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1杠桿(第一課時)課后練習1、(2020江蘇南通)如圖,褲架上的兩個夾子分別夾住一條毛巾。以下方法能使褲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A.右邊夾子向左移動B.左邊夾子向左移動C.右邊毛巾的下角夾在左邊夾子上D.左邊毛中的下角夾在右邊夾子上2、(2020湖北荊州).下面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裝置圖,關于此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欲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應該向左調(diào)節(jié)B.圖乙中,在A點用力拉杠桿,一定是省力杠桿C.圖丙中,若杠桿左端鉤碼向左、右端鉤碼向右各移動一格,則杠桿左端下沉D.圖丁中,當F的大小等于鉤碼重力一半時,可以使杠桿平衡(2020綏化)小明用獨輪車搬運磚頭,車箱和磚頭的總質(zhì)量是120kg,獨輪車的有關尺寸如圖所示。推車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獨輪車是省力杠桿B.動力臂是0.7mC.阻力臂是0.3mD.人手豎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1500N4、(四川雅安).如圖所示,桿秤秤砣的質(zhì)量為0.2kg,桿秤自身質(zhì)量忽略不計,若桿秤水平靜止時,被測物體和秤砣到秤紐的距離分別為0.05m和0.2m,則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為_______kg,若秤砣上粘有油污,則測量值比被測物體的真實質(zhì)量要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5、(2020四川甘孜)如圖9所示,某同學用完全相同的鉤碼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為使杠桿重新平衡,應在B點處掛_____________個鉤碼;如果A、B兩處再各掛一個鉤碼,杠桿的___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端會下沉。6、(2020天門?仙桃?潛江?江漢油田)利用圖中的裝置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相等,杠桿上的刻度均勻?(1)如圖甲,不掛鉤碼時,出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應向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掛上鉤碼,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時也要選擇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2)圖甲中,杠桿在水平位置已經(jīng)平衡,若將杠桿兩側所掛鉤碼各取下一個,杠桿會_____(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轉(zhuǎn)動;(3)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杠桿平衡條件是_____;(4)如圖乙,用彈簧測力計代替右側鉤碼,沿與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下拉杠桿,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把左側鉤碼的拉力作為阻力,右側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作為動力,此時的杠桿是____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請在乙圖中畫出此時拉力F的力臂l?____7、(2020湖北隨州)小紅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找來一個量程為5N的彈簧測力計和若干個重均為0.5N的鉤碼,實驗前測得杠桿上相鄰刻度線間的距離都等于2cm。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前,小紅先將杠桿調(diào)至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操作的目的是______;(2)小紅在實驗中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你認為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3)某次實驗如圖所示,杠桿平衡,則以下生活中相關杠桿應用與此圖中杠桿類型相同的是______(選填“托盤天平”、“核桃夾”或“筷子”);(4)在上圖中,保持彈簧測力計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鉤碼的個數(shù)不變,鉤碼向左移動,若要保持杠桿平衡,則鉤碼到支點的距離不應超過______cm。8、(2020廣東)如圖所示,用一根硬棒通過支點O撬起石頭,畫出石頭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以及力F的力臂l。9、(2020聊城)如圖是起重機將貨物吊起的情景.O為支點,F(xiàn)1為動力,F(xiàn)2為阻力。請畫出阻力F2的力臂l2.10、(2020重慶B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圖:如圖所示,硬棒OB能繞支點O轉(zhuǎn)動,A處用繩子拉住固定在墻壁上。畫出拉力F的力臂(用l表示)11、(2020年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請在圖中畫出動力F的力臂。12.1杠桿(第一課時)課后練習答案:1、D2、C3、AC4、0.8偏小5、6左6、7、(1).便于直接測量力臂(2).不合理,只有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的結論具有偶然性(3).核桃夾(4).10cm8、9、10、11、1題3題4題5題7題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共36張PPT)12.1杠桿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一課時新知導入這些能給我們提供某些方便的工具都稱為機械它們工作時有什么共同特征?新知講解(一)杠桿特征:1.受力的作用2.繞固定點轉(zhuǎn)動3.比較堅硬杠桿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做杠桿。一、杠桿(二)認識杠桿的幾個概念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用0表示。