注射胰島素治療,而不能口服。因為胰島素的化學成分為,若口服易被胃、小腸消化,從而失去藥效。。3、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面紅耳赤,是由于情緒激動,興奮,進而使分泌過多。4、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關系: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的調節,但也受到的影響。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一、分析人類活動隊生態環境的影響1、為了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我國已經把計劃生育列為一項基本國策。2、我國實行計劃生育,鼓勵晚婚晚育、少生優生。3、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環境的事例有害影響:(1)亂砍濫伐(2)濫捕亂殺(3)大氣污染(4)水污染有利影響:(1)植樹造林(2)保護野生動植物(3)建立自然保護區二、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1、酸雨:PH<5.6的雨水。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水蒸氣。2、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為的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造成的。3、酸雨的危害:(1)腐蝕建筑物和戶外雕塑;(2)使植物枯萎;(3)傷害人的皮膚和粘膜。(4)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發育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過凈化裝置,減少燃燒煤、石油等燃料時污染物的排放。5、全球性環境問題除了酸雨之外,還有溫室效應增強。溫室氣體指的是二氧化碳。????七年級下冊填空題專項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1、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人猿分界的標志:產生語言。二、人的生殖1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結構功能男性生殖系統睪丸(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輸精管輸送精子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貯存和輸送精子女性生殖系統卵巢(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受精的場所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陰道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生殖過程流程圖(課本P10或P11)(1)受精部位輸卵管;胚胎發育的場所子宮;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是胎盤和臍帶。(2)胎兒在8周左右出現人形,38周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產出的過程叫做分娩。(3)懷孕的標志是胚泡附著在子宮內膜4、試管嬰兒屬于體外受精,三、青春期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人體的營養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1、食物中含有六大營養物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脂肪,蛋白質,無機物是水,無機鹽,維生素2、三大供能物質:人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質是糖類,既能提供能量又能為生長發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提供原料的是蛋白質。3、水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約占體重的60%~70%。4、無機鹽:含量不多,作用很大。如兒童缺鈣會患佝僂癥,中老年人缺鈣易患骨質疏松癥;人缺鐵易患缺鐵性貧血;缺碘易患大脖子病。5、維生素:人體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動又必不可少的有機物。維生素的種類缺乏時的主要癥狀食物來源維生素A夜盲癥肝、乳制品、魚類、西紅柿、胡蘿卜等維生素B1腳氣病、神經炎糙米、花生、瘦肉和楊梅等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鮮水果、蔬菜等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松癥動物肝臟以及牛奶等6、“第七類營養素”是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的。(1)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器官組成,其中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咽既屬于消化系統,也屬于呼吸系統。其中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實驗題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觀察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1號充分攪拌 2號充分攪拌 3號不攪拌原理:饅頭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變藍。過程:37℃溫水中5-10分鐘→滴碘液→觀察顏色變化現象1號試管不變藍,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淀粉進行消化;2號試管變藍,原因是無唾液淀粉酶將淀粉進行消化;3號試管部分變藍,原因是未被消化的淀粉遇碘變藍。分析:1號試管模擬口腔環境,1、2對照,一個有唾液,一個沒有唾液,這就證明了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具有消化作用;1、3對照,一個有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另一個則沒有,這就證明了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淀粉消化具有促進作用結論:饅頭變藍與唾液跟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關系。2、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營養物質開始消化部位完全消化部位參與的消化液最終產物淀粉口腔口腔腔腸、腸液、胰液葡萄糖蛋白質胃腸液、腸液、胰液氨基酸脂肪腸小腸、腸液、胰液(1)肝臟分泌的消化液叫作膽汁,膽汁中無消化酶,膽汁暫時儲存在膽囊最終流入十二指腸。(2)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叫作胰液,最終流入小腸。(3)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3、小腸是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其吸收的特點是:①小腸是消化道最長的一段;②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其表面有許多絨毛狀突起——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積;③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課本第31頁的曲線圖)X、Y、Z分別代表哪種物質:X:糖類Y:蛋白質Z:脂肪5、物理性消化:例如,膽汁的乳化作用化學性消化:例如,酶的作用人體的呼吸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1、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2、呼吸道的功能:能使氣體順暢通過,還能使進入肺的氣體變得清潔、濕潤、溫暖。