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章 浮 力-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章節復習小結+綜合檢測+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章 浮 力-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章節復習小結+綜合檢測+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章節綜合檢測
第十章 浮

注意事項:1.
本卷共四大題24小題,滿分100分,檢測時間90分鐘。
2.g取10N/kg。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一艘在水下向左潛行的潛艇,受到的浮力方向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2.將重為2N的物體,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從杯中溢出0.5N的水,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
A.一定為2.5N
B.一定為0.5N
C.可能為0.4N
D.可能為0.5N
3.如圖所示,體積相等的鐵塊甲、乙、丙浸在同一液體里,丙的底部緊貼容器底,則(  )
A.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B.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丙受到的浮力最大
D.甲、乙受到的浮力一樣大,丙不受浮力
4.某日中國海軍護航艦艇組成護漁編隊,自海南三亞出發,遠赴黃巖島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當軍艦到達預定海域后,不計行駛中燃油損耗,士兵們發現軍艦的吃水深度(即浸在水中的深度)減小了,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軍艦的排水量減小了
B.軍艦排開海水的體積減小了
C.軍艦所受重力不變
D.軍艦受到的浮力不變
5.某同學看到雞蛋浮在鹽水面上,如圖所示,他沿杯壁緩緩加入密度更大的鹽水。在此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可能是選項中的(  )
A
B
C
D
6.在水中,魚、漂浮的木頭、靜止在水底的石頭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對石頭的壓強比對木頭的小
B.木頭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魚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水的重力
D.石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7.如果一個漂流瓶從長江漂入大海,它所受的浮力及露出水面體積的變化情況是(ρ海水>ρ江水)(  )
A.浮力不變,露出水面體積變大
B.浮力變大,露出水面體積不變
C.浮力不變,露出水面體積變小
D.浮力變小,露出水面體積變大
8.一支密度計分別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靜止時位置如圖所示。若密度計在甲、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分別是F甲、F乙,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甲B.F甲>F乙
C.ρ甲<ρ乙
D.ρ甲>ρ乙
9.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可以潛入深海7000多米,已知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蛟龍”號在下潛過程中,它所受海水的浮力不變
B.“蛟龍”號在上浮過程中,它所受海水的壓強逐漸變大
C.“蛟龍”號在海下懸停時,它所受海水壓力的合力等于它的總重
D.“蛟龍”號漂浮在海面時,它所受海水向上的壓力大于它的總重
10.現有量杯、小酒杯(能浮在量杯中的水面上)、水和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通過實驗測石塊:①體積;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③質量;④密度。能完成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如圖所示,a、b是兩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分別用a、b兩種物質制成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實心物體,浸沒在水中。松手穩定后(  )
A.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C.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12.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將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待正方體靜止后,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為FA>FB>FC
B.三個物體的密度大小關系是ρA>ρB>ρC
C.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大小關系為ρ甲>ρ乙>ρ丙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4分)
13.如圖所示,將一長方體物體浸沒在裝有足夠深水的容器中恰好處于懸浮狀態,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為1.8N,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3N,則該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N。
14.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下懸掛一個盛有水的小水桶,用一細線拴一鐵球,當用手提細線上端將小球從空氣中緩慢浸沒在水中,使其靜止,且不與桶壁、桶底接觸,水未溢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5.一艘豪華游輪滿載排水量為1000t,滿載時吃水深度10m,滿載時受到海水的壓強是
Pa,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N(ρ海水取1.0×103kg/m3)。
16.新舊兩只雞蛋放入水中的狀態如圖所示。兩只雞蛋的體積分別是VA、VB,質量分別是mA、mB,兩只雞蛋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A=
,FB=
(已知水的密度為ρ)。
17.將一實心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如圖甲所示,待其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7.2N。已知ρ物>ρ水,當把物體的三分之一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5.2N,如圖乙所示,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N;若把該物體放入密度為1.5×103kg/m3且足夠多的另一液體中待其穩定時,物體所受的浮力為
N。(ρ水=1.0×103kg/m3)


