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東省德州市躍華學校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東省德州市躍華學校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全科)

資源簡介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空2分,共40分)
1、人們常選用的細菌質粒分子往往帶有一個抗菌素抗性基因,該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受體細胞在自然環境中的耐藥性 B.有利于對目的基因是否導入進行檢測
C.增加質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與外源基因連接
2、下列關于各種酶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DNA連接酶能使不同脫氧核苷酸的磷酸與脫氧核糖連接
B.RNA聚合酶能與基因的特定位點結合,催化遺傳信息的轉錄
C.一種DNA限制酶能識別多種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種目的基因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離體的動物組織,使其分散成單個細胞
3、下列關于質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質粒是廣泛存在于細菌細胞中的一種顆粒狀細胞器
B、質粒是細菌細胞質中能夠自主復制的小型環狀DNA分子
C、質粒只有在導入宿主細胞后才能在宿主細胞內復制
D、細菌質粒的復制過程一定是在宿主細胞外獨立進行的
4、1976年,美國的H.Boyer教授首次將人的生長抑制素釋放因子的基因轉移到大腸桿菌,并獲得表達。此文中的“表達”是指該基因在大腸桿菌 ( )
A.能進行DNA復制 B.能傳遞給細菌后代
C.能合成人的生長抑制素釋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長素
5.基因治療是指 ( )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B. 對有缺陷的細胞進行修復,從而使其恢復正常,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C. 運用人工誘變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回復正常
D. 運用基因工程技術,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6、在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抗除草劑的轉基因煙草過程中,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
B.用DNA連接酶連接經切割的抗除草劑基因和載體
C.將重組DNA分子導入煙草原生質體
D.用含除草劑的培養基篩選轉基因煙草細胞
7、下列關于蛋白質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蛋白質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對蛋白質分子直接進行操作
B.蛋白質工程能產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過的新型蛋白質分子
C.對蛋白質的改造是通過直接改造相應的mRNA來實現的
D.蛋白質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是相同的
8、當前醫學上,蛋白質工程藥物正逐步取代第一代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質類替代治療劑,則基因工程藥物與蛋白質工程藥物的區別是(  )
A.都與天然產物完全相同 B.都與天然產物不相同
C.基因工程藥物與天然產物完全相同,蛋白質工程藥物與天然產物不相同
D.基因工程藥物與天然產物不相同,蛋白質工程藥物與天然產物完全相同
9、植物體細胞雜交和動物細胞融合相比較,正確的是( )
A. 誘導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 所用的技術手段基本相同
C. 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 都能形成雜種細胞
10、下列關于植物組織培養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其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 B.必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C.外植體也需要消毒 D.愈傷組織的形成是一種再分化過程
11、一般來說,動物細胞體外培養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 )
①無毒的環境 ②無菌的環境 ③合成培養基需加血漿 ④溫度與動物體溫相近
⑤需要02,不需要 C02 ⑥C02能調培養液pH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12、關于動物細胞培養的錯誤敘述是 ( )
A.用于培養的細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幼齡動物的器官或組織’
B.將所取的組織先用胰蛋白酶等進行處理使其分散成單個細胞
C.在培養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細胞從瓶壁上脫離,制成懸浮液
D.動物細胞培養只能傳50代左右。所培育的細胞會衰老死亡
13、單克隆抗體與血清抗體相比,優越之處在于 ( )
A.單克隆抗體能夠制成“生物導彈”
B.單克隆抗體可以在體外制備
C.單克隆抗體的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產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體
D.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簡單
14、用動物細胞工程技術獲取單克隆抗體,下列實驗步驟中錯誤的是 ( )
A.將抗原注入小鼠體內,獲得能產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
B.用纖維素酶處理培養過程中的雜交瘤細胞
C.用聚乙二醇(PEG)作誘導劑,促使能產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與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
D.篩選雜交瘤細胞,并從中選出能產生所需抗體的細胞群,培養后提取單克隆抗體
15、能有效地打破物種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培育新的農作物優良品種的生物技術是 ( )
A.基因工程技術 B.誘變育種技術 C.雜交育種技術 D.組織培養技術
16、關于細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確切的是 ( )
A.大量的科學事實證明,高度分化的植物體細胞仍具有全能性
B.細胞內含有個體發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細胞具有全能性的內在條件
C.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得到的試管苗,是植物細胞在一定條件下表現全能性的結果
D.通過動物細胞培養獲得細胞株或細胞系,證明了動物體細胞也具有全能性
17、在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下列哪一項條件是不需要的 ( )
A.消毒滅菌 B.適宜的溫度 C.充足的光照 D.適宜的養料和激素
18、為了使用于培養的動物組織細胞分散開以便配制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浮液,選取來的動物組織應選用下列哪種物質處理 ( )
A.胃蛋白酶 B.胰蛋白酶 C.鹽酸 D.胰脂肪酶
19、在下列選項中,沒有采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是(   )
A.利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得到多倍體植株
B.利用花藥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寒的番茄植株
D.利用細胞工程培育“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
20、下列關于單克隆抗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制備單克隆抗體是動物細胞融合技術最重要的應用
B.單克隆抗體特異性強、純度高、產量大、靈敏度高
C.工業化制備單克隆抗體一般通過體外培養獲得
D.單克隆抗體是由骨髓瘤細胞和效應T細胞形成的雜交瘤細胞產生的
二、簡答題:(每空1分,共60分)
1、(8分)繼哺乳動物乳腺生物反應器研發成功后,膀胱生物反應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最近,科學家培育出一種轉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細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長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請回答:
(1)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體細胞,常用方法是 。
(2)進行基因轉移時,通常要將外源基因轉入 中,原因是 。
(3)通常采用 技術檢測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組。
(4)在研制膀胱生物反應器時,應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 細胞中特異表達。
(5)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長期保持,可將轉基因小鼠體細胞的 轉入 細胞中構成重組細胞,使其發育成與供體具有相同性狀的個體。該技術稱為 。
2、(5分)紅細胞生成素(EPO)是體內促進紅細胞生成的一種糖蛋白,可用于治療腎衰性貧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0來源極為有限,目前臨床使用的紅細胞生成素主要來自于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rhEPO),其簡要生產流程如右圖:
(1)圖中①所指的是 技術。
(2)圖中②所指的物質是 ,③所指的物質是 。
(3)培養重組CHO 細胞時,為便于清除代謝產物,防止細胞嚴物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危害,應定期更換 。
(4)檢測 rhEPO外活性需用抗rhEPO單克隆抗體。分泌單克隆抗體的 細胞,可由rhEPO免疫過的小鼠B淋巴細胞與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而成。
3、(8分)人類在預防與診療傳染性疾病過程中,經常使用疫苗和抗體。已知某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為RNA病毒,該病毒表面的A蛋白為主要抗原,且疾苗生產和抗體制備的流程之一如下圖:
請回答:
(1)過程①代表的是 。
(2)過程②構建A基因表過載體時,必須使用 和 兩種工具酶。
(3)過程③采用的實驗技術是 ,獲得的X是 。
(4)對健康人進行該傳染病免疫預防時,可選用圖中基因工程生產的 所制備的疫苗。對該傳染病疑似患者確診時,可以疑問患者體內分離病毒,與已知病毒進行
比較;或用圖中的 進行特異性結合檢測。
4、(7分)下圖可表示細胞融合技術的一些過程,請據圖回答:
(1)若A、B細胞為動物細胞,從A、B細胞到C細胞的過程中,常用滅活的病毒作為誘導劑來誘導細胞融合。A、B融合為C的過程說明了細胞膜具有 特性。
(2)若A、B細胞為植物細胞,那么這樣的細胞已經用酶解法脫掉了 。這種酶可能是
    酶,由此生成的A和B細胞稱為 。
(3)若A細胞為骨髓瘤細胞,B細胞為效應B淋巴細胞,那么D細胞稱為 ________細胞。這種細胞既能 ,又能產生 。
5、(8分)下圖是植物細胞雜交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植物體細胞雜交的第①步是去掉細胞壁,分離出有活力的原生質體。目前此步驟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解法,也就是在溫和的條件下用    等分解植物的細胞壁。
(2)②過程的發生必須進行人工誘導。人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常用的化學方法是用
    試劑作為誘導劑誘導融合。動物細胞融合與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誘導融合的方法類似,動物細胞的融合還常用到      作為誘導劑。
(3)與過程③密切相關的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為    。
(4)④過程稱為    ,⑤過程稱為    。若利用此技術生產治療癌癥的抗癌藥物——紫杉醇,培養將進行到 (填字母編號)即可。
(5)植物體細胞雜交在育種工作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其突出的優點是可以    。
6、(8分)在20世紀初,科學家用植物細胞雜交方法,將白菜的原生質體和甘藍的原生質體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白菜—甘藍”雜種植株,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b完成的標志是 。要促進雜種細胞的分裂生長,
培養基中應有營養物質和激素,其中激素包括 和 兩類植物激素。
(2)在利用雜種細胞培育成為雜種植株的過程中,依據的原理是 ,c涉及的分裂方式為 。
(3)若白菜細胞內有m條染色體,甘藍細胞含n條染色體,則“白菜—甘藍”細胞內含 條染色體;若雜種細胞培育成為“白菜—甘藍”植株為四倍體,則此雜種植株的花粉經離體培育得到的植株屬于幾倍體植株? 。
(4)要制備“白菜—甘藍”人工種子,要選取具有生根發芽能力的 (結構),包裹上人工種皮制得。
7、(8分)下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階段示意圖。
(1) 技術和 技術是獲得單克隆抗體的基礎。
(2)圖中A過程是從小鼠的脾臟中取得 細胞,該細胞能夠產生 。從小鼠體內提取分離該細胞之前,應給小鼠注射 類物質。
(3)單克隆抗體與常規的血清抗體相比。最大的優越性是 。
(4)選出的雜交瘤細胞既具備骨髓瘤細胞的 特點,又具備淋巴細胞的 特點。
8、(8分)下面兩幅圖分別是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和克隆羊培育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和圖乙所示的過程中,都必須用到的動物細胞工程技術手段是__________。
(2)圖甲中②過程常在___________誘導下完成,④過程與體外培養相比,其優點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單克隆抗體能定向攻擊癌細胞,主要是利用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不考慮環境因素影響,克隆羊的性狀全部像白面綿羊嗎 為什么?

