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1電荷第九章靜電場及其應用新課引入新課引入1.1電荷名字的由來和性質(1)正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2)負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3)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4)帶電物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一、電荷1.2電荷定義、符號和單位(1)定義:電荷的多少叫作電荷量(2)符號:Q或q(3)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是C(4)正負:正電荷的電荷量為正值,負電荷的電荷量為負值一、電荷1.3摩擦起電的本質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子(負電)(正電)(不帶電)一、電荷摩擦起電是實質是:得電子帶負電,失電子帶正電。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并不是摩擦創造了電荷。一、電荷1.4自由電子金屬中原子的外層電子往往會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而在金屬中自由運動,這種電子叫作自由電子。一、電荷1.驗電器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二、靜電感應此圖片為視頻資源的縮略圖。若要使用此資源請下載視頻《觀察靜電感應現象》。二、靜電感應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由于電荷間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荷便會趨向或遠離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種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帶同種電荷。這種現象叫作靜電感應。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叫作感應起電。二、靜電感應三種起電方式(3)接觸起電:(1)摩擦起電:(2)感應起電:本質:電荷的轉移。二、靜電感應三、電荷守恒定律不會創生,不會消滅,只能轉移,總量不變。表述一:表述二: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保持不變。“中性”和“中和”的區別“中性”是指原子或物體所帶的正電荷和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對外不顯示電性,表現不帶電的狀態。“中和”是兩個帶等量(或不等量)的異種電荷的帶電體相接觸時,由于正、負電荷間的吸引作用,電荷發生轉移、抵消(或部分抵消),最后都達到中性(或單一的正、負電性)狀態的一個過程。三、電荷守恒定律四、元電荷實驗發現的最小電荷量就是電子所帶的電荷量。質子、正電子所帶的電荷量與它相同,電性相反。人們把這個最小的電荷量叫作元電荷,用e表示。e=1.602176634×10-19C在計算中,可取e=1.60×10-19C1.定義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都是e的整數倍。2.比荷電子的電荷量e與電子的質量me之比,叫作電子的比荷。又叫荷質比。四、元電荷典題剖析例1關于物體的帶電荷量,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所帶的電荷量可以為任意實數B.物體所帶的電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C.物體帶電+1.60×10-9C,這是因為該物體失去了1.0×1010個電子D.物體帶電荷量的最小值為1.6×10-19C解析:物體帶電的原因是電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體帶電荷量一定為e的整數倍,故A錯,B、C、D正確。BCD典題剖析------甲乙例2如圖所示,將帶電棒移近兩個不帶電的導體球,兩個導體球開始時互相接觸且對地絕緣,下述幾種方法中能使兩球都帶電的是()ACA.先把兩球分開,再移走棒B.先移走棒,再把兩球分開C.先將棒接觸一下其中的一個球,再把兩球分開D.棒的帶電荷量不變,兩導體球不能帶電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電荷 課件.pptx 【教學實驗】觀察靜電感應現象.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