不過,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3、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結構。喉不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發聲器官。4.(1)鼻毛能夠清潔空氣(2)鼻黏液能夠清潔和濕潤空氣(3)毛細血管能夠溫暖空氣5.吃飯時大聲說笑,吞咽時會使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住喉口,食物進入氣管,引起劇烈咳嗽。二、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1、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中,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左二右三)。肺有節奏地吸氣和呼氣,每分鐘大約呼吸16次。2、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通過實現)項目吸氣呼氣肋間肌收縮舒張膈肌收縮舒張膈頂部下降上升肋骨向上、向外運動向下、向內運動胸廓容積增大減小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大于外界氣壓3、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課本P47黑體字背過)比較項目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部位肺泡和血液之間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結果靜脈血→動脈血動脈血→靜脈血原理氣體擴散(高濃度—低濃度)通過2細胞,4細胞膜4、肺泡與氣體交換相適應的特點:肺泡數量大,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幾種曲線的理解(1)肺內壓曲線圖①AB段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此時肋間肌和膈肌同時收縮,氣體入肺,表示吸氣過程;BC段表示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此時肋間肌和膈肌舒張,氣體出肺,表示呼氣過程。②B、C點表示肺內氣壓等于外界氣壓,其中B點表示吸氣結束的一瞬間,C點表示呼氣結束的一瞬間。③無論吸氣還是呼氣結束瞬間:外界氣壓等于肺內氣壓(2)肺容積曲線圖7、呼吸演示實驗中(課本P46):玻璃罩模擬胸廓,玻璃管模擬氣管,氣球模擬肺,橡皮膜模擬膈。圖A表示呼氣,此時膈肌舒張圖B表示吸氣,此時膈肌收縮8、呼吸全過程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血液的組成和功能(1)紅細胞: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它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含鐵,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紅細胞有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2)白細胞:有細胞核,呈圓球狀。提示?血細胞異常時的癥狀①貧血:血紅蛋白或血細胞少;②炎癥:白細胞多;③血流不止:血小板少;血小板多:形成血栓。血管類型管壁特點管腔特點血流速度主要功能動脈較粗較小快將血液從心臟送到身體各部分靜脈較細較大較慢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毛細血管最薄最小最慢進行物質交換(1)人體內的血管有三種。下圖1是靜脈,2是動脈,3是毛細血管(2)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的血管是:毛細血管;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3)三種血管間血流方向:動脈-毛細血管-靜脈(4)四肢靜脈內表面有靜脈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5)出血的初步護理:①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紅色,自行凝固止血,應消毒;②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流快,在受傷動脈近心端進行壓迫止血;③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流慢,在受傷靜脈遠心端進行壓迫止血。3、心臟與血液循環(1)心臟的結構和功能(2)兩種瓣膜:心房與心室之間:房室瓣,只允許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與動脈之間:動脈瓣,只允許血液由心室流向動脈。(3)與四個腔相連的血管:左心房連肺靜脈,流動脈血;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流靜脈血左心室連主動脈,流動脈血;右心室連肺動脈,流靜脈血心臟壁主要由肌肉組織組成,其中,左心室壁最厚。心房收縮,心室舒張,房室瓣打開,動脈瓣關閉,血液從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收縮,心房舒張,房室瓣關閉,動脈瓣打開,血液從心室流向動脈。(7)血液循環體循環肺循環路線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血液變化動脈血變為靜脈血靜脈血變為動脈血提示:a、吃藥、打針(臀部注射、吊瓶)的有效成分都是最先進入心臟的右心房,流經心臟四個腔的順序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b、PM2.5最先進入心臟的左心房,流經心臟四個腔的順序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c、患肺炎,靜脈注射消炎藥,流經心臟1次,流經肺1次;患腸炎,靜脈注射消炎藥,流經心臟2次,流經肺1次;d、血液流經各器官后成分的變化,要依該器官的功能而定:器官流出血血液特點腎臟靜脈血氧、養料、尿素減少,二氧化碳增多小腸靜脈血氧減少,營養物質增多,二氧化碳等廢物增多肺動脈血二氧化碳減少,氧增多(8)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9)肺動脈流靜脈血,肺靜脈流動脈血。4、輸血和血型血型人類的血液可以分為A型、B型、AB型、O型輸血原則輸血時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少量輸血時,O可以輸給所有血型的人,而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A型、B型、O型人的血液無償獻血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過400毫升就能在短期內恢復正常。我國從1998年起,開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萬能受血者AB型;萬能輸血者/萬能獻血者O型成分輸血:貧血的人輸血細胞;嚴重燒傷的人輸血漿;流血不止的人輸血小板。人體內廢物的排出1、排泄概念人體將尿素、二氧化碳,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主要途徑通過呼吸系統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2)通過汗腺排出少量水、無機鹽和尿素;(3)主要通過泌尿系統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提示?