(5)圖乙過程的技術具有多種用途,但是不能 ( )
A.有選擇地繁殖某一性別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優良個體
C.用于保存物種 D.改變動物的核基因
(6)在目前現有技術條件下,還不能將從動物體內分離出來的成熟的體細胞直接培養成一個新個體,而是必須將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才能發育成新個體,你認為原因最可能是 ( )
A.卵細胞大,便于操作 B.卵細胞含有的營養物質多
C.卵細胞的細胞質可使體細胞胞核全能性得到表達 D.重組細胞才具有全能性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座號、準考證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 選擇題(滿分60分)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梭倫在詩歌中寫道:“你們這些財物積山、豐衣足食而有余的人,應當抑制你們貪婪的心情,壓制它,使它平靜。”這主要是針對( )
A.雅典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執政官 D.雅典貴族
2、梭倫在改革后成為雅典社會矛盾的焦點是( )
①改革未消除平民和貴族的根本矛盾 ②貴族改革中利益受損比較多 ③下層平民廣泛參政議政的愿望未能充分實現 ④城邦個人獨裁的僭主政治的出現
A.①② B. 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一位古希臘歷史學家這樣描述雅典:“貧富不均的程度已甚為嚴重,這個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險的境地……似乎除了一個高壓力量外,并無其他方式可以解除這種困擾。”這種現象得到較大改觀首先可能出現在( )
A.梭倫改革后 B.克里斯梯尼改革后 C.伯利克里改革后 D.梭倫改革前
4、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梭倫采取的減輕社會痛苦的措施是簡單而又嚴厲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說明梭倫對舊貴族“嚴厲”的是( )
①頒布“解負令” ②實行財產等級制度 ③設立四百人會議
④設立陪審法庭 ⑤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聽信讒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絕。店主說:“商君定有法律,誰讓沒有憑證的旅客住宿,誰就要連坐。”無處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處死。這個“作法自斃”的故事,說明秦國( )
A.變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變法違背民意 D.變法最終失敗
6、《史記 商君列傳》載:“商鞅集小(都)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強。”該材料涉及到商鞅改革的措施有( )
①廢井田 ②獎勵耕織 ③廢分封,行縣制 ④統一度量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民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這段史料可以提供的歷史信息有( )
①商鞅變法的措施包括統一度量衡、廢除井田制、獎勵耕戰等
②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 ③商鞅變法使秦國經濟軍事實力大增
④商鞅變法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上引言論應該是( )
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變法的重要依據 B.舊貴族反對商鞅變法的理論基礎
C.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 D.西周對夏商兩朝歷史經驗的總結
9、吳起在楚國變法,最后被叛亂大臣亂箭射死;商鞅在秦國變法,在秦孝公死后被處以車裂之刑。這一史實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吳起、商鞅為了推行新法,嚴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適應歷史發展規律
C.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爭奪統治權的斗爭異常激烈 D.吳起、商鞅變法的時機還不成熟
10、成書于5世紀的《洛陽伽藍記》記載:“自晉宋以來,視洛陽為荒土……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A.北魏遷都洛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B.土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發展
C.南朝統治下的洛陽經濟得到恢復 D.5世紀的洛陽商業盛極一時
11、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由于社會制度先進和經濟文化發達,成為民族融合的主流,所以這一時期的民族融合又被叫做“漢化”。但在此“漢化”過程中,少數民族對漢族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一時期少數民族對漢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
①飲食方面 ②服飾方面 ③經濟領域 ④軍事方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北魏均田制實行后,文獻中出現了“莊園”一詞,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實行后,“莊園”一詞的使用更普遍。這反映了均田制實施后( )
A. 井田制得以恢復 B. 不存在土地私有現象
C. 仍存在土地集中現象 D. 莊園由中央直接管理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種豐富,饅頭、炸油餅、胡餅則深受內地人的喜愛。這一現象
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響 B.民族融合加深的產物
C.運河溝通南北的作用 D.政府政策引導的結果
14、北宋詩人蘇舜卿曾這樣描述:“游嬉于廛市間,以鬻巧繡畫為業,衣服舉措不類軍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說:“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臨哪一社會問題( )
A.冗官 B.冗兵 C.積貧 D.積弱
15、北宋時期一首詩寫道:“萬里耕桑富,中原氣象豪。河淤開億頃,海貢集千艘”,主要稱
贊王安石變法中的:( )
A.農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稅法 D.募役法
16、 右圖是北宋鄭俠所繪的《流民圖》,史書載“監安上門鄭俠上疏,繪所見流民扶老攜幼困苦之狀,為圖以獻”,并將這種慘狀歸罪于王安石的新法。王安石的新法中客觀上加重了百姓負擔的是(  )
A.整頓太學,改科舉
B.方田均稅,興水利
C.征免役錢,作保甲
D.行市易法,規范市場
17、王安石變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穩定市場物價和商品交流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保甲法
18、1517年,馬丁·路德進行宗教改革,教皇要求他“撤回錯誤觀點”,否則將被教會開除。但路德認為《圣經》中的話比教皇更重要,這主要是因為他主張( )
A.人人都有閱讀《圣經》和解釋《圣經》的權力 B.對基督徒來說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福音
C. 簡化宗教儀式,鏟除教士與俗人之間的隔閡 D. 國家權力高于教會,教會從屬于國家
19、“因信稱義”中“義”的含義是 ( )
A.指上帝面前靈魂得到拯救的人 B.指被教皇免罪
C.指簡化宗教儀式信仰上帝 D.通過贖罪券信仰教皇
20、有位傳教者到了中國,他先剃去頭發,穿上僧服,后來又脫去僧服,換上儒服。他把所傳的宗教與儒學相結合,謂之“和儒”、“超儒”。為求與中國結合,他不惜修改教規,默許信徒祭拜祖先。與以上傳教活動特征相符的教派應該是( )
A.印度佛教徒 B.伊斯蘭教徒 C.耶酥會士 D.太平道道士
21、官員質問某人:“這些是你的書嗎?你會撤銷你的主張嗎?”這人堅持:“我只接受《圣經》的權威和自己良心的約束;我不能撤回我寫的任何東西,因為我的良心是跟隨著《圣經》的,而昧著良心做事既不穩妥,也不正確。”這應是下列哪兩人的對話( )
A.蘇格拉底與雅典的大陪審團 B.布魯諾與異端裁判所的法官
C.馬丁·路德與羅馬教廷的官員 D.赫胥黎與威爾伯福斯主教
22、列寧說:“如果總的看一看1861年俄國國家全部結構的改變,那么就必然會承認這種改變是封建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制轉變道路上的一步。這不僅從經濟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而且從政治觀點來看也是正確的。”這表明農奴制改革( )
A.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 B.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
C.促進了俄國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國的發生
23、下列有關克里米亞戰爭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
①充分暴露了俄國農奴制的腐朽性 ②使俄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③加劇了俄國國內的階級矛盾 ④使俄國統治者從政治昏睡中清醒過來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24、造成俄、日與英、法改革和革命后不同體制差異的主要歷史原因是( )
A.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B.資產階級沒有登上歷史舞臺
C.對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 D.沒有經過激烈的戰爭
25、俄國農奴制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主要表現在( )
A.農民獲得人身自由 B.農民無償獲得土地
C.農村仍按舊制度審理案件 D.廢除君主專制制度
26、1861改革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是俄國向現代化邁出的重要步驟,主要依據是( )
A.改革是由最高統治者主持的 B.改革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
C.改革是進步文學家推動的 D.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27、現代化指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分為“原生型”和“傳導型”,下列 各國中,屬于“傳導型”現代化國家的是( )
A.日本 B.英國 C.美國 D.法國
28、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導致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多種因素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 )
A.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 B.廢藩置縣,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
C.倒幕派推翻幕府統治,掌握政權,大力推行改革 D.引進西方科學技術,推行文明開化政策
29、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時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關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鹽田、鳥飼、豬狩等姓則源于生產勞動。這些姓氏的出現,主要與明治維新的哪條措施有關( )
A.廢除封建身份制度 B.“廢藩置縣” C.“殖產興業” D.“文明開化”
30、明治維新中最有遠見的改革措施是( )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體制 B.大力改革,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C.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 D.大力發展教育,培養建設人才
31、福澤諭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觀點,反映了他( )
①接受了西方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觀念 ②反對日本的封建等級制度和倫理道德觀念
③宣傳自由平等           ④反對對外擴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近代一位日本官員說:“這就像乘坐三等火車一樣,最初這里有足夠的座位,但是,當更多的乘客進來后,這里就沒有位子給他們坐了。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雙臂支撐自己時失去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恢復原來的位置……必然的邏輯要求人們既要站穩腳跟,又要將雙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現的空間。”據此可知,這位官員主張( )
A.大力發展交通 B.努力發展經濟 C.學習歐美文化 D.進行對外擴張
33、鴉片戰爭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斷涌入,形成了“西學東漸”,其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中國人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發展生產力
B.先進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對落后封建文化的沖擊
C.中國人學習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國侵略
D.中國人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發展資本主義
34、 “一般來說,當帝國的權力來自一個人時,它便軟弱;而當它來自千百萬人民時則強大。……如果學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關心民族的危難,那么這樣的人民將是聰明的,否則是愚昧的。”這種觀點的最早倡導者應是( )
A.鴉片戰爭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辛亥革命時資產階級革命派
C.甲午中日戰爭后的資產階級維新派 D.新文化運動中激進的知識分子
35、梁啟超認為“戊戌變法雖時日極短,現效極小,而實二十世紀中國史開宗明義第一章也。”下列有關維新變法運動的評價,與此說法吻合的是( )
A.揭開了中國近代化的序幕 B.開辟了向西方學習的強國御侮之路
C.形成了近代中國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成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潮
36、19世紀以來,外國報紙傳入中國,19世紀70年代以后,一些知識分子積極投身報界,引進 “西學”,自辦報刊,對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 ,廣收博攬學習吸收洋為中用……。當時這些報刊其基本內容應是( )
A.宣傳救亡圖存,變法圖強的思想 B.宣傳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思想
C.宣傳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思想 D.宣傳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
37、 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曾上書光緒帝:“今則萬國交通,一切趨于尚同,而吾以一國衣服獨異……今為機器之世,多機器則強,少機器則弱,辮發與機器不相容也。”“中國寬衣博帶,長裙雅步而施萬國競爭之世……誠非所誼。”此段材料中康有為要表達的思想是( )
A.進行政治變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
B.進行社會風俗的變革,以使中國與世界文明相融合
C.進行經濟變革,大力發展機器生產,以提高生產力
D.要求政府下令進行“斷發易服”,采用漢人裝束
38、19世紀末頑固派在《請毀新學偽經考片》中說:“(康有為)惑世誣民,非圣無法……圣世不容,請焚《新學偽經考》而禁粵士從學。”這是因為《新學偽經考》一書( )
A.否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 B.批評了封建的倫理道德
C.批判了專制主義的君主制度 D.動搖了頑固派恪守祖訓的理論基礎
39、康有為認為,要達到幸福快樂的大同之世,必須推行“公養”、“公教”、“公恤”的社會福利制度。兒童6歲入“小學院”,11歲入“中學院”,16歲入“大學院”20歲畢業。經過長達14年的義務教育培養,使每一個年輕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專門的技術訓練。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的影響 ②注重培養國民的民主共和意識
③提供學習西方的人文職業教育 ④主張仿效西方國家改善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0、晚清一位人士曾大聲疾呼:“何以立國?曰富。何以制夷?曰強。何以致富強?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對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當的理解是( )
A.推翻君主政體 B.廢除不平等條約 C.改革科舉制度 D.變革政治制度
第II卷 非選擇題(滿分4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滿分40分)
材料二 我手執一個有力的盾牌,站在兩個階級的面前,不許他們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著優勢。 ——《梭倫的詩歌·之二》
材料三 梭倫改革的另一項重要措施,從雅典最初的四個部落中各選100人,組成一個“四百人會議”,前三個等級的公民都可以當選。“四百人會議”是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主要職責是為公民大會擬訂議程,預審提案,準備決議。實際上執掌最高統治權。
