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三年級第二冊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來源情況分析: 本校三年級一個教學班,共有學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 2.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分析: 學生們非常喜歡這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但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大多數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習起來非常有興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學動手能力較差。我將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特點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孩子進行學習、理解,調查,實踐。 3.學生能力發展水平分析: 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大多數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習起來非常有興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學動手能力較差。 4.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方法分析: 學生們非常喜歡這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但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學習方法、動手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安全教育”部分,包括“居家生活講安全.警惕意外傷害”兩個主題側重于學生的自我自護能力的培養。“我愛我家”側重于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愛心的培養,主題“關注身邊的垃圾”,側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歡樂卡通地帶”“漫游石頭王國”部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動手能力。 “身邊的清潔用品”和“衣服的學問”這兩個主題側重于研究性學習領域;“關注消防安全,學會自我救護”側重于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的培養。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學會方法與指導。 2)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與探究。 三、學期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通過“安全教育”部分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如何在生活和學習中保護自己,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組織學生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激發學生發現與探究問題的興趣,提高探究問題的積極性,發展與人交往的能力,初步養成關注社會生活的意識。 3)引導學生感受人與自然之間的密切聯系,獲得積極的勞動與技術的感受。進一步提高自我服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調查活動,讓學生增強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能力目標: 初步養成活動規劃的意識和與人合作能力。激發學生發現與探究問題的興趣,提高探究問題的積極性,發展與人交往的能力,初步養成關注社會生活的意識。進一步提高自我服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發現與探究問題的興趣,提高探究問題的積極性,發展與人交往的能力,初步養成關注社會生活的意識。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調查活動,讓學生增強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4.學習方法教育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的主要方法,了解實驗的一般步驟,如何整理科學試驗資料,學習怎樣分析問題,如何查找資料。學會統計調查數據。 五、教學措施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征,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六、教學進度計劃表 周次 課題 課時 備注 1 獨自在家時 3 2 安全使用煤氣 3 3 使用煤炭要當心 3 4 當心異物侵害 3 5 別讓動物傷害你 3 6 避免燙傷 3 7 家人檔案冊 布置我們的小家 3 8 家庭生活小助手 3 9 偵查家庭垃圾 3 10 校園分類垃圾箱 垃圾流浪記 3 11 猜猜我是誰 3 12 卡通形象橫空出世 卡通產品哆來咪 3 13 玩石頭 健康護航員—卵石路 3 14 成果交流會 服裝面料大搜索 3 15 吸水能力大比拼 3 16 我的扎染作品 3 17 家用清潔用品大搜索 3 18 怎樣洗衣服更干凈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