18.甲、乙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小球,密度之比為1∶2,用手使甲球浸沒在酒精中,乙球浸沒在水中,松手后,兩球靜止時受到的浮力之比為3∶2。由此推斷:浸沒時松手,甲球將
,乙球將
(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在此過程中乙球受到水的壓強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乙球的密度為
kg/m3。(ρ酒=0.8×103kg/m3)
三、實驗探究題(第19小題6分,第20小題8分,第21小題8分,共22分)
19.在“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實驗中,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塊所受的重力,然后將物塊逐漸浸入水中。


(1)在圖乙位置時,物塊受到的浮力是
N。
(2)將物塊逐漸浸入水中時,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變小,說明物體所受浮力大小隨其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而

(3)繼續將物塊逐漸浸入水中,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變小后保持不變,最后突然變為0,示數為0時物塊處于
(選填字母)。
A.漂浮狀態
B.懸浮狀態
C.沉底狀態
20.為了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燒杯、金屬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實驗步驟如下:


(1)按圖甲的方法測出金屬塊受到的重力,大小為
N。
(2)用公式F浮=ρ水gV排計算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N。
(3)比較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金屬塊受到的重力大小,F浮
G(選填“>”“<”或“=”),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會
(選填“上浮”“懸浮”或“下沉”)。
21.如圖所示,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甲,在彈簧的下端掛一個小桶,小桶的下面吊一個石塊,記下彈簧伸長后下端到達的位置O,將此時彈簧對小桶的拉力記為T1,小桶與石塊的總重記為G,則T1
G(選填“>”“<”或“=”)。
(2)如圖乙,在溢水杯中盛滿水,當石塊浸沒在水中時,排出的水便流到旁邊的小水杯中,將排出的水的重力記為G排。
(3)如圖丙所示,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彈簧下方的小桶中,彈簧的下端又會到達原來的位置O,將此時彈簧對小桶的拉力記為T2,則T2
T1(選填“>”“<”或“=”)。
(4)通過對圖丙中小桶和石塊的受力分析,請推導石塊受到的浮力F浮與排出水的重力G排之間的關系
,推導過程:

四、計算與簡答題(第22小題4分,第23小題7分,第24小題7分,共18分)
22.小柯是個善于觀察的學生,她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無風、寒冷的冬天,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先上升,一段時間后才開始下降(如圖)。而這種現象在火熱的夏天不明顯。請結合所學知識,解釋冬天吹肥皂泡時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不計空氣阻力)
23.如圖所示,一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為6cm。試求:
(1)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
(2)木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強p;
(3)若正方體木塊邊長為L,木塊浸入水中深度為h,請通過推導證明: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等于木塊下表面受到的水對木塊向上的壓力F。
24.在水平臺面上放置一個底面積為100cm2的圓筒形容器,容器內水深20cm,將一個長方體用細線拴好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從水面開始逐漸浸入直至浸沒到水面下某處停止。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長方體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容器厚度、細線重均不計,容器內的水未溢出)。求:
(1)長方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長方體浸沒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1.
D
2.
D
3.
D
4.
A
5.
A
6.
C
7.
A
8.
C
9.
C
10.
D
11.
A
12.
C
13.
1.2
14.
增大
15.
1×105
1.0×107
mAg
ρgVB
17.
2
7.2
18.
上浮
下沉
增大
1.5×103
19.
(1)0.6
(2)增大
(3)C
20.
(1)2.2
(2)0.196
(3)<
下沉
21.
(1)=
(3)=
(4)F浮=G排
T1=G,T2=G+G排-F浮,且T1=T2,所以F浮=G排
22.
解:在無風、寒冷的冬天,肥皂泡被吹出后,由于肥皂泡內氣體密度小,所受浮力大于肥皂泡的重力而上升;隨后肥皂泡內氣體的溫度降低,體積變小,受到的浮力減小,浮力小于肥皂泡的重力而下降。在火熱的夏天,肥皂泡被吹出后,由于空氣的溫度高,密度也小,與肥皂泡內氣體密度相比,相差不多,故肥皂泡受到的浮力與肥皂泡的重力相差不明顯,故肥皂泡先上升再下降的現象不明顯。
23.
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浸=1.0×103kg/m3×10N/kg×10×10×6×10-6m3=6N。 
(2)木塊下表面所受的壓強為p=ρ水gh=1.0×103kg/m3×10N/kg×6×10-2m=600Pa。 
(3)木塊下表面所受的壓強為p=ρ水gh;下表面所受的向上壓力為F=pS=pL2=ρ水ghL2=ρ水gV排=F浮,即得證。
24.
解:(1)由圖像知,當h=0時,此時測力計的示數等于圓柱體的重力,所以G=9N;當h≥10cm時,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此時浮力不變,圓柱體完全浸沒,此時F示=5N;所以長方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示=9N-5N=4N。 
(2)由F浮=ρ水gV排得排開水的體積:V排===4×10-4m3,容器內水的體積:V水=100cm2×20cm=2000cm3=2×10-3m3,長方體浸沒時,水和物體的總體積:V=V水+V排=2×10-3m3+4×10-4m3=2.4×10-3m3,容器內水的深度:h===0.24m,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ρgh=1×103kg/m3×10N/kg×0.24m=2400Pa。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章節復習小結
第十章 浮