從材料一中我們可知梭倫改革的一項主要內容是什么 (1分)假如你是生活在梭倫改革時代的欠債為奴的雅典人,你會支持改革嗎 (1分)請說出你的理由。(2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梭倫改革的特點。(1分)并簡要評價梭倫改革。(2分)
(3)談到雅典民主政治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響,有人說“四百人會議”相當于美國的國會,你同意嗎 (1分)請闡述你的理由。(2分)
42、2011年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答記者問時說改革是歷史永恒的主題。只有不斷地改革,黨和國家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謚號孝文皇帝。485年馮太后、孝文帝頒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遷都洛陽,命鮮卑貴族漢化,采用了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這些改革,加速了當時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材料二 王安石變法,指北宋時期,大臣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國以來積弊的一場改革。新法立意雖好,但并未處理好具體實行的問題以及與反對者的關系,于是與反對者間長期反復地爭斗,導致處于被批評的局面,但是一些具體措施還是保留了下來。
(1)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兩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處?(2分)
(2)從內容看兩次改革的側重點各是什么?(2分)改革的成效如何?(2分)
(3)兩次改革各自的反對勢力有哪些?(2分)列舉王安石變法中“反對者”最不滿的措施。(1分)
(4)我們從以上改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2分)
43、下列是一組與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相關的文字和圖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世紀中葉,俄國知識分子對克里米亞戰爭前夕俄國局勢這樣預測:“自反擊拿破侖的那場光榮之戰以來,歐洲一直在進步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我們卻停滯不前。我們不是走向勝利,而是走向失敗。”
材料二
①右圖描繪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農民伏在地上親吻主人腳面的情景。
②一個目擊者回憶農民聽取“解放”法令的反應時說,“農民們愁容滿面并且低下了頭……農民中怨聲和叫喊越來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說:“解放法令頒布十五個月后,當我再看到農民時……受奴役的所有跡象都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停滯不前”?(2分)俄國是怎樣改變這一局面的?(2分)
(2)關于農民獲得“解放”,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描述?(2分)你認為上述三種描述哪一種描述較為客觀并簡述其理由。(2分)
44、19世紀中期,日本明治維新成功;19世紀晚期,中國的戊戌變法失敗。
材料一 所奉行的主義,惟在脫亞二字。我日本之國土雖居于亞細亞之東部,然其國民精神卻已脫離亞細亞之固陋,而轉向西洋文明。……與其猶豫不決,待鄰國開明以共興亞洲,不如脫離其伍,與西洋文明國家共進退。于兩國之態度,不必因鄰國之故而予以特別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親惡友者共其惡名,務必矢志謝絕亞細亞之東方惡友。
——福澤諭吉《脫亞論》(1885年)
材料二 惟泰西國數極多,情勢各異,文字政俗,與我迥殊。雖欲采法之,譯書既難,事勢不合,且其富強精巧,皆逾我百倍,驟欲致之,下手實難。惟日本文字、政俗,皆與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則亦步亦趨,繼則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滅琉球,北開北海,左撫高麗,右取臺灣,治效之速,蓋地球諸國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眾,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鑒變法,三年之內,治具畢張,十年之內,治化大成矣。
——康有為《進呈〈日本變政考〉等書乞采鑒變法以御侮圖存折》
(1)依據材料一,指出福澤諭吉主張“脫亞入歐”的主要理由(1分)及其消極影響。(2分)
(2)依據材料二,指出康有為這次上書中主張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3分)
(3)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方面概括中國戊戌變法和日本明治維新發生的相似原因。(3分)
(4)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要求變法,你如何看待他的這種行為 (2分)
躍華學校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歷史試題
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題共40個小題,每題1.5分,滿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A A C B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D A C C A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A C A D A C A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B C C D B D C D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滿分共40分)
(3)不同意。(1分)美國國會是國家的權力機關,掌握立法大權;而“四百人會議”是雅典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主要職責是為公民大會擬訂議程、準備和審議公民大會的議案。(2分)
【思路分析】第(1)問根據材料判斷改革內容。理由實際就是回答梭倫推行的這項措施的意義。第(2)問要注意分析材料,調動相關知識回答。注意評價梭倫改革一定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第(3)問要在明確“四百人會議”和美國國會職能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做出判斷。
(3)孝文帝改革:鮮卑上層舊貴族和守舊勢力,王安石變法:大地主、大官僚等勢力;(2分)方田均稅法、募役法。(1分)
(4)啟示: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改革是促進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改革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改革措施要從實際出發,符合客觀實際,策略得當、用人得當;改革者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上任意答出2點即可得2分)
【思路分析】第一問根據所學很好回答。第二問兩次改革一個屬于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先進文化,一個為擺脫危機而進行的,故側重點有所不同。改革的成效實際上就是回答改革的積極作用。第三問主要考察學生基礎知識的熟練程度,屬于難度較低的題。第四問回答啟示時候要緊扣當前的實際來回答。
43、滿分共8分
(1)理解:農奴制盛行,工業發展落后。(2分)改變:頒布二一九法令,廢除農奴制。(2分)
44、滿分共11分
(1)理由:亞洲野蠻落后,歐洲文明先進。(1分)消極影響:日本不斷對亞洲其他國家進行侵略。(2分,答侵略朝鮮、發動侵華戰爭、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亦可得分)
(2)理由:日本文字、政俗,與中國相似;(2分)日本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功。(1分)
(3)列強入侵,民族危機加劇;(1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1分)西方思想的傳入(1分)
(4)看待:有利于爭取光緒帝對維新變法的支持;擴大維新運動的影響;為救亡圖強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贊揚;只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帝,不發動廣大群眾,維新變法不會成功。(答出其中兩點得2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H:1 O:16 C:12 Na:23
第Ⅰ卷
單項選擇題
1、有機化學主要研究有機化合物所發生的反應,下列化合物中不是有機物的是( )
A、CO2 B、C2H6 C、HCHO D、CH3OH
2、下列有關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屬于有機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機溶劑中的物質一定是有機物;
C.所有的有機物都很容易燃燒;
D.有機物所起的反應,一般比較復雜,速度緩慢,并且還常伴有副反應發生。
3、下列關于甲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間是非極性鍵
B.甲烷分子是空間三角錐結構
C.甲烷的結構式為CH4
D.甲烷分子中4個碳氫鍵是完全等同的
4、關于 (商品名稱為氟里昂-12)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有兩種同分異構體 B.是平面型分子
C.只有一種結構 D.是正四面體型分子
5、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種異構體,則其六氯代物的異構體數目為( )
A.兩種 B.三種 C.四種 D.五種
6、下列化學式只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
A、C3H8 B、C4H10 C、C4H8 D、C2H4Cl2
7、下列變化中,由加成反應引起的是( )
A.乙炔通入高錳酸鉀溶液中,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甲苯滴入溴水中溴水顏色變淺
C.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D.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8.下列各組有機物中,不論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總質量一定,則完全燃燒時消耗O2的質量和生成水的質量不變的是( )
A.CH4 C2H6 B.C2H6 C3H6
C.C2H4 C3H6 D.C3H4 C3H6
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時存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B、CH2=CH2 C、CH CCH3 D、CH CH
10.某烯烴與氫氣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則該烯烴的名稱是( )
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11.下列化合物屬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12.下列烷烴中沸點最高的是( )
A.CH4 B.CH3(CH2)2CH3 C.2,2—二甲基丙烷 D.2,3-二甲基丁烷
13、將下列各種液體分別與溴水混合并振蕩。不能發生反應,但靜置后溶液分層,且下層幾乎無色的是( )
A.CCl4 B.戊烯 C.苯 D.酒精
14.下列各組物質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且有機物需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 )
A.液溴和溴苯 B.甲苯和水 C.硝基苯和水 D.苯和硝基苯
15.在下列有機物中,不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但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的( )
A.乙炔 B.苯 C.甲苯 D.乙烷
16、分子組成為C9H12苯的同系物,已知苯環上只有一個取代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有機物不能發生加成反應,但能發生取代反應
B.該有機物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
C.該有機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該有機物的一溴代物最多有6種同分異構體
第Ⅱ卷(共52分)
二、填空題
17、(1)液氯 (2)氯氣 (3)白磷 (4)紅磷 (5)D (6)T
(7) (8)         (9)CH2 = CH-CH3
(10)       (11)2,2—二甲基丁烷
在上述物質中是同系物的有 ;
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有 ;
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有 ;
互為同位素的有 ;
互為同一物質的有 ;
18、寫出下列有機物的官能團的名稱。
__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 _; _____ ____;
___________; ;
19、系統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質
①__ __ _
② _____
③ ___
④ CH3-CH-CH=CH2 。
20、書寫下列物質的結構簡式
①2,6-二甲基-4-乙基辛烷: ②間三甲苯
③2-甲基-1-戊烯:
④分子式為C8H10的芳香烴,苯環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種,寫出該芳香烴的結構簡式。
⑤戊烷(C5H12)的某種同分異構體只有一種一氯代物,寫出它的結構簡式。
21、按要求填空:
(1)相對分子質量為72的烷烴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2)該烷烴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3)它可能的結構簡式是 ;
其中,沸點最低的物質的名稱是        ,
取代后,生成的一氯代物沸點有三種的物質的結構簡式是                  
22、某種苯的同系物0.1mol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將產生的高溫氣體依次通過濃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使濃硫酸增重9g,氫氧化鈉溶液增重35.2g。
(1)寫出該有機物的分子式:
(2)推斷出其可能的結構簡式:
① ; ② ;③ ; ④ 。
23、烴被看作有機物的母體,請完成下列與烴的知識相關的練習:
(1) 1mol鏈烴最多能和2mol氯化氫發生加成反應,生成氯代烴。1mol該氯代烴又能和6mol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烴。該烴的分子式 ,其可能的結構簡式為
(2) 人們對苯的認識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① A、已知分子式為 C6H6 的結構有多種,其中的兩種為
1 mol C6H6 與H2加成時:Ⅰ需______mol,而Ⅱ 需 _______mol。
B、今發現 C6H6 還可能有另一種如右圖立體結構:該結構的二氯代物有___種。
② 烷烴中脫去2 mol氫原子形成1 mol雙鍵要吸熱,但1,3—環己二烯 ()脫去2 mol氫原子變成苯卻放熱,可推斷苯比1,3—環己二烯
(填“穩定”或“不穩定”)。
③ 1866年凱庫勒(右圖)提出了苯的單、雙鍵交替的正六邊形平面結構,解釋了苯的部分性質,但還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它不能解釋下列 事實(填入編號)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
c.溴苯沒有同分異構體 d.鄰二溴苯只有一種
④ 現代化學認為苯分子碳碳之間的鍵是 。
24、現有CH4、CH2=CH2 、CH CH、 、 五種烴,
(1)①、當它們的物質的量完全相等時,完全燃燒耗O2最多的是 ,生成CO2最少的是 ,生成H2O最少的是 ;
②、當它們的質量相等時,完全燃燒耗O2最少的是 ,生成CO2最少的是 ,生成H2O最多的是 。
(2)①不能與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反應,但在鐵屑作用下能與液溴反應的是
②任何條件下都不能與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是 。
③能與溴水、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是 。
④不與溴水反應但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是 。
25、苯與液溴制取溴苯
(1)溴苯制取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類型:
(2)裝置A的名稱是:
(3)冷凝水順序: (A.上進下出B.下進上出),長導管的作用:   
(4)B裝置導管位置為什么要處于如圖所示位置,而不能伸入液面以下,請解釋原因:

(5)實驗結束后,得到粗溴苯要用如下操作提純,①蒸餾;②水洗;③用干燥劑干燥;④用10% NaOH溶液洗;⑤分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⑤④②①③ B.④⑤②⑤③①   C.④②⑤①③ D. ②⑤①④③
26、(1)烯烴在一定條件下氧化時,由于C=C鍵斷裂,轉化為醛、酮、CO2和水,已知某烴(C7H12)在上述條件下反應后,生成兩種有機物,
試寫出該烴的結構簡式。
(2)寫出以乙炔和HCl為原料合成聚氯乙烯的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
躍華學校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學試題(答案)
18、①2-甲基戊烷 ②2,3-二甲基戊烷
③乙苯 ④3-甲基-1-丁烯
20、① ②

③ ④


21、(1)C5H12 (2)方程式略(3)3種,結構簡式略 2,2-二甲基丙烷 CH3CH2CH2CH2CH3
22、C8H10
23、(1)C3H4 CH CCH3
—CH== CH2
—CH2—
—CH3
—CH3
D.