排便是把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排出,是排遺,不是排泄。2、泌尿系統的組成示意圖提示?尿的形成是連續的,而排出是間歇的,主要是膀胱暫時貯存尿液的緣故。3、腎臟的結構(1)腎單位: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腎單位的組成:腎小球(是個毛細血管球);腎小囊;腎小管4、尿的形成和排出尿的形成(1)A:腎小球過濾作用形成原尿。血液流經[G]腎小球和[B]腎小囊內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血液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物質都過濾到[B]腎小囊中形成原尿;(2)C:腎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當原尿流經[I]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其余的水、無機鹽、尿素等形成[D]尿液意義排出廢物,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a、進腎小球和出腎小球的血管都是動脈,管內流的都是動脈血。兩端都是小動脈的毛細血管網是腎小球,兩端都是毛細血管網的小動脈是出球小動脈注意:血尿、蛋白尿是腎小球發生病變;糖尿有可能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也有可能是管發生病變。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1、眼和視覺(1)、白眼珠是鞏膜;黑眼球是虹膜。它的色素不同,決定了眼球的顏色。眼球的結構與照相機結構類似:晶狀體——鏡頭,瞳孔——光圈,視網膜——膠卷。(2)、明亮環境或者看近處時,瞳孔變小;黑暗環境或者看近處時,瞳孔變大。看近物,晶狀體曲度變大;看遠物,晶狀體曲度變小。(口訣:近大遠小)晶狀體的大小受睫狀體調節。(3)、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的反射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大腦的視覺中樞。此形成過程中,物像或圖像形成部位在視網膜,視覺形成部位大腦的視覺中樞。(4)近視的原因:晶狀體曲度過大,眼球前后徑過長,導致物像落在視網膜前方。可佩戴凹透鏡矯正。2、耳和聽覺(1)、聽覺的形成過程:外界聲波→耳郭、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接受刺激,感覺細胞產生神經沖動→聽覺神經→大腦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2)聽覺感受器位于耳蝸內,聽覺形成于大腦的聽覺中樞。遇到巨大的響聲時,要迅速張口,使張開,使咽鼓管內外的氣壓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與暈車暈船現象有關的結構是半規管,前庭;二、神經系統的組成1、神經系統的組成神經系統組成功能或分布中樞神經系統腦大腦具有控制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的功能區小腦維持身體平衡腦干調節呼吸、心跳、血壓等活動脊髓反射、傳導周圍神經系統脊神經分布在軀干、四肢的皮膚和肌肉里腦神經分布在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肌肉等處2、神經元(1)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是神經元,包括樹突和軸突兩部分。(2)神經細胞的突起有兩種,短突起叫樹突,長突起叫軸突,3、神經纖維、神經和神經末梢(1)神經元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鞘,組成神經纖維。(2)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有膜,構成一條神經。(3)神經纖維末端細小分枝叫神經末梢。三、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只有人和動物才有。判斷以下屬不屬于反射,是的畫√,不是的畫×(1)含羞草一碰就閉合(×)(2)草履蟲趨利避害(×)(3)聽到鈴聲走進教室(√)2、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3、反射弧的結構(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五部分: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1)要想完成反射活動,反射弧必須完整。若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出現問題,則無感覺無反應;若傳出神經、效應器出現問題,則有感覺無反應。(2)判斷傳入神經:有沒有神經節。4、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1)簡單反射生來就有,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例如(列舉四個例子):縮手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2)復雜反射人出生后通過長期生活經驗所獲得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如:行人聽到身后喇叭響就會躲避。5、人類所特有的反射是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例如:“望梅止渴”、“談虎色變”四、激素調節1、內分泌腺沒有導管,他們的分泌物—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并隨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2、三種主要激素的作用以及缺乏癥激素名稱作用分泌異常時的癥狀提示?①糖尿病患者只能注射胰島素治療,而不能口服。因為胰島素的化學成分為蛋白質,若口服易被胃、小腸消化,從而失去藥效。。3、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面紅耳赤,是由于情緒激動,大腦皮層興奮,進而使腎上腺素分泌過多。4、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關系: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一、分析人類活動隊生態環境的影響1、為了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我國已經把計劃生育列為一項基本國策。2、我國實行計劃生育,鼓勵晚婚晚育、少生優生。3、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環境的事例有害影響:(1)亂砍濫伐(2)濫捕亂殺(3)大氣污染(4)水污染有利影響:(1)植樹造林(2)保護野生動植物(3)建立自然保護區二、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1、酸雨:PH<5.6的雨水。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水蒸氣。2、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為的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造成的。3、酸雨的危害:(1)腐蝕建筑物和戶外雕塑;(2)使植物枯萎;(3)傷害人的皮膚和粘膜。(4)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發育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過凈化裝置,減少燃燒煤、石油等燃料時污染物的排放。5、全球性環境問題除了酸雨之外,還有溫室效應增強。溫室氣體指的是二氧化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