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F1表示。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F2表示。動力阻力o支點力臂:從支點到力作用線的距離L1和L2叫做力臂;動力的力臂叫動力臂;阻力的力臂叫阻力臂;(力的作用線)動力臂動力(力的作用線)杠桿“五要素”阻力臂o支點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用0表示。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F1表示。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L1表示。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F2表示。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L2表示。小結一“點”——支點O(一定在杠桿上)動力F1二“力”——阻力F2動力臂L1二“臂”——阻力臂L2杠桿五要素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叫做平衡。(三)畫出力臂的方法F1L1◎oF2L29一找(找準支點)二畫(畫出力的作用線)三作(作垂線)四標(標力臂)oF1F2L1L2.10oF1F2L1L2oF1F2L2L1Ol1F1l2F2l1F1l2F2Ol1F1l2F2O剪刀OF1F2L1L2F1F2oL1L2杠桿平衡螺母作用:調(diào)節(jié)杠桿自身的平衡二、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保持靜止問題:杠桿在滿足什么條件時才會平衡?ABA、B兩圖中的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實驗時采用哪幅圖?為什么?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CD在實驗前,是否也要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什么?實驗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了避免杠桿自身的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1.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杠桿的兩端掛上不同的鉤碼,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記下鉤碼的重力和力臂并填表。3.改變鉤碼數(shù)量或位置,重復上面的步驟,得出三組數(shù)據(jù)。(為什么測多組數(shù)據(jù)?)(一)實驗步驟4、實驗注意事項(1)在實驗前要通過調(diào)節(jié)木尺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水平平衡。(2)掛鉤碼后,不能再動平衡螺母。(3)讀數(shù)時,杠桿仍要求是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5、設計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實驗序號左邊右邊拉力F1/N距離L1/m拉力F2/N距離L2/m1236、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實驗序號左邊右邊拉力F1/N距離L1/m拉力F2/N距離L2/m10.490.10.980.0520.980.11.470.6830.980.151.470.1結論:F1×L1=F2×L2(二)實驗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這就是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的杠桿原理。BAOF例題1:如圖,一輕質(zhì)桿OA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可繞O點轉(zhuǎn)動,已知0A=0.8cm,OB=0.5cm,在A點處懸掛一重物G,質(zhì)量為20牛,若在B處施一豎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拉力F為多少?(三)例題分析BAF2=G=20牛F1l2=0.8厘米l1=0.5厘米O解: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得:答: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拉力F的大小為32牛。F1=F2×l2l1=(20牛×0.008米)0.005厘米=32牛課堂練習 1、如圖所示,杠桿OA在動力F1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請你畫出阻力F2及阻力臂L2。2、過去農(nóng)村用的舂米工具是一個杠桿,如圖所示是它的結構示意圖。O為固定轉(zhuǎn)軸,在A端連接著石球,腳踏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腳,石球會落下打擊稻谷。請在圖中畫出動力F1的力臂和石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3、如圖所示,OB為輕質(zhì)杠桿,OA=60cm,AB=20cm.在杠桿的B端掛一個所受重力為60N的重物,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上平衡,應在A點加一個多大的豎直向上的拉力?F1=F2×l2l1==80N答:應在A點加一個80N的豎直向上的拉力60N×0.8m0.6m解:如圖:OA=60cm=0.6mAB=20cm=0.2mL1=OA=0.6mL2=OA+AB=0.6m+0.2m=0.8mF2=G=60N課堂總結1.杠桿的定義2.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3.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作業(yè)布置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8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1、2題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 杠桿(第一課時).doc 12.1 杠桿(第一課時).pptx 探究杠桿的平衡原理.wmv 杠桿平衡條件-1.wmv 杠桿平衡條件-2.wmv 杠桿的基本概念.wmv 物理-第1節(jié) 杠桿.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