C.
B.
A.
CH3 CHCH2CH3
Cl
CH3—CHCH== CHCH3
CH3
—C—H
O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2
—CH3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若,則等于( )
A.1 B.-2 C.-1 D.
2、已知曲線y=x2+1在點M處的瞬時變化率為-4,則點M的坐標為()
A.(1,3) B.(-4,33) C.(-2,5) D.不確定
3、在平均變化率的定義中,自變量x在x0處的增量x(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等于零
4、函數y=-2x2+1在點(0,1)的切線的斜率為 ( )
A.-4 B.0 C.4 D.不存在
5、,則等于( )
A. B. C.0 D.以上都不是
6、若函數的圖象的頂點在第四象限,則函數的圖象是(   )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若不存在,則曲線在點處就沒有切線;
、若曲線在點有切線,則必存在;
、若不存在,則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斜率不存在。;
、若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斜率不存在,則曲線在該點處沒有切線。
8、下列幾種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
①由圓的性質類比出球的有關性質
②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歸納出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
③教室里一把椅子壞了,則該教室里的所有椅子都壞了
④三角形內角和是,四邊形內角和是,五邊形內角和是,由此的出凸多邊形的內角和是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9、下列求導運算正確的是( )
A.(x+ B.(log2x=
C.(3x=3xlog3e D.(x2cosx=-2xsinx
10、在統計量中,有一些字母表示,下列式子中正確的有( )個
① n+1=n11+n21 ② n+2=n12+n22 ③ n1+=n11+n21
④ n2+=n12+n22 ⑤ n=n+1+n+2 +n1++n2+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11、設有一個回歸方程為=2-2.5x,則變量x增加一個單位時,則 ( )
A、y平均增加2.5個單位 B、y平均增加2個單位
C、y平均減少2.5個單位 D、y平均減少2個單位
12、變量y與x之間的回歸方程表示( )
A、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 B、y與x之間的不確定關系
C、y與x之間的真實關系的形式 D 、y與x之間的真實關系達到最大限度的吻合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若曲線的一條切線與直線垂直,則的方程為 。
14、y=3x-x3的單調增區間為 。
15、已知回歸直線方程為=0.50x-0.81,則x=20時,y的估計值為 .
16、命題“若,,且,則與中至少有一個小于2”的結論的否定是 。
三、解答題(共74分)
17、(本題12分)求下列函數的導函數
(1)
(2)
(3)
18、(本題12分)為考察高中生的性別與是否喜歡數學課程之間的關系在某城市的某校高中生隨機抽取300名學生,得到如下列聯表
喜歡數學課程 不喜歡數學課程 總計
男 80 70 150
女 60 90 150
總計 140 160 300
試作統計分析推斷。
(提醒:,且常用的兩個臨界值為3.841與6.635)
19、(本題12分)求證:,(其中)
20、(本題12分)已知拋物線與直線
(Ⅰ)求兩曲線的交點;
(Ⅱ)求拋物線在交點處的切線方程.
21、(本題12分)已知函數在點處取得極大值,其導函數的圖象經過點,,如圖所示.求:(Ⅰ)的值;(Ⅱ)的值.
22、(本題14分)已知函數的圖象過點P(0,2),且在點M處的切線方程為.
(1)求函數的解析式;
(2)函數有極值嗎,若有求出極值,若無說明理由。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是空間中任意三個向量,是實數,下列關系中,不成立的是( )
A.+=+ B.(+)=+
C.(+)+=+(+) D.=
2、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若與共線,與共線,則與共線
向量,,共面即它們所在的直線共面
C.零向量沒有確定的方向 D.若//則存在惟一的實數使得=
3、對于空間任意一點0和不共線的三點A、B、C,且有=x+y+z(x、y、zR)則x+y+z=1是四點P、A、B、C共面的( )
A.必要不充分條件 B.充分不必要條件 C.充要條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
4、下面各組向量不平行的是( )
A.=(1,0,0)=(-3,0,0) B.=(0,1,0)=(1,0,1)
C.=(0,1,-1)=(0,-1,1) D.=(1,0,0)(0,0,0)
5、兩條不重合直線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則l1與l2的位置關系是( )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不確定
6、PA、PB、PC是由點P出發的三條射線,兩兩夾角為60°,則PC與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
A. B. C. D.
7、與空間四邊形ABCD四個頂點的距離相等的平面共有( )
A. 4個 B. 5個 C. 6個 D. 7個
8、曲線在點處的切線與坐標軸所圍三角形的面積為(   )
A. B.1 C.2 D.3
9、若,則等于( )
A. B. C. D.以上都不是
10、設非零向量,,,若=++,那么的取值范圍為( )
A.[0,1] B.[1,2] C.[0,3] D.[1,3]
11、過正方體的頂點A作直線,使與棱,,所成的角都相等,這樣的直線可以作( )
A.1條 B.2條 C.3條 D.4條
12、已知點在曲線上,為曲線在點處的切線的傾斜角,則的取值范圍是( )
(A)[0,)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已知=3,=4,=+,=+,<,>=135°,,
則= 。
14、已知平面和的法向量分別為=(-1,3,4)和=(x,1,-2),
若,則x= .
15、、已知向量,是平面內的兩個不相等的非零向量,非零向量在直線l上,則·=0且·=0是l的 條件。
16、函數y=的單調減區間為 。
三、解答題(共74分)
17、(本題12分)求下列函數的導函數
(1)
(2)
18、(本題12分)已知曲線y=,
(1) 求曲線在點P(1,1)處的切線方程。
(2)求曲線過點Q(1,0)的切線方程。
(3)求滿足斜率為-1的曲線的切線方程。
19、(本題12分)已知函數的圖象過點P(0,2),且在點M處的切線方程為.求函數的解析式;
20、(本題12分)已知點A(2,4,0),B(1,3,3),以 方向為正向,在直線AB上有P,Q兩點,且分別滿足條件(1)AP:PB=1;2 (2)AQ:QB=-2,求點P和點Q的坐標。
22、(本題14分)已知函數.
(Ⅰ)討論函數的單調性;
(Ⅱ)設,證明:對任意,.第I卷(共10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What’s wrong with the man
A. He has got a pain in his leg. B. His head hurts. C. His back hurts.
2.When did John’s sister get married
A.In 1960 B.In 1980 C. In 1970
3.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Mother and son C.Sister and brother
4.What can we know from what the speakers said
A.Though the man got to the station a little late, he caught the train.
B. The man took a bus to the train station, but it was still late
C. The man missed the train because he missed the bus.
5.When did the plane take off
A.12:15. B.12:30. C. 12:45
第二節 (共l5小題;每小題l.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自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題。
6.Where is the bus when they are talking?