類型1 浮力大小的比較
命題點:(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比較浮力;(2)利用物體浮沉條件比較浮力。
經典例題1 如圖a、b、c三個實心小球,其中a與b質量相等,b與c體積相同;將三個小球放入水中靜止不動時,a球漂浮、b球懸浮、c球沉底。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它們在水中的體積關系是:Va<Vb=Vc
B.它們的重力關系是:Ga=Gb>Gc
C.它們的密度關系是:ρa<ρb<ρc
D.它們所受的浮力關系是:Fa>Fb=Fc
【解析】由圖可知,a漂浮,b懸浮,則V排a<Va,V排b=Vb,當物體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時物體懸浮或漂浮,Fa=Ga,Fb=Gb;a與b質量相等,則物體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Fa=Fb,由F浮=ρgV排,所以V排a=V排b,由題干可知:Vb=Vc,V排a=V排b=V排c,故A錯誤;b懸浮,c沉入底部,所以Fb=Gb,Fc<Gc;b與c體積相同,根據F浮=ρgV排可知:Fb=Fc,Gb<Gc;則Ga=Gb<Gc,故B錯誤;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下沉,當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懸浮,當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上浮或漂浮,根據a漂浮、b懸浮、c沉入底部可知:ρa<ρb<ρc,故C正確;由上述分析可知:浮力Fa=Fb=Fc,故D錯誤。
【答案】C
類型2 求密度的大小
命題點:(1)求液體的密度;(2)求物體的密度。
經典例題2 如圖a所示,一長方體木塊質量為0.12kg,高為4.0cm;將木塊平穩地放在水面上,靜止時木塊露出水面的高度為2.0cm,如圖b所示,利用金屬塊和細線,使木塊浸沒水中且保持靜止狀態。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圖a
圖b
(1)木塊的密度ρ木;
(2)細線對木塊的拉力F。
【解析】(1)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根據浮沉條件可以知道,木塊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G=ρ木V木g=F浮=ρ水V排g,由于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只有木塊的一半,所以V木=2V排,得ρ木=0.5ρ水=0.5×103kg/m3;(2)當木塊被鐵塊拉入水中時木塊受到浮力增大,重力不變,此時木塊受繩子的拉力F與木塊增加的浮力相等。木塊全部浸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G+F=ρ水V木g+F,又V′排=2V排,所以F′浮=2F浮=2G=2mg,繩子的拉力F=F′浮-mg=2mg-mg=mg=1.2N。
解:(1)設木塊的底面積為S,根據題意可知當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時,F浮=G木,又因為此時木塊浸入水中的體積為總體積的一半,則ρ水gV木=ρ木gV木,故ρ木=ρ水==0.5×103kg/m3。
(2)木塊漂浮時一半體積浸入水中,且F浮=G水=0.12kg×10N/kg=1.2N;則木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F′浮=2F浮=2.4N;則細線對木塊的拉力為F=F′浮-G木=2.4N-1.2N=1.2N(方向豎直向下)。
類型3 浮沉條件的應用
命題點:(1)判斷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大小;(2)判斷物體的浮沉。
經典例題3 為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將電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調零,然后將溢水杯放到電子秤上,按實驗操作規范將溢水杯中裝滿水,再用細線系住鋁塊并將其緩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圖所示,鋁塊始終不與溢水杯接觸。則下列四個選項中,判斷正確的是(   )
A.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與鋁塊未浸入水中時相比,水對溢水杯底的壓力變小
B.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與鋁塊未浸入水中時相比,水對溢水杯底的壓強變大
C.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繩對鋁塊的拉力等于鋁塊排開水的重力
D.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與鋁塊未浸入水中時相比,若電子秤示數不變,則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與鋁塊未浸入水中時相比,溢水杯中的水均是滿的,水的深度h保持不變,根據公式p=ρgh知,水對溢水杯底的壓強不變,根據公式F=pS知,p一定,S一定,所以壓力不變。故A錯誤;根據A選項分析知,壓強不變,故B錯誤;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的受到的浮力F浮=G-F拉,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G排,G排=G-F拉,G排≠F拉,故C錯誤;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電子秤示數是剩余水和杯子的總重力加浮力,鋁塊未浸入水中時電子秤示數是水和杯子的總重力,如果兩者相等,就說明浮力大小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則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故D正確。
【答案】D
類型4 浮力和壓強的綜合計算
命題點:(1)根據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2)浮力和壓強的綜合計算。
經典例題4 一個底面積為100cm2足夠高的柱形容器M裝有20cm深的水,置于水平地面上;一個質量忽略不計的硬塑料瓶固定在輕桿上,內有適量的水,如圖甲所示。塑料瓶ABCD部分為柱形,柱形部分高度hAB為16cm。用手拿住輕桿,將該瓶從圖甲中剛接觸水面位置,緩慢豎直下降6cm,桿對瓶的拉力F隨下降高度h之間的關系圖如圖乙所示,然后從該位置繼續向下,直到水面與AD相平為止。則瓶內所裝水的重力為________N;當水面與AD相平時,瓶外的水對容器M底部的壓強為________Pa。


