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年秋季黃岡市初中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音樂試卷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彝族舞曲》是一首()。A.二胡獨奏曲B.琵琶獨奏曲C.交響曲D.管弦樂曲2.《愛我中華》是喬羽和徐沛東兩位著名詞、曲作家共同創作完成的一首作品,是歌頌民族團結的經典之作,歌曲的節拍是()。A4C483.《桑塔·露琪亞》是意大利的一首著名船歌,其旋律結構是()A.一段體B.兩段體C.三段體D.四段體4.力度記號ff表示()。A.較強B.很強C.較弱D.特強5.羅馬尼亞民間樂曲《云雀》的演奏方式非常有特色,常用的演奏樂器是()。A.鋼琴B.吉他與樂隊C.排簫與樂隊D.小提琴6.《軍民大生產》是作曲家把隴東民歌曲調填詞創作而成的一首歌曲,它的調式是()。A.宮調式B.商調式C.角調式D.羽調式7.下面樂段是哪首圓舞曲的主題旋律()。第一小圓舞曲主題a1=A小快板3-16-616-16--14--2-|1-3|5--4-3|3--2---11(后略)A.《青年友誼圓舞曲》B.《雷鳴電閃波爾卡》C.《我的太陽》D.《溜冰圓舞曲》8.湖北民歌《嚯咚確》演唱形式是()A.齊唱B.領唱、合唱C.表演唱D.領唱、齊唱9.《哈腰掛》是()的一首民歌A.湖北B.山西C.黑龍江D.山東10.《萬馬奔騰》運用馬頭琴獨特的演奏技法和特有的音色,描繪了馬群在草原上奔跑、經過時的壯觀場景。曲中使用的節拍是()。A.變換拍子B.散拍子C.4拍子D.混合拍子1.()是指音樂中強拍與弱拍有規律地重復。A.重音B.節拍C.旋律D.音高12.兩人或兩人以上同時演唱同一曲調的演唱形式叫作()A.合唱B.獨唱C.齊唱D.表演唱七年級音樂試卷第1頁13降記號(b)寫在音符的左上方表示將該音符的音高降低()A.半音B.一個音C.全音D.兩個音14.下面譜例2、4小節中,第一個音左上方的小音符是()記號355.5766.7355.65A.顫音B.波音C.滑音D.倚音15.琵琶是我國傳統撥弦樂器,常用于獨奏合奏和伴奏,它有幾根琴弦?()A.2根B.3根C.4根D.5根16.長調節奏自由,旋律舒展遼闊,句尾悠長,一般由兩個樂句構成,主要流行于A.內蒙古牧區B.少數民族地區C.江南地區D.東北地區17.()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旋律優美流暢,速度可快可慢。A.小步舞曲B.進行曲C.圓舞曲D.探戈18.蒙古民歌《銀杯》節奏整齊,旋律優美抒情,結構工整,是一首(A.短調B.長調C.圓舞曲D.波爾卡19.不同的人聲器官、樂器及各種聲源所發出的各具特色的聲音稱為(A.音調B.曲調C.音區D.音色20.探戈是起源于阿根廷的一種社交舞曲,二拍子或四拍子。后流行于歐洲各國,以下節奏是典型的()舞曲節奏型。AxXxxxIxxXXA.拉丁美洲風格B.歐洲風格C.亞洲風格D.非洲風格21.常見的歌曲演唱形式包括獨唱、齊唱、輪唱、合唱和(B.表演唱C.大家唱D.領唱A.小組唱22.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自己創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以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的方式生存于民間,并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的經受人民群眾集體的篩選、改造、加工、提煉,隨歲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的歌曲是()D.山歌民歌B.小調C.勞動號子23.()又稱一部曲,是由一個樂段構成,一般只有一個音樂形象,一種音樂意境。B.兩個樂句段體D.兩段體個樂句24.()最初是指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抒情歌曲,現也泛指模仿此類風格的歌曲和小型器樂曲,樂曲多采用中速的35或8拍,具有均勻搖晃的節奏和輕舟蕩漾的感覺D.小夜曲A.搖籃曲B.船歌C.抒情歌曲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詞作者是戲劇作家、詩人(),曲作者是人民音樂家聶耳。B.黃自C.喬羽D.田漢A.趙元任七年級音樂試卷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