A.On the way to the zoo. B.At the zoo C. At a bus stop
7.How will the man recognize the zoo
A.Watch out for the big gate B. Watch out for himself. C.The woman will tell him
8.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alking
A. The man took the bus by mistake. B.The man came to the zoo for the first time
C.The bus wasn’t crowded at all.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題。
9.When did the man move into the new flat
A. Just now B. Last month C. Not long ago.
10. What time is the party starting
A.At 4:30. B.At 5:00. C. At 5:30
11. Where is the man living
A.Church Street, Rand Wick. B. Rand Wick Street, Church
C. Walter Street, Rand Wick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l2至l4題。
12.Who is Tim
A. He is the girl’s father B. He is a firefighter.
C. He set the fire because of smoking.
13. Who is the woman
A. She is the girl’s mother. B. She is a doctor. C. She is a friend of Tim’
14.Where is Tim now
A.At home. B. In the hospital C. At the place where there is a fire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l7題。
15.Why did the man buy a second-hand car for the woman
A. Because he decided to buy a new one for her in three years
B. Because he hadn’t got enough money at that moment
C. Because he wanted to save money.
16.What ‘s the man’s job
A. He is a driver. B. He is a worker. C. He is a businessman.
17. What did they do with the car in the end
A. They wanted to sell the car.
B. They decided to make it better.
C. They intended to give it to his friend and buy a new one.
聽第l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 What lessons are the four older boys going to have
A.Cooking lessons B. Driving lessons C. History lessons
19. What do most children enjoy doing in the school
A.Cooking. B.Washing. C.Helping the teachers
20. On which day can the children go to see a film
A.Saturday. B. Friday C. Thursday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Do you know the boy _______ is standing over there
A. whom B. who C. which D. what
22. The book _______ I bought last week is very interesting.
A. whom B. which C. where D. when
23.I live in the room ________ window faces south.
A. that B. which C. whose D. where
24.I can never forget the day __ we worked together and the day ___ we spent together.
A. when; which B. which; when C. what; when D. on which; when
25.Guilin,_____ I spent my summer holiday last year, is a beautiful city.
A. which B. where C. that D. when
26.I have bought two ballpens, _________ writes well.
A. none of them B. neither of them C. neither of which D. none of which
27.Oxygen(氧氣) helps fire burn,_______ we all know.
A. that B. which C. as D./
28.--- Have you heard of the case _______ a boy burned a girl’s face
--- Yes, the boy has been arrested.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en
29.He is working very hard,_______ will make him pass the final exam.
A. that B. which C. for which D. who
30.The prize will go to the writer _____ story shows the most imagination.
A. that B. which C. whose D. what
31.Tom came for the weekend wearing only some shorts and a T-shirt,______ is a stupid thing to do in such cold weather.
A. that B. this C. what D. which
32.Julie was good at German, French and Russian, all of _____ she spoke fluently.
A. who B. whom C. which D. that
I walked up to the top of the hill with my friends,_____ we enjoyed a splendid view of the lake.
A. which B. where C. who D. that
34.The school shop,_____ customers are mainly students, is closed for the holidays.
A. which B. whose C. when D. where
35.The old town has narrow streets and small houses _____ are built close to each other.
A. they B. where C. what D. that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能填入文中相應空白處的最佳答案。(shanxi11)
In a land far away,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great poverty (貧困),and only the rich could manage without great _36_. Three of those rich men and their servants were_37_together on a road when they came to a very_38_village.
The first could not stand seeing the poverty, _39 he took all the gold and jewels from his wagons (四輪載重馬車) and shared _40 out among the villagers. He wished them all the best of luck, and he left.
The second rich man ,seeing the _41 situation, stopped for a short time and gave _42 all his food and drink, since he _43 see that money would be of little _44 to them. He made sure that they each _45 their fair share and would have enough food to _46 for some time . Then, he left.
The third rich man, on seeing such poverty, _47 and went straight through the _48 without stopping. The two other rich men saw this from a distance and commented with each other_49 the third rich man lacked sympathy. It was _50 that they themselves had been there to offer help.
However, three days later, they 51 the third rich man ,who was com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 He was 52 travelling quickly, but his wagons, 53 the gold and valuables they had been 54 ,were now full of farming tools and bags of 55 .He was rushing back to help them out of poverty.
36. A. loss B. expectations C. success D. problems
37. A. standing B. travelling C. gathering D. running
38. A. faraway B. poor C. different D. ancient
39. A. unless B. because C. so D. if
40. A. them B. anything C. nothing D. those
41. A. curious B. worrying C. dangerous D. puzzling
42. A. the villagers B. his servants C. the others D. the rest
43. A. could B. might C. should D. must
44. A. interest B. concern C. use D. attraction
45. A. returned B. gained C. offered D. received
46. A. remain B. last C. supply D. share
47. A. turned back B. set out C. showed off D. speeded
48. A. village B. land C. field D. road
49. A. whether B. how C. where D. when
50. A. good B. certain C. true D. strange
51. A. welcomed B. met C. accepted D. persuaded
52. A. still B. already C. always D. indeed
53. A. except B. instead of C. apart from D. along with
54. A. loading B. treasuring C. carrying D. earning
55. A. food B. jewels C. money D. seeds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hunan11)
When first entered, Vanak Restaurant does not look like much of a restaurant, but once the pleasant smells of kabob (烤肉串)hit the senses, you are incapable (不能)of calling it anything less.
Owned by a local couple, this Persian restaurant has an inviting, homelike atmosphere that many restaurants lack.
The space is small with only a few dining tables and nearly no decoration(裝飾), but the environment is trulycharming(迷人的).
Lying in a hardly noticeable street corner, the restaurant still attracts all customers especially those experienced in the delights of Middle Eastern cooking.
The food, especially appeals to health-conscious eaters because each dish is very healthy, made with limited fat and oil and served straight off the grill(烤肉架).
The main dish that the restaurant is popular for is its kabobs, which are different styles of grilled meat.
One delicious and extremely healthy dish is the Joojeh Kabob, which is made of grille chicken pieces served with either rice or bread. Another great kabob is the Chelo Kabob, kabob consisting of grilled(烤) beef.
Although the restaurant is small, the atmosphere and the food is delicious. It is a place that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忽略).
56.When first entering the restaurant ,one can find that it .
A. is splendidly decorated. B. has pleasant smells of kabobs.
C. is crowded with dining tables. D. looks like a common restaurant.
57.What activity is also mentioned apart from (除了)dining in the restaurant
A. Watching news events on TV. B. Drinking a kind of black coffee.
C. Reading local English newspaper. D. Discussing world topics in low voices.
58.The food of the restaurant .
A. is served in small amounts. B. is rather expensive.
C. is rich in variety. D. is very healthy
59.What is the dish Joojeh Kabob mainly made of ?
A. Rice B. Chicken C. Bread D. Beef
60.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restaurant .
A. occupies a large space B. owns a favorable location
C. is popular for its special food D. has a quiet environment inside
B(hunan11)
My father was chief engineer of a merchant ship,which was sunk in World War П the book night of the U-boats told the story.
Memories
In September ,1940,my mother ,sister and I went to Swansea ,where my father ‘s ship was getting ready to sail ,we brought him a family photography to be kept with him at all times and keep him safe .
Then I remember my mother lying face down ,sobbing(啜泣) .she had heard from a friend that the ship had been sunk by a torpedo (魚雷).
I can remember the arrival of the telegram(電板),which in those days always brought bad news .My grandmother opened it ,it read ,“ Safe .Love Ted.”
My most vivid memory is being woken and brought down to sit on my father’s knee, his arm in a bandage(繃帶).
Torpedo
One torpedo struck the ship. Father was in the engine room, where the third engineer was killed. He shut down the engines(引擎) to slow the ship making it easier for it to be abandoned(拋棄).
By the time he got on deck(甲板) he was alone. Every lifeboat was gone except one which had stuck fast. When he tried to cut it free, it swung against the ship, injuring his hand and arm. He had no choice but to jump—still with the photograph in his pocket.
Three days later, he and other survivors were safe in Glasgow. All 23 with him signed the back of the photograph.
A Toast
In my room is the book and the photograph. Often, glass in hand, I have wondered how I would have dealt with an explosion(爆炸), a sinking ship, a jump into a vast ocean and a wait for rescue Lest(以免)we forget, I have some more whisky and toast the heroes of the war.
61.We can infer that the mother and children went to Swansea______.
A. to meet a friend B. to see the father off
C. to take a family photo D. to enjoy the sailing of the ship
62.What did the author learn about the father from the telegram
A. He was still alive. B. His knee was broken.
C. His ship had been sunk. D. He had arrived in Glasgow.
63.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Paragraph 6 refers to the father’s______.
A. weak heart B. taking a shore job
C. failure to return to sea D. injury caused by a torpedo
64.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author’s father after his ship was attacked
A. He lost his arm B. He repaired the engines.
C. He managed to take a lifeboat. D. He was the last to leave the ship.
65.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A group of forgotten heroes B.A book describing a terrifying battle.
C.A ship engineer’s wartime experience. D.A merchant’s memories of a sea rescue.
C(hunan11)
A recent study of ancient and modern elephants has come up with(提出) the unexpected conclusion that the African elephant is divided into two distinct (不同的)species.
The discovery was made by researchers at York and Harvard Universities when they were examining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基因關系) between the ancient woolly mammoth and mastodon to modern elephants ----the Asian elephant , African forest elephant and African savanna elephant.
Once they obtained (獲得)DNA sequences{序列}from two fossils{化石},mammoths and mastodons , the team compared them with DNA from modern elephants. They found to their amazement that modern forest and savanna elephants are as distinct from each other as Asian elephants and mammoths.
There has long been debate(爭論)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at the two might be separate species, but this is the most convincing (令人信服的)scientific evidence so far that they are indeed different species.
Previously(以前), many naturalists believed that African savanna elephants and African forest elephants were two populations of the same species despite the elephants’ significant size differences. The savanna elephant has an average shoulder height of 3.5 meters while the forest elephant has an average shoulder height of 2.5 meters. The savanna elephant weighs between six and seven tons, roughly double the weight of the forest elephant, but the fact that they look so different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ey are different species, however the proof (證據)lay in the analysis (分析)of the DNA.
Alfred Roca ,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aid “we now have to treat the forest and savanna elephants as two different units for conservation(保護) purpose. Since 1950, all African elephants have been conserved as one species. Now that we know the forest and the savanna elephants are two very distinctive animals, the forest elephant should become a bigger priority (優先)for conservation purposes.”
66.One of the fossils studied by the researchers is that of ____________
A the Asian elephant B the forest elephant
C the savanna elephant D the mastodon elephant
67.The underlined word “divergence” in paragraph 4 means “____________ ”
A evolution B exhibition C separation D examination
68.The researchers’ conclusion was based on a study of the African elephant’s ________.
A DNA B height C weight D population
69.What are Alfred Roca’s words mainly about
A. The conservation of African elephants.
B.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African elephants.
C. The way to divide African elephants into two units.
D. The reason for the distinction of African elephants.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Naturalists’ Beliefs about Elephants
B. Amazing Experiment about Elephants.
C. An Unexpected Finding about Elephants.
D.A Long Scientist Debate about Elephants
D(jiang b)
Winners Club
You choose to be a winner!
The Winners Club is a bank account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eenagers. It has been made to help you better manage your money. The Winners Club is a transaction account (交易賬戶) where you receive a key – card so you can get to your money 24/7 – that’s 24 hours a day, 7 days a week!