【解析】由圖乙可知,硬塑料瓶在浸入水中前桿對瓶的拉力為2N,由于硬塑料瓶質量忽略不計,則瓶內水的重力為2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計算出當瓶內水面和液面相平時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2×10-4m3=200cm3,容器內水的體積為V=100cm2×20cm=2000cm3,此時容器內水面以下水和瓶的總體積為V總=V排+V=200cm3+2000cm3=2200cm3,此時容器內水的深度為h===22cm,即水面上升了22cm-20cm=2cm,硬塑料瓶下降了6cm,則硬塑料瓶在液面下的深度為h瓶=6cm+2cm=8cm,則硬塑料瓶的底面積S瓶===25cm2;當水面與AD相平時,硬塑料瓶排開液體的體積為V排'=25cm2×16cm=400cm3,此時容器內水面以下水和瓶的總體積為V總'=V排'+V=400cm3+2000cm3=2400cm3,此時容器內水的深度為h'===24cm,則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4m=2400Pa。
【答案】2N 2400Pa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汉沽区| 河曲县| 岳阳县| 永清县| 崇左市| 华容县| 长春市| 北流市| 民乐县| 开远市| 沙洋县| 通城县| 扶余县| 股票| 江川县| 仙游县| 山阳县| 兴山县| 太谷县| 墨竹工卡县| 武威市| 山东省| 陕西省| 尚志市| 莱芜市| 晴隆县| 禄劝| 磐石市| 乌兰察布市| 新巴尔虎右旗| 疏附县| 青龙| 鄯善县| 临沧市| 阳信县| 呼伦贝尔市| 鄂托克前旗| 蒙山县| 普陀区|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