It’s a club with impressive features for teenagers:
●No account keeping fees!
You’re no millionaire so we don’t expect you to pay large fees. In fact, there are no account keeping or transaction fees!
●Excellent interest rates!
You want your money to grow. The Winners Club has a good rate of interest which gets even better if you make at least two deposits (儲蓄) without taking them out in a month.
●Convenient
Teenagers are busy – we get that. You may never need to come to a bank at all. With the Winners Club you can choose to use handy tellers and to bank from home using the phone and the Internet … You can have money directly deposited into your Winners Club account. This could be your pocket money or your pay from your part – time job!
●Mega magazine included
Along with your regular report, you will receive a FREE magazine full of good ideas to make even more of your money. There are also fantastic offers and competitions only for Winners Club members.
The Winners Club is a great choice for teenagers. And it is so easy to join. Simply fill in an application form. You will have to get permission from your parent or guardian (so we can organize that cool key-card) but it is easy. We can’t want to hear from you. It’s the best way to choose to be a winner! ( http: / / www. / Article / yuedu / " \o " )
71. The Winners Club is a bank account intended for _________.
A. parents B. teenagers C. winners D. adults
7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Winners Club
A. Special gifts are ready for parents.
B. The bank opens only on workdays.
C. Services are convenient for its members.
D. Fees are necessary for the account keeping.
73. The Winners Club provides magazines which _________.
A. encourage spending B. are free to all teenagers
C. are full of adventure stories D. help to make more of your money
74. If you want to be a member of the Club, you must _________.
A. be an Internet user B. be permitted by your parent
C. have a big sum of money D. be in your twenties
75.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text
A. To set up a club. B. To provided part – time jobs.
C. To organize key – cards. D. To introduce a new banking service.
第Ⅱ卷(共45分)
第四部分 書面表達(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閱讀表達(共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5分)
[1] Compared to people with bad attitudes,people are less likely to suffer from colds.It's possible that being positive helps the body fight il1nesses.
[2] In a previous study,people who tended to be cheerful and lively were least likely to develop coughs and other cold symptoms.People who showed positive feelings were also less likely to mention symptoms to their doctors,even when medical tests detected those symptoms.
[3] Those findings were interesting,but they didn't prove that a person's attitude affects whether he or she gets sick.Instead,it was still possible that a person's underlying personality is what matters.
[4] Evidence suggests,for instance,that certain people are naturally more likely to be outgoing and optimistic,with high self-esteem and a sense of control over life.This would mean that who we are,not how we feel,ultimately decides our chances of catching colds.
[5]To figure out which mattered more,personality or emotions,the researchers interviewed 193 healthy ad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veryone in the study was equally likely to get infected.Their symptoms,however,differed depending on the types of emotions that they had reported over the previous fortnight.
[6] Among those who reported good moods and had been infected with the flu virus,for example, 28 percent developed coughs and stuffy noses.On the other hand,those symptoms struck 41 percent of people who had been less positive.
[7] Scientists argue about whether negative emotions or positive emotions have a stronger effect on how healthy we are.For now,it can't hurt to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more often than not!
第一節 閱讀表達(共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5分)
76.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Fill in the blank with proper words in first paragraph.(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But,their symptom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motions they had claimed to have in the last two wee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third paragraph into proper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Suppose one of your friends had got infected with the H1N1 flu,give him/her at least three pieces of advice.(Please answer within 30 words)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寫作(滿分30分)
你校正在開展“共建和諧校園”活動,你們班就“學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進行了討論,請根據討論內容寫一篇英語短文。
Dos Don’ts
待人誠實、守信 嚴禁撒謊、考試作弊
待人友好、樂于助人,尊敬他人 不要自私自利、言行傷人
文明守紀、愛護校園環境 根除遲到、亂吐、亂扔現象
個人建議:勿以善小而不為
注意:1. 詞數120-150。 2. 文章開頭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參考詞匯:吐痰—spit(v.); 和諧校園—a harmonious campus;
The Harmonious Campus Project has become part of the education in our school. As for students, how should we behave ourselves
Yours sincerely
Li hua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8頁,滿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座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
第Ⅰ卷(共60分)
一、選擇題(第Ⅰ卷共40小題,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棗莊市新建一處住宅小區,開發商要綠化樓間帶,計劃引種和栽培下列植物,你認為能夠移植成功的是
A.日本的櫻花 B. 巴西的紡錘樹 C.澳大利亞的桉樹 D.云南的榕樹
讀我國東部地區鋒面雨帶推移示意圖,回答第2~3題。
2、根據雨帶在Ⅰ、Ⅲ地區的時間,可以推論,在一般年份,雨帶推移至上海地區的時間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3、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Ⅰ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A.南旱北澇 B.南北皆旱 C.南澇北旱 D.南北皆澇
讀黃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質狀況分布圖,判斷4~5題。
4.A附近河段的水質要好于B附近河段,原因可能是
A.A河段附近農耕區農業用水量大
B.B河段支流多,A段支流少
C.A河段徑流量大工業污染少 D.B河段流域年蒸發量大于A河段
5.甲、乙兩地目前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都以土地荒漠化為主 B.都以水土流失為主
C.甲以土地荒漠化為主,乙以水土流失為主
D.乙以土地荒漠化為主,甲以水土流失為主
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6~7題。
6.該地區為
A、天山地區 B、祁連山地區
C、橫斷山區 D、長白山區
7.有關該地區自然環境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山坡上有良好的山地牧場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山麓地帶有大面積綠洲分布 D、森林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溫帶林區
8.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較大、分布較廣的國家之一,荒漠化類型多樣,我國江西省中南部山區則出現了大片的“紅色荒漠”。“紅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分別是
A.風化作用和過度放牧 B.風蝕作用和開山取石
C.水蝕作用和濫伐森林 D.沉積作用和環境污染
讀下圖,完成9~11題。
9.甲圖中A處為我國的“雨極”所在地,這里多雨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A.位于山地迎風坡,多地形雨
B.位于沿海,受臺風影響,多臺風雨
C.受夏季風影響,降水多
D.常年受低氣壓控制,氣流上升,多對流雨
10.甲圖中B處是臺灣著名的海鹽生產基地,該地發展制鹽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①沿海地形平坦,灘涂廣闊,利于開辟鹽田 ②位于背風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 ③氣溫高,蒸發旺盛,十分有利于曬鹽 ④工業基礎好,交通便利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乙圖中C、D兩地的年平均氣溫差值范圍為
A.3~8℃ B.4~7℃ C.4~8℃ D.3~7℃
東方市是海南省北運瓜菜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瓜果蔬菜北運,種植的主要品種有:圓椒、尖椒、黃瓜、苦瓜、番茄、茄子等,供應時間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西瓜供應時間在每年11~12月。回答12~13題。
12.海南島瓜菜供應的旺季在冬季,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A.熱量 B.光照 C.市場 D.水分
13.讀右側等高線地形圖,圖中等高距為200m,則圖中等高線a和等高線內b的數值可能分別是
A.a—100 m, b一100 m
B.a一100 m, b一500 m
C.a一500 m, b一200 m
D.a一500 m, b一350 m
14.某城市,1月平均氣溫為2.8°C,7月平均氣溫為29°C,年平均降水量為1260mm。這個城市是我國的
  A.北京  B.哈爾濱 C.武漢  D.廣州
15.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是
A.秦嶺—淮河一線 B.大興安嶺—北京西側—蘭州—拉薩一線
C.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D.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讀“黃河流域圖”,右側圓形區域是左圖p區域的放大圖,據此回答16~17題。
16.圖示p地形區名稱及成因分別是
A.華北平原;流水沉積
B.華北平原;風力沉積
C.黃土高原;流水沉積
D.黃土高原;風力沉積
17.p區域大部分地區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別是
A.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流水沉積 B.地勢較高,開闊平整;風力沉積
C.支離破碎,千溝萬壑;流水侵蝕 D.地表崎嶇,巖石裸露;風力侵蝕
18.秦嶺—淮河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界線與它大體一致的是
①暖溫帶和中溫帶的界線 ②年平均氣溫O℃等溫線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界線 ④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9.蘭州至河口段水量變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經干旱半干旱地區,蒸發量大 B.農業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蓋好,河水下滲嚴重 D.有支流匯入
20.在含沙量變化圖中,正確反映黃河含沙量沿程變化的折線是
A.折線① B.折線② C.折線③ D.折線④
右圖是在我國某區域沿不同緯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組圖。讀圖回答21—23題。
2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單元分別為
A.太行山、山東丘陵、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B.大興安嶺、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長白山
C.賀蘭山、太行山、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
D.大興安嶺、山東丘陵、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
22.適宜在⑤地區大面積種植的農作物有
A . 春小麥、亞麻、甜菜
B. 冬小麥、玉米、水稻
C . 棉花、春小麥、大豆
D. 油菜、茶葉、春小麥
23. 適宜種植春小麥、甜菜的商品糧基地是
A.華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江淮平原 D.遼河平原
右圖是甘肅省以某種自然指標劃分出來的四大區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4-26題。
24、這四大區域的劃分指標是 ( )
A.積溫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 D.年太陽輻射量的多少
25、2010年8月8日舟曲發生了特大泥石流,舟曲在
A.① B.② C.③ D.④
26、下列說法與舟曲發生了特大泥石流無關的:
A.氣候溫暖 B.汶川地震使巖體疏松 C.8月8日正值特大暴雨 D.地處山區山高坡陡
我國甲、乙兩區域,回答27-29題。
27、關于甲、乙兩區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區域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乙區域以雨水補給為主
B.甲區域以內流河為主,乙區域以外流河為主
C.甲區域以春汛為主,乙區域以夏汛為主
D.甲區域水系呈向心狀,乙區域水系呈放射狀
28、甲、乙兩區域分別盛產棉花和天然橡膠,其共同的區位優勢是( )
①夏季熱量充足 ②勞動力價格較低 ③農業科技發達 ④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9、A、B兩地是我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國家重點扶貧地區,制約兩地經濟發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氣候 ③對外聯系不便 ④生產方式落后
⑤水資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是強國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據此完成30~31題:
30.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共有12.95億人,圖中“*”表示人口年齡構成狀況,其中0~14歲人口的比重約是
A.93% B.23% C.13% D.60%
31.與10年前相比,我國人口中0~14歲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總人口增加了近1.3億.因此,新世紀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動 B.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齡化加速勢頭 D.適度提高少年兒童人口比重
32.我國不少山脈走向不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還是這些河流的分水嶺,如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是( )
  A.秦嶺  B.南嶺 C.昆侖山—秦嶺  D.祁連山—秦嶺
33.“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 B.流域廣 C.無湖泊調節洪水 D.河段特別彎曲
34.黃河中的泥沙來源于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華北平原
35.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為咸水湖的是
36、上海世博會是一個多元文化交流的盛會我國各地區展館展示了各自鮮明的自然利人文特色:八百里秦川的如畫風光;母親河源頭一二源風光;海岱交融的場館外形及魯班鎖標志;絲綢古連與歌舞、瓜果之鄉風光。根據以上描述,各展館依次對應的省區是:
A.陜西 西藏  山東  新疆 B.山西   西藏  江蘇  青海
C.陜西 青海  山東  新疆 D. 山西  青海  江蘇  甘肅
37、我國少數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區是
A.東北、東南、西北 B.華北、西北、西南
C.東北、華北、華東 D.西南、西北、東北
圖10為我國某地區農業生產景觀圖。讀圖回答38—40題。
38.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圖示地區位于我國的
A.黃土高原 B.山東丘陵
C.江南丘陵 D.長江中下游平原
39.該地形區主要自然土壤的特點是
A.礦物質含量低 B.有機質含量高
C.土質疏松 D.酸性較強
40.該地區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出現了成片的紅色
荒漠,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外力作用是
A.風力沉積 B.風力侵蝕
C.流水沉積 D.流水侵蝕
第Ⅱ卷(共40分)
注意事項:
1.第Ⅱ卷共4道題。
2.第Ⅱ卷所有題目的答案,考生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答在答題卡規定的區域內,在試卷上答題不得分。
二.綜合題(共4題,共40分)
41、1999年12月6日,南疆鐵路全面開通運營。讀下圖回答:(8分)
(1)結合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說明加快本區鐵路建設的經濟意義。(3分)
(2)為加快經濟的發展,充分利用本地資源,
新疆指出重點發展“一黑一白”戰略,其中“黑”是指_______, “白”是指_______。
(3)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主要內容是:充分利用東部的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優勢,開發西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圖甲所示,A城市為________。該城市所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冬小麥和商品棉生產基地,說明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條件。(4分)
(2)寫出經過A城市的鐵路干線是京廣線和隴海線,說明影響圖中鐵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2分)
(3)圖甲所示地區的地勢特征為 。圖示B為 河,在圖中用圓圈標出該河可能發生凌汛的河段。(4分)
(4)結合圖乙,分別簡述該地區1~9月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遭遇的一種自然災害,并說明理由。(3分)
43.環渤海地區被確定為我國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重點發展區域,是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1分)
(1)甲、乙、丙三區域工業發展共同的區位優勢,除了良好的農業基礎、發達的海陸交通、優惠的政策,還有哪些?請再列舉兩方面。(2分)
(2)甲、乙兩區域建立化學工業不同的主導區位因素各是什么?(3分)
(3)水資源短缺是限制甲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為了保證該地區的供水安全,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
(4)改革開放以來丙地區經濟迅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但近幾年來,出現了丙地區的外資開始向乙地區一帶轉移的現象。試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3分)
44.下圖中①、②、③、④、⑤為五個城市所在地;甲、乙、丙是重要的農業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8分)
(1)①地成為我國最早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的區位優勢有哪些?(2分)
(2)⑤城市所在的河段在冬春交替的季節容易出現________現象,在此河的________段也會發生此現象。(2分)
(3)乙、丙三地發展種植業的農業特色各是什么?乙、丙兩地相比較熱量差別及原因各是什么?(4分)
稻田
稻田
茶園
柑橘林
防護林
水庫
圖10第一卷 選擇題 (共60分)
1.2010年5月17日閉幕的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成交活躍,總成交額達到1084.34億,合同成交額達到348.72億,文博會在推動出口和交易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這說明( )
A. 文化對經濟具有決定作用 B.文化與經濟經濟相互交融
C.文化與經濟發展是同步的 D.文化作為一種物質力量,推動經濟發展
2.( )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A.理想、信念、價值 B.道德、文化、法律 C.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D.科學觀、社會觀、道德觀
3.從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國家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深入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國家開展此活動的依據是( )
A.文化會決定經濟、政治的發展 B.文化對社會發展具有反作用
C.文化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D.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4.2010年1月24日 張藝謀團隊打造的“印象大紅包”在武夷山實景公演。武夷山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及九曲溪水,大紅袍茶樹等被演繹得活靈活現,使人們對武夷山有了深刻印象,帶動了當地旅游產業蓬勃發展。這告訴我們( )
A .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B .健康文化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C .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 D .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高考資源網版權所有
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電視臺和國家漢辦主辦的第三屆“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總決賽在京落下帷幕,共有來自32個國家的近百名留學生參與決賽階段的角逐。
5.“國家強則文化盛,國家強則文化強。”當今全球的“漢語熱”是與中國國力和影響力的上升密不可分的。材料告訴我們( )
①文化是政治和經濟的反映 ②文化的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③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④推廣漢語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回答6-7題。
6.奧巴馬從故宮的建筑上領略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錦濤主席為其安排的歡迎晚宴上,觀賞了從商周青銅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使奧巴馬近距離體驗中國歷史的厚重。這說明( )
A.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B. 文化是一種物質力量
C.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 D. 文化對政治發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7.登上八達嶺長城,奧巴馬感嘆:“長城太雄偉了,這讓我想起了中國悠久的歷史。” 可見,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每年的6月13日是我國的“文化遺產日”,我們之所以重視保護文化遺產,是因為( )
①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遺址等 ②各種文化遺產對于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 ③文化遺產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 ④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文化遺產就是世界遺產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③  
8.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徽是“一只火鳳凰頂著一個火紅的太陽”。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會徽設計融入了中國文化特色和嶺南文化元素,為廣州、中國、亞洲乃至全世界貢獻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這表明 ( )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異和個性
C.不同區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D.世界各國的文化逐漸走向趨同
9. 不管是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還是海外華人,每到清明都會祭祖掃墓,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除夕吃年夜飯。這說明傳統文化( )
A.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B.是一種惰性的力量和保守的因素  
C.是鉗制人們思想道德情感和價值取向的精神包袱 D.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上海世博會共有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國際參展方數量創造了世博會的歷史紀錄。
10. 千姿百態的外國和國際組織館,是上海世博園的亮麗風景,本次世博會展示了中國發展新貌,薈萃了世界文明精華,是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上海的窗口。上述材料說明(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③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統一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列活動具有文化傳播功能的是( )
①古代商貿活動 ②網絡互動 ③教育 ④人口遷徙 ⑤紅色旅游 ⑥南極科考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2. 2008年第29屆奧運會期間,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奧運歌曲如《我和你》、《北京歡迎你》等廣為流傳,廣大文藝工作者用音樂烘托出奧運的力量和中國的壯美,由此可見,文藝創作要( )
①理解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②關注現實題材
③反映時代精神、緊貼人民生活、反映群眾心聲 ④弘揚優秀文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十一屆全運會的吉祥物“泰山童子”的誕生使全球華人倍感親切,從它的主體形象和吉祥紋樣中讀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這表明( )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在世代相傳中仍保留著基本特征
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它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③傳統文化在體育活動中得到延續和發展
④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和發展,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結構建筑──“鳥巢”和世界上首個基于“氣泡理論”建造的多面體鋼架結構建筑──“水立方”,正在成為北京城新的標志性建筑。這被稱為 ( )
A.傳統習俗   B.凝固的藝術 C.民族精神的火炬  D.傳統思想 
15. 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康龍武林大會”欄目,以其強大的媒體優勢,通過創新節目的內容與形式將中華傳統武術的精髓淋漓盡致地展現給了世界億萬觀眾,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它的收視率是NBA常規比賽的3倍以上,并且韓國、歐洲很多電視臺都紛紛與中央電視臺洽談購買播出版權事宜。這說明( )
①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③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 ④中華傳統武術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 )
A.認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來文化 B.否認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來文化
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來文化 D.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17.傳統文化具有的特征是( )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2)傳統文化具有可變性
(3)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4)傳統文化具有世界性
A.(1)(2) B.(2)(3) C.(1)(4) D.(1)(3)
18.下列是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傳統文化是財富,應該吸收 ②傳統文化如果一成不變就會阻礙社會進步
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④對傳統文化必須“移風易俗”自覺改造或剔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關于文化繼承和文化發展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1)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2)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
(3)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4)發展是繼承的必要前提
A.(1)(2)(3) B.(2)(3)(4) C.(1)(2)(4) D.(1)(3)(4)
20.右邊漫畫告誡我們必須( )
A.堅決抵制西方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B.加強對青少年傳統文化的教育
C.要倡導多元文化,尊重他國文化
D.加強對青少年書法藝術教育
21.2010年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研究問題進行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8月13日至14日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對文化改革發展的全局性工作進行部署。我國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目的是( )
A.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心任務 B.把文化力作為綜合國力的基礎
C.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D.文化對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
22.費孝通先生說:“文化是人為的,也是為人的。”“人為”的文化必須源于生活,“為人”的文化能夠更好地造福生活。沒有生活的哺乳,文化創新難免營養不良,乃至枯萎敗亡。材料說明( )
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②進行文化創新必須要博采眾長 ③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④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3.宋朝理學家朱熹寫道:“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說明的道理是( )
A.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B.實踐是文化創新的目的
C.實踐是文化創新的途經 D.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手段
24.孔子的儒家思想作為中國漫長封建統治的主導思想,在今天仍有廣泛的影響。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廣泛影響與孔子設立私學,廣收門徒有關,這是因為( )
①教育是文化發展,創新的根本途徑 ②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和創造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 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走向高度精神文明的人類社會應該建立“學習型社會”,應該成為“學習型社會”。構建“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是( )
A.全民學習、終身學習 B.實行高中義務教育
C.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 D.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
著名的人文學家費孝通在談及文化的多樣性時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據此完成26~28題。
26.“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意是( )
A.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世界各國人民才能共同發展
B.承認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C.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只有發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稱譽世界
27.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意是( )
A.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文化的多樣性
B.尊重每個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終達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C.文化的交流與合作,能促進世界的融合進程 D.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28. 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作用有( )
①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②能更好地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④消除文化的差異,實現文化的完全統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9.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造型融人了魚、大熊貓、藏羚羊、燕子以及奧林匹克圣火的形象。這說明 ( )
A.文學、藝術源于靈感 B.文化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
C.文化生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D.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30. 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觀念有許多已經被今天的社會所排斥。這說明( )
A.傳統文化需要與時俱進 B.古代倫理道德概念是錯誤的
C.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傳承中得以發展 D.文化會隨著社會發展逐漸喪失其合理性
31. 蒙古包,這種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隨著蒙古族走過了漫長的年代。蒙古包色澤潔白,整個形體為圓狀,套瑙與烏尼連接,呈日月射光狀,是蒙古族尚圓、尚日月的審美心理表現。這說明( )
A.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B.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文化個性和特征
C.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D.文化繼承是有所淘汰、有所發揚的繼承
32. 2009年4月26日至29日,第七屆中國國際網絡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網博會上提出了“中國健康網絡文化年”的理念,這一理念體現了政府部門倡導凈化網絡空間,利用互聯網積極傳播先進科學技術、先進文化,促進網絡文化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指導用戶對網絡文化產品合理消費,促進產業的技術革新等。上述材料說明 ( )
①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②文化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  
③先進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3. 每當中華民族處于重大困難的當頭,中華文化的力量就會突顯出來。在外寇入侵時中華民族就會團結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長城。在遭受巨大洪澇災害、“非典”、 “5.12汶川特大地震”、“藏獨、疆獨搞分裂”時,中華民族就會“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并最終奪取勝利。這表明( )
A.文化是人所創造的 B. 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 C. 文化力量決定綜合國力
D. 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34.在我國,很多古老的地名正面臨瀕危.失傳的危機,亟待保護。河北省完縣為金代所置完州,以“山川完美.堅固”之意而得名,但在1993年因投資商認為“完”是“完蛋”之意,而更名為順平縣。這啟示我們(  )
①要從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地名文化的保護 ②地名語詞的含義是對地理實體的專指,沒有文化和歷史意義 ③對地名尤其是那些傳承已久的古老地名,不能亂改 ④在城市化進程中,改變地名就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5. 面對美國“薯片(麥當勞)”、“芯片(電腦)”、“大片(電影)”這“三片齊下”的文化戰略,我們的文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處于“失聲”狀態。為此,我們應該( )
A.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軟實力 B.堅持“文化搭臺與經濟唱戲”相結合
C.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作為重要的戰略任務 D.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36.由廣東原創的系列電視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大陸、港、臺、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風靡一時,實現了利潤和影響力的“井噴”。這表明( )
①應該大力發展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 ②文化對社會發展有推動作用
③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④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7. 2009年9月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儒學大會旨在共同探討儒學的現代價值,推進儒學國際化的研究、交流、合作。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下列對儒學的正確認識是( )
A.用外來文化改造儒學,才能推動和諧文化發展
B.儒學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對于構建和諧世界有重要意義
C.儒學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源泉
D.要辯證地看待儒學,在實踐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8.中國古代傳統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圖畫,無論是拍照、拍電影,都美不勝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國人卻不懂得欣賞、珍惜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只知一味盲目崇洋媚外,把祖宗的遺物大拆大毀,而以呆板、粗魯、古怪、一點也不雅致的高樓大廈來代替。這一做法( )
A.正確,因為這樣做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B.正確,因為這樣有利于發展新文化
C.錯誤,因為對傳統文化不允許批判 D.錯誤,因為沒有處理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39.一位中學生在談到自己對傳統文化漠視的“理由”時振振有詞:“現在競爭太激烈了,學生們都在忙著學習高科技,無暇顧及傳統文化。”這是發生在“佛山文化傳統知多少”論壇上的真實情景。為此,有識之士強烈呼吁,要強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教育,這是因為( )
①繼承是為了發展,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 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③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益的東西 ④傳統文化鉗制著我們的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0.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間,而塵心漸息;意游于詩書圖畫之內,而俗氣潛消。”這告訴我們( )   
A.要積極參加各種文化活動 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C.文化活動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第二卷 非選擇題(共50分)
(1)上面三幅圖反映了什么文化現象?(2分)
(2)對待這種文化現象的正確態度及其價值是什么?(6分)
52. 2010年11月,廣州將迎來屬于自己的盛會——第十六屆亞運會。“有朋自遠方來”,廣州,要讓四方來客在宏大的國際機場里感受到廣州人的熱情,在比賽場館里感受到廣州人的真摯喝彩,在繁華的社區街道和公共場所感受到廣州人的文明風范。媒體稱贊,廣州亞運將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廣州印象,將給我們留下豐厚遺產。
請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亞運會將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12分)
53. 作為中央電視臺最權威、最知名的年終大型人物評選活動,《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稱得上是年度中國人的一部“精神史詩”。該節目通過典型的新聞人物,全面展示了“以人為本”的時代特色,大力弘揚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體現出了媒體對社會和時代的高度責任感。當選的人物和集體,代表性強,覆蓋面廣,事跡感人,生動鮮活,已然成為了一種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一段難忘歷史的精彩濃縮。
結合實際,談談優秀文化對人的成長有何重要作用?(8分)
54. 材料:2010年11月12日是廣州亞運會開幕日。右圖是廣州亞運會文化活動標志。標志的原型取自粵劇臉譜,標志傳神地演繹了花旦唱念間的飛揚神采和眼神回轉的動人瞬間,具有濃厚的嶺南韻味和鮮明的藝術特色,是嶺南文化內涵和國際設計風格的完美結合。標志設計表達了廣州亞運會不僅成為亞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會,也將為國內外來賓展示獨特精彩的嶺南文化活動。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廣州亞運會文化活動標志的設計是如何體現文化創新的。(12分)
參考答案
1-5:BCBBA 6-10:ABAAA 11-15:CDDBA 16-20:DDBAB 21-25:CDACA
26—30 CAABA 31—35 BADBA 36—40 CDDAB 
42、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會轉化成物質力量,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亞運盛會的舉辦,弘揚文明、競爭、拼搏等精神,能夠激勵國人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奮發圖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文化能反作用于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重大影響。特別是先進、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舉辦亞運會,將大大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并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消費;同時亞運也是一個提高國民文明素養的契機,能促進和諧社會氛圍的營造。
43(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產生重要影響。
(2)優秀文化給人以真善美的體驗,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3)優秀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給人以震撼和力量,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4)優秀文化為人的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4、①文化創新必須要立足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廣州亞運會文化活動標志的設計立足于廣東社會文化生活的實踐。②文化創新必須要繼承傳統。文化創新要把一、選擇題 ( 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 )
1.閉合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
(A)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成正比 (B)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量成正比
(C)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變化率成正比
(D)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快慢有關。
將一磁鐵緩慢插入或者迅速的插入到閉合線圈中的同一位置,不發生變化的物理量是:
(A)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的變化量 (B)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的變化率
(C)感應電流的大小 (D)通過導體某一橫截面的電荷量
3、如圖所示,條形磁鐵穿過一閉合彈性導體環,且導體環位于條形磁鐵的中垂面上,如果把導體環壓扁成橢圓形,那么這一過程中:
穿過導體環的磁通量減少,有感應電流產生
穿過導體環的磁通量增加,有感應電流產生
穿過導體環的磁通量變為零,無感應電流
穿過導體環的磁通量不變,無感應電流
4、如圖2所示,n=50匝的圓形線圈M,它的兩端點a、b與內阻很大的電壓表相連,線圈中磁通量的變化規律如圖所示,則ab兩點的電勢高低與電壓表的讀數為:
(A)>,20V
(B)>,100V
(C)<,20V
(D) <,100V
5、如圖4-5-5所示,一個帶正電的粒子在垂直于勻強磁場的平面內做圓周運動,當磁感應強度均勻減小時,此粒子的動能將:(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以上情況都可能
6.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燈泡A1、A2的規格完全相同,自感線圈L的電阻可以忽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當接通電路時,A1和A2始終一樣亮
B.當接通電路時,A2先亮,A1后亮,最后A2比A1亮
C.當斷開電路時,A2立即熄滅,A1過一會兒熄滅
D.當斷開電路時,A1和A2都過一會兒熄滅
7、如圖5所示,勻強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導體棒AB在金屬框上向右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AB中無電流
(B)AB中有電流,方向由A向B
(C)AB中有電流,方向由B向A
(D)AB中有電流,方向時而由A向B,時而由B向A。
8、在磁感應強度為0.5T的勻強磁場中,讓長為0.2m的導線垂直于磁場方向,導線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為0.5V,則導線切割磁感線的速度為:
(A)0.5m/s (B)5m/s (C)0.05m/s (D)2.5m/s
二、填空題 (請把正確答案填到劃線處)
9、如圖6所示,一有限范圍內的磁場,寬度為d,將一個邊長為L的正方形導線框以速度V勻速的通過磁場區域。若d>L,則在線框中不產生感應電流的時間應等于 。
10、用來冶煉合金鋼的真空冶煉爐,爐外繞有線圈,線圈中通有高頻電流,產生的變化磁場
使爐內的金屬中產生 ;從而使金屬的溫度升高來冶煉高質量的合金。
11、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0.2T,垂直切割磁感線的導體長度為40cm,線框向左勻速運動的速度為10m/s,如圖7所示;整個線框的電阻為2Ω,線框中的感應電流大小是 。
12、圖8中“]”形金屬線框的兩平行邊間距為L米,垂直于線框平面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特,線框上連接的電阻阻值為R歐,其它電阻不計,當MN金屬棒以垂直于磁感線方向的速度V米/秒勻速運動時,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為 伏,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為 瓦。
三、計算題( 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3、如圖9所示,電阻為R的矩形線圈,長為L,寬為a,在外力的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運動,通過寬度為d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在下列兩種情況下求外力做的功:
(1)L<d
(2)L>d
14、如圖10所示,MN、PQ是兩條水平放置的平行光滑導軌,其阻值可以忽略不計,軌道間距L=0.6m。勻強磁場垂直導軌平面向下,磁感應強度B=1.0×10T,金屬桿ab垂直于導軌放置與導軌接觸良好,ab桿在導軌間部分的電阻r=1.0Ω,在導軌的左側連接有電阻R1、R2,阻值分別為R1=3.0Ω, R2=6.0Ω,ab桿在外力作用下以v=5.0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
(1)ab桿哪端的電勢高?
(2)求通過ab桿的電流I
(3)求電阻R1上每分鐘產生的熱量Q。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东宁县| 保德县| 徐水县| 怀远县| 溆浦县| 洪洞县| 台湾省| 射阳县| 弋阳县| 浦县| 旺苍县| 内黄县| 澄城县| 黄陵县| 砚山县| 钟祥市| 徐汇区| 屯门区| 黄平县| 右玉县| 井陉县| 汝阳县| 旺苍县| 班玛县| 得荣县| 应用必备| 徐闻县| 镇雄县| 永昌县| 威宁| 和平区| 土默特左旗| 山东省| 齐河县| 上犹县| 和硕县| 休宁县| 化德县| 仲巴县|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